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慢煮生活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慢煮生活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29 21:2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慢煮生活经典读后感10篇

  《慢煮生活》是一本由汪曾祺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慢煮生活》读后感(一):绕不过的生活诚挚

  汪曾祺的散文平和冲淡,清新自然,内在流动中国传统平衡之美的韵味。散文是作家心灵音乐,汪曾祺散文流动的平衡之美是他宽博平和的心灵的展现,恬淡平和的个人气质的流露。随遇而安是汪曾祺在面对人生困顿时而保全个体生命自由的一种心态,是面对由政治环境造成的不顺的遇,不得不安。然而,对于生活以及生命,乐天顺生,则更符合汪曾祺的整体的生命旨向。

  面对死亡是豁达的,面对生之疾病,汪曾祺也是一种不在乎的乐天态度。他写小时候脖子上生“对口”,含着父亲给的一颗蜜枣就做完了手术,也没有哼哼。再吃一颗蜜枣就跟着父亲回家。我们看不到他对“手术”痛苦抱怨,倒是两颗蜜枣让他觉得很满足。他从小学高中每年生疟疾,“到桃子一上市的时候,就快来了,等着吧。”“疟疾”不像是一种疾病,倒像是一个按时而至的老朋友,汪曾祺应时而待。在《牙疼》中汪曾祺写道:“我对牙疼泰然置之,而且有点幸灾乐祸地想我倒看你能疼出一朵什么花来!腮帮子肿得老高,还能谈笑风生,语惊一座,牙疼于我有何哉!”汪老洒脱气度可见一斑。汪曾祺对死亡的态度是顺应天命,对疾病的态度是接受并适应,这都体现出一种“顺生”的生命姿态。因为顺应生命自然的,规律,而少了一些无谓的抗争,多了份自然而为的通达,自然是心平气和。汪曾祺对疾病的通脱的态度,显示了其人生从容姿态。对于汪曾祺,他是一个乐天者,他从疾病中得出的只是普通人的一种乐天的生活态度凡事都是这样,要能适应、习惯、凑合。

  汪曾棋的散文大多取材于江苏高邮。那是一个物产丰饶、民风淳朴的水乡之域,同时也是汪曾棋风俗写作的主要资源。汪曾祺尤其爱在水边讲故事,爱用充满了水气的乡语讲述着那大大小小的湖泊、池塘,如大淖、芦花荡等。这不仅与其从小在水边生活的环境有关,而且也是其清淡自然的个性使然。农耕与商业经济交融让这里的农村乡镇上的人们思想自由开放、舒展自如乡里乡亲没受过很多的教育重复着祖辈们留下来的杂碎的生活,但勤恳乐观,无怨无求,踏踏实实地过生活。对于他们而言,每日还能吃饱穿暖、喝酒泡茶、谈天说地就已是最大的幸福生活中的苦在他们眼中早已由日常生活的无限乐趣取代了。

  汪曾祺的作品都是细水长流的日常生活缩影,他所擅长的也正是对日常生活琐事的叙写与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塑造。汪曾棋随遇而安的性格和士大夫温和的传统文化修养决定了他不可能站在时代的最前端。但也正是因为他对日常生活的忠实观照才使得他能够比其他的作家更加地深入世俗生活中去,更加诚挚地在民间寻找到审美人生理想。汪曾棋曾说过,他所追求不是深刻,而是和谐。虽然他的和谐并没有达到使人无法绕过的境界,可是他朴素的人道主义以及对生活诚挚的热爱却能够让我们永远不愿意轻率地绕过。

