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14 21:4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读后感精选10篇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是一本由袁腾飞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015-1-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读后感(一):史话上古文明

  袁腾飞的历史著书离不开“史话体”这个鲜明特点,他本人将此定义学院派与戏说体长处的杂糅,尊重史实,在此基础上,对细节进行加工打磨,多讲故事,把一个个动人的细节嵌入历史的大背景下,将历史书上一笔一划工工整整的史事转化活灵活现段子,确实让人觉得兴致盎然。

  这本书沿袭了袁腾飞一贯的风格,从上古传说讲到春秋五霸,在中国进入信史时代之前,流传至今的本就是大量的神话传说,对于这样的资料,袁腾飞更是信手拈来,将不同的传说糅合在一起,供读者比较和猜测,事实本无根,只教看客如何解读。而进入西周以后,中国开启了有连续记载的信史时代,袁腾飞将历史上的关键性史实重新包装,用现代的打趣词藻来解读历史人物心理,通读性极强。

  有关戏说体与史话体两者的区别,我并不能在袁腾飞的书中找到泾渭分明的分隔线,但这样的风格有一个显而易见好处是历史的接续性,传统史学包含了各种史实,有时读来颇感繁琐,横向纵向皆有掺杂,不易理解。然而,袁腾飞对上古文明每个阶段的叙述都只拎出几个关键人物和事件,能让读者看到历史清晰的脉络走向,虽不免以偏概全,却有助于建立大背景和基本框架,日后读者再行填充正史细节,也有方向可循。

  对于中国的古代史,我一直颇有兴趣,而这一段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源头,充满各种传说、神话、战争,从中我们得以窥见历史更迭和文明演变,让人在感叹之余又觉得有趣。春秋五霸的更替还记忆犹新,还记得以前在《古文观止》上看《郑伯克段于鄢》,就有感于郑庄公的隐忍和后发之力,如今再看袁腾飞重新演绎,琢磨历史人物的视角,赋予他们细节和心情,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然而,这么做也未必都是好处。这本书讲了许多耳熟能详的故事,也许正因如此,阅读体验一般,感觉旧酒已老,新瓶不新,反而削弱了知识性。“史话体”的优势或许还得落在“科普”二字之上,让公众主动地参与并了解,针对的人群是对此所知不多的读者。然而,在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再来读这类书籍可能不免有鸡肋之感。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读后感(二):为什么这么多黑袁腾飞的?

  看到如此多的评论都一直在黑袁腾飞的?

  很多人说这是中学生读物,这个我不能否认,中学生确实也看得懂。

  但是对于大部分成年人来说,这些历史也未必知道,作者通过通俗易懂的写作风格,让大多数读起来起码不会生厌,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事情

  很多人抱怨袁腾飞有一些地方不尊重历史,那么难道对于所有人,想了解历史,只能自己去查找一些古籍,攻读一些文言文,到如此境地,才是尊重历史?

  本身他的书都是面向一些大众化读者,通俗易懂,穿插一些典故,读起来可以津津有味,又从中了解了历史,对于读者而言,本身不是一件坏事

  如果对历史吹毛求疵,应该自己去查证历史,另一方面,史书中有些内容都是不真实的! 现代人吹毛求疵是不是又过于迂腐了?

  对于历史,我们应该心存敬畏,但不应该吹毛求疵,因为多数历史资料本身就是胜利者的记录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读后感(三):历史的演技派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袁夫子说书

  历史的演技派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袁夫子说书

  收到这本黄黄封皮的书的时候,路过的同事大姐姐说:这不就是那个讲历史的年轻老师么?她在给她上小学孩子看袁腾飞的视频提高兴趣。我这才觉得通俗历史的存在确实是有必然性的。

