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来自远方》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来自远方》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04-13 21:4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来自远方》观后感精选10篇

  《来自远方》是一部由洛伦佐·维加斯执导,阿尔佛莱德·卡斯特罗 / 路易斯·席尔瓦 / 杰里科·蒙蒂利亚主演的一部剧情 / 同性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来自远方》观后感(一):不算影评,只是标注几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1.Armando是典型中产阶级,有一个稳定的店,值得注意的是他家的环境设置,充满了怀旧和雅致文化气息精神追求物质体现,与混乱肮脏的街区形成鲜明对比

  2.Armando的父亲出现场景,全部是极为现代化的高楼,包豪斯式的豪华别墅西装革履标准化现代文明人群资产阶级政治阶层的影射如此分明。更是与混乱的旧城市强烈格格不入,似乎是两个世界

  3.Elder不用多赘述,偷打抢杀的社会底层。在电影里他更像是一头“兽”,最终被armando驯服的一头兽,然而他的角色终究是兽。被驯服后成为中产阶级报复工具,用完弃。

  社会关系明确:资产阶级父亲,中产阶级儿子,底层的一头兽。

  关于欲望关系

  1.故事并没有交代armando的父亲对他做过什么,通过剪辑和层层的故事推进让观众默默的代入了与“性侵”有关心理暗示中。(不露声色本意全靠电影语言的推进植入观众的联想,这也是这部电影最大的特色之一,同是导演显露才华地方

  2.最复杂的是elder和armando的欲望关系。除了性欲之外还有物欲,eder的底层人生没有出路结局可能会像他父亲一样走入犯罪锒铛入狱。中产阶级充当了怜悯和拯救的角色。物质上的勾引以及文明生活诱惑,让elder也彻底跟曾经的生活决裂(elder的小伙伴离去母亲的排斥,并没有阻止elder“变成gay”,他义无反顾选择了armando)

  这里面最冷血的可能是资产阶级父亲,被暗示的性侵以及对孩子的遗弃(电梯相遇甚至都不认识自己儿子)。其次冷血的才是armando,最有人情味的反倒是elder,这也是他被利用的地方,“还钱包”这一个动作暴露了他良知突破口,让armando看穿抓住。所以后来才有了Armando自己刺伤自己的情节,armando知道这盘棋他一定是赢的。最后他也赢了,因为elder确实怀揣报恩的为其弑父。(但是此处关系并不简单的报恩,elder也被对armando的爱恋欲望征服)

  3.他们究竟是不是gay?armando到底爱不爱elder?elder到底爱不爱armando?

  我的想法是,他们俩个都是gay。armando第一次找的男孩他只看却不碰他,一方面他的精神洁癖让他不想做像他父亲一样的禽兽,也同时因为小时候经历而心理上无法面对自己的同性恋身份,此时的“宁可自慰”也显露出他性上的压抑。这也是为何他后来一次次拒绝elder。他其实心理上没有把自己定义成同性恋。当他最后终于“上了”elder的时候,也证明了他的gay取向。

  elder也是gay。掰弯只是情节的假象设定,elder的底层社会秩序是更接受不了gay的,骂人时他们的口头禅都是”死玻璃“。在这种环境下elder也是被压抑的,所以他的种种愤怒的日常表现也有了一定的来源。或者说elder的天性只是缺少一次”被激活“,但是这也是我认为这个电影不足的地方,他的”激活程序“太突兀,没有做好足够的铺垫,elder一下子就弯了,而且弯到爱上了一个年老色衰的肉体。此处如果对elder的人物设置再做一些有意无意的暧昧铺垫会好一些。当然也许导演怕这样会太容易引导成一个”同志电影“,或者就想要这个突然转变效果来增加电影的情绪感染力

  目前来看阶级隐喻部分错综复杂的人物情感关系是电影的精彩点,不多做总结,日后想起什么会再做补充。

  《来自远方》观后感(二):重要剧情的探究与Gay性分析

  影片开始,Armando就以一场‘飞机’战拉开帷幕!让我们坚信了这就是一部gay片,并且他就是男Gay主!但是随着剧情越来越往后发展越发地对于他的这个gay的身份起了疑心!

  Armando到底是不是个gay? Elder到底是直男还是gay? 镜头模糊不清的白领白头老翁到底是不是Armando的父亲?

  1、开场脱裤子男孩子是后来的Elder同一个圈子的,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Elder和Armando的相遇的必然性!

  2、Armando看中了Elder身上的野性,最终选中了他作为复仇的工具!复什么仇其实很容易在影片的大体中可以猜得出来,应该是童年的时候Armando被镜头中的白领阶层的白头老翁猥亵过或者虐待过!那么问题来了,这个Armando口中的父亲到底是不是这个白头老翁呢,我想或许不是的,因为电影中有一段Armando跟踪老头的一个特写,一直尾随进了电梯中,如果是父子关系,白头老翁不可能认不出他这个儿子来!确定好了仇人的地址,剩下的就看Elder的了!我想从从这里开始,Armando的杀人计划才开始确定好!!

