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敦刻尔克》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敦刻尔克》的读后感10篇

2018-03-27 20:3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敦刻尔克》的读后感10篇

  《敦刻尔克》是一本由[美]沃尔特·劳德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敦刻尔克》读后感(一):奇迹

  1940年5月24日,二战初期,四十多万英法盟军被逼退到法国敦刻尔克港附近的弗兰德斯海岸,希特勒的坦克先遣部队只在十英里之外,两军之间几乎毫无屏障。然而被围困的部队终究获救了。到了仅仅十一天之后的6月4日,超过三十三万八千名士兵在史上最伟大拯救行动安全撤回英国,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关键转折点

  本书作者是一位讲故事高手,整本书跌宕起伏,那么庞大撤退工作在他的笔下变的脉络清晰,克制的笔调依然充满画面感,看书的过程中几乎屏息旁观那九天九夜的英吉利海峡,这是一场大撤退,但也是一场奇迹,永不服输并不一定是死战到最后一刻,懂得在合适时间保存实力是另一种智慧

  当5月26日撤退已成定局的时候人们依然对于能否安然离开存有疑虑,英国远征军和法国第一军团挤在内陆和大海之间的一道狭长走廊,只有奇迹才能拯救英国远征军。最早的计划中从二十日起将以每天2000人的速度载回所有“米虫”,接下来从22日起计划大约一万五千名基地人员撤离,最后才是大批军队冒险撤退的可能。撤退行动刚开始时,丘吉尔认为可以拯救三万人。事实上在5月26日下午6:57这项代号“发电机行动”开始的时候,英国海军总部只有129艘渡轮、近海商船、斯固特和小型船只可以使用,这是一次极其艰巨的行动。

  德国空军持续轰炸、无合适的船只停泊点、兵多舟少、渡海路线曲折、德国鱼雷潜艇的威胁。。。从5月27日到6月3日,这一场浩浩荡荡的撤退有赖于加来的死守为撤退争取的时间:“你们每多坚持一个小时,都会对英国远征军产生莫大帮助。”他们跟德国的坦克与斯图卡对战三天,一英寸一英寸的慢慢败退;有赖于坚守撤退走廊沿线各个据点的部队:“看见天空中的浓烟了吗?那就是敦刻尔克,朝那里前进!”;有赖于万众一心的英国普通民众:“5月30日小型船只前仆后继地横越英吉利海峡参与撤退救援。”

  5月27日,7669人撤离;

  5月28日,17,804人撤离;

  5月29日,47,000人撤离;

  5月30日,53,823人撤离;

  5月31日,68,014人撤离;

  6月1日,64,429人返抵英国;

  6月2日,24,000人;

  6月3日,超过26,000人;

  每一个数字都是生命,在这场撤退中绝大多数英军已撤离,同时带走数量庞大的法军,在1940年夏天,他们是英国仅剩的、受过训练的部队,这不是战争结束,这是战争的开始。

  书中动人片段很多,印象最深的有两处,一处是大撤退刚开始时“当第七卫兵旅移防周边防线东北角的菲尔讷时,士兵们瞥见蒙哥马利将军在市集上伫立。在那难得一见的瞬间,将军放下平常狂妄自大姿态,颓唐地站着,看起来既疲惫无助。第七卫队经过时,士兵们猛然立定,整齐划一地朝蒙哥马利“向左看”致敬。将军立刻挺起胸膛,回敬一个威武的举手礼”还有一处发生于最后那夜法国最后的那批守军中:“当卢卡斯将军准备离开时,上千名法国士兵排成四列立正站好。他们显然会被抛下,再无逃脱机会,但是没有一个人打乱队形。他们肃穆地站着,一动不动,钢盔上映照着闪烁的火光。”

  “敦刻尔克最重要意义是一份鼓舞人心力量,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人类临危不乱、随机应变、克服逆境能力。它是一块永垂不朽纪念碑,象征人类不可消灭的坚定意志。”

  《敦刻尔克》读后感(二):奇迹

  1940年5月24日,二战初期,四十多万英法盟军被逼退到法国敦刻尔克港附近的弗兰德斯海岸,希特勒的坦克先遣部队只在十英里之外,两军之间几乎毫无屏障。然而被围困的部队终究获救了。到了仅仅十一天之后的6月4日,超过三十三万八千名士兵在史上最伟大的拯救行动中安全撤回英国,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转折点。

