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红楼梦西洋名物考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红楼梦西洋名物考读后感10篇

2018-03-31 20:4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红楼梦西洋名物考读后感10篇

  《红楼梦西洋名物考》是一本由方豪著作,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页数:2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楼梦西洋名物考》读后感(一):西洋名物中泄露的时代背景

  一部洋洋洒洒上百万字的《红楼梦》,从问世之初就得到上至显贵、下到俚俗的喜爱,至今已无法统计它的读者数量。因为一本书而成为一门学问——红学,研究者遍及海内外,一时蔚然成风,至今不衰,可以说寰宇之内罕见

  如果统计一下《红楼梦》的研究现状,不难发现,研究人物的有之,研究作者身份的有之,研究版本的有之,研究花花草草的也不少,唯独研究其中西洋名物的不多,这其中,要数方豪的《红楼梦西洋名物考》最为人称道。原因无他,这本小册子详尽地介绍了《红楼梦》书中出现的西洋名物,并比较各版本原文异同,对西洋名物进行分门别类,令读者一目了然。尤其可贵的是,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可以从中管窥《红楼梦》成书的时代背景。

  《红楼梦西洋名物考》是由七篇文献组成,以西洋名物考证为主,书名因此而得。其中除论文之外,还有书信和序言。全书虽只有区区七篇文献,信息量却不小,如能辅以此书,对于读者阅读《红楼梦》帮助匪浅。

  《红楼梦》究竟讲的哪个时代的故事?一直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经过考证书中的西洋名物,并参照约略同时出版书籍记载西洋物品中国流通情况,作者基本认定故事发生在雍正六年以前。除此之外,作者还通过书中所记海疆事以及凤姐爷爷的官职等来推断,进一步《红楼梦》故事发生的时代。

  一般地讲,考证文字大多读之味同嚼蜡。而《红楼梦西洋名物考》在不失严谨基础上,进行适当评论分析到位,语言通俗易懂,不咬文嚼字,更没有故作高深和学术腔。比如在介绍“俄国货孔雀毛斗篷”时,考证之余,作者说道:这两件斗篷,描写得真好。贾母送宝琴的在先,借香菱的口,说是孔雀毛做的。又又说贾母疼宝琴还在宝玉之上;这话传到贾母耳里,才又引出一件孔雀毛斗篷;为表示郑重,特由贾母亲自说是孔雀毛做成,而且是俄国货。那么送宝琴的那一件野鸭子头毛做的斗篷,可能也是俄国货,所以贾母说:“就剩了这一件。”这一段分析真是非常到位,读者读至此方才恍然大悟

  考证的过程常人难以想象的,既耗费大量精力,又要富有耐心,更缺不了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短短一篇《致胡适信》可见作者治学之严谨和其中的甘苦。

  《红楼梦》一书中大量散见的西洋名物,都在暗示着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比如书中提到西洋画和鼻烟盒,在书中第五十二回描述鼻烟盒时说,“是个西洋珐琅的黄发赤身女子,两肋又有肉翅。”可见,中西文化技术交流成果,《红楼梦西洋名物考》书中附有一幅“铜胎掐丝珐琅对盒“的照片。正是这样细微的描写,泄露出《红楼梦》一书的时代背景。

  《红楼梦》是千古名著内涵丰富,可兹入手研究的地方很多。单就其中出现的西洋名物进行研究,方豪的这本小书无疑是非常值得推荐的。

  《红楼梦西洋名物考》读后感(二):从西洋名物中考证《红楼梦》故事背景

  四大名著中,《红楼梦》的爱好者最爱各种考证研究,普通读者也喜欢参考考证分析的书籍,反复品评。“红学”研究已经发展成为综合性强、关注度高的一门显学,最著名的红学大师莫过于周汝昌先生。正因为《红楼梦》中所涵盖的学问庞杂,诗词歌赋、医药、故事背景、作者生平等都成为最受欢迎的研究内容不同红学研究者各有侧重。

