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历史的细节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历史的细节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13 04:17: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历史的细节读后感精选10篇

  《历史细节》是一本由杜君立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3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历史的细节》读后感(一):确实是一本好书

  胡适先生曾经说过:历史是一个任个人打扮小姑娘。在笔者看来这是中国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一种将历史工具化的观念。历史在今天看来都会不可避免的带上今天的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痕迹,但是在商业社会滥觞的今天,历史被戏说被打扮的方式却多种多样,远超越人的思维极限电视飞机场上有不知来路,有时面目可疑国学大师历史学家讨论中国历史的多少多少个启示,可以被称为历史的高端VIP版本;书店里有XX朝代那些事儿,其实你不懂XXXX,可谓是洋溢着亲切山寨味儿的历史;还有电视上洋溢着的穿越剧,可谓是迎合90后的小清新历史。在商业力量大众媒体的裹挟下,历史被工具化和戏说话,劣币驱散良币,真正的历史反倒淹没不闻。

  读到历史的细节这本书,对于作者是十分陌生的。看看封面,作者毫不避讳地说他是高中文化,民间草根。而书的内容洋洋洒洒,读起来没有一页是信息量不大的,看得出作者阅读过很多书,而且是真的读透了这些书,没翻完几页书,我就有一种翻过了一个山头快意。在这个一切都是快速化,表层化的时代出版社能够支持这么一位不知名的作者来写作这么一本有思想深度的书,可谓是十分有勇气的。

  正如同作者致敬的书《枪炮,细菌钢铁》和《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试图从物质器物层面来发前人之所谓发,讨论马镫,轮子机器世界中的作用。卡莱尔曾经提过历史就是伟人的历史,而马克思指出普通人才是决定历史走向主人。但是这本书的中心就是指出一些我们所没有重视过的物质因素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借此来分析为什么西方和文明走向和中国所不同。作者用自制的铁锹挖开了历史的表层,将一个我们所不熟悉的历史如拼图一般连接在了一起。而且并不是就这些器物层面谈器物,而是通过器物的演变过程总结了器物对于社会制度,社会组织体系心理倾向影响

  作者很善于深挖历史的表层。比如以往读者对于蒙古人匈奴人的理解就是他们十分勇猛,因此能够打败貌似强大的中原帝国。作者通过大量对于过去资料的考证指出都是由于游牧民族的马多,他们的马养育成本比较低。同时将西方和东方对比,通过蒙古人的马上雄风引到了对于西欧中世纪历程描述,将围绕马产生城堡制度骑士制度是如何引起西欧的社会变革抽丝剥茧。马确实是一种高贵动物,因此能够和人类产生很多的共鸣,读完这本书我也产生了和作者一种共同的感受,壮哉中华,几千年来却没有几个大智大勇人物!中国人信奉马上定天下,却只要手握政权就会将知识分子武士精神萎靡化,这难道是个巧合吗?看看今天的公众言论空间仍然能够感受到:有着绅士风度同时大智大勇的人仍然很少,大部分都在干着卖羊头挂狗肉营生

  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哲学指出,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会制造工具。而工具被人类制造出来以后,影响了社会和思想。中国和西欧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器物层面大家都很类似了,但是对于器物深处的制度逻辑和思维方式仍然是道不相谋。在世界越来越全球化的今天,这种现象的走向会写下今天的新闻和明天的历史。

  《历史的细节》读后感(二):读历史细节,谈草根著史

  人总是倾向于自高自大的。自拙作《中国人的紧箍咒》出版,我就有些忘乎所以,仿佛回到了“同学少年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时光。这时候,一位读者说:你看看杜君立的《历史的细节》吧,我觉得你们俩蛮像的,两本书可以一起看。就这样,《历史的细节》和杜君立的名字进入了我的视线

  我和杜君立先生是有缘分的。首先,《中国人的紧箍咒》和《历史的细节》都是13年4月出版的;其次,这两本书写的都是历史,而且都是东西方对比来写,差异就在《细节》是从外物出发,而《紧箍咒》是从价值观出发,就好像“内圣外王”,相映成趣,怪不得读者会推荐对比着看;最后一点,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我和杜先生居然都是草根作者,都不是历史或文化科班出身。这一点,最让我想把杜先生引为同道,因为,我们都是民间(社会)科学家

  一提草根作者、民间科学家,就有人立刻联想到《红楼梦》中的假语村言,狠狠滴看低、甚至是鄙视。其实,我在这里要强调一句:真正写出好东西的,往往是民科草根。爱因斯坦创造相对论颠覆了整个物理学体系,可他最初不过是一个专利职员,民科一枚。我曾经拜访百度,赞扬他们构建了中国史上最强大的知识体系——百度百科。百度的技术总监半自嘲半自豪地说:其实,我们这里都是民科。

  在中国,科班出身的文史专家们,不客气滴说:不看好他们。因为他们要为师承背书、要为职称背书、要为体制背书、甚至还要为政治风向背书。这样的一些人,出不来大师,丝毫不奇怪

  也许有人问,民科又有什么了不起?有什么成就?我的回答是,民科思想自由、民科人身独立、民科自成门户、民科可以独树一帜,任尔东西南北风。将来,在中国将有大成就的,我看好民科。《历史的细节》《中国人的紧箍咒》就是民科们人格独立、开放思想的结晶,就是未来民科大有作为的先声。

  最后,让我们回到眼下《历史的细节》。我评这本书,就是这几个字:视角独特材料丰富,值得细细品读

  怎么个“细细品读”?杜先生问:能不能给《历史的细节》写两句?我回答说:我看了两周,才读了三分之二。这是一本好书,值得细细品读!

