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活在别处》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02 04: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精选10篇

  《生活在别处》是一本由(法) 米兰·昆德拉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42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一):《生活在别处》:生活,在别处,还是,生活在,别处。

  一趟三天两夜的阳朔之旅结束回来后的周日,选择了久违地去书店泡一个下午,把这本开了个头却一直停下来没读完的书读完了。米兰昆德拉的书真是难读,可能因为自己认知范围还是太少了,加上他的词语太过于苦涩原因,读起来很容易让人昏昏欲睡,这可能也是为啥在书店里几次看都差点看不下去的原因。最终今天一口气再读了300多页解决了。在书店里面看见一个把之前看过的一本《不固定的盛节》(A movable feast),因为之前一个朋友朋友圈跟我提到,她说一直不知道我说的原来是她之前看过的同一本书,只是翻译名字不同,她看的翻译版本为《流动盛宴》,所以这次看见有人拿着她所提到的这个译本,不过还是觉得《不固定的盛节》这个译名更加动人啊。然后在读的过程休息,看到本书的名字,突然就想到了,这个书名含义表达的是哪个意思?是生活,在别处?还是生活在,别处呢?

  如果是生活,在别处,那就是所谓的生活,不在这里,在别处,也就是说,书中的人物只是作者塑造的一个角色,他只是这个舞台主角,而真实的生活,在其他地方。我认为也可以看做,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这出舞台剧的主角,而除了我们自己这个角色之外,其他人物所发生故事线,我们都无从发觉。

  如果是生活在,别处,那就是活在别的地方。书中最后提到的,如果我们不以自己为中心,可以把中心移动出自己为主角的那个点,竖起一座瞭望塔,我们就能看见别人的生活,别的故事就会取代这本小说的故事而出现

  其实读完整本书下来,我会发现自己除了能读懂字面所表达的一些故事从而自己评价之外,有些深层的含义还是没太能读懂,或许本身这本书的主角,就有点精神分裂的味道,所以读起来你会觉得,他是不是疯了。到最后你会认为,自己是不是在那个在书店看这本书的下午,是不是也跟着一起疯了。

  摘录:

  89

  “克萨维尔向她讲述了他们将去什么样的地方,她反驳说在这间房子里她是在自己的家里,如果到了克萨维尔带她去的地方,她就没有衣橱也没有养在笼子里的小鸟了。克萨维尔回答她说在家里的感觉不是因为衣橱或是笼里的小鸟,而是因为有爱的人在身边。然后他还说他就没有自己的家,或是换一种方式来表达,那就是他的家正在他的脚步中,在他每一步的旅程中,在他的旅途中。说他的家就在未知地平线开启之际。”

  这段的意思,跟我的其中一个人生概念很像,我的世界(家),会随着我的步伐一步步扩张(家就在未知的地平线开启之际)。

  129

  “他所杜撰的那些以他自己为主人公的故事(也许是他从哪本书里看来的或听说的)并不表示他要将自己置于英雄光环之下,他只是想通过这些故事将自己悄悄地,甚至不为人知地带出那潭空虚死水,带入一个变化着的、充满奇遇的世界。”

  276

  “他很为他的女朋友感动,因为她穿着便宜的劣质衣衫,从中他不仅看到了女朋友魅力朴素贫穷的魅力),而且看到了他们的爱情的魅力:他对自己说,爱上一个灿烂完美优雅女人是很容易的事情:这只是美丽偶然在我们心里自然激起的微不足道反应;但是伟大的爱情希冀建立的爱的客体,恰恰是不够完美的生灵,正因为不够完美才更加人性化。”

  385

  “相反,奥菲利娅就不能在火焰中死去,她只能在水中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水的深度正好和灵魂的深度相吻合;水对于那些迷失于自己,迷失于自己的爱情情感痴狂,生命之镜与生命漩涡里的人来说可以成为很好的毁灭元素;”

  估计在这本书读完很久以后一段时间我都不再想读米兰昆德兰的作品了,我要读一些能让自己不那么折磨的书才行。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二):读《生活在别处》

