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互联网思维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互联网思维读后感10篇

2018-04-11 20:4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互联网思维读后感10篇

  《互联网思维》是一本由郭洪安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23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互联网思维》读后感(一):《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关键就是两样东西

  《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关键就是两样东西

  “互联网”是一个什么东西?

  它在哪里?

  在我们使用电脑的隔壁?在我们宅着的门外?在社区通向的马路上?在远方的那个城市

  我们有一种错觉,觉得互联网就在我们家门口的那条马路之上,我们把我们的发言,扔到了那条马路上,然后,我们在网上的一切,便会顺着那条马路,流到了世界各地,全球角落

  其实我们曾经对互联网有一个错误理解,认为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我们最终得知,思想相连的,永远不是虚拟的,而是一个真实。当初有一种奇怪的思潮认定互联网为虚拟的世界的时候,有一个最典型说法,就是“你上网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你对面的是一只狗还是一个人。”

  这种错觉,在互联网一次次的大浪淘沙过程中,被荡涤得不知去向。在认为网络是虚拟的时代,产生了适应虚拟时空的蓬勃的“繁荣”,我想还是把它比拟为“前繁荣”比较好,比如盗版类的下载形成了名震天下网站,像电驴、字幕网,都曾经是网上牛气冲天的网站,但如今已经萧条门可罗雀了。这些网站的自生自来,或者叫速生速灭,实际上伴随着的是对“互联网”的再定性,就是彻底否定了“网络的虚拟性”。网络不是狗与人都不分的人畜混合场,它是一种典型的人的智慧流通的场所,正是因为互联网的重新定性,我们才能在“人”的范畴里去讨论互联网思维的存在可能性。因为显然,如果对面的是一条狗,是用不着担负起“思维”这个专属于人类概念的。

  “互联网思维”是谁第一个提起的?读完了郭洪安所著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生存法则》一书,我在前言中,知悉的信息是,这是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百度的一次大型活动上首次提出来的。

  《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生存法则》的作者郭洪安是浙江顺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在书中,用他所在公司的“现身说法”,杂以成功的互联网精英案例介绍了“互联网”的各个棱角层面,提出了颇给人启迪的八种“互联网思维”,分别是:用户思维,平台思维,粉丝思维,社群思维,流量思维,微创新思维,跨界思维,大数据思维。

  八个思维林林总总,包罗万象,在每一个思维里,作者都精选了那些我们所熟悉与不熟悉的互联网成功案例,给人有益的启迪是无疑的。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这八个思维,就会发现,它的核心的东西,其实就是两样。

  是什么两样?

  我想,这两样东西,就是“用户”与“平台”。

  实际上,这两样东西,就是你上互联网最必须碰到的两样东西。

  你登陆上网,就会碰到网络的另一个用户,这是你上网的最基本的吸引力

  而同时,你上网的时候,你触碰到的是一个能够承载你与另一个用户互动的平台。

  就这两样东西,决定了“互联网思维”的方方面面。

  比如,上面引述的八个思维,都能够归结到这两个核心关键词里。

  比如,在用户这个范畴里,“用户思维”自然隶属于这一体系了,“粉丝思维”,实际上关注的是如何吸引人的注意力,落脚点也是用户;“社群思维”,意味着用户之间的沟通与结队,典型的是一种用户思维的扩展;“流量思维”,陈述的是在互联网上必须有流量的关注,有关注,就能带来影响,带来效益,用的基本面仍是用户。“大数据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关注的是用户思维的集体意向,体现出的是由数据表达的民意、集体无意识,它典型的折射的是一种用户的内心指向。可以说,“用户”这一个核心东西,包括了互联网思维里的“五个思维”篮子里装的东西。

  再看“平台”这个范畴体系里,“平台思维”典型的是强调平台的重要,一个企业,哪怕是一个人上网,都必须有一个平台,如果是一个企业,那至少得有自己的一个网页,有自己的一个公众号,如果是一个人,那至少得有自己的博客,自己的一个网名,可以能够展现自己的登陆的入口,这就是平台;“微创新思维”,这就是在已有网络占位的情况下,不断延伸自己的触须,求得更多的平台扩展空间,这典型的是一种平台扩张战略;“跨界思维”,则述说的是平台的另立门户,狡兔三窟之意,在互联网时代,的确是要这山看着那山高。很多互联网死去的巨头,都是因为死守一窟,终于枯竭而死。同样,书中的“五个思维”是属于“平台”范畴的。