  ——看好“草根著史”,推荐《历史的细节》

  文/孙继滨 《中国人的紧箍咒》作者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deaa4d01017olu.html

  《历史的细节》读后感(三):历史的另一张面孔——《历史的细节》读后感(完整版)

  历史的另一张面孔

  ——《历史的细节》读后感

  清明那天,城市在下雨。对于这一天而言,再合适不过了。雨从午后开始下起,在黄昏之前越发密集。当我带着一肩路灯洒下的雨水到家中的时候,杜君立先生的新作《历史的细节》就摆在了我的书桌上。虽然已经期待许久,但是,当这本书正在眼前的时候,我仍旧感到一种久违的愉快

  我与杜君立先生的文字初识是在12年,甫一见面大有恨晚之感。杜先生的文字符合我的阅读要求价值的向度、知识的耙梳、逻辑的论证、理性的行文……不仅如此,杜先生作为博客作家的写作已经有四五年的光景,在这种选择坚持当中,就有一种文字之外的用力,渗透到字里行间;这不一定是作者有意为之,但是,事实形成了这样只可意会的局面:你认同一种文字,就是在认同文字背后的思想和心灵。即使,这是一个文字泛滥的时代。

  杜先生将自己定位于“知识整合者”的写作角色,将这其中谦虚意味置于一边,倒是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文字走向的把握。网络时代,为所有人提供了平等且开放的知识资源平台。这是一个知识异常丰富甚至大大多余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知识的整合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艰难的。原因就在于,任何一种整合首先是价值层面上的,而今天,对于价值的争论和盲从,才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症结。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先于文字的就是自身的价值立场,而这个立场就决定了其文字的分量去向。也正因为如此,一名尚有常识的读者,不会把这个时代的写作者等量齐观,两个写作者之间的不同有时径庭,有时天渊;而在这种不同之间,我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文字,也就选择了我们自己的立场。

  杜先生的每篇文章篇幅都不短,在一个微博泛滥的环境中,这也许让他流失了一些缺乏耐心的读者;不过,这种文风也成为他的个人标志,而在我看来,一个在长文中纵横捭阖的作者,只有用一本书的篇幅才能真正表达清楚一个观点,而单篇的文章,只是这种写作的预演。因此,这本《历史的细节》就是杜先生写作的必然趋势结果

  虽然之前已经读过不少杜先生的文章,但是,这一本《历史的细节》让我重新认知于文字中建立起的作者形象。与作者单篇的文章相比,这本书像一篇更长的文章——有一本书那么长;而不同之处在于,作者用这本书重新检阅了历史——世界的历史,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了我们的历史。

  前几年,正是历史热甚嚣尘上的时候,听众和历史说书人一起过了把瘾:听众消费了历史,各种型号的“学术评书”名利双收,一轮互动下来,彼此各取所需。这不就是体制所希望的文化市场繁荣吗?按照这个模式聪明人早已经举一反三,开辟新的市场去了。但是,对于历史,我们又知道了什么?我注意到,所有的“说书人”都回避了这一本质问题,这就是学术和评书之间的性质区别:学术是方法论的,评书不是;一个历史的研究者首先应该出示自己的角度和立场,这才是进入历史的钥匙通行证。而这又往往被文化掮客混淆为严肃与娱乐的分水,成为说书人逃避历史的遁词。在这个意义上,真正对历史提出原创性观点、用这个观点解释历史、并且获得读者认可的作者,屈指可数。如今,在这张名单上,可以加上杜先生的这本《历史的细节》。

  杜先生从马镫、轮子和机器三种器物作为进入历史的罗盘,带着读者从蒙昧时代跨越野蛮时代,最后进入现代。这种通过器物而非阶级、制度、经济军事等等经纬耙梳历史的方法,虽非杜先生首创,但是,选取这三种器物,或者关键词,对人类文明史的重新编织,则是此书最大的亮点。通过这三把钥匙,读者可以获得一个全新的视角和立场去看待人类文明的发展。而这一全新的视角带给我全新的体验,并且对于一些长久困扰我的问题,昭示了另一种解答存在

  比如,中国是如何在历史上从世界中心变为积贫积弱、被动挨打的落后国家的?百年来,无数知识人意欲回答这个问题,其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历史的细节》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我们在轮子上输给了西方,也正因为轮子上的失利,使我们在机器的竞赛中遥遥落后。不仅如此,因为轮子的缺失,让我们在思维、观念、意识等精神层面与西方的文明进程分道扬镳,而这种中国观念又决定了我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必然不同于西方。于是,我们和西方在各自的命运中行走,直到在历史的时刻相遇。我们蹒跚走上现代化之路,并留下那些至今未解的问题。

  又如,西方是如何崛起的?不得不说,对这一问题,之前我所了解的内容语焉不详;有一段时期则归咎于殖民主义,甚至延伸为后殖民主义对现代世界的继续宰制;这些年又有制度论的说法……即使在对这些理论进行意识形态的过滤后,它们仍然只是一种宏观的理论框架,缺乏对局部以及细节的填充。无疑,《历史的细节》提供了长久以来我寻觅而不得的内容。此书对西方如何进入机器时代的描述精确到毛细程度,使我不仅看到机器是如何在西方被重新发明出来,也看到这种机器的发明,是如何影响生产,并催生了相关的学科;同时,机器的发明也带动了产业链的发达,使得机器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旋律。这种通过器物而串联起来的历史,对我而言更有真实感。使那些迷失在意识形态大词,以及抽象观念深处的理智得以抽身出来,换一个角度看待西方开启的机器时代。