  当初买这本书,纯粹是被标题吸引,误以为是一本高级鸡汤式的散文集。但现在回过头想想,我这么猜想貌似有点侮辱昆德拉的意思了。

  这本书看了很久,尤其是作为一本小说来看:说明它对我来说实在不怎么好读。看到半中间的时候,还上豆瓣看了一下别人写的短评,也有读者说代入感很差,我感同身受。但自己选的书,只要不是硬到啃不下,那就得硬着头皮读完。

  之前尝试过好几次,去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未果。这本书略有同感。因为故事本身写的就是一个诗人一生,因此其中的思维跳跃甚至混乱感情激荡甚至极端,我作为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实在有点找不到共鸣。但读到快尾声部分,尤其是发现红发姑娘背叛雅罗米尔那一章时,我的内心突然涌起很大一股忧伤:诗人不断在自己的才华中获得自我认可救赎的一生到头来不过是一场幻想,甚至一个别人眼中的笑话,连他自己塑造出来的克萨维尔最终也背弃了他。读着读着,我突然想起了之前看过的《莫扎特传》,似乎都有些单纯却感情浓烈特点,但又不太像,莫扎特的才华是众所认知的,而雅罗米尔在社会主义革命背景下所创作出来的诗歌,谁知道是真的打动人心,还是仅仅高过了别人的口号呼喊而已。

  诗人向往着死亡,最终也被死亡所解脱,可你能说这是解脱吗?它真的像火像水一样激荡了人心吗?除了诗人的母亲之外,恐怕其他人也只是叹了一口小气,甚至还要埋怨诗人只是病死而不是为艺术献身吧。

  不论故事如何,故事的标题却是道出了生活的真理:当下总是不怎么令人满意,幻想的编织似乎是解脱生活之苦的良药,不,应该是毒药吧,因为雅罗米尔最终也成为不了克萨维尔啊。

  : 读完了唯一的可惜就是,未做警局摘录,这可是昆德拉啊!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三):未经省察的生活不值一过

  我越做爱,就越想革命,我越革命,就越想做爱,我们可以在索邦大学的墙上念到这句话,雅罗米尔第二次进入了红发姑娘的身体成熟是彻底的,要不然就没有成熟可言。这一次,他美妙地做着爱,持续了很长时间。米兰昆德拉在《生活在别处》中还提到巴黎索邦大学墙上的一句话:生活在别处。作为对1968年“五月风暴时期的精神概括,这句话足够了。“生活在别处”,就是对此处的造反,就是对当下生活的革命。“别处”指向不同于此处的任意处。但在革命者眼中,在雅罗米尔心里,“别处”被具象化为新社会,被明确指认为社会主义文化

  昆德拉叙述的诗人雅罗米尔的故事发生在二战前后,他展开的社会政治背景只是对他写作时的社会政治背景的影射。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上台,雅罗米尔等一批知识分子无知愚蠢拥护新社会、新政权渴望一个被国家意识形态过度渲染的道德理想国;与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为标志风起云涌的左翼学生激进运动——他们崇拜中国式的“文化革命”,具有相似的社会心理。他们反对当下此处,渴望生活在别处。他们给自己制造一个虚幻的、绝对的理想之处,他们以“生活在别处”为口号,燃起无限地生活、革命热情。一个革命的时代,也是一个抒情的时代,一个充满无限激情的时代。然而昆德拉又指出这种激情的实质

仿佛一切都在表明雅罗米尔对于新事物巨大欲望(新事物的宗教)只不过是一个童男对尚未经历、难以想象的性交的巨大欲望,是投射于抽象之中的性交的欲望;他第一次上了红发姑娘的身体之岸,他有一种很奇怪想法,那就是他终于明白绝对的现代意味着什么;绝对的现代就是躺在红发姑娘的身体之岸上。

  “投身于抽象之中的性交的欲望”揭示他对新事物的宗教的崇拜带着多大的茫然无知和虚幻的构想,正如他对别处的无知和幻想,让他虚构了一个确指的、代表别处的“别处”。“红发姑娘的身体之岸”就是他已经到达的“别处”,但这种“别处”——“绝对的现代意味着”的——显然很快遭到雅罗米尔的否弃和出卖。革命需要继续,唯有出卖和否弃革命后的新生——被具象所指的“别处”;革命的逻辑暗含着的是,继续革命,不断革命。它始终朝向模糊缥缈的别处,它始终是针对此处的革命。

