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沙丘3:沙丘之子》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沙丘3:沙丘之子》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25 21:2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沙丘3:沙丘之子》经典读后感10篇

  《沙丘3:沙丘之子》是一本由[美] 弗兰克·赫伯特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2.00元,页数:5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沙丘3:沙丘之子》读后感(一):挣扎权力欲望漩涡中的人性

  “每个‘一生必读’的书单上都有的”“科幻小说史上的必读经典”——《沙丘》这部科幻小说我已经追到第三部。和豆瓣上很多读者的观感不同,我个人觉得第三部更能吸引我。当然,还是一如既往地难啃,太厚只是其中最微不足道原因

  《沙丘3》承袭了前两部的宏大背景复杂斗争,继续沿着埋伏下的线索前进。故事开始就把时间往后推了九年。经过多年的生态改革曾经荒芜的沙丘行星,已经草木葱茏。曾经宇宙皇帝,穆阿迪布的妹妹厄莉娅成为厄拉科斯的摄政女王,他的母亲杰西卡夫人作为姐妹会的一员从卡拉丹星球回到厄拉科斯。前朝王子法拉肯已经成为一个有思想青年,他的母亲正蠢蠢欲动,想要把他推上皇位。一时之间,整个帝国风起云涌动荡飘摇。保罗那对已经九岁的双胞胎,正在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两兄妹肩上的担子瞬间压了下来。在这场权力和欲望的博弈中,人性得到了最淋漓尽致体现

  人对权力的渴望往往超乎自己想象,因为贪婪永无止境。牛顿曾说:“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在权力面前,亲情友情爱情都可以搁置不谈,人只剩下了赤裸裸的欲望和血红的双眼。

  厄拉科斯星球政治动荡,信仰动摇。此时,流亡在沙漠中的保罗以传教士的身份回到厄拉科斯,搅动风云,揭露厄莉娅,诱使她做出错误决定,对于妹妹面临的危机他能看到,却无力改变。面对不是孩子的孩子雷托,他心里更是五味杂陈。他想否定儿子的决定,却又随着儿子回到他当初离开地方。厄莉娅是双胞胎的姑姑,为了权力拒绝两个孩子的帮助,却屈从了内心恶魔的驱使,即使面对的是自己的亲侄子也要以命相搏。在这场政变中最惨的是杰西卡夫人。她曾是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的一员,为了公爵背叛了姐妹会,现在又为了权力重新回到姐妹会,并在一开始踏入厄拉科斯星球的时候就给了厄莉娅一个下马威。而厄莉娅想到的应对方法就是绑架自己的母亲。对于隔辈的雷托和甘尼玛,杰西卡也是充满戒备和算计。结果呢?儿子和女儿在她的眼前先后去世,儿子被女儿刺杀,女儿和孙子格斗,最后精神分裂,从窗口跳了下去,结束生命。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欲望让我盲目。”此时,兄妹、母女女子、姑侄、祖孙之间亲情荡然无存,只剩下你死我活的斗争。要知道,在第二部的时候,保罗和厄莉娅还曾像雷托和甘尼玛一样亲密和谐,互相扶持的。血雨腥风过后,一切尘埃落定,雷托坐上了皇帝宝座,可原来的亲人还剩下谁呢?

  分崩离析,迅速瓦解的不仅包括那些有血缘关系的亲情,还有人们原来极力追求的爱情。为了保住权力,厄莉娅听从了体内老男爵的意见和贾维德成了情人。她深爱邓肯,厌恶这样的决定,但还是这么做了。作为门泰特的邓肯了解一切后,万念俱灰,在杀死贾维德之后,故意激起斯第尔格的怒火,让他杀了自己,他用这种决绝的方式打破了中立区,也解脱了自己。雷托二世则在九岁的时候为了让厄拉科斯星球重回传统生活方式,让沙鲑覆盖了自己的全身放弃了在幻境中看到的会成为自己妻子的萨巴赫,选择和妹妹甘尼玛完成形式上的婚姻,也就等于自动放弃了爱情。他可以继续统治这个星球四千年,但不会有爱情,也不会有自己的孩子。相比之下,甘尼玛算是比较幸运的一个吧,嫁给自己的哥哥,把痛恨的前朝皇室的孙子法拉肯作为情夫。这样的安排不管她是否愿意,都得接受。在权力面前,爱情是最微不足道,也是最奢侈东西

  我们在第一部和第二部的时候还能看到纯粹忠诚和友情,而到了第三部,忠诚和友情也成了稀罕物。 无论是邓肯还是斯蒂尔格,内心都不再纯粹,更别说那些走私徒了。虽然雷托在沙漠中重新树立了威严。但相对于他的父亲保罗,他更多的是凭借自己与生俱来的对未来的感知和与沙鲑结合产生的力量。而依靠这些取得的皇位在四千年中能抵抗多大的冲击呢,我们都不得而知。权力和欲望让人们迷失,在失去和得到之间,谁又能说自己的选择是正确还是错误的呢!

