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坐言起行录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坐言起行录读后感10篇

2018-05-21 20:5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坐言起行录读后感10篇

  《坐言起行录》是一本由张立波著作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坐言起行录》读后感(一):徐海敏:四季轮回

  这本书,按博客写作时间划分为2007卷、2008卷、2009卷,每一卷里面又打破了写作时间顺序根据内容设置了4辑,像极了一年四季。有时候,像欢快的春姑娘春风中跳起优美舞蹈,“风从来不会在你的手中停留,它只是掠过你的手,在你拥有的那一霎那,它又无声无息地流失了,像手指间的细沙,不,细沙是可触可见的,而风,也许你有触摸的感觉,却永远是不可见的,你只能借助于摇摆的树枝、轻舞的碎屑知道风来了,风过了,风又去了……”“这个春天,能把郁达夫和徐志摩随意地翻阅,当是很不错成绩。春暖好读书。”读着这些文字的时候谁能跟艰深晦涩哲学联想到一起,分明是一位诗人在吟唱,一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诗人在深情表达读书的情趣。读书,读曼殊、读鲁迅、读丏尊、读庐隐……“阅读就是对话。”

  有时候,像炽热夏天,怀着一颗火热的心,诉说激情。“我们必须得说点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必须得说点什么,哪怕就是支支吾吾,支离破碎的一些字词,无论怎样,必须制造声音出来,言语的声音出来。”“那些伟大的哲学著述中,有节奏频率,有事件、聚焦,有力度、强度。同样,也有颜色味道。……当下的我认为,柏拉图的著述是古董白的,亚里士多德的著述是珊瑚色的,黑格尔的著述是亮蓝灰的,马克思的著述是深绿褐色的,……至于它们的味道,有柠檬草的味道,酒精的味道,咖啡的味道……等等。”通过这样炽热的表达,带着读者一起咀嚼,一起品味,它的价值在于看来以后给人不一样理解,或是获得一种独特视角

  有时候,像金色的秋,金色的叶子在空中盘旋着,那没落下的,风一吹发出沙沙的响声,成了叶儿最后的歌。伴着歌声,带人们飞向远方,把思想深邃传的更远。“天天读书”,“漫长短暂一生,幼年时我们盼望快快长大,就像听故事和看小说时,我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可这怎么可能?看小说可以直接翻到最后一页,人生却不可以,若是可以,只能意味着出生的那一刻也是死亡。”“写作的意义”,“在碌碌无为的一生中,哪怕留下一些平淡无奇的文字,也算一种纪念吧。……现实中的游移艰难而缓慢,文字里可以纵情地自由一行行的文字就是一步步的足迹,一篇篇的文章就是渐行渐远的路。”

  有时候,像寒冬大雪纷纷扬扬,四处一片洁白,正如那时纯“静”的思考。“历史期待”“‘懂’的真谛”“珍惜人生”“注释与人生”等等,较之明媚的春天、灿烂的夏天、多彩的秋天,这一辑更多的是哲学的深思。

  从灵动的表达到哲学的深思,从感性理性,抑或从青年到暮年,像极了美丽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编织这色彩斑斓画面,也把一年的时光装的满满的,春去秋来,四季轮回,共同演绎我们的人生,听过春风在耳边清唱,听过蝉虫在树上聒噪,听过梧桐沙沙作响,也听过雪花漫天飞舞,而这一切都必将成为美好的回忆,载着回忆向着“去家乡之路”,这才是圆满的一生。

  《坐言起行录》读后感(二):吴照玉:流动的思想

  哲学介入日常生活,并非要在日常生活的处处都摆出一副深谙一切理论的学究模样。言必谈存在论、现象学、辩证法的方式,于哲学和生活必然都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哲学对生活的真正介入,当是主体本身经过哲学思维的长期沉淀,能够在庸常复杂的日常生活中保持思想之独立,能够在繁琐个体生活中关照历史。简言之,哲学本身就已经成为了一种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而非独立于生活之外的理论工具事实上,哲学与生活的关联由来已久,在哲学产生之初,便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存在。不过,在现代性的框架之中,哲学逐渐从一种纯粹私人性的知识追问,演变为一种公共政治生活的理论武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哲学对生活的介入,不过是重新拾起了哲学被遗忘的旨趣。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哲学如何与日常生活实现沟通随笔大概是最好的桥梁。纯粹理论的建构不论如何精妙,未免有高高在上的疏离感,随笔更多体现为一种直接介入当下现实与日常生活的写作方式。《坐言起行录》中,作者描绘了大量日常生活的琐碎场景,以一种在场见证的方式为历史存照。同时这种对生活的思考却并未消解理论本身,而是使得思想以另一种更具情怀面貌在场。

