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命运早晚会让我们相遇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命运早晚会让我们相遇的读后感10篇

2018-03-19 21:5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命运早晚会让我们相遇的读后感10篇

  《命运晚会让我们相遇的》是一本由叶酱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命运早晚会让我们相遇的》读后感(一):简单点,就好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起初是因为书名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而拿到之后发现是一本关于美食的书籍不错。命运早晚会让我们相遇,也是,好吃东西,就算来迟了,也相见恨晚

  我们坐在电脑面前,刷着朋友圈,看着人家晒的旅游图,满是羡慕的表情,心里想着“我什么时候也出去旅游一回啊!”有没有叶酱的决心,为了美食,经历30个国家,以及舌尖上的冒险之旅,我的回答是:没有,是的,我们不可能像叶酱那样真的为了舌尖上的美味而去冒险,所以,很佩服叶酱,与美食来了一场邂逅

  跟着叶酱,来到日本、香港、韩国••••••,让叶酱带领我们去看美食,静静地等着美食的出炉,一切皆因喜欢热爱美食的人,想来也是心胸开阔的人,不为五斗米折腰,却等的起美食。

  活着本来就单纯,吃是为了供养肉体所需,维系自身生命而伤及其他众生是一种相对矛盾逻辑,叶酱尝的美食,可以看出她是个肉食动物,这里不光有肉食,也有友好人们,还有美丽风景,美食也是一种当地的特色吧!风景亦是。一边吃着美食,一边享受着美景,不由的令人心向往

  她说“喜欢这样的国家,有许多无法用特定店名来标记的小摊,这种小摊往往只能口口相传,从旅社老板传给某位房客,又由某位房客告诉火车邻座的另一位旅人,或者像我这样,用猫一般的直觉自己发现。”这是叶酱在行前最没有报期待的缅甸留下的文字,你没有经历过,又怎么能它不好,也只有经历了,才知道它的好,它的美,它的吸引力

  她把经历的,都写在了书里,也向我们展示了她自己,让我们认识到这是个热爱生活,热爱美食的女子

  总之,看这本书,就是看叶酱吃吃吃,游历,看风景。这样,就好。

  《命运早晚会让我们相遇的》读后感(二):文字与食物,能被一再回味的才是好滋味

  看叶酱的书,总是会摸摸肚皮发出悲鸣,肚子好饿啊!就像她笔下各种各样的食物,用形香意味先攻陷了眼球味蕾和胃囊,直击大脑中枢分管吃食的区域本能地产生想要进食的冲动,才是对食物以及食评最高的赞赏嘛!

  把食物作为旅途灵魂碎片的寄存点,这是在读到书里叶酱每一次提到“我会回来的”、“欢迎再来哦——当然”这样的回应时,给人的第一感觉。好像这个地方有了喜欢吃的食物,对它就有了一个再光临的堂堂正正理由,而这个地方就不再只是异乡,而具有了“回家”一般介于日常感与仪式感中间恰到好处的意味。

  这一点在看到马来西亚的榴莲时感觉特别明显。当然啦,对于我这种害怕一切会在口中残留强烈气味食物的挑食者,始终对榴莲一物感到为难,但书中的文字却仍然能够准确接收到,她传达的那份即使风尘仆仆也要前往再尝一口榴莲泡芙的期待。

  那种不惜时间成本、也不畏舟居劳顿的“一生悬命”,令所有为了吃上一口喜爱食物的努力,都显得可爱。连带着食物和文字背后的本人,都仿若眼前的真实。正因为食物与灵魂是相连的,能够直率享受食物和旅途乐趣的人,都让人感觉特别的可亲。

  而这件事,在和叶酱有过一饭之缘后,更被证实,能一起愉快吃饭的饭搭子,毫无疑问也能成为诚心交往的人。毕竟食物可是非私人事情呢。至于再往前追溯,更早的时候因为不太善与人交往,与叶酱仍然止步于点赞之交,还是因为她非常及时地推荐吃到了廣川临时休业时的祇をんう鳗鱼饭,关西之行才不至于留有遗憾。大概是从那个时候起,就单箭头地认为,叶酱一定是非常值得相交的朋友。机缘巧合之下,结下真的能够一起吃饭的缘分实在觉得赚到了。

  因为一直关注叶酱的账号,里面的文章大多都曾在这里或者那里看过,翻看纸书时依旧觉得津津有味,觉得“啊哈萨克大山里的那碗手抓羊肉好好吃”,或者充满温情家常的米其林一星料理“山玄茶”让人向往。文字也好,食物也罢,往往禁得起反复品尝,才是我心里喜欢的模样

  在食物面前,坦诚地敞开心扉,单纯地享受口腹之欲被满足后带来的纯粹快乐,我觉得这也是一种了不起人生哲学。不被世俗眼光左右,又不会困囿于食物各种准则的条条框框,真是轻松愉悦啊。

  而这件事情在阅读叶酱的文字的时候,总是能够很从容感受到,在热爱食物的背后,那里有一个放心地把自己交付给未知世界热情好奇的人。食物是一把钥匙敏锐地被她带着猫的直觉打开认识世间事物的每一扇大门,并且发自内心坦诚地面对他人和自己。

