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重建父母的权威:10步成就更卓越的父母》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重建父母的权威:10步成就更卓越的父母》的读后感10篇

2018-03-21 20:0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重建父母的权威:10步成就更卓越的父母》的读后感10篇

  《重建父母权威:10步成就卓越的父母》是一本由[美]玛丽·艾伦·伦纳(Mary Ellen Renna)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017-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重建父母的权威:10步成就更卓越的父母》读后感(一):做好孩子的领路人 —《重建父母的权威 10步成就更卓越的父母》书评

  做好孩子的领路人 —《重建父母的权威 10步成就更卓越的父母》书评 编著:【美】玛丽·艾伦·伦纳 翻译:赵丽敏 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法国儿童教育专家马克·雷诺总结说,幼儿教育有两个至为关键因素:一是树立家长权威,善于向孩子的任性说“不”;二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锻造他们的自我个性。孩子并不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而教导他们分辨是非则是父母的责任。树立家长的威信,才会让孩子清楚地意识到规则界限。被禁止和拒绝是他们成长过程必不可缺课程。权威和爱是共同生存的,正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我们才制定了种种规矩,确保孩子安全健康的成长。 每一位家长在养育孩子的道路选择方法并不是一样,都是在前进中不断摸索,不断学习,选择适合孩子的养育方法。如何在孩子面前建立足够的威信,如何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是现代父母需要承担的巨大责任。 我们养育孩子的过程只有一次,不能回头修正,所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尽力做正确是非常重要的。《重建父母的权威》一书讲述的10 步法,就是让父母了解如何改变自己行为,以及应对孩子的方法,成就更卓越的父母。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效仿的榜样。所以,要想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家长要对自己诚实,并且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行为方式。父母的职责不是作为孩子的伙伴,而是在生活中担当引路人和指导者的角色,并给孩子一正确的指引,有效的劝告、建议、阻止。心平气和要求孩子遵守合理的规则,树立家长的威信。 让孩子感受失败,这句话我深有感触儿子在初二的时候经历了人生中的一次小挫败,初三开学以后,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做人做事态度功夫不负有心人,初三那年春节,儿子用自己的实力证实了自己,虽然离理想高中只差半步,但孩子付出了,努力了。那次成绩出来后,儿子对我说:“妈妈相信我我会继续加油的!中考见!”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一次小的失败改变了孩子,让孩子在中考的战场上取得了小小的胜利,考入了理想的中学。让孩子在失败的过程中吸取更多的教训,做一个理智袖手旁观者。 儿子家长会上班主任曾多次提到和孩子要像朋友一样,心平气和,用心沟通交流,而在这本书中有一步提到不要和孩子做朋友,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究竟为什么呢?原来父母和孩子成为亲密伙伴,会导致孩子不尊重父母的领导能力,会成为孩子的负担,孩子太年轻,无法正确处理大人问题。如果你想被当做妈妈对待,就表现得像个妈妈。在给孩子付出足够爱和满足同时也要将规矩讲述给孩子,做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树立起家长的权威。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必须持续不断、竭尽全力地做好自己,做好孩子的领导者和引路人。 成就更卓越的父母的10步法: 第一步:停止对孩子说他很“特别” 第二步:停止对孩子进行微观管理 第三步:让孩子感受失败 第四步:做孩子的教练 第五步:做孩子的老师 第六步:教会孩子如何解决问题 第七步:做孩子学习的好榜样 第八步:不能毫无节制地满足孩子 第九步:不要和孩子做朋友 第十步:不要试图让未来小说家变成医生

  《重建父母的权威:10步成就更卓越的父母》读后感(二):不要毫无节制的满足孩子

  很有幸看了《重建父母的权威》这本书,它是美国医学博士玛丽.艾伦.伦纳所著,书中讲诉了想成为卓越父母的10大步骤。让我印象最深的一章是,不要毫无节制的满足孩子。原因是小姑子一家出现了这种情况

  小姑子没有多少文化,孩子小时候也是出去打工,侄儿子应该是作为留守儿童生活到了1岁。孩子上初中后,小姑子选择在家里陪读。按照他们原来他们的亲子关系相处方式,就是过年过节的时候,会回来看一下孩子,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礼物。周围的孩子都是如此,好想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对地方。不对发生在妈妈回来陪读后,妈妈可能是出于对孩子童年愧疚,对孩子的要求总是无节制的满足。孩子要玩手机游戏,立马给。孩子要钱,不问理由,也立马给。孩子要出去玩,也不问和谁玩,什么时间回来,立马同意。孩子来我们家做客,小姑子会任由他在我们家翻。如果有碰到好的书,妈妈会出面帮他借,孩子自己也不开口。虽然我们和小姑子说了很多次,让他不要无限制的满足孩子。但是小姑子总是借口,他还小,还不懂。目前已经发展到,孩子不愿意上课,要我上课,可以,我上4个小时的课,就必须给我玩4个小时的游戏。小姑子为了哄他去上课,就只能答应。父母的角色慢慢以佣人的角色为主。现在妈妈也深感头疼