  在作者笔下,哲学本身就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一切自由的活动。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日常生活的琐碎,俗世的束缚使得每个人都不可能达到绝对自由的状态,文字大概就是一种自由的操练。我们大部分人终究是平庸的个体,磅礴的理想也多在规矩压力下趋于平淡。在阅读《坐言起行录》的过程中,我时时能感受到个人与历史、思想与生活、理论与情怀,哲学与人生的交织缠绕。歌德说:“我们在一片安谧长大成人,忽然被投入大千世界,无数波涛从四周向我们袭来,我们对一切都感兴趣,有些我们喜欢,有些我们厌烦,而且时时刻刻起伏着微微的不安,我们感受着,而我们感受到的,又被各种尘世的扰攘冲散。”《坐言起行录》正是对这些喜欢、厌烦、感受乃至扰攘的再现,没有人不生活在时间的威慑之下,用文字记下曾经忧愁喜乐荒诞滑稽,哪怕是脸上一掠而过的会心微笑,也不失为填满时间,对抗恐惧的好方式。哲学与生活最远又最近,《坐言起行录》或许就是哲学邂逅生活,使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存在的尝试

  《坐言起行录》读后感(三):张婷:重构历史图景

  老师专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硕士博士到博士后,再到之后的执教和科研,已经二十多年。虽然老师一再说,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做马哲,也不要局限在做哲学,而应定位在做人文上,但是毕竟,老师身上有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标签。老师自己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他也不否认、不嫌弃这个标签。还有,最近一些年,老师一直在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研究,这在一般意义上,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和老师博士论文所从事的后现代的马克思的研究,显然相去甚远。老师有时不无自嘲地说,一些同仁很是不屑:哎,你以前做后现代挺好啊,怎么做中国化了?给我们讲到这个时,老师也没有做什么解释,不过,这在我心里成为一个大大的疑问:为什么?老师怎么就从后现代转到中国化了?后现代多么高大上啊,相比之下,中国化显然下里巴人

  翻开《坐言起行录》,从07卷到09卷,每一卷都有涉谈上个世纪前半期的文人骚客。从编排上看集中于07卷第一辑,散见于08卷第一辑,09卷第三辑。这引发我对于该书的第一个疑问:老师为什么要谈论那么多的我知道和不知道的文人?为什么要从那些人、那些事、那些书谈起?他们对老师的治学和科研有什么意义?特别是,他们对老师转向中国化研究,有没有意义?如果有,有怎样的意义?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始了我的阅读之旅。

  07卷第一辑谈论的那些人,大体说来,属于五四以后,民国年间。关于五四,我们中学历史课有明确的定论: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爱国主义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起点。给我的印象,五四就是民主与科学,还有爱国。这些都是很宏大口号。从五四运动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一个很明确的线索。老师在课堂上讲过,上世纪60年代就有这个标题的专著。上世纪80年代,李泽厚提出了启蒙革命的双重变奏,其实,也就是从五四运动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只不过,前者的意思是褒扬,谈论的是必然性,李泽厚的评价比较复杂了,不过,他也认为其间有一种历史的必然性。

  通常谈到五四,大都会谈论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吴虞等等,他们都是开创新文学、倡导新思想和新道德,无论后来的走向如何,五四的意义以及他们在五四运动史上的地位,都在于民主和科学这两个宏大叙事上。《坐言起行录》谈论的人物,却是另外一些人。这样,按照我的理解,老师就从既有“五四人物记”转向来近年来流行的“民国人物传”。“民国人物”的形象不同于“五四人物”。不那么政治化,幽默风趣好玩好看。用解构的思想来说,民国人物的形象的塑造与呈现,对既有的五四人物的形象是一种解构,对既有的五四构图是一种解构。进而言之,对既有的启蒙和革命的叙事,无论是从启蒙到革命,还是启蒙和革命的双重叙事,都是解构。

