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腾讯传》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腾讯传》读后感10篇

2018-04-15 21: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腾讯传》读后感10篇

  《腾讯传》是一本由吴晓波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3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腾讯传》读后感(一):与其他历史一样互联网历史也是一场群殴。

  马化腾创业的4个伙伴都来自中产阶级家庭。89年上大学时就自己配了电脑。这是最基本的原始经济情况。腾讯也有没有钱时候,也有创始人垫钱和借钱的时候,但是没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始经济情况,在那个年代,怎么凑出那么多万的启动和后续资金。钱不是一腔热血就能解决的,真金白银和关系都是自带的。现在很多成功故事都刻意隐瞒了这些,要注意

  这本书说的是一个强强联合的故事,虽有坎坷,也有时局的因素,但是本质上,还是强强联手,一步一步走过来,在谁也看不到未来的时候,没有其他选项的时候,硬着头皮上。这股韧劲,不只是运气。不论是顺境逆境,都上。这种血性和野蛮,不在这里,也会在其他地方获得成就

  突然感觉没有尽头,一件事解决了,高兴了几天,然后又来一件事,解决完又来一件事,一件事接着一件事,顺的不顺的,交织着,发生着,更替着,很多时候,是被动的,想要找钱,这个不给,那个不给,好吧,来了一个愿意给的,谈条件谈个天昏地暗。角力的博弈,很多时候看得心累。

  就这么一个波动一个波动地往前走,日日夜夜琐碎想不到问题一次次摊在面前,只能做了,还能怎样呢。

  腾讯的背后,一直都有资本身影,这个层次的资本流动不是我们可以参与的。

  总的来说,互联网很有意思

  《腾讯传》读后感(二):腾讯传

  《腾讯传》这本书,其实有很大的卖点,中国杰出企业作家吴晓波与中国市值第一的互联网企业腾讯的连线,一个“互联网+新作家”的热点,这么一个吸引人眼球材料,至少在我看来,作为厨师的吴晓波并没有做出一道好菜。《激荡三十年》是我个人最为推崇的一部书,因为对作者充满了希望,在读完这本《腾讯传》后有了更多的失望,吴先生在扬名立万之后,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打理自媒体经营狮子,而热情与灼见,在作品中已经很难体会了。

  这本《腾讯传》其实更好的名称应叫做《腾讯流水账》,作者在娓娓道来QQ这家公司成长过程中,少了以往的参与感,作者自己好像成为了一个读者,领着其他读者去看腾讯公司发展史的幻灯片。在很多可以深刻剖析的问题上,例如腾讯崛起的偶然与必然客户空间微信产品营销、与其他公司关系等问题上,作者秉承了吃人嘴短的职业道德。这本书不像是为腾讯立传,更像是为马化腾立传,鉴于马化腾的内向,并没有很多华丽笔墨渲染,但隐隐一种低调奢华,一种“天命在我”的牛逼,已经让人感觉有种“软广传记”的感觉。

  之前在零碎的报道与故纸堆中能写出《激荡》系列的吴晓波,已经有种被资本招安的意愿,但这其实更是我个人向往的一种人生,持理想同时收获金钱,干自己喜欢的事并能干的很杰出是种本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入得了腾讯的法眼。人啊也都与钱没仇,家庭幸福,就是心安

  《腾讯传》读后感(三):《腾讯传》值得阅读的5个理由

  多等了两年,才等到了《腾讯传》。一气读完,很是精彩,而又有些意犹未尽,总有回味无穷的感觉。不太好评价,只能说:这是一本互联网行业必读的企业史。

  为什么觉得这本书是必读的,想来有5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自然是因为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作为中国最著名的企业史和公司案例研究专家,吴晓波老师的作品无论从文笔上娓娓道来,观察也相当细致入微。正如其所崇拜的德鲁克,一生致力于做一位“介入的旁观者”,创作既有客观描述,也包含着大量企业的纵横比较分析。从一个产业角度,分析一个企业也剖析一个行业、一种趋势是吴晓波的特色