  3、从Elder被打伤,Armando就扮演起了父亲的角色,渐渐地进入到了Elder的生活中。那晚Elder第一次主动接近Armando,而Armando却拒绝了他。Elder此时可能只是为了报答,而Armando却是出于本能的厌恶,这是第一次的怀疑

  4、Armando得知Elder买车缺1200$之后,很干脆地帮Elder垫付了,这彻底地让Elder从心底接受了Armando。Elder带Armando去了自家的party。Party上,跳舞的时候,Armando跟Elder的母亲的互动明显D得让人感觉到他对女性是有欲望的。第2次的怀疑Armando的Gay性!

  5、当Elder看到A和自己母亲的互动却产生了妒忌,竟跑到Armando背后做起了动作,这让伪gay的Armando很不舒服,借故去了厕所!Elder尾随,进到了厕所,并强吻了Armando。而A的反应却是强烈拒绝的!这是第三次怀疑Armando的Gay性!并且认为Elder的Gay性此时一览无余,断背山的心从此打开了!这才是电影中真正的Gay!

  6、当Elder帮Armando报完仇回来的时候,当天晚上Elder再次主动和Armando发生关系,此时A再也没有拒绝,我想这不过是A已经打算好给Elder送行以及一点点的感激而做出的行为,并且A充当的是占据主动性的攻,这还是偏雄性的行为,所以说这里面的Gay性是值得商榷的!

  综合结论:Elder真Gay. Armando是个伪Gay.

  不得不说,Armando的一步步计划真是的缜密无比!从最开始以个‘飞机’客的身份找到了Elder的伙伴,再以此种令Elder鄙夷的身份接近Elder,这样Elder的防备心降到很低,麻痹了Elder的嗅觉!再后来,在海边,Armando轻描淡写的说了自己的“父亲”(仇人),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不动声色的教唆杀人。还有后来,当最后的基情一夜醒来之后,早已准备好报警抓Elder的Armando故意没有添置早餐,Elder出去买早餐,才空出了时间去公用电话亭去报警!

  影片的标签应该加一个悬疑。悬疑的伪同志电影!

  《来自远方》观后感(三):“无父者”的阶级游戏

  2013年的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上,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奖为《东方男孩》所得。两年过后,有着相似题材的《来自远方》则拿下了金狮奖。

  两部电影都讲述了干净中年男人与相对邋遢年轻男孩之间的买春故事,而别有用心的后者往往给前者带来暴力伤害与情感挫伤。然而即便有如此激烈冲突,镜头语言却都很节制,淡然的光影下,一切娓娓道来

  当《东方男孩》走向温煦结尾时,《来自远方》有了截然不同的去路。

  父权的迷失

  中年男人阿曼多对自己的父亲有着极深的怨念。在电影模糊不清的陈述中,性侵与遗弃两个关键词隐隐起伏。对他而言,父权所带来的,只有灾厄与伤痛

  在与父亲无可调和的现状中,他把眼光对准了许多陌生男孩。他花钱请他们回家,让他们脱掉上衣,褪下一半裤子,然后在观摩中自我满足。借助这些仿似父辈命令,似乎可以疗治内心缺失与恼恨。

  然而他遇到了看似桀骜不驯的艾达尔。这个对钱有着莫大需求的男孩,凶狠而且暴怒,在咒骂中砸晕阿曼多并抢钱逃离。

  往后的发展乍看之下很让人感觉憋屈而且不解。阿曼多竟会千方百计找回他,并施以慈父般的爱,直至艾达尔逐渐倾心,并报恩似地除掉了阿曼多的父亲。而非要到最后一刻,才发现一切不过是一场复仇。

  在这过程中,所有的父权都已坍塌。阿曼多的父亲死去,多年来的阴影似乎也能随之消散。至于自小遭父亲打骂的艾达尔,痛恨之余却牢固树立了这种威严的父权观念,表示若有孩子,也要通过打骂让下一代看清世界。

  如今他父亲身陷囹圄,父权在某种程度上处于缺失状态,而在和风细雨的阿曼多身上,他却找到了父权的另一种表现模式。但正当他想躺倒进去时,一切瞬间消失。

  在这个圆整的故事中,被不同的父权文化挟持的两个主角,都在不同程度地对抗着父权,瓦解着父权。在特殊的“弑父”圈套中,道出了一种惊心动魄悲凉

  阶级的冲突

  阿曼多是个生活无忧的中产阶级,优雅恬淡而且有品位,相对应的脾性也是温和而不动声色。相反,来自底层社会的艾达尔天天混迹街头,干着偷鸡摸狗打架斗殴的勾当,所表现出来的性情则是暴戾易怒。