  这只是我在阅读过程中诸多体验的一二,虽然这本书名为“细节”,也的确向读者展示漫长历史中的无数细节,但是,这本书通过对细节的素描,构筑了一种原创的“宏大叙事”,一种解读历史的“元话语”。无疑,作者已经用这种“元话语”成功耙梳了历史,使已经发生过的历史,在读者眼中呈现出另一张面孔。

  在我的阅读经验中,《历史的细节》是第一本同时代人,对人类文明史做出的原创性解读,这其中的历史意义,也许会在未来逐渐彰显。而作者的智慧眼光,以及注入文字间的精力心血,则成为了这本书。对于像我这样的读者而言,阅读它、享受它,就是对作者最好的感谢。而在这个迟来的春天,《历史的细节》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愿这只在料峭春天振翅的蝴蝶,可以掀起终结寒冬笼罩炽热风暴

  我相信

  写于2013年4月7日 夜

  《历史的细节》读后感(四):细节拼接:“草根才子”的自由写作

  2003年,如今被出版商贴上“草根才子”标签的杜君立在北京和深圳两地工程收入不错,也有闲暇时间,就以他身为农民父亲原型创作长篇小说《乱弹》,这成为他写作的起点,那一年他34岁。10年后,他的作品《历史的细节:马镫、轮子和机器如何重构中国与世界》在近乎“纯野生”的状况下,不仅靠口碑传播成为畅销书,还赢得野夫、许纪霖等众多知识界“大V”的认可和推荐。这本书从“器物”入手,选取了影响人类文明的三个角度—马镫/马、轮子/战车、机器/技术—以此为切入点来分析东西方文明发展的历程,走的是西方物质生活史的路子。这种写法的好处在于摆脱了传统的“宏大的政治史叙事”,所描述的都是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以细节来呈现历史的脉络。

  从出版的角度来说,这本书的序言是篇败笔之作:一是太长,将近两万字的篇幅,非常考验读者的耐性;其次,过于频繁的引用,也影响了阅读的流畅性。即便如此,我还是被他这段话所打动:“需要说明的是,本人只是一位业余作者,而非专业历史学者,因此本书的写作大量地借鉴汲取了许多国际历史学者的思想成果和成熟见解。换句话说,本书完全是建立在"二手"资料基础上供大众阅读的通俗历史文本,并非一本希图"创造"的专业历史著作。”“我更认为自己是一位"信息整合者"—把好东西介绍推荐给大家。”

  在众人皆以“学者”甚至“大师”身份自居的时代,这个自称“草根”的老实人显得分外诚恳。杜君立很多年的工作就是在工地当一个小包工头,他发现保安、民工……几乎人人都在看《明朝那些事儿》,但杜君立的眼界不止于此—他觉得当年明月与黄仁宇差距太大,没有思想—他的写作榜样是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房龙的《人类的故事》。

  攒够了八万元生活费,杜君立辞掉工作在家开始写作。此前,他已花一年半的时间精读了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等著作。从2010年9月起,他用一年的时间写了50万字的书稿,直到第二年10月份他的积蓄花光—又得出去工作养家了。实际情况远没有这么简单,写作的时候他其实连处理引用、注解的规范都不知道,加之出版上的一些问题(大概是出版方觉得太厚了吧),这本书没有注解、参考书目。不过,有热心的读者专门为他整理了一份,我数了一下,总计297本,多数是西方人写的通史、科技史、自然史、社会生活史等方面,在里面我居然还发现法国年鉴学派布罗代尔和日本京都学派宫崎市定的著作。

  有朋友跟我评价说这本书“引用过多,有卖弄的嫌疑”,关于这一点,杜君立自己在序言里面作出了解释:“有时候,历史与写作都只是一个拼图游戏,你所需要的只是将一些支离破碎、看似无足轻重的"细节"拼接在一起,最终你将完成超出你想象的新东西。”或许,这也是《历史的细节》这个书名的由来—透过小细节呈现大历史。比他更极端的人是本雅明,他在《巴黎,19世纪的首都》一书中甚至表达过“用引文来构成一部著作”的愿望。

  虽然并非科班出身,书中的不少细节眼光很精准。在“不平等的起源”一节,他分析中国轿子为何远较西方发达:“轿子这种独特的反轮子器具在西方文化中从未进入过社会主流,这也许是因为西方从来没有像中国这样人力竟比畜力更廉价。”“中国失去的不仅是马所代表的动力,还有轮子所代表的效率。装饰精美的轿子不仅未能促进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相反起到了严重的抑制作用。”(P127—128)他的观点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黄宗智不谋而合。在《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一书中,黄宗智对于宋明以后中国为何舍弃了更能节省人力的技术,而走向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有更为精确的论述:“庞大的劳动力供应抑制了为节约劳动而资本化的动机,并迫使农业朝劳动过密化方向演变。”(P316—317)书中类似的闪光点频频出现,发人深思。

  现在的杜君立每周一去工地,周五回家写作。前几天他晒出一份稿费清单:“《历史的细节》专职在家写作一年(无收入),合同稿费3万,捐给"立人乡村图书馆"1千,扣税4千,购书送人6千,收到不足两万,平均每月不到两千。”希望他即将出版的《历史的细节2》能卖得好一点。

