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黑猫历险记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黑猫历险记的读后感10篇

2018-06-12 20:0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黑猫历险记的读后感10篇

  《黑猫历险记》是一本由[捷克]约瑟夫·拉达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4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黑猫历险记》读后感(一):【汪琦】童年从未老去。光明日报书榜版头条

  童年从未老去

  ——谈《黑猫历险记》的游戏精神经典气质

  汪琦 儿童文学作者

  新时期以来,儿童文学评论开始频繁提及并关注起“游戏精神”的概念。在当下的儿童文学创作中,我们的作家们也空前地将“纯粹快乐”推向儿童文学书写的重要高度。从这个角度说,生活在今天的儿童是幸福的,他们的童年主体地位前所未有地被发现尊重,他们在阅读各种儿童文学作品时,可以亲切地结交到许多与他们一样爱玩、一样好玩主人公朋友。现在,又有一件幸福的事来了,一只来自捷克的黑猫来了,它将会成为很多小读者的新朋友

  说“新”可能并不合适实际上,《黑猫历险记》作为捷克国宝级童话作家拉达的经典作品,第一次被引进中国出版,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事。很多今天的小读者认识这只名叫米克什的黑猫时,可能没有想到,他们的父母曾经是这本书的读者。当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即使这只叫米克什的黑猫已经八十多岁了,它依然和今天世界各地的小朋友打成一片。是什么样的原因,让这只黑猫一直没有老去呢?

  米克什是一只会说话的黑猫——这在童话里,似乎算不上什么新鲜事,尤其是在今天的童话里,米克什的魅力之处当然不仅仅在这里。这是一只很有个性的黑猫。米克什不仅自己学会了说话,还把这项技能传授给了梨庄里的其他动物。它教会小公猪巴西克学会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呢?是“如今时兴苗条!”米克什被小主人贝比克骗去偷树上的梨,偷了一个、两个、三个……一直到十几个,贝比克还没有满足。米克什实在是瞧不上小主人贪心不足模样,便一个大梨朝贝比克的鼻子上砸了过去。米克什为了拯救经营不善的马戏团,亲自编排了一出名为《神秘的公猫》的大戏,令马戏团重新名声大噪……可以说,《黑猫历险记》是以童年游戏精神为表现对象典范,它深刻印证了康德所说“艺术就是一种游戏,而且这种游戏是一种自由自在的令人愉快、没有任何功利目的活动”的观点,并将自由愉悦想象这三种儿童文学游戏精神的基本内涵囊括其中。

  当然,黑猫米克什的风靡与流传还缘于其文学内部的经典特质

  我们从来都不应该忽视这样一个基本认知:儿童文学也是文学。换一种更能引起重视说法,儿童文学首先应该是文学。当我们的作家们开始充分甚至过分关注儿童文学的娱乐功能时,一个新的问题随之出现碎片化的情节、程式化的叙事、流行化的语言,正在一点点侵蚀儿童文学的文学性。当我们回过头来读《黑猫历险记》时,我们发现这本强调“好玩”的书从未放弃过对经典文学气质的追求。正如译者刘星灿在译者序中所写道的——像很多作家爸爸一样,这部童话的诞生也是因为作者的父亲身份。每个夜晚,为了将两个女儿乖乖送进梦乡,拉达开始了晚安故事的“连载”。可是,在我们常常能够看到的此类晚安故事中,由于这种创作方式随意性,这些作品往往都难免陷入“无轨电车式”的流行化故事套路里。说得更明白一点,就是“一路瞎编”。令人高兴的是,拉达并没有把这部《黑猫历险记》写得像其他那些俗套的“历险记”一样。我们惊喜地看到,整部书的布局与构思是经过精心安排的——

  在第一卷《会说话的米克什》中,米克什和它的动物伙伴们在梨庄里无忧无虑地生活着,这像极了我们每个人快乐的童年时光:而第二卷《米克什的冒险经历》,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对上一卷米克什突然出走后小读者们巨大失落心理补偿,更像是一个少年成长道路中不得不独自面对这世界众多挑战的成长过程;来到第三卷《米克什和克隆茨基马戏团》,米克什认识了更多的朋友,这位过去一向冒冒失失、精灵古怪的黑猫少年竟然也承担起了更多的“责任”,它已经可以一个人独当一面带领马戏团的朋友们闯荡江湖了;而第四卷《可爱故乡》,则是对一个经典文学母题的阐释:每个人追求一生,最后、也最美好的归处就是我们安静的故乡,回到我们的老朋友身边。至此,我们的黑猫米克什已经伴着我们的小读者们一起完成了一次少年拔节成长的过程。