  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并不具备相遇的可能和必要结果两者却因为一件相对不那么光彩事情结缘。艾达尔的恼怒固然可以理解为对自己的羞愧与气恼,但在更大程度上,则是对阿曼多的敌视。

  一是敌视这个有钱阶层(或说是有闲阶层)在经济上的独立甚至宽裕,因为这使对方拥有了采买自己身体资本,甚至发号施令条件。二是敌视这个阶层里,似乎更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能够遵循自己心中的欲望。

  而当他折服时,虽与母亲的唾骂、同侪的离弃相关,但未尝不可视为对看起来更美好的另一阶层的投诚。正是利用了本身具有迷惑性的优势,阿曼多在拉拢艾达尔时迟早会有得手的一天。

  所以,与其说《来自远方》讲述了同性恋情的迷思,不如说它更侧重于身处两个阶层的父爱缺失者的一场搏斗。

  毕竟,从镜头展示的容量来看,阿曼多从未与花钱招来的男孩有任何身体接触,而艾达尔更是有着一个货真价实女友

  虽然“恐同即深柜”的理论以及二人最后发生的关系都能旁敲侧推一二,却显然只是撬开这一社会问题的视角罢了。

  换做一男一女,所有结论都可成立

  说到底,能够在威尼斯上被认可,也许还是因为对深层次关系的探讨触动评委

  只是,这部野心十足的电影所采用的推进手法并不全然令人信服特别是人物之间的引力稍欠火候,偶尔会让叙事产生唐突的感觉。

  而且,艾达尔的行径有着太多大众不齿之处,以致于阿曼多最后的“制裁”虽然称不上大快人心,却也并没有全然让人深恶痛绝。电影在分拨观众情感的同时,有可能岔开了许多弥足珍贵的情感共鸣

  (原载于《看电影》APP)

  《来自远方》观后感(四):一半明朗一半模糊

  很久没有看同志电影了,这部剧标记了好久,今天晚上像是完成作业般的看了一遍。

  看电影的过程中感触颇多,看完大脑一片空白似乎是这部电影留给我的最大印象。大概看了一眼大多数影评,写的都是父亲这个角色的影响和父辈关系的探讨。我不太想把这部电影归结为这个层面内容,于我来说,它就是完完全全的对感情,哦不,对爱情的探讨(虽然这段感情来的有些莫名其妙)。毕竟,这个故事换做两个同龄人,同样是非合理的。

  它探讨了一个核心内容,爱他应该给他自由还是缚在身边?应该包容错误还是纠正偏差?我想阿曼多似乎一直在做一个抉择之后的行为,不论是为他疗伤治病还是为他买车,甚至用伤害自己给elder警告,都是阿曼多自己的价值观引导下对喜欢的人的付出

  而对于elder,我本人一直抱有一种同情态度,我理解,这段感情对他来说甚至可以说是一段无妄之灾,本来自己混混的日子过得挺好,莫名其妙的被一个父辈级的金主看上,然后纠缠,然后付出,然后毁灭。elder这个角色秉持了年轻特征下的所有爱情行为:冲动盲目不顾一切。但是回过头想想,爱情的发生是一件不可预料的命运概率事件,它发生了,那就没有什么所谓的合不合理。就像我一开始一直质疑为什么阿曼多要做这些,付出这么多去啃一块所谓的硬骨头,影片既没有交代也没有什么合理设定,因为爱情的随机性,反而是不需要什么交代了。

  至于大家都在探讨的父辈情结,我倒是觉得,影片用了大量的镜头去拍阿曼多和elder我们称之为追逐其实是跟踪对方的背影,跟随这个行为似乎是在延续着一种传承,一种来自父辈影响的下的行为传承。

  影片没有什么特别的情节转折,一直到 最后给了一个意外的结局,让我觉得突兀又合理,突兀是因为阿曼多亲手毁灭了这段自己亲手经营起来的感情,合理是因为,这样的社会背景、人物关系的设定,难道还能有别的更好的结局吗?

  《来自远方》观后感(五):他们,都成为了和他父亲一样的人——对父辈影响的别样探讨

  很多人将这部片当做是同志电影,这我不敢苟同,只不过是在同性的外包装下,裹着父子关系的内核,和纯粹的家庭片不一样,它更多在探讨父亲对儿子的潜移默化。

  片中出现了3对父子,Armando和他的父亲,Elder和他的父亲,以及Armando和Elder这对“父子”。

  Armando的父亲,在A童年的时候曾对其进行猥亵,为A留下了童年阴影,在A家中的照片里没有父亲,只有母亲和姐妹的合照,他说他父亲还不如死了,说明对他的恨,和姐妹的谈话也流露出他对父亲的畏惧。因为这一童年阴影,A没有婚娶,很可能有着性障碍,有着一份高收入的工作,但只是花钱叫小男孩但他面前脱裤子露出屁股,然后自我安慰。他从不越界,也不喜欢别人叫他同性恋,因为他知道被同性恋猥亵的痛苦,并且不想成为他父亲那样的人。