  在克服重重困难和做出重大牺牲后,雷托如愿结束了动荡,恢复了厄拉科斯原有的秩序。这种传统生活是进步还是退步,对于星球上的人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不好妄下断言。但我们都在这场动荡中看到了人类自身的缺陷和人性的迷茫痛苦、挣扎以及它无奈倔强抗争、妥协等各个方面。就像《沙丘》电影中保罗说过的那样:“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纯净的人性。”“人类每次正视自己的渺小,都是自身的一次巨大进步。”而每一次巨大进步背后都有人性在经历严峻的考验

  《沙丘3:沙丘之子》读后感(二):《沙丘之子》读书札记

  【沙丘的金色通道

  “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 ”——当那个古老的帝国从战国纷乱统一为“秦”,并为了巩固政权,加强统治,颁布诸多旨在促成“天下大同”的政治法令,自那时起,“天下”在崩盘,继而重整。但终究免不了毁灭许多原有的东西。

  保罗称帝,以弗雷曼人的名义,然而他同时还是一个来自卡拉丹的“外来人”,一个厄崔迪,一个穆阿迪布,以及一个魁萨茨·哈德拉克。

  当一个帝国以一人的意志实行统治,而且这个人还囊括着现在和未来,包罗万有,只是遗忘了过去——部分过去,那么,这个帝国势必会有一个深远的、且让“老人们”始料不及变化

  雷托天然代表着过去,他本可以将现在和未来——这是他父亲的一切,收归己有,只需要一个东西——香料,他姑姑也一直在诱惑着,然而作为通晓过去,且深谙变化之道的“新时代”魁萨茨·哈德拉克,他拒绝了。雷托不愿意成为像他父亲那样一个“无望的囚徒”,即便身在牢中,但牢笼存在人心,不在身外。

  雷托于是选择做个睁眼的瞎子,如同他父亲后来所做的,区别只在于保罗瞎在肉身,而雷托瞎在内心,只为了无视囚笼的藩篱。

  那么,雷托会做什么?也不妨做个猜想:

  雷托会建立一个新的帝国,而且这个未来帝国注定会“四分五裂”,因为他就活在过去,或者说他就是过去,“魁萨茨·哈德拉克不会忘却”,他是个比谁都老的老人,他比谁都厌恶变化——糜烂的变化,他同时希望世界是发展又是静止的,是属于传统的但又是有个性的。因此,雷托的未来帝国会是一个封闭的帝国,如同——秦。

  【平衡之书】

  沙丘3是一部探讨平衡之书,前作1、2讲了一个救世主保罗的诞生实现了平衡的可能的故事,3则借了雷托二世的口,介绍了香料的起源以及沙丘本身的生态平衡之道,这里做个小小的梳理:

  沙鲑被引入厄拉科斯造成生态失衡

  →沙鲑包裹游离水改变星球生态

  →厄拉科斯沙漠化形成沙丘

  →沙鲑适应沙丘生态转变成巨型沙虫形态

  →沙虫的载体小小造物主生产出美琅脂(香料)

  →人类大面积服食香料发生深刻异变

  →救世主(保罗等全知全能异种人)诞生

  →保罗等试图改变沙丘生态

  →沙鲑减少

  →沙虫减少

  →香料减产

  →保罗指示秘密贩卖迁移沙虫到外星球

  →雷托意识到沙丘生态改变对人类的致命影响

  →雷托被俘并被迫服用香料

  →雷托皮肤与沙鲑融为一体,成为一种超越人类的新生

  →雷托破坏引水渠,控制沙虫繁衍

  →雷托控制香料,控制宇航公会,控制宇宙未来

  →沙虫灭绝,新的平衡产生

  →宇宙在雷托的统治下即将迎来四千年的和平

  【沙丘是什么】

  到此,觉得需要做个总结,即,沙丘究竟是什么?