  如此看来,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可以套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理论模式,从用户角度讲,企业必须把客户放在中心,按照客户的需求,打造自己的产能与产出,要想象到,你的产品出了厂门,就进入了互联网,那么,互联网能不能接受你,你是否会无人问津?你的工厂目标根本不是你的产品出了大门万事大吉了,必须达到的要求,就是你门面的那条象征着互联网的马路,能把你的产品吸纳进去。这意味着,你的产品进入了门前的通衢,要吸引人,要引人关注,要有流量扫过你的装着产品的车。就是说你要在互联网上翻江倒海,掀起波澜,如果你在互联网上产生的是一潭死水,那么,这样的企业就白白地到网上走一遭了。

  同时,互联网思维提示企业的是不要忽略你的平台建设,如果没有一个平台,怎么有你表演的空间?怎么能够产生接下来的吸引眼球的轰动效应?为了博人眼球,互联网思维里便引出了种种眼花缭乱的高招。比如,最典型的是360的免费策略,一举把金山毒霸、瑞星杀毒、卡巴斯基苦心经营半壁江山给打得落花流水。我还记得当年买过金山毒霸套装盒,蓝色盒子,一张薄薄的盘,上面还有激活码,借给了同事,这一个码用过之后,便不能再用了,白白浪费了一百多元钱买来的光盘。后来觉得金山毒霸太温顺,于是又选择了瑞星杀毒,前几天收拾杂货箱,还发现这个光盘盒。这些杀毒软件,当年都搭起了自己的舞台,可谓高傲地向用户收取了真金白银的费用,声名日隆,令我们用户敬畏三分。没想到的是,360横空出世,一个免费的承诺,把用户都吸引了去,自此互联网的用户都涌到了360的平台上去了。有了平台,不怕没有眼球光顾,互联网思维里“粉丝、流量、社群”等等概念都有了,360终于踏平杀毒市场,高踞巅峰,笑傲江湖了。平台重要,有了平台,用户就来了,而用户来了,又带来平台的进一步延拓,互联网的两个宝器联手协作,就可以在互联网时代所向披靡大获全胜了。

  其实到网上查一查,会发现使用《互联网思维》名字的书有很多。而郭洪安的这一本书,可贵之处,就是作者在书中穿插了他所在的网络公司的实例,这一方面可以让本书更接地气,多了几分亲和力,但同时也可以看出作者写作这本书时的匠心所在,就是在介绍共性的互联网思维的同时,巧妙地传达了自己企业的文化精神。把企业的锋芒价值隐藏在互联网时代的大纛之下,展现自身企业的真枪实弹,可谓是兵出奇锋,剑走偏锋,必须赞一句。

  《互联网思维》读后感(二):企业互联网背景下的生存法则

  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的是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在百度的一个大型活动上,李彦宏与传统产业老板企业家探讨发展问题时,李彦宏首次提到“互联网思维”这个词。他说:“我们这些企业家们今后要有互联网思维,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你的思维方式要逐渐从互联网的角度去想问题。”

  这种观念如今已经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甚至企业以外的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人所认可。这本书的作者郭洪安是一家网络科技公司的董事长,他用亲身经历和独到睿智的洞察力,向我们剖析了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发挥的巨大力量和无限潜力,以及大中小企业如何在这种大环境中生存、崛起。

  读完本书,我个人总结了认为比较重要的以下几点:

  1、用户思维。

  要一切以用户为中心,任何管道最终都是流向用户的,如果用户不认可你的产品和服务,那么质量再高也没有市场。例如面对新的信息流通模式,如何取信于用户,获得用户的好评,过去那种集中火力轰大门户,传统强势报刊媒体做法基本失去了作用,适合去中心化特点的各类红人、大V的出现适逢其时,所谓的“自媒体”说法就此流行

  2、社群思维。

  不加入社群会成为一座信息孤岛,消息闭塞、不与外界沟通联系必然会被时代所抛弃。就像人与人交往一样三观符合的人相处才会舒适自在,建立社群也是同样的道理。2016年网红界的清流papi酱,2016年4月拍卖一条单一广告获得了2200万元收益拥有了1200多万的粉丝。其实,正是因为papi酱形成了自己的社群,有一群与她价值观相仿的追随者忠实守护

  3、创新思维。

  连考研政治新闻联播都一再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灵魂。企业要建立自己的“试验田”,例如在电子科技和手机领域,我国的华为在自主创新和研发领域就独树一帜,开辟了大片国际市场。要不断尝试,寻找最佳突破点,就算再不济,也要力争快速复制,提升市场占有率。

  4、跨界思维。

  跨界会让企业站在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发现商机,寻找到最佳利润点。这种模式在娱乐界和影视界有许许多多的案例。截至2014年底,全年票房排行前十名的国产电影中,有五部都与跨界有关;一个唱歌、演戏、综艺多栖发展的艺人比一个单纯的综艺主持人更有发展前景;一个企业站在本身业务之上的高度,涉及各个领域,会让企业有更多发展的可能,发展前景也更加稳定