  《历史的细节》读后感(五):《历史的细节》读后有感

  首先,感谢杜老师赠送这本书,这是对我等后辈学子的极大勉励。我细细读之,竟有些着迷。但是很惭愧,因诸多杂事,读得极为缓慢,有时一天只读2-3页,每读到精彩处我都会忍不住拍手叫好,并摘抄到记录本上。

  我一直以为历史是宏大的、深邃的,同时又是略微枯燥的。读过杜君立老师的《历史的细节》,我觉得自己已深入到历史的长河当中。杜老师以马镫、轮子和机器为切入点,别具一格,见微知著,有三个切入点连成一条条线(历史脉络)结成面(历史的演变),别具一格的讲述了历史的方方面面。

  长久以来,我们看历史、学历史都是通过空洞的历史规律来分析探究历史,但是就历史是如何演进、如何发展等诸多问题,我确实不知。《历史的细节》从具体器物的角度来解说历史的进程,选取了马镫、轮子和机器三个具体可感,微小平凡的事物解说“细节”是如何深深影响人类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如何左右着一些历史事件的结局。这彻底改变了我小时候所学的历史伟人解放人民,改变人们悲惨命运的幼稚历史信条。

  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的细节》对我来说有着思想启蒙的作用。历史不再是空洞的历史规律不再是历史伟人的个人功绩,而是由无数个细节汇聚而成,完成一个个历史的拼图。所以说历史就是一个个“细节”组成的历史。杜老师有一段话说得透彻、精彩:所谓历史的细节,就是打破宏大叙事的传统叙事模式,别具只眼,洞隐烛微,见微知著,以不经意的细节别开生面来梳理历史的细节包括马镫、轮子和机器对于历史的重要影响,又有以重大历史的视角,认为无数的细节连在一起,决定着历史。

  在这个历史长期被权力歪曲的国度,《历史的细节》是一缕阳光,对我们广大的学子来说,更像天空中的北极星,给我们以方向。我觉得历史的真相离我越来越近,而以前那个虚伪的历史伟人的历史终将会被无情的抛弃。

  书的封面有一只美丽的蝴蝶,很是引人注目。但又不知其寓意,只当是装饰。随着阅读的深入,我突然想到,蝴蝶代表着蝴蝶效应,即一些微小的事物对于一个事件甚至是一段历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它也隐含着人们常常忽视细节,只关注结果,由结果去反推原因。殊不知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过程,所谓的结果正是有无数个细节连缀而成。者无疑是对历史伟人决定论的当头棒喝,当真是痛快淋漓。

  《历史的细节》信息量级大,旁征博引,贯通古今。但这也造成了一些读者(比如我)在阅读时的困难。一些地方读过之后不知所以然,很是自卑,只有回过头去,一点点的琢磨,一点点的用心去体会。有时真正理解文意后竟有一种成就感,一种会心的喜悦。

  我一直信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的人生信条,这与杜老师所说的:“每个人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逻辑”相契合。在多如繁星的逻辑构成的长河中徜徉,去感知,去发现,是一种既痛苦又快乐的过程。感谢杜老师,给我们送来了一本好书,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最后,我想借杜老师的一句话说出自己的想法:“一本书改变不了世界,但一本书可能改变一个人,从而改变历史。”

  《历史的细节》读后感(六):邓峰:从技术到思想:一种新的历史视角——读杜君立先生《历史的细节》

  在喧嚣的图书市场上,杜君立先生和他的《历史的细节》无疑是一个独特的案例。上市一个月以来,一周售罄,3次加印,连续数周在历史类新书销售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草根作者的处女作,没有新书发布会,没有签名售书,也没有名人作序和推荐,甚至连媒体宣传也没有,但却受到无数读者的青睐,这说明读者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缺乏思想和判断力。

  这本严肃的思想类读物的诞生,可以说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中国民间启蒙运动复苏的标志。一个草根思想者,因为互联网时代的信息自由,迅速完成了公民化的自我启蒙,并从阅读走向写作,从渡己到渡人,这是技术改变历史的一个重要细节。事实上,这也是《历史的细节》想要表达的内容。

  一年前,我读过一本书,名为《枪炮、病菌与钢铁》,对里面的观点与视角极为欣赏,给人一种清新而独特的感觉。当时杜君立的《历史的细节》还未面世,我只是从网上浏览了部分章节,就有一种异常强烈的感觉——这几乎是中国版的《枪炮、病菌与钢铁》。

  《历史的细节》是一本从“大历史”的角度重新审视物质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的文本,书中抛离各种历史决定论的观点,选取马镫、轮子、机器等三个技术史上的细节是如何深深影响人类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些历史事件的结局。正如作者所言:“本书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对新历史和大历史的确认,与其说是大人物改变了历史,不如说是微不足道的物质因素或者说技术进步改变了人类历史——这个‘人类历史’包括历史中的每一个人,无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幼。”

  长期以来,历史研究一直存在两种方法,一种是探讨细节如何影响历史的演变,一种则是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来分析历史规律。

  在前一种研究中,细节被看得很重,甚至会有人说,细节决定着历史。这种观点有的时候看起来会觉得匪夷所思,不过自有它的道理,因为确实不乏很多历史事件是由漫不经心的细节导致的,只是不能凡事都往细节上推,就像不能简单地认为拿破仑患痔疮导致滑铁卢的惨败。倘若换个说法,认为历史是由无数个细节决定的,那毫无疑问是对的,因为无数个细节汇在一起,自然会构成历史的必然。