  历史学家方豪对《红楼梦》的故事背景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在《红楼梦西洋名物考》中,方豪以作品中的西洋物品为切入点,并通过对曹家历代先人的仕途经历、主要职务、与西洋人的往来交际的论证,考证故事的可能背景。

  选择西洋物品为切入点,方豪自有其道理。他认为,文学作品的很多内容虽然是虚构的,但离不开作者本人的见闻阅历,作者从生活中掌握的丰富素材,必定在作品中有所体现。即便作者有意隐藏真实的背景,发挥创造力,故意做一些移花接木改变,但对具体物品的描述和运用很容易如实落笔,让人从中寻找到“真时代”、“真地点”、“真人物”的痕迹。西洋物品相对普通物品数量稀少,在我国流入的时期、物品类别,都有一定的限定,更容易考据辨析。方豪的红学研究思路,可谓别出心裁

  《红楼梦》这部经典,我只是粗略的读过一遍。如果不是看到方豪在《红楼梦西洋名物考》中按类别精心整理的西洋物品清单,还真没想到书中这么多西洋货,服饰衣料、玻璃制品、钟表、日用小工具化妆品葡萄酒药品等,品类众多。

  这么多的西洋物品,自然来源。方豪认为,来源大致有三:外国进贡,臣民进上,购买和赠送。关于外国进贡,《红楼梦》第十六回中,借凤姐之口讲述了凤姐爷爷曾经负责管理各国朝贡事宜,这样看来凤姐拥有一些西洋物品就不足为奇了。在《皇朝文献通考》卷三十三《市籴考》中记录了乾隆四十九年官员呈进钟表物品相关内容。购买和赠送也是一大来源,江南一带当时已经有一些洋货在市场流通,比如薛蟠就曾经从江南带来洋货和自行人

  关于《红楼梦》故事的时代和地点,方豪从书中的西洋物品、谈及的海疆事宜、曹寅家族友人物、凤姐爷爷的官职等多方面进行推断,并参考康乾时代对外贸易政策的变更、管理机构设定。这些非常严谨的历史研究方法,很符合方豪历史学家的治学风格

  以前看的最多的就是关于《红楼梦》人物的解读。大家各有各的见解,只要拿的出可信的论据,都能得到一定的支持。也有很少数的人,过于偏离原著文本,加入太多个人揣测。相对于少部分人这种喜欢穿凿附会、没有充足资料的基础上过度解读和猜测的做法,方豪的研究方法很值得尊敬。

  读名著是很好的业余消遣。有时候遇到跟自己观点相似的解读,会很开心;有时候遇到自己从来没有考虑过的思考角度,让人眼前一亮;又或者有人完整解释了一个被自己忽略的细节茅塞顿开。这也是读名著的附加趣味

  2018.02.08雾凇

  《红楼梦西洋名物考》读后感(三):点灯·春光乍泄

  翻看了方豪先生的《红楼梦西洋名物考》,遥想在当年资料搜集困难之季,先生完成了多篇关于红楼考据文章,以更为开阔的中外视野出乎人之所料,其中比如那盏玻璃绣球灯,竟然也是西洋产物

  玻璃绣球灯出现的那一回,是我个人最喜欢的《红楼梦》场景之一,为此还想起了另外一盏灯。

  先说说玻璃绣球灯。话说《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雨滴竹叶,贾宝玉一身蓑衣,看上去犹如渔翁,到访看望病中的黛玉。黛玉见宝玉如此打扮,询问他这身行头的来历,弄得宝玉打算送她一身。

  这时,书中描述黛玉的反应极为有趣,“ 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个,成个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了。’及说了出来,方想起话未忖夺,与方才说宝玉的话相连,后悔不及,羞的脸飞红,便伏在桌上嗽个不住。”

