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的读后感10篇

2018-04-04 21:3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的读后感10篇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革命》是一本由王作冰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读后感(一):AIQ:一个将来必定会火的词

  人工智能时代正在来临。

  如果你对人工智能一无所知,但是很感兴趣,那你可以看看本书,因为书中介绍了人工智能发展历史,囊括了人工智能发展各个阶段新闻

  如果你对人工智能有一定的了解,并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感到担忧,那你也可以看看本书,在这本书中,作者王作冰详细阐释了人工智能时代来临的挑战机遇,并结合他自身的经验,给出了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方法

  2016年,在人类最引以为傲的传统游戏围棋对弈中,人工智能阿尔法狗拿下两局,赢下李世石围棋九段,震惊世界。可以说是公众意义上的人工智能元年。作者在这本书中详细展现了你所能查到、了解到的关于人工智能的信息,并对此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总结成了书的上半部分。人类应当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时代?作为教育产业的从业者,王作冰先生在书的下半部分,结合自己对现代教育的发展脉络研究、整理,给出了他的答案,即新一轮的教育革命。通过改变教育来改变目前的人才培养机制,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抓住这个时代的机遇。

  其中,最令人振奋的是提出了“AIQ”的观点,我认为“AIQ”这个词,一定是未来的20年内教育界最火的一个词。

  在本书中,作者王作冰先生已经对这个概念进行了说明,这个词是相对于人们熟知的IQ、EQ提出的。某种程度上,智商(IQ)、情商(EQ)是我们衡量一个人社会中是否能够有所成就、成为人生赢家的一个数值的标准。我们往往把人类社会中的精英归纳为智商高、情商高,这在我们的生活中相当普遍,是一个基本的社会经验。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AIQ概念的目的也正是如此,一个人能否在人工智能大量存在的时代有所作为,靠的就是是否能与AI竞争和协作,利用人工智能提高自身的效率创造性地完成工作创作。与人工智能竞争和协作的这种能力,就是王作冰先生所说的AIQ。我相信,这个观点必将被即将到来的明天所验证,AIQ这个词将家喻户晓

  书中关于人工智能、关于新一轮教育产业革命,作者还有非常多的精彩介绍,在这里,我只是抛砖引玉。在本书中的下半部分,王作冰先生尝试给出的人工智能时代教育革命中的一系列纲领:

  纲领1、从边缘主流:AI教育进课堂

  纲领2、从动脑思考到动手思考

  纲领3、从平均主义一专多能

  纲领4、从管理孩子领导孩子

  纲领5、从标准化到非标准化

  纲领6、从好成绩到好问题

  纲领7、从温室到社群

  纲领8、从重理轻文到文理兼修

  纲领9、增强学习力:适应信息的快速且持续更新

  纲领10、从赢在起跑到赢在长跑

  这些珍贵的观点非常值得我们去参考和学习。

  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中有一句脍炙人口句子: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人工智能时代正在来临,无论你对它是担忧,还是充满期待,这本书里的这些内容你都一定要去看看。因为一个时代的来临,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一个时代的来临不可能只会波及到一部分人。潮水即将来临,无人能够幸免,是潮水,也更是机会,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造船出海的图纸,星辰大海美好的未来就在远方,你可以打开这本书,从现在开始启航。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读后感(二):人工智能真的来了

  开始看人工智能方面书籍是一次听广播,人工智能AlphaGo围棋比赛又战胜人类。不仅让我很好奇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于是,就找到了几本人工智能方面的书籍,吴军的《智能时代》、库兹韦尔《人工智能的未来》、杰瑞卡瑞普《人工智能时代》等书,这些书理论性、专业比较强,不太容易深入。而《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这本书没有那么多的理论知识,通过大量的案例让读者感受到人工智能真的来了,比较适合简单了解人工智能的读者拿来阅读,但是书中大量的案例也给人以拼凑的感觉。如果想快速了解人工智能方面的内容可以在优酷上观看杨澜制作的《人工智能真的来了》记录片。

  文章摘录:

  #人工智能最初的定义是让机器完成一些需要人的智能才能完成的任务,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大数据好比原材料深度学习则是原材料加工厂。深度学习是仿人类大脑神经感知外部世界的算法,深度学习不再需要人类专家煞费苦心地提炼模型,机器自己就能从大数据中寻找特征发现规则、总结模型。通俗点说,深度学习是擅长“发现套路”的行家。Alpha Go的好多次非常规落子,都让许多专业棋手“看不懂”,Alpha Go早就不依赖看过的棋谱来决策落子的选择。它对人类的棋局资料进行了一个全新的“分析和总结”,发现新的 “套路”。

  #海量的数据给深度学习提供了足够多的素材,而大数据的处理需要云计算。即依靠云端服务器集群,可将一个大的计算任务分到很多便宜的处理器上去做并行计算,提升信息处理效率。

  #智能机器的可怕在于,它们的脑子可能是数据中心后的几万台甚至上百万台的服务器。有着超级旺盛精力强悍记忆力,有着人类永远无法企及的集体进化能力,全年无休也不会感觉“身体被掏空”。

  #人工智能将大量淘汰传统劳动力,未来10年50%的工作都会被取代,比如助理翻译保安前台护士记者会计、理财师等。

  无人机、无人车、智能家庭机器人等已经从科幻片里走出来,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人工智能不能取代人类,但未来人类的工作方式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我们应该培养与人工智能合作的能力以及创造力语言力、艺术力等。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读后感(三):高瞻远瞩: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原住民

  提及近来的创业热门,非人工智能莫属。百度的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帮助被拐卖儿童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正准备担任“实习医生”;腾讯的人工智能正在搜寻着“自杀自残”的抑郁症病人;美图的人工智能“修图师”每天都能把你变得更美……人工智能的时代不是未来时,而是现在进行式。

  随着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的提出,在今后十到二十年,大家会越来越多地体会到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工作革命。本书作者王作冰先生高瞻远瞩,提出在人工智能时代急需启动新一轮教育革命,方向是“培养人工智能时代原住民”,即培养能够与智能机器一起工作的新型劳动力。

  他在书中用平实的语言、生动的实例,谈到在人工智能时代,要重点培养孩子们的人工智能商数(AIQ)。简单来说,AIQ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能力,我们阅读新闻、查看股市、绘制图形、制作电影,甚至阅读小说、语音翻译,其实都已在不知不觉中尽情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这些大数据的整合分析,让人工智能不再是美好而遥远的存在。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一个迭代递进的过程,正不断促使着我们人类的智慧结构发展变化,去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快速提升我们的生产力,显著改善我们的生活。

  现今,我们对人工智能的发展预测,不是把自己放在人工智能的对立面,就是把自己放在人工智能拥有者的角度;我们常常焦虑不安,甚至担心自己被人工智能打败。

  本书给了大家一颗定心丸,人工智能是人类智慧同社会生产力工具发展到高度自动化的结晶。但人工智能始终是一种工具,本身缺乏创造力和复杂沟通能力,更无法具有“一脑万用”的综合能力,这恰恰是人类的优势所在。人类最会说话、最擅长连接,可以沟通心灵,触及情感,赢得信任,得到爱,并极具创造天赋。在一定条件下,人的这些灵性,或者人的这种爱和感情,机器人可以试图伪装,但是会很容易被我们识破的。

  如书中所言,在强大的大数据支持下,在人工智能的有效执行下,在机器人的劳动替代条件下,我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领域,都将面临重大变革。“培养人工智能时代原住民”,提高孩子们的人工智能商数,与人工智能同进步、齐发展、共合作显得尤为必要。我们要鼓励孩子们去追寻自己最爱且最擅长的事情,成为人工智能时代中真正的创造者。

  毫无疑问,从现在的发展来看,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至于人工智能最终会达到哪种程度,未来的人类是否能与人工智能互惠共赢,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吧。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读后感(四):谁动了我的工作?!人工智能时代教你战胜机器人的全秘籍

