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通灵者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通灵者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06 04:58: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通灵者经典读后感10篇

  《通灵者》是一本由唐朝晖著作,24.80元出版的2013-4图书,本书定价:258,页数:,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通灵者》读后感(一):通往心灵澄净之路

  一个人的心灵简约史;所有人的心灵通史;心灵是人类故乡思想的故乡。通往它的路始终是饱蘸情感笔触!也只有唯此,才可以达到心灵的彻悟,人生的回望与前瞻,我们每个人都在行进着!!!

  这是一个旅行者心语

  这是一个漂泊者的备忘。

  这是一个灵性诗人隔岸传来的吟咏;

  这是一个聪慧作家站在远山歌唱回音缭绕!

  《通灵者》读后感(二):通灵者的密码叙述:大时代小秘密

  1

  唐朝晖其人,为纯粹文学作家。用自己的笔,写自己想写的字。不媚俗不妥协。在一个人的白纸剧场进行内心演出。每一个词都是娴熟演员,他是导演。于黑暗处,寂静而喧哗。哪怕台下无一看客依然故我,凌空高蹈,演绎绝世大美。回响不在目下,定在后世

  唐朝晖其文,为日常事物的解密者。大都从寻常事物入手,如天空大地、星、森林青花瓷、沙发、马等,这些围绕在我们周围的寻常事物,大多人都是熟视无睹感受不到丝毫的新鲜,我们看到的只是疲倦枯燥,但是,我们不知道,这些事物的内部藏着一个宫殿,一个隐秘王国。谁能够深入其中?只有通灵者。在子夜幽冥时刻,通灵者骑着一缕星光,随着一股气流,在半梦半醒恍惚中,穿越到事物的核心。每一个事物的内部都记载着这个时代的秘密,是如此的细致丰富。只有通灵者窥见了一切,然后抄写下来。用一种散而奇怪文字。这种过程与曹雪芹在通灵宝玉的巨石上抄写《红楼梦》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唐朝晖抄写在了“中国瓷”上。曹雪芹与唐朝晖都是通灵者,他们看到了寻常人所看不到的一切,并写成带有密码的文字。正如他在《中国瓷》的开篇所写:“心灵的密码和暗语。/黑色的天空,铺天盖地,我寻找一种称谓,试图走出这段黑的年代之路。”

  2

  “担心放弃对黑暗的斗争。”唐朝晖如此写道。在坚持纯粹写作的过程中,我想,他也曾动摇过。毕竟黑暗浓重而无极。但是,他能清醒认识到自己的使命——“他握着铁路走向远方。/铁路永远通向远方。”朝着远方探索工作,他不曾放弃和松懈。这是一个人孤独战斗胜利也没有掌声事实上无所谓胜败输赢,因为没有考官裁判。这是一份艰辛崇高的差役,朝着人类诗意栖居的田园。真正和谐理想之境。

  我描摹着世俗卑微尘土,但我的眼睛向往天堂。一方面描写人间喜怒哀乐,另一方面写出美好的企盼。这是一种哲学思考,对人类终极目标反省。在后工业化时代,这样的吟唱者是清醒的乌鸦,躲在青松林中,冷静观察着人间的剧情,观察着在这个如火如荼大时代,各种各样让人疼痛的小秘密。除了乌鸦,同类的事物也有猫。这也是一个黑暗中的偷窥者。看到了一切,但又不发一言。唐朝晖自己也承认:“我与猫一样,是有使命感动物/与猫一起,在每一块阳光铺展下来的阴影中,在阴凉发现不同生活的质,它们以各种神情与我擦肩而过,我意会每一种动作。”唐就是这样一个黑夜中的漫游者,他看到了一切,用文字来表达。你是否看得懂,与他无关。

  3

  他说出了这个时代的晦暗和空洞同时又画出几颗明亮的星,为前往下一个时代的人们照亮前行的路。

  他说:“蝴蝶飞满屋子,一屋子的死亡,你说,你来到了我的房间:明亮的星。”在乡土的诗意七窍流血而亡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在蝴蝶横飞的尘世行走,充满了绝望悲哀。但是请怀着最后一丝温暖和明亮吧,这将是我们唯一的救赎

  2013年7月13日于天津

  《通灵者》读后感(三):我不会告诉你我看见了什么

  手边有一本书,看了很久,想着写点什么,曾经朋友之邀,写过几篇书评,但这不是书评,也许是读后感,也许是借题发挥新书叫《通灵者》,不喜欢这个名字,因为在我心中称得起这三个字的只有一位少年,那个发丝间沾满了丁香味儿的、目空一切的少年。

