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单程票》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单程票》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26 21: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单程票》经典读后感10篇

  《单程票》是一本由[法] 迪迪尔·范·考韦拉尔特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单程票》读后感(一):生活时间在我们的身后推推嚷嚷,让我们从家的主人,变成了家的客人

  曹小二说:书评《单程票》

  #1

  “生活和时间在我们的身后推推嚷嚷,让我们从家的主人,变成了家的客人”几天前在书店翻书,一本叫《单程票》的书的后记吸引了我【终于有一天,我可以衣着光鲜自在走在巴黎街头,我迫不及待地给父母寄去车票,让他们来见证这一切。可是,当现实镜子映出重逢的瞬间——肥硕,满脸通红。大嗓门父亲穿着夸张的格子上衣,跟在后面的母亲,背着平价商店买的包,在一旁抱怨着什么。看到我后,他们立刻大声嚷嚷起来。我为他们的样子感到耻辱,也为自己有勇气面对他们而羞愧。】相似情节曾经朋友跟我讲述过,我很好奇,我想也许这本书会给我解脱这种耻辱和羞愧的答案。快要毕业的我抱着对离家后的人人状态的好奇,买下了这本书。结果是,这本书给予我了,除了答案以外更多的东西。这一刻,我才发现,我和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家人了。我的故乡已经成了一个回不去的地方

  #2

  《单程票》的主人公‘阿孜’从小无父无母,被一个马赛人收养长大。他的身上也许留着异乡人的血液,但他已经在十几年的过程中完完全全的变成了一个马赛人,他跟着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偷盗,喜欢姑娘也是青梅竹马的马赛姑娘“丽拉”。在感情这件事上“阿孜”不曾被幸运眷顾,丽拉被迫嫁给了嫁妆更多的阿孜的师傅,但阿孜的师傅却在订婚前夜死了。阿孜即使如此也愿意娶了变成寡妇的丽拉,可惜偷了一辈子的阿孜,第一次买的结婚戒指却被珠宝老板诬陷是偷来的。订婚宴上被警察抓走的阿孜,丽拉并没有做太多的挽留,在昂贵的订婚宴和贫穷新郎面前,丽拉选择了前者。爱情从来不是两个人的对视,而是两个人一起望向同样的方向。在丽拉决定嫁给阿孜的师傅的时候,他们就已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在法国政府出台移民政策的时候,阿孜的长相和假冒的身份证,都让阿孜成为了最适合作为移民政策例子的人。阿孜被勒令遣送回国,一个办假证的时候瞎编的地方——伊尔吉士从这时开始阿孜离开家乡,阿孜是一个被捡回来的孩子,也许他早就离开了故乡。但现在却是真正离开了生他养他的地方,离开了熟悉口音,熟悉的衣着,熟悉的生活,熟悉的姑娘。在这之中与朋友的分离并没有与爱人和故乡分离那么疼痛,毕竟友情不像爱情只能替代,友情像酒,时间越长只会越浓。

  #3

  在返回那个不知道何处的家乡时,阿孜认识了书中第二个主人公“皮埃尔”。皮埃尔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法兰西人,有着不错学历,但是现在的他缺遭受着离婚折磨梦想成为小说家的他现在只能作为一个人道主义专员护送阿孜回国,无论是身份的转换还是离婚的压力,都皮埃尔痛苦不堪。两个有着同样苦闷生活的人很容易敞开心扉,在飞机上两个人慢慢的彼此了解,阿孜为了让皮埃尔减少压力,将自己的并不存在的家乡描述成了一个世外桃源单纯的皮埃尔很容易就相信了,并且准备将阿孜口中的家乡当做自己小说的模板。一路上皮埃尔的单纯或者说是愚蠢,引发了这本书中不少的笑料,但也让人感到了一丝心疼。这个走投无路中年人,就像一个飞蛾一样,看到一丝丝的光亮也会拼了命的冲过去,他拼了命的想挽回自己生活自己的爱情。他曾经幻想着拥有了一切的生活,也就是开头的那一段。他深切的知道,他即使拥有了一切,还是被家乡所牵绊着。他就是一个从炼铁之乡“洛林”出来的普通人,在这个城市中他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衣架子,他觉得也许只有死亡才能让他真正的回到故乡。结局他到达了梦想的伊尔吉士,死在了伊尔吉士的一颗树下,阿孜带着他小说的手稿和他的棺材回到了洛林。