  不过,正如本书作者所讲的那样,互联网思维极其重要,但是仅有思维的突破是不会让企业获得成功的,更重要的是用好互联网思维,在产品的研发、生产、物流、市场、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环节都要顺势而不,并将传统价值链改造成互联网时代的价值环。从业务层、战略层、组织层三个方面围绕终端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设计,这便是互联网思维的精髓所在。

  从这个层面来讲,互联网思维不是核心,但却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前提和首要条件

  《互联网思维》读后感(三):以互联网思维突破传统行业

  在当今互联网无处不在的时代,它不但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转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互联网有几大思维方式,分别是用户思维、平台思维、粉丝思维、社群思维、流量思维、微创新思维、跨界思维和大数据思维。这是郭洪安的新书《互联网思维》里总结的。

  用户思维。从最早刘备的“以人为(资)本”,到如今社会发展的“以人为(根)本”,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商业也是不断发展的。用户思维就是把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第一要务,以解决用户的痛点为出发点。让用户变懒有四条规则,一是帮用户思考,二是引导用户选择,三是代替用户决策,四是让用户少做事情,并收获相同结果。在社会信息量剧增,分工越来越细的趋势下,注意力又变成了一项资源。如果能帮助用户收集信息并决策,那会是一桩好的生意。2018年要上市的小米,从一个大家都熟悉的性价比高的硬件公司,上升到一个众所周知高性价比的综合品牌雷军把高性价比从硬件做成了品牌。人们发现,只要小米官网出售的东西,性价比都高。自然而然,小米公司网站的流量就要大幅度提升,也会带来源源不断订单

  平台思维。2013年的时候有外国作家出版《平台》一书,那时平台热风靡一时。京东是平台,它吸引很多商户入驻平台,不但丰富了平台上的商品也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又赚取了很多流量费。越来越多的人登陆平台消费,越来越多的收入流入平台。这也给新加入者一个很强的壁垒。

  粉丝思维。现在的中国人越来越懂得为优质内容或服务付费了。大量的网红都是因为有众多的粉丝打赏而年入数百万甚至千万。自媒体第一网红咪蒙,以她风趣犀利擅长鼓动人心风格,已获千万粉丝,年收入千万以上。

  社群思维。大概在去年,各自媒体大V都开始开办网络付费课程(内容导入),课后建立社群(流量沉淀),演化成商业模式(流量变现)。有的是建立付费社群,有的在社群里卖东西,各种盈利模式。甚至演变到社群里只有大V的助手,大V不出现,被质疑圈钱。

  流量思维。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资源排序:注意力、时间金钱。关注度就是带来流量,就能够产生价值。所以很多企业以免费为切入点,吸引流量。免费的操作模式有以下几种:一是A产品免费,B产品收费,如手机不收费,预存话费收费;二是A产品免费,用户不付费,由第三方付费,如电视剧,广告商付费;三是普通版免费,会员版收费,即大量用户免费,少量用户收费,如网易邮箱,只有VIP付费;四是产品免费,运营商想获得关注度,如360以免费杀毒软件占领市场;五是产品不但免费还给补贴,如滴滴打车把打广告的钱补贴给司机和乘客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大的市场份额可以给新入者造成较大壁垒,也可以利用大流量采取其他收费方式。

  微创新思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倡导下,现有企业都想方设法创新。在经营初期和中期,采取微创新思维更容易快速崛起和发展。2013年,大众点评试图打通商家交易环节,为在线预订做准备。大众点评将预订按钮放在了商家名字旁边,用户点击后显示“此项功能正在开发,请稍事等候”。因为超高的点击量,证明了用户需求很大。然后,让呼叫中心客服人员打电话与商家确认收集到的订单信息,再将结果反馈给用户,完成闭环。此项测试中发现了问题,从而以最小成本开发了新的产品。

  跨界思维。现在个人都争当斜杠青年,企业也都纷纷玩起了跨界。其实个人觉得最有发展前景的就是“互联网+”传统企业。2012年褚时健利用电商平台卖橙子,开卖前30分钟卖出800箱;24小时内卖出1500箱;5日内销量已达3000箱;顺便签下2013年独家网销合同,并合作规划了未来20年的市场。

  大数据思维。未来的竞争是数据量、数据挖掘能力的竞争,当企业通过大数据获取了竞争对手的核心数据,想实现超越就轻而易举。亚马逊利用大数据使得“双十一”购物高峰“单未下,货已到”。亚马逊的“预测式发货”是通过分析用户历史订单、商品搜索记录、购物车清单以及用户在某件商品上的停留时间等信息,在用户还没有下单前,已将包裹调拨到离用户最近的运营中心。