  而创作这本书,吴晓波本人感言也是非常之艰难,因为互联网公司独特而多变的特色,使得素材资料的整合相对困难,原定于两年前出版的本书也一直拖到了现在,根本原因是大家都知道的——腾讯的微信在这两年间风生水起。

  谁能定格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而回顾火山的形成,也有别样的震撼

  第二个理由是:《腾讯传》是一本中国特色的互联网企业史。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平均寿命是0.9年,而腾讯创立至今已经18年,形成了一个“企鹅帝国”。作为一家算是中国第二波崛起的老牌互联网公司,腾讯从各方面都已远远甩开了前辈和同辈的互联网公司。

  那么,为什么是腾讯,而不是其他互联网公司成为当今中国市值最高用户数最多、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中国的互联网与美国的互联网有什么异同?这样的问题可以在《腾讯传》中找到答案。书中对腾讯的出生、成长、发展、壮大,以及同期其他公司的动作状态都有着很全面的分析和描述。

  第三个理由是:关于腾讯的基因和产品方法论的分析,在《腾讯传》中有着周到的描述。作为一家基于在线社交工具成长企业的互联网公司,腾讯所依托的便是大量的用户。而为何能获得如此大量的用户青睐,可以归于对用户体验执着。作为公司最核心的产品经理,马化腾的产品方法论以用户体验至上,那他是如何做的?在《腾讯传》中,吴晓波通过比较和分析进行了诠释,同时还展示了中国网民的特性行为习惯。目前中国的网民人口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对于这个典型群体认识将有助于在互联网领域的认识。

  第四个理由是:可以管窥中国的互联网江湖。腾讯是互联网行业中获得争议可能最大的企业,腾讯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争议,并且在互联网行业中四面为敌?面对舆论的讨伐、3Q大战这样的危机,腾讯是如何扛过来的?种种是非对错恩怨情仇,由此可以一窥的是中国互联网江湖的一面。在这样一个野蛮生长充满挑战的互联网江湖中,腾讯的生存和发展经历在《腾讯传》中有着精彩的分析,同时,腾讯走出争议、实现自我蜕变的过程,它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运作协调体系的革新也非常值得思考

  第五个理由是:腾讯的核心团队人才策略,这方面,《腾讯传》既从腾讯团队的构成、任职、安排说起,也从各种项目的变迁人员更替说开,加上各种人员的访谈和评述,可以让我们洞见一个企业的灵魂所在。人才的配置和利用决定了组织的成长状态,这方面,看看腾讯如何由小及大,一步步走来有过那些成功、遇到过那些困难,也是非常好的借鉴

  通过阅读,可以积累横向的经验,避免类似错误和问题。这方面,读企业史是大有裨益的。腾讯作为互联网行业的领跑者,本身的发展过程涵盖了一个典型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进化历程

  就像书中一直有的一个问题:你的项目如果腾讯干了怎么办?作为一个绕不过的对手,对腾讯都必须深入的研究和学习——而吴晓波的《腾讯传》其实已经帮了我们很多。知道从哪儿来,可以让我们更清楚要到哪儿去。

  《腾讯传》读后感(四):读懂腾讯,读懂中国互联网

  花了将近两天时间读完《腾讯传》,读的津津有味,一方面我们使用腾讯公司的产品足够多、足够久,比如QQ和微信,换句话说就是相关度高;另一方面作者吴晓波写的足够精彩,他还写过《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等名作,写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企业发展史,擅长把企业的兴衰描述的像江湖故事那样引人入胜

  先说说写作的评价。读《腾讯传》,我想有两本书可以类比,一本是《麦肯锡传奇》,其实更像是马文·鲍尔的个人传记,把麦肯锡公司的文化特质很好的展现出来,可以算作是麦肯锡公司形象宣传的佳作;另一本是《基业长青》,柯林斯擅长以数据调研说话,旁征博引、步步推进,忽悠起人来那是一套又一套,连同他的另一本书《从优秀卓越》,被很多业内人士奉为圣经

  相比《麦肯锡传奇》为马文·鲍尔打造的圣人光环,总是高高在上,《腾讯传》对马化腾的描述则显得看上去更真实一些。比如创业初期,马化腾的寻呼机情节,QQ空间有海量用户却找不到赢利模式(很像今天的共享单车),没钱了只得卖公司却四处碰壁,四处借钱然后有个借钱人慷慨的对马化腾表示“你真的没钱了,不还也可以,不过我不要你的股票”,成为“全民公敌”被声讨时默默无言,最后喃喃自语:“他们怎么可以骂人?”