  在读书的过程里,心里都一直希望,今后旅途中也能像叶酱一样,得到更多明朗爽直的关于食物与旅途的体验,也像她所说的,能够在每一次大快朵颐的同时,挖掘到更多食物背后的美学以及人文知识和体验。

  最后,要说有一点吹毛求疵细节,就是拿在手里滑溜溜的封皮装帧。读到最后我索性摘下书皮,书本身拿在手里涩涩的手感倒是很称心。而手感很好的封底有一句话很是喜欢,“好吃的东西,就算来迟了,相见恨晚也是好的”。愿你与这本书相逢,也会有来得不迟不早的好缘分。

  《命运早晚会让我们相遇的》读后感(三):买书是为了读者自己感受异国文化,谁要看你自我欣赏的三流演技

  写在前面:一篇新书一星评一下午八个没用,说你们不是刷分我是不相信的。anyway这本书不会大麦啦,就靠您们刷分的热情我也能看出来,大家都是应付工作嘛。包括作者本人。写本书是多么难啊,对作者这种幼稚追求全能自恋者来说尤其难。因为你什么都看不见啊。

  残念的是,作者并不比大部分读者来得聪明(尽管人家有不同见解),这本书也写得并不聪明。卖不动,不过是市场实在运转的证据。请各位刷没用的自便,反正也不会给你们加工资啦。:-)

  祝好。

  以下正文

  看了隔壁一篇“我和作者很熟”前阵五星评论结论啊原来作者江浙沪生人。江浙沪生人居然不提淮扬菜本帮菜,你写吃的,没问题?呵呵。怪不得文章写吃写成全能自恋。

  “我和主厨谈笑风生”,这部分请各位小朋友不要期待。以作者的饮食鄙视链结构之瞎眼(江浙沪生人对江浙沪的记忆还不如广东),那些日本米其林大厨对这样的瞎味蕾摘星客已经练成一套金钟罩啦。作者是明知这一点还要去蹭日本米其林热度,为买名声逼格给自己刷分而已。

  作者想是明知如此(嫌弃日本米其林太“端着”不如伊朗路边烤肉),也要吹嘘谈笑风生经验脸皮厚度堪称看家法宝。

  讲真,作者作为一个包邮区出身的人在美食纪行访谈时不提江浙菜,不提镇江的面条和上海早市的生煎,就已经没有任何资格谈吃。:-) 味蕾瞎成这样,只能靠自以为是的逼格撑场,你能走多远呢?拭目以待吧。:-)

  o主一边表示“日本太熟不希得去了,去中东毛子国才是够我的逼格”一边在书里拿日本作卖点,另外作者你还记得你相册里猛po日本风情和服照吗?

  要装逼无所谓,爬高别人的国家文化,踩低那些被“日本文化”tag骗到买你的书的粉丝(因为人比不上懂日语和不怕中东被绑架的你),脸到底有多大?

  另外请作者和编辑都好好记住,出书是为了给他人读,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全能自恋妄想。

  尤其作者这种明明走的是日系文艺风还要生凑中东缅甸自然风的都市狮子高级文艺女青年,您一篇po文就能让任何一个有正常自尊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成年人笑喷(“我和日本大厨谈笑风生受朋友羡慕追捧可是我不在乎啊你们这些垃圾”),麻烦不要用这些恶心手段下作地骗钱好吗?想想我国好不容易找到点文艺向往还要被你这样人鄙视的小女孩们。那些女孩子们好好存钱好好工作好好安排自己的人生,为何要被你横架鄙视链,因为你po文恶拍照烂吗?

  :-)

  我真的被作者的观点和出书恶心到了。这是个什么样的文艺烂缸啊。

  《命运早晚会让我们相遇的》读后感(四):遇见美食,遇见你

  当看到书名《命运早晚会让我们相遇的》,以为是一本关于爱情的书籍,结果当打开看才了解原来是一本美食的的书籍,有一点小小的失望

  整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的是日本的美食,第二部分介绍的是香港、韩国、东南亚、斯里兰卡等地的美食,第三部分是介绍欧洲的美食。不过,想吐槽一下,日本有那么多美食么?可能我自己从小就受爱国教育片的熏陶,不太喜欢这个国家吧。中国全世界都受欢迎,不是么?不过可能因为作者在日本游学,在日本生活的时间长,就花了1/3篇幅来介绍吧。文末作者推荐的10家店,有5家都在日本。当然了,很多妹纸都喜欢去看日本的樱花,泡日本的温泉,感受日式茶道。

  这本书应该算一本旅行美食随笔,关于作者自己的体验,当然她觉得好,你不一定会觉得好吃,毕竟众口难调。不过有机会去,可以体验一下作者推荐的店。就以第一张的寿司为例,作者介绍的十分详细,从由淡转浓的每一道寿司都介绍了,给了大家很好的参考。

  对了,这本书貌似豆瓣评分很高耶,不过不喜欢大家友情来打分,毕竟还要给其他读者看,客观一点挺好,这本书茶余饭后翻翻就好啦,或者你要去某个国家,正好愁吃什么,刚好看见书中推荐,你可以去试试,看看你喜欢不,毕竟榴莲不是每一个人都喜欢吃,不是么?