  我们可以以用户为中心设计产品,利用我们已有的销售平台获取流量,在社群中培养一批粉丝,以微创新的方式推进,运用大数据预测市场和销量,跨界互联网+农业,以实现利的突破。

  《互联网思维》读后感(四):互联网风口的“花渐开”

  浙江顺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洪安,《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生存法则》是互联网时代的一本非常及时的书,在国家层面提倡创新创业的新时代,在民间涌动的企业家精神的当下,无不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风口让很多人飞起来、富起来,互联网的风口绝不是一个风口,也绝不是最后一个风口,互联网风口会渐次打开,互联网的创新正是新的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从淘宝、天猫,到阿里巴巴的全面开花,马云成为移动支付的风口,同时也是健康产业的风口,冲击这传统的银行、医院,或者说因为互联网思维让传统的各行业面临着重新洗牌或者重塑的一个复杂过程,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特征,我们无法拒绝,更无法回避,需要我们做出应答。

  正如台湾的蔡英文必须回答台湾属于一个中国的必答题一样,我们无法回避互联网思维这道必答题,也许我们的答案相差十万八千里,或许我们对互联网有各种各样的误解,诸如,电商对实体的冲击也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博弈也罢,种种矛盾都在同一时间同一思维层面上指向了所谓的“罪魁祸首”的马云,这里,马云仅仅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符号,大可不必太在意,你看,马云在面对种种指责的同时,还是那样的云淡风轻,因为马云是外星人,不是地球人。人们都这样认为,事实确实是这样吗?

  事实确实这样,说马云是外星人,一语中的,可惜的是,我们不了解马云,因为马云用的就是互联网思维,说他是外星人也未尝不可,这是普通人对马云的误读,从误读中,我们看到互联网的实质,认识事物,通过现象看本质,互联网才是关键词,才是破解问题的关键,破解问题的症结所在。

  《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生存法则》,从这个意义上看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一点也不为过。互联网时代了,大家开口闭口都是互联网,互联网正成为一种时髦,互联网正成为一种炫耀的标志,离开互联网好像就落伍了,好像开不了口了,这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无疑,互联网需要我们做出明确的应对,但是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是互联网能解决的。当下的碎片化、断章取义、狂欢化正在淹没事物的本质,正在啮噬我们思考的能力,判断的能力,这是值得警惕的问题。

  郭洪安的著作,正好弥补了我们对于互联网的无知,或者说是表面上的虚妄,不是人人都能谈得了的,郭洪安做到了。其一,互联网企业的创业过程,他经历过了,甚至失败过,最终小有成就;其二,这本书,系统介绍了互联网的现状、过去与未来,让我们看到互联网的本质属性;其三,思维的变革,这是本书提供给我们最为有效的思维,以适应这个变革的时代,财富积累的时代,认真思考的时代。

  作者简明扼要,用户思维:一切服务的原点;平台思维:生态圈驱动模式;粉丝思维:梦想加速器;社群思维:不加入社群你就会成为信息孤岛;流量思维:关注度就是价值;微创新思维:保存主力,试验田试错;跨界思维:万物互联,接通管道;大数据思维;让结果可视化、可量化。

  本书的语言简洁不啰嗦,符合这本书的主旨,不浪费读者时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让读者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在当今信息泛滥的时代,这或许是值得提倡的更是值得赞许的。

  《互联网思维》读后感(五):8种互联网思维

  首先还是要评价一下,书籍的装帧和封面设计。封面的字体和人物位置都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封面除去人物照片,只有橙色、黑色、灰色,三种颜色,比较整洁,作者照片的西装也是黑白灰,整个封面颜色很和谐。作者的名字和图书的名字选择了橙色,副标题“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生存法则”选用了黑色。主次分明,设计用心。

  还有一点我觉得很有意思的创意,是封面上的假腰封设计。我个人很不喜欢腰封,觉得这是一种浪费纸张的营销方式。本书的美术编辑,实际上是将腰封融到了封面里。一方面达到了宣传效果,有了吸引读者阅读的导语,另一方面也节省了资源,同时,橙色背景,黑色字体的选择又与整体的封面相称,总之是很简单很实用的设计。

  在封面上贴上作者照片的封面设计,是封面设计中,比较经典的一种。经管类的图书,或者说文科类的图书经常会采用这种封面,相比那些机械、电子、化学之类的理工类的图书很少会做这种选择。