  Elder的父亲,在全片中着墨甚少,只有A和E在对谈的时候说过一句话:“他其实没有死,只是进号子了,因为帮朋友杀了一个人。”有其父必有其子,Elder其实是一个目无法纪的,缺少管教的青少年,他把人打晕将钱拿走,和兄弟一起去打自己女朋友的兄弟,最后,他二话不说义无反顾地去替Armando杀其父亲,这不和他自己的父亲一样“因为帮朋友杀了一个人”而进了号子。

  至于两人,Elder被掰弯,显然不是钱砸出来的,而是在Armando父爱的关怀下一步步走近Armando的世界,叛逆的心理一度被熨平,甚至慢慢变成了他那样的人,摩擦出一段男男之爱。

  最终,

  Elder成为了和“父亲”Armando一样的人,人们口中的“变态同性恋”;

  Armando成为了和他父亲一样的人,侵犯了自己的“儿子”;

  Elder也成为了和他父亲一样的人,帮朋友杀人去坐牢;

  最终,

  Armando打了那通报警电话,作为“父亲”,他不允许Elder再犯下这种错误,于是将他送进了监狱;他也不允许自己再犯下这种错误,和自己的“儿子”发生禁忌的关系。

  这种精妙的嵌套,在影片里非常隐晦,将更多的剧情和思考,都留在了台词和画面之外,全片没有一处多余的用镜,没有一处剧情或者是镜头的扫移不是为这个主题服务的,只不过观众被同性的外包装吸引走了,就只想着Elder怎么被掰弯了。

  以上,再加上极具特色的近身跟随虚焦摄影,以及无配乐的风格所缔造出的压抑感和导演强烈的个人风格,金狮奖真心非他莫属。

  《来自远方》观后感(六):《来自远方》观后乱讲

  坚持观影胡话系列~

  依然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的叨叨一下~~

  父权,父爱缺失甚至来自父亲的直接伤害,弑父情结……说好的LGBT单元呢啊喂?怎么是这类经典命题扑面而来哇。

  画面,干净柔和,让人抽离的浅焦和逼视感爆棚的特写很多。印象最深的是阿曼多跟踪埃尔达(是不是这么翻译的啊,我把男主们名字忘了)时的自然光线,还有海边儿的各种构图。

  剧情,我喜欢的那种八百六十个留白的风格,处处需要脑补一万字。

  音乐,木有!静静讲故事,生日会那段的喧嚣和耳光的响亮才显得特别突出。

  演员,美手面瘫脸略有小腹眼神复杂忧郁的中年大叔,好吧,我的菜~勇猛暴躁单蠢明亮的街头少年,嗯嗯,也接受。我想说大叔眼神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电梯上看父亲的时候、从男孩肩头露出一双眼的时候、以及影片终了那个无限深意的渐红眼眶!两个演员之间的契合度,生日宴段落,晚餐段落,海边段落……最近被用烂了的三个字——性张力,我终于有了具象的认知。然后就是两人间无休止的感情拉锯战,互换的抖m模式,先沦陷的那个输的命都不剩~

  留白部分,我的赶脚如下,一是关于对父亲的恨:阿曼多兄妹小时候应该都被父亲猥亵(至少)过,并被逼死或气死了心爱的母亲,然后父亲现在事业有成社会地位也不错还有幸福家庭。佐证是,晚餐段落关于当了父亲打不打孩子的聊天,两个人应该是都选择了父亲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对待下一代,或者说用父亲的方式对待这个世界,那么看看阿曼多是怎么对待男孩的,也就大概知道他小时候经历了什么。他为什么在迷恋年轻男孩的同时心里也不能接受同志这个概念的原因也就迎刃而解了。二是关于埃尔达去找阿曼多父亲说了什么:我猜对方根本不承认自己有这个儿子并说了侮辱阿曼多的话。埃尔达看到过阿曼多内心的痛苦(或者说是阿曼多想让他看到的痛苦)并感同身受,于是决定替他杀掉父亲。三是阿曼多为什么报警:埃尔达已经完成了作为杀人的刀这一使命的问题倒在其次,关键是再发展下去埃尔达会成为自己生活一部分的这个事情彻底刺激了他。独自一人、看上去木讷老实其实心怀恨意、用钱解决自己的小秘密而不是成为一个人人皆知的老玻璃,这才是阿曼多的生活,他不相信感情和婚姻(哪怕并没有婚姻)的那一套。当埃尔达光着身子穿过客厅跟他讨要早餐的时候,他对正常生活的恐惧压倒了一切。就算中途动过真感情,就算之前的船戏很动人(导演你赔我的感情损失,明明一路看来都是年下啊,怎么大叔就反攻了呢!),他依然要红着眼眶完成自己的计划,回归自己的“正常”生活。

