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编辑人的世界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编辑人的世界的读后感10篇

2018-08-13 05:03:03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编辑人的世界的读后感10篇

  《编辑人的世界》是一本由(美)格罗斯 主编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44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编辑人的世界》读后感(一):编辑人的第一堂课

  又到清明时节。转瞬间,没想到自己在编辑的岗位上已经工作了整整一年多。

  去年刚入行的时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估计有大半年),我都沉浸在对新工作的满意心境中——世上居然有如此美差!居然可以一边看书一边挣钱!——我只觉得接触到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有趣,所以当主编把这本《编辑人的世界》放在我的案头,我如获至宝决心要嚼一嚼这本编辑职业的“圣经”。

  然而正式打开这本书,已经是一年以后。(期间各种原因阻挠,当然主要是自己拖延症)具备一年多的编辑工作经验以后,再回过头去看编辑行业的入门指南,居然有种回顾了自己一生感觉……没错,整本书从理论实践完备讲述了编辑工作的方方面面:从编辑的诞生职责,工作细节伦理道德,非常全面。虽然是1993年版本的书,书中的大部分内容对今天的编辑工作仍然有指导启发意义

  整本书分为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讲理论,第二部分讲实践。就个人阅读体验来说,理论部分的干货比较多,几乎每一篇都是佳作,对我的启发也很大;后面的实践部分,基本是理论部分的延展,所以看的时候就略过了。下面是我在阅读过程中摘录的佳句(我认为比较有用的部分),分享给大家。

  编者序

  1. 最好的编辑并不是改动最多或最少,而是恰到好处地让作者才华发挥淋漓尽致,使作品放出最耀眼光彩,引来如潮佳评,从而提高作者的职业声誉和自我认同,吸引广大的目标读者群,以使作者信心满满笔耕不辍源源不断地发挥创造力

  2. 永远要记得,人生苦短,因此忍受任何在智力生理心理上的自我折磨都是不值得的。

  3. 编辑与作者的最佳关系应是相互肯定、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并且在才能上互补,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上乘之作。

  4. 未来能否存在消遣性、重要性知识性兼具的文字,尤其是三者兼具的好书,能否出现充满热情且不断进步的作者,完全仰赖现在和未来几年中编辑人的直觉、才华和艺术技巧

  5.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编辑这项工作。对于充满挫败感的作者而言,编辑他人的作品可能是一种极大痛苦,并且会压抑自己的创造力;而对那些声称“只读好书”,却不了解、不关心读者品味和阅读趋势的阅读爱好者,编辑经历可能反而会使他们原有的憧憬痛苦地幻灭。

  第一章:什么是编辑?

  1. 在不同人面前扮演不同角色,正是编辑工作的乐趣挑战

  2. 编辑撒下的网必须比纽约和加州的经纪人圈子更大。作家研讨会、写作班、大学校园文学杂志通俗杂志、旗下作家认识的其他作家、为挖掘新人进行的国内外旅行以及外国出版商——这些都只是编辑需要耕耘的一部分。