  “互联网+”“互联网思维”最早是QQ的马化腾提出来的,后来政府也从官方的角度做了肯定。在互联网热潮下,很多人都开始寻找、选择和研究什么才是互联网思维,什么才是在这个时代下,企业的生存之道。这类书籍也一度热销。

  不得不说,这类书籍,将作者照片放到封面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看中作者的个人影响力和品牌里。本书的作者是郭洪安, 现任浙江顺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及世界华人工商促进会温州分会副会长,也是顺联动力商城及中华安聪大爱公益会的创始人。他的一个很重要的标签就是农村电商带头人。 郭洪安创办了一家灯具电子商务平台“照明行业网”。此时正是电子商务平台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网站的人气越来越旺,一些大的平台如搜狐、阿里巴巴都主动找他合作。 2015年10月1日,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顺联动力商城正式上线。顺联动力是基于移动端实现便捷手机购物的社交共享电商平台,是在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指引下,为大众打造出零加盟门槛形式的社交共享电商平台。

  从作者的创业经历来看,这本书的可读性,可想而知。身为一个奋斗在互联网+行业的文科生,对本书的消化完全没有障碍。郭老师在书中阐述了8种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平台思维、粉丝思维、社群思维、流量思维、微创新思维、跨界思维和大数据思维”。全书共计8个章节,每一个章节有4篇文章。分别从理论、实践、案例上对8种思维做了全面阐释。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读完此书,我算是了解了互联网行业的起起落落的由来,还有那些国内外的互联网公司或者是其他行业再互联网时代,运营互联网思维进行转型和升级的时候,犯的错误和打的胜仗。这是一本互联网从业者需要读一读的好书。难得的是,它并不烧脑,它的道理讲得恰到好处。

  《互联网思维》读后感(六):互联网太神奇

  小的时候看忍者神龟,最羡慕的就是每只龟手里拿的那个通讯器。当时动画片里叫什么名字我不记得了,只是觉得那东西好神奇。人手一个的话可以随时通话,甚至可以随时视频。没有想到,仅仅二三十年过去,那东西竟然成为了现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像当年的忍者神龟那样,随时随地和朋友通话、聊天、视频了。当然,现阶段的互联网技术也不仅仅如此,而是在以一个你我无法意识到的速度在不断发展着。这本《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生存法则》就是一本为我们介绍互联网的书。

  顾名思义,《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生存法则》是写给那些成功或者不成功的企业老总看的。这几年来,谁不懂互联网,谁必将被淘汰。正像封面所讲,这是一场互联网商业时代的思维革命,脑子里没有互联网,没有互联网+的意识,小企业无法走出巨头的阴影,大企业也不可能突破发展的瓶颈,新兴企业更不要谈如何弯道超车。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年代,只要一天不学习,就会一天跟不上时代,被这个时代淘汰。

  互联网带给大家生活上的变化太多太大,而这些放大到企业那里,则更多更大,甚至是致命的。企业的老总们要在我们前面就想到这些互联网带来的变化,他们要在产品研发、生产、物流、市场、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都要顺势而变。这本《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生存法则》正是教导那些老总们,如何正确培养自己的互联网意识,如何在互联网时代里提前做好准备,如何赢得这个时代的。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老总们只要读了这本《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生存法则》,就可以胜任互联网时代的工作,我们只能说,这种像《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生存法则》类型的书籍,老总们真的应该多读读,这让他们认识现在这个时代,有着很大的帮助。在这一点上,这本《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生存法则》已经达成了它的功用,是相当合格的。

  互联网时代成功的例子很多,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但是最成功的例子还是那么几个,所以,书中提供的例子我在其他的书里看过一些,如果作者能够提供一些其他的例子的话,肯定会给老总们更多的借鉴和帮助。当然了,其他的例子影响力未必能够达到本书中提到的这些。

  通过阅读这本《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生存法则》,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这一方面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我最喜欢读的就是与大数据有关系的那部分内容。书中的最后一个章节专门讲述大数据,但其实在前面的部分里已经有不少的地方提到了大数据。在书中靠前的部分里,有这么一句——“通过收集用户的信息可以非常精准地锁定甚至预测用户的下一个消费行为”。这句话听起来感觉十分地神奇,简直就像预测一样了。我们非常不相信,但是看到书后面有关亚马逊未下单先发货的事情,以及朋友圈预测女友结婚的事情时,我们就不得不信了。另外,通过本书,让我更加清晰地弄明白了微信和QQ的区别,我是QQ忠诚的用户,但我也不得不使用微信。本书告诉我,“微信让沟通更有效率,QQ让沟通更有乐趣”。

  《互联网思维》读后感(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 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 说明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