  最后,我想说的是细节。请让我们一起来看《米克什和巴西克一同去赶集》这一节,作者是怎么写的呢?拉达先写米克什的无聊。这只黑猫在壁炉旁的椅子上躺了个把钟头,实在百无聊赖了,它决定去找巴西克聊会儿天,米克什想:它是不是睡完午觉该起床了。我们马上就会知道:可爱的小猪巴西克一秒钟也没睡着——你以为小猪就一定比黑猫要懒,要多睡一会儿吗?不,巴西克在窝里翻来覆去地数数、给自己说了两遍《羊群独木桥》,还是睡不着。为什么呢?因为今天是星期天,巴西克有心事,它的心事是想去郊游。于是米克什与巴西克一拍即合,他们去镇上赶集了,而且是米克什坐着巴西克推着的独轮车去的。来到集市上,它们俩先吃了点东西,然后便开始荡秋千,“那位秋千老板连眼睫毛都不动一下,帮着小猪巴西克坐上秋千椅,轻轻地推着,就像推着一位男爵老夫人一样那么细心。”等到它们俩在集市上玩得差不多了,它们回到之前停放独轮车的地方,却发现独轮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辆摩托车调皮的作者又是怎么写这个场景的呢?他说:“孩子们,你们能想象得到那是个什么场面吗?米克什发了一大堆牢骚,接着巴西克又嘟哝了一阵,好让米克什歇歇气。”我想这就是属于儿童文学的写法,这是一种非常高级幽默艺术和写作技巧——既然独轮车已经不见了,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就让我们先发发牢骚吧。不过,即使是发牢骚,也要注意歇歇气,不然就更糟了。

  米克什无聊的午觉、睡不着的巴西克、眼睫毛都不眨的秋千老板还有歇口气的发牢骚……这些细节对于一部童话来说重要吗?是的,它们太重要了。当我们读福克纳的《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时,我们会读到艾米丽小姐那一头“铁灰色头发”;当我们读汪曾祺的《陈小手》时,我们会读到陈小手骑的那匹白马的走步叫“野鸡柳子”——这些东西看起来可有可无,可你试着将这些可有可无的细节从文本中抽剥去后,这些经典作品就会是完全另外一副模样了。我们甚至可以说:文学品质流失,就是从文学内部的细节流失开始的。而对细节的关注,也是一个作家从童年中保存下来的最珍贵的品质之一。

  是的,今年已经八十多岁的黑猫米克什一点也没有老,它为什么没有老呢?因为作家的童年一直没有老去。永远对世界葆以平等好奇、不知疲倦的童年精神,对于一位作家,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家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这就是我想要说的。

  《黑猫历险记》读后感(二):壁炉和咖啡猫咪天气

  这个题目,套了日本WOWOW电视台电视连续剧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故事改编自日本作家群阳子的同名小说母亲身亡后,亚纪子辞去编辑工作,将母亲的料理店重新装修开业,菜单只有朴素美味的三明治和汤,不久后,她又收养了一只流浪小花猫太郎,一人一猫开始了互相扶持的温馨生活。

  面包和汤,是生活中的饱腹之物,猫咪是慰藉心灵伴侣,再加上和暖的好天气,还有比这更好的当下时光吗?