  最后,真正的观后感部分,就是整个观影过程中都特别想告诫青少年,不要跟中年人谈恋爱,你玩儿不起也玩儿不过!!!整个故事逼得我教导主任上身了都!中年人知道你在经历什么、需要什么,甚至想什么~阿曼多替埃尔达结车款的时候,少年眼里的光直晃人眼。先低头的是埃尔达,先吻上去的是埃尔达,先把人推倒的也是埃尔达……被大叔牵着鼻子走,主动说出“我要杀了你父亲”,甚至都不是“我要替你杀了你父亲”。在阿曼多的引导下,埃尔达对自己的sugar daddy死心塌地的迷恋。细思恐极……

  困了,就叨叨这么多吧,晚安~

  《来自远方》观后感(七):来自远方的影像

  在2015年的第72届威尼斯电影节上,一部名不见经传的委内瑞拉同志题材影片《来自远方》击败了亚历山大·索科洛夫、马可·贝罗奇奥、杰兹·斯科利莫夫斯基以及查理·考夫曼等老牌名导的新作,斩获水城影展最高荣誉——金狮奖。这也是继十年前李安的《断背山》以后又一部以男性情愫为视点的擒狮之作。而在今年四月份北京电影节上的展映,我发现观众反应和电影本身一样精彩微妙——很多人在映后立即掏出手机,或百度,或豆瓣,以期平息疑惑:这货是金狮奖?

  其实,单看“委内瑞拉”“男同”等标签,就很容易让人对本片产生“现实主义”美学倾向的错误预判。就像很多在国际电影节上拿奖的第三世界国家参赛作品一样(例如提到中东,绕不开战争与伊斯兰,像《自由之路》;提到东亚,绕不开民生与政治,像《天注定》;提到东欧,绕不开纳粹与红色政权的历史创伤,像《索尔之子》),即使这位南美导演的长片处女作聚焦的是时下充满噱头的禁忌之恋,也很容易陷入群体、社会与信仰之间多重冲突这样老生常谈、论文议题般的陈词滥调,这似乎也是此类地域性明显的电影在面对欧美主流话语权所应保持的创作姿态。

  但难能可贵的是,《来自远方》并没有借着话题之便来卖萌、卖丑或者卖惨,而是尽可能地屏蔽掉了现实符号的渗入与干扰,避免了空泛的社会化论断。观众似乎看不到时代的蛛丝马迹,导演甚至还使用了《索尔之子》的背景虚焦来处理摄影空间,缩减观众的视阈范围,让影像的焦点更大程度集中在“人的身体”,架空“人”以外的宏观视角,并把其从“整体”与“秩序”拉低至“个体”与“非理性”的表现维度。因此,这个得以纯净化的故事既可能发生在当下的委内瑞拉,也可能发生在过去的法国或者明天的日本,具备普世的价值语境。

  电影放映结束后,观众对这个奇观式故事表现出理解上的莫衷一是,对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主要人物的行事动机充满疑惑。有说中年对少年表达的仅仅是父爱,有说中年在利用少年弑父,最简单粗暴却貌似有几分道理的概括即:男主角是变态。导演似乎无能于建立一套理性的叙事秩序,男主角行为链条段段脱节,心理动机处处缺失,摆明了是在拒绝观众介入这种被预先默认需要进行认可与代入的情绪。但之于观众,我们不妨从被侵犯的尴尬困境中解脱出来,将计就计,甩开经验的包袱,用另一种思维去理解这恰如远方的影像,理解统计学里的少数,理解“归纳”与“概括”行为在此处的赘余。

  如果把一部电影比作数学里的一元函数,每一个因变量对应一个函数值,那么观众所处外部现实世界的每个时间点都对应着一帧图像,连续下来则形成电影。但显然电影里的时间与现实的时间机制不同,影像内部所对应的因变量也就有着多种可能性。大多数好莱坞电影的因变量是因果逻辑,意即影像随着“因为所以”的动作而输出,这是大多数人对电影逻辑理解的“不言自明”。除此之外,像窥视性长镜头影像的因变量则是流逝的时间,例如香特尔·阿克曼的《让娜·迪尔曼》;有些移步换景的超现实主义影像的横坐标是空间场景,例如《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戈达尔早期电影里的人物随着激情和欲望而肆动,而布努埃尔、大卫·林奇的影像骨架则来自意识深渊,绝妙却绝不可言;让·鲁什或者诹访敦彦的“真实电影”则依托演员的即兴表演。这些新影像的奥义不在于把电影看作一道理科题目去智性求解,而需要观众调动感知的触角,去洞察“无法言说”之丰富性。就像阿伦·雷乃所说:我们从未想使影片妥协于什么明确的意义,我们永远希望它带点暧昧。我不明白为什么现实中复杂的事物到了银幕上就必须要清晰起来。