  如果不变通呢?则会死。人如此,企业如此,国家亦是如此。

  我们时常听到这样的段子↓

  或者顺势出现这样的广告↓

  科科,营销大法好

  于是,大家只把这些当作远离生活的段子,跟着开心了。殊不知,有那么个群体心里并不好受,他们是传统行业兢兢业业的螺丝钉,却在新机器发展的浪潮来袭之际被拍死在了沙滩上。于是各种负面的社会新闻、家庭悲剧涌入世人眼帘。

  试想,如果作为普通员工的个体早点转换下思维,企业跟上时代步伐早点掌握互联网新思维,那么,悲剧也许就不会那么多那么惨重,我们的社会也会良性发展。

  为什么传统的商场倒闭的速度越来越快,而电子商务越来越火?为什么传统的电影院、餐饮举步维艰,而网络视频、外卖啧日益火爆?为什么地产、出租车都在寻求转型,互联网中介、打车软件却红得发紫?原因就在于:时代在变,思维也要跟着变化。

  且看,现今出现的一些新企业,他们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却能在短时间内做出惊人的成绩,后来者居上,远远超过传统企业。而这场巨变的背后,就是互联网思维的力量。

  郭宏安《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生存法则》从一位成功人士的视野为读者们完整讲述了互联网思维的精髓所在。本书分析了八大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平台思维、粉丝思维、社群思维、流量思维、微创新思维、跨界思维、大数据思维,用理论概述、案例分析、方法总论、图表详解等方式,为普通读者拆析了这个难懂的领域,从而使读者看起来毫不费力,并能照猫画虎拿起来就用,化繁为简,直戳要害。

  用户思维:一切服务的原点

  现如今,很多人都有公众号,然而有的公号粉丝百万,10万+一只手都数不过来,有的公号则辛苦经营数月都用户寥寥,究其原因,是在于不懂用户心理。在运营上有句话叫不以用户需求为目标的推送都是自嗨。反观那些大号们,就算是发的广告,读者读完也是意犹未尽,完全忽略了猝不及防的广告对他们心灵的伤害。润物细无声,广告则接踵而至。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大号们懂得用户的需求,他们知道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用户,随时感知用户的痛点与爆点。这就是互联网思维运营者必须做的第一件事。

  平台思维:生态圈驱动模式

  我们买东西会看品牌,这个品牌的产品值得信赖,就算是最新推出的产品,也会跃跃欲试。这便是品牌,或者说平台思维。我们看八卦,首先想到微博,看故事,会想到天涯,看干货,会选择公号,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运营模式,而共通的一点是,这些平台的信息源以及用户都是多样的,这些平台都是开放的、共享、共赢的平台。运营者只需要提供一个平台,便会有千千万万的知识、八卦涌进来。

  乍一看,运营者似乎并未发出多大力量,实际上,他们才是掌握权力的看不见的手,他们负责制定规则,甚至掌握用户每天看到的内容,力量不容小觑。而这,是传统企业注意不到的。

  粉丝思维:梦想加速器

  我特别想做明星的书,或者微博大V的书,因为他们有着庞大的粉丝团。正如我们小时候做过的梦一样,中国有十几亿人口,要是每人给我一块钱,那我不就是富翁了吗?可是每人愿意给我,于是我依然穷着,甚至时不时为了别人的这个梦想而努力着。我羡慕着TFboys的粉丝号召力,他们所到之处便会繁荣一片,于是他们富了,开心了,粉丝们口袋瘪了,也很开心。粉丝经济时代,谁拥有了粉丝,谁就能拥有实现梦想的机遇,它足以让普通人变成红人。

  有些人读的书不多,但喜欢跟风;有的人有钱有脑子,于是他们成了跟风赚钱的那批人,而大多数吃瓜群众则成了这批人的拥趸。所以,网红们花开遍地,即使作品质量惨到大脸,依然不乏众人为其买单。

  社群思维:不加入社群你就会成为信息孤岛

  我们小时候在学校喜欢参加兴趣小组,后来喜欢参加各种社团,再之后喜欢加入各种社群。例如如今大火的B站,二次元甚至多次元们玩的不亦乐乎,他们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欢快蹦跶。如果你是二次元爱好者,但你不知道有B站的存在,你一定会叹息,在中国二次元没有良好的土壤。然而,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互联网发展至今,只要在百度输入你感兴趣的话题,你就会找到同类。谁不愿意跟同类玩耍呢?