  纵观人类发展史,每一次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2016 年智能机器人AlphaGO 击败围棋高手李世石,震惊了整个世界,这一事件也被普遍认定为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的标志。随着技术的突破,成本的下降和应用的普及,人工智能开始从实验室走进我们的生活,又一次注定要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变革正在发生。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正是将目光聚焦在人工智能(AI)这场科技大变革给人类带来的工作、教育改变的一本书。能够从事很多体力脑力劳动的人工智能技术革命,必然会引发新一轮工作革命。李开复、吴军、《人类简史》作者等中西方专家学者普遍预计未来十到二十年全球将面临空前严重的失业危机——今天的大部分工岗位将会消失;未来50%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取代;而今天的孩子,刚刚毕业就要迎来工作革命。这轮工作革命需要什么样的新型劳动力?未来具备哪些必备素质才能不被机器人淘汰?传统的教育体系需要怎样变革才能培养出人工智能时代刚需人才?本书围绕着这些大众关注核心问题展开了观点的阐述。

  作者王作冰,创意科教先锋——贝尔科教集团创始人,多年深耕人工智能教育行业,对人工智能有着深入的理解。本书中对人工智能的特点以及优劣势进行了深入分析,为读者细致地讲述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者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即AIQ(人工智能商数)、多元智能、创造力、沟通能力以及快速学习与终身学习的能力。

  然而培养新型劳动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德国普及了初等教育,发展了高等教育,才得以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导国家;邓小平1984年提出“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20年后中国IT互联网的崛起就受益于此。人工智能教育革命也同样需要提前20年布局。而工业时代遗留下的标准化流水线教育模式不可能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必须启动新一轮的教育变革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兴人才。

  根据未来劳动者所需的AIQ、多元智能、创造力、沟通力和学习力这五种素质,本书接下来提出了AI教育革命的十大纲领。如机器人儿童教育从边缘进入主流;从动脑思考到动手思考;从强调好成绩到看重好问题;从标准化教育到非标准化教学考试;从重理轻文到通识教育;从传统主课教学到专题式学习;从赢在起跑到赢在长跑。

  未来的20-30年是属于人工智能的时代。变革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也是生活在当下的人们不得不去面对的现实。隋代思想家王通说:“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面对时代的变化,需要我们积极做出改变,才能不被时代淘汰。王作冰的《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脉络清晰,虽然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但它的内容却与时代紧密契合,是关于人工智能这场技术革命到来的大背景下颇具指向性的读物。本书也成为李开复、杨向阳、徐扬生、牛文文、沈劲这些行业大咖极力推荐阅读的力作。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读后感(五):身处智能时代的自我教育

  从标题来看,这本书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育改革

  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除了它对人工智能的原理及其优缺点的清晰论述,还有从历史、人文心理多个角度来进行观察分析,观点算是有趣有料。

  李世石被Alpha Go打败之后,我想,大多数人的内心恐慌的,原来人工智居然能如此强大。更进一步的,我们会想,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作为个人,该如何是好,该做什么样的准备。

  我抛给了自己一堆问题,有关科技进步变革的价值伦理问题、有关个人知识积累方向的选择问题、有关新浪潮下的创业机会在哪里的问题,等等。

  在这本书里,至少关于个人成长的思考,我开始有了一些眉目。

  所以,这本书讲了什么 ?

何为人工智能

  人类对机器的智力幻想由来已久,只是碍于技术的发展,一直没有得到特别大的突破。但近几年,随着各项技术的成熟,人工智能迎来了它的突破性节点。作者在书中,分析到,其实人工智能要取得成就,必须要解决3个问题,分别是大数据、算法、强大的运算能力。

  海量的数据。在进入信息社会之后,无论是公司这样的集体,还是小到个人,我们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信息。作者举了个例子,从人类历史的整个进程来看,在计算机出现之前,整个历史过程中积累了约12艾字节(Exabyte,1EB=2*60次方字节)的数据,但是仅仅到了2006年,我们人类产生的数据,就已经达到了180艾字节。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的数据量的增长几乎是指数式的。

