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玫瑰传奇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玫瑰传奇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03 05: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玫瑰传奇读后感精选10篇

  《玫瑰传奇》是一本由[美]莱拉·米查姆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46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玫瑰传奇》读后感(一):那些不能放弃

  一本厚厚的书写了三代人的感情纠葛,也写出了一个种植园的历史变迁全书用倒叙的方式行文,让人忍不住要一口气读完,直到放下书时,才得空喘一口气为玛丽与珀西惋惜命运让一对相爱的人错过太多次。但是,也正是这种错过,才有了蕾切尔与麦特的完美结局

  如果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时代也决定了人生。在阅读过程中,有很多悬念都会推动你不要停下,直到读完:玛丽和珀西是否还相爱?蕾切尔与麦特会不会在一起?马修、维特以及威廉姆的命运是如何?

  蕾切尔与玛丽是如此神似,珀西与麦特又是如此相同。但是玛丽与珀西、蕾切尔与麦特的结局完全不同。也许你将原因归咎为玛丽的决定,可是我却认为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价值观改变才为蕾切尔与麦特的关系找到了出口。

  在读完整故事之后,除了玛丽和珀西的爱情让人唏嘘以外,也不禁开始内省。玛丽和蕾切尔,我会做哪一个?

  同样是被家族事业吸引和羁绊,同样醉心于种植,又拥有同款的爱人,玛丽却和蕾切尔收获的结局不同。并不是说玛丽是不幸的,她能有里奥这样的爱人,也是完美的一生,只是她与珀西之间的错过与误会,让人感叹。爱情与事业,本是男人面临的更多的问题,但是在书中,玛丽却一再被拷问。

  这本身就是一种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吧!女人不再被家庭困住,敢于选择自己的事业,这就是历史的进步。这种历史的进步体现在玛丽身上,只是对她来说,损失有些惨重。除了失去了母亲的爱和原谅,最终也失去了和珀西一起生活机会

  珀西与玛丽的错过,不仅仅在于玛丽重事业轻爱情,而在于,他们没有熬过价值观的磨合期。从珀西对于玛丽得到庄园态度,并劝告玛丽如何处理财产可以看出,珀西是很在意家人感受的。在珀西的内心深处,家庭很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即便珀西娶了露西,对她没有一点感觉之后,还能努力的维持这一段婚姻。因为他在意家人的感受,家人的感受重于金钱。而玛丽其实也并不是爱慕金钱,她只是将收到遗产就继承遗志的这种使命感超常发挥,甚至偏执得要逆历史趋势而上。在不断的分分和和中,玛丽实则已经动摇了,而在负气的离家之后,珀西也开始妥协。最终,在磨合期的尾尖上命运跟他们开了个玩笑。两个人先后成家,爱情“变成”友情

  是个人的悲剧,也是命运的捉弄。

  幸运的是,时代的改变,推动了整个社会发展,也会影响到个人的思想形态。蕾切尔并没有重蹈覆辙。虽然蕾切尔也面临选择种植园还是麦特,但是,最终,她读懂了历史的尘埃里,两个相互爱慕的人被命运捉弄,也读懂了玛丽与珀西对自己爱护疼惜。更重要的是,麦特与珀西相比,更明白很多事情并不是对立面。虽然有天大的误会,毕竟误会并不是很多。

  命运给蕾切儿的是圆满

  其实最后玛丽与蕾切尔都懂。爱与关怀终是最难得的东西

  那些不能放弃的真的无法放弃么?只是看你愿不愿意放弃罢~

  《玫瑰传奇》读后感(二):红玫瑰与白玫瑰间的缱绻之情

  《玫瑰传奇》将背景定于1916年至1985年的德克萨斯州哈伯克特镇,跨越了三代人的命运与情感,托利弗和沃里克来自英格兰玫瑰战争中两个敌对阵营,兰开斯特和约克,他们还保留着对各自家徽的忠诚,托利弗只种植红玫瑰,沃里克则种植白玫瑰,但两家关系亲密,玫瑰成了一种美好象征,一方赠予红玫瑰是代表请求原谅,另一方若回赠白玫瑰意味接受道歉,给予谅解。这一意象贯穿全书,成为联系爱情、亲情、友情的动人乐章

  玛丽•托利弗和珀西•沃里克的故事最是牵动人心,篇首以玛丽的角度切入叙述故事,倒叙的手法让人在阅读时更为揪心,早在最初便让读者知道他们彼此属意而终究抱憾终身,是什么让珀西成为了玛丽心上无法拔除的一根刺?玛丽和珀西在青葱年华之时都年轻气盛,不愿为对方做出妥协,玛丽是个不折不扣女强人,她对继承到的萨默赛特庄园投注了极大热情,婚姻也不能让她动摇丝毫努力工作愿望,而珀西的自尊不允许他爱上的人将他置于第二位,他们的恋情一开始就处于激烈博弈中,他们在赌对方为自己妥协的可能

