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的读后感10篇

2018-03-19 21:1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的读后感10篇

  《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是一本由乔丽华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3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读后感(一):朱安:被成为“物品”的一位悲哀女性

  在落笔之前,我很不愿意将一个人称之为“物品”;而在看完《朱安传》后,我竟发现这是对朱安最好的代名词。正如鲁迅所说:“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不得不说,鲁迅对事物评价总是一针见血——“礼物”二字高度概括了朱安的一生:一个仿佛没有自我的、机器般活着却又尝尽疾苦的木讷存在

  朱安,二十余岁婚姻父母包办,许配给鲁迅,却在新婚的第二天便被丈夫“分房而居”、“异地而存”,至死都未与鲁迅合葬。她的存在价值,似乎就是为周氏三兄弟贴身照料了他们的母亲。在柴米油盐、账本算珠里支撑着鲁迅的大后方。这样的后勤部长,不但没有得到丈夫的心疼和支持,反而不是“妻”,不是“君”,而是丈夫鲁迅眼中的“妇人——服事于夫也”。这样的称谓,让鲁迅对朱安对态度不言而喻了。

  朱安的悲哀怪之鲁迅吗?不然。鲁迅亦是这场婚姻的受害者。面对这场包办婚姻,鲁迅的内心其实是拒绝的,以至他从日本回国赴婚礼,也是母亲谎称生病而骗来。鲁迅对世事泼辣尖锐,对人却及为宽厚,对其母更是不忍伤之。这份不忍让鲁迅硬是咬着牙接受繁文缛节的刁难成了亲——但礼节之外的鲁迅一刻也不想再忍受,很快回日本去了。生于那个时代社会男子宽恕很多,使得鲁迅有了舆论上的宽松环境:男子新婚后独自东渡,并没有受到太多的指责。这是鲁迅唯一比朱安幸运地方

  朱安之悲,更多在于她认命的态度。自从许配给周家后,朱安就抱定了“生是周家人,死亦要死于周家”的信念,恪守妇道,将自己全盘托付给了周家,翘首着夫君快快回来。这看似是一种忠诚,其实是一种愚拙:以为顺应妇道的条条框框就可以换回夫君相爱的生活事实上得到的却是一生的无尽的守望。这种懒惰使朱安看起来就像一个机器,一个丝毫看不出生机的人。无怪乎鲁迅要将朱安称之为“礼物”——看似爱护、奉养的称谓,实质上是未将朱安看作与自己平等的“人”。

  乔丽华所著的《朱安传》最大的特点是,不论从副题《我也是鲁迅的遗物》,还是围绕着鲁迅的时间线展开描述朱安的一生,全书从封壳第一面到文末,都在围绕着“朱安是鲁迅之附属”这一大主题去追述。这也让朱安这一生的可悲悲伤到了极致——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却连自己的传记也要依靠着别人才能展开!这种从形式内容从一而终作品,使得朱安之悲从明暗两条线上击中了读者的心灵

  《朱安传》中的朱安,其一生可以说是大悲的。而她的一生,对现代对女性婚姻也有极大启迪作用。婚姻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若朱安知道这一点,她的一生便不会将幸福放在鲁迅这一个篮子中。愿翻开这本书的人,都能从一个失去自我人身上找到自我。毕竟生活是自己的,除了自己,其实谁也救不了。

  《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读后感(二):朱安是谁?

  朱安是谁?

  周日下午,我带了《朱安传》在咖啡馆等人时翻看。我今天约了一个六年级小学生来,我们约好见面聊聊读书和写作文。那个孩子准时出现,一眼看到了我拿着的书,问我,朱安是谁?

  我问他知道鲁迅吗?他使劲点头,知道啊!我说朱安是鲁迅先生夫人,他啊了很大一声,显出了特别的意外,说不知道有这个女人的存在。

  微信上有几个平时聊读书的朋友,昨天聊起最近都读什么书,我说我正在看《朱安传》,两个女生问了同样的问题,朱安是谁?

  我说,朱安是鲁迅的遗物,她们诧异;我说朱安是鲁迅先生的夫人,她们说好像知道有一个女人,鲁迅不爱她,但是做了鲁迅大先生一辈子老婆

  我在读的这本《朱安传》,作者是上海鲁迅纪念馆研究室研究员乔丽华女士,这并不是一本新书,但九州出版社再版此书,甄选增补了更有史料价值的报道,弥补了初版时的不足

  而这些史料、考据,对于我这样普通的读者来说也许并不重要,我们不研究鲁迅也不研究朱安,只是求学时期读了很多鲁迅先生的文章,敬仰大先生的犀利伟人般的时代先锋精神,但我们好像真的对朱安一无所知,朱安在鲁迅的光辉下像一个隐身的人。

  我们只是知道与鲁迅先生巨大文化造诣和影响对立的是鲁迅的婚姻悲剧,而这出悲剧里最悲剧的人物,应该不是鲁迅而是朱安。

  朱安是谁?

