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破案后》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破案后》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06 21:3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破案后》读后感精选10篇

  《破案后》是一本由周翠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2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破案后》读后感(一):7个案件都能拍成美剧

  好看

  虽然是只有3篇文章的小册子 虽然这些文章在《读库》上刊发过(其中几个有新进展的案件作者做了相应增补) 虽然由于预设读者是法律人因而文本晦涩部分

  .

  有人利用了法律 也有人被法律“调戏”

  完美制度存在

  即使是在民族品质通常由严谨缜密代表的德国

  但“同志”可以努力

  .

  “现代生活精髓在于自治 这也意味着自我负责

  “只有心怀愧疚的法律人 才能成为优秀的法律人”

  所以 无论是谁 都要心怀戒律地与时俱进

  .

  “专家降低风险 专家承担风险 而专家本身也可能是风险”

  这是一位律师谈到精神医师做被告鉴定人时说的

  呵 其他方面的“专家”也许更糟 因为恐怕只有最后一点成立

  .

  提到7个案件

  感觉都能拍成美剧

  《破案后》读后感(二):《破案后-德国刑事司法档案》小评

  《破案后-德国刑事司法档案》小评

  任何法律的建著都是多方力量博弈的结果,德国也不例外,在纳粹阴影下,德国将不受践踏的尊严置于宪法首例,而对生命保护则列在其后,于是周翠整理了七个案例来剖视这个法治国的刚韧与隙缝,有人在利用法律也有人被法律嘲弄,永远没有完美的制度,但却有永远值得去思辨的进化空间,这是一个被认为世界上最缜密的民族制定出来的法律,而这堵墙依然会透风。

  老六摘取了周翠刑事笔记中的三个故事,然后把这本还热腾腾的书在年初设计出版,所以很多案例的最终判决都是在去年年底才有定论说实话,案例回顾的详尽和法理剖析的缜密都是上乘的作品,只是装帧设计这块老六有些过了,小开本的设计让内文字号变得极小,阅读起来极其吃力,尤其是这类法理书,设计很美好,但阅读感受真的一点也不美好。

  书很棒,只摘几句感受较深的句子分享下,建议大家买一本来读,“很精致”。

  1. 《德国基本法》第一条第一款第一句一“人的尊严不可侵犯”。

  2.德国法庭严正指出:尊重人的尊严是法治国的基础。制宪者有意将其置于宪法开首,而将生存和身体不受损害权放在《德国基本法》第二条第二款,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德意志共和国诞生文件清晰表明:议会成员对纳粹极权时代恐怖行为记忆犹新,他们立意使类似事情永不再发生,并通过宪法的法条位置安排为这样的企图设置了牢固的藩篱。人,永不应再作为国家欲从中压榨的信息载体”被对待,即便这出于正义目的。故而,立宪者在《德国基本法》第七十九条第三款明确排除了变第一条的可能性(所谓的“永恒条款”)。随后,法庭在对学者的争鸣观点进行一一阐述与探讨的基础上重申:《德国基本法》第一条第一款的“尊严保护”具有绝对价值,若为此设定例外,就意味着“冲破禁忌”。

  3.人的尊严是天赋的不可转让的内在价值,其又分为最低物质生存权、自主自我发展权、思想与精神完整权、免受极端痛苦自由权、信息自我决定权、平等权、受到最低尊重的权利等。

  4.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在无证人的情况下与陌生女人在—起!男人拥有一定的知名度起,就特别容易成为伪造虚假指控的女人的目标

  5.现代生活的精髓在于自治,这也意味着自我负责。

  弗洛伊德说:“长生不死与自制自教是人类永远不能做到的事。”诚然。

  6.只有心怀愧疚的法律人,才能成为优秀的法律人。

  7.里尔克在《秋日》一诗中写道:“谁此时无屋,就不必建造;谁此刻孤独,就永远孤独。”

  《破案后》读后感(三):在风雨中飘摇的法制

  西方法治的理念在我看来就是——宁纵勿枉,宁可放过一千个罪人也不愿冤枉一个无辜者,也就是说一千个罪人的价值是低于一个无辜者的。而这个理念有两个最大的支柱进行支撑:一是罪疑从无,也就说如果只是存疑,但是没有确切证据,那这个嫌疑人的判决是无罪的,也就是说除了被证明有罪以外,怀疑有罪、无罪都不属于法院工作;二是嫌疑人不能自证其罪,并且衍生出“毒树之果”的说法,即被污染或者非法获得的证据是不能作为证据的,即使这个证据赤裸裸的证明嫌疑人就是罪犯

  这个理念的设计就是围绕着“人的尊严不可侵犯,尊重人的尊严是法治国的基础”。不过即使是经历了一代又一代法律人的修整和维护,法律这台精密的仪器依然无法有效而彻底的运行,进而保护每一个人。只因为在精密的仪器其操纵者、其参与者、其旁观者都是人类——一个无比复杂物种

  在法治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由于人为因素导致案件出现偏差,从而造成不可扭转的损失。在“维尔茨涉嫌杀妻案”中,由于案件发生初期的取样和检查阶段存在人为错误,导致案情在一开始就朝着对维尔茨不利方向发展;在“莫拉特被精神病案”和“莫妮卡纵火案”中,由于专家鉴定出现问题也导致了莫拉特和莫妮卡身陷囹圄;在“农夫鲁普案”中,由于存在警方诱供因素也导致几名当事人被拉入官司之中;而在“阿诺德哀歌”和“卡赫曼案”中,由于当时舆论影响导致当事人受到了本不应受到了伤害,尤其是阿诺德案中,社会为了取悦可能的受害人,置无罪原则不顾。

  可见即使再精密再考虑周全的法治体系,一旦在人类的操纵下就破绽百出。更何况个体系还在不断的被新的案例所冲击。正如书中开头的“雅各布绑架案”警方所遇见难题,到底是突破要求进行逼供营救雅各布,还是消极等待错失机会。一方面是受害人的人身安全,一方面是嫌疑人的人身安全,两者在没有确切证据时都是受到尊重的人,天枰到底如何偏倚才能主持正义?

