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去他的戒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去他的戒律读后感10篇

2018-04-17 20:1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去他的戒律读后感10篇

  《去他的戒律》是一本由[法] 弗朗索瓦·齐博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1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去他的戒律》读后感(一):去他的小说——打开一本出气之书

  去他的戒律,去他的反戒律。这是个非常开放性的句式,无论你站在哪一边,“我”总能找到你的对立面,这倒是挺符合作者身份——律师。正反两方都需要发声。除此以外,小说基于这个主题展开了漫无边际的夸大和想象,它找到了同样陷于庸俗和反庸俗矛盾之中的人们,让文中的“我”变成了“我们”。

  去他的情节,去他的人物,去他的思想,小说要写给我们的,在上述之外,这是一本不折不扣混乱之书——所有的情节和细节突如其来,而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很难看完整前因后果叙述角度极端个人化,其中的人物都变成了模糊影子,余下的全是梦呓式的,亦真亦幻的独白。

  读这本书,如同雾里看花,不过从纷乱破碎的情节中,有两条相对清晰的线供读者立足:教育战争。而这两条线有一个明确的出发点——第五章开头父亲与卡拉梅洛斯教授的会面。习惯了线性叙事的读者,不妨从第五章开始阅读,而后其余的章节都会稍微聚拢,让人窥探到一个大概的轮廓

  “思想上不应随波逐流,若要想得对头只需跟别人想得不一样。”以此为基本原理,父亲的教育方式愈发荒唐。冬天光着膀子夏天穿毛衣,按照“狗的饮食制”进食,掐断热水等等,读起来颇有魔幻现实意味,令人啼笑皆非,然而此举竟被当作“先进”的教育方法来效仿。有违常理特立独行遭到了邻里的冷眼,甚至招来了宪兵造访。无奈之下,“家人教导我们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渐渐养成了“我”的虚伪,养成了“我”的自我控制的“硬甲”。

  离经叛道的思想在父亲心中进一步生根发芽,给了他别样的眼光来看待战争。德占期间,法国政府采取的定量配给制度成了“为了人民的福祉和公众健康”。在历史语境中,这种论断既容易被当成反讽,又有可能变成依附傀儡政权的口实。这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仔细回味,会发现给一种思想定性,强行划分左右是可笑的。父亲甚至直接从文中跳出来,像个布道的神父一样宣告“庸俗化是大敌”。

  其实庸俗化和反庸俗化的矛盾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刻意地去寻求“与众不同”,本身不就是一种庸俗吗?小说并没有给我们答案,它给出的是一场反对内心世界的狂欢(所以叫“出气小说”),一路荒诞反常的奇景,一系列韵律感极强的矛盾修辞(多亏了翻译家)。

  于是,在正式开启本书之前,请把预期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甚至从思想性上转移,只管去享受文中跳宕不安,矛盾重重的语言,其中不乏金句,亦不乏优雅胡说八道,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去他的戒律》读后感(二):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个小孩子

  最近读到一本癫狂的书,著名大律师弗朗索瓦·齐博写的《去他的戒律》,齐博出身于大资产阶级家庭,24岁开始当律师,在随后的四十多年律师生涯中多次担任震撼法国、北非乃至非洲大陆特大案件被告的辩护律师,这样一位不苟言笑的大律师,却具有一颗艺术家心灵,1977年出版了《塞利纳传》,至今仍被认为权威,65岁时又发表第一部小说,就是我看的《去他的戒律》,出版后文学评论界是一片好评

