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沉默的螺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沉默的螺旋读后感10篇

2018-07-27 04:1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沉默的螺旋读后感10篇

  《沉默螺旋》是一本由(德)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31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沉默的螺旋》读后感(一):新媒体环境下的沉默螺旋

  【摘要】沉默的螺旋理论由诺尔诺依曼女士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基于当时的社会环境而得出的,然而她不会料到,仅仅三十多年间,网络与新媒体的出现迅猛发展人类的诸多社会活动产生翻天覆地变化,而基于七八十年代的社会模式而得出的沉默螺旋理论是否仍然适用?如果适用又有了怎样的“变异”?在本文我将就个体恐惧孤立的动因是否仍然存在甚至加强,群体压力是否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不同观点是否能够更充分表达,新媒体环境下的沉默螺旋与大众传媒下的沉默螺旋有何不同这几个方面来简述一下网络新媒体环境下沉默螺旋的变化。

  【正文

  “沉默的螺旋”概念最早见于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1974 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沉默的螺旋:一种舆论学理论》,1980 年她在出版的《沉默的螺旋》一书中又对这个理论进行全面论述总结

  简言之,所谓沉默螺旋就是当人们在面对形成气候的他人的意见自己的相左时,会出于本能的迫于群体压力而害怕自己会因为意见与他人不合而被孤立,所以采取沉默或者改变自己意见的方式来寻求与他人的统一,在这个过程中意见的公开表达和沉默的扩散渐渐形成螺旋。

  因此,若形成沉默的螺旋必须有这样几个主要的前提

  1) 人们会因为背离社会而被孤立,人们恐惧这种孤立,这是沉默螺旋形成的动因;

  2) “人们愿意可以打成一片,以便得到他人的承认”○1;

  3) 群体的压力加重了人们对被孤立的恐惧;

  4) 人们会不断感知社会的意见气候

  5) 大众传媒会成为人们感知意见气候的主要来源

  但是诺尔诺依曼主要是基于她所处的那个年代而提出的这些前提,她不会料到,据她提出沉默螺旋仅仅过去三十年,互联网尤其是新媒体的出现对世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新媒体为每个人都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便捷的一个表达个人意见和感知他人意见的平台,并且这个平台随着手机新媒体的普及也变得越来越简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发表和感知意见。这已不再是诺尔诺依曼提出观点时人们只有狭窄沟通渠道和获取信息的渠道的环境了,如今的意见气候与人更息息相关形影不离,这样的环境无疑会加剧沉默的螺旋。

  一、 公共意见因新媒体而更易产生,其所带来的舆论压力也更强

  沉默的螺旋理论树立的重要支撑就是因为人们会对自身被孤立而产生恐惧,这是源于在社会中形成的公共意见带给个体的压力,“公共意见作为共同生活团体伦理道德守护表现得非常成功,而在卢梭看来,另一方面,公共意见对个体的影响却是灾难性的,个体出于被孤立思维恐惧而如此将公共意见尊为道德伦理的守护人,以使自己不至于被丢弃与非难之下。”○2

  如今这种公共意见会随着平等而得到加强,舆论的力量也会因此而强化。平等成为公共意见中的支配因素,托克维尔在解释这一现象时说,因为“公民之间越是平等和相似,人们盲目相信某个人或某个阶级意愿就越小”○3,所以人们会相信群众自己,人们不会轻信其他意见,认为多数人的意见就是天然正确。而当下的网络新媒体环境恰恰就造就了人与人的“平等与相似”,发表意见的门槛更低,任何人只要拥有简单操作技巧就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只要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就能形成为公共意见。

  在大众传媒时代,大众传媒就如同托克维尔口中的“贵族”,受众自然而然选择那些“具有卓尔不群判断力”○2的大众传媒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并且大众传媒也会天然地认为,大众不是一贯正确的,然而如今这个“贵族”的地位已经被危及,原来作为受众的人们的观点有了更广的传播范围,产生了完全相反的作用。因此人们会对新媒体中形成的公共意见无比信任,比大众传媒带给人的意见更值得相信,这种有着更广泛“群众基础”的公共意见一旦形成,如果再去反对,那便只能像待宰的羔羊一般无条件承受它所带来的舆论压力。

