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精细集》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精细集》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5-26 20: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精细集》读后感精选10篇

  《精细集》是一本由俞晓群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33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精细集》读后感(一):一个出版人的“精细账”

  家里几十本“海豚”,排排站真好模样儿。挺佩服俞晓群,做书很有一套。近来翻看《精细集》,俞晓群的书话集,听这位“带头大哥说说书前与书后的一些故事

  这本集子包括了二十来篇读书随笔。基本都是与海豚出版社近年发展有关的人、事、物,虽然大部分文章以前都在报刊发表过,集结在一起更能看到整体脉络。首篇“书不厌精,文不厌细”点题了书名由来,亦可作为俞晓群出版、写作理念的概括。四年前,俞晓群初任社长,那时的海豚,是一家规模资金、自主品牌工作人员都很少的“微型出版社”,如今的海豚尚不能与出版界大鳄、巨鲸等量齐观,然而以其小巧灵秀、慧黠雅静占到了一席之地。海豚之名,名符其实

  俞晓群谈“书不厌精”,说“书的制作实用派与享用派之分”。享用派认为,书不但有实用功能,还有欣赏收藏等许多文化功能。西方书话权威巴斯贝恩在《文雅疯狂》里描写了“藏书家、书痴以及对书的永恒之爱”,书籍在欧洲不仅是文化用品,还是一项历史悠久装饰工艺,那些富丽堂皇、彰显品位的珍秘善本引得无数人为此痴狂。我国出版传统偏重于实用,在工艺技术差距很大,所谓的精品书往往只是换个硬皮封面,有些更是不适阅读的典藏“砖头书”。俞晓群敏锐意识到了这一点,撰文“书装,需要补上的一课”论述这个问题实践上,海豚在此领域确有突破,不仅纸质、印刷上乘,封面设计更是独树一帜选择布面、皮料、牛皮纸多种材质,可以说实用享用兼而得之。俞晓群在本书谈及的《英华沉浮录》、《董桥七十》等书籍,我都有购得实物。还记得到手拆封、映入眼帘那一刻的欣喜,后来的每一次阅读,抚摩过绒绒的书面,心情总是愉悦。小开本,很贴心轻松不累,从此成了枕边书,每天临睡读几篇,成就一场好梦酣睡。

  “文不厌细”讲究的是文字精美体现了海豚在选书上的独特眼光追求当代华人最好的绘本,于是盯上了幾米;追求当代华人最好的文字,于是盯上了董桥;追求当代华文最好的翻译,于是盯上了许渊冲;追求当代华人最好的漫画,于是盯上了丰子恺。俞晓群所举的这“四最”或有过誉,不过每一位先生的确都够分量扛起一面大旗,又集结了沈昌文、陆灝、陈子善、祝勇、毛尖等一批有名望、有才华作家。出版这个职业,它的基础社会关系,生存根本在于拥有作者。海豚不遗余力地寻找作者、联系版权,淘洗旧时光埋藏的好作品,我们如今才能看到“海豚书馆”、“海豚文丛”、“独立文丛”、“经典怀旧”等品牌。

  如何处理好与作者或作品的关系呢?俞晓群显然智商情商都很高,做到了把作者变成自己朋友。本书最活泼的当属写人的文章,读来真是意趣盎然。写郝明义、王充闾、董桥,敬慕爱戴,以学问识人,以品德服膺;写沈昌文,专挑沈公的糗事来做谈资,把一个嬉皮笑脸的老顽童刻划得入木三分;写毛尖,调侃这小女子犀利泼辣,笔下又透着呵护之意,有活力的新作者都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吧?我猜想,海豚社的作者都是俞晓群的朋友,他身上自带磁场,吸引意气相投的人,并用真正的友谊替代金钱关系。而俞晓群做出来的书,尽心尽力、不负所托,如日本著名出版人松浦弥太郎所说,“永远带着坦诚初心工作”。另一方面,俞晓群的性情、冒险和开拓精神居功至伟。本书多篇文章论述王云五,不少人避讳谈论有历史污点的人物,俞晓群却说应该要重新认识王云五,这种辩证的思想态度,长期而深刻影响着海豚社以及整个出版界的面貌