  在后一种研究中,认为历史是由长时段的种种事件聚在一起决定的,只是这种研究容易忽视一些重要的细节,给人感觉历史仿佛都已经决定好了,而人的作用显得微乎其微。这两种方法各有各的道理,当它们混在一起,有的时候单个细节更重要,有的时候长时段的社会演变更重要,那么历史便能走出迷雾。

  在国内的史学研究中,要么常常充斥着各种历史决定论,使得人的主动性显得徒劳无力,要么则认为历史都是那些帝王将相式的人物决定的,而广大普通民众则显得可有可无。在这种迷雾重重的局面下,《历史的细节》横空出世,无疑是给乏味、局限、单一、机械的“阴谋历史热”注入一股清新剂,让人颇有一种走出历史幽暗的隧道之后,眼前顿时豁然开朗的感觉。

  杜君立说,所谓历史的细节,就是打破宏大叙事的传统历史模式,别具只眼、洞隐烛微、见微知著,以不经意的细节别开生面来梳理历史的脉络。在书中,作者既强调某些重要的历史细节,包括马镫、轮子、机器对于历史的重要影响,又有一种大历史的视角,认为无数人的细节连在一起,决定着历史。同样是历史的细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不同国度有着不同的境遇。在欧洲,它们影响着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正如培根所言: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虽然最先发明它们的中国,除了自诩为文明古国外,却未能利用好它们,别提谷登堡革命,更别提航海大发现,就是连子弹都难以产生,如同鲁迅所感叹的:“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的情况呢?星星之火,未必成燎燃之势。除了某些关键性的细节外,历史的发展还需要其它因素的合力。而古代中国虽最初发明这些技术,却无法利用好这些技术,并造福于社会。换言之,古代中国缺乏一些可以促进技术大发展的因素。

  虽然说这只是一本非专业的通俗读本,但不经意之中,作为业余写作者的杜君立用他的《历史的细节》,为今天国内的历史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这必将打破长期存在于国内的历史决定论和阴谋史、帝王将相史、才子佳人史。

  每一种历史研究的视角,都不免会出现一种问题,即过度看重本视角,而忽视其它的视角。每一位研究者,在研究的历史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和判断,或者说是自己的视角。有了这个视角后,再从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寻找可以符合自己视角的史料,将其往上提。在这个过程中,随着这些史料的不断发掘,自然导致另一些史料的忽略,因为作者选择史料是有一个视角的。因此,任何一位作者,在面对复杂的历史时,都会有一种偏见,这是无法避免的,但恰恰是因为这种偏见丰富着史学研究。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对于历史,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观点,每个时代的人都会以本时代的眼光去看待历史,而这又在无形之中,让历史变得生生不息,永远散发迷人的光芒,因为谁也无法说自己完全看透历史,且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问题,自然需要不一样的历史视角。

  在一个历史长期被权力歪曲的国度,《历史的细节》的降临,或许是一种福音,是万马齐喑的历史中的一道星光。但是,这也只是一种视角,并非历史的全部奥秘所在。当所有的视角汇在一起,当所有的偏见可以自由的对话,那么离历史的真相便会更近一步,历史自会慢慢掀开她那迷人的面纱。

  在《历史的细节》朴素淡远的封面上,有一只蝴蝶,鲜明而又突兀地存在着,让人无法忽视,似乎在透射作者的某种寓意。蝴蝶代表着蝴蝶效应,反映一些细节是可以改变历史的。长期以来,人们常常忽视细节,期待结果,却不知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过程,所谓的结果正是由无数的细节连缀而成。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劝告秦王:“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法国年鉴学派主张历史研究,应该根据长时段的各种事物的演变来看待,因此才会导致在布鲁戴尔的《地中海传》中只有自然气候和农作物的变化,却很少看到政治事件。

  这些无疑在告诉人们,任何个体的努力都是很重要的,纵使影响再小,个体力量再弱,都不能妄自菲薄,因为正是有无数个这样的努力,才促成历史的巨变。历史是由当代人决定的,是由无数个弱小个体一起决定的。你的所作所为,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你所生活的那一片土地。当你多一份努力,这片土地便多一份希望;当你多一份光明,这片土地便不再漆黑一片。

  人们常常用时机这个词来断定现在的努力是否合适。可是,实际上,现在是否是历史时机,完全是一个伪问题,因为任何人都无法确定时机是否到来,顶多只能预测,倘若没有现在的努力,所谓的历史时机,便永远不会到来。没有什么付出是不值得的,没有什么努力是完全枉然的,只要你想,你都可以影响你周围的小小的圈子,当更多的人的努力合在一起,世界便因此而改变。

  现在看来,杜君立的付出是值得的。《历史的细节》是喧嚣的图书市场中一本难得的好书,信息量极其大,视角独特,文字典雅,通俗易懂,行文流水,尤其是作者那篇自序,让每个草根阅读者都有一种会心之感。对于那些深陷中国旧历史观的人,不管你是否已经完成启蒙,《历史的细节》绝对是一本值得读的书,值得你在漫漫长夜与深沉而敏锐的杜先生进行秉烛夜游地思想对话。