  遇到电影艺术家后,雅罗米尔很快对“红发姑娘的身体之岸”厌倦了。那个喜欢他的诗、优雅的电影艺术家,“尽管面前跪着六十来岁的诗人,双手几乎架不住诗人过于热情的抚摸,眼睛却始终没有离开雅罗米尔”。雅罗米尔“他立刻就发现了,他也被她深深地吸引,他的眼睛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她”。这种一见钟情隐含着巨大的无知和盲目,这是雅罗米尔悲剧源头。同样,他对红发女友一样无知,他根本不知道,那个她称之为哥哥男人是她的情人。雅罗米尔把自己的巨大欲望投射在抽象之中,而无论红发女友还是电影艺术家,都只不过是他欲望投射的客体,她们仅仅是承载雅罗米尔巨大欲望的空壳。

  不能把情人作为主体,从对方身上探索、发现爱情恒久,正如不能在此处发现恒久,从而不断对此地造反,向往别处。从这点也可以看到:一个不留恋旧世界、渴望打破旧世界的革命者,和一个沉醉于抽象欲望中、决绝背叛的情人何其相似。“生活在别处”,是对未经省察的此处的背叛,是对未经省察的别处的过度意淫。一种在空间上的人为区划——此处和别处——是预先看到了空间的断裂、混沌、异质:在河流的此岸和彼岸,是连续的陆地的断裂。而生活中区划此处和别处的那条象征断裂的河流,是发源于心灵源泉——源自对人生价值的体认的源泉——汇流成区隔此处和别处的河流。

  雅罗米尔的精神源泉是从拜伦、兰波、莱蒙托夫这些高山上不断渗出的水珠汇聚而成,那条区划此处与别处的河流,让雅罗米尔永远对对岸惆怅感叹、向往——那是他永远到达不了的对岸,那是他渴望生活的别处。那些得到或得不到的恋人,雅罗米尔终究会远离她们。他在此处和别处的生活中找到的永远是承载欲望的客体,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主体。只有客体化的世界才不是断裂的、混沌的、异质的,他对平滑的、连续的、同质的空间的向往,让他渴望到达一劳永逸、根本不存在的别处,而他愚蠢地忽略了:任何到达了的“别处”,都在成为此处,客体化的“别处”就是此处。

  雅罗米尔受到当众羞辱,电影艺术家背叛了雅罗米尔。他对别处的无知正如他对此处的无知,此处和别处都成为他自我投射的表象时,他无法和生活达成沟通。他想“生活在别处”,而“别处”的生活耍了他。他对别处的客体化,就是用自欺生活,就是在生活中耍自己开心,就是要承担别人耍他的可笑后果

他走近栏杆,朝下望去。但是可惜呀!阳台不够高,即便跳下去他也不能保证自己会死。外面很冷,耳朵冻坏了,双脚也冻坏了,他单脚跳来跳去,不知道干什么是好。他害怕阳台门会开,害怕看到那些嘲弄的脸。他深陷囹圄。深陷玩笑的囹圄。

  未经省察的别处生活不值一过。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四):忘却性的安慰补偿性的鼓舞

  0218

  仿佛是一个魔咒农历30岁生日,1周年纪念日,以及开始失去自由日子,以一种奇妙的方式交汇在了一起。生活在别处,刚看了小说的开头,不知道这个题目中,生活是动词(living somewhere else)还是名字(life being somewhere else)。留一个猜测悬念,看完全书之后重新做一个判断

  小说的情节很快就带我进入思考境地。背景介绍之后,昆德拉首先抛出了一个我觉得很好的问题事实上,昆德拉并没有直接问问题,而是以叙述的方式,连问题和回答一并给出了。这个问题是:缺爱的女人,是否渴望以及是否能够,从自己的孩子身上得到爱?(这个问题的现实意义有趣,我们还没有经历过,但在未来概率是要经历的)

