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雪人》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雪人》的读后感10篇

2018-05-08 21:3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雪人》的读后感10篇

  《雪人》是一本由[挪威] 尤·奈斯博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4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雪人》读后感(一):霉菌与除菌人

  (含关键剧透,慎读)

  看豆瓣的作者简介,奈斯博号称是“北欧犯罪小说天王”,并且“拿过北欧所有犯罪小说大奖”,“受到欧美犯罪小说名家一直拥戴”等等。十分吸引我这个犯罪悬疑爱好者

  大概是犯罪悬疑小说和影视剧作品看得太多,所谓的“重口”我觉得是“还可以”“一般般”的程度,因为我这个胆小鬼都不会看到睡不着或者做噩梦,没有留下太深刻心里的阴影,这可能要归功于看了N季的CSI三个城市系列、CM、还有NCSI吧(当然这些已经是我的极限,里边一些重口的镜头我都得捂眼睛或者快进,真正重口的我也不敢看•﹏•)

  还有更致命的是,看到20%左右心里已经有了凶手人选,而且看到结尾事实证明我还猜对了!可能真的是悬疑犯罪小说和影视剧作品看太多了,虽然没有系统理论,但是对于常用套路有了了解直觉便更加敏锐一些吧。其实细想起来还是有迹可循的。

  比如:

  1.凶手与主角关系,凶手这个人物的出现即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似乎删除也没关系,但是他出现了,而且“镜头”还不少。“镜头”不少,但又不是特别多,恰到好处,特别是与主角的关系非常微妙,使得我有一种凶手与主角产生联系是刻意的感觉;

  2.行凶的手段显示凶手显然具有一定医学背景,而文中最先被怀疑医生显然不会是凶手;

  3.行凶的手段也显示凶手内心应该是沉着冷静,并极端冷酷残暴的,但通常这样的人在现实中并不张扬,不会嚣张跋扈,而首先被怀疑的医生A显然就是一个只会虚张声势、最求表面实际胆小怯懦并且没有什么深不可测内心世界的“蠢货”;

  4.凶手与医生A的联系也是“恰到好处”,描述不会太多,但是又与案件有暗中关联,特别是凶手两次提供了线索增加了医生A的嫌疑,更让我坚定自己的猜测;

  5.凶手作为普通人,在他人口中是“圣人”,他温和理性,是一种让人“舒服”的存在,而这种人并不特别引人注目但通常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并且通过他人的念书,凶手对自己要求相对严格,并且是带有宗教信仰意义上的对道德的严格要求,而被害者显然都是出轨者或者宗教意义上的“不洁”或者欺骗者。

  其实也用不了这么多因素就可以分析出凶手是谁,只不过在不断往后看的过程中对于印证心里所想的凶手的逻辑慢慢变完整而已。而其他的嫌疑人便是完全剧情需要”而已了。

  但是,神奇的是,虽然一开始就知道了凶手是谁,却还是很有继续阅读兴趣。一来是想要印证自己的猜测,二来是作者跳跃式的叙述手法很吸引人,可能这就起语言魔力吧。

  从单纯的推理角度抽离出来,而去体会整部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氛围,也是足够吸引人的。寒冷的北欧冬季,冷漠而疏离的人心,隐藏在宁静之下的秘密和欺骗…看似与“人类理想的居所”不融合,其实又与盛行的“北欧性冷淡风”异曲同工。那种简单空灵,宁静,极其凸显个人空间重要性的感觉,同时代表独立孤独,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只不过家居用品等所带有的“性冷淡风”是更偏向“舒适”“理性”“个人风格”,而《雪人》展现的也是这些有点的极端——“疏离”,“冷漠”,和宁静之下的暗涌的“疯狂”。

  “我们做的是相同工作,那就是对抗疾病,可是我们对抗的疾病是无法根除的,所有的胜利都是暂时的,所以我们毕生的工作就是对抗而已……”“正义是一把很钝的刀,不管在哲学审判层面都是如此。我们只是比较幸运和比较不幸运、个人的疾病未来治得好和治不好区别而已……”

  人类社会的种种恶就像是疾病,而作者表达的是对社会中人性的恶的悲观。就像文中提到的“霉菌”:

  “霉菌就是这样,你看不见它”,“但是它的确存在”。“有些人只要和霉菌呼吸同样的空气就会生病,他们会长年感到身体虚弱,可是又找不到病症,其他住户又都住的好好的,于是他们会被判定为罹患忧郁症,使得这些害菌继续啃食壁纸和石膏板”。

  这似乎就是对整个故事的概述,凶手连续杀害12人,这场残忍的杀戮持续了12年,但是直到主角接手,才被定性为连环杀人案,而寻找凶手的过程又是一波三折,有众多的嫌疑人干扰项,而真正致病的“霉菌”却一直隐藏在看不到、想不到的暗处,继续作恶…

  而主角所做的工作就是对抗“疾病”、清理“霉菌”。这些想,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要有那个神秘的霉菌清理人了。他的出现是一种隐喻,是全文的对人类社会的恶不可能完全消除、恶依旧在隐隐中暗中生长的悲观之下的心存希望之感。虽然恶总是在滋长,疾病不可能永远被消除,但是总有人在努力对抗疾病,清除霉菌。

  而正义是把钝刀,在消除病灶的过程必定伴随着疼痛,也许这就是人类社会要继续健康发展必须做出的牺牲

  《雪人》读后感(二):恐惧----肾上腺素的味道

  对作者尤.奈斯博并不了解,只知道他是现在北欧犯罪小说天王,貌似近期被炒得很热,好像还是个做什么都能做到极致全能选手。由于我看书一向只对书本感性兴趣,对把它写出来的人总是兴致缺缺,所以对作者很执着的人,可以自行百度。

  用了大概三天的时间,断断续续地看完雪人。可以放心地告诉大家,可以尽情食用,如果你不介意译文带来的稍显晦涩语句,这是看所有外国文学都有的通病,而事实上这本书的翻译,个人觉得已经很好了。

  作为一本犯罪小说,读者关心永恒话题,大概只有一个:凶手是谁。我记得我是在凶手刚出场的时候就猜出来了,不要问我怎么猜出来的,本人在第六感直觉上一向很准,每次都能收获朋友在看到结尾时的感叹,我靠,还真被你猜对了。其实,如果你对文字足够敏感,你也可以。好了,如果你猜出凶手是谁,接下来就是去找作案手法、藏尸地点和杀人动机了;如果你还没猜出凶手是谁,接下来的剧情会让你更享受那种被作者玩得团团转的感觉。因为在最后谜底揭晓前,作者会用尽一切方法让你锁定一位嫌疑犯,当然,你以为的那个人肯定不是凶手,没错,这就是套路!就是要营造出那种悬疑丛生,柳暗花明的感觉啊,不然就不能叫合格的犯罪小说啊!

  我感觉我说了很多废话,步入正题。这是一个外貌上无任何可取之处但就是韵味十足的警察心理扭曲的连环杀人犯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首先,我们的英雄主人公哈利,我想想他的特点,酗酒但自制、对连环杀人案格外热衷、总能敏锐地抓住线索(当然这是探案小说标配)、有着一切男性正常生理需求但只跟自己前女友上床的,这么一个人。他可能满身缺点,但他就是这么迷人

  而我们最关注的凶手,毫无疑问地,他心理上不正常。很多人哀嚎啊,为什么基本这类小说里凶手都是精神病啊!没有为什么,因为正常人干不出这事。而且,正常人经历了他的痛苦都有可能干出这事。反派身上永远都有种奇异魅力,世界上没有好人坏人,只有无聊的人和有趣的人。

  我们的凶手,从小就因为身体上的缺陷而备受同龄人嘲笑,这个时候他的心理就已经站在歧路上了,后来发现自己的生理缺陷是遗传疾病,遗传自母亲情人----显然这个情人不是他户口本上写的爸爸年少的凶手在目睹了自己老妈跟他情人(亲爸)交配后,出离愤怒,犯下了他人生第一宗案子,杀了他妈。后来因缘巧合,没错,世上总有这些巧合,让我们的凶手走上了一条专杀怀着别人的孩子嫁人的淫妇,后来知道自己时日无多(遗传病),带着想犯下无数命案供人敬仰的伟大理想,挑住我们英雄主人公,去找死了。