  出版是一个充满激情行业。俞晓群本身就是藏书丰厚、学问广博读书人同时又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都有着充分了解,俞晓群以朴实亲切真诚的文字,向读者介绍了许多书业内幕和文坛逸事,那些光亮名字智慧言谈,在《精细集》中闪闪烁烁,幻化成了一本本好书

  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见豆瓣个人主页联系方式

  《精细集》读后感(二):一位作书人的坚持

  首次知晓俞晓群的大名,是读了与他亦师亦友的沈昌文的回忆录:《也无风雨也无晴》。在书店初次看到这本书,精美的装帧颇有些艺术之感,很是惊艳。当时特地留意了一些出版社是海豚出版社,之后了解到海豚掌舵人叫做俞晓群。(在本书中,俞晓群也不无得意地提到,沈公这本回忆录也确实是其作得最美图书之一。)

  本书,作为一篇散文集,收录了俞晓群近些年文化、出版活动的一些论述与心得。并借孔子之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移花接木为书取名《精细集》,是很贴切志向表达。读完此书,也算终于明白何以海豚的书会做得如此精致

  在书中,随处可以感受得到一位热爱书籍、热爱出版的知识分子热忱之心。《海豚的故事》一文中,对俞晓群从辽宁出版集团总经理身份到海豚出版社社长身份转变一事,一笔带过。然而,细细想来,在知天命年纪,果断放弃集团副总职位,去做一个当时算是默默无闻的出版社的社长,这种勇气,如果没有一个信念支撑,对一般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而这种信念,就来自于俞晓群作为一位爱书之人对出版事业的热爱!就像他在描述日军发动一二八事变时说的那样:日寇目标直指当时中国重要的文化机构商务印书馆,最终藏书几十万册的东方图书馆片纸无存,焚书的纸灰在空中飘散,彷如云雾持久不散。俞晓群说这是自火烧圆明园以后,最让人痛心的文化惨剧。读到这里,不仅是作者,相信每一个爱书之人都是痛心疾首的!

  说到这儿,很容易想到近年来随着电子书的兴起,纸质书终将消失的的论调,可谓是方兴未艾莫衷一是。孰是孰非时间会给我们答案。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子书或许终有它登堂入室的一天。但是,当我们看到像俞晓群一样的出版人对纸质书籍的热爱,想方设法地将纸质书做到尽善尽美时候,毕竟是我们每个读者的幸运。我们能做到,唯有支持而已。如他所言:人类出版文明,一路走下来,泥板可以替代,甲骨文可以代替,竹简可以代替,帛书可以代替,但纸质书似乎是不可能被电子书完全替代,因为它的艺术品质是不可代替的!

  此外,这本书作为出版行业圈内人文集,关于文坛趣闻的叙述评论这一部分也是趣味十足。不论是与沈昌文的气味相投,还是对毛尖的羡慕嫉妒,都可以飨读者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对王云五事迹详细描写,足见俞晓群对其之推崇备至。可惜文中多有重复之处,稍显过犹不及

  《精细集》读后感(三):《精细集》:不厌精细,更要长久

  有这样一个段子,说有人抱怨书价太高,“三四十块一本,都够吃顿饭了。”于是就有人反驳道,“做人要有长远眼光,吃顿饭吃完就没了,买书是长期投资,买了书,书一直在!”

  且不论当今市场,书价是不是真的有点高(其实也是见仁见智),以及买了书,书就一直在这件事到底是不是件好事(买了书还要买书架,买了书架还得买房子),买书是“长期投资”这个倒确实在理。其实不光买书,读书、做书同样也可以、并且最好成为长期的、一辈子的事,方有意义

  《精细集》是著名出版人俞晓群先生的一部文集,收录了他在“书海沉浮”的经验种种。所用之名“精细”,乃是俞晓群先生做书的一贯主张:“书不厌精,文不厌细”。

  所谓“精细”,看似是对一切事情都适用的要求,但在略显浮躁的当下,想要一而贯之地如此为之,其实绝非易事。今天的人们习惯于一切求快餐,求捷径——做书的尴尬其实是显而易见的。一本好书要靠磨,但人们却只看得见个案获得成功的那个结果,仿佛那总是“一蹴而就”便可实现的事情。作为民营图书品牌成功典范,俞晓群和海豚出版社的经验,其实是颇值得玩味的。“精细”要用心,也要“耐得住寂寞”,更重要的是专注。“咬得菜根,百事可为。”