  《去他的戒律》读后感(三):去他的戒律

  去他的戒律 一本自传式的小说《去他的戒律》,但从书名上看,就略显得“霸气侧漏”。如此一本有性格的图书,必定是以为有性格的人所著。作者弗朗索瓦•齐博,知名律师,拥有“塞利纳研究学会主席等七八项文化社团荣誉头衔,1977年出版了《塞利纳传》(三卷本),在65岁时发表本书,作为第一部自传体小说,其独特写作形式表达技巧,既有意思别出心裁。 对于之前“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标题引发的风波,在作者致中国读者中,做了适当解释,避免了断章取义不必要误会。在本书自传体小说中,描述主人公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的情感路程,从德军大战,到逃难和解放等,既有历史的痕迹时代烙印,也穿插作者内心的写照。比如“我”的形象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既是调皮的,胆大的混小子,有时又是一个善良的,同情弱者青年。既有自恋的情节,又风趣和俏皮。 作者写道,这玩意儿(本书)出自我的肺腑,好似分娩,痛苦不堪。这是一部小说,却是作者生活的写照。它包罗万象,在无厘头的逻辑言语中,作者的态度和生活方式,可见一斑。他的洒脱和果敢,显得人物特别真切。书中有些 对时代和教育体制批判,又感觉像是《三重门》韩寒,同样是犀利笔触和言语,表达的是不同时代和人物的选择,不过,齐博确实比韩寒年长许多。在那个年代,在自传体小说中,那些非吐不快的的胡说八道,显得比任何的言语都来的爽快和让人接受。 一本“霸气侧漏”的图书,在言语措辞上,犀利又大胆。在内容上,短小精悍。在精神上,虽提到甭想来此寻找切身经历回忆真实可靠信念和真切实在的情感,但在这锅大杂烩中,也会窥探到时代的变迁。至于定位“出气小说”还是“反精神自传”,相必在读者阅读之后,自会有自己观点看法,虽然在言语上有些混账的词语,但丝毫不减弱其在文学上的地位,以至于后来还有诸多的标题模仿者。 “去他的戒律”是一种宣言,是一种精神的反抗,亦是一种独特的写作方式。别太在意“去他的”,它只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在阅读中跟随作者或吐槽或自恋或自嘲,开心阅读就好!

  《去他的戒律》读后感(四):戒律什么的见鬼去吧

  看到书名“去他的戒律”我总觉得的少了点什么,自己感觉胸口好似憋了一口气似的,果然在译者的序中知道了这本书其实应该叫做“去他妈的戒律”,一下子觉得胸腔里好受许多,就像是将胸口憋的起那口气一下子释放出去了一样。果然这个世界上之所以存在脏话还是有点道理的,最起码在我们憋屈的时候骂上一句,会让我们如释重负

  这本书曾经还有一个名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令我想起了曾经的上海那个另所有华人耻辱故事。我是带着愤慨的情绪看的这本书的,看完以后我觉得纳闷,为什么作者要起一个令人反感的的书名呢?为了这一个名字,巴黎的华人公社和齐博打起了官司,最终换了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书名。我的猜想是在整个二战期间,法国全境沦陷,甚至比沦陷了半壁江山的中国还要不堪,所以齐博起了一个这样的书名,表达自己对战争,对侵略者的痛恨!正如他自己所说的痛恨排斥,痛恨各种宗派和不能容忍异己!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自传式的小说?或者,小说式的自传?正如齐博所说,这是一本打破戒律,非吐不快的胡说八道!字里行间你能感觉到那种出了一口恶气的畅快嬉笑怒骂只在你一念之间。书中记叙了齐博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将近二十年的情感成长历程,你根本无法想象现在这个全法国都著名的大律师曾经是一个上学时候经常吃“零鸡蛋”,被学校退学拒收的人,这一切或许源自齐博父亲独特的教育,和齐博父亲交给他的别具一格思维。正是得自齐博父亲以及母亲那种独特的教育,才使得齐博成为了一个对一切受压者,反叛者,殉道者极富同情心的人,使他敢冒天下之大不讳,为曾经恶名昭著的民族主义者恐怖主义分子做辩护律师的原因吧。