  正如杜君立所言,一本书改变不了世界,但一本书可能改变个人,从而改变历史。那么,改变就从阅读《历史的细节》开始。

  《历史的细节》读后感(七):从器具看历史

  胡适先生曾经说过: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在笔者看来这是中国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一种将历史工具化的观念。历史在今天看来都会不可避免地带上今天的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痕迹,但是在商业社会滥觞的今天,历史被戏说被打扮的方式却多种多样,远超越人的思维极限。电视上有不知来路的国学大师,历史学家讨论中国历史的多少多少个启示,可以被称为历史的高端VIP版本;书店里有某某朝代那些事儿,其实你不懂某某,可谓是洋溢着亲切的山寨味儿的历史;还有电视上洋溢着的穿越剧,可谓是迎合90后的小清新历史。在商业力量和大众媒体的裹挟下,历史被工具化和戏说化,劣币驱散良币,真正的历史反倒湮没不闻。

  读到历史的细节这本书,对于作者是十分陌生的。看看封面,作者毫不避讳地说他是高中文化,民间草根。而书的内容洋洋洒洒,读起来没有一页是信息量不大的,看得出作者阅读过很多书,而且是真的读透了这些书,没翻完几页书,我就有一种翻过了一个山头的快意。在这个一切都是快速化、表层化的时代,出版社能够支持这么一位不知名的作者来写作这么一本有思想深度的书,可谓是十分有勇气的。

  正如同作者致敬的书《枪炮,细菌和钢铁》和《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试图从物质器物层面来发前人之所谓发,讨论马镫、轮子和机器在世界中的作用。卡莱尔曾经提过历史就是伟人的历史,而马克思指出普通人才是决定历史走向的主人。但是这本书的中心就是指出一些我们所没有重视过的物质因素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借此来分析为什么西方文明走向和中国不同。作者用自制的铁锹挖开了历史的表层,将一个我们所不熟悉的历史如拼图一般连接在了一起。而且并不是就这些器物层面谈器物,而是通过器物的演变过程总结了器物对于社会制度、社会组织体系和心理倾向的影响。

  作者很善于深挖历史的表层。比如以往读者对于蒙古人和匈奴人的理解就是他们十分勇猛,因此能够打败貌似强大的中原帝国。作者通过大量对于过去资料的考证指出都是由于游牧民族的马多,他们的马养育成本比较低。同时将西方和东方对比,通过蒙古人的马上雄风引到了对于西欧中世纪历程的描述,将围绕马产生的城堡制度和骑士制度是如何引起西欧的社会变革抽丝剥茧。马确实是一种高贵的动物,因此能够和人类产生很多的共鸣,读完这本书我也产生了和作者一种共同的感受,中国人信奉马上定天下,却只要手握政权就会将知识分子和武士的精神萎靡化,这难道是个巧合吗?

  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哲学指出,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会制造工具。而工具被人类制造出来以后,影响了社会和思想。中国和西欧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器物层面大家都很类似了,但是对于器物深处的制度逻辑和思维方式仍然是道不相谋。在世界越来越全球化的今天,这种现象的走向会写下今天的新闻和明天的历史。

  (作者:向坤 原载于《燕赵都市报》2013年6月16日《悦读周刊》)

  《历史的细节》读后感(八):历史发展的动因

  历史发展的动因

  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因,这是个十分庞大的题目。马克思的总的观点是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深刻地揭示了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后人从这个角度,作了许多注解。从生产力的细微角度去阐述历史,更有一些意思。

  杜君立是一个中学文化的学者,他竟然写出了令大学教授们都喜爱读的《历史的细节》。他以独特的视角解读历史,把历史的细节一一剖析,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我刚读了一点,就被他犀利的思想迷住了。我很想知道,这是一个什么人物,自称是关中的读书人,没有走体制内,而是自己开辟一条读书的道路,这些年以写博客为主,成为中国当代不可多得业余的历史研究者。他的书,被上海最大的书店印刷,被专家学者们介绍,很快成为畅销书。懂点历史的,会知道更多的不为人知的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不懂历史的,也会从他的字里行间读出乐趣。

  他从马开始说起,在冷兵器时代,战马使用是较大的军事技术的革新,增强的战斗的攻击性。后来马镫的发明则让战士可以稳稳地在马镫上做各种冲击的动作。马镫这个不起眼的发明致胜的一个法宝。他的观点是,军事技术决定的战争的胜负。从而也决定了历史的进程。人类的进步无疑是以技术的进步为前提的。

  我想,资本主义文明,不是它的思想起决定作用,而是它的组织制度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它的组织制度能够容纳更高的生产力,所以才有它几百年而不衰。要想保持一个组织的紧张有力,必须有一套建立在组织文化的制度,这个制度是科学的精神和技术程度较高的东西。

  我所处的学校的组织制度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式。按严格的层级制度进行运作。既体现一种威严,又十分呆板。所有的人为校长一个负责。如果发明一种组织制度,让人们不为校长工作,而是为自己工作,工作效率会很高,每个人也不会因为种种不适应而产生恶感。这种组织制度特征是小型化,每个小组织是一个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的小团体。每个团体成员都是为了目标则工作,不是为了校长而工作。