  正如吴晓波对马化腾的描写,马更像是一个产品经理,而不像一个企业领导人。看过马云的几次演讲言论,相比于马云浙商领袖光芒万丈,简直是弱爆了。2016年9月,腾讯市值突破2万亿港元,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十的公司。为什么是马化腾?为什么是腾讯?吴晓波坦陈他的创作“一再陷入停滞”,放弃了“宏大叙事”和“原理架构”,只把更多的精力专注于细节的挖掘和铺陈。当然,腾讯公司请吴晓波先生写这本书,全书对腾讯公司的褒扬与掩瑕也似乎不可避免了。

  有些情节是大众比较熟悉的,比如腾讯与360的“3Q大战”,“刚刚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开心农场的风靡全国,微信的彗星般崛起,腾讯游戏的吸金之王,以及腾讯的模仿能力,“让别人无路可走”;而有些故事显然被埋藏在历史深处,比如“移动梦网”对腾讯的拯救、QQ秀QQ空间对腾讯的重大意义、腾讯与MSN的战争、腾讯与51的三战、腾讯进军游戏的失败胜利、腾讯对互联网广告的创新,以及企鹅帝国目前的业务架构与企业理念

  正如书的扉页写到的:读懂腾讯,读懂中国互联网。腾讯公司的发展史,正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浓缩,从完全的模仿,简单的实施拿来主义,到追赶上整个世界,再到发展出与美国不同的互联网产业,甚至美国企业反过来学习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身在其中,变化不知不觉,蓦然回顾,原来我们已经走的这么远了。抛开技术,至少,在业务(盈利)层面,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腾讯传》的封面用了醒目的“幸存者•挑战者•领跑者”来诠释腾讯公司,应该是在表达腾讯或是马化腾的回顾感悟,也是对中国互联网企业命运总结,从艰难求存的迷茫,然后小心谨慎却又果敢顽强地挑战对手,到最后侥幸站到了最高处,却仍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面对互联网这个新兴的事务,谁也不知道下一个颠覆将会在哪里?即使像雅虎那样的庞然大物也已经倒下,何论瀛海威、金山、江民、8848、3721这些国内先驱呢?在BAT三巨头的身后,倒在路上的创业者数不胜数!企业宣传可以情怀满满,企业竞争绝对残酷无比!

  谈几点个人的感受。一、无论做什么企业,一个好的产品必不可少。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客户的发言权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只有重视客户体验,才能活得长久,靠广告狂轰滥炸就能取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二、说一千道一万,人是最重要的,同样的战略同样的制度同样的环境,不同的人去做得到的结果绝对大不相同,所以我严重不同意诸如“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之类的鸡汤言论,风投界说不但要看项目的好坏,更要看创业的人靠不靠谱。三、明天充满了未知,世界那么大,总会有黑天鹅出现,但也正是未知才让世界充满希望,正如马云说的:人还是要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乔帮主教导我们:Stay hungry,stay foolish。

  最后升华一下。莱昂纳多·科恩在他的诗集渴望之书》中写过一句话:“万物皆有裂缝处,那是光射进来的地方”,这句话也出现在《腾讯传》前言《谁能定格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的引语中,实际上,这也是我今年第二次看到这句话,第一次是在罗胖2017跨年演讲的结尾,大屏幕上出现了这句话(还有科恩的那首《Anthem》),我觉得把它送给未来的腾讯再合适不过了。以小程序代表的创新理念和对未来的掌控,推动着腾讯帝国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未来,腾讯公司不仅仅是互联网行业的幸存者、挑战者和领跑者,更是互联网精神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时间将会见证腾讯的无限荣光。