  升斗百姓本就是在说书场茶余饭后的故事里面听落魄书生道前尘往事,以通晓今日的生活意义,换上今天的我们,一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也让了解历史变成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倒是没有贬低作者的意思。让历史变得有趣,变得很酷,在我还在了解历史的时候,就明白这一点很重要。曾经有一本《一梦五千年》的漫画让还刚刚接触历史的我觉得那些带着书卷气息的书是很有意思的,就不用担心《上下五千年》的枯燥,会让孩子们的兴趣歼灭。因而这个“腾飞五千年”的系列就变成了一个很不错的给小朋友们看的兴趣书,年底到了,流行“送文化”的城市礼物交换圈看上去又有新的不错的选择了。

  讲了很多大约会畅销的原因的题外话,讲讲书本本身就变成了一种辅助。从一个读了很多种类的历史书的读书爱好者而言,袁腾飞更像是一个说书先生,让历史变得生动形象,当然这中间夹杂了很多说书者自己的观点,虽然说不上是“针砭时弊”,但是我觉得很多部分还是有很多更让今天不爱看死板文字的年轻读者能够借之理解可能发生情况的形象而生动的叙述。“淡定”的郑国公,“黄金地段”的新郑,公子小白的“拼演技”,管仲的“逆袭”,历史本来就是人讲的,更加容易理解的话显然或更棒——这就好像是在一部历史正剧里面有一个鲜活生动的演技派在演绎,让形象生动而具体,却又不脱离了正史的轨道,讲的还是这个故事,却让人印象深刻

  先秦时期的故事本身就有很多部分是人们的臆想和推测,在历史中,没有证据的史料本身就有很大的演绎色彩,因而在这一部分,作者将学术上的“信史”概念引入,让概念和证据变成打开读者思考阀门钥匙,让他在讲述的传说部分仅仅成为传说,演义仅仅归为演义,这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开头就讲明白了,如果再罔顾事实偏听偏信,就是上袁老师的课不够认真了。

  至于对看过文言文正史的孩子们来说,本书是一本翻译参考,怎么让你讲给别人听的故事更加生动,其实对于任何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在推广自己的专业性的知识上面都是一种很有必要和非常棒的参考,有时候不是我们在做的事情不够有趣,而是我们讲的不够有趣,这一点也是给每一个职业人的参考。

  y 林怿

  2014年12月7日11:14:07

  写于御庭园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读后感(四):侃侃老祖宗那些事儿

  袁腾飞老师的历史课向来极受学生欢迎,自从他的讲课视频在网上公开后,就迅速大红大紫起来,被邀请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连续录了几期专栏,因此被人誉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他也趁着这个威名,把自己的讲稿略加修改,变为通俗历史著作推向市场,大卖特卖,并由此登上了作家富豪排行榜,可谓名利双收手头这本《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是他最新出版的著作。

  袁腾飞老师在这本书中为我们讲述了关于华夏文明的起源、发展和走向的基本脉络。基本上都是中华民族老老老老祖宗的那些事儿,一直从中华文明的源头上古传说讲起,直到春秋五霸结束。所谓的上古传说,就是老祖先一辈一辈传下来的,根本不知道有几千几万年,虽然有些荒诞靠谱,但却蕴藏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历史基因。传说中,女娲是人首蛇身,她与伏羲是同胞兄妹,却结为了夫妻,又用五色石补天,再用黄土泥造人,中华民族就这样产生了。接下来,才是神农尝百草、黄帝战蚩尤、尧舜禹禅让、大禹治水等等,一一敷演开来,再往下说,自然就是经过夏、商、西周的家天下迭次兴起,再到春秋五霸争相上位,已经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生活习俗语言文字、礼乐制度等一些最基本的雏形。

  袁老师讲史最为出名的就是其独到的“史话体”,用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现代网络语言来讲解历史,用我的话来说就是“侃史”。他称伏羲为“劳模”,说“聘礼原本只是保证金”;又讲神农尝百草那也是“拼命的活儿”,业绩是“杠杠的”;称鲧治水失败是“工科男也搞不定大洪水”;写“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则套用了当下热播的电视目的名字爸爸去哪儿了”;写齐桓公与管仲的对话是一场“关于称霸的面试”;把晋文公称作“春秋一哥”;写秦穆公的称霸之路是“左手糖衣炮弹右手金弋铁马”……类似这样诙谐幽默,让人忍俊不禁的话在书中无处不在,不时蹦出一串来。读这样的书就象是在和作者“侃大山”,不知不觉中就读完了,而且还倍感儿亲切,余味悠长