  沙丘是一个名,是一处地,是一些人,是一种记忆。它并不只是,它又什么都是。

  沙丘的起源只是人类一次无心的错摆,平衡被破坏了,新的平衡产生才成为了沙丘。

  还没成为沙丘的厄拉科斯是怎样的呢?答案也许就存在于沙丘之子雷托的记忆里,但这般理解的话,沙丘就只是过去的产物,过于狭隘

  真实的沙丘,更像保罗与雷托的混合体。沙丘离不开沙虫造物主,就如同弗雷曼人离不开水,离不开香粉,而雷托无法摒弃历史。保罗却一直存在于现在和未来。

  沙丘是《银河护卫队》中星爵的父亲一样的存在,他也有意识。只是这种意识过于沉重,需经由香粉控制人类,并由一个救世主似的人类来颁布沙丘的法律,从而统御宇宙各个领域

  保罗为什么会成为无望的囚徒?他以为囚牢是预知到的未来,殊不知未来本不是既定的轨道,或者他就是既定的,只是跟预知无关,他实际是沙丘的历史,代替了保罗的意识,保罗还是保罗,只是未来或者说是香粉导致的幻觉指导了保罗的行为,弗雷曼人不是被禁锢在保罗的预知幻象之中,而是包括保罗在内的所有人类被禁锢在沙丘的幻象之中。

  沙丘是什么?沙丘便是救世主,是穆阿迪布,是魁萨茨·哈德拉克,是唯一改变世界的意志力量。

  【以父之名】

  末了,以一首不明所以也不名所以的勉强叫诗的东西来结束这2017最后一本书的旅程吧:

  当一个人闭塞了眼耳鼻舌身,TA还剩了甚?

  佛家云: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独存了意。

  情节已淡如烟雾,存在行间字里,又似乎远如云翳。

  感受到水汽弥漫,展目已是雾眼迷离

  像感官,闭塞了之后,也便只存了意,绝了明。

  这片沙丘宇宙,独享了我和你。

  你是谁?有很多个你的名。

  ——叫保罗,叫雷托,叫厄莉亚,叫甘尼玛,叫杰丽卡……

  你也可以无名无姓,叫“仆人”,叫沙鲑,叫弗雷曼子民。

  以上。

  《沙丘3:沙丘之子》读后感(三):倒退回极端独裁封闭传统的沙丘?

  这一册的阅读体验比起《沙丘》系列前两本都更加困难,看得很认真很慢却还是觉得好像没看懂,阅读体验不如前两册。尤其是,雷托二世所选择的道路(如果我的理解没有完全错误的话)看起来太保守后退了。他放弃了沙丘星的生态改善计划回复了沙虫、沙漠、老沙丘土著的生活状态,以保证香料的产出,维护宇宙帝国既有的秩序。简直不敢相信,居然是这样保守主义思路

  雷托二世居然用沙鲑把自己异化了,不知道以前小孩子会用沙鲑做活手套的话为什么没人想到像他这样全身加一层?他居然要干三千年的稳定独裁者,以一具异化的身体,没有生殖能力的,沙虫化的人?太诡异了,怎么想的?姐妹会的基因计划也算是实现了,双胞胎兄妹结为法律意义夫妇,表兄作为实际丈夫。这不是进入中世纪了吗?

  雷托的计划,他姑的心态,很多描写看起来不是那么合乎逻辑,也不像灵修得道的状态(我能理解范围内的),好像嗑药磕高了,读着实在觉得很费劲,难以理解难以想象。似乎是把那种带着很多先人记忆出生的感觉写成了精神分裂,多人格,比起前两册所描述的那种神妙的状态,感觉低端了啊。而雷托父子对两种宇宙的不同选择、较量,这里我实在没怎么看懂,好郁闷

  保罗一直抗拒的东西,就是自己作为独裁者被神化,他甚至自我放逐,又以另外身份回来启示人们怀疑神话他的宗教,多么高贵灵魂,可是到第三部,他儿子居然是成为这么可怕的超级独裁者,并且说这也是保罗看到过的但不敢面对不敢承担的未来,简直太讽刺了。

  这样收尾,这是作者对人类发展的绝望吗?感觉希特勒也可以这样解释啊,我独裁是为你们好,谁让我比你们强大……

  要么是作者构思的太牛了我理解不到位,毕竟想法要靠语言实现,写得如何然后还要翻译得过来,打了两重折扣,使得我对作者的思路理解不清?要么就是作者确实左,而且比较极端的左?