  《腾讯传》读后感(五):创造创新的土壤

  春节返岗的火车开始看腾讯传,吴晓波的的书读起来相当流畅,讲故事能力一流。作为一本公司传记书籍内容深度上似乎还是有些不够,所呈现的大部分内容感觉都来自于公开的报道。

  不过全景式的叙述,还是能够引发很多思考。

  一、产品与营销的关系

  都知道产品更重要,但是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因业绩压力而不得不采取短期营销拉动,从而无暇顾及产品的情况并不鲜见。单独讨论产品和营销谁重要其实没什么意义,重要的是企业要先生存下来才能有持续的投入做产品,如何平衡这两者的关系是一个企业管理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微信能忍住研发完以后不推广,直到发现实现较好的口碑传播义无反顾地全渠道推广的案例,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二、创新来自民间,战略总是滞后于战术的运用额

  自QQ之后,腾讯的所有战略级产品都来自于团队的试错而不是战略的规划,比如QQ秀,比如微信等。如何创造创新的土壤?如何发挥人的价值?腾讯的小项目组扁平管理的方式是一方面,谁提议谁负责的创新机制是另一方面,给有想法的人实验的空间。

  三、一个产品做到稳居行业第一,能战胜它的对手是外行

  对手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其实还有个感悟,马化腾这一批创业者,我姑且叫第二代创业者吧,多来自于生活小康以上的家庭的学霸,从小接受的教育,见识已经和同龄的孩子拉开了差距,无生存压力也让他们能全情投入,这个或许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

  推荐指数:三星。

  《腾讯传》读后感(六):腾讯的成功

  这本书良心讲,其实是不错的。能够巧妙而细腻的将创业故事揉进了一本公关材料中,这不是讽刺,毕竟,绝大部分企业传还只是公关材料而已。有不少真知灼见散落在书中,这意味着,读这本书需要总结需要思考。

  腾讯的成功有其运气的成分,但肯定不完全是运气。以前几十年,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决定,肯定会诞生几个互联网巨头,但为什么会是腾讯,阿里巴巴。经过总结,有这么几个原因。

  1,好的创业团队,其实这个并不是最重要的。毕竟个人的命运要靠个人奋斗更要看历史进程嘛。但这个创业团队成功的几率要大一些。这个团队具体什么情况,书中写了,不在赘述。我想补充几点书中没写的。一个是他们都没留过学,所以对国外的模式并不盲目。二是他们地处深圳得改革风气之先,是最早接触互联网的那波人。这两点同样适用于马云团队。

  2,本土化。即使是互联网仍是现实的投射,腾讯和阿里巴巴,这两家目前中国最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其基因深深的植根与中国的土壤里。阿里巴巴把全国各地的小商品市场步行街搬到了网上,其背后是广大中小制造业民企。腾讯则是中国式人情社会的延续。这都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抓住了这个就抓住了时代的脉搏。qq是被课业,父母和羞涩的钱囊束缚着的青少年满足探索世界和社交天性的窗口。微信则是成年人维系熟人圈子的工具。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任何一种成功商业模式必然是很好满足某种需求的。

  3,其实没有第三点。只是对书中描述的腾讯后发制人,不断试错的策略印象深刻。我想创业本身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而成功属于错了还有资本翻盘的人。联想到汉高祖创业史,还有本朝创业史,天下至理,其实是通用的。

  《腾讯传》读后感(七):企业和人的三个阶段

  作为目前亚洲市值最高的企业,腾讯有其个性的核心能力。本书将其归纳为“七种武器”:产品极简主义,用户驱动战略,内部赛马机制,试错迭代策略,生态养成模式,资本整合能力,专注创业初心。各种武器,自是腾讯在近二十的摸爬滚打中逐渐探索出来,在可预见的未来,武器库也势必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更新升级。

  七种武器,集中反映了企业成长中的三个阶段,我将之定义为“与人斗”、“与己斗”、“与时斗”。

  “与人斗”。

  在企业创始期,主要问题是“活下来”。因而,打造有特色的、对用户有价值的产品,并且能持续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是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对于腾讯,始终立足于用户的角度思考,“少就是合适的”、“不要让用户思考”,久之便形成了产品极简主义和用户驱动战略的两种武器。