  被物质宠坏了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贪婪,并难以拥有正常人际关系侄子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家最好只有一个孩子,不应该有妹妹。家里买的零食,他一个人藏起来,不会给妹妹分享。被宠坏的孩子不会努力获取成功。在学习上,他会用游戏的时间和妈妈做交换,你不给我玩游戏,我就不学习。和妈妈讨价还价,老师布置20个单词背诵,他会打折扣。信奉的教条就是,我就是这样子,你生我的时候,我就只有这个能力。我们家没出过大学生,我能考个普高就不错了。孩子聪明,但是在溺爱中迷失了方向得过且过,我们也感到很可惜

  父母的权威在这个孩子身上没有得到一点体现。也有可能孩子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体会父母的爱。但是正如美国家庭教育专家杜布森博士说,管教孩子的首要原则是让孩子学会尊重和顺服父母,孩子常常挑战父母权威。其实,心底深深渴望父母执行权威和管教带来的安全感,这是极有洞察力的见解

  《重建父母的权威:10步成就更卓越的父母》读后感(三):父母与孩子的权威与友谊

  这几天看了一本书--《重建父母的权威》,它是美国医学博士,美国儿科学会员玛丽 艾伦 伦纳所著。这真的是一本值得好好学习的书,书的主旨是10步成就更卓越的父母。

  我自己有两个孩子,一个是比较乖的,一个就是常说的熊孩子。比较乖的那一个还好,写作业做事不怎么用吩咐,自己就按计划一样一样的做了。老二就是个熊孩子,做事磨蹭,没有计划,没有安排 ,就算是作业也经常不是忘记带书,就是忘记带作业本。我天天吼来吼去也还是一点效果没有,要么有时候写好的作业就会忘带到学校去,我怕给老师添麻烦,都会和他一起整理书包,叮嘱语文作业放在哪儿,数学作业放在哪儿,有时候我觉得老二简直还没长大。这些个烦恼我家每天上演,把我也是愁到骨子里。

  在读了此书以后我才知道我这叫微观管理,我对孩子的一切日常都进行了包办,他对应该属于自己做的事情没有概念,也没有自己的想法。我想我应该试着放手,让他去做自己的事情,去管理自己的事情,比如写作业的时间,比如睡觉的时间,再比如早上起床的时间。家里的日常都是我一人在包办,所有的事情,做饭,洗衣服 ,打扫卫生,还有山上田里的活,我想我是不是也应该把家里的每个地方都分成卫生区,就像他们在学校里每天都有自己要负责的卫生区一样,每天打扫好自己负责的区域。我想这样以后让他们做的事情就不会再有抱怨或是唤不动。我们通常打着爱的名义,对孩子大包大揽,却不问孩子有没有愿意让我们这么做。我在这上面做错了,错的离谱,所以我要从此时起我要改正,我要重新做妈妈,行使妈妈的权利

  书上说我们经常不小心会把孩子培养成两种形态,一种固定形态,一种成长形态。根据书里的说,我把我家的孩子都养成了固定形态,每当他做了一件看起来不错的事情 ,我就会对他大大地赞美和表扬,是那种大家都会用的笼统的表扬,孩子的心思得到了满足,我们的虚荣心也得到了满足。其实孩子要养成成长形态才更有可塑性,将来才会成长的更好,才会更有发展空间

  父母跟孩子有时候不能做朋友,父母就该有父母的样子或者说父母的威严。现在有的孩子对爸妈都不喊爸爸妈妈,直接直呼其名,或者老宋,老赵,老李的这么叫,有时候我听一些这么喊爸爸妈妈心里无休止的不舒服,亲子关系再好也不至于把最基本的礼仪给忘了。

  妈妈是天底下最容易当也最不容易当的职业。孩子小的时候盼长大,长大了叛逆的时候又觉得还不如小时候。我觉得应该有一所妈妈学校,从胎儿时期婴儿时期再到幼儿时期到小学生时期,都应该让妈妈们好好学习,让妈妈们持证上岗,最好有说明书让妈妈们可以随时参考借鉴

  父母可以尊重孩子,爱孩子,宽容孩子。父母可以是孩子的老师,可以是孩子的朋友,但首先应该是孩子的父母。父母的权威和爱可以一起并行。我愿意按书上说的10步来尝试一下,虽然并不是所有的道理行之有效,但是总会有那么几点适合,所以大家都来读一下吧,做个有成就的卓越的父母。