  一个渔翁,一个渔婆,正好凑成一对,黛玉内心日夜所思之爱,此刻自然道出,让观者着实替她感到高兴

  宝玉却不留心,看着黛玉病情稳定,正要回自己房。屋外天色深沉,雨还在下。黛玉怕宝玉点的灯笼亮度不够,回手向书架上把个玻璃绣球灯拿了下来,命点一支小蜡来,递与宝玉。宝玉说是自己也有一个,怕砸了,也不肯从黛玉手中接过来。黛玉又说:“跌了灯值钱,跌了人值钱?”经过一番理论,宝玉才接过灯,回去了。

  小小的玻璃绣球灯,在你侬我侬的情思下,又美又雅,我笔力有限建议大家去看原著。

电影《春光乍泄》剧照

  在这,我又想起了一盏灯,就是电影《春光乍泄》里的那盏。那盏灯,不如玻璃绣球灯精致,却也印着瀑布画面,电影中的两个男子为此,打算去看灯上瀑布的真实所在地,简直文艺浪漫一塌糊涂

  他们两人也曾爱过,可最后,是一个人站在壮丽的瀑布下,发出了“我终于来到伊瓜苏,觉得好难过,因为我始终觉得,站在瀑布下面的,应该是两个人”的感叹。电影中,瀑布水流拍打着男子,也是把我弄得内心潮湿起来。

  不管古代还是现代,异性还是同性,好像不完美爱恋更能深入人心。一盏灯,寄托人情,虽然感情结束了,但是他们相爱时的美好过程,让人羡慕又让人期待

  小说、电影的终结意味着我们现实生活开始,抱着期待,点灯,迎接下一场的春光乍泄喽。

电影《春光乍泄》剧照

  《红楼梦西洋名物考》读后感(四):透过西洋名物看红楼

  红学界人才济济。若说方豪(1910-1980)是专家,倒也未必,他只是偶涉其间。《红楼梦西洋名物考》出版说明:“方氏治学,师法陈垣,著述宏富,著有《方豪六十自定稿》《中西交通史》《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等,牟孙誉为‘新会学案第一人’。”方豪精专拉丁文及欧西语言,以教士治史学,擅长明清中西交通史,因及《红楼梦》西洋物品考。若说方豪非专家,亦是谬然,方豪史家考证的精到工夫,给红学界又开了一扇小窗。

1.缘起“中西交通史”

  说红楼考之前,首先要说一说方豪的中西交通史研究。

  方豪初始讲授中西交通史,是1941年在浙江大学西迁遵义期间,其后开始撰写《中西交通史》,于1953年首次出版,包括上、下两卷。

  “交通”即交流、关系之意。这部80万字的作品,暨先秦至晚清,囊括“科学之交流,艺术影响,著述之翻译,商货之贸易,生物之移殖,海陆空之特殊旅行,和平之维系(使节之往还、条约之缔结等),和平之破坏(纠纷争执大小规模战斗等)”,自出版以来,以其完整、系统细致,嘉惠士林,成就一个新领域

  《中西交通史》上卷讲述史前至唐宋,下卷讲述蒙元之后的史事,下卷比上卷时间短,体例却更庞大,且辟出第四编,专写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

  这部分,方豪三次论及红楼。第一次是讲述“清初自动机器与钟表之修造”。谈到《红楼梦》记钟表之处颇多。第六回记刘姥姥被自鸣钟“吓得不住的展眼儿”;七十二回记贾府有一宝贵自鸣钟竟售银五百六十两;四十五回记宝玉有核桃大的金表;九十二回记小童按时拿牌的自鸣钟;此外,第十四、十九、五十一、五十八回,亦述及钟表。第二次是讲到贾府众人探亲常携西洋货,例如五十七回的金西洋自行船,六十七回薛蟠带来一箱的洋布锦绫,并有机械的自行人。第三次是说及雍、乾二朝,西教士以画得帝宠,怡红院门首也有大幅西洋女僮画。