  当然,他的讲解中也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比如,他认为传说中的女娲、伏羲、黄帝、蚩尤等都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一个部族、一个政权的名称,只是人们为了方便记忆与传承便将那些功绩全都归于一个人的名下;比如,他讲到北京天安门前华表上的那两个怪兽,一个叫“望君出”,一个叫“望君归”,我就是第一次听说。而且他在此中还多有褒贬,对于“庸王丧邦,圣主治世,小人误国,贤臣辅主”有非常精当的分析,对那些象比干、周公、管仲等历史上的贤臣君子给予了很高的褒扬。

  但我不得不说的一句实在话是,相对于220多页的篇幅来说,这本书所包含的信息量就实在是太低了,而且既没有精当的分析与解读,也没有提出自己独到的看法与观点,只能算是历史知识的普及读物。这样的书,非常适合于中学生来读,可以借此丰富一下历史知识。当然啦,人家袁老师写的就是畅销书,就是在侃历史,并非要写严肃的历史著作啊。

  这本书只是写到春秋五霸就戛然而止,而如果想要听听袁老师如何“侃”风云际会尔虞我诈的战国风云,那就看下册吧!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读后感(五):上古先秦就是这么一回事

  中国有着五千年文明史,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的开启,同其它文明一样,也充满着神话色彩。本书以独特清晰的视角和通俗幽默的方式,从中华远古的三黄五帝讲至春秋时期的吴越争锋。将这段枯燥无味、相隔久远的历史生动灰谐地讲述给读者。对这段有着各种传说而没有文字记载的充满神秘的远古历史重新审视,将各种不同说法揉合在一起,力图以最真实的部分还原给读者。

  《先秦.上古春秋》讲述了三黄五帝的伟大事迹,夏、商、周三个朝代,及后来有名的春秋五霸的故事。在这本书中,历史观点基本上是主流的历史观点,以前在历史课中都学过,不过作者在其中穿插了一些细节的描述和个人的见解,并且以一种风趣幽默,近似于讲故事的方式讲出来,确实有其吸引力,一本非常通俗的历史读物,此书中没有标注时间,但时间拉的很长,故事讲的一大堆,基本上把上古先秦史梳理了一遍,不过非常地粗略,如果要讲细,袁老师还可以多出版好多本。

  人性的进化是非常慢的,老祖宗的DNA和我们没有什么两样,人性也没有什么两样,政治权谋也没什么两样,遇到事情趋利避害本能没有什么两样,历史就是古代版的现在,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看清现在。看完本书,对中华上古的事迹、人物及历史传说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作为一个炎黄子孙,非常有必要了解我们的人文初祖。

  袁腾飞老师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文笔,语言很口语化,故事性很强,其独特的讲史风格,将上古先秦的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给后人启发,可读性强,是一部了解上古先秦春秋历史的必读之书。真羡慕能够坐在课堂上听他讲课的学生,上课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而是一件增长知识享受文化的幸福事。如果哪一天我也能将历史上的那些事象袁老师那样说给孩子听,那才真正值了。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读后感(六):奇才啃朽骨,哀哉

  大二开始,我时常对着电脑无所事事,敲完代码写完作业,逛完常去的SNS和BBS,就不知接下来该对着电脑做什么。幸好视频网站在我大二那年已迅猛崛起,重口味清新恐怖猎奇温情……各种类型片子应有尽有,于是我养成了每天去各大视频网站兜一圈的习惯,而认得袁腾飞,也就是从那时开始。

  袁腾飞是位历史老师,他的历史课视频时常高居优酷土豆等各大网站的首页,每次不经意地点开,都可以看到一个长得和相声演员没多大差别男子站在一块深绿色黑板前唾沫横飞,偶尔手舞足蹈捶胸顿足,甚至一拍大腿振臂高呼。如果不是台下的学生作证,真令人难以想象这是在上历史课,而不是在看单口相声