  除了对于自己经历的叙述,《精细集》还用了很大的篇幅,来交代作者自己欣赏的“书人”,以及有关的“书事”。其中光是关于商务印书馆的王云五先生,便有大概四五篇的提及,足见俞先生对其的敬仰。王云五先生的贡献,多体现在其经营商务印书馆期间,而一个“典型案例”,则是“万有文库”的刊行——“文库出版”的意义,在这本《精细集》里也有多处作了强调。而在俞晓群自己的出版史里,他曾主持出版的“新世纪万有文库”,以及目前正在运作的“海豚文丛”,同样都是值得一提的“大手笔”。在他看来,文库的意义在于启蒙,也在于独立——于是文库,其实可以作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最好注脚。而为时代作注,也正是一个“做书人”应当秉持的追求。

  但经营一套文库,其艰辛自然不言而喻。在这样一个崇尚“多点开花”的时代,去做这样的事,无疑是需要格外的勇气与信念才能实现坚守。既要精细,更要长久,这背后是做书人的勇气,更是守书人的良心

  单从文本角度来看,《精细集》并不算是一本上佳的文集。但它是一根标杆标记情怀耐心与企盼。

  《精细集》读后感(四):守书人的娓娓书话

  读大学的时候,顶喜欢杂志之一便是《万象》(可惜13年夭折了),因此对主编俞晓群先生也有所耳闻。刘杲先生曾评价他是个经营有方、颇有名气的出版人,骨子里却是个醉心于文化的文化人。在这部《精细集》中,俞先生徐徐道出一个个书话,关于作者、编者、读者的故事,其谈论的核心依旧是出版文化和文化出版。

  俞先生用朴实的文笔讲述了其从事出版工作的诸多经历,其中在海豚出版社的力挽狂澜尤其令人敬佩。把一家几乎完全依靠和书商合作、业界无名的少儿出版社,通过短短五年的转型与革新,渐渐变成享有自主出版权、拥有特色品牌书籍的出版机构,这除开俞先生在出版领域出色业务能力,更和他对生活与工作的心境和追求密不可分。在《书不厌精,文不厌细》一文中,他写道,“为了追求这些,每前进一步都是困难,经常被碰得头破血流。没有一点积极向上人生追求,没有一点克服困难的韧劲儿,怎么能行呢?”俞先生的激情、坚持、细心和信心是其事业成功保证,他对书之爱,出版之爱,文化之爱已融于骨血。

  有三十余年出版从业经验的俞先生,在书中多处谈到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出版人,并以王云五先生为世之楷模,极力推崇。王先生曾主张的知识结构是“为学当如群山式,一峰突出众峰环”,因此俞先生认为出版人当为杂家,具备“群峰环绕”的学识,以博取胜。而且出版人还要有极强的服务意识,拿俞先生的老师沈昌文先生的话说,就是“出版的主旨,就是为专家服务”。出版人要善于策划、组稿,能网罗名家大家,这就是服务能力的体现,也是出精品书的关键。此外,俞先生还强调一个出版专家最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应该是关于书的“版本研究”。

  另外,俞先生从出版人的角度,对作者也有不少有益建议。在《我喜爱的四种学术文采》一文中,俞先生非常看重学术文章的文采,认为只有大众化的文字才能起到普及作用,才有文化传播价值产生商业价值。他援引易中天先生为例,认为其生动的文字表达,增加了学术文章的可读性,赞赏易先生对学术通俗化的努力。俞先生还建议高产的作者,把自己的作品找一到两家可靠的出版机构集中出版,这样出版社能合力做重点营销运作。如果天女散花般的由好多家出版社出书,会扰乱市场、做滥品牌。

  可惜,这部《精细集》亦有不精细之处,比如谈王云五先生的多篇文字,内容大同小异翻来覆去地读就没意思了。谈出版的几篇文章也多有重复的内容,让人读来寡味。当然,瑕不掩瑜,俞先生这位守书人的娓娓书话,还是使人眼前一亮,窥探到出版业的别样风貌