  深度学习算法的成熟。无论是政府扶持投资、大型跨国集团,还是高等学府的学院,对智能机器学习的算法研究一直都没有停过,而且随着更多商业价值的挖掘运用,智能算法一直在不断的调整优化。近几年,Google这样的大型科技公司更是开源了自己的机器学习算法,通过开源、合作的方式,整个业界对智能机器学习的认知也在快速的前进着。

  强大的运算能力。我们现在手上的iphone或者android手机的运算能力,如果回到几十年前,那是一个很恐怖运算能力。硬件的发展,在摩尔定律下,不断的往更快更强的方向挺进,而且近今年的云计算网络,能把这种单台机子的算力合并在一起,组成一个非常庞大的运算集群,这在10多年前是无法想象的。

  三大基石都已经有了扎实的基础,我们也就迎来了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应用。其实,我们有很多地方已经用上了,比如百度搜索展示的广告,淘宝推荐给我们的商品等等。

  但凡事有利,也有弊,人工智能并不是万能的解药。

人工智能的优劣

  人工智能除了具有旺盛的精力和超强记忆力之外,他们还具有感知力(如视觉、听觉、触觉、温度体感等)、判断力(推理、规划、预测、决策等高级智能行为)、进化力(个人通过学习进化后,还能瞬间传递给其他个体)。

  那么,人工智能有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呢?作者列举了三大弱点。

  首先,缺乏创造力,无法创作出非常具有艺术性和创造力的事物,比如金庸的武侠小说。但在这里,其实我们也能看到,对于一些规律性比较强的文字类作品,比如天气新闻稿、奥运会奖牌报道,人工智能就能很好的胜任,而且它们已经在投入使用中了。

  其次,无法完成复杂的沟通,机器无法理解心理、情绪,从本质上来说,它只是在做大量的逻辑运算,以及基于数据在进行判断,无法像人类可以有七情六欲,也就难以胜任需要复杂沟通的角色。

  最后,是人工智能的功能单一。目前处于人工智能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时候制造出来的智能只能解决单一问题。

  作者结合了人类的发展史,从农业时代,一直讲到人工智能时代,最后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人类智能该怎么办?

  面对人工智能这样新的“物种”,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做人工智能不擅长的事情。这对人类社会来说,是一场工作的革命。而工作革命的背后,依赖于教育的改革。这也是作者铺垫了大半章,想在后面重点去探讨的事情,我们如何在新浪潮下,通过教育的改革来推动社会的改革,以应对危机。

教育的改革

  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他们知道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不是对立的,而且懂得利用人工智能,把工作做的更好,借助它来完善自己。然后,他们的创造力、沟通力、学习力都非常的强,掌握的知识也很多元化。

  作者后半部分用了五个章节的内容来探讨教育的改革,我简单的抄录了大纲放在这里。其中对教育学习方法论的探讨对个人来说也很有教益,有兴趣可以细度。

  AI教育革命的十大纲领。

- 开展AIQ教育:动手养成信息化思维 - 纲领1:从边缘到主流:AI教育课堂 - 纲领2:从动脑思考到动手思考 - 开发多元智能:充分利用信息处理天赋 - 纲领3:从平均主义到一专多能 - 纲领4:从管理孩子到领导孩子 - 培养创造力:提升非定量信息处理能力 - 纲领5:从标准化到非标准化 - 纲领6:从好成绩到好问题 - 改进沟通力:提升信息处理的效率与效果 - 纲领7:从温室到社群 - 纲领8:从重理轻文到文理兼修 - 增强学习力 - 纲领9:从主课教学到专题学习 - 纲领10:从赢在起跑到赢在长跑

  作者在这一部分的论述虽多,但是具体到执行层面的探讨就很少。

  接下来如何做,是社会、个人都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读后感(六):不要让你的孩子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弃儿