  “与己斗”。

  在企业成长阶段。一方面,人员、组织日渐臃肿,大公司病凸显,如何优化内部结构提升效率;另一方面,公司常沉浸于以往的竞争优势,跟不上时代发展,如何激发内部创新活力保持公司增长态势。腾讯的思路是“小步快跑,试错迭代”,高速度、低代价实现产品的更新升级。同时,建立内部赛马机制,将资源集中在用户反馈好、有前景的项目上,微信就是这么来的。

  “与时斗”。

  在企业成熟阶段,你不能只是会赚钱的企业,更应该是引领时代发展、对社会有价值的企业。11年的“3Q大战”对腾讯是很重要的拐点,自此,腾讯慢慢由封闭走向开放,由“QQ什么都抄,然后别人就死了”走向“聚焦核心能力,剩下的支持合作伙伴来做”,微信公众号对实体经济“互联网+”的推动有目共睹。这是观念的进步,毕竟单木难以成林,培育生态,也能让自己更良性、更受尊重地发展。

  结尾,我想起了那句老酸的话“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这是从外在到内在再到人性的升华。而腾讯成长的三个阶段,不也正是如此吗。

  《腾讯传》读后感(八):腾讯与你走过的18年

  文/于心一

  今天,2017年的第二天,互致贺词的热闹还未散尽,驻足回望,或感慨,或叹息;或深刻,或空白。不论哪样,您身边一定有一位长期陪伴并默默记录您生活的“史官”,它几乎是每一个人回首往事都要点开的工具—QQ,那只调皮的企鹅。

  今天要跟大家聊的是它的主人——腾讯,只要谈到互联网想避都避不开的企业,但它一直以来“高冷”而低调。直到3Q大战----这场罗生门般的互联网之战让腾讯打开了之前“忌讳”的开放之门,而才有了与财经男神吴晓波的合作----《腾讯传》。

  书中将腾讯史分成三个阶段:创业期、出击期、巨头期,系统性地回顾了腾讯过往的十八年,其间可谓血雨腥风、否泰交错,简直半部中国互联网史。然而,书中故事性、情绪化的表达很少,可见一位财经写作老手的严谨态度,这也看出作者面对前言中说到的“达芬奇困境”的踟躇。

  或许正如巴赫金所说的那样,“世上尚未发生过任何总结性的事件,也无人说过针对世界或关于世界的最终总结。这世界是开放自由的,所有一切仍有待于将来,而且永远如此。”

  互联网更是如此,一部《腾讯传》压根不可能帮你打开互联网神秘之门,更不能告诉你什么旷世真理。它只是一部尽量逼近事实的记载,不同的人会汲取到不一样的养分,笔者认为它至少帮我们梳理清了这样三个问题:

  〈 一 〉

  为什么是腾讯会成为当今中国市值最高、用户数最多、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

  当然,几乎所有的成功都有运气这个神秘的因素,很多创业者或生或“死”于这个“罗布泊”,而且无法解释。腾讯的创立于“大时代”背景下的“大行业”,所谓大时代,正如马化腾中学老师告诫他的那样,那个时代是百年一遇的,机会就像河流的泥鳅,处处可见,却不易抓获。

  所谓大行业,腾讯起初做无线网络寻呼系统时狼狈不堪,主要是因为当时随着移动手机的普及,寻呼机行业日渐没落。在一个缺乏成长性的产业里,任何创新都很难获得等值的回报。所幸腾讯最终悬崖勒马,搭上了“即时通信”这趟当时不受重视的快车,即时通信行业之所以日后得以井喷,是因为它是打破对于人、产品和信息的时空限制,重构了信息的传播方式。

  如果把腾讯看成一个有血有肉的生物体的话,那么让他在大环境的土壤上成长起来的DNA是什么呢?有以下四点:

  1.互补组合的创业团队

  马化腾擅长产品、张志东擅长技术、曾李青擅长市场,而这三者几乎是一家创业企业必须拥有的核心能力。而陈一丹总掌公司后方、许晨晔稳定门户网站,如此互补契合的创业组合几乎在中国其他互联网公司没有出现过。