  所以这本书里凶手的杀人动机是什么?我分析有以下几点,一、对母亲的仇恨,这导致了他对所有不忠的女人的仇恨。二、因为母亲的背叛,对父亲同情。让他觉得他每一次杀人都是在伸张正义。三、长期生活在那个遗传病给自己带来的绝望中,而这个遗传病是母亲偷情的结果。在这些负面情绪日复一日折磨中,于情于理地,他就疯了。而且,因为智商情商双高,疯的别人发现不了。他斯文、冷静、缜密,也冷血,愤怒,符合一切连环杀人案凶手的特质

  整本书看下来,有些感触比如说,北欧15%到20%的孩子都不是他们以为的爸爸生的这一事实,当时我就震惊了好嘛,咦~~原来北欧如此混乱!这个社会现实,可能是直接催生作者灵感来源;比如说,菲利混乱的性生活和他开放性爱观,还热衷于播撒自己的小蝌蚪,真是出现一个死者,就能发现死的是自己孩子的妈,让人啼笑皆非;比如说,哈利的感情线,好好好,我承认英雄都是孤独的,但是出于对卡翠娜的爱,我就是希望哈利能跟她在一起,因为我看到了他们彼此来电啊!比如说,那个霉菌清理员,嗯,那个人一直是我的一个疑点。我甚至无法确定他是真实存在的还是哈利臆想的,作者不正常地在他身上着墨过多,难道只是为了引出鸡血掩盖了人血吗?最后还特地给了他的中指一个大大的特写,欲盖弥彰?还是下一部作品的铺垫

  嗯,我已经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了,暂时就这样吧。

  《雪人》读后感(三):风雪夜归人

  这是一个有关追凶的悬疑故事,凶手是个连环杀手,哈利作为警探沿着一幕幕凶案和线索开始追凶之路。

  很久没看悬疑剧,主要是害怕文字呈现出的惊悚、恐怖画面丰富想象力加上文字构造的渲染,仿佛是烫手山芋,最后只好在白天看,晚上忍着乖乖地看别的书。

  图来自网络

  《雪人》读后感(四):以解救人类的名义反人类

  (除了最后一句,应该没有剧透。)

  我喜欢推理悬疑小说,这是在初中读完母亲送给我的一套《福尔摩斯探案集》后养成的爱好

  我痴迷于这类小说里面每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点子,每当读到最后犯人身份被揭开的那一幕,我总是能从当中得到极大快感,就像是孩子拆开生日礼物的层层包装,拿到心爱的礼物一样

  读了这么多年悬疑推理小说,基本上还是以英美国家以及日本的居多,北欧国家的这类小说,除了《龙纹身女孩》之外,这本《雪人》是第二本。

  我得承认,这本书开始读起来并不能带给我太大的吸引力。我读到五分之一的时候已经几乎要放弃了。里面大段的人物背景刻画和和一个接一个的出场人物让我觉得有些枯燥,尤其是案件本身并不能带给人感官刺激

  只看到一个以女性目标的凶手在接二连三的制造杀人事件。唯一让人觉得精神一凛的地方是凶杀每杀一个人都会在现场堆出一个雪人,或者换句话说凶手只有在冬季到来飘雪的时候才会犯案,这总算让开头有些冗长无聊的故事带出了几分悬疑色彩

  然后就是例行的“猫鼠游戏”,警官哈利作为挪威唯一一个曾破获连环杀人案的人,开始循着蛛丝马迹去找那个犯人“雪人”。

  当第一个嫌疑犯出现的时候,翻翻还有厚厚的没读的书页,直觉告诉我这不是答案

  当第二个嫌疑犯出现的时候,你依然不能相信这就是故事的答案。

  当哈利在卯起劲来追第三个嫌疑犯的时候,我看了看kindle显示的阅读进度,仍然不能相信这就是凶手的真面目,但这时候,读这本书已经变得顺畅多了。

  当最后一部的开始就揭露出凶手的真面目时,我心里却没有太多的惊讶,凭着多年阅读悬疑推理小说的经验,在读到一半的时候,我已经把“他”锁定为嫌疑犯人选之一了。

  我想这就是写这类小说面临的难处,你无法阻止读者在阅读时不负责任的乱猜凶手。即便猜错了,当揭晓最后一刻的时候,带给读者的是快感和惊喜。若是不幸被蒙对,那读者也会在心里说:瞧,我猜就是这样。