  《来自远方》的简约性让情欲、父权和杀欲三者的文本交待含混不清,更不足以形成中年男子行为动态的诱因。如果强硬地把男主角们怪异无常、不可捉摸的精神根源(也是本片影像的因变量)做以俄狄浦斯式推断,或者戏剧演变式考察,从而对这种复杂的男性心理面貌进行某种社会症结或者心理学寓意的归属,这部片也就无异于那些高考命题模式、等待观众总结与升华的古旧情节剧了。此片的难得之处亦在于其对“阐释”的背叛。观众需要体验的,超越于理智与语言之外,一如《狐狸捕手》的貌合神离,《索尔之子》的精神执意,抑或《一九五一年的欧洲》里英格丽·褒曼的情绪突变,是直袭观众身体(而非头脑)的木然,是理性无法统领的禁区,更是超验化的直觉运动,我们可以不用明确“他们”为什么这么做,或者这样做的意义,一切始于存在,止于感受。区别于“因为所以”的逻辑拼图,这种摆脱了高屋建瓴与全知视角的现代影像直击个体的存在限度,微言却显大义。

  此外,让男性拥有与女性一样微妙、神秘、无常,却又真实、难言的直觉体验,真是让人惊叹。

  《来自远方》观后感(八):一幅男性性心理奇观

  两天前,看《来自远方》首映,身旁正好坐着主创的几位演员,有幸和年轻的主演小鲜肉握了握手。两天后的昨晚,第72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闭幕,这部电影拿到了最佳电影金狮奖,大爆冷门出人意料,要知道这部电影的场刊评分排在了倒数第五位(二十一部主竞赛电影),谁也没想到它会得奖。原本大热的《拉宾,最后的一天》、《玛格丽特》等颗粒无收,就连索科洛夫《德军占领的卢浮宫》、贝洛奇奥《吾血之血》这样的大师作品也成了炮灰。在场的中国媒体都在喝倒彩,欧洲的媒体却是一片叫好和鼓掌。威尼斯电影节这次乌龙真的玩嗨了。

  那么这部电影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细听一一讲来。当然,以下理解只是个人的体验,还有诸多问题没有答案可循,比如并不能想明白“来自远方”这个名字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涉及剧透,阅读谨慎,观点仅是个人理解。

  1、故事发生在委内瑞拉,在那里,同志的生活异常艰难,不仅要面对来自家人、朋友的压力,还要面对来自激进者和陌生人的敌意。这在片中体现颇多。比如:电影里人们常常会对同性恋者出言不逊,骂出Faggot、cocksucker等带有侮辱性的词语。再比如,当一位同性恋者深陷一段同志情感被亲友发现时,不仅家人将其赶出家门,连多年的好朋友都变成陌路人躲得远远的。电影用丰富的细节说明了身为一名同性恋者,在委内瑞拉会遭遇怎样的生存境况。

  2、《来自远方》两个人物主角的身份非常有趣,电影重点强调了二者身份的对立,一老一少,一富一贫,一“嫖”客一站街。(年轻的男主不是MB,是会修车、组装车的街头少年)

  中年男主角阿曼多是一名单身很久的假牙制作商,家境富裕,不缺钱花。但在他身上却有一个设定有趣的:他虽然会用钱找一些男孩子缓解性压力,但是他和他们之间并不会发生直接的肉体关系。电影刚开始的情节,就直接展现了他的性癖好,他用钱让少年背对着自己脱衣服,先脱上衣,然后裤子只脱到大腿。他坐在少年的背后看着PP自慰。只远观,不触摸,仅此而已。这样一来,中年男主的性格被鲜明地具象化了:保守、多疑、冷漠、自私。

  少年男主角艾德则是一名家境贫穷的街头混混,在他身上有明显的青年人才有的雄性味道,看不出任何同志的痕迹,电影借着一场他和女孩子间的床戏表现出他性取向的不稳定性。所以,他刚见到中年人阿曼多时甚至表现出一副敌对、恐同的状态,装作自己很强大,却只是表面强硬、凶狠,但内心怯弱、自卑,这体现出他的单纯、鲁莽的性情。

  3、故事从这位中年男性用钱诱惑年轻、家贫的街头少年来家中开始,原本稳定的生态,在阿曼多遭遇上我们的帅气少年主角开始就被打破,二人之间通过金钱产生了深入的情感羁绊。可别觉得这听起来像是一个廉价的忘年恋故事,剧情最大的趣味点在于,他们之间的情感付出量始终处于一个极不平衡的状态,就像是一个跷跷板,此起彼伏,中间也曾平衡过,可是一旦有某一方加重的情感的砝码,冲突就会接踵而来。故事有点像两年前的电影《东欧少年》,但这种“情感拉锯”的冲突设置要比《东欧少年》高级很多。