  《慢煮生活》读后感(二):《慢煮生活》

  读了汪曾祺的《慢煮生活》,看到介绍说是沈从文的入室弟子,引起了我的兴趣作者画的插画很悠闲自得,他一定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人。”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这散文文笔朴实,平和,像坐在旁边的一个大叔娓娓道来家长里短。我本是耐不住性子的人,却一篇接着一篇的读了下去。我看着葡萄月令就入迷了。边看边流口水,想着葡萄的样子,绿的,紫的,晶莹剔透。这是我能想到的所有可以描述它的词语。但是作者却不急不忙,缓缓道来,沿着一年当中的时间轴讲述葡萄的生长,种植过程,他描述葡萄爱喝水,多么的形象啊!我仿佛能听到咕咚咕咚的喝水声音。相当契合这章节的名字:“一花一叶皆有情”。你且来看看他的用词:“主人卷袖下厨,一面切葱姜,调佐料,一面仍可陪客人聊天,显得从容不迫若无其事,方有意思。如果主人手忙脚乱,客人坐立不安,这酒还喝个什么劲!”,容我此处大笑两声。“拌菠菜”“拌萝卜丝”……读这本书,仿佛在跟作者吃花生米闲聊,不过就是他说着,你傻呵呵听着,简单开心着。三言两语,栩栩如生放佛就在眼前。看客们,看过,听过,笑过,也能热爱生活中的简单事物,便是收获罢。

  《慢煮生活》读后感(三):诗意人生,恬然自得

  《慢煮生活》这本书是纪念汪曾祺逝世20周年 精装纪念散文集。汪曾祺是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师从沈从文。

  汪曾祺的散文平淡质朴,非常贴近生活,他所写散文的主题大都是生活中的凡人小事,都是我们平常生活中遇见却未细心留意的人或物。如《夏天》中对夏天景色细微描写,《泡茶馆》对茶馆里的闲人趣事生动刻画。汪老从细小视角嵌入,写凡人小事,记乡情民俗,谈花鸟虫鱼,考辞章典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平凡之美,并于平凡事物中发现不平凡趣味

  他的散文风格朴素、简练。每个人都能看懂,正是师承了沈从文的特点。虽然朴素,但那是一种文学修辞,文学语言,。没有在语言上深入的研究,是写不出这样的文字的。汪曾祺的散文值得称道的就是真,一点没有矫揉造作。是真情、真语言。由于他爱好广泛,他的散文自然就非常博雅。草木性灵、历史文化、人物掌故、民俗风土、艺术文物等都有所涉及。

  《慢煮生活》读后感(四):从容岁月有滋有味的慢生活

  一个人口味最好杂一点,耳音要好一些,能多听懂几种方言。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汪曾祺《五味》今年是汪曾祺逝世20周年,陆陆续续出版了好多部汪老著作,手上的《慢煮生活》便是其一。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39年入学西南联大,是沈从文的学生。他自言,“我曾戏称自己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人主义者’,大致差不离”。汪曾祺写偶然于茶馆的西墙上发现了一首诗,“记得旧时好,跟随爹爹去吃茶。门前磨螺壳,巷口弄泥沙。”写父子深情,而汪曾祺忆父亲,记得父亲说过“多年父子成兄弟”,记得“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是个很随和的人”,“对学业关心的,但不强求”。汪朗忆父亲,记得父亲的“三杂”特性,杂食(不挑食,爱食,会食),杂交(不光是文学圈,还是饮食圈,文化圈等等),杂学(书,画,昆曲等)。

  在这本《慢煮生活》里有许多篇章是汪曾祺的经典之作,像《人间草木》,《五味》,《四方食事》,《跑警报》,《旧病杂忆》等等,也收录了一些较为少见的篇章,比如《猫》《一技》《名优逸事》《和尚》《一辈古人》等,此外,还有许多汪老的绘画作品,搭配着清淡隽永的文字,很耐爱。

  《猫》的开篇即说“我不喜欢猫”但对祖父的老黑猫观察细致:猫念经,猫洗脸,猫盖屎等,也有路遇养猫的漂亮旅人。看汪老的文字,投入这么多眼在猫身上,还说不喜欢道理,不过,要说真不喜欢的理由,还是能找出一个:不喜欢猫交配时大张旗鼓的嚎叫,叫春,闹猫。确实,夜夜哭嚎,扰民。

