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正方形的乡愁》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正方形的乡愁》的读后感10篇

2018-07-11 04:5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正方形的乡愁》的读后感10篇

  《正方形乡愁》是一本由阮义忠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17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正方形的乡愁》读后感(一):消失的画像

  阮义忠在1976年台北三峡拍过一张照片,是一家画像铺整面墙壁的面像和背对镜头的一位画像师傅作者回忆当时,整条三峡老街都很冷清,唯独一家画像铺大门敞开,画像铺的师傅聚精会神地画着告别式遗像。那个时候,放大技术还很稀罕,照片都是以底片直接压样,大尺寸肖像得照着小印样一笔一笔临摹。因而生意也极好。在当时那条三峡老街上,周边还都是街角小摊位的情况下,唯有这间画像铺铺面很大,墙壁上也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画框,画像师也自得悠闲专注地一笔笔勾勒着画中人物过往。整间画像铺悠闲又自得。37年过去,阮义忠故地重游,想寻访这间铺子和这位画像师,这条三峡老街已面目全非,最老的老者也都没有听说过有这间画像铺,就像不存在一样

  在《正方形的乡愁》里,阮义忠在不断变化时代进程中铭刻那些曾经真实,就像那间仿佛从不存在的画像铺一样,旧土地上湮灭的痕迹,在正方形的底片上,依稀可以还原当日的回忆。书中收录的照片,皆是20世纪70-90年代的影相,黑白的纹路,过滤了过多的色彩光泽,却也以瞬间凝固下来的人物表情衣着情绪动作姿态,人与物的关系等等形式深深印刻在这样的社会变革洪流里。

  我蛮喜欢那张《珍贵而非凡的一瞬间》,窄巷弄阶梯上的将头偏向一边不看镜头的老太太。这让我想起有次给自己母亲在拍照时,她也不看镜头。现在我明白了:原来那个贫瘠少有机会拍照的年代,老人家虽然愿意拍照,但还是有几分羞涩啊。《石碇村的小孩们》是封底的那张。杂货店旁兴高采烈、与有荣焉、勾肩搭背童年背影。----慷慨满足岁月

  在这本乡愁的记录里,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影相:只是一些情绪的光影,比如《以心映景》里在镜头前一闪而过男子影子。这样的照片不同于之前阮义忠捕捉的清晰微妙的人相造影,比如前一张《时间空间线索》里低头沉思,衣装光鲜,表情凝重的男子。在这些仅只光影的照片里,阮义忠似乎也有些迷茫了,似乎从这些简单线条、或者时间之窗、或者空间之洞中,过去、现在、未来也有了某种隐喻关系。

  回顾多年摄影生涯,阮义忠说,“我一向忠于事件的记录、时代的见证,不愿将个从的意识形态强加于对象。”虽然“取材老是围绕着平凡人间小人物打转。可我自己从来没感觉到重复生活当中的所有细节,随着年纪增长,时时都在对我展露新的意义。”

  在此刻,从土地出发的摄影,创作渐渐回归日常生活,所谓乡愁的概念,这么多年过去,也已渐渐淡了,“更多时候,我都在以心映景,而不是用眼观物了。”有些满足于当下生活的阮义忠失去了青年时代跋山涉水寻找题材的冲劲,但在顺应城市节奏和生活节拍之中,却也妥协并安心“心与故乡”的依存:人在哪里心在哪里,所站之处便是故乡。