  《坐言起行录》中谈到了一些革命的思想家文学家,如鲁迅、成仿吾、周扬、冯雪峰、赵树理、丁玲、郭沫若、胡风、周文,也谈到了一些进步的思想家、文学家,如朱自清、穆木天,但更多的民国年间(有些也活到到新中国,但成名于民国时期)的人物,苏曼殊、章衣萍、邵洵美等等,实实在在属于文人。再者,对于那些革命的、进步的人物的描述重心也不在于他们怎么革命怎么进步上。我们看到的是“新文学的气度”,是文人的性情,是他们作为个体的喜怒哀乐家长里短,而没有硝烟弥漫战火工人罢工学生罢课,教授上街演说、愤慨的激情,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再来看待所谓的启蒙和革命,感觉就大不相同了。在这样的背景下,谈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中国化,构架和风格也就大为不同了。

  脱去坚强硬朗豪迈外衣,显尽的是革命者的优雅随和,或一个男人的柔波。革命不是没有情感的,马克思主义也不是生硬的理论,唇枪舌战的基座就是他们情义相生的活着。忽然想到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就国外来说,是卢卡奇、科尔施、葛兰西所开辟的潮流,就国内来说,大都是从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周扬的讲话《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谈起。这样的讨论,还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回到黑格尔,做哲学的阐述,并且联系现实生活。《坐言起行录》中谈到卢卡奇,是在39页,《纯粹》那一篇的最后一段,就那么一句:“上面这些,是读卢卡奇《关于组织问题的方法论》时想到的。”该文所讲,是没有简单的纯粹,要在不纯粹中追求纯粹,是很生活化的讨论,最后却有了那么一句。这是很值得玩味的。按照我的理解,这也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读书和思考方式。尊重人,承认人,都得从具体的、现实的日常生活入手。关于周扬那篇讲话,老师在书中也提到了,那导致了周扬不幸的晚年。老师没有大谈特谈周扬那篇文章,甚至全书中也没有人道主义之类的词汇,但是,我想,这或许是老师对于人道主义的一种态度。他无意谈人道主义,是对谈人道主义不屑一顾,而非对人道主义不屑一顾。人道主义的情怀无所不在。当然,如此一来,人道主义这个词的界定就得变化

  老师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肯定有他的特别之处;老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解,也肯定有他的特别之处。就《坐言起行录》而言,老师把中国化的底座由“五四”改为“民国”,从文人入手谈学问、思想和性情,就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变得温和了,柔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从一开始,应该是有这个方面意象。这对我们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怎么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都是一个很大的启发

  《坐言起行录》读后感(四):黄仕成:去生活的路途

  如序言所说“坐着言谈,起立行走,这些都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存在状态。”我觉得《坐言起行录》所展开的就是一个当代知识分子生活状态及其体悟之道。

  道即格局。一直以来,我们对哲学的印象,大多是严肃的、古板的、难以理解的。如果一板一眼地阅读哲学类书籍,我们的确很难理解,更何况《坐言起行录》的书写主要以时间次序和内容的相关性编辑而成,其中还不乏“缩略语”“Awaken”等抽象词汇,一下子理解起来还真有点“无厘头”的后现代主义色彩。然而,当静下心来看,我发现了该书的一条隐蔽的线索,即20世纪文人的命运时代格局。在这样一个大格局、广视野下,作者对文学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都以哲学思辨的方法贯穿20世纪与21世纪之中,全书通俗易懂平实生动、充满真性情。这不仅能让我们以正确的方式思考现实世界,还能带着我们的思绪积极乐观方向飞翔,我想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一种较为成功的尝试。

  文人的孤旅

  那么,这种格局怎么在书中体现的呢?我想把全书看成一场交谈,然而并不是严肃的交谈,因为它充满了生活的欢愉。这种欢愉来自崇高,之所以崇高,在于它脉动着由生命的炽热与现代文明的冰冷交汇所成的脉搏,打开,收回,再打开···像一声声呼喊、喘息,充满了思维的想象力。我们知道《坐言起行录》共三卷,每一卷都有四辑,总计十二辑。如果把这十二辑当成阶梯,我们很快就走完了,但如果把这十二辑整合成相互作用的三辑而不是单纯地排列顺延,那这一段记录将会更为有趣。当把每一卷的第一辑抽出来,看做一部近现代中国文人的纪录影片,主角有鲁迅、郁达夫、郭沫若等近百人,内容丰富,表达生动有趣。我不敢说自己对所有角色有深入的了解,但当把每一卷的第一辑抽来之后,作者给了我一个理解这些人物的技巧。

