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彼年此时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彼年此时的读后感10篇

2018-08-05 04:15: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彼年此时的读后感10篇

  《彼年此时》是一本由闫红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272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13-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彼年此时》读后感(一):每一页都是过往

  小城年轻人青春都市到底有什么不同。也许,就在于那一条条终归汇在一起的小街,一座座栽着瓜果梨桃的小院。都市是小城的他乡梦,是如盖茨比的繁花幻境,是想一心飞走的他,她,他们,心中的应许之地。小城于都市,则是一场睡不醒的田园梦。 这本书把人带到那个远去的曾经

  看了一多半,书中的记述是如此令人有代入感。那些几个年轻人聚在一起形成的小团体,彼此两两的爱慕,猜忌与暧昧。让我不禁想大学时曾经的曾经。我们总是感叹青春短暂,但正因为有这样那样的遗憾与不舍,才在巨大回忆悲伤圆满完成了“致青春”的举动

  在年纪还轻之时,我们喜欢假装老练,总以为遮盖自己弱点就会在未来画布上先他人一程。而今真的到了这个年纪,却希望年轻,再年轻一点,想握住那颗最后的幸运之果,像永恒不老的道林格雷一般,将所有的疲倦,死皮,统统锁在不被人看到的画像

  继续读,每一页都是致青春的一页,一页一页间,希望能回到曾经放声大笑,泪流不擦的过往。

  《彼年此时》读后感(二):我们还在彼年活着

  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在地铁里。突然想起一句同事说过的话:虽然不太喜欢家里的那些人,也不喜欢门前那些长舌妇总是说别人,但是每次总是按耐不住想回去看看,哪怕看到的都是些不好事情邻里之间互相吵架,她也要回去看看。因为这辈子好像与那种生活无法割舍,虽然不是那么美好

  其实并不是过去有多美好,而是从出生,你生活的味道就已经形成了。我有个同事,很漂亮的四川小女生,总是跟我说,北京不是家,四川才是家。理由就是:四川有好多好吃的,就算会做,工序材料什么的和四川一样,也做不出那样味道。仔细想想,就那么个道理。因为各地的水不一样,炉子也不一样,所以烧出的味道也不一样。所以北京没有家的那种味道,自然北京也就不是家了。

  我不知道他现在是不是真的回去了,是否拖着老公,带着孩子回去了。不过,我知道,他肯定会常回家看看,找找家的味道。因为在北京,即便结婚、生孩子,有了名义上的家——房子、孩子、老公,可还是没有家的味道。所以,虽然回家听老妈唠叨很烦,听老爸教导很厌,听邻里吵架很燥,但是只要有家的味道,一切统统没有问题。其实新家也是家,但是那个味道和老家的味道不一样,而那旧旧的味道早已把你嗅觉的味道锁定了,所以凡是和这个不一样的,统统不是家的味道。

  不过,现在就是想回去,也回不去了,就像闫红说的,我想回头看看,却发现,再也回不去了……是的,过去的人可能都不在了,年轻的外出打工了,年老的早已失去,留在家里的只是那些不认识的孩子或者外乡嫁来的媳妇;过去的地方也不在了,拆迁、征地、环境污染,早已把该破坏的都破坏了,美好一丝也没留下;只是,过去的故事好像还在一遍又一遍的发生着:哪家婆媳不和,哪家人离婚,哪家孩子考上大学,哪家妻离子散。所以,我们现在能找到的大概也就是过去的故事吧!

  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过去的影子,小城市的人大概就是这样活着,不精彩但是很生动。只要你肯发现,你会觉得,其实你现在还是在彼年活着,不紧不慢,不徐不疾。

  《彼年此时》读后感(三):那些美好时光

  很喜欢闫红,之前就看过她写的《误读红楼》,观点独特,我很喜欢。这部《彼年此时》我看了作者小时候的那些记忆,她的妈妈外婆,还有小伙伴们,也唤醒了我的那些美好时光。

  小时候我也是穿着姐姐们穿不下的衣服,我穿起来的时候总会有点大,这在我们的小村子非常普通,对穿着真是没有那么在意,我记得自己真正在乎的时候,是在初中,看着别人穿着漂亮的裙子自己会羡慕起来,然后和爸爸吵着要买。