  这让我想起了电影《赛末点》,正义真的可以伸张么?事实真的可以重现么?又或者迟来的正义真的可以弥补不可扭转的损失么?一切都是问号,显得分外的悲哀,没有人知道此刻、过去、未来监狱里的犯人里是否有着被冤枉的无辜者,没有人知道此刻、过去、未来监狱外是否依然有犯人在逍遥法外

  而在三大权力之外的“第四权力”又将如何管束?一边是确保言论自由,一边是尊重嫌疑人尊严,这个口子松了将导致无尽的舆论攻击,这个口子紧了又将被有心人操纵遮掩事实。

  专家鉴定到底如何设计?一方面专家鉴定降低了风险,可是另一方面由于专业知识不对等,专家鉴定也可能成为遮掩事实的黑幕,成为桎梏

  在风雨中飘摇的法治踽踽前行,时而被左边的力量拉扯,时而又被右边的力量牵动,时而前行时而又后退。也许只有等到人类自己野心粗心偏执等锁进铁笼里才真的可以放心大胆的在这个精密的仪器里生活吧。

  《破案后》读后感(四):需要怎样的法治社会

  书中除了这桩“百转千回”的儿童绑架案,还有谈媒体对刑事诉讼影响的“世纪诉讼”,和后面的“冤狱五则”,一共七个案例。

  普通人经常认为,破案了,将罪犯绳之于法,案子结束了。

  可在法律人的眼中,这时战斗才刚刚开始。

  你能证明,干坏事的人就一定是他么?

  “儿童绑架案”中,在获取罪犯口供的时候,用讯问中明令禁止威胁手段,获取了关键线索和证据。

  虽然证据后来被排除在刑事诉讼之外,但警察正是利用威胁获取的线索,迅速找到了儿童的藏匿地点。那么,这种威胁到底能不能用?

  “世纪诉讼”中,德国名人女子生性关系后,被控强奸。案发时,房间里只有两个人,结果一人说强奸,一人说没有,其它证据不多,鉴定结论矛盾,究竟是谁说的有道理

  “冤狱五则”中,描绘了五个做出有罪判决,最终翻案的案件。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国的聂树斌、佘祥林、赵作海、张氏叔侄……

  像之前推荐片子《罪夜之奔》—谁的人生不是在负重前行中展现的,如何证明犯罪嫌疑人就是干了坏事的罪犯,是刑事司法要做的事。

  德国和我国一样,属于成文法国家,法官依据法律条文及内心确信做出判决。

  法条是死的,怎样在一个个鲜活的案件中,运用法条进行说理,考验的是法官的良知水平

  书中的七个案例,以及之后延展开的对程序实体的探讨,展示了德国法律的悠久传统、设计严密。可即便这样,有时法律也会和道德冲突严重,也一定会有被推翻的判决出现。

  不过这些推翻和冲突,并不影响法律的广泛信仰

  法治社会离我们是那么近,又是那么远。

  近,是说我们今天就活在法治社会之中;

  远,是说作为一个法律人,面对真实的案件,比起德国人严谨的思辨,整个社会环境还差得太远。

  想起了我国司法改革中法官、检察官对案件的“终身负责制”,只能说,任重道远啊……

  脚踏实地时间太长,我们也需要仰望星空

  跳出自己的圈子,看看外面的世界,思考思考不同的人生,才能更好的托起法律的天平

  只有心怀愧疚的法律人,才能成为优秀的法律人。

  ——拉德布鲁赫

  《破案后》读后感(五):逻辑与法治

  很小一本书,介绍德国的几个真实司法案例。

  断断续续花了半个月才读完。

  读这么慢一方面是因为睡的晚过后,没敢凌晨三四点开灯看书,打扰太太清梦。

  另一方面,是作者言简意赅,能在一本小书里面塞下海量内容。所以我才读的慢,但同时我也觉得买这本书很赚。

  法律判决关乎事实和法律,证据和法官的自由心证。这些需要很强的逻辑思考才能理解。同时再看案件当事人的各种上诉理由上级法院的支持或驳回判决,处处也是充满了逻辑挑战

  这让崇拜瓦肯人的我无比欢愉。读书的过程我就像在做逻辑思维瑜伽,虽然艰难,但是能感受到自己思维的一次次拉伸。

  另外一点关于法律或者说法治的精神。书中讲了有七八个案例,每个案例都反映了法治精神的一个方面,令人深思,令人感叹

  全书语言简练,表达准确,情感克制,注释详尽。作为一个法律门外汉,我读起来也不会觉得有丝毫障碍实在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感谢读库把这样的好货挖出来出版。

  感谢作者周翠,我考虑找你写的别的书也读一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