  3. 如果想成为一个好编辑,兴趣广泛绝对比主修任何科目重要

  4. 编辑面临最重要的挑战,是能否清楚而有说服力表述一本书的优点解释出版理由确定图书基调,编辑报告、书目、封面勒口文案直到新闻稿,都要靠编辑最初的表述。

  第三章:给有志于编辑工作者的一封信

  1.一位有创造力的编辑最大的喜悦和至高的特权,是有机会接触到人生的各个方面发现那些尚未被满足需求,并找到最好的作者来满足这些需求。

  2.阅读手稿时,记录下几个月后推销这本书时可能用到的想法

  3.有意识练习把整本书的主题和重要性提炼成一两句话。

  4.不要盲从时尚流行,尤其不要对时下的畅销书亦步亦趋而出版和它差异不大的图书。你应该创造趋势,而不是盲目跟随。

  5.当你听到另一家出版社即将出版一本差不多的书时,千万不要气馁。“成为最好的”永远比当第一重要得多。

  6.欢迎业务人员营销部门给你提任何建议,但要抗拒他们要你轻易妥协或“打包票”的压力

  7.必须完全抛弃或忽视所谓“一般读者”这种过度简化的说法,不同的书会吸引不同的人,没有所谓“一般读者”这回事

  8.无论在出版前、出版中还是上市后,都要赢得作者的信心。

  9.对编辑而言,所有的衡量标准都要回归两个基本原则:你舍不舍得掏钱买下这本书?更重要的是,你想不想把这本书列为藏书——多年后,还很高兴能在书架上找到它,对它抱有期待,甚至享受一读再读的乐趣?

  10.编辑不只是一份让人生充实的职业,它本身就是一种人文教育,为你提供和当代最富创造力的一群人共事的机会,你因此得以结交作家、教育家以及各种具有影响力人物。你相当于在修习一门愿意为之付费的终身课程,不同的是,你修课时不但可以领到薪水,还能在学识心灵上获得无法衡量的满足。 第四章:我们真的需要编辑吗?

  1.许多编辑人的特质无可取代,例如个人品味、鉴别能力情绪反应做事的条理性决断力、投入的热情,以及温柔关爱。在这些方面,任何人或物都无法取代编辑的地位。经纪人不能,因为他们是局外人电脑也不能,因为它们没有感情

  2.出版业最大的威胁不是并购风潮,而是编辑没有胆识

  3.从各个方面来看,爱一本书都像爱一个人,需要极大的勇气,面对很大的风险。但是没有一种爱不必担负相应的责任,也没有一种责任无需坚忍不拔精神

  第七章:典范在夙昔——珀金斯精神死了吗?

  1.出版的真正艺术,不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中将两种天生无法协调功能(“文化使命”PK“商业使命”)揉捏在一起,而是有机调和这种内在的张力

  2.忠于你的作者,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潜力并善待他们,包括在逆境中给予支持;出版你发掘的或到手的最佳作品,如果文稿还有改进空间,就不要急着把它送进印刷厂;要以你所在的出版社为荣,也要编出能让公司引以为傲的书;假如你不得不(或想要)出版一些毫无价值纯粹只是商品的书,就不要把糟粕说成黄金。尊重过去,但也要对那些反传统、新鲜有趣且有价值的新事物保持敏锐关注,并敢于出版这类题材;不要迷信某个人或某个题材的作品一定大卖,或是自信满满地说“我的判断一定不会错”;要忠于年轻时那个无可救药地爱上文学的你,做个货真价实的好编辑。编书就像从政,能够考验一个人真正的人格,这也是为什么编辑是份值得尝试的职业。

  3.假如新秀作家过去一直把这个虚假浮夸的体系视为文化权威的话,那你几乎不可能期望他会把全副心力和艺术才华投注于创作惊世杰作上。伟大的作品原本就是在体制之外诞生的。

  4.作家的主赛场是在书页上,而非八卦专栏名人巡回演讲中。……如今,关于作者——有吸引力私人故事,为传媒喜闻乐见外形,一群有影响力的朋友妙语连珠——的种种所谓宣传已被例行公事地纳入出版社考虑之中,这些特质也许既能很好地掩盖作品在文学上的失败,还能增加收益,可我们能把这些年轻的作者称为卡波特的孩子吗?

  5.当前的文化潮流是,艺术品概念往往取代了其本身的价值,而经纪人成了文学的代言人,他们的工作就是把图书和作者的概念塑造大众消费品。

  第八章:做的好,还要做得对——编辑工作的伦理道德

  1.要调和作者和出版社之间相互冲突的责任和利益,唯一可行的是遵循一个真理:编辑最重要的责任是忠于你手中的书。假如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你既不是作者的朋友,也未能忠于职守。

  2.作者和编辑紧密地形成一种共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信任开诚布公必需品而非奢侈品,如此才能建立富有创造力和生产力长远关系。好好说服作者,提供他必需的信息,这样做虽然不一定取得共识,却是你在道德和伦理上的义务,请坚持做你认为对的事。