  壁炉和咖啡和猫咪好天气的故事,发生在很多很多年前的捷克农庄——梨庄,那时候没有WiFi和Facebook,更没有让孩子们成为埋头族的手游。

  一场大雪降临后,溜冰场上满是脚蹬自制冰靴的滑冰男孩儿;叼着烟斗的农民哼起走调的歌儿,推上独轮车去赶集;坐在壁炉边忙于针线活的老奶奶,透过老花镜望一眼小罐子里咕噜咕噜快煮沸的咖啡;还有一个戴着旧鸭舌帽的小男孩贝比克,他正忙着教自己家的小黑猫说话……

  捷克最著名的作家之一约瑟夫·拉达,用他的文字画笔,为读者们勾勒出了栩栩如生的东欧乡村画卷。他笔下温暖安宁的梨庄,便是自己的出生地;有艺术天赋的小男孩贝比克,是他自己的童年化身;那只会说话的“可是不一般的”小黑猫米克什,还有它会说话的同伴,小猪巴西克,山羊波贝什,是约瑟夫·拉达点滴回忆中一个个美好而梦幻缩影

  与其说《黑猫历险记》是童话,倒不如说它是老奶奶在壁炉边给孩子们讲述的一个个故事,它们活泼温暖,清新可爱,感人至深。在故事构造的神奇世界里,人和动物,动物和人,皆是平等相处友好如邻。

  比小男孩更小男孩的黑猫米克什,勇敢机智淘气,它的童年生活和每个孩子有着惊人的重合:雪地溜冰、上树偷梨、作弄坏孩子、敲门串户要圣诞礼物、求着老奶奶讲故事……

  它是最快乐的猫,能带领巴西克用独轮车推着自己去赶集,也能代替生病的小男孩贝比克去上学;它也是最尽职的猫,作为梨庄的捕鼠能手,更是常常把“我得上谷仓那边去看看,免得老鼠在那儿闹翻了天”挂在嘴边。

  时光平淡欢乐流逝,直到米克什打破陶罐撒了奶油愧疚的它决定出门赚钱买新壶给老奶奶。

  梨庄米克什用出走完成自我成长,归来时,已是捷克数一数二的动物明星。它看到梨庄外的广阔世界,交到了比梨庄更多的朋友,但它知道,即便被尊称为“米克什先生”,自己依旧是史维茨家的米克什,爱在壁炉前打盹,爱爬苹果树,爱听老奶奶讲故事的那只黑色公猫。当小白猫纳奇切克稀里糊涂地对它念了半截欢迎词:“妈妈,爸爸,屋里老鼠在乱窜”,衣冠楚楚的米克什立即警觉地放下礼物,准备进入捕鼠模式:“我不在家的这段时间,老鼠一定闹翻了天!”

  走南闯北的米克什最终选择了停下,它在故乡梨庄修了一座动物新家,让自己的动物朋友和人类朋友欢聚一堂,大家过着一如它童年般安静温暖的生活。小猪巴西克、山羊波贝什探望它们的旧圈时,它偶尔来串门,三位“大叔”一起回忆往事:它们是怎么相识,又是怎么学会讲话,后来又是如何出远门闯天下。时光,好像走了很久,又好像没有移动半分。

  故事的结尾,是一个满天繁星的圣诞夜,人们和动物们从教堂做完祷告回家,陆陆续续进入香甜梦乡,唯有我们的主角亲爱的米克什久久不能入眠。它无法入睡是因为无限的快乐,它爱的人和爱它的人,终于无忧无虑地睡在一个屋檐下。

  距离初次看到这本书已近三十年,时至今日,我读到它的结局还是会潸然泪下,因为《黑猫历险记》用最温暖质朴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就如米克什出走后回来,用小爪子擦着眼睛真诚而颤抖地感慨:“到处都好,家里最好!”

  愿我们每个人,每个读过《黑猫历险记》的人,都能和我们的家人共同进入梦乡。愿我们的梦里,都有温暖的壁炉,香甜的咖啡,还有那只勇敢无畏的黑猫。

  2018年5月

  (本文刊发于《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

  《黑猫历险记》读后感(三):不是小猫,是最美好的小孩子

  我小时候爸妈不让在家养宠物——我爸倒是养过热带鱼,可是鱼没法抱在怀里亲昵,鱼也不长毛。我喜欢猫和狗,只能到养猫狗的邻居家去蹭着摸一摸。猫总有种凝神思索神情,又喜神出鬼没,行踪不定,让人觉得如果动物里只有一种能被选拔出来、掌握说话技巧,那就该是猫。猴子嘛,猴有种顽童似的粗蠢气质,给它说话本事,它也说不出什么好听的,所以还是猫吧。对最聪明的猫,人类会赠它一双靴子穿,认证它直立行走的能力,就像辛德瑞拉穿上水晶脱胎换骨一样,于是猫就成了穿靴猫。《黑猫历险记》的白色封面上,有一只戴红围巾手套,穿红靴子的小黑猫,像人第一次滑冰似的张开双臂(我是说,前爪)小心翼翼往前走。我想,这是另外一只穿靴子的猫的故事吗?