  同时,新媒体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更是让人无时无刻不感知着周围的一切。新媒体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缩小了人与人所处的环境,我们发送的每一条朋友圈或者微博,都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或者思想写照,人们可以根据你所发的朋友圈来了解你的生活,了解你的职业年龄、对某个问题看法,人与人几乎是赤诚相待。我们带着的手机,就是无数人的生活,手机与我们形影不离、息息相关就可以换算成微信好友、微博中关注的人的生活与我们形影不离、息息相关。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我们的观点有了更广的受众,我们的观点更容易被更多的人感知,因此我们就像生活在一个人口众多但是又联系极其紧密的非洲草原部落。在一个非洲草原上的部落中,人与人因为共同生活而互相了解,大家的生活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而个体若与部落不合也更容易遭到孤立。

  因此,倘若一个人在不经意间(实际上新媒体环境下客观上也使“持异端论者”更容易暴露)流露出与社会大多数人不相同的观点,他毫无藏身之地,他会立即暴露,暴露之后“没有人会和他说话,在男人机会中也没有留给他位置”○4,他会遭受更广泛的口诛笔伐。更多的人拥挤入一个更小的空间中,这就会加剧公共意见对人的舆论压力。

  二、 个体在新媒体环境下会更加害怕被孤立

  如上文所述,新媒体的环境下人与人的平等和人与人距离的紧密使得舆论带给人的压力增大。这就加重那些与大家意见不一致的人的被孤立感,如果他并不选择坚持己见,那么下次他则会选择沉默或者更快地倒戈。例如在曹林发表了一篇《雪夜妄评中国各大新闻毕业生气质》后,我的朋友圈中基本一边倒批评曹林,“标签化”“别有目的”“不公正”成为大家批评他的理由,而在我看来,我也承认曹林有这些问题,但是对于这篇文章我却暗自有些认同,而当时那种情形下,我的这种认同也只能是“暗自”,可是万万不敢说出来的。

  另外,新媒体环境下让持主流意见的大多数人有了更多和更简易的方式来使意见不合者感到孤立。例如微信朋友圈的点赞的功能,一个人发出朋友圈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听到自己想要表达的话语从而寻求某种支持,而点赞就是得到支持的方式。相反,如果一个人关于一个事件发表的意见的朋友圈没有得到“赞”,无需他人来口诛笔伐,这个人自己就能感知到自己不被认可,自己或已经处于被孤立的境地。其实持不同意见的人也会预想到自己的这条朋友圈不会被点赞而从一开始就选择沉默,选择不发送这条朋友圈。

  因此,新媒体的新特性让人们加剧了对孤立的恐惧,与被孤立的可能性,因此而促进沉默的螺旋。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正是因为新媒体的存在,持不同意见的双方不再是面对面、即时的接触,因此减少了冲突发生可能性,给持不同观点的人们留下了讨论余地,反而可以促进不同意见的发表。但是那也只是对于一些本身就争议比较强的问题而言的,对于支持率悬殊的两种观点还是会压制反对者的意见表达。

  三、 公共意见在新媒体环境下变得不可靠

  诺尔诺依曼认为大众传媒在公共意见的传播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知道大众传媒在传播公共意见的过程中也有着筛选的功能。它可以凭借议程设置和自身的专业素质传播出具有正确导向或者较为客观正确的意见,这起码可以保证让大众所跟随的一个公共意见是个好的没有太多恶劣影响的观点。

  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大众记者、大众评论员们没有了专业记者、编辑的专业的采编报道,大众记者、大众评论员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向外界传输的是一面之词,而当这种一面之词形成公共意见时又会借新媒体之势对大众产生更为广泛的误导。

  并且这种有失公正客观的公共意见在新媒体环境下加重,首先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事件的评论者因其不具备专业新闻传播素养而很容易受到来自各方的影响,从而产生判断言论偏差,其次,新媒体环境下传播者们为了引人注目而故意添油加醋,这也会导致后来形成的公共意见的偏差。