  然而,玛丽和珀西在相处中感情愈发深厚,这种矛盾也变得更为突出,他们的骄傲固执造成了不可弥补的误会,他们的决断来得太晚。玛丽明白了她能够失去萨默赛特,却不能忍受珀西不在身边,而在珀西看来,一个全情工作的玛丽又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他有她的陪伴。明白了孰重孰轻的两人却像受到命运恶意的捉弄,人生的轨迹自此背道而驰。他们周围的人也因这个变化有了不同的人生,奥利对玛丽不求回报的爱、露西对珀西深刻而扭曲的爱、珀西与维特父子复杂疏离的关系,这些无可奈何的情感让人不能不扼腕痛惜。

  玛丽将之归结于托利弗诅咒,她所承受的一切似乎印证了这个诅咒,由于剥夺了母亲与哥哥继承的权利,她被动地承受着他们的冷漠敌意,眼睁睁地看着彼此渐行渐远。她失去了这辈子最爱的人,她唯一的孩子也在十六岁死去,从此再无子息。当玛丽年岁渐长,当她看着自己的侄女燃烧着和自己一样对庄园的热情,当她越来越恐惧蕾切尔会走上与她相同的道路时,她立下了这个几乎让所有人都费解遗嘱,而接连的误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蕾切尔能明白玛丽的苦心,回赠她那束白玫瑰吗?一直到书的最后一刻,绷紧的神经才慢慢舒展开。

  莱拉•米查姆讲述了三个人的故事,玛丽、珀西、蕾切尔,虽叙述视角不同,但却以时间顺序展开,读来颇为流畅,且她对情节的铺展与高潮设计都非常精彩,让人沉浸在玛丽与珀西跌宕起伏爱恋中。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蕾切尔的故事,对蕾切尔这个人物,米查姆的塑造力度不够,她的性格较为单一转变也显得生硬,她的故事更多让人觉得是为了推进情节发展而延伸出的,大大削弱了前两个故事的感染力。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部小说对情感的刻画与红白玫瑰的意向极为出彩,玛丽和珀西的故事更是让人看得欲罢不能,美而动人。

  《玫瑰传奇》读后感(三):玫瑰change

  在三个家族中间约定俗成的红玫瑰代表请求原谅,白玫瑰代表谅解。

  其中最感人的一次玫瑰交换,我觉得是帕西在维特去朝鲜之前,将红玫瑰放在维特将要带去战场的马修的书里,而在维特灵柩被送回来时隔两年左右才由维特的战友送回来的一副小男孩抱着一大束白玫瑰的画。

  帕西因为维特母亲并不是自己爱的人,对维特一直十分冷淡,维特为了得父亲认可,努力学习甚至伤害马修希望得到父亲的注意,但父子之间一直存在着很大的隔阂。直到,马修死后,维特参军,帕西才逐渐感受到对维特的歉意及爱,帕西努力弥补,但维特已长大离家,直到上述的那次玫瑰交换。

  当然,书中还有很多的玫瑰交换是没有回应的,比如弗农死后委托自己律师给达拉的玫瑰……

  但是,在我们羞于表达请求谅解与原谅时,三大家族用红白玫瑰来代替言语的方式很值得借鉴

  《玫瑰传奇》读后感(四):一个曲折爱情故事

  一个曲折的爱情故事

  本书作者是莱拉•米查姆(Leila Meacham),若要追溯米查姆的创作生涯,那已然是她人到晚年的事了。这位一直居住在东得克萨斯的普通教师,直到退休之后,才刚刚踏上写作之路。 虽然作者踏上写作之路较晚,但是这毫不影响作者的写作魅力

  米查姆从未指望自己笔下的那些浪漫故事会有出版问世的一天。但出人意料的是,她最初写就的三部作品,竟全都顺利地收到了出版社合约,并在成书上市之后,引起了媒体、读者的广泛好评。这给了米查姆动力,也使之下定决心要一直创作下去,绝不再经历人生的“第二次退休”。 一位强悍作家呀,真值得佩服。

  《玫瑰传奇》是米查姆的处女作,对她具有重要的意义,就像米查姆描述的那样:“退休之后几乎无所事事,直到某一天,我静下心来坐下,开始动笔创作《玫瑰传奇》的时候,人生才意外地在这个时期发生了转变。”

