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What If?》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What If?》的读后感10篇

2018-07-09 05:2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What If?》的读后感10篇

  《What If?》是一本由Randall Munroe著作,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 24.00,页数:32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What If?》读后感(一):Science is Sexy!

  都说Science is Sexy, 一点不假[偷笑] 此书向广大的理工热爱者们极力推荐

  有部追了多年的美剧The Big Bang Theory, 里面Sheldon是物理学家,对各种理论现实中的问题了如指掌数据分析头头是道可爱又呆萌的形象让人耳目一新。此书作者Randall就是这种人原型,他之前就职于NASA, 理工科知识背景强大,在解答网友的各种天马行空的问题时,会有理有据地提出各种情景下的答案,知识之渊博令人钦佩,解答方式别出心裁风趣幽默,令人莞尔。

  本书真是天文地理各种知识大融汇。解答的古怪问题如:

  如果地球上的人同时拿着激光照月亮,月亮颜色改变吗?如果把吹风机放在密封的一立方米的盒子里持续升温,会怎样?如果地球忽然停止转动了,会怎样?如果人类聚集在某个角落同时跳起并落回地面,会怎样?如果每个人注定有并只有一个soul mate,那么一生中相遇的几率是多少?.......各种光怪陆离的问题,Randall 非常理科学地一一解答,每一个数据都有理支持,同时很聪明地各种类比,让理科盲的人,比如我,也能读起来津津有味

  有个很有意思,有人问“如果我在废燃料池(Spent Fuel Pool) 里游泳,请问能坚持多久?” Randall 认真地分析了人在普通游泳池里的支撑时间,分析了废燃料箱的离水面距离,指出其实水是有避辐射功能的,每7厘米则辐射量减半,所以只要人离池底xx距离则可以待x小时后续是Randall 向一个研究核反应堆朋友确认。

  “In our reactor?" He thought about it for a moment. " You'd die pretty quickly, before reaching the water, from gunshot wounds." [呲牙]

  《What If?》读后感(二):当一个火柴画家遇到无限的脑洞

  默默的给五星 感受如下

  一是这些提问问题的人脑洞为什么这么大书中罗列的那些五花八门奇怪怪的问题 充斥着各种不切实际 异想天开 甚至有可能成人类灭绝 地球消亡 宇宙崩塌

  这些问题幽默 搞笑 却又耐人思考 可能以现在人类的能力无法完成实现 只会引人发笑 但是 凡尓纳写鹦鹉螺号时横跨大洋困难 最初的蒸汽火车还没有马车科技总是以人类无法想象速度不断发展不断创新 没准这些脑洞如此大的问题可能就是下一轮科技革命成果

  二是作者渊博的学识缜密思维

  作者在回答那些问题时展现自己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学识 若是在古代估计会被奉为诸葛亮在世了 从大的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甚至是历史 心理 再到小的电子 基因 力学 相对论 编程 地质 作者这名前NASA可以说是 横跨文工理医的火柴人画家 如此全才的表现贯穿整本书 让我不断怀疑到底有什么他不知道的

  其实最让我感慨的是 作者那如蛛丝般缜密的思维 相互缠绕却清晰可辨 其实有些问题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也会说出个一知半解 作者却能够在考虑到各种外界因素前提完整 全面的把一个过程描述出来 尤其是那个把所有地球人聚集在一起跳跃的问题 任务完成后如何让所有的地球人回归原位 作者考虑到了语言 交通 粮食 甚至是手机信号以及其他地方已经完全瘫痪 最后得到人类社会基本完结的事实

  作者还有一个优点 是在解释各种问题时 用的是最简单朴实的科学道理 让我们这种科技小白能够接受 理解

  最后就是在读完全书后不得不吐糟下咱们的应试教育

  如果自己小时候像作者一样询问家长老师 地球上硬的东西多还是软的东西多 会得到什么 家长肯定会说好好学习不要胡思乱想 老师肯定会说这个中考高考考研国考都不会考 不需要学更不要浪费时间去思考

  差异真切切的差异 其实我最初不是想说为什么提问问题的人脑洞这么大 而是想说为什么外国人的脑洞这么大 细想还是不要以偏概全 我自己想不到代表其他人想不到 没准受应试教育压迫 造成思维严重受限的只有我一个人

  还有就是作者在思考问题时 那种能考虑到各种外界因素的逻辑推理能力 可能是因为我读的书还是太少 也可能是因为我当初的物理化学老师告诉我不要想那么复杂 这些中考高考考研国考用不到 毕竟自省是咱们几千年的传统

  其实最后的吐糟在看国外的书籍电影中总是油然而生 有可能是我太崇洋媚外 也可能是我太孤陋寡闻 不多说了还是去自省吧

  《What If?》读后感(三):鸡肋

  怎么说呢?作为给小白看的科普读物,又讲解不够细致清楚,让我看的时候不停有疑问,而书里又没有给出答案,比如第一个例子潮汐力是什么,潮汐锁定的地外行星又是什么?作者就这样用了,也不解释原因,第二个例子里为什么空气快速撞上棒球就会发生核聚变,又射出伽马射线?不知是不是大家对这些天文物理都特别了解,所以解释了会显得太多余.....如果真是这样作为知识渊博的读友们的业余休闲读物来看,里面的例子又不够有趣,就像套上了一个脑洞的外衣一本正经的讲学……好多人觉得例子脑洞好大,好幽默,而我只觉得boring,就是这样一本处在很尴尬地位的书,跟我小时候看的十万个为什么一样,不够有趣,不够清晰,读完好像觉得自己知道了些什么,其实什么也不知道,这是第一本豆瓣高分但是让我很失望的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