  2015/10/03

  Thanks.@柒书坊(http://site.douban.com/240998/)

  《精细集》读后感(五):出版人的“精”与“细”

  出版人的“精”与“细”

  文/米雪

  俞晓群在新书《精细集》中,化用了孔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句话,成为本书的第一章《书不厌精,文不厌细》,他说:“它是我这几年从事出版工作,一段刻骨铭心的追求……恰恰表达了我目前工作与生活的一种心境与追求。”作为一名出版人,他的出版理念,符合大多数读者对书的内容与形式的要求,尤其是“海豚书馆”丛书,得到许多读书人的青睐

  《精细集》一书记录了作者二零一三年九月之后随机写作的书人书事,真实地讲述了作者进入出版界那些年与之共事可敬的人,并真切分享了自己的买书淘书心得和以往一些难忘的经历。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他的工作成就,以及这些年来的生活的点点滴滴,当然更少不了俞晓群及其崇拜的王云五先生。作者戏称有“精打细算之嫌”,但更是这“精细”二字恰巧点出了作者的人生追求。

  将书籍和书中的文字比喻成精美的粮食和制作精良的鱼、肉,这不是俞晓群的心血来潮,反而是他经营海豚出版社的一个积极向上的理念。“书不但有实用功能,还有欣赏、收藏等许多文化功能,它既是我们学习的伙伴,又是我们艺术生活的伙伴。”他践行着这个出版标准,用精致的印装、优质的材料和精心的名家设计,做成内外兼修的精品书籍。如董桥的《英华沉浮录》本本都是精装,《一纸平安》还被誉为当年最美的书。

  书装的精美,是应对网络阅读和电子书的所采取的一种策略。摸在手里的细致感受,精巧的装帧设计,这样的阅读氛围,是鼠标和一成不变的屏幕无法替代的。古人焚香抚琴,清香中的幽幽琴声,同样是视觉、听觉与触觉的完美结合。喧嚣的城市,有读书这一隅平心静气,不失为一种美事。

  编辑书籍不能挂羊头卖狗肉,名不副实,徒有精美的包装设计。不但要有精致的外表,更要有金玉的内里。俞晓群“力求最美妙的文字,最惊艳的图画,最好看的文章” ,陆续出版社了“幾米绘本” ,董桥先生的文章,许渊冲的翻译著作,以及丰子恺的漫画等,这些著名的作者落户海豚出版社,与其完美的追求和经营理念有着莫大的联系。

  作者深知自己并非适合行政管理工作,不是做官的材料,更适合在出版一线工作,更以“实业救国”为追求。四年前出任海豚社社长,经过几年的努力与经营,海豚出版社在社长的带领下出版界终于占得一席之地。梅花香自苦寒来,海豚出版社一定会走的更远更长。

  转载请告知,O(∩_∩)O谢谢!

  《精细集》读后感(六):精耕细作话出版

  从小到大,虽一路伴着书香成长,但大多数人对发行图书的出版业知之甚少,也未曾想过去了解图书生产背后的故事。而俞晓群的《精细集》,对于想要初步了解出版业的读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俞晓群是海豚出版社的社长,作为资深的出版人,从业多年的经历使其对出版行业了如指掌,加之数学系的学科背景,他的文字干净简练、逻辑清晰。《精细集》虽并非一时一地所作,但并无拼凑之感。作者对出版界的名流、业务、故事的叙述,让读者看到书籍的背后那一个个精彩的篇章。

  书中有多篇文章都与王云五有关,在出版界,这是个绕不去的丰碑。过去由于学术研究过多地掺杂了政治的成分,王云五的学术成就及对出版业的贡献受到很大程度的忽视,公众对他的了解也仅限于四角号码查字法,而俞晓群在自己的文章中还原一个真实而卓越的王云五,他的天赋与成就是今天很多出版人所难以企及的,其政治选择导致的在大陆被忽略的命运就更令人唏嘘不已。