  《一技》讲一些旧行当。比如,穿珠花的,现在淘宝上也有卖各种编织小配饰的,在汪老那个时代大概也算,不过,穿珠花那时穿的主要是珍珠头面,戏曲旦角的头面等,不过,也很少见了。还有发蓝点翠,点的是银簪子。吹玻璃的三姐妹,吹得些葡萄摆件等。

  《名优逸事》讲萧长华、姜妙香、贯盛古、赫寿臣、谭富英等上个世纪未的一些京剧名伶,每人均配上用心赞词,点评一生

  《和尚》一文介绍了几个大和尚,放诞不羁的铁桥和尚,曾当过法医的静融法师,剧完舞台杂工阎和尚。这些和尚都是那个时代里为了活命的活历史。

  《一辈古人》是一些奇人异事。靳德斋,天王寺附近的练武人。张仲陶,父亲的怪朋友,不治生产,整天研究易经,用蓍草算卦,还算得灵。薛大娘,臭河边北岸的卖菜和拉皮条者。这些是俗世底层人的世相小照。

  无论是画画,写美食文章,还是品尝小菜,汪曾祺的文字里这些最普通的日常,自带光环,让人忍不住一读再读。曾经艰辛日子,如今的朴素生活,这些文字里流淌是汪曾祺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慢生活,亦是他从容岁月的不老心境

  《慢煮生活》读后感(五):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

  要说当代汉语世界里文字最好的几位作家,沈从文汪曾祺师徒肯定榜上有名。沈派文字清新自然,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全然没有常见苦心经营,佶屈聱牙。读沈派,只觉如沐春风舒适宜人。汪曾祺先生的这本《慢煮生活》,也正是如此。这本书真真应了罗丹那句名言——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慢煮生活》读后感(六):饭要杂食,人要杂生。

  许多年前,闲来无事去听营养课,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数都记不住也搞不清楚的时候,只记住了一句话:“健康的饮食习惯就是要杂食!”翻开汪曾祺老先生的《慢煮生活》,前面几幅清雅的插画,其中一篇的配字让我联想到了这句话: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如果说对食物要勇于尝试各种口味,那么对各种文化的尝试是不是就可以说是对人生的尝试。

  读汪曾祺的《慢煮生活》和其他读过的散文不一样感觉已经超过了单纯地读作者的生活,而是这位可爱的老先生在教我怎样品味生活。从一花一叶皆有情,到一茶一饭过一生;从人活着就得有点兴致,到走遍万水千山。带给我的更多的是对生活、对身边一切的珍惜而又平淡、平淡而又动人的态度:为人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读到这里我又想到一句流行语: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吧。

  回到吃饭这里,酸甜苦辣咸,还有臭,尝过了才是自己的收获,感觉才是真实的,人生亦是,要保持一颗好奇心经历才是财富,无论好坏,无论大小,都是我们生活的原料,慢慢煮、细细熬才会是最美味的!

  《慢煮生活》读后感(七):生活:一花一叶,一茶一饭

  近来,微博上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南北方差异讨论——南北方菜市场不同。北方同学到了南方,发现原来胡萝卜是可以单根买的,买2两肉还可以让摊主帮忙加工切成肉丝,赞叹之余,不由得感叹家乡可没这种待遇。南方同学到了北方,就容易出现被摊主“飞白眼儿”的情况了,买一根胡萝卜?脾气不好的,估计以为是来“砸场子的”。

  作为从小在高邮长大,求学于昆明,工作于北京的汪曾祺先生,想来也会有这种体验。如果当时有这样的讨论,没准儿,汪老还会写出一篇关于南北方菜市场的文章来呢,就像汪老在《四方食事》中曾经对南北方口味差异有所描写,北方人爱吃生葱生蒜,吃碗面得就上几瓣儿蒜,而南方人大多不食生葱蒜。就像咸甜豆腐脑之争一样,本没有什么高低之分。

  文中有句话甚是值得分享:

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从吃谈到文化,没有生硬的观念灌输,却让人不由得思考。这大抵也是汪曾祺先生文字的魅力所在吧?