  《朱安传》里的篇章为我们鲜活出了一个那个时代的朱安。

  “世家子”、“朱家唯一的女儿”、“父母的掌上明珠”、“周家明媒正娶的媳妇”、“工女红”、“守礼法”、“生而颖慧”………

  这样的一个女孩子,在那个时代是一个不算太差的人生好牌,爹疼妈爱裹了小脚女子,视《女儿经》为人生指南,不识字也没有更多杂念欲望,是个人命运绝对顺从者。

  鲁迅母亲为尚在求学的鲁迅订了这门亲事,包办婚姻的苦果,就此让世间的这一男一女尝了个够。

  鲁迅说:“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朱安传》作者乔丽华用女性细腻入微的笔触、还原大量书信、访谈之下的鲁迅朱安一生的婚姻悲剧,读后让人心生怜悯,他们两个新婚洞房夜的桥段,仿佛有凄风苦雨般的洗礼,成为他们一生都不言说的隐痛,让我这个读了好多鲁迅先生文章的人,先是心疼了鲁迅,后又心疼了朱安。

  假如朱安没嫁给鲁迅?她会不会不出名但有自己的真人生?假如鲁迅在憧憬爱情不懂女人的青年时期遇到的不是这个天生不丽质、后天不学习、一任旧礼教束缚思想行为的朱安,他会不会有更开怀一些的人生?

  其实这样的假如并不存在,因为没有朱安也会有王安、李安………那个时代“朱安类别”的女人故事并不是个案,一大批女人在无爱无性的婚姻里寂然一生,是女人的悲剧,却也是男人的悲剧,那个时代里身背嫌弃糟糠之妻的道德污点,相信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深夜一人面对自己时,是会有恻隐之心的歉意时时丝缕倾轧自己为人的道德观念

  所以,鲁迅的痛楚隐在他的生命里,无法逃避,无法消除,他甚至期盼朱安自己的觉醒?如若朱安自醒,毅然决然离开那个冰冷的空寂之家,或可解放自己也解放鲁迅。

  但是不幸,朱安只有自己的一双三寸小脚,即便她逃得出绍兴那个一片空寂的祖宅,走得出北京西三条胡同,但是她走不出诺大的世界。她无法独立面对世界。

  认命,是那个时代朱安们唯一的选择。而被选作大文豪鲁迅的老婆这样的命运,本可以帮助朱安活出那个时代的华彩人生,但是,朱安无能也无力去够到鲁迅的任何一个高度,就像现在很多嫁做人妇的女人,也会发现找不到与自己丈夫的共振点,话不投机,志趣背离,一生形同陌路。

  其实,时代不同了,“朱安类女人”却依然存在,丈夫只提供供养而不给关爱的婚姻比比皆是,那些女人们只是不用再困顿于一方小院里陪伴一个风烛残年老太太,可以周游世界,可以给自己买买买,但与朱安相同的是,需要面对一个无爱无性的婚姻和一个可聊话题都没有的丈夫,接下那个男人施舍的钱财活下去,还得感恩戴德,这是怎样的女人心理?爱?恨?乞怜?………复杂的情感折磨中,会让女人的芳华消失殆尽。

  朱安是谁?谁是朱安?这个人物真的值得研究,不仅为悲悯那个说自己是“鲁迅的遗物”的女人,而且该喟叹生为女人,该先深虑如何活好自己,再去搏嫁人之后的命运。

  《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读后感(三):朱安:为鲁迅守了一辈子活寡的女人

  文/夕四少

  提起鲁迅的婚姻,很多人都会想到许广平,甚至对两人的爱情和婚姻生活能够如数家珍,然而很少人提及朱安这个名字,她亦是鲁迅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位女性。在旧社会,朱安才是鲁迅真正意义上的结发妻子,是明媒正娶的原配夫人。

  然而,我们却对鲁迅背后的这个名义上的妻子知之甚少,她似乎永远都是作为鲁迅的一个附属而存在,甚至曾经有过一段被公众媒体可以掩盖的经历,等到许广平走近鲁迅的生命,朱安这个名字瞬间黯然失色,虽然,她从未鲜明