  除了王云五、张元济等前辈巨擘外,俞晓群对沈昌文、陆灏等同侪也不吝赞美之词。如果没有他们的协作,海豚出版社也许不会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这般繁荣。俞晓群将自己的出版理念灌注于海豚出版社的业务中,与志同道合的编辑一道,在竞争激烈、良莠不齐的出版业开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出版业也是如此。普通读者买书,对版本的要求可能不会像编辑那样苛刻,但如果编辑不严格把关,对旧的版本肆意更改,书籍的品质就难以保证,导致读者的阅读体验不佳,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最终损害出版社自己的利益。俞晓群在电子阅读强烈冲击纸质书的当下,仍能固执地坚持精细、精致的职业精神,使海豚出版社成为一个品牌的同时,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如今,海豚出版社的畿米漫画、丰子恺漫画等多个系列既叫好又卖座,在为出版社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其社会效益也与之相当。这与一个有远见的出版人的科学经营密不可分。因为热爱,所以用心。如此精细的出版就像农田的精耕细作一样,必然会使出版业这片土地焕发生机。

  《精细集》读后感(七):为有源头活水来

  都说编辑的职业是为他人做嫁衣,作者遇到好编辑,无异于为自己的劳动成果找到了好归宿。而对于读者而言,在看书买书时选对了出版社,也无异于为自己的人生选择了一所好学校。面对越来越繁荣的文化市场,不妨看看内行人怎么说。

  读《精细集》首先感受到的是一位出版人对待自己作品的“精细”。俞晓群先生将自己几年来在报纸、文集、刊物上论及出版、读书、做书的经历与经验荟于一集,小小开本,精美装帧,方便携带,也可经常翻阅。如果轻轻抚摸书的封面,还可以感受到书的温度和其内里的踏实与平和。虽然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如今电子书与电纸书已经成为了取代纸质书的好选择,但也有一些人坚信纸质书永远不会消亡。

  纸质书有着虚拟书无法匹敌的存在感与唤起人类内心对知识渴求的神奇魔力。在《精细集》里,俞先生从此书的来由谈起,讲述自己“书不厌精,文不厌细”的人生追求,笑谈与沈昌文先生等出版界友人的正事与轶事,时而谈及名家的书单,时而又讲起自己的怪味儿购书记,书中有论及版本、装帧、文库等作者专业所长,亦有对当今出版界的现象的描述与评论。

  或许大多数熟悉出版业的人对俞先生所讲的“业界传说”早有耳闻,但在外行人看来,这些故事、故人也别有一番趣味。《王云五,何许人也?》可以让“盲目无知”的爱书者走进这位出版界大咖,了解到他是如何从一个只有小学学历的文弱书生历练成为一位文化奇人、学界通人、事业巨人、政治达人和出版伟人的。《许渊冲:款步走来的大师》中许渊冲先生对待翻译实务的严谨态度,以及对翻译科学风格与艺术风格的追求格外令人敬佩。还有沈昌文先生、丰子恺先生等等,这些专家学者大家名人的成就、趣闻、轶事如果没有俞先生的讲述,恐怕还是有很多人都不会了解。

  俞先生说文库出版,是其一生的追求。看过他从策划出版“新世纪万有文库”到最终做成“海豚书馆”的心路历程后,不得不感叹这位出版界的前辈开拓精神与勇气毅力。他二十多年未竟的理想如今在与沈文昌先生、陆灏先生一同的努力下终于达成,而读者们也有幸能够再次感受到文库丛书的精美与出版业前辈们的敬业、追求、进取之心。

  作为一个出版人,俞先生对书籍的热爱是对出版事业的专爱,是对文化创造、传播与传承的大爱。而作为普通读书人,我们对书籍的爱,是对高品质内容,精致装帧,以及书籍穿透时光教人成长的小爱。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游弋在浩瀚书海之中,我们更不该忘记这些用一生去修缮与守护“源头”的精细之人。正是有了像俞先生这样“书不厌精,文不厌细”孜孜以求的出版人精神,才能让我们手中源源不断地接续出一本本精致细腻的知识之书、智慧之书、人生之书。

  《精细集》读后感(八):书与人的江湖事

  文/夏丽柠

  俞晓群,生于辽宁丹东,大学读的是数学系,硕士专攻哲学。谁知大学毕业,却误打误撞地一脚踏进了出版圈。从此,开始了与纸、书、作家、专家学者、知识分子打交道的“做书”生涯,日夜不思归。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命运使然,让一个精通数理的人与文字产生了“化学反应”。