  本书作者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整本书跌宕起伏,那么庞大的撤退工作在他的笔下变的脉络清晰,克制的笔调依然充满画面感,看书的过程中几乎屏息旁观那九天九夜的英吉利海峡,这是一场大撤退,但也是一场奇迹,永不服输并不一定是死战到最后一刻,懂得在合适的时间保存实力是另一种智慧

  当5月26日撤退已成定局的时候,人们依然对于能否安然离开存有疑虑,英国远征军和法国第一军团挤在内陆和大海之间的一道狭长走廊,只有奇迹才能拯救英国远征军。最早的计划中从二十日起将以每天2000人的速度载回所有“米虫”,接下来从22日起计划大约一万五千名基地人员撤离,最后才是大批军队冒险撤退的可能。撤退行动刚开始时,丘吉尔认为可以拯救三万人。事实上在5月26日下午6:57这项代号“发电机行动”开始的时候,英国海军总部只有129艘渡轮、近海商船、斯固特和小型船只可以使用,这是一次极其艰巨的行动。

  德国空军持续轰炸、无合适的船只停泊点、兵多舟少、渡海路线的曲折、德国鱼雷潜艇的威胁。。。从5月27日到6月3日,这一场浩浩荡荡的撤退有赖于加来的死守为撤退争取的时间:“你们每多坚持一个小时,都会对英国远征军产生莫大帮助。”他们跟德国的坦克与斯图卡对战三天,一英寸一英寸的慢慢败退;有赖于坚守撤退走廊沿线各个据点的部队:“看见天空中的浓烟了吗?那就是敦刻尔克,朝那里前进!”;有赖于万众一心的英国普通民众:“5月30日小型船只前仆后继地横越英吉利海峡参与撤退救援。”

  5月27日,7669人撤离;

  5月28日,17,804人撤离;

  5月29日,47,000人撤离;

  5月30日,53,823人撤离;

  5月31日,68,014人撤离;

  6月1日,64,429人返抵英国;

  6月2日,24,000人;

  6月3日,超过26,000人;

  每一个数字都是生命,在这场撤退中绝大多数英军已撤离,同时带走数量庞大的法军,在1940年夏天,他们是英国仅剩的、受过训练的部队,这不是战争的结束,这是战争的开始。

  书中动人片段很多,印象最深的有两处,一处是大撤退刚开始时“当第七卫兵旅移防周边防线东北角的菲尔讷时,士兵们瞥见蒙哥马利将军在市集上伫立。在那难得一见的瞬间,将军放下平常狂妄自大的姿态,颓唐地站着,看起来既疲惫又无助。第七卫队经过时,士兵们猛然立定,整齐划一地朝蒙哥马利“向左看”致敬。将军立刻挺起胸膛,回敬一个威武的举手礼”还有一处发生于最后那夜法国最后的那批守军中:“当卢卡斯将军准备离开时,上千名法国士兵排成四列立正站好。他们显然会被抛下,再无逃脱机会,但是没有一个人打乱队形。他们肃穆地站着,一动不动,钢盔上映照着闪烁的火光。”

  “敦刻尔克最重要的意义是一份鼓舞人心的力量,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人类临危不乱、随机应变、克服逆境的能力。它是一块永垂不朽的纪念碑,象征人类不可消灭的坚定意志。”

  《敦刻尔克》读后感(三):敦刻尔克读后感。

  这不是影评,也不是摘要。

  如果你是看完电影再来看这本书,可能会有点落差。毕竟小说改编成电影,挺难的,我已经看过许多好好的小说,改编成电影之后,给人感觉都是这是什么鸟。诺兰立足于小说背景,节选了一些人物重点刻画描写。相对于小说层出不穷的人物以及多条线索,电影是从三条线出发。我觉得电影很棒,推荐你去看,至于为什么很棒,那是影评了。

  本书作者为了这本书,真的是煞费苦心。访谈大量的军官,士兵,百姓。并且查阅了大量资料。看小说背后长长的鸣谢名单就能感觉到,作者是花费大量心血的。

  我很喜欢这本书,虽然是一场战争,但是作者比较平静描写,也非常写实。没有去刻画德国军队的凶残,英国军队的英勇。语言非常幽默,尤其是在一些细节描写上。比如士兵们洗劫了商店收获香烟美酒之后的兴高采烈;比如战胜者和被俘者的对话

  敦刻尔克的前因:

  截止敦刻尔克之前,所有的事情都是按希特勒设想的进行。德军绕过了马奇诺防线,从低地的中立国穿插,越过阿登山区。英法联军被打蒙了。德军的进度之快,连德军自己的参谋部都没想好下一步的目标

  撤退是门技术活,相对于进攻,撤退的难度更大。不仅是协调问题,涉及各方面的调度。需要有人先撤,有人殿后,还需要有人破坏设施。第五纵队在这种时候作用巨大,英法联军内部存在各种各样的谣言,例如德军伪装牧师和修女(我隐约感觉到作者的无奈,难道那么多德军都伪装成法国修女了),秘密潜入法国搞破坏等等。

  总之,到了五月底,没投降也暂时没有沦陷的英法联军撤到了敦刻尔克地区,被压缩在小小区域内。

  德军方面的顾虑

  有人说敦刻尔克是二战的转折点,我只能说,如果这样说二战的转折点也太多了……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途岛海战等等。如果德军全歼了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希特勒不一定能笑到最后,但丘吉尔肯定难受

  有一个观点是希特勒故意放走了英国军队,为了让英国体面投降。个人觉得这个观点有点扯,那希特勒这个故意做的实在是太不专业了,以至于很难看出他是故意的。

  我觉得德军之所以进展缓慢,有两个原因,书中都提及了。

  一个是自告奋勇的戈林大元帅,他向希特勒保证自己的空军可以把英法联军解决。并且提到不要让荣誉落入普鲁士贵族之手。这涉及德军内部的矛盾,德军的主力是原来的国防军,里面的军官多数是保守传统英勇善战的普鲁士贵族。而希特勒呢,其实是一个奥地利人。你懂的。

  更主要的,节约坦克。德军的进展固然顺利,问题是坦克就算从柏林开到敦刻尔克去郊游也会损失不少。更何况打仗,希特勒还等着要坦克施行巴巴罗萨计划(即入侵苏联)。

  敦刻尔克撤退的成果

  从现在看,德国损失大了,放走的三十多万人后来从诺曼底回来了,狠狠插了德国一刀。英国的这个转进太成功了,把自己的军队撤回来了,还顺带救走了十万法国士兵。

  但从当时看,德国觉得自己赢了,三十多万联军几乎是损失了所有装备狼狈逃回英国。

  从战术上来说,德国未必输了,但是从大战略上来看,德国亏大发了。

  一些印象深刻的细节

  一个很搞笑的细节,指挥官命令防空炮兵军官把多余的炮兵疏散到沙滩上,但是命令传达成了所有炮兵撤退到沙滩上。服从命令并且自作聪明的炮兵军官做了一个推断,所有炮兵都撤退,那肯定是不需要防空炮了,于是把所有重武器销毁后兴高采烈去报道……

  另一个类似的,鉴于敦刻尔克的吃水线,以及避免沉船堵塞。指挥官向船只下达不要靠太近的命令,最后也传达成了敦刻尔克已经沦陷。于是当天夜里救援船队都撤退了。

  还有一个一笔带过话题,亲卫队(就是党卫军)中一名军官下达了杀戮命令。文中说的是浓浓美国腔的英语。其实,多半就是加入党卫军的美国人。大家一般不会提及,在美国参战之前有很多德裔美国青年去加入德国军队。

  关于外国作品

  我觉得翻译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像敦刻尔克这个词,英语和法语的拼写不一样,但是翻译过来之后就很难体现这点不同。还有文中的亲卫队也可以翻译成党卫军,党卫军大家耳熟能详,而近卫队就体现不出SS的特点。另外,外国人写作其实和中国人一样,喜欢用典故,文中也会出现马恩河奇迹之类的历史名词

