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明完人王阳明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明完人王阳明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06 04:00: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明完人王阳明读后感精选10篇

  《大明完人王阳明》是一本由何书彬著作,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16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大明完人王阳明》读后感(一):今天如何重读王阳明?

  之前在悟空问答的一个回答,很多内容,亦是来自本书:

  重读,前提是之前读过。

  或者,我猜,楼主的意思是不是在问,以现代社会、现代文化背景,我们如何重读王阳明。

  严格来说,现代文化是从欧洲发展起来的。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近现代文化一步步形成。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即是个人意识的发展,个体本位的确认。

  在中国传统里,无论文化,还是制度,对个体本位的肯定都是比较少的。

  在这一方面,阳明学是一个例外

  就性格特征而言,在古代中国的学者里,阳明先生特别个性的一个;就学说特征而言,心学是极为肯定个体意识的学说。

  1520年,阳明先生提出“致良知”之教。

  他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他说:“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假外求。”

  他写道:“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他写道:“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他写道:“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谩从故纸费精神。”

  他还写道:“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他以竹为喻:“且如一园竹,只要同此枝节(良知),便是大同。若拘定枝枝节节,都要高下大小一样,便非造化妙手矣。”

  他引用《诗经》言志:“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他写道:“夫道,天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

  对此,当如何理解呢,比如从社会文化变革的方面来理解?

  在正式以“致良知”为讲学宗旨之前,阳明先生写了《睡起偶成》及《月夜》二诗。

  《尚书》云“诗言志”,那么,从这两首诗中,人们可见其志所在

  在《睡起偶成》诗中,他这样写道:“起向高楼撞晓钟,尚多昏睡正懵懵。纵令日暮醒犹得,不信人间耳尽聋!”

  在《月夜》诗中,他则写道:“举世困酣睡,而谁偶独醒。疾呼未能起,瞪目相怪惊。”

  对王阳明的这两首诗,日本阳明学者冈田武彦评点说,这是“祈祷世人觉醒的‘撞晓钟’”

  与之类似说法,在后世,有鲁迅的“铁屋”之喻。

  只不过,鲁迅的比喻晚来了四百年。

  当王阳明以“致良知”之教“撞晓钟”之时,欧洲的宗教改革方兴未艾启蒙运动还尚未开始

  当时的欧洲和中国,在许多方面都很有相似之处,比如,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一个又一个繁荣的的商业市镇,个体意识蓬勃发展。相较之下,原有的经院哲学走向衰落,原有的权力机构则成为滋生腐败的所在。比如在欧洲,教皇的特使竟然叫卖“赎罪券”。在这种情形下,做为针锋相对行动,马丁·路德发起了宗教改革,认为人人皆可通过信仰得救,而非通过外在的那个教廷,不仅仅如此,他还抨击那个腐化的教廷为“人间最大的巨贼和强盗”。启蒙运动继之而起,又打破了“君权神授”的神话,为现代社会的形成确定坚实基础

  学者杜维明认为:“在这个特定的方面,阳明对儒学所作贡献同马丁·路德对基督教所作的贡献一样深刻。”

  史家余英时评点说:“致良知”之教应个体意识在明代中国显现的时代大潮而生,打破了朝廷对“理”的解释权的垄断。“(他)是要通过唤醒每一个人的‘良知’的方式,来达成‘治天下’的目的。这可以说是儒家政治观念上一个划时代的转变,我们不妨称之为‘觉民行道’,与两千年来‘得君行道’的方向恰恰相反,他的眼光不再投向上面的皇帝和朝廷,而是转注于下面的社会和平民……这是两千年来儒者所未到之境。”

  《大明完人王阳明》读后感(二):心学:易简之教

  也是之前在悟空问答的一则回答:

  心学,可以称作一种行动的哲学。

  心学的两大特点:1,立志;2,力行

  关于立志,可以参考阳明先生在悟道之后,所写的《教条示龙场诸生》,即龙岗书院学规。

  该学规,尤可注意者,即为第一条“立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关于力行,阳明先生前期所讲的“知行合一”,自然是极其强调力行;他后期所讲的“致良知”,当然也不例外。

  比如,他这样说:“良知本是明白,实落用功便是;不肯用功,只在语言上转说转楜涂。”

  至于如何学习,且举一个例子

  一个《传习录》中的实例

  有一属官,因久听讲先生之学,曰:“此学甚好,只是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

  先生闻之,曰:“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如问一词讼,不可因其应对无状,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不可因自己事务烦冗,随意苟且断之;不可因旁人谮毁罗织,随人意思处之。有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须精细省察克治,惟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杜人是非,这便是格物致知。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

  今人感悟经典,动辄讲得天花乱坠,还把经典讲得玄之又玄

  不客气地说,只所以如此,原因也不复杂,有些喜欢这样讲的,实则为骗子;还有一些喜欢这样讲的,只是为了显示学术地位

  《论语》载:“巧言令色,鲜矣仁。”

  那么,阳明先生当年是怎么说的?