  本书被媒体广泛称赞为“能与《飘》相比肩的浪漫作品”,小说以东得克萨斯的小镇为背景。我们常说,爱情是神奇的,爱情是甜的,爱情是酸的……讲述了小镇上的三大家族之间发生的曲折爱情故事,横跨了几代人的恩怨纠葛。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真的让人难忘……

  她爱他,他是她心里的一根刺,无论怎么努力都拔不出来。她想要他、需要他,无论如何她都不会怀疑这一点。爱情是甜蜜的,也是充满杀伤力的。但是,他们的结合不能以她的庄园为代价,这将意味着背叛她的父亲、她父亲的父亲,以及之前的祖先们。当爱情和利益纠缠在了一起,原本圣洁的爱情就蒙上也一层阴影。爱情有时候是迷茫的,是漂泊不定的……

  真是一本难忘的好书呀,浪漫的爱情、曲折的感情经历,真得值得一读,绝对是一本精品爱情故事书。

  《玫瑰传奇》读后感(五):所有经历的都是传奇

  《玫瑰传奇》是退休教师莱拉·米査姆的处女作,讲述了德克萨斯州哈伯克特镇上托利弗和沃里克以及杜蒙特三大家族跨越150年的爱恨纠葛,演绎了三代人百转千回的爱情、亲情、友情的故事。全书分三部分,分别以托利弗家族女继承人玛丽的视角讲述其与沃里克家族帕西的爱情故事,第二部分则是以帕西的视角来回忆其与玛丽错过以后其自己与孩子们的人生,最后一部分则以玛丽的侄孙女蕾切尔的视角来为这个宿命般的故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红玫瑰与白玫瑰是贯穿全书的两个意象,托利弗和沃里克两个家族一个种植红玫瑰,一个种植白玫瑰,红玫瑰代表请求原谅,白玫瑰代表获得原谅。

  人们总是会在无意之中做错很多事伤害很多人,所幸还有求得原谅的机会,而最大的安慰是对方赠与你一支白玫瑰。

  关于玫瑰的故事,最让我动容的是帕西与儿子维特之间的故事,因为维特是跟自己不爱的女人露西所生,且他出生那刻帕西知道了玛丽的儿子马修是自己亲生孩子的事实,所以从小就一直把更多的爱放在那个无法承认的儿子身上,导致了对维特的疏忽,两父子隔阂渐深。维特参战之时帕西把一片红玫瑰花瓣夹在他要带走的一本书里,希望求得他的原谅,但是维特战死在朝鲜战场上,经历第二次丧子之痛的帕西一直纠结在儿子有没有原谅自己苦恼里,直到很久以后维特在战场上的一个战友给帕西送来了一副画,画里有个人捧着一束花,而那花正好是一束白玫瑰,帕西终于得到了儿子的原谅。父子之间终于拨开了云雾,但维特的死却总让人感觉到遗憾。他从小就在努力去获得父亲的关注,希望自己的父亲能够把目光从别的孩子身上移开,甚至不惜用小孩子常用嫉妒一个人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哥哥马修,欺负他揍他只因他把自己父亲的爱分走,然而当他无意中得知马修是自己的哥哥以后终于明白了自己父亲的所做所为,所以也让自己和马修和平共处甚至努力学着像父亲一样去爱他。这是他对自己的父亲爱的方式,沉重的,带着镣铐一般。最终他们都获得了原谅,只是遗憾太多。

  《玫瑰传奇》三代人的故事被放置在了波澜壮阔的大历史背景之下,所书写的个人情感家族命运让人读来有荡气回肠之感,多个故事交织的庞大史诗同时也可以把本书看做一本见证美国近代史的读物

  作为处女作,米査姆在这本书中显示了自己非凡的讲故事的能力。各种叙述手法的运用,悬念的制造,情感的充分表达,节奏把握恰到好处,使得整本书读起来一气呵成不忍释手。甚至几度让人落泪,为故事中的生离死别不可逆转的命运。

  本书的时间跨度从一战到朝鲜战争,几代人生生死死,死去的人已然死去,而活着人无不是备受煎熬。玛丽守着自己的农场错过了最爱的人,甚至母亲和哥哥都没有谅解自己,母亲还选择自杀让她愧疚一辈子。奥利为了帕西失去双腿失去生殖能力,虽然最终娶了自己一直默默爱着的姑娘为她帮别的男人养孩子,可她心中最爱的始终不是自己。而帕西也因为自己的骄傲失去了玛丽,同时也愧对自己的儿子。帕西的妻子露西一直深爱帕西然而爱而不得,哪怕选择两地分居也始终不愿意离婚。蕾切尔与母亲似乎重蹈了玛丽跟母亲的覆辙。他们每个人,无不是带着伤痛带着遗憾,然而却始终坚韧,始终顽强