  如此看来,方豪确是在中西交通史研究之时就萌发了红楼西洋名物考的兴趣。不过,方豪在20世纪40年代期间已经陆续发表了《红楼梦考证之新材料——为胡适之顾颉刚二先生作补正》、《康熙时曾经进入江宁织造局的洋人》《红楼梦新考发表的经过和反应》《红楼梦九十回所记汉宫春晓围屏的来历》等文,并结集为《红楼梦新考》。移居台湾后,方豪在胡适、俞平伯、潘重规、周汝昌、严敦杰等人研究成果上,大约于1970年新撰成文《从红楼梦所记西洋物品考故事的背景》,收入《方豪六十自定稿》。

  今部《红楼梦西洋名物考》,乃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与方氏家族后人携手,重推《从红楼梦所记西洋物品考故事的背景》,并收录《李煦和西洋人直接交往的红楼梦人物》、《答葛建时、严冬阳二先生论红楼梦的故事背景》、《致胡适信》、《潘石禅重规先生来函》、《在台湾完成的妙复轩石头记评》、《国初钞本原红楼梦牟言》,一并结集成书。方豪自中西交通史教学中萌芽的红学研究,得以完整呈现。

2.红楼名物细考

  方豪自叙,《从红楼梦所记西洋物品考故事的背景》所据的底本是“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用以互校的有“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四阅评过”、乾隆五十七年壬子的“程乙本”和俞平伯校订的“红楼梦八十回校本”以及俞辑《脂砚斋红楼梦辑评》。六个本子互校,查讹补缺、落实去伪,自然不在话下

  方豪详究红楼文本,搜集书中西洋名物,涉及布类、钟表、工艺品、玻璃品、西洋机件、美术、食品、药品、动物等。一一找出,一一归类。方法看着简单实在是颇费工夫的。

  这类统计本身就有价值,可供相关研究者参考。方豪并加了一些按语,指明文本互校发现的讹误。比如“俄国货孔雀毛斗篷”词条,豪按:底本第八十九回和一〇一回宝玉又提及此衣,称“雀金裘”和“雀金泥”。俞校本八十九回亦作“雀金裘”,一〇一回则作“金雀泥”,应为“雀金泥”之误。程乙本八十九回作“雀金裘”, 一〇一回作“金雀泥”。

  如是者,时见各项词条。方豪不单是将名物列举,且对各版本作异同对比。偶尔还要点明自己的读书心得。比如,第七十二回凤姐说将金自鸣钟卖了五百六十两银子,方豪说,“这怕是贾府最贵重的一只钟”,因为凤姐卖了四五箱大铜锡家伙只不过得银三百两,何况以凤姐的性子,指不定五百六十两尚有隐瞒。可见,方豪之名物考,亦可作为一种文本重读。

  名物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从汉代的训诂经学流脉,经明、清尤其乾嘉学派之发扬,乃至近代学人的广泛建树,为这门学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方豪娴熟此道,互证得力,读来遂觉恳切。这部书稿还处处透露着中西交通的相关事实、相关认知,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比如,木樨香露、玫瑰清露,通常以为这是传统制作。方豪断其为西洋名物,根据是那两个小玻璃瓶,上有螺丝银盖,非当时中国所能制。此说或可持疑,然由此展开的玻璃器皿、鼻烟、屏风、洋酒等物的交通讨论,确属别开生面的历史考察。

  方豪还分析了这些西洋物品的可能来源,推断为外国进贡、臣民进上、洋货买卖、田庄奉养以及与教士交往之馈赠。方豪身份之一是教会人士,因此《中西交通史》对于明清时期的传教活动记载非常详备,是其史学的一大贡献。方豪的红楼名物考,亦引用了耶稣会的一些记载,其中竟有中、法文记载的印证,这在其他红学研究里恐怕是难以见到的吧。

  红楼里的钟表常有人讲,是否有人讲过钟表修理师呢?方豪就讲到了乾隆时代的法国修士为皇帝修钟的事情。方豪据史料记载推断曹雪芹先人可能接触的西人,在红学界引入了“中西交流”的探讨,且延展为雍、乾朝王室贵族与西人、洋货接触的历史研究。红楼梦的故事背景放置在中西交通时局,这种历史视野小中见大,宏阔而又细密,是很难得的。

