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北方大道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北方大道读后感10篇

2018-04-02 20:2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北方大道读后感10篇

  《北方大道》是一本由李静睿著作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方大道》读后感(一):《北方大道》自序:时代的反义词

  时代的反义词

  这本书写于2013年至2016年,几年间我的生活看来平静,但在隐秘地方变化悄然发生,我试图注视这些变化,就像在经久不散雾霾中试图看清某个怪物的含混轮廓,于是就有了这本书。

  这并不意味书中的故事有趋同的主题,它们之间并无明显关联,书中既有政治人心的混杂产物(《北方大道》、《椰树长影》、《永生》),也完全纯粹情感故事(《我和你只有这四个夜晚》),更有一些无法定义作品(《盐井风筝》、《柠檬裙子》)。因我想写的东西太多,从政治到爱情,从世道内心,当中唯一相通的,大概是人的软弱挣扎、与犹疑,有时是面对权力

  有时是面对爱情。

  书中的人生活在北京、自贡、纽约和东京,因这是几年间我最熟悉城市,我虚构人物,却无法虚化背景,而城市本身,似乎也在暗示命运。2015年,我在东京生活了三个月,东京严谨、笃定、森然有序,大家列队走过十字路口,又列队走上地铁扶梯,这个城市也许有隐秘的冲动迷茫,但起码从表面看起来,它臣服于明确的秩序、既定的规则,像一个人到了中年,不再想奋力对抗些什么。那时我非常想念纽约,想念深夜的地铁,混乱的下城,整个城市都在无方向流动,像混沌初开,一切尚未被命名和定型,像三十岁的我。

  大概用了十年时间,我从一个正常意义上的文艺青年,变成今天的自己,这种转变不快乐,却已不可撤销,如同混沌初开之后,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我知晓明暗,辨析善恶。吃下禁果意味着被乌托邦驱逐,远离无尽无涯的快乐,意味着与身俱来的罪,却也意味着自由,自由让我不想和生活和解,而决心保持愤怒,决心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而要怒斥光明的消逝。愤怒并不是一件姿态优美事情,好像也不大适合中年,但它确认了自我的存在,这几年中我反复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法官》,陀引用了席勒的《愿望》:“没有得到天上的保证,只好相信内心的声音。”我试图寻找内心的声音,并由此反复询问自己:你是要自由,还是要安全

  当然是自由,即使这意味着重负,意味着一种不可知的动荡前程,就像哈耶克在《自由宪章》中所说,“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我们可能是自由的,但同时也有可能是悲苦的。自由并不意味着一切善物,甚或亦不意味着一切弊端或恶行之不存在”,我想写的正是这样的故事,想要自由,又难逃悲苦。

  有件事非常奇怪,我惯于书写软弱的人性,含糊的情感,却在书写的过程中,获得了某种越发清明勇气,这种勇气让我决心更加严肃地活着,既拥抱文学,也关心政治,为我相信的价值徒劳地努力。这个时代大概有它火热的主题,我却只想待在一旁,做一个冷冷的反义词。

  李静睿

  2017年3月29日于北京

  还有一个和编辑问答

  你从少年时代就开始小说,在那个青年写作者黄金时代曾与被一代人(80、90后)视为精神角落的几个写作者齐名,但你却没有走那批写作者通常走的路,你觉得这里面有什么特别的动因或契机吗?

  这个问题好像我回答过很多次。我初中开始写小说,第一篇就发表在《少年文艺》上,那时候也有一点点成绩,得过奖,也有挺多读者,这几年不断有读者告诉我记得我年少时的某篇小说,奇怪的是,我自己反而彻底忘记了。

  上了大学,我突然对那种“年少成名”的幻觉厌倦了,对自己当时能写的“青春文学”也完全失去了兴趣,有十年的时间,我沉浸于读书、恋爱工作,过一种轨道内的生活,到了二十七岁,我突然又厌倦了轨道,所以辞职,写作,慢慢有专栏机会,慢慢又有了出书的机会,慢慢再次有了一些读者。在写作上,我一直是个很幸运的人,没什么特别奋斗感,也没有委屈,获得的东西甚至比我应得的多。

  你早期的作品有以小城生活为背景的,也有一些读上去带有个人经历色彩的,但总体而言会更加关注个人如何与自己内心世界相处,但近几年来大家似乎都能看到你写作方向正在慢慢地发生转变(写作的母题是否变得“沉重”了?),能简单谈一谈这种转变吗?

  我学的是新闻,工作后又一直报道法律领域,先是在广州,有三年的时间每天去法院听庭,报道各种非常具体案件,后来到了北京,负责报道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公安部和中纪委的政策解读,连续很多年都是两会记者,那时候报社同事没什么人知道我是个文艺青年,大家在一起讨论的,也都是时政话题,刑诉法又要修改了,拆迁条例怎样了,看守所会见是不是全程录音录像了,诸如此类

  但在工作之外,我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里尔克,看很多闷得不行的欧洲电影,写缠缠绵绵的博客,像每一个文艺青年一样,有很多心事我喜欢自己身上能有多个维度,也没有必要把整个自我展示给相同的人看,但写作是榨干型的工作,几乎不会放过你每一点灵魂碎片,这些东西,最终都会体现文字里,所以我写故乡,写爱情,也写政治。

  我没有特意沉重,我也并不轻视那些看起来很“轻”的题材,轻和重在我这里不是一个高下判断,而是一种文字技巧,卡尔维诺在《新千年文学备忘录》对这个问题有很好的论述,他说“我的工作方法往往涉及减去重量”。

  我希望自己也能这样,用很轻的语言,写沉重的命题,《北方大道》里有好几篇都是这样,起码是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但我也写非常“轻”的情感故事,比如《我和你只有这四个夜晚》,我自己挺喜欢这一篇,这是我写过的唯一的纯粹爱情故事,因为卖出了影视版权,还替我挣了一些钱。写作这些故事的时候我内心并没有什么区别,最终体现它们价值的,也是各自的完成度,题材是重要的,但如何完成,永远是更重要的。

  许多从早期就开始关注你的读者会有一种阿花从“文艺青年”慢慢蜕变成“文艺公知”的错觉(这是一种错觉吗?),你自己如何看待这样一种外界赋予你的标签呢?