  我们那时太年轻太骄傲太自以为是,所以才会彼此错过

  但也正是因为经历了这么多人生才是精彩的吧。

  木心曾经在《忘言书》里写道:我们需要一些往事,使我们被分散孤立心情可以重新连接整合起来。所有的往事,即使再破碎,都是历史,真正的成长,是因为经验亲人的死亡,真正的爱,是在频频回顾的大路上,终于领悟了生命中不可解的伤痛与喜悦都应当担当。

  《玫瑰传奇》读后感(六):伟大的是感情,强悍的是命运

  受了《玫瑰传奇》的指引,重温了1455年─1485年的玫瑰战争。英王爱德华三世的两支后裔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的支持者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而发动内战,他们分别以红玫瑰和白玫瑰做自己的徽章。这场战争持续30年,却有着长达半世纪的损耗,整个贵族力量被削弱,近50个家族灭绝消失。战争最终以两大家族的联姻告终,为了纪念这次战争,英格兰以玫瑰为国花,并把皇室徽章改为红白玫瑰。

  这个宏大的历史背景并不是《玫瑰传奇》的主要内容,作者引用了这个典故,讲述了战争中呈敌对关系的两大家族的分支托利弗和沃里克在美国第二大州德克萨斯州上经营种植园的故事。托利弗坚守传统的农业,种植棉花;沃里克与时俱进,进军伐木业以及造纸工业。半路又遇到来自法国的经营百货商店的杜蒙特人。三个家族在一片叫做哈伯克特的土地上比邻扎根,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不但为自身赢得荣誉,更促成了哈伯克特的的经济繁荣。而三个家族的男孩女孩们,缔结了深厚的友谊,也上演了百转千回的爱情。祖先们留下的关于红玫瑰和白玫瑰的标示性徽章,在他们这里成为爱与原谅的象征。

  宏观上看,这本《玫瑰传奇》是一部史诗。将三个家族的背景交代算在内,小说跨域了150年,将德克萨斯州经济发展历程投射在三个家族身上,也将法国大革命、一战、共产主义思潮、二战、朝鲜战争等大事件融入到家族成员的命运中。因为法国大革命,杜蒙特家族才会从法国逃到美国;因为一战,沃里克和杜蒙特才会参战并受伤,这为两兄弟的情谊和矛盾埋下伏笔;因为共产主义思潮的影响,托利弗的长子才会放弃“农奴制”庄园远赴巴黎,这是托利弗女继承者玛丽孤身奋战的原因;二战和朝鲜战争又让沃里克家族在眼泪中失去了孩子……置于棉花种植业在德克萨斯州的重要性,以及人造纤维对传统棉花种植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更是贯穿在整个小说里面,并且成为牵制小说女主角选择的重要原因。小说的主要人物的命运都跟这些大事件密切相关,所以这是一部家族记忆史,也是一部德克萨斯州农庄发展史,更是一部用生命书写的心灵史。

  微观上看,《玫瑰传奇》是一部细腻的家族小说。小说以倒叙开头,八十五岁、满头华霜、身患绝症的玛丽以惯有的优雅和谨慎向律师交代遗嘱。她忏悔自己曾“出卖灵魂”,她感慨自己受到了“诅咒”,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她暮然回首,想到的却是十四岁那年怦然心动的少年和冒着爱情气泡的苏打水。玛丽和珀西的爱情是贯穿整本书的线索,少年时代在拌嘴,青年时代在热恋,家族的荣耀与个人的骄傲又迫使他们咫尺天涯。这是一个让人悲伤落泪的故事,却不是悲剧。因为他们的遗憾背后有爱做支撑,爱情不能厮守,感情却可以。恋人曾经走岔了路,朋友曾经有巨大的分歧,夫妻曾经有几十年的怨怼,父子曾经难以逾越的隔膜……这一切,最终都用红玫瑰换来了安慰,并通过白玫瑰得到了原谅。

  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作者塑造配角的能力超乎寻常地强大。玛丽的丈夫,来自杜蒙特的奥利,作为“优质备胎”,他永远微笑,永远奉献,他像真正的法国人那样浪漫单纯地过了一生,即使知道妻子的秘密,也选择包容。珀西的妻子,那个矮胖、粗俗、欲火焚身的露西,披着“讨厌”的外衣活了大半本书,她宁可和珀西绑做一对天各一方的怨侣也不愿意离婚,事实上她心中有满满的爱意,当九十岁的丈夫在她脸庞轻轻一吻,她唯一的愿望,就是让那嘴唇的触感更长久些。珀西的婚生子维特,从出生那天起就不拥有父亲的爱,所以他暴躁喜好武力解决问题,可是这并不是因为嫉妒,而是渴望爱……在这本《玫瑰传奇》中,男女主角强大优秀近乎“完人”,为他们配戏的配角们也毫不逊色。