  写序的耿占春老师再次将这个问题提出,序言题目“什么是‘通灵者’”,让狷介的我有了几分释怀。的确,何为“通灵者”,我们并不该先入为主地给它一个狭隘定义界限

  相比,我大概更喜欢唐朝晖上一本书的书名,《梦语者》,说梦话的人,虽然,那本书在一年的时间里数度翻开都半途而废……浅薄如我未曾深谙人世道理,或许也因此无法深入写作者情怀

  相反,这本《通灵者》亦如其封皮的淡绿,文字有一种轻盈

  之前因为工作关系有幸结识了作者,因为自己也偶尔写诗的缘故,我习惯称呼他为前辈,一方面奇怪他的才华,一方面又奇怪他的无闻。虽然在诗歌界或者文坛或者其它各种领域,才华能力名气地位向来不成正比

  这让我想起前日与另一位诗人欧阳江河天时,他说,诗无达诂,好诗、坏诗,确实很难划出一个严格的界定。

  “但我们还是能区分,什么是好诗。”他补充一句:“不然,为什么这么多年还一直坚持去写。”

  这让我很庆幸那次偶然,让我没有错过这样一位认真的写作者,或者说,诗人唐朝晖。他写诗不多,更多的是一种散文化的表达,可以称为散文诗,虽然以我的浅陋,很多散文诗所达到的诗意是超越了分行诗歌的,它们更自由角度灵活随意中最见功力,比如我深爱的勒内夏尔,诗集中很多散文诗,堪为沧海明珠

  “在有人的地方,你将消失。”

  “你轻抚一群困兽,从容走进它们队伍。”

  “你这位老者,与顽童光辉同处。”

  “你消失,只有孩子奔走相告。”

  “为什么必须是他呢!我来设定为卡洛的画。”

  不知为何,有一种预感,或许某天,诗人们会丧失他们的语言、表达,就像画家失去画笔,只用眼神倾听、心灵歌唱。就像某位喜欢的诗人说过的:“凤凰万物中一声不响”。

  如同弗里达•卡洛的每一幅画都充满着生命意志,被痛苦与孤独孕育,《通灵者》的每一诗篇也充满丰富的阅读性。

  卡洛常常把自己画成“两个弗里达”,一个在忍受痛苦,另一个才是人们所熟悉的她。《通灵者》里的唐朝晖,似乎也时常分化为两个,一个轻盈,一个稍带沉重,一个飞翔于诗意的天空,一个行走于现实的大地。令人惊奇的是,他竟调和了这种矛盾,将其化为诗歌的张力,彼此对决却无关胜负

  “神性潜伏在那些不经意树木里,虽然你们被迫地稀疏散落在城市道路旁。”——《中国瓷•87》

  文章里反复出现的一个字,却是我多年来回避的:“神”。

  甚至其中一组重要的诗篇直接以此命名,你的神迹。他相信神?寻找神迹?向上和垂落,是写作者的两种姿势,如同生与死,似乎,这也是神意的构成?而我,却已丧失这种神性多年,一味地平行。

  他既在诗歌的天空飞翔着,又时时刻刻被泥土中的嘈杂挫伤。这份嘈杂里,时代的背景沉闷浑浊覆盖着大地之上一切有血的生灵。而欲望一如鬼魅,你听得到它的声音,看不见它的方向

  “他们竟然在嘲笑高尚纯净学习美德善良,还有爱情古老传统。”

  “为什么要选择天堂?

  因为,我们的土地……

  太脏……”

  为什么要寻找神迹?

  回到一个老旧的话题,作者一定是坚信人性本善的,他相信生命的诞生是源于一种对美的信仰,他相信婴儿纯洁,或许,他的坚持与寻找,是关于如何再次获得这种源头般的出发感,是满心灰尘的人,如何回到无的状态,没有语言,没有色彩,没有声音,没有理想,没有痛苦,没有爱与恨、忧伤烦恼,没有生也没有死。

  “飞机所经之地是虚幻的云、连续的云、一样的云,飘飘渺渺,飞进去,穿越它们,没有感觉,它却存在那里,阻碍着我的视线层层叠叠的云,与大地无异。有如我的生命,存在着?”