  《正方形的乡愁》读后感(二):找回失落的乡愁

  找回失落的乡愁

  ——读阮义忠《正方形的乡愁》随想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同的人不一样的乡愁,或婉约、或豪放,可以低吟,可以高唱。乡愁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它所表达的或者是忧国忧民情感,或者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但是,对于步入现代化、工业文明的人来说,乡愁是一种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追忆留恋和缅怀。“台湾迅速地从农业社会转型到工业社会,甚至是资讯社会。我是要拍出农业社会及穷困生活中人们知足和互信,精神生活的富足,我就是在寻找这些人最可贵品质。”一如阮义忠在《正方形的乡愁》一书的序中所言,“看着一张张影像逐渐浮出,感触极深。相较于长方形的外放,这些四四方方的构图显得格外内敛,仿佛把乡愁框的更紧了”(摘自《把乡愁框的更紧》)。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故乡,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故乡都在加速崩塌。作为一个摄影家,阮义忠堪称“抓拍圣手”,他以娴熟的、出神入化身手,拍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摄影系列。他说,台湾与大陆分隔数十年,他记录台湾的点滴,最能打动人性的是乡土和乡愁,一个孤岛,他称之为“正方形的乡愁”。以书中的照片来看,马祖芹村的老人坐在他家的门口,门前的小院就像是一座突出海面的瞭望台,每天不必出门,就能毫无障碍的观望福建省沿岸;台湾刚开放大陆探亲时,朋友之间见面总会问,想不想去大陆看看?那里可是有拍不完的照片啊;平时在海边玩,看得到它,却不会想着它。等回不去时,才思念的把记忆一遍又一遍的反刍……

  乡愁所传达的还是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它具有一种凝聚人心作用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呀/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摘自余光中的《乡愁》)。由于历史原因,几乎每个台湾人都是“异乡人”,每个人都有一座“归不得的家园”。所以,著名诗人于右任在《国殇》中“悲诉”:“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望)忘……”(摘自《国殇》,又名《望大陆》)。

  对故土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乡愁,不单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真正萦绕心头的还是这个地方所承载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时光冲刷之下,诗歌慨叹之中,乡愁由哭号转为审美。通过乡愁,我们找到了自己的“身份”,也就找到了自我。阮义忠“悼念逝去的美好时光”所暗喻的正是中国挥之不去的“失落的乡愁”——“老妇的背影仿佛映出了一个时代的乡愁,而那一格格废弃的框架竟像纪念碑,永恒悼念着逝去的美好时光。”阮义忠借手中的相机,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了,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在这幅照片里,一位背对相机的老妇遥望着远方,尽管我们无法看到她的表情,但从她的背影我们能够感受到她脸上的沉默平静,一抹波澜不惊的沉默和平静。而这幅照片也是阮义忠摄影风格写照:不美、平静、带着沉默的尊严

  乡土,给了阮义忠最丰盛养分,也给了他一种忠诚的品质。《正方形的乡愁》是阮义忠继《人与土地》、《失落的优雅》之后,又一再现20世纪70~90年代真实台湾的经典摄影。四四方方的照片不仅是最本真的台湾,更因阮义忠的摄影经历变迁有了教科书一般的意味。书中所有照片,都是用120相机6cm×6cm胶卷拍出来、未经裁切的影像。照片中的每一张纯朴面孔及其背后文字,投递给我们那些已散落无踪的乡愁:成年童真的乡愁,游子对家园的乡愁,车水马龙都市田野农耕的乡愁。黑白的正方形影像,隐藏着最深沉情怀——“若干年后,我像进行仪式那样捧起相机。门还是那扇门,弟弟和我却早已出外闯荡。曾经紧抓着家门的我们,在晃来晃去之间被甩到外面的世界,离家愈来愈远。”

  发表于8月18日《泾县报》A7版

  http://www.jxnn.cn/st/html/20140818_21183.html

  《正方形的乡愁》读后感(三):乡愁,就是一点点的失去

  文/***

  台湾人是最爱犯乡愁的,从吴念真的乡音到余光中的邮票,隐隐地总觉得他们的心里缺失了什么,像少了一个家,有时又好像一个国。

  随着年龄增长,社会变革,我们也开始背起行囊背井离乡。忽然间,也感觉鼻子酸楚泪眼涟涟。可那时是绝对体会不到思乡和惆怅的,充其量心里塞的满满的怯懦不安担心有朝一日还混不出个人样,穿不上华贵衣裳,无颜还乡。多年以后,衣着终于华丽新鲜,可却找不到那个叫故乡的地方,即使找到,也依晰莫辨。莫名悲哀直上云霄,你把故乡丢了,丢在人生奔跑的路上。人生会丢掉很多东西,朋友、爱人亲戚,从来没人想到,暮年之后丢掉的是一个地方。那么大的一座山,那么清的一条湖,那么绿的一片草……现在,它们在哪里,你全然不知道。