  2.虚拟消费盈利+用户驱动战略

  腾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盈利模式,最终在“阿凡达”的启迪之下打开了IP大门,这使得QQ锐变成一个有虚拟人格、自我价值观及族群规范的虚拟世界,从而衍生出了QQ秀、QQ宠物、QQ空间、QQ钻石体系,当所有竞争者在技术层面下功夫的时候,腾讯已经在感情上对用户进行诱惑,这也给腾讯如今的“泛娱乐”布局打下了基础。当然这也让腾讯重新定义了即时通信,从当初“技术驱动”模式向“用户驱动”模式转变。

  然而,虚拟消费的商机,早在94年就被新媒体研究教授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道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物质性的世界突然向虚拟性转向,通过电子流的方式,知识、信息及商品制造与销售将可能实现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存在方式。”

  3.内部赛马机制+生态养成模式

  这家拥有一千多个软件的公司总能抓住决定其命运的机遇,比如微信,而这都不是调研决策的结果,诀窍在于腾讯内部“谁提出,谁负责”的赛马机制和生态养成模式。马化腾是进化论和失控理论的拥趸,在面对不确定性时,试图用同样不确定的边缘模糊生态组织来对抗不确定。

  4.服务用户心态+试错迭代策略

  腾讯从一开始就超级注重用户体验,甚至可以说这是腾讯人宗教般的信仰,连鼠标少移动、可快速点到这样的细节都会关注。当然,仅仅关注并没有什么卵用,每当他们锁定用户的“诉求点”,就会玩命般地运用他们“小步快跑,试错迭代”的产品哲学把它做到极致。

  〈 二 〉

  中国互联网之谜

  互联网诞生于北美,并深受嬉皮士文化影响,而被引入当时正在变成世俗商业社会的中国时,它已经有些“魂不附体”了。但时至今日,被互联网改造得最深是中国,互联网应用最为彻底的也是中国。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成为互联网试验最为成功的区域性市场。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互联网,美国也许还是今天的美国,但是中国肯定不是今天的中国。这里面至少有两点令人疑惑。

  第一,几乎每一家中国互联网公司起初都是美国互联网公司的克隆版,而耐人寻味的是,效仿者却总能把被效仿者“赶出”中国,这主要原因是对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把握和中国特色环境。在美国,大学是所有互联网产品技术、消费属性和文化的孵化之地,然而当时的中国网民的主要特征是“三低”——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除了消费群体的差异,在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互联网变成了一个独立于世界之外的奇特市场,美国互联网公司完全搞不懂中国市场的运作方式,犹如白天不懂夜的黑,他们之前在美国所积攒的产品经验和固化的商业逻辑反而成为了开拓中国市场的拖累。

  正如约翰·加尔布雷斯所言:“以我们在美国所获得的经验来看待中国,有一半是看不懂的,还有一半是错误的。”

  中国互联网环境还有一个奇特性在这里不得不说——金融信用体系的缺失,这主要是由于中国金融行业的长期封闭和懒惰导致的。构建自己网络支付体系成了互联网经营者一直以来的困扰,然而,所有人也都心知肚明,网络信用体系的建立一定是互联网战场上的必争之地。

  第二,中国虽然改革开放已久,但迄今仍然是一个非典型的现代国家,政府掌控着近乎无限的资源,庞大的国有资本集团盘踞在产业的上游并参与政策的制定,然而却独独对互联网业束手无策。这与互联网世界的特征有关,互联网变革的快速和资源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国有资本迄今没有找到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和获取垄断利益的途径。这给中国带来了意外的商业进步和新的混乱,当然,博弈还在继续。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看到,中国互联网已经很好,但它应该可以更好。

  〈 三 〉

  腾讯真的是“抄袭大王”吗?