  所以,我觉得阅读这样的小说,对读者来说是“双赢”,而这,恰恰太难为作者了。

  受小说这种体裁所限,你设计的凶手,起码得是在书中出现的人物,你至少得费些笔墨介绍到他。(电影电视则会好些,你可以用镜头语言去交代一个人,而不必单独介绍)若小说里凶手最后是凭空出现一个之前完全没介绍的人,那读者到时会大呼上当,然后把这作品归为烂作。

  所以这类作品创作难就难在这里,你最后凶手候选人就像列出一张名单,你完全无法阻止读者去猜,去一个个勾划,而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作品的精彩度。

  所以,一般这类作品在创作时,除了要竭力隐藏凶手的真面目,还要努力让情节能抓住人。总之就是案情越诡异越好,情节越离奇越好,人性越复杂越好。

  在这部《雪人》里,案情算不上诡异离奇,只是一个接一个的嫌疑人让悬念维持了下去。但在人性塑造上倒还是可圈可点,无论是警官还是凶手,都有自己人性上的弱点,都有些不堪的过往,让人物自身存在了些许矛盾

  最后犯人的动机也算是典型的美国大片式的坏人,他们都打着拯救地球、拯救人类、拯救环境一类的旗帜,去做反人类的事。

  为避免剧透,里面的情节基本没有涉及,总体来说,这本书还是一本值得读的悬疑小说。

  话说,腰封上那句“你真的了解枕边人吗?”不算是剧透吗?至少算是一个提示吧。

  《雪人》读后感(五):变软的硬汉

  三十万字的作品,读了将近一周的时间,终于翻到了最后一页。想来想去,觉得这本《雪人》应该属于一本硬汉派的推理作品。尽管书中残酷血腥的打斗并不算多,但是怎么想也觉得那个身高一米九二的北欧大个子属于硬汉。对于硬汉派,也看过一些,这种类型的作品很适合拍成电影。这本《雪人》正是这样,作者的描写都极具视觉冲击力,读起来就像看电影一般,而且据说本书的同名电影将在二零一七年上映。

  随着读过的推理悬疑作品越来越多,自己对不同文化的感触也越来越深。作为一部北欧的推理作品,它势必要与英国推理、美国推理、日本推理有着很大的不同。英国推理更加传统,美国推理更加现实,而日本推理则充满着诡异,北欧推理是什么,这是自己读过的第一本,实在没有什么发言权。不过细想一下,觉得本书与美式推理倒是差别不大。虽然北欧有着自己的文化历史,但是在这个地球村里,他们与世界的接触早已紧密。我们可以看到,书中几个关键的时间点,都是以美国总统的竞选为背景的。毕竟里根、小布什入主白宫的时间,是全世界读者都熟悉的。当然,这也许和作者对本书读者的定位有关。美国文化作为当今欧美文化的主流,美国的读者自然也将成为本书最大的受众,写美国读者熟悉的年代,自然会接近读者与本书的亲近感。

  虽然在读到二百多页的时候,自己便已经成功地猜到了凶手,但是故事的来龙去脉却是没有一丁点的头绪。作者的设计非常精妙,故事背后的伦理遣责的味道也极为浓厚。尽管自己也能找到一段一段的暗示性文字,但是凶手如何成为凶手,凶手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故事,却是没能走到作者的心坎里。

  这本硬汉派不是本格推理,作者着重的也不是为我们展示匪夷所思的杀人手法和机关技巧。上一自然段已经提到,这是一本对伦理道德中的危机进行遣责的社会派推理小说。这种推理作品吸引读者的地方就是凶手的动机。如果我们能够抓住凶手的心路历程,往往能在作者揭晓真凶之前锁定凶手。

  整体来看,这本《雪人》绝对是部上佳的推理小说,但是个人觉得里面有些章节的节奏过于缓慢。虽然事后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缓慢之处隐藏的伏笔对于后面锁定凶手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对于一本三十万字的作品来讲,如果不把节奏掌控完美,恐怕很难令处于一个如此快节奏时代的读者坚持读完这本故事。另一方面讲,一个硬汉的节奏如果过慢,会有变软的嫌疑。