  《沙丘3:沙丘之子》读后感(四):关于世界观的一点猜测

  对结局非常不满意。以下是对世界观的分析,装作第三部只看到70%,发了算了。

  《沙丘》难以理解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世界观。看书过程中试图用现代人思维解读一下沙丘世界,捋一捋《沙丘》世界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自觉似乎摸到了一条清晰脉络。微量剧透——不过我觉得这种云里雾里的故事剧透不剧透没有区别[允悲]从语言风格、叙事方式再到世界观的展开,作者都在努力营造一种陌生感,力图让人看不懂。这里是个人对本书世界观的理解,虽然自认为理通了,但也可能完全理解歪了。而书中作者只是在神神秘秘讲故事,从来没理会过世界观是什么东西[笑cry]

  言归正传

  书中不经意提过一件事——计算机的废除,并没有多费笔墨。但我认为这是沙丘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分叉路口,也是它不容易被读者理解的重要原因。

  以下纯属个人推测:

  在古地球时代,计算机被赋予了自我意识,由于发生了某些事件,人类社会中认为具有自我意识的机器邪恶的,这种思潮渐渐占据了主流,从而导致了计算机被彻底摧毁。但是社会进步对计算的要求是硬性的,这就导致了文中“门泰特”也就是人形计算机的产生。而且从某个方面上来讲,不管是门泰特还是贝尼·杰瑟里特、圣母、宇航员,包括沙丘中所有拥有计算能力的人包括可以预知未来的保罗,他们的计算能力都可以理解为人形计算机(原著中也有提到),区别只在于能力高低。

  但人类大脑的能力毕竟有限,能做人形计算机的人仍然非常稀少。这直接促使了两种事物的产生——试图实行优生育种计划的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和大幅增强计算能力的新型毒品【文中所谓香料】。

  个人非常厌恶姐妹会。她们枉有杰出能力与严密的训练计划,终极目标居然是控制皇室交配筛选基因,实行她们全无人性的超级人形计算机培育计划。然而最终的成品保罗非常厌恶她们,为了躲避她们的控制宁愿走入沙漠。

  至于香料,它无疑具有兴奋剂的某种功能,服食之后人类的计算能力会得到大幅度提高,甚至某些本来没有计算能力的人也在半梦半醒中得到一个模糊的计算结果,但他们一般把它当做迷梦,完全不会重视。能力低微的人形计算机比如宇航员,服食香料之后可以进行复杂的天文学演算,为星际航行指明道路。而能力高超者服食香料之后甚至可以预测未来,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保罗厄崔迪。我理解为他独自进行了类似《银河帝国》中心理史学的运算,从而计算出了未来。

  而人形计算机十分稀缺,高超的计算能力又难以被普通人理解。他们满心敬畏甚至恐惧,就像福尔摩斯省略推理过程直接说出结论,许多人会认为他是个巫师。神秘能力催生崇拜,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书中宗教势力如此强大。

  总的来说,我认为计算机的毁灭与对人形计算机的追捧,造就了这个世界中的蒙昧大众与杰出个体。两者之间的巨大鸿沟使《沙丘》中出现了在现代人看来不可理解的现象——科技已经先进到可以进行星际旅行,政治、宗教、民间习俗似乎还停留在中世纪。而这恰恰是《沙丘》难以被许多人接受的原因。

  本文擅自用个人脑洞解读原著,完全不客观,欢迎有不同理解的小伙伴一起讨论,谢绝谩骂攻击。

  《沙丘3:沙丘之子》读后感(五):主角分析和其他一点小感想

  最感兴趣的还是关于统治模式的探讨。

  保罗。作为外来者和开创者,以先知的身份成为领导者,也是迫不得已的方法。但是,这时就要考虑宗教的可发展性了。维持宗教的是教众的蒙昧无知、教廷的高压政策以及神迹,这非常考验领袖的水平。当领袖开始犯错并不愿承认时,宗教的权威将受到严重的打击,地位下降也是非常迅速的。(其实这就像是我国的封建专制时代吧)保罗能够遇见未来,但是对规划中的未来产生厌恶(金色通道),从而逃避预言,选择在幕后推翻自己的宗教,试图消除自己对沙丘星球的影响。