  弹指一挥间,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羞涩的年轻后生俞晓群,如今已经是一位出版过专著的学者、知名评论家,以及海豚出版社的社长。然而,他最重要的身份当属一位成绩斐然的出版人。

  《精细集》里的二十四篇随笔和评论,不仅是俞晓群从业以来的经验体悟,更像是他为出版界分享的一份工作汇报。当然,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最大的阅读价值在于,我们从中知晓了一些出版圈鲜为人知的江湖事。金庸先生在小说里常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若论及“精”与“细”,从“做书”到“做人”,都离不开这两个字。

  正如沈昌文的序言中所说,俞晓群在本书中几次提到出版界前辈、现代出版家王云五先生。在他心里,王先生是当之无愧的指路明灯。他关于出版的“书不厌精,文不厌细”的经营理念,与王先生经营商务印书馆的宗旨极为相似。他在海豚出版社重点推出的“海豚书馆”、“董桥系列”和“许渊冲文集”等,都深受王先生当年出版的“万有文库”的影响。读罢《王云五,何许人也?》和《一个知识分子的‘一念之误’》两篇纪念王先生的文章,便不难体会到俞晓群对他的敬畏与感念之情了。有颗感恩的心,应该是俞晓群在出版圈是坚持秉承的一个执念。

  俞晓群在出版圈有许多作家朋友,这是成为一个成功出版人的先决条件。但是,给作家新书写序的出版人,可不多见。我想,俞晓群恐怕是写序写得最多的一个。举个例子,他给毛尖的新书写的序言“说毛尖”,落笔憨厚中带着油滑,插科打诨毫不示弱,与毛尖的文风极其贴合,若不是极熟的朋友,绝做不到如此的“志同道合”。即使不写序,只是单纯写人,像《沈公的背面》里描写的“家常”沈昌文,也是入木三分。开篇即讲,“许多年来,我经常对人炫耀,沈昌文先生是我的师傅。”可见两人的关系亦师亦友,亲近得很!我边看边琢磨,一个东北的“粗糙汉子”,是怎么混进沪上“朋友圈”的?看来,会“做人”,应该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在出版领域,关于书的制作有实用派与享受派之分”。读过海豚书系的人都知道,俞晓群的做书理念属于后者,内容与装帧并重,装帧可能更花心思。比如董桥的《一纸平安》,黑褐色硬皮书面中央是暗红的玫瑰骨朵,周围有绿叶衬着,典雅富贵,与董公的文风正配。有人评论,俞晓群的做法过了,书还是内容要紧。可我想起了夏志清形容张爱玲的信,大半都写在洋葱纸上,隔了多少年,还洁白如初。折缝的地方也不会破裂。所以,想留得久一点的东西,还是用好一点的材质才对。

  俞晓群说,在他的身边有许多既懂选书又懂版本的人,像钟叔河、郝明义、林道群……正是这些人兢兢业业地投入“做书”事业,我们读者才有福安享阅读之美。如果说出版圈是书与人的江湖,那么他们,个个都是旷世英雄。

  转载请豆邮联系

  《精细集》读后感(九):书不厌精,文不厌细

  旅途是读书的好时光。上周出差,读了浙江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俞晓群的文集《精细集》,一本装帧也很精致的小书。

  在“书不厌精,文不厌细”一文中,精:精致的印装、优质的材料、名家设计。细:关于自己数学出身转而写作以及编辑工作精益求精的心路历程。

  在“版本:出版人的专长”一文中,作者提到了专与杂、版本与大师、版本与经营、版本与选家版本的混乱。我想图书馆员所面临的问题也是类似的。

  在“怪味儿购书记”中,提到2009年从沈阳到北京搬家,光书就装了一卡车。于是我很想看看俞总的书房,我感觉应该不是领导干部家里那种整齐讲究的书房。所谓“怪味儿购书”,也就是去各种网店、旧书店淘自己所喜欢的书。甚至还淘到自己送某领导的签名本。我想起自己的类似经历,我一直慎重赠书,除非别人喜欢,我不会随便把自己的书送给别人的。

