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观照电影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观照电影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01 04:1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观照电影经典读后感10篇

  《观照电影》是一本由[美]大卫·波德维尔 / [美]克里斯汀·汤姆森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36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观照电影》读后感(一):大卫·波德维尔特别写给本书中国读者的话

  《观照电影》的中文译本能与中国读者见面,我们甚感荣幸。本书尝试学术研究方法观照当下热点问题,使关于电影的学术思考更贴近广大观众。中国在电影制作和电影消费领域国际地位正在逐步提高,我们衷心希望中国的电影工作者影评人,以及普通观众能够通过本书收获更多关于电影的理解

  ——大卫·波德维尔

  《观照电影》读后感(二):何为影评?

  怎样的电影才能激发影评人对电影的热情

  怎样的影评才是好的影评?

  而好的影评又应该进行怎样的写作方式

  我们总是羡慕着那些有着精彩文笔作者或者写手,他可以流畅的写出自己想要的文字,写出吸引人百转千回内容,写出一篇耐人寻味的文章。面对同样的内容,同样的电影,我们却无法写出这些想要的,行文得体的文章表达自己的观念

  不能否认“观点+信息+判断+好文采”的组合是最理想化的状况,我们可以从这一组合方式来写各种文艺评论写作。

  这本书并不是简单的告诉你如何去写一篇好的影评,他是从更多的方面的来表述和评论电影产业,并对这一产业有着深刻艺术评论和观察,观微知著,因小见大,透视整个电影产业更深层的文化

  因为最近对电影影评很感兴趣,对于本书中的影评写作方面更是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学习体会。一本书,让我们学习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就是好书。更不能否认通过作者其他的博文,我们也对整个电影产业的构造,电影的历史未来,对于电影所要表达的电影艺术和评鉴有了更深层次了解

  就我个人而言,最开始对于电影影评的印象就是根据自己观看电影的品位,对于某部电影进行评估比方说对影片中最具有独创性的内容而言,或者对电影给自己带来的情感感染诸如此类的观点来形成论点,抒发自己的情绪

  现在互联网高度使用,让很多人有了充裕的表达空间,我们都热爱电影,都会评判自己看过的电影,所以那些出色的写手,在网络上留下了他们大量足迹豆腐块的大小,150字左右,谈品位、喜好态度俏皮话评论。而这些评论,都缺少信息和观点,仅仅就是一篇很不错的情感观后感

  说起来这种评论性的影评以中等篇幅大小最为合适,整篇影评必须让自己的观点有分量,评论写作也更具有思想深度。如果觉得一部电影有趣或者重要,就证明给大家看。坚持自己的观点,下功夫论证,拓展其深度,全面展示设想和论证,对电影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

  波德维尔和汤普森做为一个专业的影评人,深度的解读了如何进行影评写作。有深度的思考正是他们在本书中想要表达的,也是我们这些想写影评却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文思枯竭的救命稻草

  在书中波德维尔和汤普森也给我们提了一个建议——怎样子成为一个影评人。就是要忘记自己想要成为影评人的目的,试着成为一个知识分子。广泛的阅读历史、政治科学书籍。学习艺术史、音乐史、戏剧文学。只有对这些丰厚的世界文化传统有所了解,你才可能在电影文化的研究上,形成一些真知灼见。在专注于电影研究的同时,将其重要性放到更宽泛的艺术史以及当下社会生活背景中进行考量

  而这些就是我现在所需要的,除了更多的了解电影的历史和内容,思考电影情节或者内容带给自己的思考外,更多的需要不断的去写去积累培养自己敏锐的才思,兼具追根溯源的态度。才能让自己在成为一个影评人的道路上走起来。

  《观照电影》读后感(三):厚此薄彼

  把博客的文字集结成册,波德维尔夫妇不是第一个,也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譬如《谎言年代:萨拉马戈杂文集》就是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若泽·萨拉马戈博客的文章结集;虽然这本书只记录了萨拉马戈在一年时间里的“牢骚”,但厚度却有些惊人。与此相比,波氏夫妇的这本《观照电影》倒是“厚道”很多,或许,说是“厚重”很多也不为过。

  《观照电影》收录了波氏夫妇从2006年到2009年三年以来的博客。虽然三年间,二人笔耕不辍,然而最终呈现出来的却只有三十来篇文章,这和《谎言的年代》相比,几乎只相当于三个月的量;但这三十来篇看似信手拈来的长文、短文却并没有按部就班地依从时间顺序列出来——事实上,如果真的那样做了,这本书又该多么无趣啊!