3.红学名儒往来

  周汝昌曾归纳红学有根本性的四大分支,即曹学、《石头记》版本研究、脂批研究和探佚学,是对《红楼梦》作思想哲学、审美艺术观照评论的前提和基础。换句话说,《红楼梦》的思想和艺术层面的辉煌要建立在这四个分支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方豪的研究和这些分支有瓜葛。方豪谈及互校的好处之一,他发现“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许多原抄的字句,和其他若干“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相通,然后又加以涂改,可证它比那几个本子要晚。据此可推翻林语堂《说高鹗手定的红楼梦稿》一文中,认为这是曹雪芹在乾隆己卯年亲自修订的底稿的说法。

  同时,方豪和这四个分支又是有距离的。方豪之红楼考,既依前人先学,亦颇有己见。《从红楼梦所记西洋物品考故事的背景》是《红楼西洋名物考》的主干,在这篇文章的后部,方豪已经就大观园原址、后四十回作者等问题,与周汝昌、陈援庵等先生展开了文字对话。其余文章不妨看作附录,比如答葛、严二先生书,致胡适信,都是围绕这篇文章展开的讨论。因方豪这种注意细节的历史考证法,对红学界人士多有触动,讨论可作为原文的补阙。一次次信札往来和一番番学问交流,得见各位学者风范与问题推研的始末。

  《红楼梦》乃千古奇书,为之痴情者众,因此聚讼纷纷。“红学”之热闹,亦为其他学问所罕见。争议大多集中于作者家世、人物原型、事件背景、隐语指向,等等,而这些难有标准答案,以至于各钻各的胡同,各撞各的南墙。如何破除红学的这类困窘?名物考倒可能是一条蹊径,避开了纷攘,显一点别样的风景。对物的研究能否重新解构文本的细节呢?

  近些年来,名物考类书籍方兴未艾。扬之水、孟晖女史皆因之扬名。孙机先生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以翔实平易广受欢迎,美国汉学家薛爱华的《撒马尔罕的金桃》等作品得到重新打捞。然而,方豪似乎仍然是一个被冷落的名字。想到方先生为中西交通史领域所做的诸般开拓,实不忍见斯人斯文依旧飘零,聆闻《红楼梦西洋名物考》推出,新曙乍现,满心欢喜,切盼这一线机会可致光芒翻涌。

  解放日报2018.2.16,笔名:叶晨。《透过西洋名物看红楼》

  发表有删改,此处为原文。插图实拍。

  最近,对《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有关专家做了修正,可参考:

  新版《红楼梦》续写者为何变成“无名氏”_网易新闻

  红楼考大约可说是研究爱好,结集出版是为了纪念。我写这个书评,主要还是为了推《中西交通史》,这部是真正力作。

  《红楼梦西洋名物考》读后感(五):出版说明(附勘误)

  方豪(1910—1980),字杰人,洗名貌禄,天主教司铎,浙江杭州人。幼入天主教修道院,1935年晋铎,成为教士。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次年辗转至云南昆明,主持《益世报》,后任教于浙江大学(贵州遵义)、复旦大学(重庆北碚)。抗战胜利后,至北京主持上智编译馆,兼任辅仁大学、津沽大学教职。1949年,移居台湾,任教于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1974年,获选中研院院士。1975年,教宗保禄六世颁赐名誉主教,加蒙席衔。1980年,因病逝世于台北。方氏治学,师法陈垣,著述宏富,著有《方豪六十自定稿》《中西交通史》《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等,牟润孙誉为“新会学案第一人”。

  方豪精拉丁文及欧西语言,以教士治史学,长于中西交通史、天主教史,尤精于明清中西交通史,因及《红楼梦》西洋物品。20世纪40年代,发表《红楼梦考证之新材料——为胡适之顾颉刚二先生作补证》《康熙时曾经进入江宁织造局的西洋人》《红楼梦新考发表的经过和反应》《红楼梦九十二回所记汉宫春晓围屏的来历》等文,并结集为《红楼梦新考》。移居台湾后,在胡适、俞平伯、潘重规、严敦杰、周汝昌等人研究成果上,重新改写,撰成集大成之作《从红楼梦所记西洋物品考故事的背景》,收入《方豪六十自定稿》。