  妈妈对我们很温柔,凶的时候很少,我有一个邻居,他妈妈整天揍他,每次我路过他家门口,看见他被打的哇哇大哭的时候,我就紧紧拽着妈妈的衣角暗自庆幸自己有那么好的妈妈。

  小时候吃的零食很少,只有在我阿姨或者外婆从上海回来,我才能吃到大白兔奶糖还有巧克力,还有上海特产烤麸,令人回味。现在让我吃太甜的东西我都会嫌腻,那时候却非常喜欢。

  我最喜欢的就是一家人去外婆家玩,不光有很多好吃的,还有好玩的。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去外婆家摘扁豆,外婆家的菜园很大,扁豆藤就缠缠绕绕了半边墙,爸爸踩着楼梯最高的地方摘,我们就在下面摘,最后摘了满满一菜篮子紫色的扁豆带回家,非常开心

  读着《彼年此时》,想起那些点点滴滴岁月流逝,外婆也离开了,但那时温暖的记忆,外婆给我们的爱,早就化为另一种地久天长

  《彼年此时》读后感(四):一个敏感者的童年世界

  即使不认识的人读《彼年此时》,也会留下强烈感受:闫红是一个那么敏感的人。而作为朋友,你会多出一层从交往中来的感性的喟叹:闫红的敏感,敏感到她的眼睛从来不是静物,永远照相机在感光。你会觉得有这样好的记忆力,这么深情观察力,不去写小说是不是太可惜了。转念一想,对太敏感太丰富的人来说,诚实永远是虚构障碍。他们借了许多别人家的故事,不过是在抒发自己难以吐露的情怀

  之前,闫红写过几本文化散文,已在读者心中留下很深的烙印。她写陈圆圆、董小宛也好,写张爱玲和胡适也好,都是从人情角度去揣度、去体谅,在流行歌曲节奏里,有一种“一个都不放过”的老辣与深刻。她是那种一直走到最深处仍停不下来的人,单单用古典形容她,太错位;用玲珑心,则过于小清新。闫红的文字有一种徽派女子率性的泼辣表面缜密安静内心如酒。可以想见,这样一个知人阅世得近乎剔透的人,恰恰在生活中是不自如的。这几乎是好作家的铁律。

  具体到这本书,这绝不是普通风景。闫红对童年的回忆,带着一点哭腔,又是冷静、逼仄到极致写照

  “比如鸭子,我总觉得鸭肉有些腥。那些鸭心、鸭肝、鸭大腿,我实在吃不下去啊,磨磨蹭蹭,等全家人都吃罢离席,我妈洗碗去了,我便迅速地把那些东西放口袋里,转身塞到抽屉的最后一格。”即使普通到饭桌上的食物,也带有强迫症的异色。“迅速”二字,已足够让人领略彼时一个孩子内心的惊惶。

  更为纠结的是闫红回忆自己的母亲感情极其复杂,又赤裸裸的全部坦诚。她说起妈妈怎么打扮她,特地指出“上面说的这些,全是我六岁之前的事”,“六岁之后,我妈对于我的穿着,有种心灰意冷潦草。要么是从我小姨那里接过来的旧衣服——我骨架大,撑得起;要么就是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比如某年的新年,我妈拿了一件绿军褂给我蒙袄,天哪,绿军褂流行是二十年前的事儿,再说那件衣服上还有个补丁。”

  这种对生活的极端敏感在书里随处可见。上面这段描述,最让人揪心的是那句“我骨架大,撑得起”,包含了一个孩子近乎屈辱辛酸父母养育恩情里往往套着细到一件衣服,一顿饭的刻骨铭心伤害。孩子的心最如明镜,即使能够体谅父母的难处,也不易释怀。

  “对于我来说,我妈周围的三尺之内都是禁地,偶尔靠近,便有杀气袭来,锋芒在背,分外的局促。”类似挨打、挨骂的经历,几乎人人都有。但在闫红笔下,有着惊心动魄的伦常意味。她清晰地记得有一次妈妈生病了,在房间里呕吐,“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走进房间会不会讨一顿骂?病中的她,余威不倒,连那呕吐声,都带着强大气场,似乎一秒钟就可以转变为咆哮”。这种对亲生母亲情感上的疏离、不安全感,是几代人的共同记忆。这五六十年,家庭关系多少是失序的。但没几个人敢于解剖这种表面的“祥和”,内心深处亲情之殇往往被“常回家看看”的主旋律潦草覆盖着。