  我不太清楚优秀小说的标准是什么,只是很感性地觉得,能够让人反复看、每次都能看出不同东西的小说,就是优秀的。所以我大力推荐《玫瑰传奇》。这里面有历史渊源,有家族烙印,有荣耀与梦想,有爱情与挣扎。在强悍的命运面前锤炼出不朽的感情,给人以思考的空间和进步的动力,这不就是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么。

  《玫瑰传奇》读后感(七):一个女人的传奇

  看书很久没有迫不及待的感觉了,以至于合上厚厚的书,终于呼出一口长长的气,再揉了揉眼睛才发现已是凌晨三点多了。

  一个有苏打水的夏天,开满棉花的大庄园,信封之下的白玫瑰,定情的皮手套,幽会的小木屋这些意象如此清晰的像放映了一部旧时美国田园电影。为玛丽和珀西的爱情,玛丽和奥利的婚姻,玛丽孩子的夭折,蕾切尔和马修的错过,为了最后被宽恕的一切而感动落泪。

  更像是一本书写一个女人的史诗。如果我是珀西,我会爱上玛丽;如果我是奥利,我更会爱上玛丽。女主人公玛丽是我一直竭力想要成为的女人,榜样一样的存在。书看完后有两天心情特别低落,更是流了几滴泪。玛丽,这个女人至死时放不下她的骄傲,完美优雅了一辈子。

  从十七岁到七十岁,贯彻她一生有种种常人难以治愈的伤痛:因为父亲的遗嘱从而与她疏离的母亲和哥哥、庄园面临的危机、母亲酗酒到最后自杀、与珀西的错过和误解、对马修疏于照顾和他的早逝、奥利的无私付出带来的愧疚,这些都没有击垮她。印象很深是写马修死后,她站在窗边,做为一个母亲她显然是忏悔的,本以为她被击垮了,可后来她还是倔强的支撑着一切。她永远是一副自主骄傲的姿态,用自己的双手守护着她灵魂中最最在乎的东西——托利弗庄园。珀西爱她的骄傲,爱她美丽的不自知,不经意间的娇憨,这爱就像天上的太阳高高在上的宠爱着;奥利爱她的美丽,爱她的笑脸,这爱就像地上的白月光低到尘埃里。珀西在一次与珀西的冲突后失联了,玛丽这时才发现已身怀六甲,日日守候去珀西家也未得到音讯。无奈之下,只能与求助于奥利匆忙与他结婚,虽然匆忙可是并不仓促,奥利家族事无巨细的安排妥帖,等到这一切结束,玛丽才发现自己其实可以再等珀西一个月。故事之所以是故事,因为错过、不可得、守护这些词把空间和时间压缩,能体会的只剩下浓烈的爱与恨。

  我一直在想,假如玛丽等来了从远方归来的珀西有情人终成眷属,那结局是真的圆满吗?玛丽骨子里的自由和骄傲,珀西身份的尊贵和优越,他们两个都是太阳,光芒万丈,生活中可能争论和冲突是主旋律。而奥利给予玛丽是珀西永远给不了的大度宽容自由,显然是个百分百好夫婿。奥利的温柔和妥帖给了玛丽更多时间去照管庄园,而不是留在大宅里哄小孩指挥佣人家务。

  在爱里沉沦,在宽恕里生活。红玫瑰热烈,白玫瑰恬静,一个是请求原谅,另一个是接受道歉,给予谅解。轰轰烈烈的爱过,平平静静的生活,大约是每个女子心底的夙愿吧。

  《玫瑰传奇》读后感(八):以玫瑰之名

  以玫瑰之名

  作者:西洲

  当你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所有的故事都已经结束了。

  但是玫瑰的传奇还在继续。是的,还有什么能比“传奇”二字更能概括这本书所表达的情意呢?

  从一个人的衰老和生命的即将终结开始回溯,从现在回到遥远的过去,回到故事一开始的地方,本身就带有忧郁、伤感的气息。加上“玫瑰”的名字和它所衍生的意义,啊,还有什么事、什么情绪不能放一放,而去把这本书读完呢?