  #4

  整个小说结构紧凑,主人公的转换和过度十分的自然,既像一本公路小说,又像一个推理小说。不知不觉中我就从笑的流泪,读到了真的流泪。故事的两个主人公都一样离开了家乡,但却又处处不同,阿孜挥手告别了自己的家乡,但皮埃尔却一生都被家乡所牵绊。人生是一张单程票,我们终会从自己的故乡变成别人的故乡,从家的主人,变成了家的客人。很多事情一去不复返的,读过这本书以后你也许会对家乡有比余光中的《乡愁》更多的感悟。奔波在外的打工者们,经常是能等来一张张快递的单号,却等不来属于自己的房子。但是希望各位工作在外的打工者们,积极努力,人生既然是张单程票,那么也就只能一路向前了,终有一天你们会让自己变成别人的家乡和港湾

  《单程票》读后感(二):从谎言中去,从梦境中回

  很多作家都写过乡愁,写过回忆,但是很少有人能写成像法国迪迪尔•范•考韦拉尔特的《单程票》一样,是完完全全的“满纸荒唐言”:一出生就是孤儿的异族人阿孜,从小就和一群茨冈人在贫民窟里一起生活,坑蒙拐骗无恶不作,直到有一天阴差阳错间,他被“遣返回国”,和未曾谋面的专员让•皮埃尔开始了一段在摩洛哥寻找“桃花源”的旅程……而所谓的“一把辛酸泪”则深深潜伏在那些谎言的内里,偶尔在字里行间一闪而过,却都是让人过目难忘的佳句。

  其中最让人深刻莫过于那句:“这一刻,我才发现,我和父母,已是完全不同的两家人了。我的故乡,已成了一个回不去的地方。”这句话也是《单程票》整个故事的内容核心,只不过这样的失落被生生调侃成一个大大的“黑色幽默”,明明是绝望透顶的人生,明明只不过想靠着这样或那样的谎话解闷,却不知从何时开始以这些欺骗生命养料,开始相信确有其事,开始意图追寻一个荡然无存的乌托邦。何以为信?以之为乡。

  初看完《单程票》时不觉得哪里好,再从头翻过,却顿时觉得整部小说虽然短小简单,但是构架却着实很妙,如同一个圈,兜兜转转间,又回到了原点。从最初阿孜找不到“根”的人生开始,到最后皮埃尔曾经有过“根”却失去的人生结束,整个故事的视角重心其实是处在一个变化运动的过程,皮埃尔终是取代了没有故土的阿孜,成为了《单程票》中对于故乡最坚定执着守望者,而这样的守望终究只是一场没有结果的“无望”。从谎言中去,从梦境中回,正如那似真似幻的死前对话

  皮埃尔:“我真不该离开这里。”

  阿孜:“是啊,所以你回来了。”

  而失去了皮埃尔的阿孜,则变得泛化,如同幕后的旁白,将这个故事继续述说到底,只不过他的谎言依旧在继续,在欺骗着别人,也在拷问着自己。

  曹雪芹说:“假作真时真亦假。”真真假假,在《单程票》也一直以不同的姿态变化折射出不同的形状。那从谎言抵达真实途径,也不仅仅只是那场看似荒谬至极的旅行,还有故事最初的那场梦境:有一个男孩每晚在梦中变成一头美洲狮,去追求一头对他毫无兴趣的雌性美洲狮,直到有一天他被人发现以人形死在床上,是被他梦里的那头美洲狮咬死的。