  回到揪心的一刻。少年闫红在房间外踟蹰,实在听不下去了,才走进去,把母亲呕吐的盆倒掉。端着盆出去时,母亲在身后冷笑:“你都不敢进来了,我将来老了还想指望你?”多少年过去了,这一声冷笑恐怕还会回响在闫红心头。“现在想来,我妈那一刻的心应该很冷,以为我是怕侍候她,却不知,弱小如我,不过是心有余悸而已。”此时此地,闫红的笔下已经有了一丝“俱往矣”的原宥。人性温情一面,有时候也是粗粝残忍的,比如我们对最亲近的家人犯下的言语伤害不知凡几,这种伤害也是本质的、心的伤害。在世俗化的家庭关系中,这一切都可以被一笔带过处理得云淡风轻。但闫红是较真格的人,不愿假装的人,她用显微镜去探照、正视看上去神圣温馨人类情感,照出它不堪的另一面。

  成人后,她常听母亲聊起别人家的琐事,母亲轻描淡写地说:闺女就是一门亲戚。“啊,这就是答案了!”闫红在心里惊叫起来,“我原是敏感之人,抓住这句话,我近乎疑邻偷斧,爸妈对我弟弟说,你不要那么辛苦,将来我们这一切不都是你的?我微笑地听着,想,我并不想要什么,但,这种泾渭分明的话,是不是最好不要当着我的面说?”

  闫红曾多次提到过“存在感”,这些狰狞、细锐的回忆,就是她对自己“存在感”的交代。她写被她抛弃的童年友谊,写小县城马路求爱、写在海边小城吐血而死的大伯,写公共浴室里的陌生女子,写老师的“冷暴力”……在70后、80后一脸甜蜜地回忆童年往事的当下,闫红不合时宜地指出,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多么愚昧粗糙盆景里。多少童真的回忆,都化为对荒漠人心一厢情愿的粉饰。

  我想引用伟大心理学家荣格的话,来题记闫红的《彼年此时》——“我的一生在外在性事件方面无独有偶贫乏的。对于它们我没有多少话可以说,因为它们会使我觉得空洞和不具体。我只能根据内心发生的事来理解自己。“”我很早就已有这样的顿悟:对于生活的各种问题及复杂性,要是从内心里得不到答案,那么它们最终只具有很小的意义。外在性的事根本无法代替内心体验。”

  闫红显然忠于自己的个体记忆,她书写的是明确的“底层人民口味”,一个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人对生活的忠实回忆。谁又能说这不是一部对过往有所铭记,对当下有所启迪的个人史呢?这样的“草根姿态独立书写,是知识界所欠缺的。闫红有一种让人钦佩,无所顾忌的胆魄——无论我们怎样枯萎过,但“我知道我配得上我自己,我就是我那真正的自我”(荣格)。

  (已刊于《新京报》书评周刊

  《彼年此时》读后感(五):最好的时光和最初的伙伴

  看完闫红这本书,只用了两个晚上。

  很喜欢闫红的书,从她写张爱玲的书开始语言简单文艺,不绕口,很好读,是我喜欢调调

  尽管这本书只是闫红追忆了自己的小时候,但还是很好读。

  童年那些最好又最敏感的时光,在闫红的笔下一一写来。很显然她是70后,我是80后,可我仍然佩服她的记忆力,小时候的一点点小心思,那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居然能描画得清清楚楚。而我现在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却一切都模糊了。

  但看整本书的过程中,我还是毫无意外的追忆了很多自己小时候的事情。爱幻想又敏感容易受伤的童年,那些分别后就再也没见过的小伙伴,那些以为会做一辈子伙伴的小朋友,没想到一分别就是永远。

  我忍不住给几个久不联系的小伙伴打了电话。可是又不知该聊些什么,只能寒暄一些近况,知道她们一切都好。

  每一个小伙伴和那时的时光,开始清晰的回到我的脑海

  我好想念她们,可我们却永远都回不去了,对吗?