  这个像长诗一般的家族,这个叫赛默萨特的棉花种植园,骨子流淌的托利弗家族血液的女种植园主玛丽,她的终生不渝的爱人珀西,她一生的友人和伴侣奥利,珀西的妻子露西,酷似玛丽的蕾切尔和继承了珀西气质的麦特,以及那些与赛默萨特有过短暂交集的继承人、准继承人,过客,在玫瑰的盛开和凋零中,见证了三个家族连绵不断的纠葛。

  红玫瑰和白玫瑰,在书中至少绽放了十四次。

  如果请求原谅,就用红玫瑰,如果接受歉意,就回赠白玫瑰,而粉红,则表示不原谅。他们之间的爱恨,全部借玫瑰来抒发。弗农请求妻子原谅自己在死后请律师给妻子送了一枝红玫瑰,但被妻子扔掉,她永远不曾原谅她的丈夫和继承了她丈夫的种植园的她自己的女儿玛丽,为了让这永不原谅更铭心刻骨,她从疯魔般的自己中清醒,并在自己精心为女儿准备的二十岁生日宴会后用羊毛编织绳将自己吊死,而脚下放了一堆粉红色绸带。珀西送红玫瑰给年轻的玛丽,给失去儿子的玛丽,给他从前不曾真切爱过的第二个儿子维特红玫瑰的花瓣,甚至在他垂垂老矣的时候向仍在爱着他的露西表达内心的歉意和敬重……玫瑰的一次又一次出场,一次又一次被回赠,我看到了他们的一个个的单纯、固执和善良。

  当我看到维特的战友在维特牺牲后带给父亲的礼物时,无比紧张,当看到那拙劣的画作上一个抱着一束白玫瑰的男孩子跑过花园的时候,泪水夺眶而出。 我以为珀西永不能挽回的破裂的父子关系在这一刻终于云开雾散,尽管维特已经从这世上消失。

  “她(玛丽)爱珀西,他是她心里的一根刺,无论怎么努力都拔不出来。”自然,这玫瑰传奇的主角是玛丽和珀西。玛丽第一次从回忆中回过神来,是在第188页。那是一九八五年的秋天,她坐在家中阳台上,一直在追忆过去的时光。

  假如……那将会改变多少人的一生啊。但是人生里哪有什么假如呢?不过是一个连着一个的偶然罢了。两人终究互相错过,尽管相爱了一生。那些“不可挽回”,那些没有出现的“假如”改变了人生的所有的面貌。但这就是人生啊,这就是不能假设、无法回头的人生啊。

  当我看到珀西在玛丽和奥利结婚之后竟然开始有些欣赏露西的时候,我的心都要碎了。这仿佛我爱着的男孩子竟然准备爱上我讨厌的女孩一样,但是,那露西又有什么错呢?她如果真的有错,就是她不该愚蠢、天真、固执、勇敢、厚颜无耻地爱一个不会爱她的人。但露西也许是这书中最会将自己逼上绝路却不害怕的人:她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来承担最坏的结果,她穷尽了一切努力去得到珀西的爱。于她而言,这勇气何尝不是一个悲剧?尽管她嫁给了珀西,尽管在暮年,她也赢得了珀西的乞求谅解和尊重。

  作者莱拉·米查姆晚年开始创作的这部处女作,就是一个盛开着玫瑰的花园。不过我又觉得这花园中玫瑰盛开得有点多了,她想让每一条线索、每一个暗示都得到最终的解释,但并无完全的必要,玛丽死后会发生什么故事,蕾切尔和麦特会发生什么故事,他们的萨默赛特最终会如何,就让一切在玫瑰的开落中慢慢发展吧,我一直感觉,讲完珀西的故事,就可以结束了。唯一遗憾的是,关于奥利的笔墨太少。不过,于这过少的笔墨中,我瞥见了一个少见的奥利,他对于友谊的忠诚,对爱情的坚贞,对痛苦和磨难的宽容,他就是那个无怨无悔,魅力四射的奥利啊。

  我看书后的评论说,这个描述了好几代人的作品可以与《飘》比肩。但玛丽的的确确不是郝思嘉,不过,如果将《玫瑰传奇》拍成电影,我想不出还有谁比费雯·丽更适合扮演玛丽,那个在大屏幕上,固执、倔强、美丽又坚定的黑白的郝思嘉,那个已然成为传奇的费雯·丽。