  当然,这位袁老师上课的方式已到了夸张的程度,当时也有不少人指责这种教学方式,可如此风趣幽默的历史课,足以令我这种历史迷深深地沉沦,我很快把他所有的视频看了个遍,并加入了追更的人马。从《说三国》到《两宋风云》,从国内到国外,袁老师无一不由古即今举一反三,而我也在他的历史课中养成了多角度思考,多方面分析的习惯。

  可惜,后来袁老师的视频逐渐消失,并从此在互联网冷淡了两年之久。

  具体真相我不想多做考究,无论如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前人留给后人的镜子,不同的人可以从同一历史事件中发现不同的道理。袁老师不但能将这些道理阐述明晰,还能使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可他的道理,这种功夫可不简单。首先需要通晓史实,既不在关键时候卡壳,也不说错任何已有考据结果的人或事,其次需要幽默的说话风格,要是张嘴闭嘴都是文言文,或者照读课本,那就只会使人昏昏欲睡了。

  这次翻阅他的书,我再次体会到他独特的教学方式。书中每一段小标题都结合当下时尚潮流,什么倒插门,美姬,一哥,腹黑,爸爸去哪儿等等。故事讲述得流畅自然,阅读时毫不费力,内容也基本把先秦春秋时期的大事件覆盖全了。

  可惜,如今再阅读这本书的我,已不再是大学时刚开始深入接触中国历史的我。如今的我已阅读完史记,资治通鉴等书,与其说我想从袁老师口里听当年的历史大事件,不如说我想听袁老师对于当时某些历史发展起因的探讨,但在这本书里,深入的东西并没有涉及很多。

  尽管袁老师在我眼里一直是教育界的奇才,但他却称不上历史学家,他可以是带人入历史大门的好帮手,却并不能陪人在历史的道路上前进多远。放眼当下,市面上谈论历史的书真是举不胜举,光近代作者就有翦伯赞、吕思勉、陈寅恪、章太炎等人,现代的作者,无论有名无名,学文学理,肯在历史方面吭一声的几乎都出了些谈论历史的书。

  中国历史就五千年,哪怕1年发生1起大事件,到如今也早已被人写完了。正史野史,正传外传,历史被人炒来炒去,很快变成了腐肉和朽骨。可谈论者仍然孜孜不倦地炒这一锅菜,难道就不能去挖掘点新鲜的东西吗?哪怕搜罗一下魏文侯的生平,哪怕研究下田氏家族如何被姜姓的人取代,哪怕提出一些设想,也比老梗翻出来嚼好得多。

  如此边看边想,就品出了一丝悲哀的味道,我渐渐觉得袁老师讲这些历史时,话题不再像以往那样肆意延伸以古论今举一反三。或许当下的历史研究者,全都是因为带着镣铐在跳舞,才无法尽情说出他们真正在品读历史时看到和想到的那些东西?

  如此奇才竟踏上啃朽骨的路途,哀哉。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读后感(七):历史的说书人

  第一次听到袁腾飞的名字,是因为我问了朋友一个问题。朋友是做初中老师的,我问他如果想知道某一段时期的历史,有没有推荐的书目。他特地帮我问了历史老师,推荐的便是袁腾飞。直到读了袁腾飞的书,才了解历史老师的用意,尤其是在初中教学的历史老师。

  读完这本上古春秋,袁腾飞的特点其实很明显。他擅长以讲故事的方式把历史讲出来,所谓的“史话体”受到了大众的欢迎。究其根本,就和百家讲坛的红火一样,大多数人忙于工作生活,又想要用零碎的时间补充知识,袁腾飞的讲述既口语化,又用了不少打趣的现代词汇,比如“见证奇迹的时刻”、“倒插门”、“傻傻分不清楚”等等,在供人了解知识的同时,也博君一笑。辩证的看,这种方式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也难怪有人赞誉、有人抨击。