  昆德拉的回答,是渴望的,能不能够,还没有提及。孩子(小说中的设定小时候画家,长大后的诗人),特别拥有独特的内在世界”的孩子,拥有温柔目光。她(缺爱的女人)感到,自己的这个孩子不仅能让她绕开那些悲伤的事情,而且能仔细地倾听她的心声,昆德拉总结道,前者是“忘却性的安慰”,后者是“补偿性的鼓舞”。

  我们为彼此做的事情,可能也大抵归入了这两项吧。所以,未来,我会被你的孩子取代吗?(纯瞎想ing)

  让我们继续阅读下去。我想你。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五):绝望在这里,生活在别处

  也许是文化和翻译的原因,读起来总是感觉若有若无的感伤。 我们以为自己可以拥有的东西,到了最后,我们可能已经是成人了,有的东西,我们还是不能看出其转瞬即逝本质。 我们在控制追逐片段跳跃,梦境浮现到现实。 克罗维尔。 对真实生活的融入不够深入,既不超脱其外,又斤斤计较的。 这是一个有很多的敏感思想被虚假和逢迎包围的孤独的普通人的绝望之旅。

  我不得不思考,虚假的文青吗?

  我们有很多的东西,并不能在继续深刻的想到了。可是我不服的。诗歌在这里被批评,因为虚无和没有作用,因为不能被普通人接受的假意虚情,因为我们的生活被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一九八四包围,可是你们无能为力的被洗脑,以为自己什么都没有做。还在做些无能为力的生活。

  如果有代入感,我思考我的代入感是从哪里来的。

  我的梦中,有一个世界,我知道我是做梦,那是彩色的世界,但是只有眼睛所视的方向是彩色,背后是虚无和朦胧。我知道我经历了另一个世界的我的生活。我仅仅知道这些,我忘记了我的梦的故事。可是我知道我在。

  我不喜欢写诗。可是哪个人没有对自己说过一些鼓励的话安慰自己没有完成的任务和梦想呢。我可能很久,很多次的,被自己的话安慰和蒙蔽欺骗。

  跳跃的

  画面短场景的合集

  多镜头的拼接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六):生活在别处

  作者 米兰-昆德拉,法国籍的捷克作家,讲述了捷克大革命背景下一个诗人短暂的一生。

  他被称为诗人,因为一出生就被妈妈灌输了有一种特殊的使命,他向往自由但始终摆脱不了妈妈的束缚;

  他写了很多诗歌,但是能被世人认可的就聊聊几首;他渴望爱情的永恒,和形形色色的姑娘交往,但没有一个走到了最后。

  小说的整体风格有点诗歌色彩,但不乏对细节的细腻的描述,虽然时代背景和我们现在相差很远,有时候会感觉有些乏味,但是妈妈对儿子那种几乎变态的爱护,会让我们折射到现在的家庭教育的问题。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七):恐惧的诗人

  第一次写书评,不是那种解构式的分析与解释。因为我读小说从来只在乎自己对小说本身的感受,而不是寻求一个个能够与广大群众产生共鸣的话题。纯粹的阅读体验是我对待小说的态度。为此,我的理解可能偏见的几乎不可接受,但是谁会在乎呢?

  克萨维尔的故事是整部小说中我最感兴趣也最陶醉的部分。这种生存在一个又一个连续不断的梦境中的男人天生带有迷人的特质。而我也被他完全的吸引了,充斥着背叛、冒险与满足的生活。它不可能存在于真实的世界,于是出现在年轻诗人的幻想中。

  克萨维尔感受着同伴女同学的爱情,并在自己的背叛中得到了爱情带来的痛苦的满足。这形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一个满脸泪水穿着漂亮白色裙子的女学生站在寒风彻骨的冬夜里,看着小屋内的爱人(承受她爱情的男人)与一个陌生女人的缠绵。寒冷从脚下的雪地蔓延上升,混合着巨大的悲伤凝固了少女的身体然后破碎只余下忧伤而痛苦的灵魂,她的灵魂在寒风中定定的看着这绝望的景象。而克萨维尔感受到少女的爱情和自己背叛,为此心中填满了巨大的满足。他陶醉于这样的满足不愿改变它。克萨维尔看到少女的灵魂,无尽的爱从心里涌出,然后沉入了梦境。