  《玫瑰传奇》 莱拉·米查姆 著,闫桂花 译 南海出版公司2014年7月,

  定价48.00元

  《玫瑰传奇》读后感(九):红白玫瑰

  我不想让她在这生活,按照托利弗家庭的信条在此度过她的一生。 ——玛丽·托利弗 最初拿到这本书的时间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当时的情景却历历在目。我在书架中踱着步子,挑剔的眼神鲜少有所停留。玫瑰传奇。一个名字就这样闯入视线。 我从书架里抽出那本有着浅绿色封面印着黑白色玫瑰的书。上面写了一句话:她爱他,他是她心里的一根刺,无论怎么努力都拔不掉。一本关于爱情的小说?我这样想。但是,鬼使神差的,我寻了一个位置,抱着一种莫名的希望去读,毕竟这家书店从来不曾让我失望。 一个接一个的疑问在我的心里慢慢泛起涟漪,欲罢不能的滋味让我有了兴趣。于是,我买了这本书带走。奇怪的是,这么久的时间间隔里,我没有想过再去翻它,即便我在严重地闹书荒。 最近的日子,不尽如人意。机缘巧合之下,我瞥到被我放在格子里的这本书。它,果真没有让我失望。 书的开始,是故事濒临结束的时候。玛丽·托利弗,或许,玛丽·杜蒙特更合适一些,不可思议地更改了自己的遗嘱,把自己为之付出了一生心血的棉花种植园卖掉,而不是留给她的侄孙女,蕾切尔——一个典型的托利弗人。 她的律师反复向她确认,而她唯一的答案便是,我这样做都是为了蕾切尔。 真正的故事,在玛丽的回忆中展开。十六岁那年,她的父亲去世,把土地留给了她,而不是她的哥哥和母亲。于是,一个原本完整温馨的家在霎那间支离破碎。她的父亲留给达拉——玛丽的母亲——一朵红玫瑰,却被达拉随手扔掉。红玫瑰,代表请求原谅。 玛丽二十一岁的时候,整座种植园都会是她的。而在那之前,她的哥哥迈尔斯负责管理。从这一天开始,所有的一切都不一样了。早已注定的悲剧,在哈伯克特——托利弗、沃里克、杜蒙特三大家族世代居住的地方——悄无声息地上演。 土地和爱人,究竟哪一个更重要?我跟人讨论过这个问题,并且两个人达成一致,前者。爱情固然重要,但是没有独立意识的个体就没有存在的意义。爱一个人,不是得到全部的她,而是支持她的全部。 “她爱他,他是她心里的一根刺,无论怎么努力都拔不掉。”但是这一切不能以她的种植园——萨默赛特——为代价。要知道,萨默赛特是玛丽·托利弗的生命。即便她的母亲自杀,用一堆粉红色的绸带——粉红色的玫瑰象征着“不原谅”——无声地控诉,也没有改变她的意志。 而对于珀西来说,玛丽是他这辈子唯一一个爱过的女人,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旧是爱着她的。然而,固执如珀西,他无法忍受,在自己的妻子心里,自己排在第二位。 所以,他们互相折磨。直到,最终两个人都意识到,最最重要的是对方,而不是其他什么东西。可是,一切都为时已晚,命运捉弄之下,玛丽别无选择的嫁给了奥利·杜蒙特——他们共同的朋友,一个为了救珀西失去一条腿,而且再也无法有孩子的人。 在后一天赶回来的珀西,终究失去了玛丽。而后,他娶了露西,一个爱了他一辈子,却也恨了他一辈子的女人。 故事,其实才刚刚开始。玛丽生下马修,露西生下维特。而两个孩子共同的父亲,珀西,明显的偏袒马修。他这样的行为,招来了露西和维特母子俩的嫉妒。善良的马修默不吭声的忍受着维特一次次对他的伤害。直到,珀西知道了一切。后果是,父子两个此后几十年再也无法化解的怨恨。直到维特死在战场上,珀西才收到白玫瑰——给予原谅。 维特说,那一次他便明白,马修是他的哥哥。“我觉得您确实可能会为了另一个男人的孩子把我的牙齿打掉,但您只有为了您爱的另一个儿子才会用死亡威胁我。” 那么,诅咒呢?马修在他十六岁的时候死了。而后,玛丽的侄子威廉姆,在十七岁的时候逃离了这片土地。玛丽,一个神话,没有继承人。 或许是天意,托利弗的诅咒是时候要结束了。 可是,偏偏这个时候,威廉姆的女儿蕾切尔,与生俱来的热爱着土地和种植。她说,自己是天生的农民。 一方面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一方面不愿浪费托利弗的血缘,威廉姆把蕾切尔送到了玛丽的身边。于是,诅咒继续。 蕾切尔与玛丽是很相像的人,相貌、性格等等,蕾切尔几乎就是玛丽的翻版。就连爱情,也不例外。 蕾切尔日复一日地待在种植园里,像是守护着她的毕生所爱。事实上,那时候,她的确那样认为,就像当年的玛丽。 可是,生命的最后,玛丽没有把土地留给蕾切尔,像她之前一直以为的那样。蕾切尔甚至有些绝望,一下子将自己曾经奉若神明的姑祖母打入黑暗的地狱。 而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是,蕾切尔发现了一桩交易,她把它称为欺诈。她想借此逼迫珀西将萨默赛特还给她。珀西,自然是不同意的。他明白玛丽把土地留给他的用意,也清楚地知道萨默赛特的诅咒。 珀西决意说出一切,无论怎样,他想要给他的孙子麦特和玛丽的侄孙女蕾切尔一个机会,他和玛丽的错过,不要再让他们重蹈覆辙。 故事的结局,再完美不过了。露西终于打开了心结,而蕾切尔也放下了对萨默赛特的眷恋。 蕾切尔不愿再种植棉花或者别的作物,她说,当某一部分失去了,另一个也难再继续。早已接受家族种树产业的麦特提议,帮我经营赛滨河畔的一块地——蕾切尔的曾祖父留给她的祖父的——托利弗的地。 诅咒,消失了。