  如果可以,最好是看英文原版。

  以上,关于敦刻尔克。一本写实而不失风趣的小说。

  《敦刻尔克》读后感(四):望穿秋水却归国无门——评《敦刻尔克》

  关于二战,我们国人记忆最深刻的,可能就是日本人对我们的野蛮侵略。在抗日神剧的指引下,我们对那段历史刻骨铭心,也对惨无人道的日本人深恶痛绝。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对于战争的概念大多来源课本和影视剧,那是一场不得不参与的博弈,一次次裹挟着泪水与血水的硝烟,是结束,是死亡,起于侵略,终于和平。无论怎样,就是要像我们国歌中唱道的那样:前进,前进,前进,进! 狼牙山五壮士,前路是崖,那便跳吧;董存瑞,舍身取义做开路人;邱少云,任蚀骨的火焰吞噬全身,只为战友们顺利冲出火海,取得胜利。为了集体主义舍弃个人主义甚至生命,只为了把敌人打得节节败退,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美国著名作家劳德的这本书《敦刻尔克》,是一部描写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经典杰作,打破了人们对战争就是要不断前进的固有思想,还原了二战史上最壮烈的一场撤退战。 《敦刻尔克》这本书,是作者劳德走访世界各地、亲自访谈战争亲历者,搜罗各种相关资料删减整合后完成的。这本书依托史实,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却有意地避免了庞大的历史叙事,那些人尽皆知,俯首即是的内容不必赘述,作者就是要还原真相,再现40万人扣人心弦的生死瞬间。在战场上,任何士兵自然都是抱着必胜的心态出发的,然而战场上却身不由己,生也不由己,生存与毁灭,往往都在须臾之间。这种尊重史实,还原真相的书籍,没有小说的那种铺陈,无需传奇色彩,更不必过分渲染,只是有一说一,为的是让今人了解真相,不忘历史,然后从历史故事背后看到人性的光辉。 《敦刻尔克》这本书,会让人忍不住思考生存与正义这一永不磨灭的历史命题。四十万英法盟军被困于敦刻尔克,在人多船少、上有轰炸机、下有鱼雷偷袭的情况下,历时九天,完成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奇迹。每一位军人,都不是生来就是为战争而存在的,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一次离家,都有可能是最后的别离。带着求生的原始渴望,他们看着家的方向,望穿秋水却归国无门。在任何一场战争中,都不是正义注定就能够打败邪恶,往往会经过百转千回、历经磨难,就像敦刻尔克大撤退,它从来都不是一场胜利,只是一次体面的失败,一次成功的逃亡。 关于撤退这件事,在战场上是下下策,身不由己之举,在撤退的过程中可能光想着要挤上归国的船,换回一线生机。可是一旦转危为安,当初作为军人的那种荣誉感和使命感全都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满腔愧疚和惴惴不安,怕不被人理解,怕受人唾弃、责骂,书中把士兵们的这种隐秘的心情展现的淋漓尽致。可喜的是,人们低估了普通群众的素养,迎接他们的不是谩骂反而是热烈的欢迎与庆贺。 他们只是平安归来,但这就够了。 幸存便是胜利。 二战已成历史,可当今的世界也不是绝对的太平,韩国已成功部署了萨德系统,美国继续飞扬跋扈,印度外交、军事政策也是时晴时阴。读罢此书写下此文的此刻,正是911事件16周年,这不得不让人感慨和平的珍贵和幸福的来之不易。 每个人都应该带着崇敬之心读一读这本书,让这关于敦刻尔克的故事被永远传颂!

