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路过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路过的读后感10篇

2018-05-12 20:4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路过的读后感10篇

  《路过》是一本由[台湾]黄于洋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路过》读后感(一):路过,不一样的世界

  有个女孩,在16岁那年的夏天,和父母“扔”下一句“我今年夏天要去自助旅行,已经订好机票了,只是告诉你们一声”,就独自踏上环游世界之旅,并且在路上7年。

  16岁,是一个什么样的年纪?是如花似锦的年纪,告别懵懂童年,进入热烈活力青春期;是被繁重课业包围的时候,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题,还要应对高考的压力。我们的16岁,和本书作者黄于洋是如此的不同,她在16岁时就已经勇敢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有些人到现在还没有勇气追求自己的生活。在这本《路过》中,黄于洋不只是记录沿途路过的城市、看到的风景,还有她对生活、对成长感悟。看到的不仅是一本游记,还有对生活的思考

  这本书有个独特之处,每篇文章前都有一个关于本篇的小主题:在叙利亚遇到的是关于国境的问题、埃塞俄比亚的挑战、北极圈的意外、尼泊尔的爱、法国的时间。作者黄于洋,不单纯是为了记录而写,不仅是为了旅行而上路。她用心的记下途中有爱的人、感动的事,不同旅行地带来的不同感悟,都一一记下。在东非遇到的美国人、印度搭便车时碰到的人,要么安于现状要么改变,为了自己理想的生活,总要迈出一步去尝试;旅行在外信用卡被吞身上现金不足,作者在尼泊尔经历这样可怕的事,在几天之后又很顺利的解决:一位同乡的女孩乘飞机来加德满都为她带来新的银行卡

  远方不仅有诗,还有许多未知风险;远方有神秘感,也有着令人惊奇震撼美景。黄于洋用7年的时间,没有停歇、没有回头,一直往前走,走过亚洲、游过欧洲、到达美洲。用7年的时间来坚持一件事,没有疲惫和厌倦。遭遇车祸感染疟疾、命在旦夕,黄于洋一个人经历、一个人克服,没有退缩,一步步坚持下来。

  《路过》,不仅仅是一本作者七年在路上的记录,传达的还有坚持、坚强、不畏艰难的正能量。看着目录几十个国家名字,羡慕又佩服,十几岁的小姑娘独自一人在路上七年,独自一人面对所有事情处理所有事情。《路过:这个世界教我的事》,记录着黄于洋的七年时光。《路过》,这本书带给我的感悟,是读过之后收获的佩服与震撼。但愿我们也有勇气行动,去实现自己想要的生活。

  《路过》读后感(二):路过——去世界各地看看

  机缘巧合之下看到《路过:这个世界教我的事》这本书,被作者的勇敢所吸引,一个小女孩,十六岁就去闯荡世界,多么惊人决策想想我们十六岁都在干什么,还是那个只知道上学写作业上网高中生人家都一人闯荡世界啦!

  喜欢阅读这本书,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我想旅行,可是现实不允许我背起行囊就那么潇洒的出发,多数的情感是羡慕她吧!想借助她的文字到处走走,去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来一饱我眼福吧!看她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走,每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尽显眼底。都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真诚!还有人和人之间的缘分,真的是太奇妙了!

  不得不佩服作者黄于洋太勇敢了,经历了那么多可能我这辈子都经历不到的事情,在异国他乡承受那么多身体带来的痛苦,连续的高烧,腿差点截肢,不过她是幸运的,都能逢凶化吉!她的旅行真的是毫无计划旅途应该是一片渺茫,是需要很大的勇气才能做无计划的旅行,而她的足迹踏过亚洲、中东、东非、欧洲、中南美等。

  文艺女王伊能静在微博透露,她读了黄于洋的《这个世界教我的事》,感触颇多。秦昊则与她相约一起出去旅行,她温柔回应:“你果然是来保护我的。”我想说看完这本书,我终于可以鼓起勇气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路过》读后感(三):就这么简简单单的旅行,感悟