  这让我想到前段时间很多人讨论的话题,90后换工作频繁,任性裸辞之类的话题层出不穷,70,80纷纷吐槽,试想,究竟是如今的年轻人浮躁还是时代在变化。显而易见,是时代在变化,所以年轻人的思维也在变化,大家都在寻求自己的同类。找工作如此,谈恋爱也逐渐不为金钱、父母之命所困,每个人的自我意识都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被放大,被满足。而那些追随传统脚步的同学,只能说,他们在未能找到互联网时代的自我意识便早早将自我意识扼杀在摇篮里了。

  流量思维:关注度就是价值

  做产品,做运营,除了拥有粉丝思维,社群思维,还要拥有流量思维、不少运营者过于强调转化率,却忽视了流量基数。流量基数少,即使转化率再高也只是小众。互联网时代的流量即意味着关注度高,有了关注,则才可能将高关注变成高盈利。

  早期的运营者们都会去街上扫码送饮料,送小礼物,这就是粉丝积累的过程,这就是关注度的价值。

  跨界思维:万物互联,接通管理

  我们同事在聊天的过程中会聊到,现在的作者可不得了,会画画会写字,还有大把粉丝,顺便做个代言人,时代对于我们的要求真是越来越高了呢。对的,时代在召唤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产品经理,既要关注产品本身的质量,又要打通渠道,熟知读者的心理,才能让自己的路越走越顺畅,才能让爆品如期产生。

  如何成为这样的全能人才,唯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之能耐。例如我自己,如果不上网,也许我不会知道二次元的世界如此绚丽多金,铁粉们烧钱烧得那么开心,一个不起眼的小娃娃居然卖到几百上千块。乍一看这样的小娃娃,也许我们会不屑,可如果当我们了解到其粉丝成千上万数亿,我们便会毫不犹豫抱紧小娃娃的大腿,这便是新的商机,如果有一天,在这个领域出现了新的大佬,我们也不必惊慌,因为我们早已知道这个领域的存在。我们也不必惊讶于有的朋友惊呼这也可以。

  最近兴起了一个概念,叫“斜杠青年”,说的便是这个。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不拥有互联网思维,难有新想法,人们对于很多事情的思考也会变得很窄,很短视。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是行不通的,得看你能不能发现那条路。

  《互联网思维》读后感(八):历史可能会骗人,但未来假不了

  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的是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在百度的一个大型活动上,李彦宏与传统产业的企业家探讨发展问题,李彦宏首次提到“互联网思维”这一词。他说,我们这些企业家今后要有互联网思维,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你的思维方式要逐渐从互联网角度去想问题。几年过去,这种观念已经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甚至企业以外的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人所认可。但“互联网思维”这个词也演变成多个不同的解释。

  随之雷军提出的“风口理论”,彻底引爆了这一观点。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出现了各种概念性的词汇,如互联网+、大数据、社群思维等。比起传统产业,科技、互联网等这些产业的更新速度堪比博尔特飞一般的双腿,到了今天互联网一次还真的流行吗?答案是肯定的,问题是还能火多久。当蓝海变成红海,最后能存活的只有产业的老大和老二,这是个烧钱的行业,只有资本才能撑的起来。

  互联网虽然赋予了一切可能,仿佛只要有idea,钱与技术都不在是问题,在互联网这个风口是,人人都这么传,但是这么做的大部分都死了。所以我认为,仅有思维是不够的,如果把互联网思维配以传统产业的+,比起单纯的互联网创业,存活率貌似更高,但现在这些概念都被玩烂了,不否认提高对互联网思维的认识,有助有企业转型,但风口已过去。

  中国互联网元老、宽带资本田溯宁说:“未来的企业要互联网化,每家企业都要有互联网的思维。在未来不用互联网方式思考问题,就没办法展开竞争。”互联网是一个新的领域,但是这个新的领域从2000年就开始出现了,这究竟算不算新的领域呢?当然,比起传统企业来说,它还很年轻,未来还有无线种可能,“历史可能会骗人,但未来假不了”。抓不住未来的企业将会成为后来者的踏脚石。今天看一个产业有没有潜力,就看它离互联网有多远。

  所以,要了解互联网,先从互联网思维开始。再以此了解概念性的词。这本书出版的有点晚了,如果在去年或者前年出版,可能更为合适。未来可能用户体验的时代,也可能是马云说的DT时代,它是以服务大众、激发生产力为主的技术。也有可能是以虚拟现实为代表的VR、或者人工智能。当然这些都是技术性的,思维性的话,还是以互联网思维与社群思维为主。但不论如何,要想不被时代抛弃,互联网是必学的一门课程,互联网思维也是必要了解的,这是一扇绕不开的门。

  《互联网思维》读后感(九):大数据时代,企业必须转型。

  今天是618年中大促,写这篇《互联网思维》的书评真的好应景。今天你剁手了吗?