  迪迪尔在故事中对这个梦境的解释是:“如果我们让自己沉浸在绝望中,那最终会被自己的梦想吞噬。”而这“绝望”和“梦想”,正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谎言”与“梦境”,因为真实的绝望而用谎言欺骗自己,因为故土无以返还而用梦境取而代之。而那绵长深远惆怅则被掩藏在一场蓄谋已久的谎言里,故事中每个人似乎都被其紧紧包裹相连,希冀在荒诞中摆脱无药可救的念想。这样的开头正和故事的结尾相互照应,有始有终,咬合得恰到好处

  “岩洞被闪闪放光的岩石映得透亮,洞里刻满了几千年前伊尔吉士灰色人类留下的壁画。”

  “我想我会告诉她真相,你走的时候,还想把她揽入怀中,叫着她的名字,你的离开就像那片废弃的热夫炼铁厂,那里的游魂还沉迷于铮铮铸铁声中不能自拔。”

  从一个人的人生到另一个人的世界,从一个人的谎言到另一个人的梦境,我们回不去的过往,只能以这样的方式,进进出出,循环往复孤独无依,且做念想。兴许有一天,运气好会被人记起,遗忘,然后再度记起,再度遗忘。

  《单程票》读后感(三):在这个荒诞的世界里,我可能幸福无缘

  出版公司应该给这本书的封面文案奖金,因为我基本是因为看到封底那段引文才决定下单的,误以为写的是写在巴黎大城市里打拼的年轻人,与身在乡村说父母产生的隔閡,就像我们这些漂在北上广深的人,再也回不想回老家发展了一样。可读完小说,才发觉并非如此。这位文案拿了奖金之后,就该向作者和读者道歉了。因为作者处理主题,远比离家这件事更宏大也更深刻。如果要有一句话来概括,这本小说想要讲的是:在这个荒诞的世界里,我可能和幸福无缘。

  《单程票》中译本封底文案

  《单程票》读后感(四):它确实不是悬疑小说,但更能把人带入“陷阱

  有一种故事是这样的:很快就能看到故事的主线脉络,知道它大概要讲的是什么。然后顺理成章,一点点地看着它沿着理所当然的主线进展下去,直到某个爆点处,才愕然发现——原来这个故事要讲的压根不是这么回事。比如前阵子一部很火的日剧《我的危险妻子》,大致就是这样的故事——没看到最后一集,你压根就想不到整部剧的主题是什么。

  当然,很多悬疑小说其实也善用这样的手法

  但显然,《单程票》从任何方面看,都无法被归类于悬疑小说,此外,它也没有“危险妻子”一般跌宕起伏的情节,人设方面也是以二逼青年为主要角色。但它同样能带来与之相同阅读感官效果,因此,从这一点来讲,即使属性不完全相同,也至少可以称之为是“高度相似”。

  如果不带有任何的思想准备去看这本书,一般来讲,是很容易直接将之归类于像《泰囧》之流“公路小说”的:一段未知的旅程、三个脑回路都有点不太正常的主要任务、外加一些纯粹为增添气氛而搞笑的情节(比如主角之一的皮埃尔在情急之下一把扯下了边上女士的bra当绷带做救护包扎)……看看,是不是很似曾相似的情节?

  但如果这个时候就给《单程票》这个故事归类下定义的话,那便无疑是中了作者的“圈套”(许多法国读者都被这书搞得先爆笑后痛哭,也正是因为中了圈套)。其实,静下心来想想也并不难发现,如果只是一部单纯的搞笑公路小说,它又何德何能,可以一举拿下相当注重文学性和社会价值的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并在此之后,毫无任何舆论争议地,一直活跃在法国的图书市场上长达二十余年。

  由此可见,《单程票》真正想要诠释内涵明显要比我们一上来就为它设想好的开端要深刻得多。

  而这里的建议是,请保持一口气姿势,读完整个故事(整本书并不厚,行文也比较流畅通俗好懂,一口气读完的难度并不高),只有这样,才能爽到!