  《敦刻尔克》读后感(五):敦刻尔克的奇迹

  敦刻尔克 书和电影的讲述有相似有不同。书的内容更加全面,都是找参考文献得来的消息,拜访了很多遗留下来的老兵,从他们的述说中可以看到当时大撤退的时候英法两军在现场的表现以及德军的迅速,不留人,想一网打尽的战术。电影里注重描写了英国海陆空三军里小士兵的逃亡与攻击,刻画小人物很出众。书里更多的是关于大环境的描写,让我们知道战术,对话,当时的惨样。电影让人很感动而书让人全面了解这次大撤退。电影中法国兵哥哥是被英国兵歧视,逃亡的一方,而书里则说了英国首先撤退,并让法国垫底掩护。双方士兵为了生存互相利用,书里则表示了法国对英国的态度,丘吉尔更想把盟友当下去。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英法联军的军事撤退行动。 1940年5月25日,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进行了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1940年6月4号撤离结束。虽然这项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大规模撤退行动使英国及法国得以利用各种船只撤出了大量的部队、成功挽救了大量的人力,但是英国派驻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导致英国本土的地面防卫出现严重问题。 此次撤离,标志着英国势力撤出欧洲大陆,西欧除英国、瑞士和西班牙以外的主要地区落入德国之手。 1940年5月10日清晨,德军136个师在3000多辆坦克引导下,绕过马奇诺防线以A、B两个集团军群进攻比利时、荷兰、法国、卢森堡等国。德军的主攻方向选在左翼方向,装甲部队在马奇诺防线的北端——曾被视为是坦克无法通过的崎岖而森林密布的阿登山区发动进攻。这让向比利时进军迎战德军右翼B集团军群的英法联军大失所料,仅十多天时间,德国装甲部队就横贯法国大陆,直插英吉利海峡岸边。北部的联军事实上已经被包围在法国北部的佛兰德地区。 当时盟军防线已经退无可退,法军溃不成军,英军无法联系上级,无头苍蝇。德军气势如虹。英国将领戈特是第一个表示要撤退的人,他的作战官布里奇曼拟定往北前往敦刻尔克撤退。 22日之后只剩下敦刻尔克能撤退,26日布洛涅失守,加来也即将沦陷。当时战场电话线大部分都断了,很难相互联系只能靠骑摩托车的通信兵到处找部队,所以当时盟军联络很少,信息闭塞,只能靠口耳相传。所以英国撤退时法国得知消息是震惊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一开始是不同意撤退的,可是后来还是被现实逼迫。当时撤到敦刻尔克的士兵总共40万,一共花费9天,撤退了33万5千人。法军一开始撤退人数很少,后双方政治交涉,法国总统雷诺强硬要求撤退人数一样,法国民众当时也不满英国的提前撤退,导致丘吉尔只能向舆论低头。28日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投降,让敦刻尔克东边防线出现漏洞,终被盟军坚守成功。英国空军比德国空军少很多,因为空军总司令已经在思考布防伦敦了,没有拿出太多的飞机去掩护撤退,所以也导致德国空军的肆意空袭。9天时间里,一有天公成人之美,大雾,云层和雨水来的总是很合适,德国空军三次集结对敦刻尔克全面轰炸,不过每一次都出现低矮云层无法看清,也无法飞行。另外希特勒的诡异休止令也给盟军三天撤离并且巩固防线的时间。德军对于到手的肉狂妄自大且想一口气吃成胖子,没有给到致命一击反倒是放走了二战未来主力。这次的撤退还有两国平民的帮助,因为船只不够被征服征召的不仅仅是船还有人,普通渔民,志愿者冒着生命危险赶去解救敦刻尔克码头的40万士兵,着实让人很感动。 流浪汉号的船长以及他遭遇危险时的冷静让人印象深刻。电影里和书里都是让人感到全身发麻的人。当时他遭遇飞机的空袭,利用自己的冷静以及多年来航行的经验,在危急关头运用亡子的理论躲过一劫,让人很振奋。 还有一个飞行员,拼命击落了敌人的飞机,而自己也受创。在最后时刻不想死不想放弃让他活了下来,虽然头破血流。当时他迫降的地方是英国的某个海边城市。在海的这头英国各地人民还在欢乐平稳的度过应有的日子,完全不知道战事的紧急。而海的另一方三军打得热火朝天,盟军一心想着逃跑,德军抱着猫捉老鼠心态看着他们的撤退。英国人民消息闭塞,政府也没有及时说出战况,导致英国人民像“商女”一般悠闲度日。 印象最深的其实还是无时无刻穿插在书中,士兵们对自己逃亡的描写。无法英法,兵种,官级,大家都在撤退。和平民,流浪狗呆在一起,从一开始什么也不知道到后面口耳相传知道目的地,大家逃亡的路程无非就是睡在战壕或者压根不能睡,每天受到空袭的影响进度很慢,还得提心吊胆遇到德军。等到了沙滩上等待他们的是9天继续提心吊胆的生活,有着希望却像没有希望,过着有一天没一天的生活,满心期待回家,坐上船后也不一定能回家,如同行尸走肉般的日子。 看完这本书,真的是感觉世界和平真好。毕竟没人想要每天心惊胆战的活着,看完世间疾苦也不想面对人心丑恶。前有敦刻尔克大撤离后有红军战略性转移路线的长征,很明显的说明一个道理,逃跑是可耻可是不等于彻底失败,只要自己还活着,有着实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活着就是一切,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这本书充满了太多小人物的故事,每一个人物的生命故事都提供了书的可看性,而作者就是从他们人生的一两个瞬间里抽出来,让我们展示他们的人生。而他们的存在就是事件发生的本身。这本书结构鲜明,叙述得很慢很细,按照时间轴的方式一点一点的写出整个大事件。几乎每一个人的出现就会更换一个背景,而这一堆堆的背景铺垫下的就是人物的现实生活状况。这本书不是单一的主人公,其实应该是多重主人公,毕竟每一个人在当时战场上都是主角,虽然渺小但是不可或缺。大家都是为了战争的胜利,希望回到家中享受儿孙满堂的快乐而拼着命。当然这本书里也有转折,还不止一个。撤退时人多船少是一个,有了船顺利撤退却遭遇效率太低是一个,效率提高又遭遇鱼雷是一个,防线漏洞的出现是一个。这些转折都说明了战争的不容易,也吸引读者看下去,并且这些转折还能圆回来,这个就很厉害了没跑题。小说里作者穿插了这么多小人物的故事,把时间,地点一点点的推近,让人能够看下去这个功力真的很厉害了。