  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进入了全民网络的兴起。无论你是卖家还是买家,B2B平台还是B2C平台都在分大数据时代这杯羹。

  《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时代下,涌现出许多的大数据公司,百度、腾讯、苹果、谷歌、阿里巴巴、京东等。大数据企业需要保持一定的企业活力,就得不断的创新,技术和人才成为刚需。大数据时代的搜索流量。

  举个例子:假设客人想买一台冰箱,当他在搜索引擎键入冰箱的时候,大数据就会自动识别,提供性能最好的,最便宜的,性价比最高的,最省电的,最环保的,综合信息智能综合。这就是大数据时代的便利,客户能更方便的购买到自己最需要的东西,不必东奔西跑,一直对比。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大数据时代可以让全球的物品,在全国流通。全球购一键买到你想要的东西,促进国家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美国的玛丽买到了自己喜欢的青花瓷餐具,中国的小芳买到了自己需求的日本马桶盖,日本的香菜小姐买到了自己想要的法国香水。一张无形的网,联通这个世界的快乐时代。

  《互联网思维》作者郭洪安,现任浙江顺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及世界华人工商促进会温州分会副会长,也是顺联动力商城及中华安聪大爱公益会的创始人。农村电商带头人。

  《互联网思维》读后感(十):如何让企业散发出活力

  郭洪安,一个颇有传奇性的人物,头上挂着现任浙江顺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世界华人工商促进会温州分会副会长、也是顺联动力商城及中华安聪大爱公益会的创始人、农村电商带头人等诸多光环的八零后。又有多少人知道他最开始仅仅是一个中专毕业生,英雄不问出处,郭洪安在这本《互联网思维》中,给我们带来的是关于企业的新的思考方式,让企业在现在这个“华联网”+“大数据”的时代散发出新的活力!

  只看前言和第一章“用户思维”我就被这本书吸引住了,尽管我只是一个企业的小职员,可是书中介绍的那些新颖的思维方式,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借鉴的,企业和人除了名字不一样,还是有许多相同的地方的!书的开头用了三个为什么来质询传统企业面对兴起的电子商务,传统的影视,餐饮面对网络视频,外卖等竞争乏力的现象。究其症结所在还是原先那种固步自封的思维作怪!“时代在变,思维也要跟着改变”郭洪安在书中诠释了李彦宏提出的“互联网思维”这一个新名词,其意义在与传统的工业化思维区别开。我们都知道在十几年以前,老一辈的企业家们都是很厉害的,资产雪球滚的飞快,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我国正处在经济上行的特殊阶段,人们对生活水平的需求日益提高,所以无论做什么买卖都很火爆。但是呢,十几年过去了,尽管我国的经济仍然还是在上行,可是对于人们来讲,现在追求的已经不是物质生活的提高了,人们更注重心灵上的慰藉,以前企业中那种老子天下第一的思维在现代社会注定是要被淘汰的!

  我们都知道,现在互联网技术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物流公司,已经打破的地域的壁垒,现在人们需要某件东西的时候已经不再需要亲自出门到实体店中去购买,我们需要付出的仅仅只是等待几天的代价,淘宝,京东的兴起一集强大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而且随着网络的兴起“大数据”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熟知,一个企业只有知道自己的客户需求在能更好的发展,我们都知道每个人对每样东西的需求都是不一致的,但是不是有这么一个原则么“少数服从多数”企业运用数据了解最大客户群体的需求生产相应的服务,而通过定制等个性化的服务去满足有特殊需求的人,这就是数据化能够带来的巨大收益!当然这仅仅只是互联网思维中的一方面而已。

  郭洪安在文中提到了雷军的小米公司,小米我们大家都知道,号称中国苹果,从2010年成立以来短短几年就成为了国内手机界的巨头之一,而且现在多元化发展,什么产品都在做,之所以能聚的现在的成果就是很好的利用了互联网思维的模式,让员工和用户参与产品的设计,生产等流程,并且为产品提供意见或建议,这样的方式可以和用户惊醒充分的沟通找到用户需求,那么对于销量就剩下数字的问题了。

  互联网思维当然不只是这些,互联网思维包括很多我们想得到和想不到的东西,用户思维,平台思维,粉丝思维,大数据思维……都在其中,当然这些知识已经发现的,互联网下的思维还有更多需要我们去探索,企业想要生存,就不得不改变,为什么当下许多传统企业倒闭的倒闭,破产的破产,或者是被兼并,一味因循守旧注定了是要被时代所抛弃的,而在现在这个互联网逐步拓展到生活方方面面的时代,企业想要生存下来就必须迎合他,用互联网思维让自己焕发出新的活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