  《单程票》读后感(五):他在幻境中死去

  一脸懵逼是什么感觉?就是你明明清楚对方所有的套路,最后却还是被套路了一把,并意识到你早就被吃得死死的,可是整个过程,难以置信。以我这二货智商,凡是说得深、说得绕就直接蒙圈的秉性,本书,以平顺的故事发展,流畅的语言叙述深得我心。然而,看起来只需要再简单不过的理解能力便足以解释的故事,我还是承受了“欺骗”。

  看过本书的人,想必都会对封面上的字表现深沉的静默,因为它一定让人误以为,这只是一部平平淡淡有关乡愁的作品。它开始于法国马赛北部棚户区的外族村庄角阿孜是个不正宗的外族人,身世坎坷,情路不顺,被人陷害,指控非法移民,遣送回国,然后循序渐进,延伸到几个人从法国巴黎至摩洛哥的一系列行程发生的公路故事。结局当然会在飞机降落不久后,甚嚣尘上,揭开谜底,再来就是对回不去的故土一阵感怀。一气呵成读下去,深知整个故事构筑在谎言基础上,就等引爆真相了。如何引爆,本是关键的吸引人的点,而看完故事十分寻常的前半部分感觉就那回事吧。不过,别忘了迪迪尔•范•考韦拉尔特八岁写的是完整的侦探小说,智商爆棚的作者,又以本部作品拿到法国文学界的最高奖项龚古尔奖的作者,怎么可能走寻常路?那么,谎言如何打破?作者简单粗暴,就把人物放在谎言中,并死于谎言。

  《单程票》读后感(六):并不是看到的最好的书,但或许会是影响力最大的书

  一本小书,几乎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刷刷刷的看完了。而在看这本书的前两个小时,其实还是在跟家中二老置气(也是因为这个情况才更看得下书想暂时逃避下现实吧),其实置气的理由鸡毛蒜皮,无非就是在计划十一的家庭旅行行程,然后发现两人根本受不了在自己看来已经是很合理的价位,最崩溃的莫过于饮食,我的意思是吃当地特色餐,其实也就人均80左右,而他们的意思是多带泡面省钱,计划讨论不下去,作罢。

  然后便看起了这本书、看到了书中火车站那段皮埃尔与父母相遇的尴尬场面。这一刻其实我很能理解皮埃尔这个心态,甚至可以想象当时他父母的穿着、言行、举止有多么地尴尬,连同那个从包里掉到地上的蛋糕。有一瞬间,那蛋糕仿佛就是被我不齿的泡面。但是,父母这样的失落场面真的是我想看见的结果吗?为什么不能好好吸取一下皮埃尔最后的悲剧教训呢?向父母妥协让步,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吗?

  至此,陷入反思,于是顿时觉得,泡面似乎也就不是那么不容易接受了。我想可能就是明天,我们的旅行计划又可以顺畅地继续下去了……

  《单程票》读后感(七):少一星是因为被故事伤了心

  如果伤了心,还评定五星,是不是有种“你这个B装的漂亮,我给满分”的嫌疑。毕竟读的是翻译,或多或少不会有法国人读原文那么震撼,有如《茶之书》中谈及翻译犹如只欣赏到刺绣的背面,虽有原来的形,却少了细节的美。

  我没有想到小说三分之二后的那几篇日记及围绕钢铁小镇的剧情发展,会夺走大部分读者的眼球,为皮埃尔惋惜。可我依然认为,阿孜才是主角,如果这部小说是阿孜单程票的人生列车中的一段,那么皮埃尔,只是众多这一段上上下下的旅客之一,只是,与皮埃尔同行的这一段路,让阿孜明白了自己也买了“单程票”。

  手握单程票,回不去的终究回不去了!皮埃尔天真的相信了阿孜的谎言?一个外交官,不会分辨故事的不合理性吗?“幸福的时候会让人自私。”皮埃尔是自私的,为了挽回失败的婚姻,他急于找回妻子爱他时的模样,他需要创作文学,他渴望一个素材,哪怕这是谎言,他自私地相信并抓住他“想要的素材”。异国他乡的公务,俨然已成为他已略微疯癫(离婚已使他极度焦虑)的冒险,旅途中,有两种情感浮现出来,一是“爱情”,二是“回家”。然而,他头脑中浮现的爱情,是纯洁的爱情,竟然问轻浮的向导是否是第一次,现实中,皮埃尔的初恋,以及妻子,都已不属于他。在帮助阿孜回家的过程中,皮埃尔一定会联想到自己的家,他有很多年幼美好的回忆,钢铁小镇,初恋,父母,而现实中呢,那年火车站的经历成为这个软弱的外交官心中的最痛。