  4、首先是第一场拉锯,付出者是中年男主阿曼多。在故事的前半段,阿曼多被少年的青春所诱惑,面对来自对方的辱骂和攻击始终处于一种坚韧、冷静的状态,直到他被对方一击倒地并被抢走了钱包、ID卡之后,他依然沉着地应对,帮对方付清欠款,请对方喝酒吃饭。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这样的暴力已不是第一次遭遇了,他已经习以为常。进一步说明第二个问题,阿曼多和少年艾德的关系与他和他付钱买到的其他男孩的的关系并无二致。这不是爱,而是一种赤裸裸地性吸引和变相性交易。

  其次是第二场拉锯,付出者是少年艾德。艾德慢慢依赖上对方,这时单纯的他带着阿曼多去拜访他在街头的朋友们,还介绍其认识他的母亲。艾德动了真情,忍不住欲火,在洗手间强吻阿曼多,遭到了对方的强烈反抗(中年人冷漠、自私不想玩感情负责任的一面再次被展现了出来)。更糟糕的是,一切还被人看到。艾德被妈妈赶出家门,朋友不再理他。他只剩下阿曼多可以求助、依靠。此时,少年男主的心慢慢打开,他的世界里只剩下了中年男主。

  第三场拉锯便是高潮了,付出者依旧是少年艾德,但人物间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一场激情戏后,阿曼多叫来警察抓走了艾德(艾德暗示自己帮阿曼多杀了他父亲)。此时,被警察押解的艾德再次回到开头那种出言不逊的“仇同(性恋)”状态,破口大骂Faggot、cocksucker等,而阿曼多躲在人群里,冷漠地看着少年被抓走,脸上一点表情也没有。

  5、这场中年男人和少年男人之间的拉锯战其实更像是一场与人性有关的实验。中年阿曼多对少年艾德是爱吗?不是,因为这份感情掺杂了太多欲望和私心。少年艾德对中年阿曼多是爱吗?也不能算是,因为他更像是把对方当作长辈一样依靠。“独立者”冰冷的情感和过于自我保护的姿态与“依赖者”慢慢将心打开的炽热交织成了一幅男性性心理奇观,二人都是性心理发育不成熟的典型。

  6、电影对这两种人格的形成做了一定的探讨。电影后半段基本笼罩在“父亲缺失”的氛围里。“父亲”在少年男主的成长过程里缺席以及“父亲”对中年男主心理上的压迫和取向上的厌恶和排斥,加深了两人内心深深的“弑父情结”。所以,我们的少年男主听到对方诉说来自父亲的糟糕过去时,他会轻松地说出一句,“我帮你把你父亲杀了”。这些侧面揭示了“父亲”角色在男性成长中扮演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7、所以,《来自远方》是一部同志电影,却又不是纯粹的同志电影。电影虽然讲述的是男性和男性间的情感,但是其根本却是在探讨男性心理相关主题。倘若这是一部平常的男女电影,男性投射在女性身上的心理矛盾远不如男性和男性之间的情感张力来得更加激烈。所以,同志题材只是表征,或者说它只是创作者用来深化主题,制造戏剧冲突的手段。

  8、整个电影的表演非常棒,感情线非常真诚,一波三折,并不掺杂其它支线或者杂质,制作工艺也非常精致,比如声音的运用,靠画外音辅助剧情的铺垫,比如镜头的恰当处理,定焦镜头放大了个体生命身处社会环境中的个体价值和细微变化,虽然有些刻意却可圈可点。作为导演的处女作,实在难能可贵。

  9、其实不得不加一句话,它能拿金狮,大约还是70%靠的是天时、地利和人和吧。

  《来自远方》观后感(九):来自中产阶级的孤独和冷漠

  这个片子整个的基调是克制,有很多镜头是记录男主独具的环境,干净,整洁,中产情调,侧面也看出一种冷峻的氛围。

  男主基本整个电影都没有什么表情,除去必要的打招呼礼貌的微笑,几乎看不出男主的情绪变化,即便在男主与父亲同一个电梯未被父亲认出,近乎冷漠的习惯性克制,所以到最后举报男配并看着男配被捕,就成了一种必然的结局