  方豪以中西交通史之观点,运用丰富的中西文献,考证《红楼梦》中呢布类、钟表、工艺品、玻璃品、机件、美术品、食品、药品、动物等西洋名物,以此推考《红楼梦》故事背景。他认为《红楼梦》所记西洋名物并非皆为虚构,“稗史小说的作者,在时间、地点、人物和一切故事的背景上,都可以故弄玄虚,或张冠李戴,或颠三倒四,使人无从捉摸;但在细微的情节上,却不容易面面顾到,而于不知不觉间,露出真相(真时代、真地点、真人物)”,论断“《红楼梦》根本就是以康熙时代曹家所遗资料和许多家传记录为经,以曹雪芹自己和若干好友的经历,以及社会上传说故事为纬”:

“真时代”。作者原想凭藉其手头所有的资料,撰写一部康熙时代某巨族盛极而衰的家庭传记小说:但由于书撰于乾隆时代,所以也杂有较晚的社会史事。“真地点”。作者原想把故事的地点重心放在南京,但受了自己所处的地点的限制,仍然是北重于南。实在也因为他离开南方太久,南方对他已很模糊。“真人物”。这是最复杂的一点。书中杂有作者自身的、友好的、先人的、老亲的、朝廷的、民间的、亲自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以及其他书上有记述的男女情史;从所记西洋物品来推测,宫中的事,比例上或较占多数。

  方豪的《红楼梦》研究,别出心裁,详征博引,论前人之所未及,为红学研究辟一蹊径。严敦杰评价其“研讨书中外国物品之传入时代,与书中人物可能接触之外国人,以推知《红楼梦》故事发生之年代及故事之背景,颇为详尽,实中国小说及中西交通史上年来不可多得之作”,“从小说中汲取科学史料者,实以方氏为第一人”。

  本书收录方豪《红楼梦》研究及相关文献七篇,主要以西洋名物考证主,因名《红楼梦西洋名物考》,其早期考证文章已改写为《从红楼梦所记西洋物品考故事的背景》,为避免重复,未予选入。兹就本书所收诸文及所据底本说明如下:

1.《从红楼梦所记西洋物品考故事的背景》,录自《方豪六十自定稿》(台湾学生书局)。2.《李煦和西洋人直接交往的红楼梦人物》,录自《方豪六十他定稿》(台湾云天出版社)。此文考证曹寅内兄李煦与西洋传教士的直接交往,而《红楼梦》所记西洋物品,有可能由李煦直接得自天主教教士,或直接购自广州、澳门,可为《从红楼梦所记西洋物品考故事的背景》补充。3.《答葛建时、严冬阳二先生论红楼梦的故事背景》,录自《方豪六十自定稿(补编)》(台湾学生书局)。方豪就葛、严两人质疑,撰文补充说明其论证考据。4.《致胡适信》,内容为方豪请求借阅胡适所藏甲戌本《红楼梦》,原件藏台北胡适纪念馆,现据《胡适批红集》(宋广波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标点整理。5.《潘石禅重规先生来函》,录自《方豪六十自定稿(补编)》(台湾学生书局)。方豪就潘重规来函所问,说明《红楼梦》所记福郎思牙,即佛郎机(周汝昌认为是法兰西),旧时文人笔下的佛郎机含义模糊,有时指葡萄牙,有时等于西洋,因此《从红楼梦所记西洋物品考故事的背景》没有列入福郎思牙。6.《在台湾完成的妙复轩石头记评》,录自《方豪六十自定稿》(台湾学生书局)。7.《国初钞本原本红楼梦弁言》,方豪为台湾学生书局影印《国初钞本原本红楼梦》所撰序言。

  此次出版,替换了原文部分漫漶的插图,并重新随文插配彩图。本书得到了方豪蒙席杭州、台北两地亲友及教区的支持和帮助,蒙席之侄方无晓先生为本书撰写了后记,蒙席之甥杨德昌先生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台北邱秉正先生助力尤多,在此一并深致谢忱!