  宜兰在台湾的东北部,盛产兰花,也盛产阮义忠和简媜这样的文艺青年。阮义忠生长在乡下,一大家子的人,小时候吃喝都是问题日子不那么富裕。或许是文艺天性萌动,他从高中开始读哲学、习钢笔画。退役后进入杂志社开始拍照。倘若离开故乡走进繁华的大都市,故乡便成了一通乡音的电话,一封盖着黑邮戳的信和一叠返乡的火车票。他比我们幸运,他会拍照。他可以把故乡搁置在取景框里。“咔嚓”一声,故乡就是他的了,可以随身带走。《正方形的乡愁》就是阮义忠随身携带的故乡。尽管乡愁这个词儿,听起来不那么令人喜悦。但是,我们依然品味出了其中饱满的情感。有乡愁的人是幸福的,就像村上春树说的小确幸,小小的确定的幸福。至少你还有故乡令人惦记,至少还有一种情绪叫做乡愁。

  阮义忠有台120相机,用6cmX6cm胶卷,拍出来的照片是正方形。我觉得正方形是个特别无趣的形状,不富于任何变化,中规中矩,让欢乐来得一点也不痛快。可是,当正方形的景框里是一扇旧门,一座磨光的石狮子,一位垂老的男人……的时候 ,正方形登时生动起来,生活让它变得凸凹不平,而在固定的形状之内涌动的是五味杂陈的丰富人生。《一个时代的刻痕》里收录的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照片,那是一个永远消失了的年代。在我们的不经意间,它一点点地消退,直至完全淹没在所谓的文明和进步里。然而,《家园去来》却是实实在在的乡愁,阮忠义的镜头从田园转移到了站台上,火车上,公路上,码头边,一次次的归去来兮,构成了我们与故乡的相聚和分离,人生多像一出戏。《难得的时光》完全是一副淡淡追忆的画卷,岁月是个神偷,将故乡生活的时光从我们的记忆里一点点地偷走。不想遗忘,却终将遗忘。

  在本书的结尾,阮忠义说,乡愁不再狭隘。我觉得他是向岁月和时间妥协了,内心坚硬的东西开始融化。曾经心驰神往的宜兰乡下已经变成另一副模样,曾经新鲜好奇的台北已经像处故乡。这有点像周作人的说笑,听说年轻时喜欢的姑娘过世了,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所有的可能性都不存在时,人就踏实了。如果记忆里的故事再也找不回,那我们何不如勇敢地失去,放下我执,接受当下的安定。故乡是胜产乡愁的地方,而乡愁升起时,我们正在一点点地失去故乡。

  :第一段可能遭骂,但是乡愁这个词我的的确确在台湾的文学作品里读到的最多,大陆人心里原来好像没有乡愁这玩意,是近二十年人口流动加大后才有的。

  转载请告知

  《正方形的乡愁》读后感(四):相机记录下的乡愁《正方形的乡愁》

  相机记录下的乡愁《正方形的乡愁》

  台湾摄影师阮义忠的书看过了好几本,不过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却一下子没明白名字含义,“正方形”的乡愁?没想明白。打开了就知道了,原来这本书里面的照片都是黑白的,正方形的。