  前面其实已经回答了一部分这个问题。我从来不是一个纯粹的文艺青年,只是以前职业身份私人生活界限分明,对公共生活的关注,主要体现在工作稿件里,但后来我不再是记者,这些关注和情绪需要一个出口,所以就会在微博上有更多的发言,微博的出现也的确鼓励了很多我这样的人更勇敢地谈论时事,公共空间就是一个广场,当他人说话的时候,无形中也会给你发言的勇气。加上我结了婚,我先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知(虽然这个词现在已经被污名化了),他对我也有很多影响,在他的推荐下,我阅读了更多知识性和思想性作品,一个人的认知结构是这样的,知识型和思想性作品塑造骨骼审美性作品则填充血肉,以前我有血肉,现在则渐渐长出骨骼。

  但我当然不是“公共知识分子”,这个头衔背后需要严肃的智识支撑,我没有这个能力,我只是一个对公共事务有自己关注和理解的人。

  可以给我们分享一下接下来的写作计划吗?会一直写小说吗?有什么特别想挑战的题材?

  在可见的未来里,我会一直写小说,目前在写一个民国题材的长篇,已经有十二万字了,希望今年或者明年上半年能完成。我从来不会特意想去挑战什么题材,写作不是要去战斗,重要的是有什么题材触动了我,这件事就像艳遇,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次会在什么时候,会以什么方式,这种不确定感本身就是写作魅力的一部分。

  写作者当下的生存环境是所有“心怀文学梦”的人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许多人都承认他们迫于生计不得不去写作一些商业意味浓厚的“快消式”作品,也有许多严肃文学、新闻特稿领域的作者都纷纷开始转向影视创作等在经济回报上相对更加可观的行业,你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这个问题刚才也回答了一部分。我不觉得写风花雪月有什么不好,我自己就匿名在网上连载过言情小说,都好几万字了,后来成了坑不是因为我轻视它,而是我觉得自己实在写不好,前几天我好奇去那个页面看,还有读者在催更,编辑在找我联系出版呢,我也正在考虑要不要继续写下去。

  至于剧本,这几年有很多写作者都涉及了影视业,包括我自己,除了卖影视版权,我在过去半年,刚刚和人合作,完成了一个电影剧本,当然这件事能让我挣到一些钱,但也并非完全是因为钱,我只是试图在谋生和爱好之间寻找一个平衡,做一些不违背自己价值观和审美的工作。它当然会占用一些写小说的时间,但有时候很奇怪,工作会让你更想工作,过去这半年,我写完这个四万多字的剧本,改了三本书稿,还把长篇推进了好几万字,我知道很多小说作者在写剧本(或者任何一件比较挣钱的事情)之后就无法回到小说了,我希望自己不会这样,但万一真的这样了,我也只能接受人生就是这样,任何一种选择,都需要付出代价

  能和读者分享一下你日常工作、写作和生活的状态吗?

  当一件事被纳入生活常规,就没什么可描述的了。我每天上午处理杂事,吃很早的午餐,然后就开始写作,写作这件事所有的惊心动魄都只能体现在内心,不管发生了什么,反正五点我就起身做晚饭了,晚上读书或者看电影,我没有那种要憋足了劲写个巨著的雄心,我只是想坚持工作。

  很多人会读作家传记,纠结每天哪个时段写作、坐在哪里写作之类鸡毛蒜皮的事情,但作家的能力基于天赋和内心,写作过程一点不重要,你拿出的作品才是唯一重要的,以极为理想的创作姿态,写出极为糟糕的作品,这种事情其实很多,反之亦然,陀思妥耶夫斯基很多小说都是挣稿费还赌债,他有一部长篇因为来不及写甚至是口述的,好像是《赌徒》,那又怎么样?他依然不朽。

  你对当下和未来的生活还有信心吗?

  几年前有个朋友和我做了一个对话,也问了类似的问题,我的回答和当年还是差不多:我对当下的生活没有安全感,马内阿《流氓的归来》说自己曾经在很多年里不停观看塔可夫斯基《伊凡的童年》中的一个场景:金发碧眼的孩子开怀大笑母亲幸福而快乐。突然间,水井的辘轳疯狂转动,湖水的镜面被隆隆的爆炸声击碎:战争

  就是这种感觉,我好像随时在等待爆炸声。和几年前不同的是,等待缓解了恐惧,生活本身又滋生了力量,我不是很怕了。

  你和花椒的关系怎么样?

  我满腔热情地爱花椒,花椒满腔热情地爱我先生,就是这样,一种非常哀伤甜蜜的关系。能和花椒在一起生活,是我过去几年间遭遇的最好事情,我暂时没有孩子,但我想人类动物之间的情感会比血缘亲人之间更感觉奇妙,因为后者其实是上帝的设置,前者则是你的自由选择,自由永远都是最好的事情。

  《北方大道》读后感(二):记录一些

  有一类小说很适合深夜阅读。因夜里人的情绪最为泛滥,且多为负面。若是失眠,会加重。

  阿花的小说之前已经在《小城故事》见识过了。都是那种情节推进极快,随手拈来就是“丧”的情绪。但有时情节过于饱和,不停的推进和描述,很容易没有停留,丧失回味感。

  可读完照例忍不住要叹气的。这跟现代人生活状态非常类似。马不停蹄,只在醉酒后或夜深人静时,在回忆里痛哭。

  当然也不得不佩服阿花的观察感受力。里面充斥着对学历与经历的调侃,对于人生状态之故作无所谓。其实主人公们往往很在意自己,不愿过上狼狈生活,但得到理想生活后又无端空落落。人物性格,多是克制的,无过多热情,过分的情感,甚至显得过分明白,偶尔又充满宿命感。是典型精致现代人。