  对每一卷的第一辑,我比较喜欢用文人的孤旅来描述。书中所涉及的人物各有侧重,我认为该书对人物的思考有两个特点,这两个特点也是理解人物的技巧:一是对比,一是聚散。

  先说对比。书中对所涉及的人物都有各自侧重,在每个人名之后加上主语,即“某某的什么”,如“长虹的情事”、“达夫的孤独”等等。但是我更看重的是,在不同侧重的基础上作者所使用的思辨形式。几乎每一个人物的叙述,作者都在思辨,不断生成有趣的书写,这一技巧的最大好处就是传神、精到、风趣。例如鲁迅的“骂人”与“被骂”,骂又有“实骂”和“虚骂”,这样的区分之后,从而对骂这一议题的价值定位就显得清晰了。又如衣萍的“绅士鬼”与“流氓鬼”,作者通过周作人的话,揭示了衣萍的内心,时而文雅时而粗糙,最后还道出自己对衣萍的辩护,即粗糙中流露细腻和忧伤。再如丐尊的“主观无奈”与“客观无奈”、达夫的“流氓和隐士”、“儿童的概念和成人的概念”等等,不一一列举,这都体现了作者思辨的写作特性。

  再说聚散。我所理解的聚散,在书中就是从一个人物的身上聚焦,通过某一触媒,引发其它人物的关联思考,其它人物像是被“拉下水”一样。这不仅体现论证的科学性,还体现了作者对问题不断挖掘的精神及旁征博引的能力。正是在不断的聚散中,我们对人物的理解不断充满,作者所发出的心声不断拉近读者、人物、作者的距离。全书聚散的特点体现在对人物的每一论述中,在每一论述中,作者总能巧妙地勾勒人物的关系图。如在曼殊的孤旅中,有苏曼殊、冯自由、梁启超、严复、林纾、陈独秀、章太炎、刘半农,又如在谈柯仲平时谈到语文老师、徐克、鲁迅、王琳,如此等等。因为这样,尽管每一篇的篇幅不长,但对各种人物的勾勒却精妙独到,丰富有趣,总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意外的惊喜。我想作者之所以能如此娴熟地运用对比与聚散的技巧,离不开作者对20世纪诸多文人作品独到体会。

  哲学怪兽出现了

  似乎每一卷的第二辑都没有第一辑具体,因为它存在不少抽象的概念,与第一辑主题的跳跃实在太大。前面还谈到艾教员、赵树理,后面一转就转到词等抽象,几乎每一卷的第二辑就像哲学的怪兽,一下子就把前面的感性具体摧毁的烟消云散,我不得不感叹作者的“冷酷与无情”。

  可细细想来,作者的做法又是有理有据的。作者的言说和写作行为及其“言即是行”的行为,使我不得不联想到作者书写的动机。我认为只要我们了解了这些论述的背后动机,我想每一卷的第二辑都是很好理解的,这一点我深有体会。细点作者所思考的纯粹、缩略语、词、发明等等,他们怎么能和文章、哲学、中西方等概念融合一起呢,我想到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研究。如果没有理解这一思想动机,我想对理解第二辑而言是云里雾里的。例如纯粹,它就像是一种理想化的追求,在现实中我们始终会对纯粹有所妥协。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大的追求是人的自由全面的解放,这是纯粹的追求,但因为日常生活总会有那么不纯粹的因素,正是一些不纯粹的因素才使得纯粹有意义,才要注重日常生活的点滴。

  又如词,作者谈到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尤其是1938年至1942年间的民族形式的思考。在这一研究主题下,蕴含的逻辑便是哲学何为、民族形式与民族内容、中西方、民族性和世界性、国内革命的左右态度,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关键词。作者结合时代的变化去思考这些主题,从而使我们看到了具体的抽象。其最终的落脚点仍然是通俗化、大众化,这一点在“恶搞”、“婚姻的问题”等都有所体现。此外,每一集的第二卷还晦涩地传达作者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心路历程。如在第一卷的第二辑中,作者说“在既有的通俗化领域里,能指很难有新的突破了。再往前走一步,就是‘恶搞’,”又如在第二卷的第二辑中又谈到“在本以为不会有路的地方,突然延伸出一条路来,你怎能不骤然惊喜呢”,又如第三卷的第二辑中说“相信我们自己,就是相信历史”等等,这些感性的体悟,实质是感性作者的性情的表达。但恰恰深刻地蕴藏了作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性反思,其中也有后现代主义的色彩,但总体却是难得的乐观。

  作者骑着毛驴来了

  我把每一卷的第三辑、第四辑放在一起阅读,因为第三辑和第四辑都对作者本身的出场有一定效应,而且第三辑和第四辑既有第一辑的感性与炙热,也有第二辑的理性与冷静,像一种思辨意义上的综合。