  诗人拒绝未来,所以想象着老年人之爱。而克萨维尔也拒绝未来,所以他不会走出屋门带走忧伤而痛苦的少女的灵魂。只是在最后的时刻,诗人在将他的红发女友送进监狱之后,感到自己与克萨维尔融为一体:他能在生活中做出梦境的幻象中所做的事情了。却因为自身的弱小与犹疑遭到了克萨维尔的背叛,巨大的讽刺由此扑面而来。像是意识到了珍爱之物的远去和不再回来,诗人病倒死去了。

  诗人最后看到的恐惧是什么呢?沉溺在诗人之死与背叛中的读者大概都不会想深究这个问题,因为这是一本拥有诗意的小说,而诗意的幻想中本就包括了巨大的恐惧。因此恐惧成了未被发表的诗歌,因为已经知晓了主题而让人失去了探究的兴趣。

  我认为的诗人的恐惧,就是他认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个诗人,他不在火焰中燃烧,也不沉入水中与他自认的深度同溺,他只能在水面上看着自己的脸死去。这是在他生命的最后由命运为他揭示的巨大恐怖。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八):怀疑极权与怀疑自我

  产生读米兰·昆德拉的念头,是因为我上个月读到木心的杂文《带根的流浪人》。木心在文章里以昆德拉为中心,论述了“流亡作家”与极权主义的关系。以此为契机,我决心找来米兰·昆德拉的作品读读。感受一下这位“带根流浪者”的魅力。

  先前,网上购书,我本打算买那本最富盛名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过翻阅了一些作品简介,最终,还是决定从这本《生活在别处》读起。诗歌本来就是我平时表达个人情感很重要的方式(当然,写得极糟糕),所以这本讲述诗人成长经历的小说,之于我而言,有种天然吸引力。

  首先,我想称赞一下这本书的装帧。封面我很喜欢,算是我最近半年读书,遇到的最美观、大气的设计。咖啡色硬纸壳,磨砂质感,正面用银色的字拼出Milan Kundera,看着特别亮眼。印刷也不差,每一页的留白很多,对我这个喜欢边读边标注的人来说,着实方便不少。相比较之下,唯一美中不足的倒是封皮设计。不过,简约、清丽同样是种风格,这一点就见仁见智了。

  前文说,这是一本讲述诗人成长的小说。作者以时间顺序展开故事,向我们讲述了“诗人”雅罗米尔从生到死的人生历程。昆德拉的文笔,我想自己不能用“简单”来形容。但他确实是我最近一段时间,读起来最顺畅的一位作者。与其他作者不同,昆德拉把自己完全隐藏在故事之后,通过笔下人物的演绎,来完成故事,没有说教感。他的小说类似毛姆,但没有毛姆那么尖刻,讲故事非常流畅,聚焦于现实。对知识储备少的读者来说,阅读起来没有那么晦涩。

  读《生活在别处》,我的思考历经三个阶段,简单来谈,可以这样概括:第一阶段,是这本小说最轻松的部分,讲述了“诗人”雅罗米尔的童年生活,大概占去四分之一的篇幅。第二阶段开始,小说的故事以苏联时代的捷克为背景,描绘出雅罗米尔“膨胀表现欲”和“躁动的青春”。第三阶段,雅罗米尔迎来命运终章,作者的对政治的讽刺和对人物的颠覆,也走向高潮。

  我们先来谈第一阶段,在这一部分,我的阅读乐趣大于思考。作者笔下的雅罗米尔出生在二战前夕,来自一个殷实的中产家庭。他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文字天赋,张口就能做“打油诗”,并且在母亲的支持下,学习绘画。昆德拉在这一部分埋下的重要伏笔是,母亲对雅罗米尔强大的控制欲,这一点对他性格的形成,影响巨大。而后二战爆发,家道败落,雅罗米尔的也父亲因为包庇犹太人死在集中营。我们梳理先前的小细节:战争、幼年丧父、天性敏感、控制欲过强的母亲。在这些元素影响下,雅罗米尔似乎注定成为一个“诗人”。