  好几篇故事都戛然而止。其中比较喜欢的是《AI》和《柠檬裙子》。

  《北方大道》:林立成并没有留她,他喜欢晚上睡觉前反复抚摸女人大腿,也舍得周末带她去东王朝吃个海鲜自助,但他并不知道如此往下,他们还能走到哪里。两个人在一起刚好三个月,一段既不让人尴尬,也说不上遗憾的关系。

  《AI》:解释一切是个麻烦,也会让这件事显得不可回转。我和小叶都相信这件事,坏消息没有被说出口,就没有真正发生,就像过去几年,我们从来没有跟任何人说过,婚姻生活有了问题,我们连对方都没有说过,因为谈论意味着确认。

  《盐井风筝》:没有她,我是一个和那六年彻底断交的人,我不想这样,有时候对关静近乎谄媚。我高兴自己被拉到所有群里:**我给每个群发红包。。。有人议论我,这让我安心,就又发了一个红包。

  《北方大道》读后感(三):文艺女青年的矫情手术刀般的精准

  很喜欢。作者笔触细腻绵密却不啰嗦,对人物的刻画有着手术刀般的精准。作者对于小说中人物的状态,既疏离又认同。疏离是旁观者的冷静,认同是心理上的共鸣。

  《北方大道》的主人公是出狱后背井离乡的民运分子。作者对于他的落魄处境,描写得相当刻薄,但是对于他知识分子的骄傲又非常认同。对于参与这场运动,他从来没说过不后悔,但是旧日情人的一句「如果」令他愤然离去。与不不同女人的一段段短暂情事,是他对故国的若即若离。

  《AI》讲述的是新闻从业者对职业,对感情的迷茫。这份迷茫不止属于新闻从业者,也属于我们所有人。

  《盐井风筝》里小镇上的生活阴郁暧昧,像是鞋上甩不掉的污泥。

  《柠檬裙子》是一个循规蹈矩的男人压抑着的躁动和扭曲,一个资质平平的女人以身试险的赌局,读过令人不寒而栗。

  《椰树长影》中,时代洪流中,人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时代的悲剧,家庭的惨剧」之下,有人一味「没有办法」,却也有人在坚持。

  《沙河涨水》是一个关于拆迁的故事,充满算计,也充满欲望。

  《永生》讲述的是家庭生活中的紧张和胶着。放在永生的尺度上之后,有些问题被稀释,却并未消失,有些问题则变得更加尖锐。

  《我和你只有这四个夜晚》是抽向「以后有的是时间」的耳光。四个夜晚,相遇,重逢,生离,死别。错过未必再见,再见并且在一起了,也未必就能一生。

  每篇小说中的爱情总有疲惫、阴冷的感觉,哪怕做爱的身体上也仿佛冒着寒气。这可能是文艺女青年的矫情,但对现代人绝不深情,绝不深刻的态度的描摹实在是细致入微,实在是入木三分。

  微信公众号:小盆哟「littlebasinyo」

  《北方大道》读后感(四):书评,或是其他

  知道阿花老师是2014年的盛夏,有一天上豆瓣闲逛,无意中看到飘在首页的《纽约倒影》,发现作者毕业于南京大学,恰好是我高中时憧憬过的学校。那时候我想读社会学系,去香港、北京或者南京都行,最后却阴差阳错地去了复旦历史系。出于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好奇,我顺手搜索了阿花老师的天涯博客,意外发现了介绍《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篇目,彼时我正断断续续读着《极权主义的起源》,又通过各种杂七杂八的渠道,粗浅地了解了“平庸之恶”。当时我没有意识到,日后它们会一点一点冲击着我19岁之前的认知,再把我慢慢拽离自以为理所当然的正轨。

  对阿伦特的喜爱,驱使我关注了阿花老师,那会儿她第一个微博账号还没被永久禁言。我无意中翻到了《北方大道》,写的是我父母一辈的大学生,一口气读完,怅然若失,却很清晰地感受到结局的力量,甚至觉得一切理应如此。小说的背景,我从小听到大,事件发生时,父母正在北京念大学。未成年时期,他们会背着我悄悄谈论它,可每当我问起,回复永远是“小孩子别问那么多”。二十多年,这件事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他们的头上。他们仿佛被恐惧扼住了喉咙,养成了自我审查的习惯,又把它传递给我。

  读大学前,我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把1949年后的历史作为研究方向。高中时,不止一个同学问过我,你为啥不去学新闻,我用半开玩笑的口气说,在大陆做这行,以我的性格,最后不是被失踪,就是暴尸街头。此话当然有夸张的成分,随着时间推移,比例却越来越低。出于对社会阴暗面的恐惧和逃避,16岁的我,提前拒绝了法律和新闻,却又忍不住关注这个社会。我能想到的唯一平衡点,就是躲进象牙塔,做点和当下社会有点关联的研究。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逃避。那时候我仍天真地以为,只要我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我努力获取新知识,即使有诸多阴暗的社会现实,我也能心安理得地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转折点约摸是2014年的深秋,我清楚记得,在北京念书的高中好友因Apec多了几天假,一个人来上海找我玩。我接她去了南京路的国际青年旅舍,再一个人搭十号线回学校图书馆做义工。途中,我习惯性刷着微博,看到阿花老师发了好几条朋友失踪的内容,我的心莫名开始下坠。此前,我满以为《1984》的情节,只可能发生在1976年之前的中国,《极权主义的起源》也同我们没有多大关系。但那一刻,我骤然意识到,原来这些离我们并不遥远。多年的小确幸,如同一个看上去很美的肥皂泡泡,轻轻一戳就破了。原以为牢不可破的三观,在风暴跟前,显得不堪一击,一条消息就足以令其坍塌。那几天,Apec蓝占据着北京的上空,似乎一切都澄澈透亮,然而我们都知道,雾霾从未远去,只是暂时藏在了蓝天背后。