附勘误

  编辑因事请假,付印前未能核校材料,致使有关方豪蒙席生平有明显讹误,蒙读者指出错误,实在抱歉!今复核原书初印本,附录勘误如下: 出版说明第一页 6行“1969年,获选中研院院士”,应为1974年; 9行《中国天主教史人物志》,应为《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 第63页图注2行至3行 “从红楼梦所记西洋名物考故事的背景”,衍,当删去。

  《红楼梦西洋名物考》读后感(六):清朝大家族奢靡生活的一角

  《红楼梦》是世情小说的集大成者。它以细腻而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大家族,更从侧面体现了逐渐解体的封建阶层。在这本书里,一个大时代的横截面呼之欲出。我们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到无数人在这个大时代的挣扎起伏。

  因为这本书的信息量太大,因此对《红楼梦》各个角度的考证经久不衰,“红学”就此诞生。而这本《红楼梦西洋风物考》,则是“红学”的分支之一。而这本书的作者方豪,则是横跨了民国和新中国的一位考证家。

  方豪(1910—1980) ,历史学家,天主教神父,浙江杭州人。他出生于基督教圣公会家庭。后改宗天主教。曾任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教授兼系主任、院长。1940年去台湾,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并在天主教会任指导司铎、主任司铎。1969年选为台“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评议员。1975年7月,天主教教宗保禄六世授予名誉主教加“蒙席”衔。1980年12月20日病逝台北。主要著作有《中外文化交通史论丛》、《中国天主教史论丛》、《宋史》、《中西交通史》、《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方豪六十自定稿》、《马相伯先生文集》、《明淸之际中西血统之混合》等。

  在这本书里,作者方豪不分巨细地考证了红楼梦中所出现的所有西洋事物。在《红楼梦》中,见多识广的薛宝琴曾经表示,自己曾经和父亲跨海经商,去过很多其他国家。这当然不可能是杜撰。这说明,在清朝,这种跨海经商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

  普通的人家未必能用得起那些来自西洋的奢侈器物,首先受益的自然是皇家。我们如果去故宫游览,还能在钟表馆等地方一窥帝王的奢靡。除了皇家之外,能用的起西洋物件的,便是皇帝的宠臣了。比如乾隆的宠臣和珅在被抄家后,就发现了无数价值不菲的西洋珍宝,光西洋钟便有460座。

  而在《红楼梦》中,“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贾家,自然有着无数西洋珍物。事实上,四大家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如果一家出现了西洋奇珍,在另一家出现类似的东西,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情。比如,贾宝玉就随身带着西洋的怀表。刘姥姥进大观园时,也见到了王熙凤房间里的自鸣钟。这无疑是非常符合四大家族的身份。难怪刘姥姥看了满世界的新鲜物事,就要连呼“阿弥陀佛”了。

  而晴雯在病倒后,还能用西洋鼻烟壶来治病。虽然鼻烟壶是西洋的舶来品,但实际上,在它传入中国后,很快便出现了风格独特的国产鼻烟壶。甚至在民间,也有些很广泛的鼻烟壶受众。

  假如要将这些在《红楼梦》中所出现西洋名物一一考证,并汇编成册,都要花上很多时间。哪怕在信息时代,电子论文如此容易下载的今天。如此看来,这本《红楼梦西洋名物考》的完成殊为不易。作者方豪在消息闭塞、动荡频繁的那个时代里收集资料,并归类整理,这本身就是一项壮举。而对于我们读者而言,在需要扩充知识,或者引用资料时,只要翻开这本书,就能第一时间找到所需的那些东西。这无疑是一本极好的红楼梦周边入门读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