  他说:“圣人教人,只怕人简易,他说的皆是简易之规。以今人好博之心观之,却似圣人教人差了。”

  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非若后世广记博诵古人之言词,以为好古,而汲汲然惟以求功名利达之具于外者也。”

  《大明完人王阳明》读后感(三):一段书摘

  1520年6月,王阳明对门人陈九川示以“致良知”之教。

  《传习录》载:“庚辰往虔州,再见先生,问:‘近来功夫,虽若稍知头脑,然难寻个稳当快乐处。’先生曰:‘尔却去心上寻个天理,此正所谓“理障”。此间有个诀窍。’曰:‘请问如何?’曰:‘只是致知。’曰:‘如何致?’曰:‘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若不靠着这些真机,如何去格物?我亦近年体贴出来如此分明,初犹疑只依他恐有不足,精细看,无些小欠缺。’”

  虔州,即赣州。这是王阳明第一次将“致良知”作为学之头脑,并加以说明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大学》载:“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也就是说,“格物”是为学根本。明代,受宋儒影响,人皆以“格物”为“即物而穷其理”,比如在面对皇帝时,就应“格君心之非”。在王阳明看来,这样去“格物”缺乏头脑,因此,他提出以“致良知”为学之头脑。但是这么一来,一直在诵读宋儒著作,而且又受科举考试官方读本影响的时人就不免感到迷惑了。

  正因为如此,后来,王阳明在给门人薛侃的信中这样写道:“在虔时终日论此,同志中尚多未彻。”

  为了激发弟子,当陈九川等人都在身边时,王阳明突然说道:“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然后,扭头盯着王于中,对他说:“尔胸中原是圣人。”

  王于中正专心听讲呢,吓了一跳,赶紧说不敢当

  王阳明说:“此是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

  王于中又赶紧说:“不敢。”

  王阳明说:“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不得。”

  王于中笑受。

  王阳明又说:“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做贼,他还忸怩。”

  需要注意的是,王阳明此处举了一个盗贼当然也有良知的例子,而他举这个例子可以说是因时因地。赣州为他之前平定强寇之地,当时他将所有愿意接受招抚的“盗贼”都称作“新民”,并划拨土地、分发耕具,让他们安居乐业。原因在于,在他眼中没有“刁民”,只有天灾人祸逼出的“盗贼”。对于“盗贼”四起的局面,他没有推脱说这都是前任官员造就的恶果。之前,在宸濠之乱中,那个被传闻认为要配合宁王夹攻吉安的叶芳,即是王阳明招抚的一名“盗贼”头目。王阳明坚信他不会叛乱,随后,果如王阳明所料,不仅传闻为虚假消息,而且叶芳还前来加入了王阳明征伐叛军的部队

  人人都有自新之心,若非受迫或受惑,谁人自甘沉沦?

  《大明完人王阳明》读后感(四):阳明心学:“行动派”哲学

  本书的自序:

  按照传统观念,“完人”,即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均达到“不朽”之程度者。

  以如此严格的标准而论,堪称“完人”者,在历史上可谓是寥寥无几

  比如,日本汉学家浜隆一郎在评点中国历史人物时,曾这样说道:“人生所能有的成就有三:道德、学问和事功,三者兼备才能成为伟人(亦即‘完人’)。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所有人物,能够做到三者兼备的只有三人——三国的诸葛亮、明朝的王阳明、清朝的曾国藩。三人品高尚,学问精深,并且都有征战沙场之功。”随后,他又补充说,在这三人之中真正可称“完人”的,只有王阳明一人,这是因为王阳明不仅有赫赫事功,而且“学问是三人之首”,是“继孔孟之后,与朱熹齐名的旷世大儒”。相较之下,“诸葛亮修习申、韩刑名之学,不能算作正学”,且“比较三人的诗文,诸葛亮和曾国藩都不及王阳明” 。

  王阳明的学问,即“心学”。

  “心学”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为注重立志,二为注重力行。

  这使得“心学”具有特别强烈的行动哲学色彩

  从这个角度来说,研读“心学”者,不可不特别关注王阳明的一生轨迹。他的一生,就是对“心学”的最佳诠释

  自“心学”诞生以来,反复研读《传习录》等书之人,堪称无数。关于阳明先生的传记,也先后有多种版本问世。

  在日本汉学家高濑武次郎看来,任何人在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可以通过阅读阳明传而受益。