  厄莉亚。不知道怎么在第三部就黑化了、、、本来还挺喜欢她的。文中解释她的魔化原因是对祖先意识的恐惧。不知道怎么评论她。

  雷托二世。兄妹乱伦or继承父业or金色通路。最终选择化身为沙虫,延长了几千年的生命,在这几千年中保证世界的快速发展。这对于他个人来说确实是非常大的牺牲,失去人的思想和认同。他是这几位中最勇敢的。但是这种方法对应到现实中显然不可能。这种模式的前提是:领袖始终具有领先于世界的发展观。这其实是宗教的变体。(不禁想起了基地系列的机器人)

  幻象与未来。关于预见未来这种东西,在看永恒的终结的时候考虑了很多,其他一些小说也是。如果有预见未来,我更倾向于是能够预见到未来的多条路径,从而进行选择。至于穿越时空,在我这完全说不通,诸如祖孙悖论这种。

  保罗与契尼。第二部里,两人的爱情故事还是挺浪漫的。保罗之所以放任公主下毒,不让契尼生育,是因为预见到了契尼生育后的死亡。还有眼睛瞎后赶快让人给契尼报信,甜死了。

  弗里曼人。沙丘成就了弗里曼人。本来以为是在第一部打个酱油的酋长结果混了三部。他就是那种老派弗里曼人的代表。水的储备和香料的储备成反比。他们的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同时,他们的信仰也在渐渐消失。这个其实还蛮贴近现实的,随着物质化、全球化、经济化,现代的人们缺少了些什么,一种静下来、慢下来的能力,总是不假思索的、盲目的、急切的行事,很少反思行动背后代表了什么。这也是时代发展的一种悲哀。

  所以看完了沙丘和帝国基地系列,还是对成熟的政治体制没有头绪,这也是正常的吧,毕竟现在的世界仍然是畸形发展的。

  《沙丘3:沙丘之子》读后感(六):最初的梦想

  如果你问我宫崎骏哪部作品最能打动我,我会说是《风之谷》。

  至今忘不了那片苍凉无极的腐海,忘不了那些生活在腐海之间如钻石般坚硬的王虫,忘不了那个孤单而坚强的少女娜乌西卡,忘不了那片寄存着美好和希望的小小地方——风之谷。

  如果宫崎骏告诉我他没有借鉴过《沙丘》,我会认为那绝对是个谎言。

  太像了,太像了——

  《沙丘》又让我想起了《风之谷》。

  有人问我推荐《沙丘》吗?我不推荐。

  为什么不推荐?因为比较深奥。

  会看不懂吗?不会。

  那深奥在哪里?深奥在必须完全投入。

  《沙丘》就是这样的故事,没有百分百投入,你很可能不太懂,或者说你看懂了故事,却没有看懂沙丘。《沙丘》的故事的主线其实比较简单,但是作者将自己很多的想法、知识和价值观融入了故事里,导致这个故事显得有些“意识流”,或者说有一些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梦呓”,你需要在这些“呢喃”的缠绕中不断提炼和感受,才能领略沙丘世界的深邃。

  看完“沙丘三部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依然愿意用简单的话语把沙丘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银河帝国被三股力量所控制:宇联商会、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香料。宇联商会代表了帝国的权利和经济中枢,控制着帝国的人事钱物;姐妹会是帝国的幕后推手和精神指导,姐妹会的最终目标是基因优化,通过无数代人的努力,创造一个叫做“魁萨茨•哈德拉克”的最终男性圣母;香料则是帝国最稀缺的奢侈品,只有沙丘星球有,它很容易上瘾,而且可以延缓衰老。帝国最有权势的是三大家族:科诺瑞家族是皇族;厄崔迪家族和哈克南家族是世仇,分别在帝国占据重要地位。

  保罗15岁那年,厄崔迪家族的雷托公爵因为皇帝一纸诏令,调任沙丘星球担任领主,这个调令表面上是把帝国最大的香料产地交给雷托,其实是哈克南家族的阴谋,哈克南男爵想在这里将厄崔迪家族赶尽杀绝。