  3.作者和编辑建立的友谊往往会遭到双方各种方式的滥用。作者需要经纪人是有理由的,因此经纪人不该利用编辑和作者的友谊来影响本应由经纪人出面和编辑讨论公事。编辑也应该随时保持警觉明白在某些情况下,必须抛开友谊,善尽职守。

  4.不要以为你高超的编辑技巧可以改变书的原貌。假如你想当作家,那就去当作家好了,千万不要对作者说,你能以某种方式为这部作品注入灵魂,从本质上改变它的面貌。要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你不是专家,不是创作者,只是推波助澜的角色。

  5.不管书畅销与否,你都必须一直关注它,直到它绝版或是你另谋他就。

  第九章:如何选书——影响编辑决定因素

  1.衡量一本书成功与否不是看它卖了多少本,而是看它带来了多少利润

  2.图书有三种类型

  一种是“销售部门”的书,销售经理比编辑更清楚它的获利能力。这类书通常是非虚构类,符合某个市场需求,内容浅显易懂。销售经理只需对几家连锁书店和大型书店说明作品内容就知道市场究竟存不存在了。例如,我在戴尔出版社时曾收到一份关于魔术厚重稿件,我们的销售经理得到的消息是,市面上有几本比较贵的谈魔术的书,还有不少便宜的小册子,教读者几种最普通的魔术手法,但没有本中等价位同类书,于是我回去问这位作者,愿不愿意把他的书删掉一半,他同意了,于是戴尔出版了一本中等价位、内容扎实的书,结果卖了两万多本,因为市面上没有这样的书,(当你想要了解某位作者过去在其他出版社的销售记录时,销售部门可以派上用场。编辑不能只相信经纪人出示的记录,因为他们给出的数字往往只是铺货量,而没有扣掉退货。)

  第二种是“附属版权”的书。例如,很多小说都是类型小说——推理小说、言情小说悬疑小说、女性小说、哥特小说、历史小说等。附属版权经理的职资就是了解平装书出版社有兴趣购买哪些类型的小说,以及在同类书中,哪种情节情境,哪类侦探场景已经过时了。我刚入行时,有两家平装书出版社专出科幻小说,后来市场逐渐萎缩,其中家倒闭了,另外家则完全改变了出版路线。可没过多久,科幻小说卷上重来,而且比过去更加流行。

  最后一类是“编辑”的书。这种书不属于任何类型,不能被细分到任何已知的市场中,是销售人员或购书者从未见过的。编辑凭直觉发现这些书,出于个人偏好和热情而买版权,然后极力说服销售部门或附属版权部门。假如编辑的直觉很准,这本书会卖得不错,长远来看甚至可能成为编辑生涯的成名之作。重要的是,这样的书并不常见。就短期而言,编辑越多征询别人的意见,察纳雅言,表现就会越好。

  3.出版社与其试图从媒体报导中寻找出书题材,不如在没有时效性的题材中寻找新观点(无论是人际关系爱情、育儿、自然史、个人理财都好)。

  4.每当作家问起组稿编辑想找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书时,我的答案是:“我想找的是我从未看过的东西。”这个答案可能不会令人满意,因为这对他们没有什么帮助,但我说的是实话。新观念、新表达方式和意料之外的震撼对编辑和读者都是一种鼓舞。伟大的博物学家艾斯利(Loren Eiseley)曾说,伟大艺术的特性在于,唯有探索艺术家原有的创作理念,才能领会其想要表达的想法、对象情感

  5.在对一种手稿下判断时,我们尤其看重的是哪些特质?下面我提出几点大多数编辑都应遵守的通则,就虚构类和非虚构类图书分别说明。

  对小说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表达能力了。我愿意和这个作者再耗几小时吗?我信任他吗?他的作品有娱乐价值吗?他能以全新的方式呈现我们熟悉的场景吗?他能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清楚明确地表现出来吗?他够不够坦诚我会不会喜欢与他共事?