  全书分为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用一种超现实主义的手法老书写齐博的幼年时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写的比较夸张,谎言,奸诈,听墙脚,火烧警察局,齐博在幼年的时候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孩子。第二部分就是比较客观的现实记叙了,拉梅洛斯独特的教育启蒙,父亲别具一格的教育方式,热爱自己祖国的于絮尔姑姑,占领巴黎的德国法西斯,沦陷的巴黎……从文字中你能感觉到齐博对国家热爱!因为法国的沦陷而自杀身亡的于絮尔姑姑、神神叨叨传达诺曼底登陆消息的扎洛尔太太、为了解放而欣喜一家人,更是让这种爱国爱家的情怀得到了升华!第二部分中不仅有对二战争的超现实主义式的记录,还有对艰辛岁月幽默的描述,以及对教育体制和培养方法的尖锐批评

  这本书之所以会与众不同,原因大概是整本书都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打破了那些条条框框的戒律条款。齐博一家人不仅生活和别人不相同,就连想法也和大众格格不入。冬天穿短袖夏天穿毛衣,十岁开始就不让用热水洗澡;那吃饭使人饥饿、喝水使人口渴,舒适安逸使人懒惰,苦练产生乐趣另类思维;世人应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老齐博!但是与众不同又怎么样,不遵守那些戒律又怎么样,我没有给任何人造成损害!

  戒律什么的,见鬼去吧!

  《去他的戒律》读后感(五):管它呢

  文:薇薇爱阅读

  起初看了这本书的名字,就觉得挺有意思的。 看了序的部分里面讲的, 原文的标题是“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当时心里也比较不舒服, 怎么起了这么个怪名字。 再到后面看到当时在法国还引起了华人的抗议。 看过中国近代史的人们大多都知道这句话的含义, 所以见题目的反应大多都在气愤当中了吧。 不过作者起这个名字作为书名, 却没有要侮辱华人的意思。齐博回应说这“是一个大误会”,这是他多年前知道写有这句话的公园告示牌,“义愤填膺”,并认作是好标题,并在二十年之后用在自己的小说中。

  说它是一本出气小说, 多半看完了书名和序之后就觉得很出气了。 作者写的不是自传, 而是一本投射了自己内心世界的小说。 小说中的主人公一家经历了战争, 整个过程中不是我们看到的大人物的历史的内容, 而是普通人在面临战争到来的时候锁表现出来的惶恐,不安, 以及德军入侵的时候作者一家以及亲戚逃离家园的整个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婶婶那浑身裹满了金银财宝的装扮。 路程中他们的遭遇, 以及在半路中听说两国和解,人们以为不需要打仗了, 可以从队伍中回家了之后的种种表现。 与众多人们心情不同的是这一家人的表现。 面对人们期待的“和平”,其实他们并不那么开心。 至于是为什么, 相信看过那段二战时期历史的人们都有所了解吧。

  主人公一家在别人看来是异数, 他们在寒冷的冬天里也穿着单薄衣服,但是他们没有生病, 他们吃着不怎么卫生食物,可是也没有生病, 而那些生活在温暖屋子里的人们, 相对于他们生活在没有炉火的房间里的情况, 在那些人看来要好很多, 可是他们生病了。 不禁让我想起, 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说去吧。

  这是一本不吐不快的小说, 别人以为的那些反面的, 似乎都发生在“他”身上, 但是他却一直成长着, 不管是大冬天穿着短裤, 还是住在没有暖气的房子里, 或者是在战争到老的时候,在别人觉得和平到来之时, 感觉悲伤的。 看完这些, 似乎我能明白作者为什么在20多年后会选用一段这样的文字去标注这本书。 面对战争的气愤, 面对别人看待异数的不屑。 那些条条框框, 全都滚开吧。

  《去他的戒律》读后感(六):不灭的中二之心

  # 一

  自传这个东西,尤其是涉及幼年、少年传记。很大程度上是与心理史学的主张一致,就是想通过挖掘传主早年的经历,为他今后的生活、行为找到一个良好的解释。反过来则是可以认为,传主推出自己的传记也是为自己现在的行为找到一个借口:看吧,我干的这些事也不是自己想干的,都是因为童年阴影