  沙丘是个很荒凉的星球,除了沙漠还是沙漠,但是这里有帝国最奢侈的东西:香料。香料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沙丘星球上有一种生物叫沙虫,沙虫体型无比巨大,而且寿命很长,水是沙虫的致命毒药,而香料是沙虫活动的分泌产物。那沙虫又是哪里来的呢?原来沙丘上有一种单倍体生物叫沙鲑,体内水分很高,是沙虫的阶段产物。在沙丘星球还是潮湿行星的时候,沙鲑大量繁殖,超过了生态圈极限,将星球的水分榨干,于是沙丘变成了沙漠世界。因为只有在足够干燥的行星上,沙鲑才能够转变成沙虫的形态。所以因果链条就是:

  沙鲑吸水——沙丘星水源干涸——沙丘星变成沙漠——沙鲑转化成沙虫——沙虫产生了香料。这就是香料的来源。

  而随着沙丘逐渐变成荒漠,这里的原住民弗雷曼人被逐渐赶到了星球沙漠的边缘地带居住,弗雷曼人尊重传统又好勇斗狠,他们是威胁沙丘的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回到之前的话题,话说男爵顺利地杀死了雷托公爵,但是却不小心让雷托公爵的爱妾和儿子逃脱,而公爵爱妾杰西卡是姐妹会的高手,儿子则一直接受杰西卡的训练,也相当于姐妹会的高手,他熟悉姐妹会的一切精神和搏斗技能。

  杰西卡和保罗流亡在沙漠中,最终进入弗雷曼人的领地。保罗在决斗中获胜,成为了泰布穴地的领袖,于是他在母亲的帮助下开始潜心经营,一步步统一了弗雷曼各部族,并最终成为弗雷曼人的精神领袖。在这个过程中,保罗染上了香料瘾,并同时激发出了自己预知未来的能力。保罗的妹妹厄莉娅也出生了,因为杰西卡在怀孕期间喝下了沙虫的生命之水(沙虫遇到水体急遽迸裂产生的浓缩液),所以厄莉娅还是个孩子却拥有了她血脉中所有的记忆和知识,也就是说她还没出生就已经比母亲懂得还多了,而她也被认为是——邪物。

  战争终于爆发,厄莉娅率先出击杀死了哈克南男爵,保罗则领导弗雷曼人奇袭成功,保罗成为了帝国新的皇帝。

  经过十二年的圣战,保罗和妹妹建立起了新的神权帝国,但保罗却越来越痛苦。因为保罗一直致力于改造沙丘星球,想让这里重现绿洲和河流,这也是弗雷曼人的秘密心愿。但是保罗拥有预知的能力,他看到了未来,知道了改造沙丘的后果,那并不是他愿意面对的,他无力承担这样的结果,这种恐惧一直缠绕着他。保罗的妻子契妮诞下一子一女,命名为雷拓和甘尼玛,两人跟他们的姑姑厄莉娅一样,都是拥有千万年知识和经验的邪物。而最终,保罗失去了视力和预知能力,经过反复的思考,他选择了抛弃一切,进入沙漠寻求死亡。

  又过了九年,保罗已经被人们遗忘,厄莉娅也成为了帝国唯一的统治者。雷托和甘尼玛已经长大,拥有了完美的经验和成熟的人格,雷托已经敏锐地预感到沙丘正面临着生态毁灭的危机。是什么危机呢?很简单,沙丘没有水,所以沙虫大量存在。现在经过改造,沙丘的水越来越多,被水毒死的沙虫不断增加,最终沙虫会灭绝,香料不会再有,人类无法再抗拒衰老,神奇将不再拥有,帝国将会崩溃。

  能解决这个危机吗?可以,很简单的四个字——“金色通道”。什么事“金色通道”?为了寻找这个答案,保罗来到沙漠变成了传教士,雷托不惜变身为人面沙虫,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践行心中对于未来的追寻。保罗失败了,他无法克服内心让自己变身成为沙虫,但是雷托做到了,他将成为一个能拥有4000年寿命的人,或者说人面沙虫。

  而最后,所有的故事,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一点:人究竟是什么,人的未来究竟是什么?