  因为对《侣行》《间隔年》等游记类书籍特别兴趣,所以看到这本书的简介时,真的是毫不犹豫的就把它捡起,恨不得马上就可以把它啃完。可是人生有时候就是那么怪,需要那样东西的时候怎么也找不着,过了一段时间,它就自己冒出来。可能我的期望太高,导致我在看前面几个章节时,脑海不由得浮现出“呀,这是在写什么呢?”,真的是这种感觉。不过还好没有因此弃书,因为越是后面真的是越精彩,越是后面真的是越真实,越是后面真的是越经典。我想这也与作者黄于洋的经历、经验、成长有着密不可分关系

  这本书的跨度有点大,从作者16岁时的第一次旅行开始,断断续续的出发、回家,一直到23岁,历时7年,行走7年,感悟7年。试想一下,16岁,我们才初中毕业,一个这么点大的孩子,还是个女孩子,就那么背上了背包,留给家人一个电话,就出发了。勇气自是不必说,自信才是最关键的,有时候可能想得多了反而误事,就这么简简单单的旅行可能才是她最初的目标。开始的旅行给她带来的疑惑消极伤痛肯定是更多的,只因为她年纪太小,不仅是身体上,心理上更是有很多矛盾和不理解。随着旅行经历的丰富年龄增长,行走途中的感悟,她的思想境界也是得到一定的升华,这也就督促她永无止境的去学习,永无止境的去行走。

  文中有的地方非常有意思,但是这些点可能也只有在路途中的人才会有所感悟。

  朋友拿出了一根烟递给她,即使她从不抽烟还是接了过去,点上火,彼此默契的把它当成一个分享。这是一种想念方式,这是一种短暂放纵,更是一种秘密陪伴

  对于一个独自上路的女生的来说,外面的国家都是需要小心的,尤其是些像伊拉克一样的地方,女性最好是不要过去。可是她呢,就这么“傻傻的”去了,去了就去了,还就这么“傻傻的”住进了一个路上偶遇的男人家中,最后就这么“傻傻的”在信任与被信任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真是“傻人有傻福”呀!告诉陌生人生日,她拥有了一个与众不同的Birthday party;很晚到达机场又没有钱的时候,把窘状告诉了前来询问的年轻人,幸运的坐上车住上旅店;不管到哪里几乎都选择陆路,沿途需要她感谢司机数不胜数

  走了这么多地方,看了这么多人,不管是自己对别人,还是自己对自己都有了更深刻了解,所以这是一次人生的旅行感悟!是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练!还是一颗心灵茁壮强大好书推荐

  《路过》读后感(四):旅行的意义

  翻开目录的时候几乎是屏着呼吸看完,心里一边提心吊胆,一边为小作者感到幸运,在这样一种混合情绪下不得不为她点赞,自己觉得这是本有温度的书籍,可以传递勇气和温暖的书籍。

  旅途路上,那些不懂的问题,世界会给出答案。每个人的世界观不同,当真正走出自己的世界的时候就不会以为自己的是全世界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就像朱迪塞着耳塞座着火车离开了兔窝镇的时候所见到的,美妙无比,但是,美妙的同时却也有着不美妙的东西。 在作者身上,仿佛看到了和朱迪一样的冒险精神,经历过战乱的城市,旅途中遇到的疾病,看似冒险的选择,一路上都是挑战与未知并存,旅行中的苦与乐只有作者自己知道。旅行没有改变一个人,而是让自己知道,原来自己是这样的人。

  一列旅途的列车里, 这列车的目的地便是全世界。 一路上有人上车,有人下车,遇到的那些陌生人有些给自己眼泪,有些则给了微笑。这些相遇是多么的难得,就像作者所说,相遇就是久别重逢。每一种相遇都是很美妙的,有些偶然的巧合便是惊喜。对于自己来说,应该学会对她们说感谢,感谢她们的陪伴,即使只是陪伴了一小段旅程人来人往人群里,人潮汹涌人海里,能陪伴也是种小缘分。

  旅行的路上,一路思考,一路寻找答案。当离开了原本让自己产生钝性的地方,去呼吸另一个经纬度的新鲜空气,这是一种美妙无比的体验。以前大意的自己,懒惰的自己, 跟陌生的人相处接受生人拥抱和温暖的微笑,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多多少少会成长一点。也许有人也会告诉自己,这个世界多危险险恶,但也会有人告诉自己,这个世界多美好友善,一切的一切只有亲身经历了才刻苦铭心。在很多惯性的“我以为”,真的只是你以为,然而世界会用事实告诉自己所遇见的是什么样的答案,旅途再冒险也始终不要忘记初衷