  至于落实到这本书《去他妈的戒律》上,则是作者弗朗索瓦·齐博的一个强有力的宣言:老子从小就叛逆,爱咋咋地。他的这种叛逆,从他选的书名《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原名)就能看得一清二楚。明明是一个冒犯人的书名,但还是用它,就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各种傻逼规矩的蔑视。而这种通过故意冒犯别人来表达自己内心主张的行为,不是中二是什么?在《去他的戒律》里面表达的淋漓尽致,从小就是不走寻常路的熊孩子啊。

  # 二

  作者觉得自己是天生的叛逆者,从一生下来就是。身体的孱弱,让他自己只能远离人群的骚动。而这种虚弱,却给了他自我膨胀的机会

  gt;儿童是示弱之王,从这个角度说,我是王中之王,很会玩弄我的单薄虚弱和矮小多病。……我过分的多愁善感,构成我手中的王牌和主牌,而且很快测出其力量,恬不知耻的加以利用。

  自传当然也与曝露息息相,也就免不了对童年琐事充分地暴露。这些童年经历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突出了作者的孤僻焦虑。最后,他总结道:

  gt;最终将我击毙的,必然万物空虚。奖项我背后射击,为了我好,让我至少能哀求点什么。

  整个童年期,我因别人的幸福而痛苦,如今我竟憎恨起我的童年来了,仿佛我的童年是不幸的,而……

  至于他的少年时代,作者也承认:

  gt;他并不比我的幼年更完美。从中看得出有些未消化的哈偶安泽,觉得很受用的床上,对他人和否认的厌恶。

  # 三

  作者能有这样的早年生活,身边人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个人就是作者的父亲。父亲总是*教我们永远不要与时俯仰,要我们保持本色,是我们每人成为独一无二的人物,就是说一个个难以归类的混世魔王和无能之辈。*有这样的家庭教育,作者的成长被引导向什么地步,也是可以猜想的。结果论的说一句,父亲的教育是成功的,作者就是一个混世魔王的成功人士。

  父亲的教育非常奇怪,比如,*教孩子强迫躯体做困难的操练;让孩子尽量少吃少喝,为此还认同纳粹的入侵;为了强化记忆力,不用日历和钟表;掐断了热水,让精力不要松懈下来。*从种种奇怪的教育方针来看,这样家庭走出的孩子,能正常才怪了呢。

  # 四

  作者怎么看自己呢?当然他很满意现在的境况。他在开篇就说出了对自己的认识:

  gt;我混沌出世,既与众相同又与众不同。我早在进襁褓之前就跟自己过不去,后来穿燕尾服,穿茜红色裤子,穿律师长袍,依然跟自己过不去。我既像天使又像魔鬼,竭尽所能充当傻蛋,不畏疾风,不怕酷暑沿河,尤能抗寒。从娘肚子起,我便体验希望与失望,体验徒劳的抗争,体验一般的失败和读一的失败。所谓独一,因为是我嘛。

  能拥有这种中二到老,顺便还成功了的人生,真是美好啊。

  ###更多请关注:https://basin42.wordpress.com/

  《去他的戒律》读后感(七):严肃的精神私处

  对这本书的好奇,是出于对它名字的好奇,法文直译是“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书的后记中,翻译家,法国文学研究者柳鸣九介绍,当这部名字骇人的小说改成荒诞话剧要在巴黎上演的时候,引起了华人的抗议。作者齐博回应说这“是一个大误会”,这是他多年前知道写有这句话的公园告示牌,“义愤填膺”,并认作是好标题,并在二十年之后用在自己的小说中。

  我看这部小说之前,并没有仔细看它的介绍,以为内容与清末及民国上海租界中那枚大名鼎鼎的公园招牌上所订立的戒律,多少有些关系,以为作者至少是知晓这辱华的字句之后,那些戒律在他脑中轰鸣,才得以写作出一本书。