  之后的一个多月,我一直悄悄关注着这些,进而发展到重新审视我一度以为与己无关的历史。我没有同身边任何一个人谈及这些,看起来一切如常,唯有自己感受到内心深处的八级地震,并且余震不断。也许是学科思维方式的影响,我总觉得,若想明白眼前的一切,需要追溯那些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历史。恰好几门专业课,促使我初读或重读了不少相关的学术著作,时不时潸然泪下。可我依旧犹豫,是否要选择这条路。多年的自我审查,消磨着我的勇气,令我心生畏惧。我不知它会将我引向何方,却清楚它必定给我带来精神上的痛苦,远离曾经唾手可得的快乐。直至去年某一天,我因申请课题,去档案馆查档案,翻阅一手史料的那一刻,我意识到,一切自我审查都抵不过想把它们做成研究的冲动。将近两年的纠结和困惑在此刻消失了,我默默作出了决定。我试着从档案和口述中,挖掘那些失语者的声音,研究背后的历史。我也尝试把那些无法纳入研究框架的故事和感受,写成小说,以虚构的方式,书写非虚构的现实和历史。有趣的是,三年前我通过豆瓣阅读知道了阿花老师,三年后我自己也成了豆瓣阅读的作者。今年我完成的中篇小说,便是以三年前的转折点为隐藏背景,呈现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写得不够好,低估了历史背景和当下背景的冷僻程度,导致不少豆瓣的读者没有理解到故事最重要的内核)。三年前的一切,好似一个预言,既预示了今时今日的北京现状,又冥冥之中决定了我自己的写作倾向。

  大约三年时间(比阿花老师稍微短一些),我从一个抱着小确幸的小姑娘,变成了现在这样。本科专业带给我最大的转变,就是打破了我所有的幻想,重新审视过去和当下。这不是什么令人享受的过程,甚至谈不上我有多主动,然而一切已经不可扭转。我说不清,一切从我人生的哪个节点开始写就,也许是我关注阿花老师的微博,也许是我粗略了解了平庸之恶,又翻开了《极权主义的起源》,甚至可能更早,未成年时父母的欲言又止和自我审查。但我又庆幸,自己身上发生了这样的转变,不至于粉饰太平,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抱着虚妄的幻觉,自欺欺人地活下去。我深知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如阿花老师所言,“吃下禁果意味着被乌托邦驱逐,远离无尽无涯的快乐,意味着与身俱来的罪,却也意味着自由,自由让我不想和生活和解,而决心保持愤怒,决心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而要怒斥光明的消逝。”即使现状糟糕透顶,我也想鼓起勇气,清醒地面对眼前的一切。

  《北方大道》读后感(五):那些拒绝与时代合流的人

  在这个时候出这样一本集子,作者和出版社都是很有胆识的。阿花在序里写:“ 这个时代大概有它火热的主题,我却只想待在一旁,做一个冷冷的反义词。” 这句话一下子戳中我。

  做一个时代的反义词并不容易,因为遵从主流有一种天然的正义。 普通人的幸福无非稳定的工作、可以维系的婚姻、一两个孩子。如此即便谋生艰苦,亦或过得浑浑噩噩,一旦完成繁衍的使命,哪怕热情早就死去,还能被生活推着向前走。

  大多数人选择结婚生子,找一份朝九晚五的稳定工作,自然是有其道理的。稳定给人以规律,规律给人安全感。婚姻可以防止无聊,但也使人陷入另一种无聊。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孩子。孩子是希望,也是救赎——一个孩子是打破夫妻各行其是的关键,因此即便貌合神离,也还得再撑一撑。

  相反,对抗主流的生活方式,你就得付出几倍的努力去活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到了三十岁,看到周围的人纷纷结婚生子升职加薪,我愈发理解这两句诗里的人生况味。

  作为不自由也不富裕,游离在体制之外,又不屑于“正能量”的文字工作者,我们无法融入时代的洪流,却没有足够的钱(或者本事)能够超脱,因此没有信心在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

  单独来看,这本集子里每一篇故事都是好看的。合在一起,却让人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感到没有出路的迷茫。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缺点,就是阿花笔下人物的气质过于相像——无论文化程度的高低,所有主要角色身上似乎都透着一股知识分子的克制、冷静,亦或是疏离。

  第一篇《北方大道》写一个中国学者飘在美国的没落生活。李静睿笔下的男主角似乎没有痴情种,大都是清醒而软弱。《北方大道》男主角的那种苍凉感是有其历史原因的,《盐井风筝》《柠檬裙子》女主人公的心态也和离婚有关,但到了最后一篇《我和你只有这四个夜晚》就让人觉得有些莫名。男主除了经历同学的意外死亡之外,好像并没有受过什么别的打击,不知道为什么他在学生时代原本主动热情甚至有点可爱的性格会变成后期那样不咸不淡,女主人公对共同生活的抗拒也不知根源在哪里。这是一个好故事,但是或许因为人物性格发展的铺垫不足,成长背景交代不足,让他们的生活状态显得莫名其妙。

  太过相似的基调使得全书有太多作者的感情色彩,或许故事里也应该有一些活得庸俗快乐、热火朝天的人物。期待阿花能够跳出自身生活轨迹的局限,让不同阶层的人物形象更符合其身份设定。

  八个故事里似乎没有一个人的婚恋是美满的,主人公内心的状态应该和他们感情不顺遂,或者没有孩子有关。总觉得不想生孩子的女人内心不是对这片土地失望,就是抗拒在这片土地上作为女人的普遍命运(《永生》)。所有的故事都没有圆满的结局,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

  阿花的一大强项是能把小城镇和大都市人的心态都写得很活。大都市的焦虑,人性的嫉妒、攀比、无奈、软弱,以及女人之间的那点心思。

我一目了然过得比她好,但没有好太多,这让我们的友谊持续下来,持续到她一目了然过得比我好,但没有好太多的现在。我们是两只蜈蚣风筝,开始并排地飞在有风的地方,后来风太大了,她偏离方向,我则一路下坠,坠向今天。……唱完歌,我们一起去吃了串串香,我们依然亲密,只是不再知道对方生活中真正发生了什么,把一切秘密混混沌沌煮进这口油腻的锅里。——《盐井风筝》