  照片为什么是正方形的呢?年轻人肯定清楚了,我经历过那个正方形照片的年代,虽然我还小,但是还留下了很多印象

  在135相机之前,用的都是120胶片,交卷很长,很大,价格也非常贵,相机也不一样,那时候不要说买,就是摸摸相机都很困难照相还是一件很奢侈事情,120相机拍出来的底片都是正方形的。后来有了135相机,跟着就进入了彩色胶片时代,因为120彩色胶卷太贵,所以135就淘汰了120。可是在那个年代,老120相机不可能被扔掉,好在120的黑白胶卷价格还很便宜,于是120就都用来拍黑白片,所以我的印象中,正方形的照片都是黑白的。

  120拍完以后,因为底片大,所以不用到照相馆去冲洗,在家里做一个曝光箱,买点显影粉和定影粉,自己就可以冲洗照片了!而且可以进行后期处理,你可以控制曝光的程度,那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至今我还留着几张,正方形的黑白照片。135相机就没这个方便了,因为家里不可能买放大机,所以底片太小,自己冲洗出来也只有那么一点。

  这本书里面都是作者几十年前用120相机拍下来的,所以名字就很容易理解了。当年作者用的是苏哈相机,价格昂贵,贵到可以在台北最繁华的地段买一套房子,这个我们大陆人是没有概念的,一个是用120的时候,住房还没有商品化,不知道那时候房价应该是多少,也不知道苏哈是什么东西,那种相机对我们来说还是神话。当然作者当年也买不起苏哈,是后来遇到了二手,才买下来的,估计那时候的120已经没有那么贵了吧。

  从那个年代开始,作者就一直在用镜头记录着自己身边的生活。在文字中经常提到,他带着两个相机,一个135,一个苏哈,拿出苏哈的时候都显得比较庄重,不过苏哈取景好像是旋转了九十度,我没用过,我用的120是那种最简单的折叠镜头的那种。向下看取景,非常适合偷拍,对现在的数码相机来说,取景的屏幕可以旋转,这算不了什么了。可是那个年月,绝大多数相机都是要从取景框中取景的,所以你向下看,人们不会以为你是在照相,所以作者就用这相机记录下来很多真实的表情,留下了很多珍贵的镜头。

  多少年过去了,这些表情,这些人物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唯有那乡愁,变得越来越醇厚。那黑白照片中的日子,也再也不会回来了。

  《正方形的乡愁》读后感(五):每个人的乡愁

  台湾摄影师 30多年的摄影师生涯,他跋山涉水,深入乡土民间,寻找动人细节,拍摄了大量的以百姓寻常生活为题材的珍贵照片,作品也成了台湾独一无二的民间生活史册

  “80副照片及背后文字,投递是给我们那些已散落无踪的乡愁:成年对童真的乡愁,游子对家园的乡愁。黑白的正方形影像,隐藏着最深沉的情怀”

  这是一本关于作者家乡及台北的黑白摄影集,大部分拍摄的是日常百姓的生活。摆摊的老艺人、走街窜巷的货郎,唱弹戏的坤仔,街巷嬉戏玩乐的孩童,庙台戏、游泳、农田、码头这些记忆深刻的人物和场景,在正方形的黑白相框里,静止的时光印象鲜活、涌动起来,仿佛他们从未离开,从书籍纸面穿越而来,熠熠生辉。作者在每一张照片背后都倾注自己对故乡深沉的爱,对街头巷尾的熟悉和眷念,娓娓道来的文字背后是一段段丰满的故事,朴实生动的情感和人物瞬间点燃了每个人的乡愁。

  坡脚七仔

  “他小腿内弯,走起路来 ,两个膝盖互相磨来磨去 ,速度奇慢,经常皮破血流。身边经常有个装零钱和小东西的奶粉罐 。 夫人丢了两个孩子跑了,他一个人 供孩子上了大学。”