  在中国市场向全世界打开大门、所有人都想成为走出去看一看的“拿来主义”时,“抄袭”的争议几乎遍及了每一个行业。互联网行业不仅难逃该“宿命”,而且几乎每个公司都要背上这样的“罪名”。张朝阳“抄袭”雅虎模式创办搜狐,李彦宏模仿谷歌创立百度,而腾讯直接被“千夫所指”般的冠以“抄袭大王”的称号。

  抄袭是一个歧义词,有时候它是一个道德名词,有时候是一个法律名词。奇怪的是,腾讯因“抄袭”之名无数次走上法庭但从未败诉。在互联网高速发展、商业模式多样和行业边界越来越模糊的时代,法律制度几乎不可能同步跟进,抄袭的界定变得异常困难,就连比尔盖茨、乔布斯这样的大神也终身被“抄袭与创新”所困扰,甚至在商业的世界里,抄袭更多的时候已经成为了竞争的代名词。

  不得不说,腾讯之所以被人骂,和它抢了太多人的“饭碗”是有关系的。因为腾讯实在是太能抄了,并且是明目张胆地抄,每次还抄得都那么好,你说气人不气人!这与腾讯后发式战略有关:紧盯市场动态,以最快的方式复制成功者模式,利用QQ用户优势进行后发超越。对于抄袭,腾讯马化腾的逻辑是你只是比我先找到跑道而已,跑道是大家的,我后来居上不是我的错。

  一个创始型企业家的性格和才能,将会最终决定企业的所有个性。笔者释卷之余,仿佛还能看到那个出生于潮汕、“第一个”看见哈雷彗星并有着寻呼机情节的马站长。如今,腾讯已经成为了一个无远弗届的事业,吴伯凡老师也对腾讯的业务半径和管理半径提出了疑问和警示。

  不管怎样,所有互联网“上半场”的创业者,是成是败、是赢是输,都值得我们脱帽致敬。

  他们是要过河的小马,用自身难保的身躯趟着这趟所有人都不知深浅的河流;

  他们是好奇的哥伦布,用自己也不知道哪来的自信开拓着商业文明的新边疆。

  *作者微信公众号搜索:于心一,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期待您的关注。

  《腾讯传》读后感(九):《腾讯传》:走近这座喷发的火山

  终于读完了《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几乎每天都要用腾讯的产品,特别是有了微信以后。现在它是全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就是好奇,为什么赢的老是腾讯?

  3Q大战之后,腾讯邀请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撰写《腾讯传》,想要解释这个问题,让大家看到真实的腾讯。模仿的人那么多,为什么QQ成功了,而ICQ却死掉了,微信走红了,kik却至今默默无闻?那么多人曾经指责腾讯,但为什么市场就是选择腾讯呢?

  对腾讯的好奇,再加上吴晓波和马化腾,一本书,俩大神,还是挺值的。吴晓波说,“没有人能定格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他无意总结腾讯的成功,不搞“宏大叙事”和“原理架构”,专注于细节的挖掘,用他自己的方式讲述腾讯的故事。

  创业时刻

  《腾讯传》从少年马化腾开始写起,1971年出生的小马哥,在14岁生日那天有了自己的天文望眼镜,是全校第一个看到哈雷彗星的人(1985年,恐怕在全国的同龄孩子里也不多吧)。

  腾讯的创始人马化腾、张志东、陈一丹、许晨晔都是高中同学。1995年,马化腾在惠多网认识了同年同月生的丁磊,这个网友1996年创办了网易,于是小马哥坐不住了,跟他的高中同学们做出了腾讯。

  都说腾讯从发家就开始山寨,可是从OICQ时代起,腾讯的”微创新“就非常关键,不然山寨的人那么多,为啥都没了呢。腾讯首先把信息从客户端改到了服务器端,这样网友们不管去哪个网吧,都能找到自己的好友,不会换台电脑就没了。在拨号上网的年代,腾讯还把OICQ做得非常小,这样下载就很快。这个免费软件很快就横扫了全国网吧。

  商战出击

  俞敏洪说,腾讯成功的核心能力不是山寨,而是创造了一系列原来在中国并不存在的商业收费模式。《腾讯传》记录了QQ会员、QQ秀、QQ空间、Q币这些创意产品的诞生时刻,网吧里的”用户“们心甘情愿地变成了付费的”客户“,腾讯成为了“一个发掘人性、出售娱乐体验的供应商。”