  本书从上古传说说起,讲到春秋五霸,脉络清晰,好读易懂。书中讲到的故事很多都已经听过,比如女娲造人、大禹治水、烽火戏诸侯等等,但有些故事虽然听过却从未将这段故事放入历史的洪流中去看,不知道在发生这个故事的同时其他地方发生了什么事,这个故事是怎样开始,又引发了什么样的后果。在这本书中,袁腾飞完全是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将一些耳熟能详的故事串联了起来。

  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这些故事非常浅显,也就仅仅能当故事一听,他甚至不传输观点,好坏都在故事里。比较适合的人群应该是初中以前的学生,以及上下班无事想用零碎时间娱乐的人。如果有更好的选择,可以听一听他的讲座,他的书似乎更适合“听”。如果有时间,可以画一张思维导图,在理清脉络之后,再读一些严肃书籍,来补充知识。历史学绝不仅仅是一个又一个故事,重要的是不同的历史观,以及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现在。

  所谓通俗讲史,大概就是类似以前的说书人,群众茶余饭后可以消遣。袁老师走的路线也很明确,钻研学术和通俗讲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本来就不兼得,大众也需要这样一个人来给大家讲讲故事,通过历史看看现代发展。如果有心,可以读一读书里的故事给学龄前的孩子听,我想这对他们往后的学习是最适合的,也是最有帮助的。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读后感(八):戏说五千年

  袁Sir终于又出新书了,还是一整个系列,还是我喜欢的历史,还是我喜欢的语言风格。不过,这一次一下子跳到了远古时期。从女娲补天、大禹治水说开去,一下子就被拉回到了过去。

  想起当年读《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系列的时候,那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作为一项严肃严谨的正史,还从未见过几个人用通俗移动甚至幽默好玩的语言流畅地表达出来,让远古的历史重新有了新的意义,让今人能够用可视化的画面去构思历史场景,去描绘当时的人和事,赋予历史新的生命和生机,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国家历史,关注朝代的兴衰更替。

  我曾经就假设过,像《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这样的大部头文言书籍,如果被袁老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流畅地表达出来,会不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我们的历史?当然,一定会有所谓的专家学者站出来说,那怎么行?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语言文字,用文言写就的古书用白话文翻译过来简直就是对中国文言文文化的玷污!但是我要说,如果你不翻译,也许这些大部头书永远都只是作为象征作为摆设放在各大高校的图书馆里,放在书店的最顶上。当然一定会有学者去读,文科生去读。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大缩小了受众面。

  如今信息更新的速度一日千里,早上的一条信息,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淹没。更不用说那些比英文还要难懂的文言文。1919年倡导白话文的时候,一样受到了重重阻碍,各种骂各种攻击各种反对,但结果如何,白话文还不是大行其道?

  如今80后90后早已成为社会主流,网络语言更是大行其道,各种卖萌、无节操,各种然间不拆、不明觉厉,如果跟不上语言进化的步伐,那些曾经被奉为经典的古籍相信要不了多久就会被这些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新人类所抛弃。

  为什么易中天会火?他抓住了受众群体的心理,通过通俗的语言对历史进行再次演绎,让枯燥无味的历史瞬间鲜活,如同看电视剧一般,顿时觉得兴趣盎然。罗胖子的罗辑思维为什么会火?因为他对历史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和重新解读,让更多的人看到曾经被掩埋或被遗忘的历史的细枝末节,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大量文献进行考证,提出有理有据的全新的解读,让那些早已被公认的历史有了全新的面貌,这让笃信正史的国人侧目,转而开始研究起罗辑思维,自媒体由此进入公众视野,成为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方向。

  袁老师的戏说正史的语言风格自成一体,戏谑但不做作,幽默但不空洞,没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还真当不好这历史老师。

  从上古春秋说到夏商周三朝,说道春秋时期,知识点繁杂但有趣,故事层出不穷但不重复,每一篇都能让回味很久。我曾假设,如果有导演按照袁老师的文字去拍上古春秋,都不用请编剧了,直接拿来用就可以,每段故事,每个人的人物性格及对话都被袁老师的语言表达的淋漓尽致,人物形象呼之欲出,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历史场面的再现。