  《重建父母的权威:10步成就更卓越的父母》读后感(四):不要毫无节制的满足孩子 《重建父母的权威》

  很有幸看了《重建父母的权威》这本书,它是美国医学博士玛丽.艾伦.伦纳所著,书中讲诉了想成为卓越父母的10大步骤。让我印象最深的一章是,不要毫无节制的满足孩子。原因是小姑子一家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小姑子没有多少文化,孩子小时候也是出去打工,侄儿子应该是作为留守儿童生活到了1岁。孩子上初中后,小姑子选择在家里陪读。按照他们原来他们的亲子关系的相处方式,就是过年过节的时候,会回来看一下孩子,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礼物。周围的孩子都是如此,好想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不对发生在妈妈回来陪读后,妈妈可能是出于对孩子童年的愧疚,对孩子的要求总是无节制的满足。孩子要玩手机游戏,立马给。孩子要钱,不问理由,也立马给。孩子要出去玩,也不问和谁玩,什么时间回来,立马同意。孩子来我们家做客,小姑子会任由他在我们家翻。如果有碰到好的书,妈妈会出面帮他借,孩子自己也不开口。虽然我们和小姑子说了很多次,让他不要无限制的满足孩子。但是小姑子总是借口,他还小,还不懂。目前已经发展到,孩子不愿意上课,要我上课,可以,我上4个小时的课,就必须给我玩4个小时的游戏。小姑子为了哄他去上课,就只能答应。父母的角色慢慢以佣人的角色为主。现在妈妈也深感头疼。

  被物质宠坏了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贪婪,并难以拥有正常的人际关系。侄子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家最好只有一个孩子,不应该有妹妹。家里买的零食,他一个人藏起来,不会给妹妹分享。被宠坏的孩子不会努力获取成功。在学习上,他会用游戏的时间和妈妈做交换,你不给我玩游戏,我就不学习。和妈妈讨价还价,老师布置20个单词背诵,他会打折扣。信奉的教条就是,我就是这样子,你生我的时候,我就只有这个能力。我们家没出过大学生,我能考个普高就不错了。孩子聪明,但是在溺爱中迷失了方向。得过且过,我们也感到很可惜。

  父母的权威在这个孩子身上没有得到一点体现。也有可能孩子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体会父母的爱。但是正如美国家庭教育专家杜布森博士说,管教孩子的首要原则是让孩子学会尊重和顺服父母,孩子常常挑战父母权威。其实,心底却深深渴望父母执行权威和管教带来的安全感,这是极有洞察力的见解。

  《重建父母的权威:10步成就更卓越的父母》读后感(五):虽然这个职业很难, 但是我们还是努力做到最好

  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也是最困难工作终身职业,且需要一直努力学习, 这样的状态要一直持续的孩子成年, 这中间的过程,父母其实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

  当孩子呱呱坠地成为家庭中的一员的时候, 你就会觉得TA是世界上最与众不同的。 起初是也是这样的, 后来慢慢孩子长大, 融入幼儿园的小集体里面,这个时候孩子逐渐有了自己更加明显特点爱好, TA不再只喜欢和父母待在一起, 有了更多的朋友和爱好, 而父母这个时候也觉得孩子不能和以前一样,让TA觉得自己的独一无二最特别的那一个。 要面对孩子是个普通人, 至少对于其他的人来说,这跟其他人一样。 这样更有助于孩子融入集体中。

  初为父母,总是担心孩子这里或者那里做的不好,希望将一切都给孩子安排好。 之前读过一本书里面讲到的, 孩子顽皮,跳到了桌子上, 这时候家长都会说你赶快下来, 一起出门孩子跑得太快家长都会说,跑慢点,别摔了, 我们只是孩子的父母, 有责任关注孩子的安全,但是并不是时时控制着TA 就是对TA的关注了呢。 这也不行,那样也不行, 显然那样让孩子对自己缺乏了信心。

  女儿四岁的时候,幼儿园里面有小测验, 那个时候开始就会回来表现出来很高兴或者伤心, 有的时候测验成绩不好,见到我就会开始哭, 说自己没有考好。 一次测验的成绩好坏其实在孩子的心里影响很大, 她那个时候就有好胜心,希望自己的最好的, 可是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比赛输了的时候。 谁都希望自己的取得好成绩的那一个, 但是如果失败了, 我们如何帮助孩子疏导这种失败的失落感呢, 让孩子学会面对失败,当孩子长大以后再遇到失败的时候,或许比现在就一帆风顺要更容易面对失败吧。

  和孩子一起成长, 是要发现孩子的爱好,及时的修正他们的毛病,仿佛照料一棵小树, 要勤劳的照料他们,不让他们长出歪的枝干。 这样小树才能成才。 但是我们只是孩子的老师, 却不能让孩子去实现家长没有完成的愿望, 他们应该有着自己的爱好, 诸如家长没有实现的愿望,家长希望孩子能帮自己实现, 如果孩子也有着这样的喜好,那么这种引导孩子不会觉得有压力, 而强行的要求孩子, 这种不是爱孩子, 而是让孩子代替自己实现愿望了。

  做一个好家长其实并不容易,有时候不免看到孩子成绩单的时候会想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能考那么好, 有这种攀比心理的时候, 我都跟自己说, 要发现为什么没有考好的原因, 而不是去说谁谁家的孩子怎么样怎么样, 这样的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好, 是家长在攀比。 家长这个终身的职业,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