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社会网络分析》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社会网络分析》的读后感10篇

2018-08-04 05:07: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社会网络分析》的读后感10篇

  《社会网络分析》是一本由Maksim Tsvetovat / Alexander Kou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59.00,页数:17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社会网络分析》读后感(一):<社会网络分析>读书笔记

  1.google的员工明星justin bieber就"埃及革命话题社交媒体传播对比,前者只有8w粉丝,每条推文有3200条转发,后者有750w粉丝,但每条只有300人转发。

  社交媒体上某些主题信息不是通过名人或者权威声音传播的,而是因为在普通人身上找到共鸣,通过聚集的人群传播的。

  2.如何衡量节点重要性中心

  名人,程度中心度dgree centerality,与节点的连接数量,如Facebook上的粉丝数。

  八卦传播者,亲近中心度closeness centrality,个人获取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与它和网络节点的距离决定,有些人和网络中其他节点的平均距离很低(谁都认识

  传播瓶颈或社群桥梁,居间中心性 betweenness centrality,在2个群体的最短路径上,把控传播渠道沟通多个团体的人。

  灰衣主教,特征向量中心性eigenvector centrality,前三项中心性都不高,但有很多高程度中心性的人(名人)都认识他

  2.结构洞,三人组成的连接中沟通不认识双方的人,他们能降低信息不对称度,并有机会从中谋利。

  3.病毒视频传播中的临界质量

  一般从个人网络开始你的朋友),每个浏览是独立的,浏览数量和你的粉丝数有关,但如果你的朋友都转发了(触发了朋友的朋友进行传播),在社群中关注者超过7%后,视频变成特定社群的文化符号meme后,传播就会开始进行指数增长直至饱和。

  整体网络中的影响者越多,被影响的个体就越容易达成共识

  在一个社群饱和后再进入更大社群,从未错过临界质量,新成员可以完美地嵌入他们的其他学校伙伴构成的网络中。Facebook从哈佛开始,先达到7%的用户数量,进步达到50%的饱和后再开始进入常春藤,再进入高中世界

  4.如何判断一个信息是否会在网络中扩散

  *相关性,我是否关心

  *共鸣,信息是否和我相信东西一致

  *严重性,信息的内容有多好或多坏

  *紧迫性,看到信息后,是否需要人们马上行动

  *确定性,信息的效果是否会导致快乐痛苦

  *信源,信息的源头是否是我相信的

  *娱乐价值,信息是否好玩,是否耐读

  例子连锁信(关于我的xx个问题,点名xx个人),暴走漫画电视广告(低相关性,低严重性,低紧迫性)

  5.同质性是社会网络的一个重要因素存在差异但可沟通的个体,主导双方关系的很可能好奇心

  6.整体网络中连接强度分布均值接近0.3的弱关系,强关系少且需要建立完全的共识上。

  《社会网络分析》读后感(二):翻译问题

  书本身写得不错,但翻译有些差强人意部分地方影响理解。边读边记录如下,供读者参考

  第3章第56页在介绍居间中心性的算法时,这样翻译:

使用迪杰斯特拉算法(详情参考第2章)计算每对节点间的最短路径对于网络中的每个阶段:- ——像刚才一样计算最短距离。- 对结果进行标准处理,使得取值范围落在0~1之间

  原文翻译过来应该是:

  - 使用Dijkstra算法计算每对节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 对于网络中的节点I,计算经过节点I的最短路径的数量

  - 对结果进行标准化使得取值在0~1之间

  《社会网络分析》读后感(三):《社会网络分析》回顾及勘误

  读《社会网络分析》前,恰巧我初识Python。将书中代码拍了一遍后,从代码的角度理解了网络分析,同时熟悉了Python的一些写法和对包NetworkX的使用。个人觉得有所收获前提是刚好在学习Python和网络分析的初阶看此书。

  在拍代码的过程中也发现书中几个错误和一些注意点,做些总结希望帮到以后的读者。

  零、中文版书中都为黑白图,看不清,学习上会带来一定的不便。我这里有英文原版电子版,彩页。有需要的可以联系我。

  一、想要输出节点分布图,需要一行>>>matpoltlib.pyplot.show(),如在导论中的第一段代码。之后的代码多数不提示需要此行代码,请同学们自行添加。

  二、在第四章中,取孤立关联最大元组的命令

  gt;>>cc=networkx.connect_component_subgraphs(e)[0]

  其中[0]表示取最大元组,但是这句在window环境无法编译通过 ,在linux环境下就好了,不知道为什么

  三、第四章中分层聚类算法施行后得到的结果与书中不同,请根据数据自行分析。

  四、关于matpoltlib.pyplot包中的函数hist()和loglog()函数,务必亲测。会在第三章出现

  五、在第三章程度中心性的代码中,有一行排序代码,如下:

  gt;>>sorted(map.iteritems(),key=lambda(k,v):(-v,k))

  因为sorted函数默认以关键字由大到小的方式排序,所以通过(-v,k)将排序的首关键字转换为key的value(v,k),并以由小到大的方式排列(-v)

  书中的多数代码没有解释用法,毕竟不是教语言的书,所以对于刚开始学python的同学会有点辛苦,但收获也是有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