  在每个人的人生里或许都会遇到这样的人物,也许是自己的邻居,或是就住在街角简陋的房子里,常常受到小孩欺侮、大人冷落的小人物。我们从不了解他们的人生,上天给了他们不公,我们给了他们冷漠、轻视。他们安安静静、默默无闻,脆弱而又顽强的活着。他们不仅仅是那个瞎子或者瘸子,他们应该也有一个身份,我们叫他跛脚七仔。

  刻印艺人

  “借店家走廊 ,在柱子旁摆摊营生,刻印兼画像师傅低头干活,从不出声。 凳子是他的刻印台,座位是躺椅,累了往后一仰。收摊时画像与刻印工具放进柜子里,连同躺椅、板凳一起用加锁的铁链拴在柱子上。”

  街头手艺人,专注,自由,旁若无人,仿佛凝固在时光里。一个时代的刻痕。

  难得的时光

  “从年纪、神采、神态想起母亲 , 乡下妇女最喜爱的洋装。从小只要母亲穿起她最好的衣服,套上唯一的皮鞋,我就知道她要去上城隍庙了”

  勤劳持家的母亲,四肢渐渐粗壮黝黑,腰身愈发浑圆,不怎么打扮自己。似乎永远在忙,难得一天空闲。只有在赶集或送礼重要时刻才会特意收拾一番。

  货郎

  “迪化街的叮咚声 拨浪鼓声 流动杂货店 ,油盐酱醋强胃散,胭脂花布绣花线 铁钉菜刀螺丝起子,应有尽有。”

  拨弄着拨浪鼓,引逗着孩童,走街窜巷,寂静乡村里,洒下一串串音符。

  追风的小孩子

  “人跟环境的关系,最可爱的部分就是那份归属感,感觉自己是这个大环境的一份子,而大环境也有一个小脚落是专门属于自己的。你能体会到它细微的变化,听到它在不同季节、不同天候的呼吸。而他/她也会倾听你的心声,无论高兴、惆怅或埋怨,都能得到它的随喜、理解和包容。”

  “风往脸上刮、往衣服里灌。骑脚踏车就如御风搬自由。”

  一群小孩子在乡间的土路上,比赛骑车。没有人在乎车子好坏,年龄大小不一,却都在拼命地争取第一,每个人都是那么兴奋和喜悦。而这不过是童年最普通的场景之一。

  《正方形的乡愁》读后感(六):正方形,把乡愁框得更紧些

  会用相机镜头去看一个人,已是用情了;会拍下一张照片,已是有亲了。对摄影家而言,被他拍下来的陌生人,在某个意义下,都成了乡亲。——《正方形的乡愁》

  原本是想找阮义忠的《人与土地》,无奈图书馆里藏书不翼而飞,只找到这一本。书中照片为作者用轻便的120片幅相机所拍,6cm*6cm,四四方方,有点像小孩摆弄的玩具相机,因而在拍摄时常常能捕捉到人物自然亲切的神态。

  席慕容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过,每件古董的背后,都有一个精心呵护它的人。大意如此。阮义忠的摄影机也可作如是观,他将对土地的热爱,对在土地上生命的热爱,浓缩在方片中,图片大小有限而思恋无限。

  正方形的乡愁,去台湾的伙伴可以带上一本,找找那些年黑白照片里框住的质朴乡村,和如今繁华旅游目的地的联结与差异。

  最近特别羡慕台湾的大学生,从蒋勋文学到艺术的授课,到大师阮义忠的摄影教学,前者虽然有诸多争议,但是不可否认,作为入门课程而言,蒋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而阮老师的课堂,更像是早期油画习作般自由洒脱,解放天性,又充满艺术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我们的学校教育却早早将之遗弃。