  这才是沙丘真正的主题。

  你如果感兴趣,你就读一下《沙丘》,你如果不感兴趣,那么你将失去一次最有逼格的思考人生意义的机会。

  弗兰克•赫伯特在《沙丘之子》里说:“当传说中的弗雷曼人的先知和救世主还只是一个梦想时,一切事多么简单啊。找到我们的救世主之后,对先知的渴望弥漫到整个宇宙,每个被征服的民族都在渴望着自己的救世主。”人类历来便是如此,数千年来,我们走一路走来,其实“初心”一直未曾丢失,我们的初心就是人类永恒的梦想:去到未来。

  为什么祖先告诉我们夸父会追着太阳跑?因为他代表了人类最原始和野性的内心驱动力,他渴望被烧死,享受用身体实践真理的感觉;为什么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会是人类的一大步?因为他买进了新的未来,登月拓展了我们生存的维度和空间,人类开始正式进入太空探索时代;为什么基督和穆罕默德能够成为超越帝王的精神领袖,因为他们告诉了我们一个一直存在于我们心中的天国,带我们学会了精神救赎……

  人类会发动战争,就像厄拉科斯星球上,宇联商会、厄崔迪家族、哈克南家族、萨多卡军团、走私徒、弗雷曼人……他们无所不用其极地试图取得胜利,这是人类的劣根性,就像鳄鱼无法抗拒掉入水中的倒霉蛋一样。所以我们看到了一次次的征服:罗马人的重步兵雄霸欧洲、蒙古的铁骑横扫欧亚、拿破仑的火炮所向披靡、希特勒的法西斯毁天灭地,等等,太多了,因为这是法则使然,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让我们毅然将自己的劣根性呈现在世人面前,丝毫没有羞愧,因为那个时刻,仿佛一切本该如此。

  其实一切并非如此。

  赫伯特说得好:“寻找未来的人希望能在与明天的赌博中获胜,然而他们却发现自己陷入了生命泥潭,他们的每次心跳和每次痛苦的哀号都已事先知悉。”永远不要把“明天”作为赌注,因为身在“今天”的我们根本输不起“明天”,更何况“明天”还怀揣了人类最珍视的一样东西——“梦想”。

  人总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人类梦想的未来,并不一定是我们喜欢的。

  未来什么样子?我不知道。

  也许是威廉•吉布森笔下的蒸汽朋克风格,也许是刘慈欣笔下的三体风格,也许是飞浩隆笔下的世界末日风格,无论哪种风格,总有你无法面对和接受的。

  我又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赎》里摩根•弗里曼饰演的无期徒刑犯,40年关在监狱中,他的梦想就是离开这里,终有一日,他重见阳光回到社会,他却根本无法接受这个不曾想象过的“未来”,对他来说,这更甚于世界末日,于是他像走入沙漠的保罗一样,用离开世界告别了未来。

  40年的未来就无法面对,我们人类企盼了数万年的未来,我们能够面对吗?

  死亡并不是沉重的枷锁,活着才是持续的折磨。

  这才是真正可悲之处。

  人类多么伟大啊,现在的我们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我们就像笼子里的金丝雀,自顾自骄傲地朝着这个世界嬉笑怒骂;人类多么渺小啊,现在的我们甚至无法徒手面对一只走狗,关在笼子里太久的我们,随便一只手都能掐死我们脆弱的脖颈。

  到处都有不幸发生!

  但是如果,我是说如果,让你拥有永生,没错,永生,像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他们追求的一样,然后改变你的形态,比如人面沙虫,你会愿意吗?

  愿意吗?

  知道那部电影《变蝇人》吗?你能想象变异的感觉吗?如果有了永生,那么我们就是精神上的变蝇人,你愿意成为变蝇人吗?

  人终究不能改变自己,同时,也不能真正改变世界。

  对,就像保罗,他试图改变沙丘,让它变成绿洲,但是他终究意识到这是个错误——“他想象着金色通道中的情景:动物游荡在大地上,它们的存在取决于人类。无数个时代以来,它们的发展被阻断了,现在需要重新走上进化的正规。”地球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我们不能越界,我们不能将自己当做上帝,就像赫伯特说的,“如果你想控制宇宙,你的所作所为只能是为宇宙提供一件能打败你的武器。”

  “物极必反”,诚哉斯言。

  倒数第二段,我说点暖心的吧:《沙丘之子》最后甘尼玛是这样评价她的兄长的——“我们中的一个必须去承受苦难,”她说道,“而他一直比我更坚强。”——这是这个故事最打动我的地方。你知道英雄吧,对,人类精神里恐怕最不缺的就是英雄,他们是我们追寻未来和存在意义的助燃剂。有时候,人类社会会陷入低潮,会走入低谷,就像《沙丘之子》里的帝国,这个时候,就需要保罗一样的传教士出现,带领大家睁开双眼看到未来,这就是英雄。流浪的盲眼诗人荷马、受了宫刑的司马迁、轮椅上的罗斯福、崩溃的天才梵高……有些人是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但是英雄却是上帝放在火上炙烤的栗子,命运不改,却时时爆发出闪亮的火花!