  当Alphago第一打败韩国职业九段围棋选手李世石的时候,柯洁微博上留言:“它可以打败李世石,但是一定赢不了我”,然而时隔只有一年。当同样的一幕发生在柯洁身上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对人工智能感到了震惊,不仅仅是因为它战胜了被称为无法算法挑战的围棋领域,更是因为它打败了人类的最强大脑,即使是五人对战,依然惨败。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在各个领域挑战人类的极限、冲击人们的心理,当人类无法战胜机器时,人类的地位和未来在哪里?说得更狭窄更现实一点,智能机器对未来人类的威胁,尤其是工作机会的威胁,以及随之带来的失业问题和贫富差距问题,让我们不得不未雨绸缪。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必将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引起轩然大波,而作为家长,我最关心的就是我的孩子的未来是什么样子,我怎样才能帮他更好地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这本书将会给我很多启示。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读后感(七):与传统教育愤然开战的教育新流派: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意科教

  一个班六七十位学生、老师在黑板上奋笔疾书、每日作业堆成山高、体育音乐美术课经常被主课老师抢占、月月考年年测、一个高考定终身......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接受过的教育,这就是在中国实行了大半个世纪的应试教育,这就是我们中国孩子的童年和青春。

  这种教育模式在工业流水线时代,是帮助中国崛起的一大武器,人口红利当前,GDP高歌猛进。但如今,似乎日渐走入了尴尬的境地。

  互联网信息技术大爆炸,让整个社会呈现跨越式发展。甚至曾经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在这种大背景下也略显单薄。王作冰先生的这本《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可谓一场教育界的及时雨。它让我们更加清楚地明白,教育不应该割裂于社会而存在。当今社会发展到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必须顺势而改。

  人工智能,看得见的,是阿尔法狗战胜世界顶级围棋大师李世石、是机器人进工厂;看不见的,是你收到的每一条新闻都经过算法优化、是林志玲的GPS语音导航。人工智能时代的巨幕,无论你承认与否,都已缓缓拉开。而根据社会发展的幂次级定律,这个时代的变革必将迅猛非凡。

  该书逻辑清晰地指出,每一轮科技革命都会引发一次工作革命。曾经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工种,几乎都逃脱不了被历史甩出轨道的宿命。创新工场李开复大胆预言,未来10年,世界上50%的工作都将被机器人取代!人工智能因其强大的学习能力,甚至有可能发展到超越人类的水平,威胁人类自身的前途和命运。

  启动新一轮的教育革命,用创意科教指引孩子们从小学会正确与人工智能竞争和合作——这就是本书为此提出的解决方案,也是本书的重大贡献。市面上讲人工智能、讲AI大趋势的书这几年冒出来很多很多,国内外很多新闻报道也都在大肆宣扬人工智能如何强大、如何高效替代人类劳动力,但告诉我们“怎么办”才是最有意义的。

  根据人工智能强大的感知力和判断力,此书独创性地提出了AIQ(人工智能商数)概念,即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能力水平,它决定一个人在未来社会的事业高度。对标现有的IQ和EQ,AIQ概念的提出十分创新却又顺理成章。针对机器人擅长处理单一任务、缺乏创造力沟通力、进化力强等特性,作者又提出发挥多元智能、提高沟通力、创造力和学习力等发展点,并据此提出了“AI教育革命的十大纲领”:

  纲领1.从边缘到主流:AI教育进课堂

  纲领2.从动脑思考到动手思考

  纲领3.从平均主义到一专多能

  纲领4.从管理孩子到领导孩子

  纲领5.从标准化到非标准化

  纲领6.从好成绩到好问题

  纲领7.从温室到社群

  纲领8.从重理轻文到文理兼修

  纲领9.从主课教学到专题学习

  纲领10.从赢在起跑到赢在长跑

  以上十点,仅看标题,似乎与素质教育的提法有所类似,但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对这些又会有新的要求,作者均用了不少的篇幅做了详尽阐述。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单停留在教育理论层面,而是已经开始实践这些教育理念并初现成果;或者说,以上这些教育理念,是他多年开展创意科教事业的精华总结。他创立的贝尔科教集团,现已在全国100多个城市拥有300余家机器人儿童学院。

  总的来说,这本书无论是对教育工作者,还是为人父母,都很值得一读,并且基本都能从中得到具有实操性的教育方法建议,是人工智能和教育双领域叠加的较好范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