  例如在“李刚事件”中,李启铭见到处理事件的人与其父工作交集,便上前说了一句“我爸是李刚”,这其实本无可厚非,然而却被传递出了一个飞扬跋扈、拼爹的“官二代”的形象,而最初传递出这个带着愤怒的信息的就是现场的网友,于是传播出这个意见的人会没有抵抗力地调入刻板印象中。由于该事件又和“官二代”联系紧密,传播者为了博人眼球,将事件发展成了典型故事,因此大众也就顺势掉入了刻板印象中,并且对李启铭进行了先入为主地预判。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新媒体环境中形成的公共意见构造了一个与实际更不相符的虚拟世界,并且在在沉默螺旋的作用下让大众信以为真,让这一切变成了“事实”,绑架法律、绑架人的判断。

  因此公共意见的流通没有了过滤网,带着杂质的公共意见被扩散出去,形成了大众所共同认同的“事实”。并且另一方面,在当下的中国,大众传媒的公信力逐渐降低,加之信息的闭塞,人们会对新媒体传输出的信息本身就具有天然的好感,因此新媒体传输出的公共意见业更会被相信,也就更容易被想象成“事实”。

  【引用标注】

  ○1《沉默的螺旋 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北京大学出版社,41页

  ○2《沉默的螺旋 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北京大学出版社,82页

  ○3《沉默的螺旋 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北京大学出版社,87页

  ○4《沉默的螺旋 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北京大学出版社,100页

  《沉默的螺旋》读后感(二):要做翻译还是先好好学下中文吧。免得把读者噎死

  我是不懂德文的,其实对这书的话题很感兴趣。特地找来看下。好长好长的句子。我就特奇怪,德国人说个话就都是长长的一大段听了半天云里雾里摸不明白要表达什么吗?

  举个例子该书第32页标题有关革新派对意见气候的反应较弱的猜测被驳斥里的一句话

  【第一个值得注意之处是,当人们在被访问过程中改变了他们的投票决定——在选举刚要开始或刚刚结束时提出要将或已将选票投向另一个党派的时候,往往这个被改变的决定并不总是指向于有望获胜的社会民主党,而是偏向于被访问者所属的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意见】后面还一个小注是指在小样本多次访问研究的一系列访问中。看了30多页就看不下去到处都是这样的翻译。

  看了下译者简介博士教授导师什么的头衔一大串,特奇怪还是做传播学的。好好一本书翻译成这样是要怎么传播呢?更得说下这出版社。北大呀你们出版书都没个责任编辑的吗?这译的这么烂看都不要看一下就给出版的吗?现在特想知道这书的编辑是谁?学的什么专业。

  《沉默的螺旋》读后感(三):舆论的演变机制——沉默的螺旋

  从心理学和社会学切入,“沉默的螺旋”理论则详细地说明了舆论演变的另一种机制。1974年,德国舆论学研究者诺尔·诺依曼在自己的论文首次提出“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 概念,并于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将该理论全面完善

  (一)天然的群体属性——个人的趋同选择

  诺依曼从社会心领域考察了社会舆论的演变。她指出,人具有群体性。无论是非洲部落里的原始居民,还是现代社会里的政治选民,作为群体中的一员,人人渴望拥有群体的归属感,渴望能被群体接纳,被群体认同,害怕被孤立,被边缘化。诺依曼指出,“被孤立、从而失去与群集的联系,这对个体立刻意味着生存威胁”[ 【德】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著,董璐译:《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97页]。

  意见的表达是个人能否融入集体关键环节。面对一个公共事件,舆论会天然地分为“多数”意见和“少数”意见。个体在表达观点时会不自觉感受“意见气候”[ “意见气候”概念由英国社会哲学家约瑟夫·格兰威尔(Joseph Glanvill)提出。诺依曼认为“意见气候”恰当地形容了舆论环境。]的偏向。 若自己处于“多数”意见或“优势”意见的一方,则会自信胆大,敢于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若自己处于“少数”意见或“劣势”意见一方,由于惧怕被孤立,个体则会变得小心翼翼,迫于群体意见的压力而沉默或符合。舆论的演变是一个优势意见越扩散越增势,反对的声音越来越沉默的螺旋式过程。