  能吃在一起,才能在一起生活。遇见美食,遇见你。和自己爱的人一起,说走就走的旅行,去吃吃异国美食,感受一家异国风情,挺好的。或者正好在某家店吃饭,遇见了你的她/他,你要相信一见钟情爱情来了挡都挡不住,哈哈,又从美食谈到爱情了,不要怪我,这本书名本来就应该和爱情有关,结果却和美食谈了一场爱恋

  《命运早晚会让我们相遇的》读后感(五):早晚会相遇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谈到人生的追求。由于我本人是一个极为庸俗懒惰的人,所以给出的答案是钱的满足,我闺蜜很震惊,她说,你不应该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吗?于是就谈到了旅行,进而谈到了旅行的意义丰富我们的眼界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是我们可以遇到很多有趣的人,观察到很多有趣的现象,听到很多有意思故事,体验很多不为人知习俗,带着读过的万卷书去行万里路。

  作者在旅行的途中就遇到了很多温暖的人,善谈的寿司职人,善解人意的河豚老板娘,以及酷帅的咖啡小哥,还有知性善良的日本女子,卖咖啡的极为漂亮的缅甸姑娘,马塔勒海边的可爱房东…他们之间的互动是极其温暖的,反观我们日常生活,大家各为其政,很没有人情味,甚至在大学校园,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也很淡,不舍得多给别人一丝暖意突然就很害怕以后的生活,难道我们就要这样冷冰冰的走完一辈子吗?好在我们可以去旅行,去寻找那些温暖的人。在什么地方遇到的什么人,一般都会影响我们对这个地方的看法

  叶酱是一个极为可爱的人,也许也叫认真?有时候会搞得我啼笑皆非。她每吃一样东西之前,都会去做足够的功课,甚至翻阅各种书籍,做笔记,把吃当成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为了找到偏僻饭店,骑着摩托车绕了一圈又一圈,吃到的时候仍然是非常开心的。我觉得他在吃这方面下的功夫是非常多的,为了吃到最接地气的食物,混迹于各种小摊小贩上,这样我肯定是不敢去做的。快乐的小吃体现无遗。

  一路上,她朋友有很多,相聚分离,使我突然想到一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论走在哪里,她总是有志趣相投的人,跟她一起,吃吃东西聊聊天喝杯咖啡或感些其他的事,羡煞我也!人们常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叶酱的知己怕是有很多。

  大家出去旅行想到的都是美国、英国、法国等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国家,现代化程度比较高,作者别出心裁,去了缅甸中东国家,这些国家在我的旅行计划中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潜意识里觉得,会比较麻烦,但现在好羡慕她吃到的榴莲和咖喱呀。

  叶酱的工作好像在日本,看她描述吃喝各种各样日本的东西,莫名就对日本这个民族产生了一些好感,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中是对日本有抵触的吧,但前段时间上课时老师讲,我们其实不应该,对他们这么大的抵触,他虽然确实对我们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但是同样的英国法国也造成过,而我们却只对日本揪着不放,老师还讲他当时有一个长辈,在南京大屠杀的时候,当时正在日本留学,并没有受到任何的排挤,也没有因为他是中国人就要怎么怎么样他。

  叶酱的一个观点,我颇为赞同,好吃的东西总想留着一口,等到最后再吃,这样的话,嘴里就会留着那个最好吃的东西的味道,我也经常这样做。

  真正好的东西不怕等,反正我们终会遇到。

  《命运早晚会让我们相遇的》读后感(六):如何吃成一名旅行自由撰稿人?

  我的好基友兼饭搭子叶酱,大概是身边朋友之中,生活状态最让我羡慕的人之一了。大学毕业后,她跑去日本京都留学一年,摘下数十颗米其林星星回国后,现在过着自由撰稿和四处旅行的日子。作为坐班狗的我在烦恼KPI的时候,她在烦恼下一个目的地要去哪里,这导致我在和她聊天的过程中,常常由于生活境遇的差别而受到剧烈打击。而维系我们友谊的关键,大概就只有旅行和吃了。

  叶酱生于包邮区,在北上广三地都居住过一段时间,又在日本留学过一年。同是写吃,她对各地八卦趣事的了解比我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文风也细腻。曾经有位同时关注了我们公众号的读者在后台给我留言说,建议你除了到处吃之外,也要多读书,学习一下叶酱的文笔。而我至今只采纳了他的前半条建议。

  她最近出了一本书,叫做《命运早晚会让我们相遇的》,听起来比较像心灵鸡汤,封面看起来更像是心灵鸡汤。但这其实是一本很有趣的旅游、美食随笔集。作为致谢名单中排最后一名的饭搭子,我约她进行了一次非常详细的尬聊,并在1万多字的尬聊记录中挑出了3000字最尴尬的部分,放在这里,希望你们会喜欢。

  Q:我们先讲一讲这本书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 A:这本书里面包括现在我走过的大概30个国家,在那边的一些经历,主要是写吃,也有点游记的感觉,里面日本的内容会比较多一点。因为我之前在日本待过将近两年的时间。除了米其林餐厅,还有写一些看似好像没什么可吃的第三世界的国家,比如埃塞俄比亚、缅甸。我个人会比较喜欢在第三世界国家玩,跟第三世界的人容易打成一片,而且吃饭也不用这么端着架子,好玩的故事会比较多。