  然而并没有。这本书完全是作者的臆语,与这块辱华的牌子毫无关系,事实上与戒律也没有多少关系。这个标题只是一种精神指示,表示要将禁忌击碎。看书中纷乱的文字,让人感觉,在写作的起初,作者的脑子已经在轰鸣,已早没了禁忌。

  小说的主人公,这个精神错乱的“我”,一忽儿狂妄地称自己是绝对的“与众不同”,将还在母亲子宫混沌中的自己,夸耀为一个贤德的混蛋;一忽儿进行自我剖析:“我呢,鬼得很,装作乖宝宝,我不会哭”……“儿童是示弱之王,我是王中之王”,他并将这欺骗视作自己成功之路途的钥匙——“这功夫我练了一辈子,使我攀登许多阶梯”;一忽儿,他又描述起自己癫狂的父亲,要求他们即便在冬日,也脱了衣服出去做困难的操练……

  这些地方的语言之无序,仿照大脑思维散乱时的无序感,有时主人公像作诗一般将自己比作在时光之河流里飘荡的无重量的鱼漂,狂人一样单枪匹马抵挡“自然界的暴力”,有时候煞有介事的呢喃出许多仿佛有启示的语录,比如当“发现任何安逸发出腐臭时,我便竭力将其丢弃。”

  但就如“我”的欺诈本性,这些语言很快飘散在那些不知真假的童年事实里。描述到少年生活时,混乱的思维宣泄稍稍收敛了一些,在二战中逃难的映像清晰地写出来,比如1944年6月6日上午10时,邻居扎布洛太太衣冠不整,露着乳房,到“我”的家中宣告诺曼底登陆成功。而家人和这位邻居一起疯癫地庆祝,虽然这场景描述得既丑陋,又魔幻,但那种兴奋感是从混乱中表述出来了。又比如,当贝当元帅宣布投降,从一战中走过来,充满国家荣誉感的于絮尔婶婶受了心灵的重击,“眼睛红了,鼻子堵了……一言不发,不喝汤不喝水”,不一会,这位胸部丰满的女士上楼去,随后一声枪响响彻整个客栈。就这样诞生了一具悲壮的无头尸。

  但这些战争里的真实细节,有时候又模糊在“作者”一种自我厌弃,并且对世界毫不相信的情绪中,语言总是故作的浮夸,比如他描述父亲强迫子女们的艰苦的晨练:“向前旋转,向后旋转,上身夹在两腿间,大腿交叉,然后重新向后旋转,朝前跳两步,第三步做腿部平衡,往下蹲直至面朝地匍匐……蛙式平衡……绵羊式平衡……匍匐成蛇状……”

  这部作品就和这样的描述一样,动作的启动与停止是真实的,而过程的描述是虚夸以致偏执的。在书中所描述的“我”的想法中,许多的龌龊、不耻、绝望与虚妄是真实的,但这都是作者的精神私处,倘若直白地露出,会让人觉得不知所谓,恶心且十分无趣。所以必须若隐若现地示人才不致成为精神的哑弹。作者选择以一些看起来好笑的布条将这严肃的私处遮蔽起来,并癫狂地舞动文字,喷射出来。如他在书前的“告读者”中所说:“这玩意儿出自我的肺腑,好似分娩,痛苦不堪。”

  本书作者齐博虽然主业是律师,但他写作了《塞利纳传》,对这位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做过深入研究。塞利纳写过《茫茫黑夜漫游》,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运用新写作手法,“使得法国及整个世界文学走向现代。”他的小说中弥漫着悲观情绪,他创造的角色不断体验失败、焦虑、虚无和无力。

  不知道齐博是否收到塞利纳的影响,他自己未曾说过。但《去他的戒律》过于精神,过于“去他妈的戒律”了(小说最初在《世界文学》杂志发表时,译者给编辑部建议的译名就是“去他妈的戒律”,但被洁净化了)。最后的结果,给人感觉一种超出了小说的失控,确如作者所说——