  《雪人》读后感(六):保护神

  从猿人开始,人类就不是同空间同时间上最强壮的物种,一直靠智慧的发展生存到今天,成为地球上的重要物种。智商是保护我们的武器。如果马地亚不是智商卓越,在童年受到不公待遇有没有人正确引导的时候,怎么发泄心中的怒火;在发现因为母亲的不忠,导致自己的悲剧的时候,怎么一展自己的报复;又怎么能通过学医选择较为恰当的死亡时间;又怎么能以自己之手开展心中的清理行动呢。极端,又透露出悲情色彩,疯子与天才,只因一念之差。

  若非有托夫妥,哈利,马地亚是寂寞的,无敌是寂寞,失去了游戏的乐趣,马地亚也仅能享受到被害人恐惧的气息,稍稍安慰他变态的内心。

  缔结婚约,不管初衷如何,在未解除婚约前,都应对彼此有最基本的尊重,出轨就更不应该了,不光是女人吧,在中国社会中,在婚姻法的保护下,男人出轨的成本很低,那谁又来举起正义的大旗呢?法律?道德?Xman?总不能杀尽天下负心汉吧。至少维持对彼此的尊重,当实在维持不下去的时候,也请先离婚。

  如果不是因为有遗传病,马地亚不会受到小朋友的嘲笑,也不会内心扭曲成如此模样。所以说婚检还是很有必要的,为了自己,也为了下一代。

  没人能保护你,只有你自己,用一切办法保护自己,在受到伤害的时候,将伤害程度降到最低,用智慧让自己的好心得到好报,也防止别人的伤害。

  《雪人》读后感(七):谁堆了雪人

  【初雪即将降临,届时他将再现。冰雪融化之时,他将带走另一人。你应自问:“谁堆了雪人?谁会堆雪人?谁生下了睦里?因为雪人并不知道。”】

  一封充满挑战的信,几个相继失踪的女子,拉开了一场连环杀手与警探斗智斗勇的大戏。

  第一次看关于连环杀手的犯罪小说,作者是近年来声名大噪的挪威犯罪作家尤·奈斯博。正如书评写的一样,他有创造惊悚的一流天赋。

  虽然追了几年的犯罪心理已经给心理铺垫了各种可能,可是还是被纯文字吓到了。花了三天看完,前两晚都做了噩梦。无论何时,重新拿起书的五分钟内,就能感受到情节中的寒意袭来。这本书并不悬疑,因为前三分之一就能猜到谁是凶手,然而却惊悚的让人背脊发凉。

  十一月的奥斯陆,初雪降临的那一夜,出现了第一个牺牲者。奔走在城市里的警探,背负着荣耀和耻辱,以及过去的阴影。一个个线索的浮现,一次次死胡同,还有那该死的没完没了的雪,和各种各样咧着嘴对你笑的雪人。整个故事是灰黑色的基调,如同鞋底沾上的泥雪,挥之不去的肮脏和粘稠。

  对每次牺牲者的描写都是直击心灵,难以想象文字竟然有这样的力量。最过分的是,全书的优点并不仅仅是其惊悚的氛围,引人入胜的情节。还有霉菌和海豹两个小故事的隐喻,对媒体和大众那种食腐心理的讽刺,以及对陈腐的警察体系赤裸裸的抨击。

  最后50页无比精彩,每一行每一字都充满着画面感,串连起来组成了一部动作电影最高潮的10分钟。向深渊跌去的哈利,看到自己单身公寓里的椅角,一声金属撞击的声音。他用强大的意志成为最终的胜者。

  【我们做的是相同的工作,那就是对抗疾病,可是我们对抗的疾病是无法根除的,所有的胜利都是暂时的,所以我们毕生的工作就是对抗而已。】

  连环杀手是独孤警探的对照面,他们拥有太多的相似。如何处理才是最正确的惩罚?死亡是悲剧还是解脱?

  到底是谁堆了雪人?谁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淫荡的母亲?病态的儿子?懦弱的父亲?好色的情人?