  诺依曼将李普曼的“刻板成见”理论引入自己的观察中。她认为,“刻板成见”是“意见气候”中的积雨云,大众传播重构的虚拟世界在人们头脑中形成固定印象,左右人们对“意见气候”的感知。由于社会成员对观点的分布处于“多元无知”的状态,媒体传播的观点意见越多,社会成员的“刻板成见”就越深,对“意见气候”的把握让后者倾向于对主流意见采取趋同行为。因而,沉默的螺旋假说认为,舆论的演变是大众传播建构虚拟世界——刻板成见影响意见气候——社会成员体察意见气候并作出趋同行为——沉默的舆论“螺旋”由此产生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沉默的螺旋》读后感(四):教材里的概念和原著的差别 ——一点读后感

  “沉默的螺旋”是一个在传播学里非常知名的假说,指的是优势意见占主导地位,其他的意见从公共图景中消失,并且“缄口不言”(P5)然而,阅读了诺依曼的原著之后,才了解这个理论不仅仅是研究传播现象那么简单。

  诺依曼的研究背景是源于德国60年代的大选中的“最后一分钟动摇者”现象,采用定量研究和文献检索法,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设有三个,分别是H1人们能够检验到意见气候,H2愿意说服和被迫沉默;H3孤立恐惧,定量研究主要采用控制实验法(坐火车)和问卷调查(民意调查),而文献检索方法则类似于内容分析,从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各个角度的文献中检索“舆论”、“公共意见”等词语,来探讨公众舆论这一概念的定义和历史变化。

  由于“沉默的螺旋”的源起同大众传播和政治大选紧密相关,许多人将它归于政治学和传播学的理论中,实际上,在副标题“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中,就已经指出,这个假说最后的落脚点是在社会学上,它的核心是研究、正视人的社会性,着重于意见气候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人们是如何判定意见气候,是“大声呼喊”还是“保持沉默”。

  《沉默的螺旋》读后感(五):毕竟,所谓的真理是否真的是真理,还是只是你我本身或是社会赋予你的幻觉呢?

  11月18日开卷,到今天终于读完了这本堪称是近期看的最晦涩艰深的一本书,历时将近一个月。有种穿越沼泽荒漠,想要长出一口气的感觉。

  言归正传。

  书名《沉默的螺旋》,主要阐述的是公共舆论的定义、起源、产生、影响以及应用,公共舆论,是一个发展历史并不长的学科,如果称得上学科的话,关于它的定义,学术界依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而看完本书,我个人的理解是:所谓公共舆论,是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所理性接受,并且占据强势地位的一种社会现象。

  公共舆论之所以形成,并不一定因为它正确,只是它占据了道德或是规则的制高点,为这个世界上占据强势舆论地位的人所接受,因此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而公共舆论的产生是可以引导的,这取决于在舆论的形成阶段,哪一方能占据道德或是理性的制高点,并使其得到有效的传播。

  我想,这就是我党要死死扼住传媒的咽喉,以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想要利用媒体影响中国的原因吧。

  书中说到,如果在舆论中居于弱势的一方因为认为自己处于弱势,害怕因发表观点被孤立而噤声,就会导致持本方观点的势力愈弱而对方愈强,这就相当于构成了沉默的螺旋。

  而只有足够强大的人,才能在面对可能的被孤立依然保持自己的观点,和主流的舆论作斗争,或是岿然不动。这样的人,如果他所持的观点对于社会的发展是有利的,那么他应当发挥自己的能力,勇敢的站出来,去引导公共舆论。这也要求引导人对公共舆论具有深刻的认识,了解引导的手段。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他的根基就是公共舆论,无论是民主社会,还是军政府,如果舆论所向,它对社会就有控制力,反之,就有被颠覆的可能。因此,朝鲜,文革时期的我国,即使在当今看来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时代,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其实是舆论所向,反其道而行之的,才会被颠覆。而文革的结束,也是因为舆论发生了逆转吧。当然,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如何改变当时的公共舆论,也许是一个值得深入了解的问题吧。

  本书最后的后记所讲的,也许是本书中我看的最明白的一部分。

  评判任何一段时期的社会事件,不应该基于当前,而应该基于当时的价值取向,社会背景,也即当时的公共舆论。在现在看来是错误的做法,也许在当时不做才是错的。譬如文革。所以,在对文革进行批判的时候,我觉得不应该将其归罪于任何一个人,因为我想任何一个人都没有那样的能力,能够与当时的公共舆论相抗衡。而如何能够引导社会舆论,则是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

  另外,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希望输出它所谓的普世价值观,也许出发点没错,但是落实到操作层面,因为各个社会的差异,就会出现不同的评判标准,想要强行推广,只会碰壁。

  另,也许过500年,当人们审视这段历史,会认为西方社会的做法是严重错误的,是否会产生那样的公共舆论,谁又会知道呢?