  《敦刻尔克》读后感(六):撤退不等于彻底失败

  撤退不等于彻底失败 战争是残酷的,曾给世人造成众多难以愈合的创伤。不论是历史上的两次世界大战还是当下局部地区的武装斗争,每一次的战争双方,都给百姓们留下阴影。前些天读了一本关于二战时期美国如何击败日本的历史图书,在阅读中也曾思考战争的意义。说起二战,战火曾蔓延五大洲的居民,历时时间之久,战场之惨烈是前所未有的。在二战中,有一次著名的历史大撤退曾经扭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未来,那就是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战争无情,有胜有败,有时候退却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在1940年5月,二战初期,四十万英法盟军被德军围困于法国东北部港口小城敦刻尔克。四十万生命危在旦夕,英国首相丘吉尔发布“发电机计划”要撤出英国远征军,在空中战场上有德军轰炸机、在陆地上有德国的坦克炮火的攻击,在海里有潜艇和鱼雷的阻击,撤退任务显得艰难再艰难。然而也确实是在这种艰难的境遇下,九天之内,三十多万英法盟军安全渡过英吉利海峡,完成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保存了日后战斗的生力。 回顾敦刻尔克三十多万人是如何撤退的,英法同盟军如何完成这次壮举的。在近期同名的新影片中,著名导演 克里斯托弗诺兰曾带我们用影视的视角看待敦刻尔克的撤退行动。在本书《敦刻尔克》中,美国著名作家、历史研究者沃尔特•劳德,本着事实就是的态度,通过走访士兵、军官或百姓,查阅各种官方或非官方有价值的文献等基本还原敦刻尔克大撤退全貌,给后人一个了解敦刻尔克的契机。特别是图书中战略战术的讲解,作战地图的详细描述,都让读者在阅读中清晰的知晓敦刻尔克面临的紧迫形势。 沃尔特•劳德,曾出版《此夜永难忘:“泰坦尼克号”沉没记》,被奉为记录“泰坦尼克号”海难事件的经典之作。三十年间创作出版11部畅销书,成为“历史叙事”领域的一代名家。在本书当中,作者带我们重回五十七年前的战场,在硝烟弥漫和困难绝望中开辟一条通往新生的道路,完成扭转乾坤的历史大撤退,在震撼中鼓舞人心,在逆境中绝处逢生,将永不言败、百折不挠、临危不乱的坚定意志传承下去。 在本书中的描写中,从英法同盟军陷入重围,到德国希特勒宣布休止令,让盟军有一点喘息之机,调整部署,准备撤退。当德军重新进攻之时,“发动机行动”已经不能再隐藏,在战局逐步恶化之时,一大批的军人、士兵表现出惊人的镇定,百姓们投入到热情高涨的营救行动中。防线崩塌就重建防线,军舰不够就调动商用或民用船,军官和士兵的训练素质在撤退中表现的更加沉稳,众志成城才成就此次撤退行动的奇迹。 做任何事情,撤退有时候并不是落后或失败,有时候撤退里蕴含着胜利的基因。人生之路亦是如此,失意或颓败,挫折或坎坷消磨着我们的锐气,但不能打败我们的志气,潜心沉淀,积累经验,对待人生道路上的荆棘,我们总会有办法战胜,带着勇气和智慧,厚积薄发,以退为进,一血前耻。

  《敦刻尔克》读后感(七):小总结

  《陷入重围》:

  遭到德军“挥镰行动”的突然袭击后,盟军不知所措,一片大乱,混乱的向海岸-敦刻尔克方向 撤退。而高层军官仍抱有反攻的幻想

  《十七号乍现》:

  由于德军内部分歧,希特勒下“休止令”,暂缓了进攻。盟军有一定时间撤退

  《发电机行动》:

  英军拉姆齐将军开始拟定撤退计划,决定征集一切船只用于撤退计划,英国人在撤退时销毁大量重型武器。

  英国皇家空军在战场上,但并不被人们察觉。

  《争取时间》

  英军命令 尼克逊准将 驻守敦克尔克西方的港口 加来,命令他战至一兵一卒,为盟军撤退争取时间。然而加来很快被攻下,并没有争取多少时间。

  同时,盟军在撤退沿途村庄上建立防御据点,争取时间

  大量兵力到达敦刻尔克后,无法有组织的进行抵抗

  《兵多舟少》

  拉姆齐将军调用大量执行其他任务的巡洋舰和游艇参与救援,但由于德军的种种阻拦,本来三个小时的航程(英国--敦刻尔克)变的异常艰难,而且即使到了敦刻尔克,船只的数量以及停靠位置也不足以营救众多的士兵

  最终,军官们巧妙的利用了敦刻尔克海岸脆弱的防波堤,把它当作码头,营救了一部分士兵

  但是,与此同时比利时国王投降了,盟军防卫阵线顿时出现巨大缺口

  《敦刻尔克》读后感(八):有种胜利叫“撤退”

  诺兰执导新片《敦刻尔克》正在热映,让观众重温二战中那场最著名、最壮烈的大撤退,史上最伟大的拯救行动。荧屏上惨烈与悲壮,也可以用文字通过另一种形式来表现。美国历史叙事名家沃尔特•劳德,对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历史进行了真实还原与完美再现,让观众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生死无常。

  这本《敦刻尔克》在美国亚马逊历史小说类销售排名第一,畅销三十年不衰,是描写敦刻尔克的经典杰作。短短几句话,便是最好的肯定。他为还原敦刻尔克大撤退全貌,走遍世界各地,亲身访谈战争双方上百名军官、士兵、百姓,搜罗各种战争记录、图书馆文献、旧报纸、日记等,提出了当代研究敦刻尔克的新视野,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

  战争总是有胜有败,当失败的一方被对手追着逃跑时,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演绎,用“溃不成军”、“风声鹤唳”来形容失败的惨状再真实不过了。当1940年5月,四十万英法盟军被德军围困于法国港口小城敦刻尔克时,前有英吉利海峡阻挡,后有德军追击,用英军士兵绝望的话说“似乎逃不掉了”。似乎历史又要重演了,然而,结果却出现了奇迹,在十一天的日子里,超过三十三万八千名士兵被安全成功拯救,这也成为二战中的关键转折点。《纽约时报》说:“只要英语绵延不绝,“敦刻尔克”一词将被人们以崇敬之心永远传诵。”所以说,敦刻尔克大撤退无疑是一场奇迹。除了“奇迹”二字,再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形容如此出乎预料、难以解释的命运逆转!

  当英法联军陷入重围时,怎一个“乱”字了得。人心惶惶、谣言四起、军心涣散。兵找不到官,官找不到兵。“快啊!快跑!德国佬冲破防线,现在只能各自逃命了。”天空中,还有德军飞机在扫射轰炸,你能想象当时混乱、恐惧、狼狈的场景。很多人只恨爹妈少生了两条腿。要想活命,只有逃命。这样严峻形势,许多英国将领都吓破了胆,“除非奇迹出现,否则只有被歼灭了。”连英国首相丘吉尔也悲观地认为只能救出两到三万名士兵。

  是坐以待毙,还是自救逃出升天,最终,英法联军选择了后果。于是,一场庞大的撤退拯救行动开始了。此时,时间就是生命,为了让大部队撤离敦刻尔克,负责阻击任务的部队,以牺牲自我换活他人的精神,为救援行动赢得宝贵时间。在整个行动过程中,危险时时存在,飞机轰炸,潜艇偷袭,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不幸的人失去生命。又冷又饿、茫茫大海,漆黑长夜,是煎熬。人在最危机的时候,往往能迸发出巨大的勇气与斗志,这是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

  要将几十万人马安全渡海,那需要很多条船。于是,英吉利海峡出现了最壮观、最让人感动的场面。大海上,各式各样的救援船冒着德军空袭炮火赶来,除了军舰外,还有游船、挖泥船。这么说,只要能救人的船差不多都来了。你救走三十人,我救个五十个,在士兵眼里,这些船就是逃离虎口的“诺亚方舟”。这些民船的英勇无畏上人感动。因此,也有人说,敦刻尔克是由英国军人、水手、飞行员和平民百姓携手缔造出来的。