  “有一次从湖南回北京,是晚上,连续一个小时,我的脸紧贴着窗……”

  “因为光环照耀我看见了河水涟漪。”

  读唐朝晖,常常感到不够尽兴,很像Evelyn Waugh的小说带给我的感觉,Evelyn一直被称之为最能“忍情”的英国作家。这让我想起另一位女诗人曾说过,最好的写作是节制,人生,也不外如此。纵情泛滥其实是容易的。

  《通灵者》里让我倍感畅意的是很短的一篇小文,收在《晚安》这一辑。《明亮的星》是新西兰女导演简•坎皮恩拍摄的诗人济慈的传记影片,我曾因为这个电影爱上济慈。唐朝晖显然走得更远,他将视觉之美做出诗的呈现,更难能可贵的是,保留那份情感,那份足以持续一生温暖

  刚看到一本书的时候,我总喜欢随意地翻开,这本《通灵者》,第一次随意翻开时,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似乎是某篇文章的结尾,他写:“我不会告诉你我看见了什么”。

  最初看到这句话时候,不以为意,待到从头至尾读罢全书,似乎看到有“两个唐朝晖”,一个狂妄地说出上面的话,另一个则谦卑地伸出一双挚诚的手——

  我把它们送给你。

  2013.6.29

  《通灵者》读后感(四):通灵者的叙事。

  读过朝晖兄不少的文字,尤其是散文诗。最深的感触便是通灵。通而耐读。灵而有味

  朝晖试图将各种文体打通。以此挣脱文体写作的诸多圈套与局限。

  《通灵者》便是朝晖兄这方面所做的大胆尝试之一种。小说应该是充满诗性的。诗性是一个复杂体。简单说来,也便是文字的质地神韵,以及厚度

  想象雨天。买到《通灵者》。抱书在怀。从路旁的店廊走过。雨在种植自己。云朵堆积在屋顶上方。花店老板默默地吸着烟。穿一个大拖鞋。守在门口。天地间充满闲适

  《通灵者》应该是与这些碎片有关的。至少在一个有欲望读、却还未曾读它的人——且常常作如是想

  十多年来,我一直向往通灵之境,通灵而今已成为我生命中是一剂药。无论是味苦还是味甘,至少。此生与通灵有缘。

  建议你抽闲读读朝晖的《通灵者》。

  邂逅一本通灵好书。如同邂逅一次花开。一并值得好好珍惜

  《通灵者》读后感(五):通灵者:跨越多重文体的心灵独唱

  好几年前,经诗友空一的介绍接触到了唐朝晖先生的散文诗。印象最早是那一组《古庄》。在文本呈现上,与当时正欲风潮涌动的散文诗有着不小差异。他没有仅仅将大把情愫全然倾注在诗化的语言上,千篇一律地赞颂或感慨,而是通过自省式的精神记录,从内向外渗透出一种俊逸的清新之气,不仅带有浓烈独特的湖南湘乡地域色彩,而且和小说一样有着起伏的故事和深刻的人物形象,文学性与可读性浑然结合,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沿着那个路子走下来,他写出了大批精彩的散文诗作,无一不带有极强的个人风格。这类散文诗,在他的《梦语者》一书中得到了淋漓展示。我以为,这是近年来散文诗个人专著中最具探究性且值得特别关注的。

  和《梦语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他新近出版的《通灵者》。或许这两部书中文字皆出自某一个特定的阶段,不但语词上有诸多共通之处,其叙述脉络与艺术呈现也比较相近,都同样具备了小说的内质,散文的形态,诗的灵魂。这种跨越文体的写作,是对时下散文诗创作技巧陈旧、缺乏探索、语言单一有力冲击,也是对营造散文诗生态多元化的补充。

  诚然,两部作品单从书名上也会给人一种类似姐妹篇的疑问,但这并不意味重复,相反,唐朝晖先生以《通灵者》开启了其精神王国的新疆域。

  他以简约精准笔墨勾勒出村庄、城市的线条,或舒缓或曲直,让我们不仅看到了熟知的庸常,同时也穿越到一个无法洞见未知境地,充满变数、诡奇与神秘。然而,它却又连接着童年的故乡,也牵伸至心灵纯粹的异乡,相互制约,相互融合。那是直抵灵魂的内心独唱,是对本我最深切的触摸与自我观省。

  《通灵者》一书就是以这种向内的形式,反而表现出了向外的姿态。让人仿佛徜徉在波德莱尔著名的《巴黎的忧郁》之中。因为它们都极尽可能地描写出了人们在其所处时代的生存状况和丰富的精神世界,不同的是,一个表现的是时尚之都各层人物的命运悲喜,一个是游走于精神原乡接通性灵的诚朴吟诵。在灵动跳跃的文字之下,满溢哲思,闪烁光彩,正因为此,也使得《通灵者》更显得悠远而深邃

  相较于当下普遍意义上的散文诗,从个人来讲,我更愿意以新散文诗或反散文诗的称谓对唐朝晖先生的《通灵者》加以区分。相信在他所开拓出的新疆域中,新的散文诗创作定当蓬勃生长,莽莽榛榛,枝繁叶茂形成熠熠卓然的新风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