  《历史的细节》读后感(九):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之上

  本书的信息量之大,作者的阅读量之丰,令人惊叹。虽作者自谦“并无创见”,却以不乏创造性的梳理,让我们看见了独具一面的历史真相。

  对于世界历史的初涉者,它将为你打开一扇兴趣之门,把枯燥的年代和事件变成一个饶有兴味的故事,或将是你拿起那些大部头的开始。

  对于已具备一般知识的学人,也将为你开启一扇视角独特的窗户,从而激发起你研究的灵感。

  历史写作不仅仅是记叙文,历史的生命力更不仅仅在于记录与考据,当然更不止于调侃。无论从研究的角度,还是从普及的角度,都存在新的可能,新的调调,而同样引人入胜。这本书成功的展示了这样一种新颖而有趣、却毫不媚俗的调调。

  历史就是一门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学科,读者是如此,作者也应如此。撷取前人研究的精华,循一定的逻辑线,把它们有序串联,就成为一件完美的作品,珍珠是贝蚌的功劳,而项链则是匠人的骄傲。

  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可以看得更远;而游走跳跃于巨人们的众肩,则可以看得更全、更真,直至发现前所未有的真相。

  通过作者的慧眼和巧手,开始遨游吧。

  《历史的细节》读后感(十):细节是历史的血肉

  细节是历史的血肉

  ——杜君立《历史的细节》读后

  文 / 杨林柯

  知道杜君立这个名字比较早了,对他个性鲜明的文章印象深刻,没想到通过网络还能认识,真是一件乐事。杜君立虽然“出道”才几年,自称是“文学爱好者”和写作学习者,但面对他整理的10卷本《杜君立合集》电子书时,我还是为他如此高产的写作成绩而感到吃惊。

  这本《历史的细节》我是用一周的业余时间读完的,阅读中间很是兴奋,边读也边做笔记。如此细读不仅因为我和作者是同乡兼道友,实在是因为这本书的内涵和能量。它提供了太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信息,也给我许多新的历史思考。

  虽然作者把这本书看得稀松平常,说不是学术著作,书评就随便说说,不要有做文章的压力。对我来说,读书分享作者的思考成果,实乃乐事,但对写书评,我还是有些不安。看到才出版一周就销罄又加印的市场成绩,多说几句也不过是锦上添花,那我就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吧。

  从这本严肃厚重的“大书”看得出,作者虽属草根,却是一位真正的求道者、思考者,是一位有大关怀的人。杜君立在介绍自己时自称“信息整合者”,但整合信息也需要思想和眼光,必须有情怀和判断力。从全书看,作者绝不是简单的“整合信息”,而是带着读者去发现和思考细节背后的历史,勘探历史的经络和血肉;并从人类文明的角度,重新思考“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物”的统治带来的对人的奴役和精神异化。

  与那些宏大叙事的历史文学作品和专业考究的历史学术作品相比,《历史的细节》表现出特立独行的特点,或者说非常“另类”。它既是通俗的,又是学术的;既是细节的,又是情节的;既是温热的,又是理性的;既是草根的,又是精英的。可以说,这是我近年来读到的最为独特的历史文本。

  在我此前读过的历史著作中,印象比较深的是吴思的《潜规则》和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

  《潜规则》是吴思先生对历史运行逻辑的一次大揭秘,让人们知道了统治集团宣称的那些原则和实际遵循的原则相去甚远。真正支配这个集团的其实是非常现实的利害计算,但却找不到合适的名词,作者就称之为“潜规则”。这个词后来在现实中被广泛应用,因为现实是流动的历史,历史也不过凝固的现实。任何历史其实都是当代史,读历史也是读现实,联系现实中的游戏规则,我们读《潜规则》会豁然开朗。

  《万历十五年》完全是历史学家黄仁宇对大明帝国所做的病理切片。作者通过万历十五年(1587年)的各样重要事件以及各位重要人物的作为,剖开了中国的传统社会:这个社会虽然表面上尊卑有序,实际上是混乱不堪,皇帝是冤大头,清官和昏官都没好下场,好坏一锅煮,原来是制度出了问题,是儒家那一套东西行不通了,要有技术化的管理。作为专业历史学者,黄仁宇把一本学术著作写得随意自由,娓娓道来。

  从《万历十五年》到《潜规则》,这两本书写的都是中国史,思考的都是中国问题,表达作者对中国历史的个人发现,书的结构线条也相对集中简单,有故事,有议论,可读性也很强。相对而言,《历史的细节》没有以故事性来迎合普通读者的阅读趣味,而是追求历史细节的补充和思想性的发现,把作者针脚绵密的写作特点发挥到极致。杜君立把这本书定位为“奉献给同道者的枕边读物”,这显示出一种清醒的认知,就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不刻意迎合市场,淡化功利,守住自我,听从内心,坚守精神。

  纵观《历史的细节》全书,完全是一个葡萄树状的结构,围绕物质这个核心,由古代的马镫到现代的轮子和机器,解读中外历史。我们在阅读中,会不断从藤蔓枝条上透过茂盛的绿叶,感受到硕果累累的喜悦。整本书里,没有太详细的故事,却有细致独到的思考。在这些看似琐碎的叙述和对诸多细节的深度梳理之中,表现出作者对人类文明的整体思考,对历史的一种个人阐释和独特发现,让读者在阅读中和作者一起关注人类历史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互动,了解那些散布在大历史中的文化变迁与精神时空的神秘走向;也让读者进一步思考,在人类文明发展中,这些“物质”如何由供人使用的“工具”变成了控制和奴役人的偶像,最后导致人的物化。作者关注的是人类的自由与解放,表达的是对良知的呼唤与希望。

  《历史的细节》所使用的资料涉及古今中外,信手拈来,有些真是妙手偶得,恰如其分。看得出作者占有资料的丰富和阅读的广泛,当然更让我不可思议的是,如何调动这些海量信息,进行布局和写作,并梳理出清晰的历史脉络?这需要多大的思想驾驭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啊!