  从行业观察开始,以展望未来作结。07年的文字可以放在09年的文字之后,按照电影写作、电影艺术、叙事和风格、电影评鉴等多个主题分门别列;从这一点上来说,这是一本“厚道”的书。

  在2008年5月14日的博客《评论危机》中,波德维尔坦言,读研究生期间,他“就试图游走于电影评论、电影史和电影理论之间——时而专一治之,时而三者兼修”。然而国内出版的波氏论著却多集中在后两者,电影评论却鲜有人问津。《电影艺术》、《世界电影史》的中文版、英文影印版是畅销榜上长盛不衰的理论书籍;《电影诗学》、《好莱坞的叙事方法》也很早就已引进到国内;直到近几年,才出现了《德莱叶的电影》这样算得上是电影评论的书。

  究其原因,其实很好了解,电影史和电影理论从电影发明伊始就一脉相承经过无数人的发展总结,已经有了奉为圭臬的成熟作品;反观电影评论,却毫无章法可循。波德维尔勉强归纳出了短评、学术性评论和评论性随笔,又在后文提到了品位与批判的对立。一言以蔽之,电影评论是随兴所至的产物,并无正确答案;无怪乎国内少有相关的书,即便有,也未必能让普罗大众心服口服——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而这本《观照电影》,无形中为国内读者补足了波氏夫妇的另一面。大卫·波德维尔和克里斯汀·汤普森以整个电影产业作为出发点,不仅对美国电影业的现状和未来分别进行了分析和展望,还以《电影艺术》中的观点针对具体的电影作品(如《碟中谍3》以及“电影评鉴”一章)深入剖析,详细说明了包括动作片、悬疑片、闪回手法在内的多种电影类型和手法。正如波氏夫妇在前言中所说的,《观照电影》可以“作为《电影艺术》一书的网络增补资料库”。从这一点上来说,这是一本“厚重”的书。

  当然,或许正如波氏夫妇所言,电影评论与一个人的品位息息相关;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波氏夫妇在包括这本书、《世界电影史》在内的多本书中,对华语影片的涉及实在少得可怜。即使偶有提到,也大多一笔带过;即使写过《香港电影的秘密》,对中国大陆的电影其实不甚明了。

  不过,有这样一本书,让我们在欣赏大片”之余有所思,或许也就足够了。

  :平日里累成狗,其实还有部分文字是对这本书的反思,或者说是批评打算放到个人日记里去;同时还会晒一些书影,争取这个周末整理好吧。

  《观照电影》读后感(四):在电影的时代回望时代的电影

  通常以“观照”(minding)作为标题的书,多数令人觉得话题宏大,很难接近,尤其还是事关“艺术、评论和产业的观察”,似乎可以想见,一堆图表、满纸格式文章,是一种“工作”的产物。但这本《观照电影:艺术、评论和产业的观察》绝对令人耳目一新,这并不只是因为本书的作者是大卫•波德维尔与克里斯汀•汤普森这对电影研究与评论界的“神雕侠侣”,而是在盛名之下,字里行间,确实教人真切感知到这对夫妇笔耕不辍的毅力,当然,量化的文字之外,还有对整个时代的犀利观察。