  最后,我们听一首歌,范玮琪的《最初的梦想》,一直很喜欢这首歌的歌词,因为我可以听着它想象出梦想的样子来——

  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

  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才走得到远方

  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

  又怎会晓得执着的人

  拥有隐形翅膀

  把眼泪种在心上

  会开出勇敢的花

  可以在疲惫的时光

  闭上眼睛闻到一种芬芳

  就像好好睡了一夜直到天亮

  又能边走着边哼着歌

  用轻快的步伐

  沮丧时总会明显感到孤独的重量

  多渴望懂得的人给些温暖借个肩膀

  很高兴一路上

  我们的默契那么长

  穿过风又绕了弯

  心还连着像往常一样

  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

  最想要去的地方

  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

  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

  实现了真的渴望

  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

  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

  实现了真的渴望

  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

  《沙丘3:沙丘之子》读后感(七):仿佛——终点又回到了起点

  在科幻作家弗兰克·赫伯特的笔下,“沙丘”系列已经成了他的传奇代表作,但这个传奇似乎有点儿“阳春白雪”的样子,好像“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很多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保罗·穆哈迪带领弗瑞曼人开始向外征服,建立沙丘王国;而保罗的儿子却要毁灭父亲穆哈迪的神话,决心将弗瑞曼人重新带回到洞穴!为什么会这样?弗兰克·赫伯特到底想要给读者呈现一种如何传奇的“沙丘”王国呢?一切的一切,仿佛终点又回到了起点!只是不知道,此时的“终点”与“起点”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经过多年的生态变革,曾经荒芜的沙丘行星,已然是草木葱茏。而保罗·穆阿迪虽然消失在沙漠深处已经过去了整整九年时间,一切的一切似乎却仍然在继续,并没有多大改观——保罗·穆阿迪他所经历的残酷权力斗争,其实仍然在继续之中。只不过,这一次的主角不再是保罗·穆哈迪了,而是变成了他的一对双胞胎继承人——九岁的雷托和甘尼玛!他们俩继承了父亲的神力,被视为新一代的救世主;当然与此同时,他们也不出意外地成为了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欲望显然是没有止境的,人类社会如此,科幻世界中也是如此!

  一切都仿佛已经是命中注定,仿佛一直在重复,就像在作一次又一次的环行,周而复始,永不休止。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终点又回到了起点”,不过是一种假象而已。摆在雷托和甘尼玛面前的,是已然经历了无数种欲望交织、纷争不断的境界的弗瑞曼人和“沙丘”王国!回到完全一样的过去显然没有什么可能性——至多是一种相似和仿佛!雷托需要作出某种改变,但却是不同于他的父亲曾经作出的改变;他也作出了这样一种改变,但结果呢?他真的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了吗?如今的“沙丘”王国还是保罗·穆阿迪曾经理解的那个“沙丘”王国吗?!

  把科幻世界中的弗雷曼人与地球上的人类作比较,就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弗雷曼人与人类有根本的区别吗?不,好像没有!似乎除了环境不同、除了故事有所不同之外,其他的一切都惊人的相似!洞穴中的弗雷曼人也好,“沙丘”王国里的弗雷曼人也罢,把人类“装”进去,并不会有违和之感。弗兰克·赫伯特完全就是在讲人类自己的故事,只不过是把故事的背景搬到了一个沙丘星的外星球上、把人类换成了弗雷曼人而已!基本上,人类愿意在多大程度上正视自己的渺小并作出改变,他们就有可能迎来一次巨大的进步或者倒退!当然,这并不是一个两悖理论,而只会有一个结果。从来都不会有什么完美的世界,更多的时候顶多是一种无限接近,却终于不可能接近。多数情况下,若即若离的样子最让人着迷!大概,这也是弗兰克·赫伯特的某种想法。

  或许,弗雷曼人必须作出某种选择,应该站起来正视自身的命运,把改变自己命运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而不必迷信于保罗·穆阿迪或者如今的雷托和甘尼玛!毕竟,终点永远不可能回到起点。而在这一点终于得以明确的时候,弗雷曼人又会作出何种选择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