  比如,他曾这样写道:“阳明先生的传记非常振奋人心懒惰时读,会让人变得勤奋;邪念萌生时读,会让人归于正念;胸中沉郁时读,会让人变得洒脱心浮气躁时读,会让人变得沉稳;想退缩时读,会让人变得进取;苟且求安时读,会让人变得振奋;厌世之念起时读,会让人变得乐观不安之念起时读,会让人变得安稳怨恨嫉妒之心起时读,就犹如红炉点雪,会让人领会到自身的错误;浮荣虚誉之念起时读,会立刻让人归于恬淡高洁;陷入玄远空虚时读,会让人归于实学;支离散漫时读,会让人归于简易直截。”

  他尤其希望青少年成为阳明传的读者,因为“王阳明传记具有鼓舞读者精神,特别是鼓舞青少年精神的力量”。

  诚哉斯言。

  与目前可见的多数阳明传记相比,本书在创作时,一来在整体篇幅增加了王阳明青少年时期所占的比例;二来对整体篇幅进行控制,无意写成动辄数十万言的长篇大作。

  为何如此?

  就第一点而言,其实“心学”的诞生非一夕之功,也不单是哲学思辨的结果,实则为王阳明多年求索之所得。通过他在青少年时期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他成长过程,亦即“心学”的萌发、长成之过程。

  就第二点而言,控制整体篇幅意在使文本更为简练。对现代人而言,阅读往往在碎片时间进行,简练的文本比较易于阅读。

  通过阳明传,我们且对阳明先生的生平做一个了解。而且,如果在研读《传习录》等书的同时也多加留意阳明传,那么当会发现,阳明先生之教诲,往往是因施教对象、时间、地点不同,临机触发。如此,对照传记,把这些教诲放入特定的施教情景中,则有助于学人更好地进行理解。

  是为序。

  《大明完人王阳明》读后感(五):如何理解阳明先生的立言宗旨?

  之前在悟空问答的一则回答:

  借用一句形容设计的话,阳明学的宗旨可谓是“简约而不简单”。

  约略而论,阳明学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为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后,提出“知行合一”,这是阳明学在第一阶段的教学宗旨。

  第二阶段为阳明先生在平定宸濠之乱后,提出“致良知”,这是阳明学在第二阶段的教学宗旨。

  按照王门弟子钱德洪的说法,则为“居贵阳时,首与学者为‘知行合一’之说;自滁阳后,多教学者静坐;江右以来,始单提‘致良知’三字,直指本体,令学者言下有悟”。

  在这“三变”之中,“静坐”可以说是一种教学方法,而“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则为前后两个时期的教学宗旨。

  日本阳明学者冈田武彦曾言:“儒教的易简之学到了阳明那里,已达到了极致。”

  所以,如果要对“知行合一”、“致良知”进行解释,无须说得天花乱坠。

  恰恰相反,如阳明先生所言:“言益详,道益晦;析理益精,学益支离无本。”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且从一个角度,比如时代角度,言之。

  一种学说的提出,往往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对应着特定的社会现实,比如,孔孟讲学,目的是应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期望建立理想的人间秩序。宋代理学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源于应对佛教的挑战,等等。

  阳明学自然也不例外。

  在阳明先生所处的时代,朝廷以理学为官学,以之“治国”,以之“取士”。

  换言之,理学不再是活泼泼的学问,而是成了工具,成了教条。

  这,带来的一个结果便是,人们也都普遍地忘记了儒学乃是身心之学,而以儒学为进阶之路。

  比如,阳明先生曾这样写道:“由科第而进者,类多徇私媒利……惟欲钓声利,弋身家之腴,以苟一旦之得,而初未尝有其诚也。”

  也就是说,在这种局面之下,那些所谓栋梁之才者,所谓剥削硕儒者,实则多是醉心利禄之徒,简直堪称一群骗子。

  他们无安民之志,更无纾难之才。他们只知道聚敛、聚敛、不断地聚敛。他们口诵孔孟之书,却倒行逆施。

  与其说他们是儒学的信徒,不如说他们是儒学的敌人。他们将儒学,变成了皇帝的新装。

  如果为这种现象寻找一个起点,那就是“知而不行。”

  亦如阳明先生所言:“世之学者,如入百戏之场,欢谑跳踉,骋奇斗巧……其出而仕也,理钱谷者则欲兼夫兵刑,典礼乐者又欲与于铨轴,处郡县,则思藩臬之高,居台谏,则望宰执之要……适以行其恶也。”

  “知行合一”,即是在针对时人之病。

  而且,这个教学宗旨,也并非是形成于一朝一旦,而是阳明先生之经历所自然形成的一个结果。

  比如,《阳明先生年谱》载:

  他在11岁时,即向塾师发问:“何为第一等事?”