  当笛卡尔坐在火炉旁思考“我思故我在”的时候,他本身在分裂,一个主体的我与之对话、纠缠。书中的许多论述也是在表达一种纠结和妥协,世界对于作者而言,就像一场梦,一个我在梦里,一个我在梦外。作者在第三辑的开头就是如此,恰似“you and me ”的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一样,不断追赶,最后我来到了自己的跟前。作者把文中的自己成为幽灵,文中的幽灵也过着日常的生活,如等车、闹情绪、梦想、念想、父亲、哲学教授、导师、朋友等等丰富多彩的状态和角色,有血有肉,在感受了自己的同时也抚慰了自己。作者怀着热情与激情把工作与日常融为一炉,尤为可贵的是他始终没有就个人而论生活,而是就一个有符号标识的人,即哲学教授、中国人,站在一个有抱负、有民族情怀的高度对视自己。这是说科学研究是生活,在生活中,用眼去看,用心去读,用感觉去表达。

  时代就如列车一样。如今“浅阅读”降临,人类阅读的速度越来越快,作者的这种风格正是时代化的要求。在第二卷第三辑《时代像列车一样》中,作者写了对如今写书和读书的看法,结尾处“和铁轨平行的公路上,是一辆辆呼啸而过的汽车,和公路大致平行的,还有一条羊肠小道,我骑着毛驴,兴高采烈,那列车让我向往,汽车让我羡慕……可是,我还是习惯了毛驴,只能这样了。”读到这段话所能引起的共鸣,对于我而言,是难以用文字表达的。我觉得如果一段话打动了自己,它就会与自己同在,徘徊在自己灵魂的深处。

  读罢此书,不仅是一次求知长途的到站,也是一次与作者秘密会议的闭幕。一个长达3年的交谈,我为作者的真诚、情怀所感动。海德格尔说,语言自己在讲话,而不是讲话人在讲话。一个像文学家的哲学家和一个像哲学家的文学家,他对语言赋予了许多责任。他探索人们应当怎么去做、去生活,而不是根据某种抽象的法则证明什么,共享话语、共享生活感悟,这就是一种信任、人文关照、坚定。

  交谈结束了,另一个交谈又开始了。

  《坐言起行录》读后感(五):刘恬宁:且读且写

  一、文人风骨

  07卷第一辑的标题是一系列偏正短语,清一色的文人的名加上他的风格或轶事。每一篇随笔都像是作者在转述自己和文人之间的故事,他们如何相识,如何却话巴山夜雨时,如何惺惺相惜,分离时留下了什么印象,何时会再相逢……于情,是一种人文环境中身份的认同,对于文学的情怀,对于人生的感悟,都交织在文字中;于学,谈及了文人墨客在自己纯净的世界中如何醉心于自己钟爱的知识,如何为之献出大量的精力;于理,联系着世俗的社会,文人的社会价值、如何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又是非常需要探讨的。情、学、理各举一例。

  首先是全书首篇的苏曼殊。曼殊的名字就给人一种超然脱俗的感觉,他的一生更是赤诚无欺的一生。他的智慧引领着他的道路,几次出入佛门是对情缘的反思,参加数个革命组织是一腔热血的贲张,而凭着文学艺术方面的造诣和不懈的努力,在文坛译坛成就颇丰。曼殊的一生充满了由情缘起并不断生发的片段,沉思之情,救国之情,浪漫之情,聚成了一个饱满的文人形象,不免令作者叹为“很久以前就认识了这个人”。我们心中都有情的缘起和阐发,然而情来时迅疾去亦一瞬,唯有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才能借情之势成事,可用以读书、钻研,亦可用于革命、救国,是所谓赤子之心的发现和阐扬。选取作者曼殊作为全书首篇,想来可否理解为作者的一种自我认同,文人当有如此的澄澈灵魂才有澄澈不竭的文思和应有的眼光和气度。

  木天的转向一文分析了象征派诗人穆木天的诗歌理论发展过程。从象征主义到写实主义的转变,可以归为政治思想的改变,或时代情势的变化,或兼而有之。木天强调的象征主义诗学的“交响”的特点,既是在自然物之美呈现于诗人的意义上生发出的创作灵感,亦能理解为后期转向而达成的大众、阶级的社会生活于诗人眼中的样态的呈现。最为重要的一点信念,就是隶属于文学的诗,也一定是为人而服务,是社会的反映。