  毕竟,所谓的真理是否真的是真理,还是只是你我本身或是社会赋予你的幻觉呢?

  《沉默的螺旋》读后感(六):常读常新的传播学理论

  值得一看的一本书。

  反反复复觉得郭庆广的传播学教程里,把这个理论概括的散又乱。

  这本书讲了“沉默的螺旋”这一个假说。大致是,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这个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作者大致从心理学上个人“害怕孤立”,以及传播学上“受意见气候”影响等等来进行了总结。

  作者用了很多图表,实验等从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上来解释这个假说。于是在当时的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以上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下面讲讲为什么这本书的概念依然被争论至今。)

  毕竟是上世纪70年代的假说,虽然风靡了几十年,在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下,很多学者都提出了“反沉默的螺旋”的概念。意思大致就是指,在互联网匿名下的今天,人们克服了害怕孤立等等因素,而更加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沉默。所以在这几年中,“沉默的螺旋”可以说几乎已经被推翻了。连我的老师听到我对这个假说仍然感兴趣,都觉得不可思议。

  但是最近在棱镜门出来后,“沉默的螺旋”假说又有了新的转机,《纽约时报》社交媒体如何抑制辩论”(How Social Media Silences Debate)的文章就称,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不但没有强化政治参与,反而削弱了人们畅所欲言的意愿。 也就是说,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赞同其他人观点,也会经常通过各种线索来判断他人是否同意自己的观点。对于活跃的社交媒体用户,他们的线索更多,他们畅所欲言的可能性就越小。

  而且有趣的是,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更愿意在Facebook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而受教育程度高的反而愿意保持沉默。

  由此可见,那些传说“沉默的螺旋”在新媒体环境下并没有消融或者推翻,而是又复活了。

  说实话,文章引用众多数据,条理性不强,可读性还是可以的。看完这本书我一下子就觉得了我的论文方向。

  个人认为以为书中说的形成机制,包括“社会孤立心理”的恐惧和意见气候的影响,也是我们国家很明显的写照,多数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没有办法脱离这些的影响。也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家普遍的随大流而不愿表现自己的独特性。

  而在网络世界中,纽约时报这个调查也非常有意思。所谓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可能也是生活中各类的喷子。越来越多有所想法的人会倾向于笑而不语,不争辩。

  最后讲个有意思的就是,美国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与罗伯特·默顿指出,社会的各种利益集团常常通过大众媒介实行社会控制 , 在权力结构中占据 显要地位,实质是控制各种意识、态度和行为。

  现代社会已 成为一个巨大的媒介市场, 舆论不过是大众媒介内容的反映,受众接触媒介不希望陷入被操纵, 而是渴望平等交流。 媒介上操纵舆论的动机越明显,反而越失效,操纵者往往引起受众的反向思维,被舆论背反打入冷宫 。

  历史的统治者总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民意去制造同意,利用媒介去展现同意。但是,但凡利用“沉默的螺旋”操纵舆论的被戳破的,民怨是免不了的,还会引起舆论背反和意识形态的反弹。

  挺有意思的一本书

  《沉默的螺旋》读后感(七):我们社会的皮肤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传播学科研究者再熟悉不过的理论,该理论最早在1972年提出,解释了舆论(public opinion)如何影响个人意见表达及行为。

  这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是对1980年原德文书籍的翻译版本。全书31万余字,内容大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论证“沉默螺旋”理论的相关实验过程及反思;第二部分主要是“沉默的螺旋”现象形成的原因及其表现。

  多学科的研究视角

  本书的作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1916年12月19日—2010年3月25日 )是德国的政治学家、传播学者。在本书中,作者把握多学科知识的能力令人惊叹,研究领域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法学、哲学、行为学乃至动物学等,为读者打开了丰富的研究视域和多样的研究视角。但正如作者在文中提到的“报告有些跳跃……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的”,这也导致本书部分章节学科知识零散,叙述脉络不易整理清楚。