  欧洲有一种出走文化目的在于让年轻人寻找自己。自己特别期待每一次"出走",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去看看那里的风景。可能去的地方是一场冒险,所以出发前就已经给自己做好了心理准备,相比于说走就走的冲动还是多一分踏实。拥有一颗挑战每一天的心态,把每一天都过成不一样的想法,就算别人用东西交换也不愿,这也是旅行告诉我们的。人的一生如果以活了一个世纪来算那就是36500天,如果一万天是相同的,那只相当于活了一天。那些冒险的梦,期待的同时也值得。

  世界上有那么多个地方,那里居住着的肤色种族,生活习惯环境都不是自己从一开始就马上适应的,能够走到那里,需要一颗包容的心。心大了世界就小了,也简单了。莫文蔚有一首歌叫《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即使遇到了那些无奈,挥一挥手,转转头就消失了,该做准备的是向下一站启程

  旅行,是一场修行,愿它可以让我们成为勇敢的自己。

  《路过》读后感(五):我来到,你的城市……

  我来到,你的城市……

  读《路过,这个世界教我的事》

  文/方木鱼

  伊能静在推荐序里写:她,十六岁开始只身旅行,一个人从东亚到东南亚,从中东到非洲,从欧洲到拉丁美洲……

  这就够了。伊能静是个才女,真才女,封面上说她是文艺女王,有宣传噱头的成分。在大家的印象里,伊能静可能最多不过是个艺人歌手演员。但你不知道的是,她出版的书籍,几乎和她的唱片,她参演的电影电视剧一样多。而且,她自己写词,写小说,写散文,都还像那么回事。庾澄庆唱的《春泥》,她是幕后策划人和填词者,只可惜,庾澄庆这把春泥,最终还是没能护好伊能静这课花,让她亦然选择开在了别人家的院落

  作者叫黄于洋,台湾人,她说自己没有英文名字,因为很喜欢自己的中文名字。遇到外国人时总说自己名字的意思是ocean。

  其实不过才23岁,有点嫉妒。我都32岁了,还没出过国,甚至国内都没走完,没去看一眼徐志摩的墓,没去瞻仰曾国藩的故居,还没看过一场现场的NBA,还没去韩国看一看心仪的明星呆过的大学校园。想起来《解救吾先生》里的台词:“人和人的命,真不一样啊。”

  但是无论如何,十六岁,敢一个人出境游,不是谁都有这股勇气的,何况是个女孩儿。十六岁,我的十六岁,把生命减去一半,那时候我在干什么?读高中,艰难地读书,不知道,三年以后自己将面临着高考失利的窘境。

  作者却经历了以下情节:(有心脏病胆小者勿看)

  在零下20度的北极,遭遇车祸,差点冻死。在埃及,一群陌生人为她庆生。在肯尼亚,染上疟疾,生命垂危。在尼泊尔,信用卡被吞,身无分文。在缅甸,吃油炸老鼠……

  所有的种种让她成长:她说,人是她见过最美的风景。除了说出口的话,没有什么不能修补。世界用最温柔的方式教会我去爱。

  似我这般没有远行过的人,大概不会知道远游的乐趣与危险,只能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如果有一天,我来到,你的城市……你在或者不在,我就在那里,不偏不倚;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路过》读后感(六):旅行的意义到底何在?

  闲来无事,读了读这本《路过,这个世界教我的事》。职业病所致,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不太好,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本书与《从你的世界路过》有诸多相似之处,无论是书名颜色、构图。我很想问:你们俩是双生姐妹吗,跟风也跟得太明显了吧?