  《彼年此时》读后感(六):我们还在彼年活着

  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在地铁里。突然想起一句同事说过的话:虽然不太喜欢家里的那些人,也不喜欢门前那些长舌妇总是说别人,但是每次总是按耐不住想回去看看,哪怕看到的都是些不好的事情,邻里之间互相吵架,她也要回去看看。因为这辈子好像与那种生活无法割舍,虽然不是那么美好。

  其实并不是过去有多美好,而是从出生,你生活的味道就已经形成了。我有个同事,很漂亮的四川小女生,总是跟我说,北京不是家,四川才是家。理由就是:四川有好多好吃的,就算会做,工序、材料什么的和四川一样,也做不出那样味道。仔细想想,就那么个道理。因为各地的水不一样,炉子也不一样,所以烧出的味道也不一样。所以北京没有家的那种味道,自然北京也就不是家了。

  我不知道他现在是不是真的回去了,是否拖着老公,带着孩子回去了。不过,我知道,他肯定会常回家看看,找找家的味道。因为在北京,即便结婚、生孩子,有了名义上的家——房子、孩子、老公,可还是没有家的味道。所以,虽然回家听老妈唠叨很烦,听老爸教导很厌,听邻里吵架很燥,但是只要有家的味道,一切统统没有问题。其实新家也是家,但是那个味道和老家的味道不一样,而那旧旧的味道早已把你嗅觉的味道锁定了,所以凡是和这个不一样的,统统不是家的味道。

  不过,现在就是想回去,也回不去了,就像闫红说的,我想回头看看,却发现,再也回不去了……是的,过去的人可能都不在了,年轻的外出打工了,年老的早已失去,留在家里的只是那些不认识的孩子或者外乡嫁来的媳妇;过去的地方也不在了,拆迁、征地、环境污染,早已把该破坏的都破坏了,美好一丝也没留下;只是,过去的故事好像还在一遍又一遍的发生着:哪家婆媳不和,哪家人离婚,哪家孩子考上大学,哪家妻离子散。所以,我们现在能找到的大概也就是过去的故事吧!

  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过去的影子,小城市的人大概就是这样活着,不精彩但是很生动。只要你肯发现,你会觉得,其实你现在还是在彼年活着,不紧不慢,不徐不疾。

  《彼年此时》读后感(七):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

  闫红的这本《彼年此时》甫一出版,我就入手了,都没看宣传文案,完全是出于对一个作家的信任而买的,因为她之前的书没有一本让我失望过。到手之后,看到腰封上写着“知名女作家闫红首部自述性散文,曾经的犀利文笔,化作如今的别样柔情。”之后它的宿命就是待在书架上层了——如果闫红不再犀利了,不再一眼洞穿生活的本质了,那我干嘛还要看她呢?这次因为旅途中适合看点轻松愉快的东西,加上我那点八卦精神,才让它有机会从书架上走下来。

  可还没看完我就想骂写推荐语的编辑,这不是误导嘛,闫红明明还是那个闫红,所谓柔情不过是表面,回忆性的文章怎么可能没有感情呢?可是文字的背后还是那双如刀的利眼,下笔的还是那个毫不留情的作者。

  写自己大都不好写,尤其是写一开始就注定要出版面向公众的自述性文章,太过自我,一不小心就矫情了,一味照顾读者,又委屈了自己的笔。在写法上,一味写实一定会琐碎又乏味,而往哪个方向虚化,虚化到什么程度,就是见出作者公里的时候了。

  闫红这本书不能算十分好,但在度的把控上却是一贯的高水准。读来不会让人产生任何不适感。

  在犀利这一点上,她也不输从前。

  她在《哪一种爱不千疮百孔》中说张爱玲对身边的人毫不留情,几乎所有被张写进书中的亲戚都恨她。

  我想如果闫红的亲戚们拿到这本《彼年此时》的话也会有一种爱恨交织的感觉吧。比如她写自己的母亲:

  「在我心里,她的“气场”一点点消退,还原成一个小女孩:在医院里出现过一次的,想吃韭菜蛋饼的小女孩;童年的月光下,刚看完继母的脸色听完父亲的叹息又被叔叔们围着欺负的小女孩;若干年前的大夏天里,怎么用力也追不上母亲的脚步的小女孩,每一个小女孩,都应该被好好宠爱。」

  写寡居的姥姥:

  「她那样下劲儿地在以前居住的村子里争取一块宅基地,因为那是我姥爷他们家聚族而居的村庄,埋在那里,似乎可以证明,她还是于家的媳妇,她不是一个孤魂野鬼;她热情地接待我姥爷家的亲戚,由此居然抛却多年恩怨,把我姥爷她妈,她的前任婆婆接到我家来住了几天,她徒劳地抓住一切机会,想跟我姥爷建立某种哪怕是一厢情愿的关系,她一直怨恨施姥多过孟姥,因为,施姥的存在,不由分说地说明,她所有努力的徒劳。」