  底层代表的男配,是片子里唯一暖色,强烈的感情表达,一部分因为物质的诱惑,一部分是来自父爱的缺失,导致男配最终对男主的依赖,同时也成了必然的牺牲品,

  贵族代表的男主的父亲,西装革履,出入现代化的CBD大厦,基本是高不可攀的,即便是身为儿子的中产男主,也只能远远的看看着父亲

  电影基本所有的信息,都是表层展现,但意境深远,贵族高不可攀,只能远观,中产冷漠自私,底层只能挣扎求存,

  《来自远方》观后感(十):不是同志,是父子

  北京国际电影节,终于有机会看到《来自远方》这部爆冷夺得威尼斯金狮奖的电影。作为一部导演长片处女作,它表现出了极度的成熟与冷静。影片气质上与威尼斯的选片口味较为契合。

  一.冷静克制的叙事风格与镜头设计

  规规矩矩的三幕剧,中老年牙医阿曼多与少年埃尔德的相识,到彼此依赖,到最后矛盾的爆发,三段剧情平分了这部九十多分钟的影片。台词极少,影片开始的演职人员表,白底黑字无比清晰,连配乐渲染都不加,直接切入剧情。结尾警铃声更是戛然而止,画面收于牙医凝视的面庞和通红的眼睛,直接切到白底黑字的演职人员表,不少观众甚至都没有意识到影片已经结束,收的干净利落。剧情中,不少发展段落被直接省略,如影片后部牙医奔出家门寻找可能犯错的少年,在街上疾步寻找便结束。再比如厕所中少年强吻牙医,一个巴掌结束,没有台词,没有废话,点到为止。

  镜头语言上十分考究,全片比比皆是的小景深和特写带来了极强的压迫感。值得关注的几个镜头:影片一开场牙医出场被小景深模糊在了背景中,然而前景清晰的路人少年几乎半个身子都在镜头外部,同样的镜头设计用在了牙医和主角少年的床上,俯拍镜头中少年翻身想抱住牙医,牙医几乎全身处于镜头之外,暗示二人关系置换后牙医处于父亲角色上的心理。一场晚餐戏二人关系看似融洽,暖黄色的灯光,但前景一根柱子将画面分割成两部分,直接暗示无可避免的悲剧性结局。

  二.不是同志,而是父子

  前期不少人刻意强调了影片的同性元素,但影片并非常见同性影片讲述自我身份认知的主题,或是社会环境下的爱情讨论。本片同性情节更像是一个背景,两位男主的关系实则是父子。

  同样是父亲缺失的人生体验,一开始因为牙医的爱慕二人相识,在这之后,没有结婚,没有孩子的阿曼多面对洋溢着青春叛逆,但满身伤痕的埃尔德,扮演了父亲的角色,因为关爱埃尔德反而真的爱上了阿曼多。厕所埃尔德强吻阿曼多被扇巴掌,到床上阿曼多的抗拒都证明了阿曼多以父亲自居这一点。但是在这样父子的前提下,埃尔德却是以恋人的眼光看待阿曼多,这是悲剧发生的根源。

  基于此种理解,结局便不再令人疑惑。天真的埃尔德看似是为阿曼多弑父,但在阿曼多眼里,这是自己孩子犯下的不容原谅的错误。所以他走向公用电话报警,这时他以父亲的角色,而不是恋人的身份。结尾警铃声中他长长的凝视和通红的眼睛暗示了复杂的情感,作为一个同性恋,他确实爱着埃尔德,但作为“父亲”,他需要惩罚埃尔德。

  影片看到一半我十分担心影片会发展成埃尔德倒追牙医阿曼多,更害怕结尾落入俗套。可编剧依旧让埃尔德成为了主动的一方,但这个神奇的结尾化解了一切可能出现的败笔,而且更加深邃。

  三.人物与主题

  影片叙事主体无疑是阿曼多。虽然影片克制凝练,但阿曼多身上仍然呈现出了非常复杂的情感,他痛恨父亲,同性恋,但最后自己成为了“父亲“,这使他面临抉择。我推测,正是因为父权在家庭中的缺失,导致阿曼多自己成为“父权“时,难以容忍对这种关系的冒犯,才导致了当“儿子“埃尔德触犯这条红线时他终极的选择。

  影片涉及到了很多元素,所以在主题上看似零散,但社会问题的展示,抑或是当下十分热门的同性主题都不是重点。或许影片表达的是“当一个父权缺失的男人得到这重身份时,他如何选择。”它是个伦理片。所以我在前面说更倾向于将同性情节理解为背景。阿曼多每次找来男孩都只是自慰,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接触。这种对男性的迷恋本身就充满了模糊和暧昧的态度。这也导致了他之后情感上的摇摆与最终决定的做出。

  《来自远方》虽是导演长片处女作,无论是技术上的视听语言,还是思考的力度都十分成熟,似乎找不出大问题。唯一令人疑惑的是少年埃尔德性取向的转变可信度不高,导演还特意用了他与男与女两场床戏来强化,难道如父爱一样的关怀真能这么迅速的转变他的取向吗?至少我觉得力度还不够。但是从整体来看,《来自远方》的金狮奖,还是实至名归。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