  《玫瑰传奇》读后感(十):爱的抉择

  这本书也似一本悬疑小说。分为三部分,三个人的故事,串起来变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书一开始,就用年迈得了癌症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的玛丽找阿莫斯安排自己遗嘱拉开故事的序幕。而后,遗嘱贯穿了整本书。玛丽的遗嘱让阿莫斯震惊并且完全无法理解。而玛丽既肯定又坚持。她只说为了让蕾切尔拜托“托利弗诅咒”,她不愿看到自己最爱的侄孙女也像她一样被毁掉一生。带着疑问,进入玛丽的回忆,珀西的回忆。

  玛丽和珀西,这一对深爱彼此的恋人,却没有共度一生。人在年轻的时候大多是迷茫的,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玛丽却在很早就知道自己是属于托利弗庄园的。她热爱土地,最爱和爸爸一起巡视家族的萨默赛特农场。看着连天的棉花地,让她有种血液都随之沸腾的快乐!父亲去世后,玛丽的生活彻底改变。一纸遗嘱让玛丽压制不住的欣喜若狂,萨默赛特终于可以属于她,因为母亲完全不关心农场,哥哥只对共产主义事业有激情。然后父亲的遗嘱却让玛丽失去母亲和哥哥曾经的慈爱,母亲甚至不愿意再看到玛丽,从一个什么都不需要操心的富太太,突然一天变成要依附未成年女儿生活的寡妇,让达拉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而哥哥也因为父亲把所有家产留给玛丽气愤,即使他明白自己对庄园没有兴趣,也不会让庄园传承下去。

  看到这里,特别为玛丽难过,十几岁的年纪,本该无忧无虑,她却背负上母亲与哥哥的怨恨,一边是亲情,一边是父亲留给自己带有家族责任的萨默赛特,玛丽无法抉择。作者的描述让人深深体会到玛丽的无助。而她深爱的珀西此时也和玛丽的母亲哥哥一个战壕,这对玛丽打击更大。玛丽的孤独,让人不自觉去心疼她。也或许换在现在社会,玛丽就不会面临爱的人和爱的事业的抉择了。珀西和她都太年轻,彼此对爱的理解又不尽相同。

  最让我无法理解的是玛丽母亲的做法。自从我当了母亲,对许多事就有了不一样的感悟。孩子最大,母亲为了孩子什么都可以做。我想不出是怎样的骄傲让达拉可以选择那样惩罚玛丽,如果是我,我肯定会恨她。

  年轻时的我们总是幼稚的以为让对方为我们做出一些放弃才是真爱。珀西深爱玛丽,却无法和萨默赛特共享玛丽。两个人因为萨默赛特多次争吵,即使后来达成一致,依然维持在表面。萨默赛特是玛丽的一部分,她怎么会放弃。珀西说想要完整地拥有自己的妻子,可潜意识他或许是因为男人的自尊,想证明玛丽也似一般女人一样,需要依附男人而活,结婚后丈夫家庭孩子便是自己的一切。太多附加条件,让两人最终分道扬镳 。他们分手那段,我大颗大颗眼泪流,无声地大哭。那是怎样的心碎,作者写作功力实在是强悍,无法相信这是她的处女作。

  两人的纠葛直到玛丽离开人世。这世上大概真的有轮回吧,蕾切尔和麦特,一样的14岁和19岁,一样的互生情愫,却因为玛丽和珀西的悲剧结局,受到玛丽和珀西的处处阻拦。在人生的最后阶段,玛丽终于明白,如果不能与相爱的人共度一生,拥有萨默赛特等等的其他一切对她来说都毫无意义。她不愿再重蹈覆辙,让蕾切尔也孤独一生。她要让蕾切尔避开托利弗诅咒。只是蕾切尔虽然不似当年玛丽般年轻,却与玛丽一样深爱自己的托利弗血液。书中的故事环环紧扣,一直到最后答案才揭开。

  书中对于亲情,友情,爱情都有生动的描写,在我看来,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只是,对于玛丽的选择,是遗憾或是其他,我想,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会相同。这也许就是小说教会我们的,做自己的选择,并对此负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