  写家人对异于常人的大伯的议论:

  「 他们乐于,把他渲染程一个盖世无双的风流荡子,虽然,最终是失败了,可是,在凡人堆里,终究是一个光华璀璨亮光闪闪的一类,在他带来的伤痛远走之后,我们愿意想象,我们生活里,有过那样一个视小心翼翼的庸常生活为仇的唐吉可德。」

  写……

  如果身边有一个人了解你懂你当然是一件大好事,可是如果有一个人像闫红一样能看到你内心深处连自己都没有发现的地方,无疑是很可怕的,而更可怕的是她还是个写书的。

  我一直认为闫红是看懂了生活本质的人,无论是写秦淮八艳,写张爱玲,写胡适情事,写红楼梦中人,写诗经里的爱情,她都是带着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在写。我有时候会想,这样犀利,把什么都看透了,多没劲儿啊!可是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闫红只是看透,却并没有看破,在字字见血的文字背后她仍然有一颗温柔的心,就像她把姥姥的心理如前所引的那样分析了异同之后,还是会说“她再怎么折腾,我也没办法,把她抽象成故事里的人,我爱她”。书中更多的是写她自己,因为她是每一个故事的参与者或旁观者。她毫不避言彼时的自己的窘迫和难堪,也从不掩盖自己的早慧和那一双冷眼。

  彼年彼时的故事早就远了淡了,可是在闫红笔下又活了过来,我以前也常常想要把过去写一写,可总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搁置,如今终于看到一本平淡出透出新意的怀旧读本,也可以一偿自己的遗憾。看完此书,心里回荡的都是姜育恒那首《再回首》的歌词——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

  彼年,别人的故事已经远去,此时,生活这一场修行还要继续,在路上的我们只能且行且思,边走边叹。

  《彼年此时》读后感(八):岁月悠远的札记

  很喜欢闫红。

  从腾讯《大家》的栏目里,看到她评论红楼人物的文字,十分惊喜。一篇一篇全部统统读过。不满足,又去找了她的《误读红楼》、《诗经往事》、《她们谋生亦谋爱》等等看。一是独特的敏锐,能够捕捉到《红楼梦》、《诗经》等作品文字中的微小信息,并抽丝剥茧,解读出旁人未曾

  看出的新意,而且并不让人觉得牵强附会,只感叹闫红的敏锐和聪慧。二是真诚,闫红很有才情,却并不以此炫技,她的文字很漂亮,但更吸引我的是藏在文字后面的那颗能与作者共情、又抽离理性的心。读后,很有代入感,对人物、对事件的理解也并不那么黑白分明,在她笔下,世故的人也有悲凉、无奈的一面,强悍的人内里也有柔软、脆弱的角落,人人都是

  俗世中的生灵,有善有恶、有美有丑,混杂其间,构成了无比绚烂的万花筒。

  《彼年此时》是她自己回忆的一份札记。里面大多数的人物、事件都在她新浪博客里面有的。可重新去读,仍然很感动,里面淮北乡村、小镇风土人情气息扑面而来,人物都活生生的,有舍家弃子私奔的恋人,有平和善良淳朴隐忍的老妇,有被时代裹挟的爱恨情仇,有孩子对父母的怨愤和依恋……。在文中,闫红不再是以往评论文章中那个冷静客观又多情善感的旁观者,而变身成为这些故事的主人公、亲历其中的配角,她在写到自己的时候,也照样剖析,不忘给往年的自己开个嘲讽的玩笑,一点不自恋,也不粉饰,颇有点张爱玲的冷静笔锋。尤其在女作家里,是挺难得的。O(∩_∩)O

  期待她的新作。

  《彼年此时》读后感(九):彼年此时,与往事干杯

  作为读者,喜欢上一类文字,会不自觉地赋予其创作者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的设定。如果恰是位女性作者,一定还有“美丽”这个词的光环。即使有一天见到庐山真面目,也不会有失望,因为文字的美好足以弥补作家也是普通人的局限。如果文如其人,尤其是女作家,更会带给读者对自身判断力的满足和自得:“我喜欢的文字果然是出自这样赏心悦目的人。”闫红就是这样的一个文如其人的创作者。