  第二阶段,雅罗米尔的人物形象开始变得立体。战争结束,雅罗米尔反叛家庭,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进入大学读政治。这段时光是与心理上的躁动并存的,昆德拉在这部分直接描绘了雅罗米尔对“女性”的渴望。和所有年轻人一样,雅罗米尔渴望证明自己,也渴望拥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但他是个被“母亲宠坏的孩子”,性格不独立,有热情,却不勇敢。由此,雅罗米尔开始了对母亲的反叛,试图挣脱母亲“无微不至”的控制。

  雅罗米尔想成为一个斗士,用身体为信仰献身。不过因为天性里的敏感和懦弱,他选择用笔“战斗”。他放弃年少时,自由奔放的爱情诗歌,开始为主流媒体写“政治诗”。很快的,他的诗稿被杂志刊登,他也一步登天,被主流社会所追捧。他被邀请参加政府主持下的文学研讨会,那些他曾经崇拜有加的诗人开始赞美他,甚至有艺术家要主动为他拍传记电影。从这些细节看,雅罗米尔似乎真的完全摆脱母亲的控制,成为了“诗人”。

  第三阶段,是作者对雅罗米尔这个角色形象的翻覆。因为狂热信仰,他向警察局举报自己女友的兄弟要叛逃到西方,最终导致女朋友和他的家人一起被抓进监狱。此时,雅罗米尔才真正看到苏联极权的可怖,开始反思。当他参加一场艺术家的私人沙龙时,他为自己的“诗人”身份得意满满,却被在场所有的艺术家们耻笑。

  也许你早就发现,我在雅罗米尔所有的诗人头衔上都加了引号。没错,雅罗米尔其实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人。艺术家们赞美他,给他拍电影,并不是认可他的艺术,而只是为了在极权社会下求存。因为他是主流舆论最喜欢的那类人,那类只写“主旋律诗歌”,而没有真正才华的人。他也终于认识到,自己其实从没有摆脱母亲的影响。他选择用诗歌“战斗”是因为懦弱,而他的懦弱不正是来自母亲的控制吗?雅罗米尔在认清自我后,大病一场,最终告别人世。小说也在这位主角堕入黑暗的过程中缓缓结束。

  我个人认为,昆德拉在小说中,讨论了两层东西。首先,说第一层,也是每位读者都能理解到的层面,那就是极权对艺术的破坏。昆德拉本人,因反对苏联入侵捷克,旅居法国。对极权社会的揭露与讽刺,是他最重要的写作主题之一。极权主义,对人们生活的压制,可以谈很多。但我重点想说的,是它对艺术的破坏。因为艺术是源自作者内在的东西,只有最大限度的自由,才能给予艺术家活力。而这样的环境,在那个时代的捷克,显然不存在。

  仅允许一种“官方声音”存在的极权社会,催生的,只能是像书中雅罗米尔这样的“艺术家”。因创造统治者喜欢的“艺术”,而被捧上神坛。雅罗米尔这一角色塑造,无疑是对苏联社会赤裸裸的讽刺。由此,我想起《生活与命运》的作者瓦西里·格罗斯曼,他的书稿因政治问题被苏联审查机构收缴,至死没能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版。多年以后,当《生活与命运》在西方出版时,被誉为“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与和平》”。而这样激动人心的赞赏,作者本人却再没有机会听到。

  就像十年浩劫对中国文化的破坏一样。我想,生存在一个高压,失去理智的社会,对每一个艺术家来说都是最大的悲哀。昆德拉对极权的讽刺,正是来自于这种敏感洞见。

  另一层讨论,我想到后,郁闷了两天,直到写下本文时,才有所平复。昆德拉讨论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对“才华”的质疑。故事中,雅罗米尔自始至终认为自己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但事实告诉我们,他的作品其实很平庸,而他所谓的才华,也完全无法与那些真正的诗人相比。当我认清这点,我甚至感觉自己比小说中的雅罗米尔更加惶恐。我想每个真正热爱写作的人,都会有一样的恐慌。因为从雅罗米尔身上,我们都能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影子。

  是啊,每个热爱写作的人,不都有一样的感觉吗?当灵感涌入你头脑的时刻,当表达欲逼迫我们把手伸向键盘的时刻,我们都觉得自己“独一无二”。觉得经过长久坚持,我们的“才华”也能迎来完美的结局。但这时昆德拉却婉转的向你提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所谓的才华根本不是才华呢?如果你像雅罗米尔一样,只是“身在此山中”,无法认清自己呢?想到这里,我狠痛苦。我想这也是很多写作者最深层次的恐惧吧。

  不过,经过两天的思考,我想这种消极情绪是不必要的。我当然希望自己的写作,迎来一个理想结局。但最关键的东西,其实不是结果。而是我觉得充实,并且真正乐在其中。我知道自己的文章还不够好,我知道自己的诗歌很蹩脚,但他们承载着我的感情,我的思考。一件承载着“我”灵魂的东西,怎么能轻易否定它的意义呢?