  中产阶级的焦虑是这本集子的一大主题。比如《AI》里面说,男记者去网站当领导,女记者去企业做公关。“每个人都在焦急地挪动位置,停留原地似乎意味着失败,我才31岁,不知道怎么成功,却也没有准备好失败。”

  这种焦虑到了我们这一代只会更甚。阿花比我大几岁,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她对享受生活是很在行的,无论是美食还是品牌都捻熟于心。他们还可以在工作四五年之后靠自己的积蓄在五环附近买个房子付个首付。而随着北京房价的上涨,我们80年代末以及90年代出生的人想靠自己过上中产生活是越来越难了。

  日益激烈的竞争,可怕的房价,糟糕的空气,稀薄的自由。近日看了两篇文章,一篇是《90后为什么不排斥包办婚姻》,一篇是《从天之骄子到空巢青年,不过是毕业一瞬间的事》。后者有句话说得太对: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和“成功”“婚姻”“资产”“人生赢家”“儿女双全”等等属性相比,“独立”甚至算不上一种值得认可的选择与状态。

  我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如果不靠父辈的荫蔽,不投身体制,又不去拼命追随资本,大抵只会变得更丧。

  《北方大道》读后感(六):书评--《北方大道》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李静睿的书,八个故事横跨不同地域,描写了从事不同行业的主人公形象,虽然有些细微的行业和地域描写让我觉得有点飘不太细致以外,对感情的描写确实很真实而细腻,读完以后回味很久。我最喜欢的是《我和你只有这四个夜晚》这一篇,情侣之间的疏离,犹豫,尴尬,状态好纯粹。作者的感情故事反而比政治和人心混杂的几篇比如《北方大道》更让人印象深刻。

  我摘抄了印象深刻,觉得戳心的几句。

  《AI》

  --“我站在边上看她,这么近的距离,我发现她的皮肤有点变化,这也没什么值得感概,时间意味着变化,在所有领域,无一例外。”

  我马上25岁了,不是为年龄焦虑,只是觉得皮肤护理,真的是随着年龄增加而变得更有难度,是不可撤销无法返回的那种变化,当然在岁月面前,什么都是变化的。想起之前友邻发广播说喜欢健身,因为觉得运动是投入和反馈简单成比例的,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的,没有意外和捷径,只是机械重复,比起生活中其他的东西,比如不可靠的人心,不可控的机遇,有去无回的努力,运动是少有的可以给予慰藉,不辜负期待的东西。在时间面前,山石总比人要长久,而随着时间人又是变化的,孩子不会永远依靠父母,所以对孩子长大成人总要有心理准备和“送别”的姿态;情侣一旦结婚或者同居,感情不会像热恋期那么激情四溢,柴米油盐一扑过来,总要做好平淡期的准备。在这篇小说里,男主是直接出轨情人,就算妻子有了乳腺癌也是同样。这种薄弱的感情和强烈的个人意识真像北欧发达国家夫妻之间的那种奇特的状态。

  --“我对小叶有一种莫名的敬重,因为她对生活从无怨气,而我们,我们都是有的,有时候看起来是积极上进,其实不过是怨气。”

  没有怨气或者很少表现怨气的人真是薄荷味的空气清新剂,给人爽朗和好心情。自己不是一个精神抖擞的人所以总觉得事无巨细有态度的人值得学习。“看起来是积极上进,其实不过是怨气。”这个有时候真的能感觉到,人是社会动物,总会被一些价值观和社会规范推着走,上进有时候只是迎合他人,其实自己根本没有向上的意图,丧一丧就有罪恶感。我不知道为什么联想到了青杏上一篇文章里的一个点,舍友聊到婚前性行为,说“我不接受婚前性行为,不是因为我保守,而是我会觉得做了对不起爸妈的事情。”我看到以后笑了好久,这生生是将自己的身体和意识都与父母的混合在了一起,很荒谬但不是不可理解。我个人觉得这也是怨气的一种形式,有心理未断奶的感觉,不过也为人提供了借口和理由,以逃避了个人承担全部责任。

  --“我非常焦虑,但小叶,我也不觉得她有多快乐,她只是让平静成为惯性,她的平静渐渐吞掉她,开始她不想选择,后来她就失去了选择。”

  我反倒觉得小叶是个聪明的人,快乐的事情本来就不多,人生大多时候都是平静的状态,安于做一个普通人。我有时候会很喜欢被平静吞掉的状态,但是我不怎么同意她的婚姻观,这么聪明的人总该发现点什么,不采取行动只是一种选择,我尊重但是不支持。再说,中国的性学教父潘绥铭教授在《人物》杂志的专访谈中国性现状的最新情况,发现“中国的婚外恋无论男女比例都在上升,尤其是妻子的婚外恋,是全世界比例最高的,每3个丈夫和每7.5个妻子中,就有一个出轨。而且婚内性生活满意的女性倾向于不出轨,而丈夫则是性生活越满意,越容易出轨。”所以真的是水木丁老师说的那样,男人们也似乎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了解自己的妻子在过什么样的生活,不想选择或者失去选择可能某种程度上也是高傲的意淫吧。

  《柠檬裙子》

  --“就这样,我们订了婚,以后不管对谁描述,这都是一次体面而浪漫的求婚……起码有十张照片可以确认这件事。反正照片太容易柔化生活,至于我们内心确认的尴尬,荒谬和疏离,只要无人知晓,也许就等于从未发生。”

  照片和主观的叙事都是很容易柔化生活,就像朋友圈里精心挑选配图加文字的照片一样,是品味和成功学表演,不是不真实,我只是觉得很没劲,只秀好的一面太过单一,反复调整角度以便发到朋友圈的处心积虑,和单纯的知识文字分享还是不同,好像就是因为这个两年前就关闭了朋友圈,很清静的过自己的生活,不需要对谁交代什么,也不必美化催眠自己说尴尬荒谬和疏离都不存在,只是面对,处理,放下。这句描写真是很入心。

  《我和你只有这四个夜晚》

  --“生活有大段没有边缘的空白,恐慌之下,我们都会下意识想往里面填点什么,以逃避那些让人焦虑的虚空,但那不过是更多虚空。”