  悬疑小说作家如果以大雪纷飞的华盛顿开头,或是描写一位将军正和性感金发美女缠绵时被急促电话铃声打断,那么最好接下来的故事棒得不得了,否则我不会买下这部小说的版权(这类作家多半讲不出什么好故事,手法老套的作家写出的故事通常也不会新鲜)。但如果手中稿件的开场白像《尤利西斯》“仪表堂堂结实富态的壮鹿马利根”一样掷地有声,我会之刻被作者征服,除非后面越写越糟,我才会将他拒之门外

  请注意,我说的“表达能力”不是指“写作风格”。路德拉姆的写作风格很糟,但他那种狂热华丽、令人透不过气来的风格却很适合他的通俗剧情。你永远不会怀疑他对写作的诚意和投人,他表达感情的能力正是打动读者的利器

  表达能力之后,就要考虑叙事的节奏了。要检验小说的节奏很简单:读完第一页还想继续往下读吗?路德拉姆是控制节奏的高手——在他笔下事件如出膛的子弹飞过一样快速推进——杰出小说家运用情节发展把读者带入越来越深层的思考与感情中,令人不忍释卷。我发现作家对节奏的掌握是出自本能电影戏剧好像也是如此),假如作家(或导演)能让故事以适当的节奏发展下去,他们就掌握正确的速度了。

  接着就是人物。过去我总认为情节比人物更重要,尽管不乏反例,实际状况却正如同我们在第一堂写作课上学到的,情节的发展源自人物之间的冲突,所以我们喜欢小说中的人物吗?关心他们的命运吗?他们究竟结婚还是分手,能不能报仇雪恨,是否都牵动着我们的情绪?他们是栩栩如生的吗?是复杂难懂、令人惊讶、贴近现实的吗?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那编辑会很乐意买下这本小说的版权。

  第四是情节。有些作家(例如路德拉姆)能把故事说得异常吸引人,即使对人物刻画得不够深刻也无关大局,其他大多数作者则会使情节发展与人物性格保持一致,但无论如何,我们想找的是令我们急于知道后续发展的故事,如果故事的发展既出乎意料又有说服力,那就更棒了。随意编造的惊奇不会有好效果,合理的意外则撼动人心。

  接下来要谈的是写作风格——情节和风格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写作技巧出众是件很棒的事,但单单写得“好”还不足以吸引我买下一部作品。我最怕拿到一部文字优美的手稿吸引我读到最后,却发现内容空洞,无法带给人任何启示、震撼或惊奇。

  最后是情节是否逼真。假如作者能细心印证每个细节当然很好,但如果作者创作出的情节很有说服力,准确度反而不那么重要了。作者告诉我“真实生活”就是这样或“这个房间实际上就是这样”还不足以让我相信小说的品质,只考虑准确,而不注意描述是否逼真,或许正是许多新闻记者写不出好小说的原因。如果作者能说服我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那么接下来我就不那么在乎它实际上的真实性了。

  在阅读非虚构类图书或出版提案时,也需要注意类似但内容不同的原则。我们同样要从表达能力谈起,因为对非虚构类图书的读者而言,作者值不值得信赖更加重要。一个自信、热情,能掌握写作方向,表达清楚的作家,自然要比只知道陈腔滥调或故作惊人之语却无法理顺逻辑的作者机会大得多。

  接着要谈的是写作主题,也许它更加重要。讨论什么样的主题最具商业价值是愚不可及的做法,因为品味会变,公众关心的议题会变,过去十拿九稳的题材会因为大家一窝蜂地出书而失去原有魅力(如励志书)。一本书畅销后,市场上通常会出现一堆仿制品,结果同主题的书不管写得多好多令人信服都再难吸引读者。一般而言,读者喜欢阅读和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具有轰动效应的话题——如性、金钱、谋杀、男女关系、权贵名流的八卦绯闻,永远都很吸引人,因为凡夫俗子往往能从别人的成功与失败中找到快乐和安慰,我们总是对他人充满刺激的生活抱有兴趣。假如只挑一种题材,那就非这种轰动话题莫属了。