  塾师回答:“惟读书登第耳。”

  少年阳明反问:“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

  对当时的王阳明而言,这是懵懵懂懂之问,但对他的塾师而言,却无异于一声惊雷。

  这是因为,当口诵孔孟之书的成年人几乎都已经忘记了真正的孔孟教诲时,这个孩子问到了孔孟之教的根本所在。

  以今日之言言之,那个塾师,在当时就懵逼了。

  至提出“致良知”为教学宗旨时,阳明先生的教学对象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之前,心学的讲学对象为一般士人,在此之后,心学的讲学对象转向了所有阶层。

  他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他说:“除却良知,还有什么说得?”

  他说:“我这个良知就是设法的麈尾,舍了这个,有何可提得?”

  他说:“既知致良知,又何可讲明?良知本是明白,实落用功便是;不肯用功,只在语言上转说转楜涂。”

  他写道:“人人有路透长安,坦坦平平一直看。尽道圣贤须有秘,翻嫌易简却求难。”

  他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他称学生为“同志之士”,他耐心地向街头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聋哑人讲学。他认为,人无论老幼、无分阶层,只要立志、力行,皆可成圣成贤。

  他写道:“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他写道:“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他还写道:“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谩从故纸费精神。”

  他说:“我这个话头自滁州到今,亦较过几番,只是‘致良知’三字无病。”

  换言之,这是一个学习的方法,老师把这个方法指示给学生,学生按照这个方法,学而时习之,日日新,又日新。

  打个常用的比喻来说,方法,就是那个指向月亮的手指,目的在于让人看到月亮;就是那个捕鱼的渔网,目的在于捕获鱼儿。这月亮,这鱼儿,不在别处,就在每个人的心里。

  真正的老师,是你那个真正的自己。

  真正的学习,是自勉自学。

  《大明完人王阳明》读后感(六):本心是理想世界的路标

  关于本书的一次访谈:

  Q: 您好,何老师,您最近出了一本新书叫《大明完人王阳明》,当初为什么会选择王阳明这个人物呢?可以简单说说吗?

  H:之所以写阳明传,直接起因是去年我在网易历史频道写作一个“宁波人物”的历史专栏,阳明先生是余姚人,如今余姚地属宁波。

  当时,那篇文章的题目就是《大明"完人"王阳明:一个疯癫少年的宗师之路》,而且反响很好,网易跟帖有五万多条。

  一般来说,网易用户的跟帖,是质量很高的,也很有特色的。后来,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文类聚”文创中心约我写同题图书,就有了现在这本《大明完人王阳明》。

  我觉得吧,这本书放在“艺文类聚”这个品牌里,是很合适的。这是一个很年轻化的文化品牌,口号是做图书界的“无印良品”。我这个书呢,实事求是地说,好看,而且读起来很爽。

  Q: 写完这本书后,您的感觉如何?哈哈!

  H:我的感觉,首先当然是很累,创作过程中,熬了很多通宵。其次呢,当然就是很爽了。一大原因是题材本身。

  在古代的学者里,阳明先生是非常有个性的一个。他出生在一个富贵家庭,父亲是状元出身,而且是礼部高官。按照今天的话来说,这类家庭里的孩子,完全可以轻轻松松地“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可是阳明先生偏偏不这么干,他曾是不好好上课的“问题少年”,也曾是特别会玩儿的“五溺”青年。

  之所以如此,是他在11岁时即质疑科第的价值,正是这个质疑,引领他走上了真正的读书路。后来,在悟道之后,他也不改“和乐坦易、不事边幅”之风,而且还是一个“毒舌”导师。

  为什么我这么说,大家看了《大明完人王阳明》,就明白了。

  Q:您觉得这本书在什么样的情景下阅读比较惬意?

  H:每个人都有一些读好情景的喜好。这个书,居家可读,旅行可读,可佐茶、可下酒。具体是哪个情景,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读得爽。

  在此,我们可以举一个阳明先生教学的例子:有一天,阳明先生正在讲学,因为天气很热,他就让学生们扇扇子。一个学生说,先生在前,我们不敢。阳明先生就训斥他:“圣人之学不是这等捆缚苦楚的。不是装做道学的模样。”

  也就是说,在阳明先生看来,圣贤不是表演出来的,你们装个严肃的样子做什么?要学,就要从根本处学起,学圣贤之自然,学圣贤之思无邪。诚于中,当然形于外。真正学到位了,即可我行我素。

  Q:对您来说, 历史与我们的现代生活有什么重要的联系与启示吗?