  哪怕我是一个雅罗米尔,我也要用灵魂自由的写作。就像存在主义说的那样:人的存在没有意义,是人们对现实的反抗赋予生命意义。我们不能因为恐惧,放弃追寻自我。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九):从巴黎大学墙上说起

  我不喜欢雅罗米尔,因为他的性格里有太多理想化又罗曼蒂克式的因素。因为世界上有太多人爱他,所以他始终没有从年幼柔软的茧里走出来。因此他这一生就像一只小兔子在四处窜逃和挣扎,用诗歌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犹如以卵击石,诗人用奔跑来挣脱母亲有时也显得幼稚可笑。

  纯真和情怀除了给他带来无力挣脱的愤怒外,最终还害死了他,死在水里,恐惧是他看见的最后的事物。

  可雅罗米尔就是我们。米兰昆德拉没有说生活在别处这件事真或假,也没说生活本身有什么意义。我们想不清楚,逃不脱的生活,他也根本没想解释清楚。雅罗米尔试图逃走试图改变,甚至孩子气一般的撕掉了妈妈准备的松垮内裤,穿上花花绿绿的运动内裤以示反抗。我在阅读字里行间,皱眉或者笑的时候,觉出这就是我们。

  就像雅罗米尔刚开始,觉得和大学生牵手散步充满了幸福感,觉得画一幅狗头人身画是幸福。后来一切都变了,丑陋的红发姑娘不是幸福,妈妈的关怀不是幸福。于是他开始觉得真实的生活在别处。

  人性里所有的纠结痛苦,我们既见了别人的,就能看见自己的。但是我们却不见得像雅罗米尔一样热烈,我们只要好好活着,不要牺牲爱着我们的姑娘,不要忽视真实的生活。虽然我一直信着生活在别处,我迟早有一天要去,但是我仍然能忍受现在的一切,非常寂寞但是也有光亮。

  以上。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十):孩子的意义(续)与温柔/温情

  阅读速度因为外部因素而变慢,利用在动车上的时间翻阅了第三部的前半部分内容。怕忘记而要在此刻记录下来的有两点。第一点是关于孩子的意义。在之前的第一部中,已经讲到,孩子对于一个受过苦(广义)的女人而言,带来的是忘却性的安慰和补偿性的鼓舞。但书至第三部,随着孩子的长大成年以及女人的逐步衰老,这种安慰和鼓舞,一下子变成了可怕的责任。这种责任的“可怕”,在小说中,因为雅罗米尔母亲可悲可叹的过去,被进一步夸张放大,以至于米兰昆德拉总结道:“从一开始,这孩子就剥夺了她的一切”!

  如果你是一个成熟的男人,如果你真的爱一个女人、真的为了她好,对于生育一定是慎之又慎的。不要让孩子毁了一个女人首先作为一个人的独立的存在,而让她完全沦为(可耻的)社会责任和关系的一种附属品!

  第二点是关于温情。我不知道这种关于温情的描述,是否可以在一定意义上等同于性格的温柔。整个童年在恶劣的家庭环境中度过,体会到的大多是痛苦和由此引发的自卑,如果他/她本质是善良的,那这份童年往事将为他/她的性格中注入大量的温情,形成了温柔的性格。正是因为了解这种痛苦,才不愿意让所爱的人再次去承受同样的痛苦,正式因为习惯了这种痛苦,才会对所爱的人施与的伤害展现出更大的宽容。也许这就是性格温柔的全部定义吧。那些童年快乐的人,恐怕是永远不会懂的,这种温柔来自于黑暗,从而更加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