  《朱安传》这本书,应该是迄今为止,第一本真正意义上讲述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的传记,它还有一个副标题:我也是鲁迅的遗物。这句话,是晚年生活在贫困交加中的朱安发出的悲声。

  对于朱安,鲁迅也曾说,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朱安把自己看成是鲁迅的遗物,祈求能够得到一些起码的关注,不至于晚景凄凉;鲁迅把朱安看成一件礼物,他只有供养的义务

  无论是礼物,还是遗物,朱安作为一个曾经年轻鲜活的生命,像千千万万旧时代的女性一样,成为时代的弃妇,成为一件可以被随意摆放的物品。

  鲁迅逝世后,文学界都把目光焦点放到了如何保存鲁迅遗物,如何出版鲁迅全集等围绕鲁迅著作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上,把更多的期望投射到了许广平和鲁迅唯一的儿子周海婴身上,似乎遗忘了朱安这个人,这个从嫁进周家,就一直生活在阴影中的女人,这个从嫁给鲁迅开始,直到去世,从没有得到过任何关怀的女人。

  朱安28岁嫁给鲁迅,69岁孤独去世,可以说,在嫁到周家的四十余年里,她尽到了一个妻子该有的责任和义务,然而早已走出旧社会,走出家庭,有了新思想的鲁迅,却始终无法接受这样一个封建包办婚姻下的旧时女子,从未给过她任何的温存,因而也铸成了朱安凄苦悲凉的一生。

  过去我们读鲁迅的文章,读鲁迅的传记,读与鲁迅有关的一切,文学的,生活的……都很少提到朱安,即便有,也多是一笔带过,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朱安在鲁迅的生命和文学创作道路上,一样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她的故事,一方面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一个更真实的鲁迅;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旧社会女性因为封建包办婚姻而酿成的终生悲剧。

  关于鲁迅和许广平的事迹,我们知道很多,然而朱安,这个在鲁迅背后默默付出了一生的女人,似乎永远生活在阴影之中,从未走进大众视野,我们只是在论及鲁迅的时候,会提到这样一个名字,究竟她是一个怎样的人,是如何嫁给鲁迅的,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我们却知之甚少,她的故事不应该被历史湮没。

  《朱安传》这本书,用翔实的资料客观冷静而又不失悲悯的笔调,讲述了鲁迅原配夫人朱安寂寞冷清、孤独凄惶的一生,第一次真实全面地为我们披露了一个伟大作家的生活全貌,让我们从这许多的陈年往事中,看到一个旧时女子,如何应对丈夫的遗弃,如何侍奉婆婆饮食照顾丈夫起居,以及如何为保全鲁迅声誉所作出的让步和牺牲

  朱安是旧时女子,虽然不识字,但她心中却始终秉承女子的三从四德,有着旧时女子所具备一切美德,在鲁迅离开北京前,是她照顾鲁迅的衣食起居,从不许别人打扰鲁迅创作,也从不过问鲁迅生活之外的事,她在默默地做着一切,祈求丈夫终有一天可以给她以温暖,却从未如愿。

  鲁迅离开北京后,作为长媳,她数十年如一日,侍奉婆婆汤药,直到婆婆去世,从未离身,婆媳二人也从未闹过不愉快,即便她从未得到过鲁迅的爱和关怀,她依然把自己看成是周夫人,是长嫂。因为她,周氏三兄弟可以放心地在外面闯荡,没有任何后顾之忧,这样鲁迅就可以安心创作,可以说,鲁迅能够有后来的成就,她一样功不可没

  名义上她是鲁迅的妻子,实际上,她却无形中担负起了保姆的责任,自觉负担起周家的一切,任劳任怨。嫁到周家的四十余年里,她的精神是空虚的,生活是孤独的,与婆婆相依为命多年,无儿无女,然而即便如此,她也从未想过要离开周家,她生是周家的人,死是周家的鬼,认定了鲁迅,哪怕鲁迅不爱她,甚至遗弃了她,她也无怨无悔

  她全了自己的名节,也全了鲁迅的名声

  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在那个女子贞节大于一切的时代,相比于陆游被母亲逼着与唐婉离婚徐志摩因为林徽因,闹着与张幼仪离婚,鲁迅因为对母亲的孝,因为内心的善念,终其一生都没有与朱安离婚,至少让她一生有了安身之所,因为他知道,离开了周家,朱安将无处安身。