  皮埃尔疲于巴黎世俗的工作,放弃了写作,丢掉了梦想,失去了自己。他33岁,奋力追逐着世俗的标配,耻于自己的过去,却可能连婚姻也无法握紧,是的,他是真真实实的一个普通人。看看镜子,是的,你我都是。在身无外物的冒险中,他拿起了笔,开始面对自己,这时,他才把内心的反思流露于几页纸张中。若皮埃尔健康顺利返回巴黎,我猜测,他依然挽回不了婚姻,依然不会回故乡面对亲人,因为,焦虑的皮埃尔完成小说创作的冲动,是像性欲一样,来的快,来的很猛烈,一旦消退,内心只会绵软无力。

  他的死,很偶然,很悲惨,阿孜帮他完成心愿,也很偶然(只会法语的阿孜无处可去)。阴差阳错,用一种巧合的方式解开了皮埃尔亲人的心结。

  故事结束了,阿孜的前程呢?他知道了自己的单程票列车已开,而且是这么艰辛的一段旅程(如果他在中国,顿悟了后还可以去做僧人),再回顾前面的三分之二,阿孜的马赛故乡,也是回不去了,比起皮埃尔的轰轰烈烈昙花一现,阿孜的平淡无奇的孤儿小混混生活,到底算什么?点燃了他内心好奇心的老师和《世界传奇》,给了他温柔爱情的未婚妻,到底又算什么?那错误的家乡的冒险和皮埃尔的死,到底又算什么?

  其实,大家都明白,这么多的过往,能算的了什么?!人生只有单程,道路弯弯曲曲,没人知道终点在哪里,没人知道什么时候下车,就像时间的流逝,这就是人生,无法回去。

  《单程票》读后感(八):人生从来都是一趟单程旅途

  一部小说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小说本身,考韦拉尔特写的这本书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小说的主人公阿孜“出处不详,身份卑微,骨瘦如柴的身影总是一言不发地蜷缩在被遗忘的角落”,这是一个没有身份的阿孜,如他自己所说“一个不折不扣的孤儿”,一个在雪铁龙Ami6型车上捡来的孩子。阿孜以摩洛哥人的身份在马赛讨生活,他讲到他的成长,和他青梅竹马的丽拉,对于丽拉的追求可以说他是戏谑的,自嘲的,充满戏剧性,在给心爱的女人买了戒指后没有发票被指控盗窃这使他面临“遣返”,由此,他在人道主义专员的护送下踏上了去一个本来就不存在的地方——伊尔吉士的旅程。

  法国在二战以后的一段时间内鼓励过移民政策,法国有大部分移民来自非洲地区,移民的身份认同问题,国家的政教关系……所有的这些问题导致的不稳定和冲突隐含在文章中。作者以近乎黑色幽默的手法描绘了他经历的旅途,看起来在叙述现实,在读者看来并非如此,并没有那么简单。

  文章故事的结尾也耐人寻味,人道主义专员竟走上了死亡的不归途,这是谁都没想到的,阿孜把他送回故乡,尸体放在一个车里,放在家边上的车库里,结局居然这辆车消失了,与阿孜的出生联系在一起(阿孜就是在车里被发现的),似乎有一种“圆满”,故事整个被串起来的感觉。总之这本书是有趣的,也许你能读出的不仅如此。

  《单程票》读后感(九):触及心灵的法式浪漫

  其实我是这本书的译者,来分享一下我翻译这本书的心路历程。

  从情节的逻辑来看,这本书确实没有摆脱“法式无厘头”的套路,我在翻页的时候,常常有“what the hell...”, "太乌龙了"的感慨。不过我还是一鼓作气把这本书翻译完了,因为我还是渴望知道结果的,单程票的终点到底是哪里?主人公们到底有没有找到这个归宿?