  对波德维尔与汤普森而言,无论是对电影形式与风格的论述或是对“电影诗学”的阐释,由宏观影史到个案研究,涉猎范围不可谓不广,而更教人惊叹的是,他们在关于电影的写作中,常常以文学、宗教、音乐等各样跨界的知识来解读电影及其文化或产业的源流与现象,涉及的影片文本之多样,阅读质与量的多元及广泛,确是当代研究者(电影研究者尤是)中的标杆了。而《观照电影》,作为作者经年来博客文章的集结,是波氏伉俪对当下(2006-2011)电影作为本体、客体及文化生产链条最新思考,自2006年9月开通“博客电影艺术观察”以来,两人对包括影片票房、何为大片、文本分析、DVD发售及艺术电影推广不同角度的问题发表了看上去相当随性看法

  在本书中集结了从截至2010年共发表的300篇博文中遴选的32篇文章,分别以“行业观察”、“电影写作”、“叙事和风格”等分类,由于博客文章的自由度很大,所以在某些关注看上去很严肃议题的文章中,常能见到一针见血的字句,诸如在反驳大路货影评的“时代精神”解读模式(有点类似于对SLAB学派的断章取义的批评)时,波德维尔便以全方位但绝对通俗易懂的方式指出“时代精神”本身的模糊性及以其作为解读手段的不可利用,因为对于如何由大众对一部影片的热捧看出某些时代精神,实际上是无法判断的,何况观众和评论家,对于影片的理解是存在差异的,而更致命的一点是,一部影片由筹备到上映直至引发后续的观感与体验,往往要经过一两年甚至更久,那么,你如何在一部两年前开拍的影片中看到今天的社会心理与时代精神呢?显然是很荒谬的一件事情。波德维尔的论述并未到此为止,在《待售的超级英雄》一文里,围绕美国类型电影的等级制度、特效发展、表演美学等方面,开始了旁征博引的阐释,令超级英雄之于当代(博文发表的2008年)美国社会及观众的关系延伸出对漫画主题电影意外的产业与文化多元的思考。

  单单是对议题的反思或对产业的思考,并不是《观照电影》的阅读乐趣的唯一向度,在《电影人应该被定论吗?》(2007年10月10日)一文中,围绕着评论界、学界及舆论对于电影人的加冕提出了相当犀利的批判,在此文中,波德维尔对影史赋予格里菲斯的地位提出了质疑,更指出,《公民凯恩》在今日的经典地位,实际上是影片在商业宣传造势的产物,几个被奉为教科书经典的深焦镜头,实际上其拍摄本身,并未有自觉意识,甚至采用了多次曝光及拼接的手段来完成纵深的视感,而这种“写实主义”的镜头语言,被同样成为了教科书的安德烈•巴赞总结成了一套关于电影风格的论述体系。在此文中,波德维尔甚至引用了法国新浪潮导演夏布罗尔的话“总之我会给他们留下一点可供玩味的蛛丝马迹”来坐实关于影片解读严肃性的解构:原来影评人读解出来的东西,有时候就是导演故意为之的产物。这些对于“经典”及制造“经典”的机制本身的反讽与反省,已然超出了一般影评的视野,是对影评及电影文化本身的反问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书最新的中译版中,除了文字本身的阅读快感及再度体验早已经在波氏夫妇著作中体验的细密思路,读者还可由每篇博文的注释中,获取与文章有关的观点、数据及电影周边的最新信息,许多网络链接被印刷成二维码,这令阅读纸质版的读者可以自由便捷地用手机随时扫出相关信息,这些网页中有文章所引用的影评、电影票房数据统计网站、延伸话题的讨论等详尽实用的信息,可谓是本书内容之外的另一层含量同样丰富的延展阅读库(在原版中是以网页链接形式印刷,具有同等信息量)。这也与本书的“展望未来”部分对dvd、互联网及艺术电影下载等话题的讨论相映成趣:在最新的时代里,二维码扫描与纸张阅读相结合,能够释放多少从前所不能体察的思维能量

  当然, “展望未来”的部分其实距离本书中译本问世的今天也已经有数年之久了,但其中的某些议题在今天仍旧是需要留待未来考察的,比如汤普森对于“史上所有存世的电影”尽皆网罗成自由付费下载的“天堂电影院”观点的批评,是否有可能在P2P时代得到相对乐观解决方案?当然,也许P2P时代自身,也已经结束了。

  齐鲁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