  对朱安来说,既然嫁到周家,断然没有出去的道理,但留下来,她也并没有能够得到什么拥有什么,因为她始终无法得到丈夫的爱,无法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哪怕是一句病中的关怀,哪怕给她留下一儿半女。

  朱安的一生,不由得使我想起《红楼梦》里一个再卑微不过的人物——周姨娘,她是贾政的妾,一生无儿无女,更没有得到丈夫的半点关爱,一生清苦寂寞,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婆婆跟前应承,干些打帘子这些丫鬟才干的事儿,了此残生。

  渺小卑微如朱安,在最贫苦的时候,想的还是如何更好地保护鲁迅遗物,无论任何时候,都不愿也不会做有损鲁迅名声的事,她曾不止一次拒绝社会捐助,她情愿吃咸菜喝稀粥,也从没有卖掉鲁迅的任何遗物。

  鲁迅虽然从未在心里把她当成自己的妻子,而她却从嫁到周家那一刻开始,就把自己看成了是周家的媳妇,是鲁迅的妻子,是堂堂正正的周家人,甚至于临死前留下遗嘱,要与鲁迅合葬,与这个一生从未爱过她的男人葬在一起。

  这么活生生的一个人,因为不被丈夫宠爱,甚至于被丈夫遗弃,在侍奉公婆独守空房中耗尽自己的一生,在等待和落寞中耗尽所有的热情和渴望,直至油尽灯枯撒手人寰,这是古代女子无法改变的宿命,朱安的悲剧不是遇到了鲁迅,而是生在了那样一个时代,是时代铸造了无数朱安。

  《朱安传》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朱安,看到一个封建女子令人叹息和悲哀的一生,这样一个一生生活在民族斗士背后的女子,从未有过越矩的举动,从未有过过激的行为,从未有过不合理的要求,虽然偶尔也会抱怨一下,以表达自己的委屈和心志,但她最终还是牺牲了自己,在无望的等待中迎来风烛残年,从某种程度上,她成就了鲁迅的伟大。

  毫无疑问,朱安的一生,是一出悲剧,因为鲁迅的不接纳,因为她的不改变,因为无法沟通交流的思想和灵魂。最终,鲁迅把母亲送给他的“礼物”又还给了母亲,最终这件礼物成了鲁迅活的“遗物”,她为鲁迅守活寡一生,她为周家辛劳一生,她为鲁迅隐忍一生,她是鲁迅一生最应该感谢的女人。

  《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读后感(四):被遮蔽的影子人

  我们很容易看到暴露在聚光灯下的人,比如鲁迅。比如许广平。他们的爱情在现代人过于迫切寻找所谓“诗与远方”的凝视中渐渐失却了自身,愈削愈薄直至成为某种“琴瑟相和”的符号典范。然而,对于那些一直存活于灯下方寸阴影,从未享受过片刻光之温暖的多余人来说,却是永远可望而不可及的天堂彼岸。

  朱安,鲁迅的结发之妻,就是那个蹑手蹑脚、轻言轻语活在在聚光灯阴影下的人。

  朱安是从仕女图中走出来的典型旧式太太,瘦小,温顺,将头发全梳到脑后盘成一个小小的髻,走路因裹足而颤颤巍巍。在漫长又寥落的生命里,她将长辈赐予的《女儿训》慢慢儿融进自己的骨血,这套观念以蚁穴毁堤的方式拔除所有新鲜的、活泼的、专属于青春的种种自我意识,直到它完全侵入灵魂,最终让这可怜的女性认为自己原本就是这样想的,这世界原本就是这样的,她自己已然根本察觉不出。

  但鲁迅察觉到了。他是当时最新的一批人,对旧的礼教尤其敏感。他看到朱安的第一眼,就知道她的新娘身上盘旋着旧社会的鬼魂。在某种程度上,朱安就是旧王朝活在新时代的僵尸——虽然她意识不到,虽然这不是她的错,虽然她也是受害者。对于他的这位旧式太太,鲁迅只能说:“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她,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其实两个人不是没有做过和好的努力,鲁迅曾写信让朱安放足、进学堂。然而朱安已深受旧思想毒害,不愿,不敢,也不能再接受新鲜事物。朱安尽可能的温顺、贤惠,然而却因为骨子里的自卑与救命稻草式的渴爱心理,让鲁迅越发失望。朱安最后说:“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一点往上爬,爬的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有办法了,我没有力气爬了。”实际上,即便仍有力气,她也不可能“爬”到“墙顶”。她和“墙顶”之间隔着的,是一层看不见的玻璃屏障。