  第三是组织能力,即安排写作材料的能力。就像小说一样,如果每处叙述都合乎逻辑、很有说服力、按部就班地进行,逐步推起高潮,读来就会很愉快。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作者知道的必定比写出来的更多,才能充分运用手中的材料。人人都希望接受专家的指导,如果作者对手中的材料有十足把握,并且能进行聪明的筛选,他的专业能力就更易使人信服。

  第四是写作风格。写作技巧高超的作者能把一个枯燥无味的题材变得趣味盎然。例如,麦克菲的文章就令我觉得阿拉斯加是块神奇的土地,还让我学到了许多远超预想的关于橘子的知识。另一方面,乏味的作家会把有趣的题材变得沉闷无比,廉价的代笔者能把最刺激的谋杀案写得令人昏昏欲睡,而热情洋溢的作家会令我们觉得他笔下的任何题材都生机十足。

  最后,真实性就像小说一样,有些作者能通过细节的铺陈和良好的表达能力传达自己的热情和信念,把荒诞的题材变得令人信服,实在令人钦敬。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内容是关于我完全不相信的事情:轮回,而这位作者却令我相信了他所相信的事情,并热切但困惑地读完了全书。他并没有真的说服我,几天以后,我把他的想法斥为无稽之谈,但当时确实吸引了我,而且至少在短时间内撼动了我的心灵。

  最后想说的是,作家经常得到的忠告是“写作源于生活”,其实这对编辑也同样适用。你的问题、忧虑、感情不是独一无二的,别人也都有相同的体验,所以描写这些体验的书才有读者。面临感情问题的年轻单身编辑最好和同病相怜的作家合作,而不要尝试去编一本谈婚姻的书;精通科学的编辑碰到一本谈芭蕾的书时最好放弃,让饱览舞蹈类图书的同事来负责。

  个人品味和专业品味之间有很大差别。即使休息时你不见得会阅读比较通俗商业读物,但身为编辑,你仍然必须培养对这类书的感觉。而如果编辑纯粹只是因为知道某类书很畅销而试图踏人自己不感兴趣的领域,那么他很可能会遭遇失败。

  相信自己的直觉和热情,而读者终会受到吸引,甘愿为你编的书掏钱。

  《编辑人的世界》读后感(二):爱一本书,像爱一个人——《编辑人的世界》编辑手记

  《编辑人的世界》是我作为新人处理的第一部稿件,从拿到译稿到最终出版,这本四十万字左右的书整整花去了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从最初的困苦不堪头大如斗,到之后像熟悉爱人的体温一样熟悉书中的字字句句,直至最后,书中的每一个字都令我激动不已感慨良多。当我拿到样书,回想起这一年零八个月的种种苦涩与艰辛,深深感到一切都抵不过这一刹那涌上心头的无以言表的幸福感。就像书中所言:“这其实是一份最能让人获益良多的职业——和作家一样,它充满创造力、想象力,给人带去满足感。”

  对编辑来说,处理外文稿件是最考验编辑基本功力的工作之一。一编粗疏理顺逻辑结构,二编精细打磨字词文句,印证事实,三编查漏补缺,解决遗留问题……在漫长的编辑期间里,对文字内容的处理占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为语言习惯有所不同,多数译稿在行文中存在逻辑关系较凌乱的问题,这也是改稿工作的重头戏。

  ——当初拿到书稿的时候,我被这部未排版前就厚达三百七十多页的初稿吓了一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阅读原文,比对译稿,理顺行文的逻辑关系,调整译稿的句式,删除行文中冗余的成分,补充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疏漏……像一位修修补补的泥瓦匠,在整个拼贴修补的过程中还要小心翼翼地注意不破坏译者的行文风格和英文原句的准确意思。