  谁是创造了连环杀手,也许是每一个人。

  雪人化了,春天却再也不会来了。

  《雪人》读后感(八):【雨枫试读】拼图游戏

  文/ 海蓝蒲雨

  当最后一块拼图拼接上的时候,我长吁了一口气,真是一部荡气回肠令人欲罢不能的好作品。它紧凑的节奏,抽丝拨茧的能力,欲盖弥彰的线索,有血有肉的故事人物,令人眼前一亮的案中案情中情……每一部分都构造得完美无缺,甚至连不经意察觉的细节也会在未察觉的时刻给出答案。这部作品如一块块零散各地又丝丝入扣紧紧相连的拼图游戏,令人着迷又绞尽脑汁。

  《雪人》的作者尤·奈斯博的人生真是令人惊叹。挪威知名摇滚巨星、金融业高薪证券师、挪威畅销犯罪小说天王……这三个风马不相及的职业,竟然在这一个人身上完美转换,并且每个都异常成功。他创作的“哈利·霍勒警探”再次让他名声大噪起来。

  “初雪就要降临,雪人即将再现。冰雪融化之时,他将带走另一人……”这个类似暗语一样的语句犹如雪花一样从天上落下来,令每个人的神经开始紧张,新的犯罪活动在每一次初雪降临的时刻开启,犹如被下了咒语的诅咒一般。这个令人心悸的恶性事件——连环杀人案,受害人的目标清晰,被杀害的都是带着孩子的妈妈——那些风情万种又隐藏秘密的女人们。越接近真相,就越能听见雪花坠落在心中迸发出冰冷激荡破碎的声音。

  在犯罪现场不断出现的那个冷冰冰目光空洞的雪人,犹如一场死亡祭奠,标志着犯罪者残忍的手段,和对警方的一种嘲笑和讽刺,铺天盖地的媒体对于雪人案件的宣传和窥视,都注入了雪人案件令人瞩目的因素。失踪的女人们,已婚有孩子,带着孩子定期去诊所……零零落落的线索纷繁而来,哈利·霍勒警监一步一步剥开雪人的外衣,探清缠绕凌乱的案件。同时,一个又一个掩盖的烟雾弹被抛出来,欲盖弥彰。

  每次,在哈利逐渐都快离真相更近一步的时候,犯罪者都会恰当地抛出一个烟雾弹——将替死鬼和替罪羊抛出来,哈利他们会被干扰,甚至警局会公布已经抓到了雪人,令真正的雪人暗自高兴。那些不经意察觉到的线索萦绕在哈利的头脑中,在恰当的时刻跳出来,令他在关键时刻清醒并且意识到某些指引。警察或许达到一定的程度或者火候的时候,都会有一种自我意识,那些潜在与头脑里与隐藏的线索之间的独到的判断力和分析能力,哈利终于感觉到他被牵着鼻子走的原因。

  罪犯者一直在他身边。如魔鬼一般尾随着他,注视着他,能够获得所有他可能获得的信息,一步步控制着他的行为。它如那个冰冷无情的雪人一样,瞪着空洞乏力的眼睛,注视这一场期待已久的游戏。病痛的折磨令他杀人的快感而不断减少,与哈利的斗智斗勇激起了失去已久的动力,这种病态的感觉令他感到惬意。一切还在掌握中。追踪死去警察父亲案件的卡翠娜也在掌控中。三个人的角逐,将这场拼图游戏拼接出来,远在某个角落的零散拼图,露出诡异而无法自抑的笑容。

  雪人掩盖的面具终于被揭下。过往的残忍往事如一个刽子手,将犯罪者的人生斩断,推入了另一个愤怒杀戮的人生。爱情的忠贞,并不是一时的快感而构造;人性的卑劣,也不是任意杀戮而锻造。愿明年的初雪降临时,能够抚平一切伤痕,让纯白的雪花飘零大地,留下的只有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一个个可爱洁白的雪人们。

  《雪人》读后感(九):初雪将至…

  雪人这部小说吧,在豆瓣上评价褒贬不一。在我看来的话,由于我读的犯罪类小说比较少,而且没有系统的研读过这一类的书,所以作出评价也只能是一个阅读犯罪类小说的初读者的一些感受和评价。

  我所阅读的这个版本是大陆译文版(湖南文艺出版社),因为它没有目录的名称所以感觉没有那种很明显的划分和很明确的走线。写作技巧方面,我认为特别棒的一个就是他开头用这个伏笔,看到最后的时候才明白,他开头那一部分并不是一个单纯引入的切入点,而是一个总体的伏笔。犯罪作案的手法就是习惯在杀人的时候会堆一个雪人,或者说把被害者尸体做成雪人。