  《正方形的乡愁》读后感(七):镜头中的乡愁

  这本书的照片都是作者在几十年前用120相机拍下来的,拍出来的照片是正方形,这些四四方的构图,如同相框,乡愁在这里面显得更加浓厚。全书分为四个单元:《一个时代的刻痕》、《家园去来》、《难得的时光》、《乡愁不再狭獈》。这些系列以黑白画面记录了当时台湾的社会状况和生活场景,反映了作者对这块养育自己的乡土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当我看着这些黑白照片,仿佛自己回到七十年代的时光,虽然那时物质匮乏,生活水平远不如现在,但在那时的天很蓝,水很清,人很纯朴。四季小学两位四年级的同学的眼神,清澈眼睛得可以让人看到心底。坚持自己的小孩,他们凝重、严肃、毫不妥协的表情,有点让人发笑,却又觉得他们可爱至极,孩子不一定笑才可爱,孩子就是孩子,他们有无限的可能。每张照片都是自画像,我想当时阮义忠先生的心中也一定充满了纯真的童心。

  苹果从来不会落到远离苹果树的地方,仔细欣赏他的作品,我们会发现,在阮义忠先生的镜头里,每一个人都那么地自然、真实,他们和生活中没什么区别,我们能体会到当时被拍摄者的坦率和信任感。或许阮义忠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他们对他有着一份信任感,所以这些照片看起来觉得很亲切,很温暖,在他所到达的每一处地方,阮义忠都将镜头对准那些最普通的劳动者,他看到的是人性中最真诚、最善良的一面,用摄影这艺术形式将这些美的瞬间定格为永恒。

  阮义忠先生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摄影家,享有“中国摄影教父”之称,也是一位有文采有内涵的文字高手,书中每一张照片都附有一篇文章,能让读者更容易理解照片的涵义和背后的故事,他的文笔优美饱满、富有哲理,和他的照片一样,让人印象深刻。

  近几十年来,人类文明与地球生态变化的幅度之大、速度之快,超过以往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事物都有好有坏,一切都在变化,不可掌控,作者最后有点释怀,不如顺着社会的节奏,调好生活节拍和自己的心境,把眼下的日子过得滋润。人在哪里心在哪里,所站之处便是故乡,乡愁不再狭獈。

  《正方形的乡愁》读后感(八):以心映景

  所谓的“正方形的乡愁”即是作者使用古老的相机拍出来的照片是6cm*6cm的,四四方方,大小跟小孩玩的纸牌差不多,不用放大,光是印样就可以看得清楚的。而那些相片多是以家乡的景致人物及风情作为内容,正方形的照片上满载的熟悉的人与事,牵引着作者对故乡的情怀及思绪。

  全书有些类似看图写作文的风格,一个张图片一个故事,让人读来轻松简易。而且大多都是取材于平凡的小人物,乡土的风情,是我们每个人记忆里都曾存才过的场景。比如儿童时代总是喜欢去掏寺院门口那座石狮子嘴里的小金珠;那个总是让你觉得很神秘又略带怜悯的跛子大叔;总是让你远远避开的倒粪车;这些人物与画面通过胶片定格在了那里,总是会在偶尔间出现在你的脑海,让你回想那些你走过的岁月。

  时代的脚步是那么快,社会的变化是那么大,可我总是觉得会在变化的外貌里看到不变的价值。有些东西会因时间而蒙尘,可是当你无意之间把它擦亮,它就会发出任何新事物都没有办法拥有的璀璨。因为它经过岁月浸润,世事打磨,随时准备着向有幸遇见他们的人,轻语生命的感悟。

  我喜欢看阮忠义拍摄的东西,因为它的拍摄角度永远专注于那些平凡的东西,生活中最细微的发现在他的相机里展示,“追风的小孩”,“秋风中的行者”一老一小,初看就是两张普通的照片而已,但是细心琢磨,生命之初的小,到终结之时的老,不过就是人生的一个过程而已。

  以心映景,当你关注什么,你才会表现什么。阮忠义更多的关注与事件的记录,时代的见证,他不怎么将自己的个人意识强加于拍摄的对象,所以很多人会认为他的拍摄手法平淡无奇,不够创新。但是我个人却很喜欢,平平淡淡才是真,我们看了太多惯会修饰及装点的照片了,我们需要一些真实的东西,哪怕那真实不堪入目。