  答:不是。在法国作家夏尔•佩罗的童话里,穿靴公猫是个伶俐狡黠的书童,忠心耿耿,为穷少爷福利,谋媳妇。捷克人约瑟夫•拉达笔下的黑猫,是梨庄史维茨家的另一个孩子,跟小主人贝比克共同成长。它叫米克什,小主人贝比克听说外国有只穿靴公猫,就给米克什也做了靴子穿,让它成了那只法国猫的私淑弟子

  ——为什么不是鞋,是靴?可能因为猫的脚丫小,鞋口浅,长筒靴才穿得住,而且靴子是鞋子的进阶,更酷更神气。靴子是小孩眼里最高等级的鞋,我就见过家里小表外甥女到大夏天穿着过年的长筒红皮靴,舍不得脱。如果未来有一只穿马丁靴的猫,它的故事可能是组摇滚乐队,夏天的夜晚在屋顶演唱会,嗷呜嗷呜嗷,小母猫们痴迷地给它当果儿。

  就像小说里的山里少年练成绝世武功,谁都盼着他出山闯江湖大杀四方,这样有天分的猫窝在乡下显然有点浪费。米克什故事的主要部分,是它离家出走后发生的。为什么出走?因为它打碎了老奶奶的陶壶,自责和痛哭之余,把衣服打了个包袱卷,出门流浪去了。其实打碎一把壶不算多大事,但米克什无法接受自己这个失误。记得前几年看到一个新闻,一个小男孩弄坏了家里水龙头,给父母留下道歉纸条,离家出走了,幸好十几个小时后被找了回来,他出走时书包里还放了毯子,夜里在外面就裹着毯子睡,是个聪明理智的孩子。而米克什走得更远,它一直走到了首都布拉格,不仅要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而且颇有豪情壮志。“堂堂的男子汉该去闯世界,挣钱买把新壶回来”。这一流浪,成就一代名猫传奇,进入城里的大马戏团,C位出道,名扬天下。

  它家里有几只同样会说话的家畜朋友:山羊波贝什,小猪巴西克,米克什不在家的时候,家里还给它找了个“平价替代”:一只也会说话、但没它聪明的小白猫纳齐切克。后来米克什把朋友也带出了道,也当了马戏团明星——马戏团里的几场戏中戏也都很有趣。还用挣到的钱供贝比克学画画,供马戏团小公主去学表演。不过大家名利双收之后,思念故乡,觉得梨庄的生活才最幸福,遂带着马戏团的大象鹦鹉猴子等朋友一起,荣归故里,盖了所大房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是个处处圆满,没有缺憾,没有丝毫阴翳的故事,人们都良善可亲,米克什遇到的人都给了它无私的爱和帮助,最后施过善行的都获得回报,所有人和动物都得到它们满意的生活。

  米克什的心灵犹如金子和水晶。在书一开篇,它刚会说话,已经同时懂得遵守这项技能的规则,“它从来不滥用这种本领,不背后议论人,不大声嚷嚷,总是很有礼貌,谁要是给它吃的,它总要谢谢人家,见了人也知道问个好。”坦白说,光说这几条,很多小孩大人还不如人家小猫懂道理。米克什受贝比克纵容去偷了梨,会后悔得哼哼唧唧地哭,最后给人家看园子、抓老鼠做补偿。

  全书我最感动的细节是在流浪期间,米克什走路走累了,钻进陌生人的背篓里,让人家受累背了它一段,它心里大大过意不去,直到用赶走小偷的功劳弥补了,才心安理得地离开。其实背它走路的老奶奶并不知道背筐里多了只猫,但米克什过不了自己这一关。因为它对自己的心有要求。