  很枯燥,是吗?的确,编辑的工作并不像想象中那样浪漫,不是每天优雅地坐在宽敞舒适的大办公室里,边啜咖啡边徜徉在文学艺术的海洋;或是打扮入时,时而出入酒会和作家喝茶谈心。编辑稿件是一段注定孤独的旅程,没有同路者,只有你和你手边的稿件相依为命——就像捉迷藏,你透过一个个没有生命的文字符号,竭力捕捉潜藏在文字迷宫中、作者欲诉还休的心声。

  如今回想,这过程也并非完全枯燥,通过改稿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新知识,就是编辑工作的一大乐趣所在。《编辑人的世界》由美国出版界极有影响力的资深编辑格罗斯主编,他向业内的三十九位顶尖出版人邀稿,请他们从实践出发,针对自己熟悉的领域谈谈编辑出版工作的种种见闻和经验。这相当于给刚入行的我上了一门翔实的培训课——从选题、策划、编辑文稿、营销、推广等编辑基本流程,到分门别类的犯罪、动作、言情、科幻、童书、心理、励志、学术等类型化、专门化图书的编辑技巧,不仅有理论,还有寓教于学的实践,也让我充分体会到做编辑的乐趣:编辑稿件的同时,你会感觉世界在你面前徐徐展开,海量的信息和知识源源不断涌入你的眼睛、汇入你的头脑、充实着你的心灵。

  举例来说吧,在编辑本书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不小的挑战。作为一本谈出版的书,《编辑人的世界》充斥着大量的作者、编辑名、作品名和出版社的名字,其中的很多作家作品对我们来说是全然陌生的。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我必须确保译稿中的每一个译名都是目前最通行、最准确的译法,并且做到前后一致。于是我采用了最笨的方法:将文中出现的所有作家、作品、出版社名都罗列出来做成表格,标注他们的英文名称、中文译法、出现页码,以确保反复出现的时候不会出现前后不一致的问题。有些作家作品国内尚未引进,我不得不班门弄斧,诚惶诚恐地以直译的方式代为翻译。这项工作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但也正因为此,它大大扩展了我的阅读视野,我由此与一部又一部精彩纷呈的作品相逢:沃尔夫的《你不能再回家》、埃柯的《玫瑰的名字》、艾伦∙布鲁姆的《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卡波特的《冷血》、克兰西的《猎杀“红十月”号》……

  除此之外,当你克服一个困难,找到一个长期遗留问题的答案,那一瞬间的巨大喜悦和满足感会令一整天的疲惫刹那间烟消云散。有时候是一句怎么也不能理顺的长难句,有时候是一个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的典故出处,有时候是一个找不到恰当说法的形容词……还记得从一编开始,我无论如何也搞不清楚谈自助类图书出版的那位作者在行文中提到的“戴着眼镜的小家伙沃尔多”指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遗留到了三编之后。有天在看《生活大爆炸》时,当我看到Sheldon举着一本《威利在哪里》读得津津有味,突然意识到那个戴眼镜的小家伙其实是指《威利在哪里》中的威利!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就这样“得来全不费工夫”地解决了!

  而今想来,彼时之苦,此时之乐;彼人之苦,此人之乐。正像印在封面上的那句话:“对编辑来说,爱一本书像爱一个人,没有一种爱不必担负起相应的责任,没有一种责任无需坚忍不拔的精神。”当你拿到一部书稿,成为它的编辑,就肩负起一种责任,你将照顾它、呵护它,从出生至生命终结。无论你爱它与否,在漫长而琐碎的编辑过程中,只有它与你相依为命,你必须殚精竭虑,事无巨细,把它放在心头一时一刻不敢相忘;当你和它相偕走完这段孤独的旅程,你会比任何人都更能体会它的珍贵与独特,也会得到巨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这绝非空话,这既是书中的三十多位资深出版人的肺腑之言,也是我在编辑本书的实践过程中的切身感受。

  这绝非华而不实的广告语,而是一个编辑新人的心声:无论是准备入行的新人还是资深编辑,或是满怀文学理想准备一展长才的作者,都该读读《编辑人的世界》。它能令我们回想起怀揣热腾腾的理想进入这个已经不那么合乎时宜的传统行业时那颗傻乎乎的初心——