  翻译完之后和编辑讨论一下,我的感受是,这不是一本以情节为卖点的书,这本书展现给读者的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心境。大家应该看过电影《漫长的婚约》,只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情节:等待,每一帧画面却很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种期待,焦虑,渴求,和爱。同等的联想还有我们国产的电影《归来》,也打造了一样的感觉。《单程票》就是这种作品,不用跌宕起伏来打动读者,而是润物细无声的心情渲染,把读者带进一种想要回家的挣扎之中,卷入一场拷问自我家在何方的自我认知中。

  我自信自己没有糟蹋龚古尔文学给大家呈现一篇“渣翻译”,希望大家可以跟着作者的想象和我的文字体会到这种情怀。在冬日,有一丝惆怅,有些许共鸣,想到自己的家有一小股暖流经过心田,对我来说,这本书的引入和翻译就是极大的成功了。

  本人新开了微信公众号,任何咬文嚼字的推敲和读后感,欢迎加入:LIKE点滴生活,进行分享。

  《单程票》读后感(十):不一样的乡愁

  我并不想剧透,但是读完本书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龙应台的《目送》和余光中的《乡愁》,这两个关键词,基本能概括本书的主旨了。写乡愁的人很多,写的好的人也很多,《单程票》并不单单满足于此,法国龚古尔奖也并非无端青睐,一口气读完之后,回头再看看封面上赫然印着的“新星出版社”,感觉被作者和出版社共同调戏了一把,本该小心陷阱的,还是一不小心掉了进去。能把乡愁写成悬疑的,恐怕也是不多见了,《单程票》就是这么不按常理出牌的书。

  阿孜,身份来历不明的马赛居民,职业小偷,全书的前三分之二,都是这个野孩子以第一人称在讲述他的奇幻历险。他的来历,他的爱情,他的倒霉故事,他的无端被遣送出境……还蛮符合简介上乡愁的字眼,只是有个问题,他的故乡在哪里?或者说,他认定的故乡是哪里呢?我们可以理解,一个小混混也有感情,有其是阿孜这样爱读书、爱幻想的小混混,他的《世界传说》不仅让他自己上瘾,相信所有读者跟着他的故事都想一睹此书的风采,但是说到底,除了《世界传说》,最让阿孜动情的只有丽拉——他最终也未能得到的未婚妻,爱情离乡愁还是有段距离的,问题就出现在这里了。

  现在想来,几乎能够想象作者决意采用如此不同寻常的写作手法时流露的狡黠的微笑。“单程票”三字在文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现,就是在施耐德专员的口中,作为谋划中的作品的名称。太狡猾了,也相当精致的设置,对吗?他提醒过我们了,只是我们心甘情愿的跟着阿孜的脚步继续走。

  如多数人所言,前半段阿孜的故事像极了《泰囧》,从他们在摩洛哥落地开始,画风就急转直下,到后来阿孜带着专员回到故乡,魔幻的色彩越来越浓,然而,少有作者能把魔幻与如此醇厚深沉的乡愁联系在一起,还结合的如此天衣无缝。专员的《单程票》本是写阿孜的,不曾想,主角竟成了自己。阿孜和专员眼中的彼此,和他们心中差异巨大的瓦勒里,都形成鲜明的对照,这与他们的为人相关,更重要的是跟他们的经历相关。不论是专员的写作,还是瓦勒里映照下两人的差别,对专员来说,都极具讽刺意味,与他失败的家庭和婚姻相互辉映,一个典型的卢瑟。我们为什么要读一个卢瑟的故事?简单而直白的说,因为这才是多数人的人生,有最大的共鸣。

  同时作为女儿和母亲,我不能去评判专员和其父母的行为和情感,这也是为什么我首先想到的是《目送》,读一部作品,我们难免会有自己的立场和偏见,但是说到底,任何涉及感情的事都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伤害和抚慰,这是感情区别于事件的核心,也是这部作品能够打动龚古尔奖评委和读者的原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