  有人说,汪曾祺先生总是在写吃吃喝喝,花花草草,没啥大的追求,也没有什么大的意义。然而文学的目的,就当真是需要深刻才有意义么?这个还真是一个见仁见智问题。就像是人的口味一样,有人喜欢食甜,有人喜欢食辣,都是一种选择而已,并不需要争个高下。

  汪曾祺先生的文字是让人可以看到生活的好玩儿之处的,用现在流行的词讲,“治愈系”是妥妥的。看了之后,就想去尝尝高邮的咸鸭蛋,去看看玉渊潭的槐树花,去喝喝从小就排斥的豆汁儿,去溜溜笼子里的鸟儿。不由得赞叹一句——生活是很好玩儿的。

  就如汪老说的那样:

为人天真倒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

  《慢煮生活》这本书是一本会让人看了少些忧愁,多些快乐的书。全书收录了汪曾祺先生的诸多散文,跟我之前买的浙江文艺出版社09版《汪曾祺散文》相比,不论是装桢排版还是纸质,都要好上几分,不过两本书的收录还是有所不同的,《慢煮生活》中收录了《猫》《一技》《名优逸事》《一辈古人》等其他文集中较少出现的篇目,删去了《湘行二记》《滇游新记》《皖南一到》等游记篇目,两书对于经典的《人间草木》、《五味》、《昆明的雨》等都有所保留。对于想要初步了解汪曾祺先生的读者,这个版本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慢煮生活》读后感(八):热爱生活从一草一木开始

  拿到这本装订精美的书,内心很激动,看完之后觉得物超所值。里面的恬淡生活处世态度甚至兴趣爱好都那么独特,不论咏物还是抒情,不论思乡还是怀念亲友,这些都栩栩生动,散发朴实和原生态的一面,让我的心也静了,情也浓了。

  一花一叶皆有情 原来世间还有诸多可爱的生物,而每一样都能带动一些回忆,一些场景。或是一些游人,或是一种精神。如可爱的葡萄,美丽的菊花,就要这么香的栀子花,还有做头花的梅花。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一茶一饭过生活 好像进入到了《雅舍谈吃》的世界,无论是做菜还是讲吃的,两人的描述不分伯仲,以假乱真。有北京的豆汁,淮安的狮子头,昆明的特产,更有汪老独创的美食,真会吃呀,爱的人口水直流,只恨自己的世界太小,恨不能马上飞去一晌贪欢。对于自己家乡高邮的咸鸭蛋,野鸭,也有诸多描述,更有汪老最爱的萝卜,天南地北,哪里的萝卜,有啥种类,怎么做好吃,都有研究,真是会生活的妙人也。

  生活是很好玩的 西南联大的跑警报,学校前后的茶馆,写作,画画,唱戏,足以可见当时的学习环境。还有一些可爱的教授,而对于自己的大学西南联大,那些可爱的学生,以及个性鲜明的教授,都是作者十分喜爱和怀念的,而在昆明的学习还是写作,也都是一段闪亮的回忆。不由得让我想起那些可爱的同学,人生道路难得相遇,擦肩而过。实属不易,以后再也见不到如此可爱又生动的人了解再也没有一起游玩学习的感觉了。

  万水千山走遍 关于作者的生平,又了解了一番,少年丧母,从小练字,父亲也是温和开明的,长大后喜欢画画和唱戏,每年得的疟疾,赶到昆明的西南联大再次发病,打了666后撑病考试,竟然也考过了。也由此治好了自己的疟疾。而这部分更多也是自己的学校以及周围形形色色的茶馆。

  而最后的故人也很饱含感情,有家乡的一代奇人,曾经的出名邻居,车站的恣意老人,街坊邻居,这些热闹的,鲜活的,努力生活的人也很可爱。而写的最细的也许就是关于金岳霖和他的老师沈从文的描写了。无论是金岳霖的洒脱还是沈从文的赤子情怀,都让人感动。也想回到那个时代,看看这些照亮前进道路的文学大家。

  而看了很多,总是想到世间万物,都在你的眼中,只要你有感恩慈悲的心,相信他们的一切也会让你像汪老一样喜爱一样珍惜一样付诸于情。 而这生活,就是要这样慢慢细细去看,去思考,去学习,去探索。