  在“书展:为上海文化增添记忆”一文中,他说自己喜欢上海的文化传统,喜爱那时的上海出版业,喜欢上海的创新精神,喜欢她迷人的魅力。“总之,每一次去上海,我的内心中,都会有一种期待与冲动,感觉到会有新的惊喜被我发现,被我撞见;每一次离开上海,我心里又会产生一种惆怅……”俞晓群一口东北口音,却喜欢上海本帮菜,一起吃饭基本上都是淮扬菜风格,我当然喜欢,只是一直不知道他如此喜欢上海的文化。

  在“书装,需要补上的一课”中,他指出,“人类出版文明一路走下来,泥板可以替代,甲骨可以替代,简帛可以替代,帛书可以替代,但纸质书似乎不可能被电子书完全替代,因为它的艺术品质是不可替代的。”

  此外,还有不少文字提及出版界大家、海豚出版社创业的故事等,颇具史料价值。

  沈昌文先生的序也是保留节目,老先生多次提到“和俞晓群同性恋10年”,说明两个人之间的默契。

  俞晓群看上去很豪爽、粗旷,内心却恨精细,当然也很勤奋,每天写日记,这些都是他成功的秘诀。

  《精细集》读后感(十):书不厌精,文不厌细的出版“大厨”

  琅嬛,是传说中天帝藏书的地方。出于一个读书人的虔诚和感恩,我总觉得出版人都是从那转世的。不过,做了一辈子书的俞晓群,更愿将出版人比作厨师,他这位大厨,讲究的就是“书不厌精,文不厌细”。

  俞晓群要求的文字精细,并不仅限于文学类图书。有感于学术类书籍普遍高冷,他特意提出了学术书籍的责任:不仅要有学术上的正确、创新,还要使思想被大众“知道”。书籍作为传播知识的媒介,理应让更多人看得到、看得懂。对学术文章提出文采要求,“是一个优秀专家需要完成的责任”。俞晓群推崇的黄仁宇、张中行、梁宗巨,便是能用优美的文字把历史、思想、数学写得好看的大家。

  大厨的一大喜好是到处寻觅新鲜珍贵的食材,每得良材,便欣喜若狂,意味着珍馐佳肴即将上桌。俞晓群在给毛尖《我们不懂电影》作序时,对毛尖的文学天才极为赞赏,诚实地说:“作为一个有志老中青年,如果内心中不滋生妒意,不化悲哀为力量,那才是怪事”。墨水虽然像加了醋一般的泛酸,亦难掩出版人出于拥有好作者的自豪。

  热爱某种职业的人,心中大多都有一个前辈偶像。俞晓群的偶像,也许就是他在书中多处提到的王云五。王云五堪称多面奇人,博览群书自学成才,发明四角号码检字法,会翻译著述,擅长企业管理,四度带领商务印书馆走出危机。在战乱年代,他在政治上也走得风声水起。无怪乎俞晓群不掩仰慕之情,不吝笔墨,赞其为“文化奇人”、“事业巨人”、 “学界通人”、“ 政治达人”、 “出版伟人”。

  既以王云五为导师,俞晓群从辽宁出版集团转到海豚出版社也便不那么难以理解了。当年身为辽宁出版大集团副总的俞晓群,站在从不惑到知天命的当口,饱食终日,看书写文开闲会。别人求菩萨也求不来的好日子,他却说那是“自己不愿做的事情”,扪心自问,“难道我就这样走到职业的尽头么?”于是,在2009年,他毅然进入海豚出版社,当时的海豚出版社是个销售规模不到三千万元的小小少儿出版社,他这一选择不可谓不惊人。然而,正是他这一惊人之举,才造就了今天除了少儿品牌之外,还拥有董桥、几米、丰子恺众多人文品牌的海豚出版社。这不仅是海豚之幸,更是读者之幸。

  抗日战争时期,一位日军司令曾说,“只有把商务印书馆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机构焚毁了,它才永远不能恢复”。可见,国家精神系于文化,而文化延续依托于出版,出版的繁盛,则离不开这些“书不厌精,文不厌细”的出版人们。

  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欢迎约写人文社科类书评。  QQ175108258(请注明“约书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