  “这是一部诗选般的作品,既包罗万象又空空如也”。

  《去他的戒律》读后感(八):表达——我们别具一格

  自传体有人听过,小说有人看过,但对于自传体小说,也许很少有熟悉并广泛阅读的人群,而《去他的戒律》就是这么有特点的自传体小说,不管是作者的个性、整体的设计,还是文章本身想要表达的主题和内容,都与社会热点相关联,而这民族话题的热度从近代到当代从未削减,更未曾退却。

  书薄性格不薄。《去他的戒律》正如作者所说,是一本薄薄的“出气小说”,薄在全书151页,正文是从21页至143页,全书共计68千字,“出气小说”则从书名便可以看出,作者更是不忌讳任何旁人地表现出他鲜明的个性,说出他痛恨紧急,痛恨排斥,痛恨设障,痛恨各种宗派和不能容忍异己。

  本书的由来。一块近代外国租界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引起了1976年第一次访华的作者义愤填膺的情绪波动,也由此想将此话设为书名,只是当时的想法却在二十四年后的1997年实现,更是在40年后的今天才在中国真正实现,这部直译应为《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自传体小说来到读者手里已换了一套《去他的戒律》马甲,而这套马甲的更换也许正与1999年11月中旬那场巴黎舞台的标题风波有关,马甲更换了,但那“出气小说”的精髓却未改变。

  “出气小说”。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却是一部百分之百的小说。作为遐迩闻名的大律师和社会名流,作者叙述了自三十年代初至四十年代末的童年情感历程,不管是战前、德军入侵,还是逃难、解放等,他用“出恶气”的口吻将六七十年压抑与心灵深处的情绪埋藏在字里行间,并在划上句号之后将这“内心秘园”分享而出。

  全面设计。本书以作者、译者、媒体等不同视角,将全书分为了“作者致中国读者”、“译者推荐”、“代序:一部‘准小说’式的‘反精神自传’”、“告读者”“代跋:文化差异引发《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标题风波”这五个部分,把此文从灵感来源到如何成型,再到推入读者视线后引起的反响和风波的整个过程都全方位记录,并一一解说,最后留在大众视野中由各自去评判。

  《去他的戒律》,体裁并非大众,字数并非大众,内容并非大众,但就是这别具一格的体裁,这短小精悍的小说,这发人深省的内容才真正打进了读者心中,它不是一直鼓励你的心灵鸡汤,它也不是跌宕起伏的推理小说,更不是枯燥无味的学术教材,它就需要你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去品味他的思想、它的思想。

  《去他的戒律》读后感(九):愉快的吐槽

  《去他的戒律》这本书不是自传,而是自传小说,这类书我是第一次接触,看简介才知道原来这本书原来的书名叫"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后来经过译者修改才变成《去他的戒律》,这原来的书名让我觉得非常诧异而又露出抵触的感觉,没看内容觉得作者有点太不尊重中国人了,直到看到书的内容到最后才发现这根本与"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标题没多大的关系。

  弗朗索瓦•齐博是法国著名的大律师,虽然表面不苟言笑,骨子里是个爱想象喜欢文学艺术的人,个人拥有“塞利纳研究学会”主席等七八项文化社团的荣誉头衔,齐博在偶尔一次聚会中认识了塞利纳的遗孀,成为了塞利纳专家和保护者,并在1977年出版了《塞利纳传》(三卷本),尽管他文学才华已经显露出来,但是谁也没想到他会在65岁的时候才发表第一篇个人作品《去他的戒律》。