  在儿童的心里,有着一切美德刚刚落地发芽的样子,最完整的样子。儿童尊重大大小小的规则,坚持过马路不能闯红灯,坚持果皮要一路捏着不能随便扔、只能扔进垃圾桶,坚持要诚实不能说假话,不能假惺惺,不喜欢就说不喜欢,如果说了假话他们过不了自己心里的关。后来,他们是在一次次守规则被成年人嘲笑,又一次次吃亏之后,知道“原来还可以这样”,最后慢慢变成了油滑、蔑视规则、以钻空子为荣的大人。

  每个小孩都曾跟米克什一样纯真美好,有自己的坚持。后来他们都离开了,都不见了。只有米克什仍是米克什,它是完美的儿童、能干的少年、杰出的青年的综合体。

  同为黑猫,米克什的故事比那只眼睛瞪得像铜铃、虎视眈眈侦察敌情的黑猫更适合小孩子。黑猫警长的破案故事是叔叔阿姨们的故事。米克什是小孩子的同龄人,小孩子会更懂得米克什的快乐和忧伤。

  要说故事仍有缺憾,那就是米克什同志把时间和才华都献给了人民群众,完全没有考虑个人生活。书里并没有提过它是只小阉猫啊,贝比克和老奶奶根本不会舍得阉了它,也就是说它完全可以成家的。《驯龙高手》新一集里小嗝嗝的宠物“夜煞”无牙都有女朋友了。如果米克什的故事还能有续作,真希望看看米克什怎么发动强大说话技能追求一只小美猫,还有,它要怎么带自己的顽皮猫崽子(们)。

  最后说一下书的装帧设计,拿到手辄觉惊艳,外封只有黑白红三色,简洁而美,小黑猫像走在捷克的雪地上,内页无论字体还是行间距都没什么可挑剔的,读起来舒服极了,书里插图都是单线条,描绘了中欧风情的村庄,田野,穿着当地服饰的农民农妇孩童,人身上衣褶只有并排两条线,犹如木刻版画,其拙稚之气跟故事和文风契合得非常完美。感叹现在小孩子们的书印得真美好啊,真希望能带着这本书回到二十年前,把它送给还是个小孩子的我自己。

  《黑猫历险记》读后感(四):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这只黑猫

  一本让孩子痴迷的童书

  女儿7岁,已基本养成独立阅读字书的习惯。拿到《黑猫历险记》,坐在窗前的软垫上读了起来。妈妈催促写作业已经第四次了,她才很不情愿地夹上书签,对我说:“爸爸,这只黑猫好神奇呀!不但会说话,还会做各种事情,也很会交朋友。”

  第二天,她又读了一些,问我这书是从哪里来的?我说:“你想跟编者金马洛叔叔聊聊吗?”她接过手机,用微信跟金叔叔互动了一会儿,眼神里满是兴奋:“我会尽快读完的,再讲给我的同桌听。”

  女儿在妈妈的引导下,大概读了包括绘本在内的书籍800余本。《黑猫历险记》是她读完《笑猫日记》系列后,第一本主动与我讨论故事内容的书。她从小喜欢猫,3岁时我带回老家看爷爷,那只老黄猫跟她整天黏在一起,走时猫追了好远的车,她也哭了一路。

  大概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捷克猫与中国猫并无不同。黑猫米克什的世界充满友善、艰辛和传奇。米克什学习知识、体验生活、探索未知,一颗跳动的童心折射出的斑斓世界让孩子们着迷。因为这个世界是孩子们有待认知和逐渐熟悉的世界:赶集、摘果、圣诞节、游乐园、上学、马戏、牧场……这些由真实生活构建的故事场景,具有很强的代入感。

  “爸爸,我觉得这些故事好像发生的身边。那些王子和公主的童话故事也好看,但这个可爱的黑猫经历的故事更好看。”女儿现在已经读完了这个很长很长的故事,但她希望这只黑猫继续在平凡的世界闯荡。

  一本亲子阅读的好书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主要从事孩子们的思维开发工作,具体通过阅读和写作这两大出口训练孩子们的思维。在实践中,很多家长往往将孩子交给老师,认为“你只要教会孩子喜欢读书和写出作文就可以了”。