  从三四年开始,背包客、辞职、休学去旅行这种口号不绝于耳。其实我自己也是蠢蠢欲动,当时也许是出于跟风、随大众的心理。总之,似乎是在一夜间,“在路上”似乎成了引领文艺青年圈子潮流代名词。《背包十年》《搭车去柏林》《乖,摸摸头》这些书在当时文青必读图书排行榜名列前茅音乐界也不甘寂寞,推出《旅行的意义》一曲,流行一时。

  但仔细读这些书,里面的文字和内容、感悟却是良莠不齐。我看过以上几本,《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无论是文字,还是故事,都能让人产生一定的真实感。《乖,摸摸头》封面挺讨巧,但是故事和对话都太矫情,有捏造的嫌疑。但不管怎么说,这两本书读的时候着实激荡了一把我的“文青情怀”,但读完再没留下任何印象。不知道是我的记性太差,还是这类虽说是畅销书,但鉴于其意义,终究成为如同《西游记》《红楼梦》一类经典作品。

  拿这本《路过,这个世界叫我的事》来说,看作者的背景,我着实鄙视了一把。十六岁就出来东奔西走了,这个时候你不在学校学习知识,大量阅读各种作品,跑出去能收获到什么。

  “读千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一定的道理,但前提是你得有读千卷书的理论知识,理论先于实践,这样得到的道理和感悟才会来得深刻、有意义,对表面以下的真象才会看得更透析。回到这本书,作者声称“一如我的人生,永远在路上”,她的足迹遍布印度、中东、欧洲、美国,走过的路是不少,遇到的人也是形形色色,但这些故事说来说去只说了一件事:世界是有好人的,因为好人,她感到很温暖。即使提及叙利亚的战火,人民的流离失所等,描述出对生命的怜悯和珍惜,都是如此浅薄。

  不是说这些道理不珍贵,只是作者的文笔、洞悉人性的程度太差。我耐心翻阅了大概三分之二的篇章,每一章节基本上都是800~1000字,大概是描述当时的事件,穿插或最后加上100字左右的感悟。而这些感悟,大多千篇一律。

  祖国山河壮丽,世界风光无双,而我们的生命却如沧海一粟,在有生之年,用自己的双眼看更多的风景,每个人心里多多少少都有这样的憧憬。但对于一窝蜂地想要“辞职、休学去旅行”的人,首先你得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盲目出行只会导致丧失更多的东西,比如生命安全、就业机会、晋升前途、求学生涯、与亲友相聚的时光等。

  旅行的意义,应该是让生命更充盈。并不想当卫道士,只是觉得,应该你自己的整个人生有一个完整的规划,毕竟想得到些什么,同时你肯定要失去一些什么。当你的人生的确走到了一个需要去旅行的时候,那就去吧。在此之前,你需要确认,你的人生的确需要更充盈了吗?比如,你该学习的知识学到了吗?该做的事,做到了吗?人生在世,都会有一些责任的。这些责任,你完成了吗?

  有一位朋友,找到了一位心灵相通的伴侣。尽到了赡养父母的责任,也不打算要孩子,毕业后十几年,供职过多家大公司,也尝试过多次创业。他的人生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好好活,不亏待自己。在经历了这许多人生该经历的风雨与责任之后,他打算与妻子携手,看更多的风景。对于他的这种计划,感觉才是真正做到了“让生命充盈”起来。

  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头脑清晰地决定踏上周游世界的旅途。如此,才无愧于天地,无愧于自己。

  《路过》读后感(七):旅行更是修行

  旅行更是修行

  ——读《路过》

  滁人也

  阅读完这本《路过》,笔者没有再去冥想一个漂亮的标题,而是借用了该书中倒数第二个章节的小标,来作为这篇书评的题目。因为笔者阅读本书后最大的感悟,恰恰可以用这句话来概括。

  该书的作者是台湾的黄于洋,一个年仅23岁的女生。她从16岁开始一个人旅行,从东亚到南亚,从中东到非洲,从欧洲到拉丁美洲;到草原,到沙漠,甚至到北极圈。这个女孩的经历,就是一部不朽的传奇。

  该书记录的,就是黄于洋本人这七年的传奇经历。开篇的“出发”两篇,是序言,结尾的“归来”一篇,则是结语。中间部分共三章,分别是“冲击与反思”、“相遇与学习”、“经历与成长”。而每个章节里的小篇目,大致都是以“主题+国别”这样的格式来组织的,如“关于隔阂 埃及”、“关于意外 北极圈”、“关于社会责任 乌干达”……光书中所涉及的国家名字,就有几十个。这些国家,都是作者亲身游历了的地方,甚至有不少地方有着生与死的考验。