  《慢煮生活》读后感(九):享受生活

  享受生活

  在喧嚣的午后,品一壶茶,惬意的阅读散文,便感到生活一下子平静下来。散文就是有这么一种魔力,让人在阅读中心神安宁,心生愉悦。散文这种文学载体,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来借以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有些是作者经历的真人真事,在其基础上加工创造,展现对这些事件的看法或受到的影响;有些不一定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都说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就是需要我们在阅读中,真正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情实感,透过散文,形散神聚,洞察世界。我们熟知的当代著名的散文家有汪曾祺、林清玄、余光中、冰心、张晓风等等。

  《慢煮生活》是汪曾祺散文精选集,完整收录《五味》《昆明的雨》《人间草木》《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等经典名篇,本书从花鸟虫鱼、一枝一叶、一茶一饭、人生旅途、生活细节中展现生活的志趣,详尽展现了一代“生活家”汪曾祺的精神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汪曾祺是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著有小说作品《邂逅集》《晚饭花集》《茱萸集》等,编著剧本京剧《沙家浜》,散文作品《逝水》《蒲桥集》《孤蒲深处》《人间草木》《旅食小品》等,深受读者们的喜爱。

  人们喜欢汪曾祺的作品,也喜欢汪曾祺本人。汪曾祺的散文,自称一派,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作家贾平凹评价汪曾祺,“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我曾戏称自己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人道主义者’,大致差不离。”可见汪曾祺对自己的定位准确又一以贯之,以抒情的方式表现对世界、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乐观和豁达。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反而能从生活和日常中的点滴发现美,将美放大到人生、放大到哲学和宇宙。

  汪曾祺是一个平和、幽默的文人,生经历了无数苦难和挫折,反右斗争、"文革"等等,受过各种不公正待遇,尽管如此,其在文章中仍能乐观和豁达,并将这种对生活的志趣传递给他人,创造了积极乐观诗意的文学人生。 在本书中《夏天》一文中,描写栀子花“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在我们阅读中哈哈一笑之余,也被栀子花的精神所感染。人生有得时候就是要活出自我,享受人生,不惧外界的干扰。

  在本书的各篇文章中,描写草木有情,描写虫鱼有趣,处处洋溢着自然的宁静和生活的闲适,自得其乐,字里行间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在当下现代社会的喧嚣和快节奏的生活中,阅读汪曾祺的文字使我们放下功利的目的,静静的品味生活的一角一落,慢煮生活,让心灵回归安宁。

  《慢煮生活》读后感(十):要跟汪老头交个朋友

  与其称汪曾祺为作家,我更愿意叫他生活家。一位懂得生活,爱生活,能在生活中发现美的生活家。 汪老头人很逗,他谈花,说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人所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管得着吗!”令人莞尔,我们谈花,说这花雅,那花不雅,可花才不管你们怎样想呢,就要开得漂漂亮亮的,想怎么香就怎么香。 以前读《王子猷居山阴》,说王徽之半夜突然想去拜访友人,但到友人门口又转身返回,仆人问之故,他道:乘兴而行,兴尽而返。汪老头也是,他牙疼,知道有个修女是牙医,治牙很好,便攒了些钱去找这位修女。不曾想到了那,修女因事外出,若是一般人,心情或多或少会有些不愉快,可他竟高兴不已,拿了攒的钱,要了份牛肉冷拼,点了四两酒,美美的吃了一顿。这世上有几人能像汪老头,王徽之这样乐观豁达的?但愿有一天我能有。 汪老头见多识广,哪哪都去过,啥也吃过。谈吃,能描写的让人垂涎三尺,读《五味》必得准备点儿小食;谈花叶,一花一叶皆有情;谈走过的地方,每一处,均不冷冰冰;谈生活,被人忽略的地方他能找出趣味来。这样的人,我很羡慕,我也想变成这样热爱生活的人。 单方面宣布,要跟汪老头交个朋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