  敦刻尔克演出了“奇迹”,除了天气的帮忙,德军临时的“休止令”,最为重要的是,在危机面前,军民空前的团结与参与,很多民众赶着搭救的部队。当然,敦刻尔克就算是奇迹,可在军事上说,也仅是一次成功的撤退行动。清醒的丘吉尔告诫军民“这也是一场巨大的军事灾难,战争不是靠撤退取胜。”

  战争也是人性的最真实展现,有的人为了活命丢下受伤同伴,见死不救。当然,也有救助陌生人而牺牲自己的无名英雄。更有孤胆英军阻枪手,一人一枪,用忠诚阻击敌人……往往在最危难时,更能考验人性的善恶。

  敦刻尔克对参战的各个国家也有不同的意义与看法。英国人眼里,这是为群体利益牺牲的伟大情操;对法国人而言,是痛苦的挫败;而对德国人则是失去了一去不返的良机。

  敦刻尔克大撤退、大拯救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在危机面前,人们同仇敌忾,拒绝被接踵而来的无情打击摧毁信心。是一份鼓舞人心的力量,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人类临危不乱、随机应变、克服逆境的能力。

  《敦刻尔克》读后感(九):一时的隐忍,终将迎来最猛烈的反击

  1940年5月25日,在德国装甲部队的快速攻势下,一向被视为固若金汤的英法联军防线迅速崩溃,四十万英法联军被围困于法国东北部港口小城敦刻尔克。当时三面被围一面靠海的联军有被全歼的危险,丘吉尔果断下令展开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大规模军事撤退行动,在德军轰炸机和炮火的猛烈攻击下,利用大小船只在九天内撤出三十四万人,挽救了一批经过战争考验的官兵,为日后的反攻保留了中坚力量,成功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未来。 不过对于这场意义重大的军事行动,人们更愿意称其为“敦刻尔克大撤退”,最近由诺兰指导的《敦刻尔克》便是根据该真实事件改编而来。毫无疑问,这部电影的制作相当精良,自上映以来,火速引爆大众的热议。但身为主要参战方的英国人,诺兰明显将重点放在了英国军队上,力求从当事人的角度刻画出这场震撼人心的大撤退,所以其他军队充其量只是一个背景板。 可是在我看来,我们更应该选择一个较为客观的立场,以宏观的历史视角了解这场撤退的来龙去脉,从而全面把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格局。最近在读的与电影同名的小说《敦刻尔克》则给出了深度解读,作者沃尔特•劳德,是美国著名作家、历史研究者,于三十年间创作出版11部畅销书,成为“历史叙事”领域的一代名家。他先后采访了众多的战争亲历者,并对世界各地展开走访调查,收集到各种历史资料,包括战争记录、图书馆文献、旧报纸、日记等,为还原敦刻尔克大撤退全貌积累了丰富素材。因此这本书不仅是其心血之作,也是描写敦刻尔克的经典杰作。 而有关这场撤退的始末,作者在书中充分交代了战役爆发的原因,并循着战略决策和战术实施的主线,真实地描绘了一段被人熟知、却了解不深的战争史,塑造了一系列形象饱满的人物。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背后,是围绕军事战略所做的一个重大抉择,在绝望中无奈等死or突出重围勇敢逃命?作者细细分析了这项决定的形成过程,力求还原战场之外所弥漫的浓浓硝烟,让读者能从一个绝妙的角度,更为直观地感知这场撤退的重要性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 或许不少人觉得在战场上撤退是懦夫的行为,但其实退却也可能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当时被困的英法联军,需要面对空中轰炸机的威胁,地上装甲部队的炮轰,海里潜艇鱼雷的偷袭。倘若不能安全撤离,等来的将是全军覆没,就连下达了撤退决定的丘吉尔,也悲观的认为最多只能撤出三万多人。可出乎意料的是,除去军队的大小船只,很多沿海居民纷纷驾着自家船来救人,在军民的共同努力之下,“奇迹”真的降临了! 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历史大撤退,简直是超出想象的命运逆转,古语有云“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现在的逃亡只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反击。正如敦刻尔克撤退结束后,丘吉尔向议会报告时说的:“我们挫败了德国消灭远征军的企图,这次撤退将孕育着胜利!”是以这绝不是一场奇耻大辱的败退,从敦刻尔克开始已经注定了德国的失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