  Q:书的后记里面有写你小时候是怎么开始喜欢上吃的。比如第一个故事是五六岁的时候,爸爸带你去吃饭,大家都喝多了,只有你一个人叫服务员过来说,把剩下来的菜打包回来,然后你爸爸第二天起来看到,所有的菜都打包到家里来了,不知道怎么回事。你是从小就对吃有爱好吗? A:对,可能小时候好像除了看书和吃,其他也没有什么爱好。因为我是出生在浙江一个特别小的镇子上,小时候身边的资源也不是很丰富。就记得有一次小镇上有一家餐厅进货,进了一只大龙虾,当时谁都没有见过,我爸就带着我骑着摩托车飞奔过去,跑到那个餐厅去吃龙虾,我现在印象都很深。后来一直在江浙沪一带上学,发现自己对吃这个东西有兴趣是大三到广州实习开始。我之前一直在自己生活的地方,吃的东西都比较熟悉,到广州之后就碰到炖汤、早茶、双皮奶、肠粉这些东西,从那个时候开始对吃有兴趣起来,慢慢会去大街小巷找一些店,开始去研究。

包邮区人民的生活日常

  Q:到了广州之后,接下来是对吃的爱好是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A:当时也没钱,就是吃一些小餐馆比较多。辞掉工作两年之后,我到了日本京都留学,在那边第一次去吃米其林餐厅的经历,对我有蛮大冲击的,是那个时候才开始想把这个东西写下来。

  Q:你在日本吃的第一家米其林是? A:第一家米其林是八坂神社附近,一家叫味舌的餐厅。当时是秋天,食材有松茸,还有用到枫叶摆盘。因为是第一次吃怀石料理,被形式感和摆盘震惊到,开始觉得料理背后还是有很多文化、美学类的东西可以写的。照片拍出来以后很上镜,就开始在豆瓣上开日志连载。

味舌春季八寸

  Q:我觉得写吃的看起来简单,其实很难,你自己在写吃上面有什么技巧吗? A:刚开始写,觉得还不是特别难,只是做一些客观的描述,写写食材之类的。但现在回头看,会发现一开始其实写的都挺浅的,可能当时了解也不深。后来越写越觉得千篇一律,一直在重复。后来就会想,那怎么办呢?每次吃饭就跟大厨好好聊聊天,就想能不能套出点有趣的故事来,或者说一点背后的亮点,比如说某道菜它是怎么样一个复杂的烹饪工序。有时候能聊出这些东西来,我就会特别兴奋,默默想着是不是可以写到文章里面,一边还得拍照,品尝之后还得想着把味道先记下来,整个过程像打仗一样,其实还挺辛苦的。

  Q:会不会觉得有时候吃饭拍照这些事情会影响吃饭的节奏? A:肯定会有影响,只能说在每个环节操作熟练了之后,就可能有点像熟练工一样,照片基本上在几秒钟之内就能拍完。

  Q:对,其实基本上每道菜上来,我们都不会再去调角度之类的,也不会再去摆盘,焦距差不多调好,拍起来其实很快。你应该也有碰到过情况是,你发一些照片上去,下面评论就会有人说,吃每道菜都拍照,你是来吃饭还是来拍照的?感觉非常不屑。但其实真的熟练之后,大概就是几秒钟的事情。 A:对。其实拍照倒不会占据太多时间,有时候可能是你记食材更花时间。还记得有一次在神户米其林三星餐厅Ca Sento吃饭,因为它那个食材实在是太复杂了,而且很多是一些法语或者是其他语言的日语音译,所以就特别难懂,需要花时间弄清楚。

正在专心拍照的叶酱

  Q:有的你的读者会提到一个问题,就是你的忌口。因为作为一位美食撰稿人,你的忌口相对来说其实是有点多的,比如鸡鸭这些带皮的禽类是不吃的,猪肉也是不吃的? A:对。鸡鸭是不太喜欢,但是实在勉强吃也是能吃的,猪肉是真的完全不吃。

  Q:那其实作为主食来说,很大一部分选择已经被过滤掉了,这个其实会对你有影响吗? A:我觉得这是天生的口味选择,很多人说你这样子的话,对有些美食的认识就不够客观或者是不够,但我觉得美食本来就是一个蛮主观的东西。而且其实有一个好处,就是去穆斯林国家的话就完全没有什么顾虑了,基本上就完全都是牛羊肉什么的,比较和口味。

  Q:就像有的人说,不吃辣椒你的生命就少了很多乐趣,但是我觉得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乐趣? A:对,因为本来吃这个东西就是很主观的,你不可能面面俱到。