  这段出现在王明峰把手放在林奕肩膀上,像他真的爱上了眼前这个姑娘后面,不得不说林奕的情商就是很高,“不过是酒精让他觉得必须做点什么。”这种状态在一部分国外留学生身上可以看到,很多虚空很多无聊,有些人是放松了没人管以后反而不知道该做什么,有一些人则是自己这个容器都不是完好的所以极力寻求外在的东西,迫不及待的想抓住什么来填补自己,越想逃避虚空反而越觉得没劲。

  --“他一直选真心话,但是大家都跟他不熟,并没有人真的关心他的个人生活,又害怕冷场,只好越问越下流。下流是一张得体的遮羞布,遮住尴尬与疏离,每个人都安全地藏身于后,无须面对任何对内心世界的追问,像战时外面有哄哄爆炸声,他们却坐在防空洞里吃盐水花生。”

  哈哈好喜欢这个“下流”,配合着上下文语境读的时候感觉很妙不可言。

  --“但也只有这些,往事没有重要到想刻意忘记,只是真的没法想起。”

  过去的故事真的过去了就忘了,对我个人而言我的记忆力在这方面真是不太好,过往的感情也好,留下深刻印象的不过是尴尬撕逼的片段,还有星星点点感恩温情的时刻,到最后发现,需要重新讲述的时候,连这些最后的记忆也模糊了,不回收感情也不往回看,确实是没有想挽回,觉得现在最好,也确实是真的没法想起哈哈,哪有什么刻骨铭心,那都是不甘心。

  --“我爱他,包括黑眼圈,我不过是再没有什么话需要对他讲,我的爱没有水分,却漂浮于茫茫水上,徒劳地寻找一个并不存在的着陆点。”

  夫妻之间相处久了可能就是说出的话都是有意识无意识的重复吧,但是并不代表不爱了或者爱变淡了,磨合的过程持久永续,槽点也是层出不穷,爱没有水分,只是可能需要更多支持和鼓励机制,或者换一个角度再次欣赏吧。

  --“走到餐厅,看见他在桌上留着一碗白粥,配玫瑰腐乳和雪菜毛豆,洗了一小玻璃碗樱桃。我为半夜那个含糊的决定感到罪恶。”

  --“他对得不能再对,我却再说不出一句话,昨天半夜浮出的含糊决定,被我慌张中强摁下去,现在又渐露出一点小头,我有点害怕,担心它终将在黑暗中长出力量。”

  有时候一方觉得事情不对劲,冒出了分手的念头,什么都没透露之前,另一方其实完全没有意识,还是会照常生活分担家务照顾饮食,想分手的一方在享受便利同时的那种罪恶感很奇妙,一面在心里质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要走这一步,还想安逸享受下去,另一面分手念头可能也会肆意增长,越来越强烈以至于无法抑制下去。有时候强摁下去也不是不好,说不定是自己太敏感太神经质,有时候却是真的达到底线,给自己自由,决绝离开。

  --“我确信我们回到家的时候,两个人都松了一口气。”

  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笑出声来。同居了一年多的我都感觉到了自己空间的重要,有时候在家里和他一起就会有惰性,生活节奏被打乱,反而回到学校干劲十足,生活作息也有规律。两个人无论怎么亲近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吧,或者说给自己喘息的机会,我当然是可以在他面前做最真实的自己,但是没有责任感,不需要考虑另一个人的饮食起居,自己一个人可以糊弄的独居生活还是很诱人的。我对感情很乐观,但是对婚姻真的是很不乐观LOL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当然支持多种理解和表达形式,不喜勿喷。

  《北方大道》读后感(七):对难过上瘾

  《北方大道》无疑是阿花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作品,看得出来每一篇都尝试直指人心,我最喜欢《北方大道》《柠檬裙子》《我和你只有这四个夜晚》三篇,一些段落句句戳心。相比今年三月的《微小的命运》,这本集子里能体现作者掌控力的章节多了不少,尤其是写情侣夫妻亲人朋友互相试探的桥段阿花已经炉火纯青了,更不用提拿手的食物描写。阿花的小说总是揭开现实最糟糕的一面:人与人之间本没什么理解和包容可言(甚至看不到这种可能性),对别人的生活明里指手画脚,暗里评头论足,越亲近越是如此;所有人频繁审视与周围人的关系,沉默而快速地考量和计算:曾拥入怀的恋人变成走在身边风韵尚存的女人,有出轨念想时妻子变成隐瞒和算计的对象。其中人性虽阴暗丑恶,却并没有市井的“俗”味,读起来觉得清净许多。

  从《北方大道》说起,王凌薇和林立成见面之后的几段写得细腻又用心,王凌薇的出场和林立成的反应我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看得心惊肉跳,如同《微小的命运》里闵之见女人下菜碟,好追的送Swarovski,难追的送Tiffany那段带来的体验。防御性和诱惑性并存的衣着、妆容、动作带出了隐秘的渴望、错过的遗憾、久未相见的疏离、在烤肉热浪和酒精作用下急速上升的荷尔蒙。这种主题既不能说独树一帜,但也远非老生常谈,而阿花的独特性在于处理非常细腻,写景物和食物下笔漫不经心,气氛却马上到位,次数多了未免有炫技和匠气之感。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事,得有“技”才能去“炫”,“匠气”也并不易得。

  《盐井风筝》也是阿花拿手的女性关系题材,《小镇姑娘》里的白秀秀和白想想也有同样隔膜的羁绊。这篇并没有很戳中我,但车里互相试探的对话写得非常真实,很妙。

  《AI》在公众号上就看过了,全程有种让人坐立不安的不适,来源于过于女性化的男性视角。男人的优柔寡断、对细节的格外留意与作风的阳刚感似乎没有出自同一个灵魂,看了开头还以为是一对女伴侣。如果换成《北方大道》的第三人称视角,应该会更出彩。如果抛去这一点还是很好的,尤其是冷观克制的笔触,搭配冷冷的关系,夏天都不用吃冰。