  这个时候,各路竞争对手看不下去了,开展了对腾讯的围剿。财大气粗的微软MSN来势汹汹,发动三重攻击,一是门户网站,二是短信业务”灰色领域“,三是和雅虎互联互通,叫板腾讯。马化腾直接拒绝了MSN的”互通邀约“,推出QQ2004版,并收购Foxmail,以改进腾讯在政商领域的口碑。没错,”微信之父“张小龙就是此时来到了腾讯。

  结果呢,MSN死于跨国公司的管理病,而腾讯不但击退了群起攻之的对手们,甚至还把MSN的三位核心干部引入麾下,展现了超强的战斗力。

  成为巨头

  AT取代了老巨头新浪、搜狐和网易。几乎同时,3Q大战引爆,网民们被迫参与了这场争斗,但我们不知道的是,战后的腾讯发生了什么。《腾讯传》写到,这场大战甚至改变了小马哥的性格。

  次年,腾讯组织了10场专家座谈,邀请72位互联网专家“诊断腾讯”,并要求所有高管必须参加其中1场。书中写到,现场几乎是万炮齐轰,如果是微软,大概会张开一千张嘴,证明自己的正确,而腾讯好像是不还嘴的被告一样,接受大家的批评。最后还集结出了本书《X光下的腾讯》。

  接着,一直不愿互联互通的腾讯,开始用资本手段实现结盟式的”开放“。先后入股滴滴、大众点评、京东、58等公司,与阿里巴巴展开了双寡头式的较量。

  对我们这些科技小白,腾讯的“用户”来说,腾讯的故事本来就有趣,而且里面还有许多干货。《腾讯传》摘录了小马哥的多篇演讲,马化腾的演讲不像乔布斯、马云那样金句一堆,但都是实在的实践经验,展现出认真的理工男本色。

  《腾讯传》还是从腾讯的故事里,总结出了腾讯成功的“七大武器”,产品极简主义,用户驱动战略,内部赛马机制,试错迭代策略,生态养成模式,资本整合能力和专注创业初心。

  《腾讯传》写到,现在已经是腾讯高管的刘炽平,描述腾讯的创始人们:

  “他们都是一些特别较真的人,很单纯,甚至有点书呆子气,与我之前接触过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都不同。在写招股说明书的时候,有些部分是例行公事,比如行业现状、趋势分析等等,可是马化腾和其他创始人一字一句地斟酌,有时还会激烈地争论。在对于未来的预测上,他们不愿意写上可能做不到的数字。”

  这是一个”沉静型领导团队“,与许多互联网人截然不同。他们确实很厉害,而且厉害在对的地方了。成功的经验总是相似的,失败的原因各有不同。这本书的副标题叫”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到最后吴晓波还是说,我们永远无法穷尽真相,一家企业的存在价值,是产业繁荣的结果,不是原因。

  也许没有人能定格这样一座火山,但至少我们可以尽可能多地了解它,以免错过下次喷发的历史时刻。

  《腾讯传》读后感(十):腾讯:我们这代人的青春

  花费2星期读完,就书描写的本体,腾讯公司从小到大的发展就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的一个侧影,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史,2000至今,腾讯的产品一直伴随着我们,我们亲眼见证了腾讯的发展壮大,在互联网的浪潮中,腾讯的幸存运气确实占了一大半。腾讯的产品态度还是很值得借鉴的,但腾讯的跟随战略,即使吴晓波一直洗白或者语焉不详我还是不能认同。回到书本身,个人认为有几个问题,第一,书没有任何参考文献或者如吴所说腾讯没有材料,可是腾讯的那些理念真的就是他们自己说出来的吗?don't make me think 这是马化腾第一个说的么。第二,或许因为感同身受,前半部分看着腾讯就好像看到自己的青春,不过越回味越觉得这是野史写法啊……后半部分,腾讯的冲突似乎全都不是腾讯的问题,腾讯是伟大的,感觉作者并不客观。总的来说还是一本不错的书,取其精华,取其糟粕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