  Q:你吃饭是觉得一个人开心一点,还是跟朋友或者说很多人一起吃的时候开心点,或者说会分不同的场合? A:我自己的话,会分场合。像在日本的话,有很多有吧台的餐厅,我觉得一个人吃也没有问题,而且很多时候一个人吃其实是能更专注,而且跟主厨的互动可能更好一点。但是在欧洲的话,我觉得一个人吃就会很崩溃,有好多次都是一边看对面的空位,一边吃完一顿超级孤独的饭,而且就是连眼睛都没有地方看,因为前面是空的,这种感觉还蛮不好的。如果是路边摊,像一些东南亚国家,我觉得一个人也还挺OK,自己吃大排档这种也不会觉得特别奇怪。

在京都米其林一星山玄茶的吧台前看厨师现场料理

  Q:你到现在大概吃了多少颗米其林星星?你对米其林餐厅这个评价体系怎么看? A:大概一百多颗,但在我的朋友圈里算是少的了。我个人会觉得不应该把米其林当作是美食圣经或者说唯一的标准。比如在日本,我会结合日本的一个点评网叫Tabelog来看。我觉得入选米其林指南的餐厅肯定是在平均水准以上的,是有实力的,但它是不是符合你的口味,是不是有这么完美,我觉得还是得看个人体验,我自己个人体验最好的一家米其林餐厅是京都的一家叫山玄茶的一星餐厅。

山玄茶的春季八寸

  Q:你自己有比较喜欢的料理类型吗? A:如果一定要说一种的话,应该是鳗鱼饭。每次去日本我就会说,一定要找一家高分的或者说评价特别好的鳗鱼饭试试看。

东京尾花餐厅的鳗鱼饭

  Q:如果今年要选最喜欢的餐厅,你会选哪一家? A:就是你介绍给我的莫斯科白兔(White Rabbit)餐厅。那家餐厅气氛很奇怪,大家非常欢乐。而且我发现,大多数人都没有吃主厨套餐,就单点一些看起来很奇怪的薯条、牛排之类的菜。

莫斯科白兔餐厅内景

  Q:主厨是上过《Chef’s Table》第三季的,他也是出身在厨师家庭,他爸爸本来想让他继承家里的餐厅,但他很执着地说,我要做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我记得他好像是找了以前俄罗斯菜的食谱,用自己的方法把它给复制出来,也不能说是完全复原,就是会有一些别有创意的、以前和现代菜系结合的东西。 A:对,还算是一个蛮现代式的新派俄罗斯料理。里面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菜品里用到了各种树莓、蓝莓这些莓果。我去之前完全没有想到俄罗斯物产这么丰富,会有这么多各种各样的莓果可以吃。其中有一道鸭肉的主菜,当时我一看到菜单是鸭肉,第一反应就是问服务员能不能把这道菜换掉,说我不爱吃鸭肉。俄罗人就很跩地说,我们就是这样的,换不了。所以我只好把它吃了。结果吃下来这道菜是整套菜单里最喜欢的,我第一次发现鸭肉也是可以好吃的。

鸭肉、李子和接骨木果

  Q:我觉得有时候会冥冥之中碰上一道菜,里面有你个人成见之中不喜欢的东西,但这道菜的做法会让你觉得,好像这个也可以做得挺好吃的样子。 A:对,所以这家餐厅真的是在今年开拓了我的新认知,我觉得还蛮特别的。

  Q:我记得你上次是说最近想去泰国? A:对,我想去一家曼谷周边的大排档,但是觉得一个人去又吃不了太多东西,最好还是约几个朋友一起去吃。但身边很少有人可以说走就走,有的餐厅一个人吃比较尴尬。

  这段对话结束之后,我和叶酱顺便约了12月在曼谷一起吃饭。

  还是那句话:旅伴易找,饭搭子难求。

  也请大家多多支持饭搭子的新书《命运早晚会让我们相遇的》啦。

  《命运早晚会让我们相遇的》读后感(七):对话叶酱:当我踏上旅途,多半是为了远方的美食

  献上这篇曾经的访谈,为心爱的叶酱打国际漫游长途电话!

  叶酱是个美食撰稿人,她的人生坐标总是轻易因为“吃”而改变,每一次踏上远方的征途,多半都是出于对美食的追寻。

  因为爱吃粤菜,大学毕业后,生于江浙的她不远千里奔赴广州工作;又因为喜爱日料,毅然辞掉工作,跑到日本京都游学,带着严肃钻研日料的态度在日本吃了一大圈;旅行的时候她也不忘吃货初心,一路从东南亚吃到非洲和澳洲。

  我们聊天的内容永远离不开美食。有时大半夜她会发来几张极具诱惑力的美食照片,深夜里杀伤力极大,惹得我垂涎不已;有时她会跟我追忆着她在日本留学时光顾的米其林料亭,牛肉怀石,马肉刺身,海胆寿司……每一道料理说出来都像一发子弹,正中靶心,聊到最后我们两个人都举双手投降,赶紧翻箱倒柜找干粮堵住脑海中对美味无尽的思念。

为了追逐美食家的梦想

要舍弃多少?