  《柠檬裙子》这一篇我也很喜欢,柠檬裙子总是让我想到Kate Spade,觉得应该是一条KS的裙子,有天真活泼玲珑有致的洛丽塔感。阿花很少写爱情的细节,更注重关系的走向,只能从拥抱接吻这种动作里揣测两人恋爱时感情好坏,反正步入婚姻就不怎么亲密了。这一篇探索了互相无爱却各怀鬼胎都渴望进入婚姻的关系,读到最后层层展开真是绝望。但有一点,姜医生喝醉酒叫着停车,此时简凝太絮叨了,人设并不像这么热络多话,不知是不是为了和后面冷冰冰的真相产生对比。这一点点插曲像《微小的命运》里崩塌了一下的任宁与汪敏敏,倒有些看作者放飞自我的恶趣味在。这篇的英文标题“Lucky Me”很有欧美黑色幽默的感觉。

  《沙河涨水》也是不太有感觉的一篇,人人生存不易,人人都在苟活,没有太多话可说。

  《椰树长影》故事不错,完成度很高。情节让人联想起龙应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但有更多血肉。林中柠和方永梅两个角色都很立体,细节填充也很到位,读到中途就唏嘘感慨,但怎么说,棒得不那么有趣。

  《永生》是我印象里阿花第一次写未来系作品,看得出来设定是花了心思的,但也不是没有漏洞——针剂可以在何种程度上保护人体需要明确界限。溺水、火烧、绝食、无眠还能做到肉身不灭,那缺少关键器官,甚至减到只剩心脏或只剩大脑呢?这影响到注射针剂的人的风险偏好和生活方式。但即使如此,我仍然非常赞赏这篇对永生意义的探索,对承担新生命责任的思考,这些议题加在三角关系上更为深刻,并且风格与角度自成一格。

  《我和你只有这四个夜晚》是最戳心的一篇,很大原因是我与阿花是校友,看到南大的人间烟火觉得亲切,又痛心地怀念,像重走了路,重过了人生。不过我也挺开心地看到阿花终于写了一篇有细节有进度有温度有少女心的爱情,虽然久处之后也不可避免地冷淡和腻烦起来。英文标题和丁零的加入很有宿命的味道,而有别于通常戛然而止或是悲剧收场,最后充满希望的结局让我回味了很久。新海诚多年前的《秒速五厘米》虐心千千万,去年却给了《你的名字》治愈的结局。他说自己年轻时可能不会这么编排。大概人年岁渐长,对世界都更温柔了一点。

  阿花的镜头总是对准最孤独的一群人,加上晦暗的调子,轻易传达关系惨淡人生无望之感,这种《海边的曼彻斯特》式的阴郁简直让人对难过上瘾。没有出现在这本集子里的《失踪》看完非常惊艳,是我觉得九篇中写得最好的,十分有卡佛小说的味道(书里有几处也有),觉得阿花功力实在精进许多 。希望阿花继续成长,我继续看,我们都变成不让自己后悔的样子。

  《北方大道》读后感(八):人世间,谁活着不是一场炼狱呢

  大学毕业后第一次高中聚会,我的朋友曾和我说过一句话,到现在我记得还很清楚:他说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一小部分比较幸运的人,有谁不是生活在炼狱里?看完这本《北方大道》更加让我坚信这一点,命运就像是车轮,而我们,还有书中的角色,就像是蚂蚁,不是挣扎不过,而是弱小到根本不会想去反抗。

  从第一个故事,主人公林立成从拧水龙头的噩梦中醒来,故事就一路朝着丧之路疾驰。在异国蹉跎岁月的高材生,妻子患病与情人纠缠不清的上班族,离异后生活步步堕落的女律师,困在过去的医生以及将就生活着的他的妻子,面临拆迁马上要失去营生的豆花妹还有那个得到她却没有帮助她的姐夫,每一个角色都在生活中随波逐流地浮沉。有的人也曾心存美好,最终被时代被现实抹去了生气,最终活成林立成口中的那般:没有几个人过着想象中的生活,本以为过不下去了,可还是在过着,没被饿死,那就这么过一天算一天。书中还有未来设定的故事,已经选择舍弃生育能力来获取永生的男女,却意外有了孩子,但新生命终究也没有撼动生活的轨迹。每个人,都长着翅膀,可是丧失扇动翅膀去飞翔的能力,只剩下漫无目的的漂浮。

  而且,在这种故事中,性往往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生活越是沉沦,人类最根本的欲望越是占据上风,因为可以约束之的自尊不复存在,每一次赤裸裸的身体交缠就是每个角色的葬礼。

  年少成名的作者李静睿,人们口中标准的文艺女青年。可能正是得益于女性细腻的心思与对文学的早早接触,让她能够更加留意生活的点点滴滴。因为作品中那读后让人不禁感慨“这就是徒劳遗憾的生活啊”的真实感,绝不是靠纸面上的学习可以办到,而是对生活的积累融入文字中,深入到社会的浮光掠影当中去历劫,历经犹豫、挣扎、绝望与麻木。

  人的一生注定是与苦难为伴,尤其现在的世界,人争不过天地,更过不了自己那一关,不可避免要一直沉沦下去。但,最后一个故事,当“我”心急如焚地去寻找最后一个夜晚,当“我”庆幸自己不是一只猪的时候,“我”还有书外的我们都知道,自己还活着,拿出一点点去追寻的勇气,哪怕结局未知,至少,改变或许,真的可能会发生呢?