  每每聊到这个话题,我都极其为难。因为,我也是一名家长,深知家长在这个压力山大的社会,又要带娃又要工作,恨不得化身千手观音。但是,一个没有阅读量或阅读偏移的孩子,其思维是极难训练的。因为,思维没有根。

  “根”在何处?正向的阅读,亲子阅读。我和妻子(当然主要是妻子)从孩子2岁起就开始领读,坚持了6年,每天1-3个小时,女儿才逐渐形成阅读习惯(或阅读惯性)。陪读、领读是一方面,选择书籍更要精心。童书鱼龙混杂,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架空虚构,譬如王子和公主、上天入地的历险,这类书对提升孩子的想象力有益;一类是生活模拟,故事所设场景和内容紧贴生活,具有实操和教育意义,《小猪佩奇》和《黑猫历险记》属这一类。这类童书不仅真实地模拟了孩子们成长所需要的种种元素,还对启发思维、增强对社会的认知有极大帮助。

  《黑猫历险记》是一个“制造麻烦”的故事,米克什这只猫并不安分,经常犯错。这完全切合孩子们“在犯错中成长”的实际需要。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不犯错误。从不犯错的孩子一定是家长或老师作出了很多限制。但是,当孩子们体验了这只黑猫各种令人咯咯发笑的小错后,会被其及时改正并友善乐观的态度所感染,不自觉地学会如何与人、与物、与环境友好相处。

  《黑猫历险记》一开篇,米克什会说话后就与老爷爷打招呼,老爷爷夸它“比有些男孩还要懂礼貌”。米克什与贝比克去偷梨,贝比克认为是吃东西坏了肚子,可米克什说“不是吃了奶油肚子疼,是我的良心不好受”。米克什在外面演出久了终于明白了“还是家好”,于是回到梨庄建了新家帮助别的小动物。这些成长的写照,没有丝毫说教,让孩子们读起来亲切自然,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心灵的成长。

  我通常是让女儿读一段故事,再与我讨论,鼓励她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必担心孩子们会发表过激或错误的观点,因为他们那颗跳动的童心闪耀出的人性光芒能将一切照亮。

  好的童话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读什么样的书,成什么样的人。

  一本被遗忘的名著

  几年前,出版人金马洛随妻子孙佳回湖南岳阳。孙佳出身书香家庭,是位作家。她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递给丈夫:“这是我小时候最爱读的书。”

  金马洛当即读了起来。“读到第一段就被抓住了。”他告诉我,“这是1989年版的《黑猫历险记》,它的亲和力如同久违的甘泉淌满了我的内心。”

  作为职业的出版人,他的工作主要是发现好书。一查,作者是捷克泰斗级儿童文学作家、著名画家约瑟夫·拉达,已于1957年逝世。译者刘星灿女士生于1937年,著名捷克文学翻译家,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2005年获捷克政府颁发的水晶球奖。

  1989年版本,在豆瓣网上获得了9.3分的高分,不少80后留言感谢此书伴随自己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也对自己的性格塑造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89版已无销售,30年来出版界几乎遗忘了这本好书。

  一口气读完后,金马洛立即通过出版圈寻找刘星灿老师。历经曲折后,获知刘老师已移居加拿大温哥华。接到金马洛的邮件,刘星灿非常激动:“想不到还有人记起《黑猫历险记》!你们就直接用吧,只要孩子们喜欢。”

  但对于一个严谨的出版人,金马洛必须履行版权手续。他天天盼着刘老师有空回国,一则签署版权,二来也对原文本有一些更新,使读本更为精准和符合这一代孩子的阅读兴趣。然而译者几次成行终未实现,最后通过刘老师女儿的协调终于获得授权,也请青年翻译家对老文本作了一些解译,使版本更合适现代阅读。

  经过几年的多方努力,2018年4月,《黑猫历险记》由读蜜传媒、浙江文艺出版社联合出版。

  “好书必然传递好的价值观,读好书就是完成自我教育的过程。”金马洛历来主张图书出版必须传递正向的价值观,尤其是青少年读物,“《黑猫历险记》是一颗‘善+聪明’的种子,6-14岁的孩子有黑猫的陪伴,会建立与师长沟通的语言,长出希望的果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