  但凡热爱美食之人,小时候必定有一个“长大后我要做美食家”的梦想。期望向蔡澜、欧阳应霁、陆文夫等美食家看齐,对各国料理和食材如数家珍,在美食的疆域上大有造诣。

  长大后虽然信誓旦旦地说着“总有一天我会辞职吃遍世界!”,然而大部分的我们终究还是选择了金融、互联网、国企的康庄大道,真正将吃遍世界的理想付诸实践的却寥寥无几。

  叶酱也许是这寥寥无几的其中一个吧。

  为了追逐美食家的梦想,三年前她与优渥而稳定的生活彻底告别。舍弃掉朝九晚五的规律生活,舍弃掉让人艳羡的国企铁饭碗,在家人和朋友们诧异的目光下,毅然决定开始间隔年旅行。

  “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在上一代人看来还是不可想象的,尤其是有能力进入优渥的体制中却自己舍弃。但我清晰地意识到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这种所谓的优渥感,并不是靠我自身的价值创造的。那段时间我对工作和生活失去了热情,一度患上轻度抑郁,每天上班都感到煎熬。当我连平时最爱吃的水冬芥都觉得索然无味时,我知道自己必须要做一些改变来拯救自己的生活。”

  三年里,她的足迹遍布亚洲、非洲和大洋洲17个国家。

叶酱在世界各地的身影

  她对美食的反应几乎接近本能。每到一处,必先开启吃货雷达,从大街小巷吃到高级食肆,行程被美食排得满满当当。

  在斯里兰卡品尝种类繁多的咖喱;到缅甸街头喝加了炼乳甜死人的奶茶;去西藏每天吃藏面与当地老妇人们唠嗑;在埃塞俄比亚吃略有酸馊口感的英吉拉;奔赴马来西亚大嚼榴莲泡芙和晶露;去埃及品尝意面大杂烩苦莎莉(Koshari)和牛羊肉棒阔夫塔(Kofta);在日本京都留学期间,马不停蹄地造访了三十多间米其林餐厅,从东京到奈良,从关西到九州,对日本料理了如指掌,连餐厅背后的趣闻轶事也信手拈来……

埃塞俄比亚的英吉拉斯里兰卡的咖喱埃及的阔夫塔埃及的苦沙丽

  她对美食的涉猎不仅范围广,还很深入。出于对咖啡的喜爱,一年前她专程飞到咖啡发源地埃塞俄比亚朝圣,一天起码走访三四个小摊喝掉5、6杯咖啡。又在半年不到的时间里前后去了两趟泰国清迈,以每天至少走访两家精品咖啡馆的频率刷泰北阿拉比卡咖啡。

埃塞俄比亚咖啡

  叶酱将这些满世界觅食的故事统统记录下来。她的文风清丽优雅,将食物描述得活色生香的同时还能让人一窥美食背后的文化,因此收获了一大票忠实读者,连锤子手机创始人罗永浩(老罗)也曾大力推荐。

吃什么,不吃什么

决定了我与什么食物产生羁绊

  然而作为一个满世界吃的美食撰稿人,乍看之下叶酱几乎不及格。

  她有非常严重的挑食问题。猪肉不吃,禽类内脏不吃,鸡鸭鹅几乎不吃,煎炸物不喜吃,薯片泡面麦当劳也几乎不碰。

  这让初识她的人不禁在内心大打问号,如此多择食禁忌,怎能成为美食撰稿人?

  “挑食的确是吃货的大忌,但反过来说,挑食正是我享受美食的一大前提。吃什么,不吃什么,决定了我一日三餐中将和哪些食物结下缘分。与其‘吃得广’,倒不如‘吃得精’。对一种食物刨根问底,才是对食物最大的尊重。”叶酱回应道。

  长久养成的挑食习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她的饮食,却并没有为她的寻味之旅带来重大的阻碍。相反,她开始主动拓宽舌尖的疆域,挑战一些被普罗大众认为“很惊恐”的奇葩食物。你会看到一些诡异的食物跃然在她的美食清单里,诸如清迈市集里的炸昆虫,京都的马肉刺身,广州大排档的油炸癞蛤蟆,东南亚五颜六色看似下了有毒色素的街边小吃,甚至还有老鼠肉。

  而为了“吃得精”,叶酱对食物的历史文化渊源也下了一番狠功夫。

  “对食物光有热情还不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才是美食撰稿人真正的大忌。”

  叶酱的书柜、书桌甚至床脚都堆满了书。仅仅是关于京都的书籍便数不胜数,当中不乏舒国治的《门外汉的京都》、小山裕久的《厨与艺》、奈良本辰也的《京都流年》等文史纪事书籍。每一本都被她仔细翻看标注过,遇到爱不择手的还会写上长长的读后感。

  为了近距离观察日本高级料理,在京都留学期间,叶酱还曾到米其林三星料亭菊乃井打工。虽然只是洗碗场的岗位,但却让叶酱借此拨开了日本料理的层层迷雾。

  菊乃井是京都著名的怀石料亭,荣膺米其林三星,食材新鲜,讲究时令,尤为注重食材与餐具的搭配,所有细节都要做到极致。光是用于放置食器的库房便足有两层楼,像博物馆一般,各种年代、材质和形状的食器应有尽有。里面不乏江户时代甚至更早期的古董陶器和瓷器,价值连城。