  在我杂乱无章的阅读生涯中,曾与无数作者“神交”,闫红无疑是我喜欢的文字创作者中、现实中、物理距离最近的一位。(这句话说得多别扭!)我们生活在同一城市,我几乎每天都能阅读到她见诸报端的文字。在今年纪念世界读书日的现场,有闫红新书《如果这都不算爱》的签名售书活动。我的一位忘年交是闫红的“超粉”,人山人海中她不仅得到了闫红的亲笔签名,还与闫红肩挨着肩亲密合影。我天生不喜欢人多热闹的场面,宁愿远远地旁观。事后老人家兴奋地将合影发给我。相片上的闫红和现实中的闫红一样美丽,微笑中透着知性、谦和、自信。

  时隔半年不到,闫红又出新书,读《彼年此时》,像在读自己。我与她有太多相似的经历、相似的情感,因此有数不清的共鸣和感动。与母亲的感情纠葛也许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道不清说不明的爱恨交织。闫红用一句话一针见血:“哪一种爱不千疮百孔”。闫红写到记忆中唯一个和母亲嬉闹的片段,“其他时刻,我妈就像一只惹不起的老虎,一触即发”。而我的印象中,连“唯一”也没有。摆渡记忆所有的角落,唯有一次母亲逼我午睡,我闭眼睛装睡,装着装着就犯了迷糊,隐约间感觉母亲用手指描摹我的眼睛、鼻子、嘴巴,轻轻的、痒痒的感觉至今犹记。在那一刻老虎变成了慈爱的羊,她在想什么?母亲的那个时代,人们对爱的阅读理解远远不如今天来得自如深刻。物质的贫乏让人难有闲暇思索爱的问题。我们幼小的心灵渴望母亲最多的爱,如今想来,于生活奋力挣扎的母亲又从哪里得来爱?读完这篇,在与母亲多年的感情纠结中,我豁然开朗。过去总站在自己的立场,内心默默谴责母亲的严厉粗暴。现在试着站在母亲的那边看,她把最好的时光、最好的物质都献给了家庭、留给了孩子,颤颤巍巍步入无助的老年,曾经的骄傲霸道渐渐失去踪影,留下身体日渐衰弱和对儿孙无法割舍的牵挂。我要多给母亲一些爱、耐心的爱。爱没有完美,再亲的感情也可以千疮百孔;爱有宽容,我要尽力弥补创伤。

  闫红写儿时的小伙伴们,走着走着就散了。我们有多少童年少年时纯真的友谊,以为今生牢不可破,以为可以一辈子在一起,走着走着就散了。人生就是这样缘起、缘聚、缘散。“有谁能停下来?让我住在过去里的灵魂,追上我随波逐流的身体。”闫红用精准的文字描述一个文艺少女的内心世界,成天怀揣着想象,想象每一个遇见的人,背后都可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恨情仇。想象自己,不甘平庸,与庸常为敌,“要在一波三折死去活来中,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有故事的人”。

  既然是回忆,就时时有当下心情的对照。曾经沧海的心,正像闫红描述重庆山城的灯光,“没有当年那样一颗宣纸般善于吸纳晕染的心,再美的风景,都像油纸伞上的水滴,融不进分毫。”读到此处,我的心竟有一霎撕裂般的痛楚。我不惧怕人生老之将至,但我恐惧心的冷却。如果没有一颗温暖的心,如何去感受人世间的美好。

  闫红在书中回忆自己的童年少年,也书写记忆中亲人的遭遇。近来,很多知名作家写故乡的人和事,如民间修史。作家野夫说,“如果世界真是无神的,生命则是一趟有去无回的单程旅行。人类潜意识畏惧的并非身体的死亡,而是对恍惚没有来过此世充满了隐忧。记录家族里的人和事,才能让过往的生灵,复活在人类的共同记忆里。”闫红寥寥数笔写姥姥、姥爷及姥爷的三次婚姻,个人命运在时代悲剧中沉浮,生动描写刻画人性的善良与虚伪,那传奇的情节完全可以写成一部长篇小说。而闫红从女性视角出发,写故乡的人和事,少了男性作家刀削斧刻的锐利,多了儿女情长,仿佛再多的恩怨都逃不脱一个“爱”字。

  读《彼年此时》,如与往事干杯。闫红的文字如纤纤素手撩动心弦。此刻有点后悔没有和忘年交一起“冲锋陷阵”,面对面感受闫红的气息,那种气息“比时光机器还要快,瞬间就能带你回归。”期待着下一次阅读,期待着下一次遇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