  故事是很老套的那种高智商犯罪和高智商警官之间的较量,当然最后肯定是正义战胜了邪恶。凶手雪人是婚外恋情衍生出来的一个私生子,不幸得到了遗传来的不治之症,然后因此一怒弑母由此开始报复社会。凶手的杀害对象一般都是因为婚外恋情衍生出来带有遗传病孩子的女人。这本书在读到大约一半的时候,大概就能够猜出了凶手是谁了,故事是比较俗套,但是一些细节觉得蛮好。对于主角的那些心理描写还有一些环境的渲染,都能给读者一种很强的代入感。

  再有就是我觉得封面设计跟这本书想给人带来的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特别的贴切,主要的色彩是黑白灰,纷飞的雪天里一个女子浑身落满雪的四处张望的背影。首先给人一种大雪纷飞里,很迷茫无助,没有安全感的感觉。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他在四处张望但是却没看到你在他身后看着他,加上没有看到的地方危机四伏。总体来说还是说蛮棒的,希望有时间有条件会去看一下这本书的电影版。

  《雪人》读后感(十):谁是雪人???

  -------------读《雪人》 文/纪汐

  在写评之前,先来了解下这个素有“文坛贵公子”之称,挪威史上最畅销的作家尤奈斯博的“哈利警探系列”——

  1. 《蝙蝠》---1997

  2. 《蟑螂》---1998

  3. 《知更鸟的赌注》---2000

  4. 《复仇女神的惩罚》---2002

  5. 《魔鬼的法则》---2003

  6. 《救赎者》---2005

  7.《雪人》---2007

  8. 《猎豹》---2009

  9. 《幽灵》---2011(这个还不是非常确切)

  10.《警察》---2013

  11.《猎头游戏》---2008(独立作品)

  这个系列都是以“哈利警探”为主角,同时故事情节亦是都有有所关联,其他的作品基本上也都在台湾已经出版过。大陆出版的是“奥斯陆3部曲”。“雪人”之所以被选作为“哈利警探”的第一本在大陆出版,主要的原因,我觉得有2个,1是这本书虽然是系列的第七本,但是书的开头和前面联系比较不大,可以让读者更好的切入,2是由于这本书2007年出版时,曾入围都柏林文学奖。

  《雪人》开篇的引子,一下子让读者的神经绷紧,接着才让主角出现,当然并不是华丽的登场,在前面几部经历过一系列打击的哈利,出场更颓废,酗酒的问题似乎更加严重,当然引子也让我们对故事有了大概的了解,一连串的凶案对象都是对婚姻或感情不忠之人。拉凯已经和哈利分手了,并与医生马地亚稳定交往,却仍和哈利保持肉体关系,哈利的新搭档卡翠娜身上似乎也隐藏着秘密,在和哈利调查“雪人”的案件过程中,表现得异常娴熟,说是新人,却更像老练的警探,一切的秘密究竟是会产生什么样的答案。

  “雪人”的案件,之所以被命名为雪人,是因为挪威发生了妇女失踪后被肢解的凶案,而现场都会留下一个雪人,并且时间总是在11月的第一个下雪日,随着哈利和卡翠娜一直反查,才发现过去类似的案件比想象的多得多了,哈利因此认为是连环凶杀案。可是一开始大家并不相信“相对安全的奥斯陆”所发生的失踪案,其实是妇女们为了临时释放来自家庭或者丈夫给予的压力。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哈利发现失踪的女性都是有带子女到一家诊所看病。真凶到底是谁呢?

  以为是诊所的医生,可惜医生畏罪自杀后,肢解案仍在继续,这一切仍在迷雾中, 并未被破解。

  整本书都可以看出奈斯博的写作手法多变,也愿意花篇幅描述看似那些和主线没有太多关系的配角,但是实际上往往凶手就是隐藏在这些细节当中,或者配角之中。所以一本书下来432页,虽然看似很厚,确认也能让读者大呼过瘾。

  而译者依然是林立仁,如果大家仔细观察会发现奈斯博很大一部分的作品都是林立仁翻译的,特别是这套系列作品,林立仁更是翻译了过半的作品,所以对于整个故事的翻译水平其实也是不可置疑的。

  当然,书本最终希望我们能从中看出点什么的话,应该是“感情或者婚姻的世界,人是否也应该像天鹅一样呢,忠贞不二,至死不渝呢?不然受伤的往往是孩子,而最终让更多的悲剧产生?”

  本文均属原创,转载需豆油联系授权方可。

  20160526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