菊乃井的食器和料理

  在三星餐厅洗碗并不简单,繁复程度让叶酱咋舌。每一种食器有严格的擦洗和摆放方式,配有对应的毛巾,要擦拭的部位也不同。有一些要用砂布,有一些是棉布,玻璃容器易碎,需要用筷子夹着特制抹布伸进杯里小心翼翼地擦干,还有的碗碟在擦拭完以后要用布垫在两个容器之间再叠放起来。容器的叠放也有讲究,光是背诵不同食器的摆放和擦拭方式便要耗掉不少脑细胞。

  每日除了细心擦拭和摆放食器外,叶酱总是抓紧机会向菊乃井的大厨们细心求教。虽然在打工伊始日语水平磕磕巴巴还不算熟练,但她总硬着头皮虚心求问,与大厨们打成一片。潜移默化地,昔日那个对日料一知半解的入门者叶酱逐渐摸索出怀石料理背后的奥秘,对摆盘、食器、季节变换、食材处理细节变得敏感而有鉴赏力。

米其林三星“なかむら”的八寸东京米其林一星“晴山”的樱虾、白萝卜、芦笋混合的先付京都一星米其林割烹“山玄茶”华丽的八寸

  前期打好了扎实的知识基础,真正吃起来又是全然不同的一番滋味。

  就餐时她总会随身携带着小本子和理光小相机,料理奉上餐桌时,只见她安静地端详着盘中的美食,而后拍照记录,遇到不解处或是比较奇特的菜肴,便拉着老板问东问西,拿出小本子低头一顿猛记,细细品尝过后,更详细地写下每一道食物的食材、烹饪方式和味道。一脸认真学习好好学生的模样,内心恨不得把料亭和老板都来一次X光扫射,把食物背后的秘密都一探究竟。

  “实践出真知嘛,要多吃多比较才能提升自己对料理的鉴赏能力。有时候料亭水准之间的差异真的很细微,食材的新鲜度,食器的选择,服务和环境,正是这些微小的细节决定了一家餐厅的级别。”

味道无分贵贱

小摊与米其林缺一不可

  叶酱对待食物,充满了包容。上至米其林三星高级餐馆,下至某个偏僻肮脏的小巷陌里的苍蝇小馆,她都欣然接受。在她眼里只有好吃和不好吃,从没有贵和贱。

  难得一次跟叶酱在香港觅食,中午到位于香港中环的三星米其林餐厅81/2 Otto e Mezzo BOMBANA,穿着端庄的小礼服,在黑松露温泉蛋、Fassoneveal小牛肉配芦笋等意大利菜的怀抱中矜持地吃上两三小时;吃罢下午一头扎进铜锣湾街头门面狭小的人和豆品厂,放开嗓子大叫一声“老板,唔该要个鱼肉煎豆腐,两杯杏仁豆浆!”(老板,请点一份鱼肉豆腐和两杯杏仁豆浆)。汗流满面地吃着刚煎出炉还冒着热气的豆腐,大口大口喝着冰豆浆,末了打个满意的饱嗝。

  与在BOMBANA里一脸矜持小口吃黑松露温泉蛋的叶酱相比,那个在豆品厂里无拘无束惬意喝着冰豆浆的叶酱似乎更开心愉悦。

  “我喜欢尝试不同风格不同档次的食物。美食无分贵贱,一路吃小摊和吃各地FineDining的经历对美食修养的完整性缺一不可。”叶酱认真地说着。

  “相比那些气氛严肃、价格不菲的高级餐厅,人生中印象深刻的美食巅峰反而在出其不意的地方,比如喀纳斯大山里的羊肉面、西贡街头的牛肉粉、景洪汽车修理厂的食堂、长崎的女神面包店……”

  一个月前她在斯里兰卡旅行,下一站是缅甸,却因为念念不忘马六甲的榴莲泡芙,特意留出一天在吉隆坡转机,彻夜无眠搭乘红眼航班,一下飞机马上坐大巴飞奔去马六甲,行李都等不及放就跑去鸡场街的榴莲泡芙店,吃完第二天再坐2小时车回去赶飞机。

  如此折腾只为一颗榴莲泡芙,叶酱因美食而爆发的巨大行动力实在让人佩服。

  “榴莲泡芙吃到嘴里的那一刻,觉得再困再累都无所谓了!那种美好的味道,胜过无数打着高价却没有惊艳味道的高级食肆!”

自由美食撰稿人

能够当一辈子吗?

  叶酱的间隔年,既奢华又简朴,既愉悦又折磨。

  米其林食肆的费用十分高昂,一顿饭轻易花去上千元。可叶酱并没有高薪的固定收入,在食物上的经费支出,占据了她旅行支出的将近70%。可她心甘情愿。

  宁愿在其他方面节俭千百倍,也不愿亏待自己的胃。

  于是你会看到白天叶酱风风光光地出入各种高档食肆,但夜深人静时,却见她背着两个大包钻进青旅的十人间,将就着一晚过去。

  她还会选择淡季的红眼航班出行,因为这样机票最便宜。

  行李也从不托运。旅行时为了减轻行李重量,她总是带着轻薄的衣服,所有行李加起来就是一个三十五公升的登山包和一个电脑小背包,往往一走就是几个月,风尘仆仆,跨越好几个国家。