  袁老师就像金庸大侠的武林江湖一般,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让一个个远古的人物活灵活现,仿佛就在眼前,不应该是袁老师,应该尊称一声袁博士。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读后感(九):好一部戏

  说到远古春秋,不免会让人想起古代的三皇五帝,甚至于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都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可是在很遥远的上古春秋,人们还知道些什么呢?从这本书中,我们跟随着袁腾飞一起看看那些年代人类的历史。

  袁腾飞讲上古春秋,故事便是从人文初祖讲起,一直到了齐楚争霸结束。中间讲述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人们说传颂的多种神话故事,更胜着是一个事件的多个版本。而作者所运用的言语也相当风趣,不是那种传统死板的教学试,还是幽默的谈笑法。在文中你能看到很贴合当下的词语。比如炎帝的业绩也是杠杠的;爸爸去哪儿了;姜太公钓鱼,你懂得。有或者有些名字看着就能引起人们对于后续故事的联想,比如:沙场菜鸟哪斗得过腹黑老油条。一场关乎称霸的面试;暴君和美姬的荒唐日子。怎么看都是一场场的时代大戏。宫廷争霸,个人崛起,智慧大比拼,各种故事层出不穷高潮迭起,让人不由的看了还想看。原本复杂枯燥的历史,也顿时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历史中穿插趣闻,讲诉的也通俗易通,让读者可以在阅读中更容易的理解当时发生的事情以及后续的发展。朝代更替,事迹流传。总是会在不同的时候看到相似的情景以及后世的反思。圣主治世,小人误国,不管是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在从禅让制度结束之后,中国就开始了兵争时代。时势造英雄,不管是大将军还是发明家,在古代都屡见不鲜。五千年的历史,就这样在读者解读下慢慢的为读者展开了一副神奇的画卷。

  看读者解说上古春秋,读懂了历史也就读懂了自己。他让读者明白了不是所有的古书都是枯燥无味的,及时年代久远,也可以让你轻松了解历史,还原历史本身。看作者介绍的上古春秋故事,在给人们了解历史的时候也回顾了曾近自己听过的神话故事和传说,给人一种看并思索的感觉,可以说是相当给力的一本书,适合人们去轻松愉快的了解我们古代历史。不考虑历史的死板讲述,就纯当一部大戏上演,看成王败寇,看史诗英雄。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读后感(十):即便春秋,也让人热血沸腾

  春节假期即将结束,继续我的读书之旅,初五在温州买了《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当天就读完了,这让我想起一起小学读漫画版的《中国通史》,让我对整个中国历史变迁有了大致了解,也奠定了我对历史的兴趣,这次阅读只能算温故而知新吧。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从上古传说讲起,女娲、伏羲、神农、黄帝、帝喾、尧、舜轮番登场。令人肃然起敬的身世之谜,补天教民的不世之功;夏、商、西周江山更迭,庸王丧邦,圣主治世,小人误国,贤臣辅主;更有春秋五霸争相上位。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春秋五霸争相上位,也很对我当前的形势,从郑庄公到齐恒公,从宋襄王到晋文公,当然还有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个个都是狠角色,对于人才的重视,对于经济的发展,对于军事的建设,等等都是要牢牢抓紧的,强国强梦从来不是停留在纸面之上,要称霸就是要有实力的。

  这些让我想起了过年亲戚朋友之间的聚餐,谁有实力谁在酒桌上就有话语权,谁没实力谁在酒桌上连话语权都没有,更何况一些家境差的向亲朋好友借钱的,更是不待见,家庭跟国家也是一样的,发展不好,实力不行,自然没有影响力,好好的提升家庭收入,在社会上提高地位,才会赢得四方一致好评,所以,不管从过去还是现在,寻道图强之于国家或是个人都是如此的重要,我仍能感受那两千多年前沸腾的热血的温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