  在这本书里,没有什么夸张的修饰,华丽的词藻,就是很简单平淡的叙述,但是成年对童真的乡愁,游子对家园的乡愁,车水马龙的都市对田野农耕的乡愁,黑白的正方形影像,隐藏着最深沉的情怀。

  而作者也顿悟,乡愁不该是狭隘的。人在哪里心在哪里,所站之处便是故乡。

  《正方形的乡愁》读后感(九):最后的乡愁

  可能我们这一代,有过农村经历的80末尾,确切知道乡愁的滋味。而我们的后代,一出生就享受着快捷光亮的现代文明,当他们长大了回忆起来都是相似的城市森林吧!偶然的机会看到这本书,抱着打发时间的心情翻开,却没料到一发不可收拾地沉浸在图文里。这些照片,多摄于我未出生之时,那个还未完全被科技浸染的年代,那么质朴那么烂漫那么震撼人心。。。每翻完一个故事。我总在想,那么人儿,现在怎么样了?那些景,还在么?庆幸有作者的相机,让我们能看到台湾特殊年代的刻痕。有时候,越简单越深刻,这是乡愁的美好,有点淡淡的伤感,却又那么有力量。可能,乡愁这个词会离我们渐行渐远,但,那份最深沉的乡愁会留在心底!

  《正方形的乡愁》读后感(十):数十年后的叙旧

  黑白胶卷与方形构图是一类形式,是一种载体,不是懒人拯救空洞烂片的借口。

  真挚的乡愁,藏在清晰的面容与模糊的时间里。

  阮义忠的这本影集的大陆版本于14年初出版,收录了作者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使用120画幅相机拍摄的台湾诸地民生,四单元的主题我个人分为“家园旧貌-往事不再-间隙之乐-愁后之喜。顺序阅读全书的感觉正像初见封面上一个正经一个憋笑的两个孩子,从黑白影调的怀旧感迈入旧人旧物被定格的一刻,再回到色彩齐全的现实里,恍惚间走过了台湾大大小小之地,遇过了反映时代面貌的陌生面孔。当今作者虽在宝岛上安心事业与创作,读者却好像跟作者再次经历了一次短暂的怀旧旅途。

  本书平摊两面正好容纳下单张照片与相应文字,彼此间没有先后联系,适合从任意一个故事开始随性翻阅。不过随意的心态倒是更能体现作者创作的认真,每张照片从对主体与场景的清晰记忆讲起,再描述拍照时的心态与细节的突出之处,最后多以事物存在与自身心态的今昔对比作结束。无论读者是只奔着照片还是文字或是两者通吃,有益理解的叙述多少能让人记得“人文摄影”是个组合而非强行凑合,被摄事物的文化含义第一层出现在照片上,第二层藏在作者的行文里,第三层则等待每个人的自我理解。为什么有某张照片,为什么记得照片里的东西,为什么今天会去看那张照片,都在平淡的文字里说得清楚。

  我最喜欢的一张是第三章里《一个时代的典型》,多年的西装外套露出一许毛线却盖不住身姿端正的老人的温和大方,团团皱纹将他和善的眼神衬得清晰,扶正帽子的手势成为照片主题的闪光点, 平凡的小镇老人正在缓缓展现出他的绅士风貌,他直视镜头的瞬间,无意间成为了直击看客心坎的纪实经典。旧时代的品格在新世纪里的争执越来越多,然而个人素质本非靠形式新旧区分好坏,追求自我完善的人们,总免不了重拾被时间筛选后的珍珠。

  愁不是空谈,虽有照片留存至今,而照片里的人和地,绝大多数已无迹可寻,感伤之余,倒不如想想,重回故地后,自己会不会也是后来人的故人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