  “这样的生活,你过得开心吗?”我问。

  “开心啊。虽然为了节省经费,经常要选择一些比较便宜的住宿。可是用住青旅省下的钱来吃米其林觉得特别值!”她说。

  “那你觉得自由美食撰稿人能当一辈子吗?”憋了很久的问题终于脱口而出。

  她顿了顿,然后用她一贯的随性口吻回答道:“倒是还没想那么远哎,不过确定了想要拿出一辈子的热情来做和美食相关的事情倒是真的!至少这段美食撰稿人的日子,让我知道了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追寻的。”

  日本推理小说家伊坂幸太郎在《奥杜邦的救赎》一书里曾经这样写过:“人生就像在搭电扶梯,即使自己伫立不动,不知不觉还是会前进。一搭上电扶梯就不断向前,目的地早已确定,身体不由自主地朝终点前进。不过,大家都没注意到这一点,以为只有自己不在电扶梯上。”

  叶酱毅然离开了原本搭乘的扶梯,选择了另一条楼梯,去实现其他人口中说说却从未实践的梦想,也许会爬得气喘吁吁,但至少这个过程中找到了一种真实感。

  “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这种生活,对美食的热爱也许是引导我去改变的原因,但最重要还是内心深处对自由的追寻。我本身性格里就不喜欢竞争比较,对虚浮物质没有欲望。当我聆听到内心的呼唤时,我愿意舍弃已经拥有的一切,去追寻心中所好。现在的生活,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让内心安定的力量。”

BONUS

我是不负责任的问答

  Q:为什么那么喜欢美食?是什么让你感到欣喜?

  叶酱:真要说就是出于本能吧,还有就是对没吃过的食物的好奇,什么都想尝试一下。

  Q:如何支撑你所有的旅行和吃吃喝喝费用?

  叶酱:通过写稿和帮客人预订日本的餐厅获得收入。除去吃,我旅行的花费还是很少的,因为不拘泥时间,可以选择最便宜时段的机票、住便宜的青年旅舍甚至沙发,基本不买任何纪念品。唯有吃上面是绝对不会省钱的,尤其会去尝试当地的各种小馆子和高大上餐厅。

  Q:旅途中有什么难忘(甚至奇葩)的食物?

  叶酱:那就不说好吃(否则太多了),先说说特别的甜的吧。越南的浓腻甜品和炼乳咖啡,每次要多一碗冰;印尼甜味的烟;埃及的果仁馅饼(Ommali)、大米布丁(ricemilk);五颜六色的印度式传统甜品,就是米粉加炼乳;都需要边喝矿泉水才能下咽;缅甸的奶茶,感觉再喝下去要得糖尿病。

  Q:为什么会想到学日语呢?

  叶酱:小时候受柯南影响,因为想学会唱片尾曲,所以自己买了日语书回来学。

  Q:初到日本是什么感觉?

  叶酱:其实几年前去过一次东京旅行,当时对于整个城市的克制、干净、礼貌(以及随便买什么都好吃)超级受震撼,简直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星球。

  Q:在日本久住后又是什么感觉?

  叶酱:后来到京都真正生活起来,接触到体验到更多,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面,总的来说还是给我一种“心安处是家”的感觉,即便从日本别的地方回到京都,都很安心。作为外国人,甚至能感受到许多在自己国家感受不到的尊重和关怀。

  Q:很多人说日本是一个外人永远无法融入的社会,你觉得呢?

  叶酱:可能我当时还停留在语言学校的学习阶段,还并未真正接触到日本社会,但几次打工的经验来看的确是这样,大家彼此之间留出冷静的善意,很难走到对方的生活里。

  Q:你在日本的7-11打工过?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叶酱:在7-11打工的经历刷新了我对日本人对服务态度的认知,打工以后才意识到便利服务背后包含的努力和汗水。7-11生活机能很高,服务范围之广让人咋舌,可以帮忙预定火车票、演唱会门票、报名活动、邮寄物品、甚至根据客人的过敏源定制便当。作为店员,需要在很短的时间里掌握以上所有的技能,变身三头六臂无所不能的哆啦A梦。要对客人兢兢业业,一旦被呼唤,就要马上小跑到客人身旁以示尊重。是小跑哦!每天早上我们都要大声宣读服务宣誓词,并且在店长的监督下进行微笑训练,露出八颗牙微笑定格几分钟,笑到脸都僵掉。

  还有值夜班的时候会遇到很多奇葩的客人。比如有两个大叔每天凌晨三点来买一堆下酒菜,每次就买一杯啤酒,或一包小鱼干,每次都只买一样东西,然后在门口聊天。后来和他们聊天,才知道他们是出租车司机,上夜班,自己住;也有遇到过态度很差凶巴巴很排斥外国人的大叔,只能巧妙地化解过去,都是很有趣的经历。

  Q:近几年你去过哪些国家呢?

  叶酱:主要集中在亚洲,还有非洲和大洋洲。日本、韩国、泰国、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坦桑尼亚、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埃及、澳大利亚。

  Q:下一站打算去哪里?

  叶酱:之后最想去的是南美,想去喝咖啡,然后每年都想去日本吃。

  【多图原文戳这里】当我踏上旅途,多半是为了远方的美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