  最后谈及大先生。鲁迅是民国时期不得不提及的里程碑。在文字为革命服务的年代,鲁迅的形象一直是一个论战者,“骂人”也“被骂”。作者从房向东先生的著作中析出,鲁迅的骂人是“实骂”中包含了“虚骂”的,在抨击被骂的对象时实际上超越了具体的对象而虚指了“实骂”对象们所代表的所象征的人物。实有醉翁之意不在酒之感。此时却产生出两个未免幼稚的问题,虚骂一定要以实骂来做以掩护吗?抨击时弊一定要用论战的形式吗?提出了问题又实感无趣,在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应是肯定的答案吧,但是这种肯定的意义只在于历史的不可假设性吧。对于文人来说,如何发现思考社会问题,又用何种方式表达(有伤或无伤),如何反应利益需求,也许在不同的时代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情、学、理三者的圆融一体,造就了文人学者丰满完整的形象。人文学科的从业者亦是如此吧,成为一个丰富的人。

  二、平心论道

  功利意义上讲,书中于专业学习、学业日常最有教益的内容,莫过于对哲学或说马哲的反思和讨论,对文论及阅读的指导,以及对学习哲学的学生的建议了。

  关于哲学的讨论,一方面是作者从学生的提问出发,针对一些特定问题,如哲学与深刻等,进行的针对性回答;另一方面是作者在一些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的哲学性很强的反思,如一篇文章提到额外的课后总结,联想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序言中的关于序的观点,虽然总结和序的位置截然不同,但是其终究的作用是把活的东西讲死了,把整体把握的课程或书本内容变成了死的标本,失去了应有的思考力和生命力。关于马哲的讨论中,作者用专业知识解释了学生的疑惑,读来增长了很多硬知识,发觉自己的专业知识还是应该进一步提高。

  对于文论及阅读的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由词到句到篇章到全书中心,是一个基本的阅读的思路。后现代主义认为中心主义压制了边缘,所谓的中心就是历史的、政治的构造、造成了自我遮蔽,遮蔽了中心思想中隐藏的权力与利益。虽然中心不是全部,但在阅读过程中筛选信息,概括主旨的能力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联想到康德道义论的普遍法则,大众中通行的价值至少是主流观点中最值得关注的价值。在文论的阅读中,作者提到“了解思想,把握句法,感受文气”三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大有裨益。

  文中不止一次讨论“哲学是什么”“学哲学有什么用”抑或是“学马哲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于我来讲,对于这类问题是非常害怕的,这类问题既是别人在听说了你的专业之后一定会问的,又是我仿佛永远都组织不好自己的语言去回答的。或许我们可以说,这样的问题是不需要一个标准答案在的。就像在下水之前再怎么讲授游泳也没有体会一样,也许学下来哲学才会对哲学有一点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或许把哲学学成哲学史,或把哲学学成思维方式,想想都未尝不可。作者在与本科学生的交流中,强调的是一个新世界的广度,就是跳出高中以来的书本知识的禁锢,去接触经典,促进通识教育,不失为最合适的学习方式之一。对于短首提到的这些问题,也许会有更新的答案。

  三、生活志趣

  生活看似平常,却是点滴哲思的发源地,细微之中见功力。书中作者不少篇幅就是从生活出发,一点着眼而走入深思,酿出富有智慧的文字。作者时而是回忆者,时而是经历者,时而是局外人。

  作为一个回忆者,作者满怀情感的回忆了小时候与爷爷的相处,上学时习得的知识,授课的教师,多年的同窗,充满了回忆的中学等等,读来感同身受。对于母校、同窗、亲人的感情,“虽世殊事异,其致一也”,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体会吧,然而把点滴感动珍藏并表达出来,首先应是有心,还需要有足够的功力来叙述,把向内的隐晦的不易言说的情绪表达出来的时候,情绪本身就得到了深化。

  作为一个亲历者,作者对于写作当时的生活细节有丰富的描述。作为一个父亲作者经常把女儿放在心上写在笔端,和女儿的相处,对女儿的教育充满了为人父的慈爱,也有对于教育的思考。为人师和为人父之间的身份的转变会让读者真实地感受到,师者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也是那么真实可爱,然而学者的日常又是极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智慧,心中想到是第一次拥抱智慧,写作出来就是第二次拥抱智慧了。

  作为一个旁观者,作者对于时下热评的电影作品、流行语等现象进行了评价,如《色戒》、《苹果》,以及贾君鹏的讨论等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极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对时下的评论展开了自己的论述,以理服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