  小说叙述的是三十年代初至至四十年代童年的情感历程,战争前的生活,“我”在母亲的肚子里的时候就与众不同,自夸自己无所不能,吹嘘自己的贤能,然而到顶呱呱的出生反而很悲剧,身体虚弱,得到佣人和家人的悉心照顾才好些,“我”在婴儿期就听懂了大人在说些什么讨论什么,不会哭,会保持微笑,装作乖宝宝,其实是虚伪的伪装,欺骗所有人,混淆是非,最后连自己都分不清。成长时期受人轻视,经常打架,不爱学习,特爱拿自己出气,自哀自怨,希望有世界末日出现,因为别人的幸福而痛苦,憎恨自己的童年,长期这样的“我”,因为脑袋充斥着各类奇奇怪怪的想法,误被人当成神经病,家人正考虑把“我”送到精神病医院。作者笔下的“我”在童年经历了各种不幸的命运,痛恨童年矛盾的自己,嬉笑怒骂的好好出了口恶气,同情弱者,同情失败者,痛恨恃强凌弱的混蛋。

  德军入侵的打破了童年乱糟糟的生活,一开始大家确信都能打胜仗,法国各大报吹嘘自己的军队能打赢战争赶走纳粹,反而结果并不乐观,“我”不得不与家人去逃难的经历过程让人觉得很悲凉。而后来传来解放的消息使“我”刻骨铭心,永远难忘此事。战争的结束后一切都从头开始,后面作者嘲讽学校的以及家庭的教育,对所谓的一成不变旧时思想教育方法感到厌恶和憎恶,对成年人的世界的排斥,正如书中所写“假如没有成年人,世界会很可爱,原野广袤,海滩如梦。我们便可以久久凝望雨帘,光脚漫步沙滩,夜幕降临,睡在篝火旁,不想明天”作者对童年的美丽的生活向往。

  本书有虚的部分也有实的部分,两者结合构成一部很不错的自传体小说,不管是作者嬉笑怒骂,嘲讽,还是反排斥,反设障,反歧视吐槽等等,作者将几十年的不满情绪发泄了出来,真是不吐不快的愉快的感受。

  《去他的戒律》读后感(十):去他的不公平

  这本书一开始被误会了,因为标题写的是“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我还在纳闷,怎么会有这种书。后来我才知道,作者是以这句话为契机,才创作出了这本书。本书属于自传体小说,全文以第一人称叙述,主角“我”从童年时起命运就是分悲惨。作者也说这是一本出气小说,也就是见到什么看不过眼的就来喷一喷,当然也不是无脑乱喷,喷得很有道理,并且还有一定教育意义。主人公把自三十年代初至四十年代末的童年情感历程,包括战前,德军人侵,逃难,解放等都喷遍了。

  那“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呢?这句话出自租界时期上海外滩公园大门口的一块中英文对照的告示牌。当然,告示牌上并没有侮辱性地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而是罗列了不得入园游览的对象,其中第一条就是华人[原文Chinese,可以翻译成中国人,也可以翻译成华人,但似乎翻译成中国人更为准确,因为上海毕竟是中国领土嘛],然后是衣冠不整者,第三条是醉酒者,最后一条是宠物[pets,并没有明确说狗]。而当时国内愤青为了反抗这种对中国人明显不公正的做法,就夸张地谴责租界当局竟然规定“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以此吸引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更多关注。最后,经过各界的努力,租界当局修改了入园规定,华人从此能与外国人一起游览外滩公园了。

  可能这些年作者自己经历的压迫太多,终于找到一个契机,使这些早已抑制不住的情绪得以爆发。这本书就是这样一本作者自我发泄的书,在字里行间我可以感受到这种情绪,他把这些事情转化为小说情节呈现在读者眼前。从而达到一个目的,就是读者与作者一起进行发泄,因为每个人在这社会上都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不公平,有很多人为制定的戒律在限制着我们的自由,如今终于有机会可以爆发一下了,这本书的目地也就达到了。

  书中的主人公是个很矛盾的存在,他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有时他的缺点也会使他不可原谅,但他也有可人的一面。其实这才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人,大部分小说中都把主人公树立得极具特色,其实只要是人都会感到迷茫,对或错没人知道,只有真正做过了才能够定义。作者想要表达的不仅仅是书中描述的“我”的童年或是那些骇人的战争,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在于警示未来,这篇故事值得人们反思,这些错误是不是真的存在,那么既然知道错的所在了,也就有理由着手改正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