  正如该书作者所说的那样,旅行,是人生的一场修行。要注意的是,此处的“旅行”,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旅游”。旅行,更多的是一种对自己的考验,对自己的一种认知;而旅游,则更多的是享受生活,享受游玩的乐趣。毫无疑问,旅行和旅游都可以一个人,也可以多个人。但是,真正的旅行者,却总是独自面对旅途中的各种困难、挫折,享受各种体验带来的快乐与悲哀。

  作者孤身闯荡天涯的勇气和毅力,让读者动容。叙利亚暴动的头一晚,作者晕晕乎乎地从大马士革前往约旦的安曼,第二天看新闻才知道自己差点就留在了暴动现场;在肯尼亚,作者得了疟疾,几乎九死一生,刚刚吃上药,可脚有得了蜂窝性组织炎,那种害怕一辈子无法走路的恐惧,谁人知晓?在仰光,摊贩老板盛情相邀,却是请吃油炸老鼠,这需要怎样拒绝或者接受?一个青春少女独自闯荡天下,需要的,不仅仅是金钱,更多的,可能是生存的勇气,挑战自我的毅力。

  旅行,是人生的一场修行。作者用了七年的旅行经历,让自己不断成长、成熟。作为读者,不一定非得如她一样,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是,我们自己的人生历程,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旅行?把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当作一种旅行来看待,或许,我们会成长得更快,懂得更多。

  《路过》读后感(八):勇气之旅

  塞缪尔•斯迈尔斯说过,“勇气本身表现在默默地努力和辛勤地耕耘之中。”一个16岁小女孩,如果不是开始这场旅行,也可能向所有明媚阳光里的校园可爱女生一样,憧憬着外面的世界,但她没有沉浸在憧憬当中,而是身体力行,并且是直接选择了比较艰难的路途旅行。

  应该是第二次,读到与旅行有关的文字,但我没想到的是作者所选的目的地都是世界关注目光较多,但称不上什么旅游胜地,甚至称得上比较艰苦的地方。可见旅行和旅游真的完全是两回事。开始就看到了作者在跨境时遇到的种种麻烦,一个弱女子,处处都可能遇到难以下手的困窘,可是她就这样走了出去,起初是任性的决定,但在后续的坚持旅行中,逐渐成熟起来,并且开始用心旅行。

  当你耐心读这本书,你就会越来越发现暖心的事和人,不只是温暖了孤单旅行的作者内心。有一种世界充满爱的暖融融的舒服,无论谁是谁的风景,人们总期望自己生命里充满美好的风景。在她的文字间越来越流露出的成长真实且令人动容。

  旅行中记录这是很多旅行者都愿意努力去做的事情,记录那些不一样的路途和风景,以及心情。可是我在作者的旅行中,不断发现她有读书的时刻,我觉得那该是一种不同境界的读书吧!一个人的旅行是寂寞的,读书的时候是心灵得到休息的时刻。我想读书带给人的已经不仅仅是心灵抚慰,这个时候书就像是朋友最好的陪伴吧!

  在路上生病,该是我读到最揪心的的一段,语言不通,加上买不到恰当的抗生素,我觉得一个女孩子的心理承受极限已经快突破了,可是她却记下那些他不认识的抗生素,借助网络查阅,自己给自己下了个推测性处方。好在她及时赶到了医院,从疟疾到她保住了蜂窝性组织炎的左脚,一个人的旅行真的充满了危险。这已经是排除了遇到被抢之类的恶性事件,因为整本书的故事里,作者未提及意见此类事件!