  舆论的社会整合功能

  诺依曼在书中提到,“我们可以这样描述两个方面:公共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我们的’——它的含义可以是我们的社会,公众舆论如同皮肤一样保护着我们的社会,而使他能够成为一个整体。’我们的’——它的含义也可以是那些承受着公共舆论的个体,这些个体也承受着社会皮肤的感受性。”

  皮肤作为人体的重要组织器官,它除了发挥着感知外界变化的作用,还保护着我们的身体组织。这里作者拿皮肤比喻舆论,是要强调舆论的双重意义:一是作为个人调节器的“皮肤”,即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二是作为社会容器的“皮肤”,即整合社会,防止由于过度意见分裂而导致的社会解体。

  在本书中,作者始终认为,个人表达自我的力量是有限的,被孤立的恐惧是人类社会属性的必然结果,而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它作为我们社会的皮肤,起着十分重要的,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作用。

  “沉默的螺旋”理论一经提出,始终伴随着理论假设和适用性的争议和质疑。但仅就这本书来讲,它多学科研究视角值得我们重视,所提出的舆论社会整合功能也有进一步思考和讨论的价值。

  《沉默的螺旋》读后感(八):意见与立场

  “沉默的螺旋”作为传播学中最为经典的假说之一,最早出现于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1974年发表在《传播学刊》上的《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一文中。其研究背景是1965年阿伦斯巴赫研究所对德国大选全过程研究工作中,发现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与社会民主党在选举意愿几乎相同的情况下,获胜预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后一分钟的动摇”导致“剪刀差”的出现,而诺依曼将此作为现实依据,从中提炼出了“沉默的螺旋”理论。核心思想是,占据舆论主流的优势意见将会获得更多的支持,而与之相悖的观点在公众图景中逐步消失。

  交流是信息互换,表达意见的过程。我们将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划分为选择题与填空题两类,其唯一区别体现在备选项的主客观性质差异与数量之上,而“沉默的螺旋”效应则最为显著地表现在选择题一类中。这是由于当我们想要试图回答这一问题时,我们的思路与选择将被限定在一个约定俗成的、默认的前提之下,所有的结论都必然在类似于“赞成”或“反对”的选项中得出,无论是抱有严谨认真的参与态度还是满不在乎,都有可能做出相同的选择。选择类问题对于结论的强约束性也是一种对于个性化的约束,在这一过程中人群被简单地分类,这其中包括了对于问题本身没有显著意见倾向的第三类人。

  当意见形成之后,表达与沉默作为个人观点的两种最基础表现形式,开始发挥作用并最终决定意见气候。愿意大声而且非常自信地说出自己想法,表达自己观点的一方,使得显现出来的支持这一观点的势力远远强于实际情况,而另一方的势力则表现得比实际情况更弱。而这样的差异一旦形成,就会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螺旋循环不断加快,使意见气候偏向强势一方,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公众意见的代表者。作者将促使“沉默螺旋”效应启动的根本因素归结为人们对于被孤立的恐惧心理,这并不难理解,当身边所有人都作出相同但却有异于你的选择时,你的第一反应会是怀疑自身,即便你对所持有的答案深信不疑。而如托克维尔所说的“人们对于被隔离的恐惧要大于对犯错误的恐惧”,不出意外的话,最终你会选择与绝大多数人为伍,并且完全不会去考虑多数人是如何成为多数。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你站在了所持意见不一致甚至于相背离的立场上,但相较于坚守自我所面临的被孤立的风险,这一选择并不会给你带来过多的忧虑和强大的心理负担。