  假如用桥梁设喻的话——虽然有人说任何比喻都是拙劣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潜规则》是坚固完美的石拱桥,《万历十五年》就是一座具有现代理念的大桥,而杜君立先生的《历史的细节》则是设计精美的立交桥。恕我个人偏爱,在这些年出版的通俗历史著作中,我觉得《历史的细节》完全可以和《潜规则》与《万历十五年》鼎足而三,甚至它超拔的气势和宏大精美的构建超过了前两者。

  就阅读体验来说,本书的知识和思想密集而丰富,信息量极大。在阅读中,我有时会被那些海量的信息淹没,甚至有一种喘不过气的感觉,有时又沉浸其中,品味再三或暗自窃喜——又发现了一个我从来没见过的资料,而忘了我读的整本书,有许多知识信息让我喜出望外,喜不自禁。超大的信息容量是杜君立一贯的写作风格,它可以使作品更加坚实和厚重,让思想更有底气和支撑。再说,这种写作方式对读者是很沾光的事情,因为阅读成本小,而收获甚丰。

  杜君立过去的作品,一篇一两万字的长文章常常可以浓缩一本书的信息量,这在一个快速阅读和信息爆炸的热传播时代弥足珍贵。作为一本厚积薄发的“巨著”,《历史的细节》依然延续了杜君立精心构思、巧妙营造的写作风格。这部不足30万字的作品囊括了可能要用上百万字才能承载的内容,拒绝文字注水,卖的都是精挑细选的“干货”。

  作为杜君立的第一本思想类出版物,本书的语言和作者大量的网上作品比较,增加了许多新的内涵,文笔追求庄重典雅,行文既保持逻辑和理性,又不失犀利流敞。虽然对历史大多采用二手资料,但作者在处理时避免了学院派文人“寻章摘句”的毛病,让阅读更富于快感。历史在作者的解读下成为一种愉快的发现之旅和精神创造。全书在知识性趣味性兼具的同时,又富有强烈的思想锋芒和穿透力,带给读者无限的启迪和精神启蒙。

  在阅读中,我常常会不由自主的将目光停留下来,定格在那些琳琅满目耐人寻味的经典句子上面,比如“道教的避世修行是文化绝望的产物”;“中国人提升了人类的欲望、统治和享受”;“轮子是文明的开始,而中国轿子则是反轮子的产物,是文明的反动”;“生命的标准越高,越不能用金钱来衡量”;“智力过高会使人喜欢孤独,进而向往自由”……作者信手拈来的这些语句充满智慧和灵感,如同洒满珍珠的沙滩,让每个阅读者都有一种在海边捡拾贝壳的快感和喜悦。阅读是如此之美,只有阅读才能发现一本书中那些思想的珍珠。

  当然,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也许因为职业的关系和对这本书太喜欢的缘故吧,总希望它能够更加完美,我在阅读中也顺便记录下几处可以商榷的或应该再推敲修改的地方,虽然不至于影响到整体阅读效果,但如果在以后再版中引起注意或适当修改下,也许会更加完美一些。兹列如下:

  ①P5倒数第四行“人的寿命只有区区数十年,而世界却已经绵延数千年”。

  ②P8第一行“这种历史观一种占据着中国历史主流”应为“一直占据”。

  ③P146中间说“上帝造人只用了七天”似乎不妥,据《圣经·创世纪》记载,上帝第六天造动物和人类,第七天休息。不知作者是否概说。

  ④P187第三自然段第一行“普遍得”应为“普遍地”,属于校对错误。

  ⑤P332叶倒数第五行“自从两千万年与类人猿分裂以来”不知作者用的是那个考古资料,人与大猩猩分离时间和人与黑猩猩分离时间不一样,考古说法也不太一致,但愿不是吹毛求疵。

  ⑥P334页第二段开头有个硬伤:海子的死亡时间是1989年3月26日, 3月24日是他的生日。

  ⑦P335页上面“物质生世界”删掉“生”字。

  ⑧在“机器的塑造”一章中,信息量过大,有一些信息重复出现,一些信息之间的跳跃性也过大,衔接上似乎可再紧凑一些。

  阅读完《历史的细节》,作为一个也时常写点东西的作者,我能够深刻地体味和想象到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艰辛和困难,因为是从大历史的角度来书写,这种大跨度和全方位的历史展示,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必须采取纵横交错的大尺度和多角度结合的写法,这种写作探索可能不太适合一般读者追求简单清晰的阅读习惯,但却提供了巨大的历史坐标,给读者立体的思维。当然,为了线索更明晰,如果适当牺牲掉一些信息,配上插图也许会更直观形象一些。

  作为一本知识密度超大的历史新著,《历史的细节》凝聚了杜君立先生大量的心血和智慧,是他多年努力的结晶,虽有瑕疵,但瑕不掩瑜,难能可贵。本书虽然从独特的小角度入手,却充满对人类整体的思考和关怀,有大悲悯在,尤其是后边几章 ,把全书提到一个高度,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在此,我要向颇具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的杜君立先生表达我深深的敬意,在读书氛围低迷、功利意识弥漫的当下,感谢他给读者奉献了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读物。

  (《历史的细节》,杜君立著,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4月出版。定价39.80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