  H:说到这一点,我想起来昨天在微信群里看到,我的母校武汉大学刚刚为本科生开设了两门基础课程,一个是人文社科通识课程,一个是自然科学通识课程。其中,在人文社科通识课程里,历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占了这门课程的很多内容。

  这是因为,教育其实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这两门课程所代表的通识教育,另一个部分就是专业教育,比如这个学广告,那个学新闻,那个又学材料化学。简而言之,第一类学习让我们做一个更好的人,第二类学习让我们掌握更好的技能。两者缺一不可,后者让我们安身,前者让我们立命。只是,因为现代教育的专业化倾向,以及现代社会文化的工具化倾向,在很多时候,人们忘记了还有通识教育、立命教育,而且也根本意识不到这个教育的重要性。

  以阳明先生的故事为例,通过这方面的历史教育,我们可以学到很多,让我们的生命更有品质。对此,我觉得,大家可以搜索一下“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并认真琢磨一下。

  Q: 最后一个问题哈,何老师,最喜欢书中的哪一幕呢?

  H:很多。只能选一个的话,我选阳明先生还是一个孩子时,对塾师的一次发问。

  《阳明先生年谱》载:十有八年壬寅,先生十一岁,寓京师……尝问塾师曰:“何为第一等事?”塾师曰:“惟读书登第耳。”先生疑曰:“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

  按照今天的话来说,塾师当时就懵逼了,不知如何作答才好。

  这是因为,当口诵孔孟之书的成年人几乎都已经忘记了真正的孔孟教诲时,这个孩子问到了孔孟之教的根本所在。

  对此,日本阳明学者冈田武彦这样评说道:“王阳明当时虽然年少,却一语道出了圣学的的真谛。但当时的王阳明并不清楚,这句话会给他以后的人生带来多大的影响!”

  现实世界总是不完美的,有时甚至很混蛋。

  本心是理想世界的路标。

  后来,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后,设席讲学,出示《教条示龙场诸生》,即龙岗书院学规。

  学规的第一条即为“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

  心学的诞生,是一个结果。

  少年阳明之立志,才是起点。

  《大明完人王阳明》读后感(七):王阳明的心学伟大的地方是什么?

  之前在悟空问答的一则回答:

  真正的伟大,是人人皆有之良知。

  一部《传习录》,其实全是话头,“致良知”三字,亦是话头。

  如此而已。

  阳明先生这样说:“我这个话头自滁州到今,亦较过几番,只是‘致良知’三字无病。”

  换言之,这是一个学习的方法,老师把这个方法指示给学生,学生按照这个方法,学而时习之,日日新,又日新。

  打个常用的比喻来说,方法,就是那个指向月亮的手指,目的在于让人看到月亮;就是那个捕鱼的渔网,目的在于捕获鱼儿。这月亮,这鱼儿,不在别处,就在每个人的心里。

  真正的老师,是你那个真正的自己;真正的学习,是自勉自学。

  比如,在《咏良知四首示诸生》中,阳明先生写道:“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又如,在《示诸生三首》中,阳明先生写道:“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谩从故纸费精神。”

  简而言之,相信你自己,那个真正的你自己。

  这个回答貌似很不严肃。

  实际上,阳明先生讲学,也不是一副严肃的样子。王门弟子徐爱,这样描写其师形象:“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事边幅。”

  阳明先生讲学很幽默。

  《传习录》载:

  阳明先生正在讲学,他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弟子王于中听得很认真。

  阳明先生忽然扭头看着他:“尔胸中原是圣人。”

  王于中赶紧站起来,说这可不敢当。

  阳明先生说:“此是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

  王于中回答:“不敢。”

  阳明先生说:“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不得。”

  王于中笑受。

  《大明完人王阳明》读后感(八):怎样理解“心学”的“心”?

  之前在悟空问答的一则回答:

  先发两幅常见的图片。

  图片一:

  图片二:

  阳明先生说:“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假外求。”

  他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焦循释:“良知者,良心之谓也。”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个回答特别简单。

  那么,再看一下阳明先生曾经怎么说。

  他说:“言益详,道益晦;析理益精,学益支离无本……世之学者,章绘句琢以夸俗,诡心色取,相饰以伪。”

  他说:“良知本是明白,实落用功便是;不肯用功,只在语言上转说转楜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