图中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而在对被孤立的恐惧之外,崇拜心理在其中的作用亦是不容小觑,尤其体现在没有意见倾向的一类人群之上。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的意见比其本人更具社会影响力,人们会不自觉地认为这类人群所得出的结论是经过较为缜密分析,具有一定合理性、科学性的观点,再加上其本身没有显著地意见倾向与偏好,使得他们极易受到引导。同时,被崇拜的主体人群往往与社会主流保持一致并且成为其中的中坚力量,使那些本无意见的人最终还是站在了大多数的一方。我们将上述三类人群定义为发声者、沉默者与追随者,“沉默的螺旋”作用过程可以简单概述为:发声者营造的社会舆论氛围使沉默者感受到了被孤立的可能性,这种恐惧促使他们在做出立场选择时违背了个人意愿,而追随者也在崇拜心理推动下站在了主流阵营,当主流的一方在显示出的势力与实际情况都达到最时,“沉默的螺旋”的作用效应也达到峰值并迅速降低,对极少数异议者继续发挥作用,此时虽然作用范围极小,但其所施加的心理压力却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媒体作为信息的传播平台,对人们感知公众意见的微妙变化并作出选择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这个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碎片化阅读兴起的时代,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来自外界的信息并成为其传播者,而此时,作为与事件本身的初次接触,媒体机构在进行新闻报道时,体现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可避免的意见倾向或是不全面的内容将直接关乎到受众能否真实地把握事件整体脉络,故而对于媒体尤其是人们无比信任的主流媒体来说,一定要以正确的政治立场和道德规范来指导和约束新闻工作,尽可能还原客观事实。高度自由的网络空间使人人得以畅所欲言,也使“沉默的螺旋”理论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产生分歧,一部分人认为网络媒体的普及,使得我们直接暴露于公众的视野之下,我们的意见观点能够被更多的人感知。同时网络空间给了每一个人不留痕迹地掩盖与伪装自我的机会,无论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自我是何面貌,我们都可以非常容易地站在网络舆论的制高点上,对少数的持异端论者群起而攻之,最终导致“沉默的螺旋”极端化。

  而另一种观点建立在人们有着丰富而便捷的意见表达途径的基础之上,如同前文中提及的填空题,此时人们的思维活跃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得出的结论也难以统一,而当所有人都各执一词的时候,人们会勇敢地表达出这些不同的意见,并且愿意为了捍卫自己的观点而与他人论战,即便两种观点之间仅存在着微小的差异,也很少会有一方选择主动妥协。在我看来,足够多的互不相容的观点是破除“沉默的螺旋”效应的前提条件,论辩是破除这一效应的最终途径,而网络所提供的平台恰好满足了这两点的需求,所以随着素质教育和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沉默的螺旋”作用力将大幅减弱,甚至于反“沉默的螺旋”效应会时有发生,人们能够勇敢地将意识与立场保持一致,不再忧虑于被孤立的风险,真正实现意识上的平等交流。

  《沉默的螺旋》读后感(九):关于经典

  有人说经典常读常新,对这句话我的理解就是:读一遍——不懂,再读一遍——不太懂,读第三遍——有点懂了,读第四遍——啊,原来是这么回事......读第N遍——作者实在是太高明了!如此常常读,常常感到有新知,与作者有了新的感应。是为经典。

  由此推论,此书为经典。

  平日里新闻传播圈的童鞋为了自正身份言必称“沉默的螺旋”,好像背住了教科书中那四五行理论介绍就得到了这本书浓缩的精华。这种对该理论的误解与将诺依曼译作纽曼的传讹一样令人发指。

  在我常读常新的阅读体会中,这本书论述沉默的螺旋理论本身并不是最主要的篇幅,而为了提出该理论并逐步验证该理论的全过程才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这是一个社会科学研究者在上世纪前半叶大胆假设,并花了五十年小心求证的感人故事。书中细分的章节不但印证了作者研究得周密,更能窥见一位学者时时处处留心生活的洞察力、智慧和毅力。因此,它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实践的典范之作。

  进入新媒体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受到许多质疑和批判,甚至好多学者试图推翻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成立。因此这本书的价值受到了挑战:经典如果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失去其“正确性”,那么还能算为经典吗?且不论这其中的研究者有几人不是赶时髦,而是正儿八经地读过此书、了解这个问题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单就社会科学乃至一切科学研究的目的——去发现各种现象,去建立理论假设来描述和解释这个世界;在了解各种因果规律之后,甚至可以对世界进行一些干预使其良性发展——而言,这本书就是当之无愧的经典。

  遗憾的是,这个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被传播学者借用来奉为圭皋,却为最初的受益者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者们所抛弃和遗忘。也许在许多大是大非的研究课题面前,沉默的螺旋以战争宣传为宏旨的研究目的不够大气上档次,但在美国经验学派的研究史上,该理论的发生和发展依然可圈可点。

  希望这本书在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乃至更多社会科学学者的书架上占有一席之地,愿这一理论在新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闪耀永恒的光芒。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