  朱安的存在是令人尴尬的。这种令学者们难以启齿的尴尬也就是朱安被遮蔽多年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如今潮水尽退,有些真相进入我们的视野,他们认为朱安是鲁迅研究缺失多年的一块拼图,把她研究透,才能更好的理解鲁迅和鲁迅的作品。这种说法自然有它合理性与积极性的一面。但我认为,朱安在“拼图”的属性之前,她首先是一个人。

  不可否认,两人的结合确实造成了鲁迅郁积多年的心理苦闷,然而这种苦是鲁迅熟知其来龙去脉且勉力可以自我救赎的苦,即便自我无法完成这样的重任,后来也有许广平为之救赎。但是朱安本人却始终被裹挟在这股宿命般的巨大悲苦中,从来没有看清过它的真实面目。不知其然,亦不知其所以然,在浑浑噩噩中被消耗了一生。这种无缘无由,无形已无声的悲苦与鲁迅相比哪个更沉重些?朱安确实没有鲁迅伟大,她此生唯一的功绩仅仅只是照顾了婆婆一辈子,让周家三兄弟免去后顾之忧而已。然而,普通人的痛苦就不是痛苦了么?

  况且,朱安只是在某种极端情境下,生于那混乱时代女人们的一个悲苦代表罢了。那个瘦小影子人的苦痛终于有了人前哭诉的时机——可惜这时机已经太晚了。随着《朱安传》的出版,也终于有一盏尽可能温暖的灯,照在逝去亡人的头顶,让众人惊诧于她的存在。对她来说,多多少少也算是安慰。

  《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读后感(五):这不幸应该由谁来负责

  和那些精英女性不同,朱安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旧女性。惟其如此,长期以来我们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对待这样一个“他者”。她是包办婚姻的牺牲者,而且至死也没有觉悟。自“五四”以来,新女性“娜拉”一跃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主角,朱安这样的“小脚女人”、“旧式太太”则成了落伍者的代名词,处于尴尬失语的境地。这不仅仅是朱安一个人的悲剧,在她身后,乃是新旧时代交替中被历史抛弃的女性群像,她们在历史洪流中沦为喑哑的一群。对这样一个女性群体,我们除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似乎很难找到一种倾听她们心声的方式,也很少有人去这样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如果说鲁迅的一言一行都在我们的关注之内,那么朱安作为鲁迅身边的一位女性,我们对她的了解实在乏善可陈!特别是在极“左”的年代里,当鲁迅被抬上神坛,封为偶像,朱安更成了一个忌讳,成为鲁迅研究的禁区之一。所有的鲁迅传记中都找不到她的名字,很长一段时间朱安几乎就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

  然而,把朱安这样一类旧女性排斥在外的历史书写注定是不完整的,也是没有厚度的。诚然,鲁迅只是把她看作一件“礼物”,对她仅仅是尽到供养的责任而已,在他的文字中也是极力回避这个名字,但这是否意味着他能够忘记身边这样一种凄惨的存在呢?1935年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的序言中提到凌叔华的小说,称赞她“适可而止的描写了旧家庭中的婉顺的女性”,写出了“世态的一角,高门巨族的精魂”。我不知道,他写到这里,脑海中是否会浮现出朱安的身影?

  每次读《伤逝》,我都会被那些冰冷尖锐的词句深深触动:“四周是广大的空虚,还有死的寂静。死于无爱的人们眼前的黑暗,我仿佛一一看见,还听得见一切苦闷和绝望的挣扎的声音。”

  从这沉痛的文字中,我仿佛听见了鲁迅内心的声音。我认为,他从来没有忘记那些“死于无爱的人们”,忘记朱安们的不幸。就算这是一个令他痛苦的问题,他也要把这个问题揭示出来,而不是绕开,甚至遮掩。固然,在鲁迅的文字中很少提及这位夫人,但在他的内心深处一刻也不曾忘记“无爱的人们”与“一切苦闷和绝望的挣扎的声音”,而这声音中定然包括了朱安这样一个与他有特殊关系的旧女性的声音。

  其实,朱安这一辈子也曾发出微弱的声音:

  “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一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

  “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

  她留下的话语不多,但句句都令人震撼,耐人寻味。这是一个旧女性发出的苦闷之声,我们无法充耳不闻。而她69年的人生也经历了许许多多,她凄风苦雨的一生给世人留下许多回味:在鲁迅去世后,她默默地熬到了抗战结束,现在留存下来的当年的报道,让我看到了一个饱经沧桑的老妇人;她生前托人代笔的一封封书信,读来只觉得凄切入骨,令人心生感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