  《北方大道》读后感(九):希望写得越来越好

  下午一口气读完了。

  看前三篇总觉得压抑,不时想到林微微在自贡的办公室里搭在椅背上的红色羽绒服和《恋情的终结》。

  喜欢《柠檬裙子》,怎么也猜不到啊。

  喜欢《椰树长影》最后一句“大家都没有办法,但他们永远不一样”。周濂的《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里有段话:“现实是很坏的,但现实向来是很坏的”,对错是非,往往就在这一转念间模糊了界限,进而为自己的犬儒主义赢得了许多绕来绕去的理由与借口。

  《永生》里叶萧萧看的那部在贵州拍的文艺片是《路边野餐》吧。前年用kindle看《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忘记了为什么没读完,甚至忘记了那个孩子没有出生。

  《四个夜晚》里林奕打开门看到满脸通红的萧孟时,我猛然从一下午的沮丧中兴奋起来,恍惚觉得看到休格兰特在记者会上向茱莉亚罗伯茨提问,短暂的兴奋又很快熄灭下去。

  好遗憾啊,《失踪》没办法出现在这本书里,让出版审查制度去死。打算接下来读《天鹅绒监狱》。

  记得关注阿花是在14年夏天,那时候《沈从文的后半生》刚刚出版,我看到一条微博,是一段书摘:“国家新生,个人如此萎悴,很离奇”,我因为这句话关注了阿花的微博,又去读了这本书,那是毕业前最后一个暑假,我在家住了三周就回了北京,焦虑又慌张,后来看到天涯博客里的一些文章就去买了《愿你的道路漫长》,读完以后放在家里,几个月以后的某一天看到书出现在我妹妹的床头柜上。

  希望阿花写得越来越好。

  《北方大道》读后感(十):哪怕最后我们终将失败

  阿乙在《革命之路》的短评里写:写作的人,比身体活得久一些,耶茨朝自己的内心的荒芜处走,走得越深却好像越是触碰到更多的人。他写庸常生活里的绝望,写得太透了,凭这个差不多就可以不朽。

  阅读《北方大道》的时候,不只一次联想到理查德·耶茨的《革命之路》、《十一种孤独》和阿乙的那句:写庸常生活里的绝望,写的太透了。

  她惯于书写软弱的人性和语焉不详的含糊情感,写生命中那些隐秘的痛处,写平静的生活表象之下不曾细看的那些泥泞。

  纽约、东京、北京、台湾、自贡、南方小镇,原来哪个地方都一样,看起来充满希望,可奇迹从来不曾发生。

  医生、律师、记者、公务员、大学教授,原来每一个人都曾经这样努力地生活,志得意满野心勃勃,而没有意识到前方看似水泥铺就的大路,会渐次出现泥沼般挫败。无人可免,无一例外。

  原来,看似不同的生活下面,都有各自的落魄失败,只不过有些人的不好隐藏在“可能”的水底,而另一些人的,却浮动在青天白日的水面。

  在这样难的生活里,故事里的主人公像我们一样努力地生活过,却也不可避免地就此沉沦下去。最后,就连绝望的决心也放弃了。所以她故事里的每个人,有徘徊、迷茫、焦虑、失望、疏离、尴尬、空虚、麻木、陌生,却唯独没有愤怒和追问。

  李静睿自己却时常是愤怒的,和他的丈夫萧翰(法大老师,因为这个,觉得他们夫妇格外亲切)一起。微博微信接连被禁言、封号,就重新申请帐号,坚持自由言论,同时坚持写作出版。她说“这个时代大概有它火热的主题,我却只想待在一旁,做一个冷冷的反义词。”,“愤怒不是一件姿态特别优美的事情,好像也不大适合中年,但它确认了自我的存在。”总之,尽自己的力,严肃地活着,拥抱文学,也关心当下,为自己所相信的价值徒劳地努力。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从《小城故事》《愿你的道路漫长》《小镇姑娘》《微小的命运》到《北方大道》,李静睿已经写到她的第五本书了,我也这么地追了她的书到第四年。

  《北方大道》由8个短篇组成:

  第一篇跟书名同名的短篇从一个噩梦写起,写经历牢狱之灾后赴美国生活的“我”,多年之后,发现原来坚持和寻找的以为通往确凿无疑未来的那条路,不过连接着时间无一例外所带来的令人沮丧的改变。骤然望去和过去并无区别,细细观看,曾经独立、自由的魂魄也在渐渐走远。时间带走一切什么也没有留下,连内心的那点东西也没有。

  《盐井风筝》写三十九岁女律师“我”因为离婚,暴露了生活中让人失望的一切:三十九岁,没有房子,没有车,没有男人,也没有男人追求。在一次偶然代理同学的刑事案件时,以同学关静为坐标,“我”开始打量自己和她的生活。原来 “我们是两只蜈蚣风筝,开始并排飞在有风的地方,后来风太大了,她偏离方向,我则一路下坠。坠向今天。”

  《柠檬裙子》写“我”在同未婚夫的旅行中,因为未婚夫意外的酒后真言,知道了原来自己拼命想要抓住的完美医生姜铭瑄竟然背负着一段命案。那些看起来完美无缺特别幸运的人,原来都有各自的痛苦和悔恨。距离太容易柔化生活,至于我们内心确认的尴尬、荒谬和疏离,只要无人知晓,也许就等于从未发生。 如果有足够的好运气。

  《椰树长影》写老一代人在无从选择的时代背景里,流落台湾的、被迫改嫁的、被抄家批斗的人们,各自做出的未选择的选择。

  《沙河涨水》、《AI》 、《永生》三篇都写男人的婚外情。活着就是难的。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任你这么折腾,也不会变的更好……更多东西在一开始就决定了。“在应当对生活下手的时候,我们总是懦弱地选择,最好下手的那部分。”于是一些男人选择了出轨。新鲜和陌生引发来路不明的荷尔蒙和柔情,性有时候能带来的爱情的美好幻觉。在爱情和婚姻里,性别的特性本身决定了女人先天就更多的焦虑,然而在面对婚姻生活中始料未及的冲击和惯性疲惫时,女人却又更加勇敢和坚定。

  最喜欢的《我和你只有这四个夜晚》,两人在一起的缘分需要努力,而爱情的温软甜美渐次变成平淡重复的习惯之后,相守相伴的生活更需要努力。

  活着就是难的。一路往前的时候,我们一面失却起点,一面却也在渐次踏进的无可避免的失败挫败里失去了内心真正的勇气和力量。但面对生命的虚空无解以及命运不可掌握的部分,那些选择去逃避无视、缴械投降还是去“不自量力”地剧烈抵抗至死方休的人,到底不一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北方大道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