  还好,还是有别样的带有浪漫色彩的风景,看到东非的马赛人用牛粪盖得房子,以及他们不一样的对房子认识,真是值得引荐给房奴借以喘息。在埃及西呐半岛看到海底美丽的珊瑚,我猜旁边那个潜水者应该就是作者吧!由此我不禁串联起一些画面,过境时的遇挫、搭便车是的聊天、借宿的美好夜晚、生病时的痛苦孤单、徒步行走在异国道路上、一周异样的目光……

  我觉得我可以串联起一个脑海里连续播放的画面,没有任何技术手段的修饰,完全是文字带给我的画面,也不借助书里的某一张图片,我自己脑海里的画面就是一场成长之旅,最令人感慨的是也许她并没有停止脚步,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会与她擦肩而过而毫无察觉。但在她记录的文字里,我已经沉浸在美好的信任里,因为她为我们展现的不仅是旅行中的风景,还有更多试图建设起的最美好的心灵之旅!

  《路过》读后感(九):世界那么大,我们哪儿也没去

  以前网上很流行人生需要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可是我们又有多少人有这个说走就走的旅行呢?进入社会后我们往往考虑很多,家庭、工作甚至害怕别人的不理解,旅途中遇到困难,挫折,所以我们梦想中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往往只是说说而已。

  可是《路过,这个世界教我的事 》的作者黄于洋,16岁就开始只身一人旅行,从东亚到南亚,从中东到非洲,从欧洲到拉丁美洲。。。。。。小小年纪,足迹遍布各个国家。当我翻开书的目录,看着一个又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地名,开始佩服起作者来,熟悉是因为那些地方会经常在新闻联播或者其它地方上听到,陌生是因为从未与任何一个地方亲密接触,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作者黄于洋到底走过哪些地方吧。

  《路过》读后感(十):写一写读后感

  游荡在天涯各个角落的人万万千千,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留下文字供人分享。旅行的过程并非是看山看水看风景,而是在不断的开拓视野中也开拓了自己的心境,人格也逐渐优化完善。一个人走得越远,看到的越多,冲击心灵的事情越深刻,对一个人的改变无疑是巨大的,这是不同于普通人的独特的成长经历,旅行使一个人最终变成了那个更好的自己。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16岁的叛逆女孩,她想离开家,到这个世界看一看,这样的愿望如此强烈,以至于没有人能够阻拦得了,女孩用了七年的时间,独自一个人欣赏这个世界,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像她这样经历了种种危险最终安然无恙,这个女孩无疑是幸运的。不过七年的时间也足以使一颗当初稚嫩的心发生改变走向成熟,而现在这个女孩是在以另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参与感。

  这本书就是女孩在旅行路上的点滴记录,与其说是感悟,不如说是流水账,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能够有什么样的澎湃世界观要发表吗?所以,这本书的内容符合女孩这个年纪的特点,这个时期的女孩年纪轻,阅历少,缺乏锻炼,对人生也没什么感悟,她们一直在玩乐中长大,所以看到书中的文字,女孩所到一地,很少能够联系当地的历史地理文化政治发表自己的感触,也不会浓墨重彩的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所有的文字都是以她的经历为中心,至于其他则是顺笔带过。但是,这是一个孩子最想说的话,文字中透着稚嫩的成熟,看着一个孩子在认真的讲述自己的惊险遭遇,也觉得有来道去。

  但是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中一直存在一个大大的问号,作者是从哪里出发,第一站是到的哪里,路线图是怎样的,七年的时间,每一年各自都发生了什么,好像都没有表述清楚,这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因为这本书不是按照作者的游历顺序来编排的,所以从头读到尾,觉得能记住的只是几个精彩的片段,而不是一个有趣的过程。当然,我觉得这和作者的年纪小有很大关系,而且作者出去游历的目的,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目的可能只是随性的想去哪去哪,所以没太在意自己游历的整个过程。

  我们无论是读过去的名著,还是读现在的人写的周围的旅行经历,发现他们无论走了多远,去了多少地方,发生了多少事情,需要一个原因,一个信念,和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中间的各种移步换景为整个故事锦上添花,那么这将是一本成功的游记,而本书在这一点还有可以提高的余地,使得整个故事是完整的,而不是零碎的。

  最后,我为这个作者的勇气点赞,但是也为她的年少叛逆捏了一把汗,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独自一个人,还多次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无疑是不够理智的。随着作者年龄的增长,她会对人生有越来越多的感悟,这段宝贵的经历也随之发酵,酿成陈年美酒,期待作者的下一本作品会更上一层楼。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路过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