  因为爱读书,所以想做书。

  一个“文字泥瓦匠”最后的小唠叨:

  《编辑人的世界》共有三个版本。自一九六二年初版问世以来,主编格罗斯分别于一九八五年、一九九三年根据出版行业的种种新变进行了两次修订,二〇〇〇年,中国大陆引进的第一版《编辑人的世界》是根据一九九三年的完全修订版翻译的。十四年后的今天,我们出版的新版《编辑人的世界》也根据的是这一版本。

  这一版中,我们根据英文原版的篇章顺序,调整了篇章结构,依英文原版将三十八篇文章还原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以讨论编辑的行业性质、职业素养、伦理道德等形而上的内容为主;“实践”部分具体到编辑工作环节中的方方面面,从策划选题、编辑稿件到宣传、打造畅销书等等。同样,编辑的图书门类也可细化为小说和非虚构类图书,在“实践”部分,所有的类型出版物编辑技巧都被囊括在内,包括犯罪、推理、科幻、言情、动作冒险等小说,以及童书、学术书、参考书等非虚构类图书等等。

  除了还原主体结构的本来面貌,我们还根据英文原版,补充了上一版中被删掉的近两万字内容,包括原书中的图表和注释,力图恢复这本《编辑人的世界》最原始的面貌。当然,在编辑过程中,一定还会有瑕疵和疏漏之处,欢迎所有的编辑同行和读者朋友对此提出宝贵意见。

  《编辑人的世界》读后感(三):《编辑人的世界》读后感

  《编辑人的世界》由杰拉尔德·格罗斯主编,自1962年首次出版之来,1985、1992年两次修订出版,我所看的版本是齐若兰在1992年所出版的版本基础上翻译,新星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书中,格罗斯向出版界的顶级编辑邀稿,精选37篇文章引导读者了解出版的各个环节,从创意构想,到策划、组稿、文字加工,直至正式出版和其他后续工作。同时,还选录了有关编辑理论、编辑的社会责任以及编辑与社会的关系等富有启发性、甚至争议性的文章。格罗斯投入出版业四十年,有着丰富的出版经验,他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吸引更多才华横溢、富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投身编辑行业,同时帮助编辑更好的工作,更好的处理与作者的关系。同时,这本书不仅适合编辑,还适合出版人、作家和出版经纪人。

  格罗斯对好编辑给出了自己的定义,他认为最好的编辑应该恰到好处地让作者的才华发挥的淋漓尽致,使作品放出最耀眼的光彩,提高作者的职业声誉和自我认同,吸引广大的目标读者群,以使作者源源不断地发挥创造力。他认为编辑应该尊重作者的决定,同时应该与作者保持友好、互助互利的合作关系。编辑与作者的最佳关系应该是相互肯定、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并且在才能上互补,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上乘之作。

  本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理论和实践。在实践部分结合编辑工作可能涉及的各环节、各类关系以及不同类型选题的处理方法都给出了具体的建议。美国出版界的管理机制及运作方式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他们的工作效率举世闻名。美国出版社注重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编辑分为选书编辑、策划编辑、文稿编辑、文字编辑、编辑顾问、编辑助理等。书中对各自的分工职责作了详尽的描述, 如选书编辑在做出选书决定时要考虑的是市场问题;策划编辑必须清楚出版市场的变化情况,组织作者写稿, 并和作者一起把某个概念或构想发展为很强的写作大纲或出版提案,然后把这份大纲或提案扩展为文稿等等。这样的分工既可以使出版社的经营保持高效和活力,又使图书质量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证。在美国,出版社购买作者的版权常需要编辑与经纪人谈判来完成,随着经纪人在作者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编辑的影响力被逐步削弱。许多作家愿意支付10%到15%的收入,请经纪人出面和出版商谈判。因此书中也多处提及如何处理与经纪人的关系。

  我在阅读时更偏重的是理论部分。《什么是编辑?》讲述了作为编辑,必须要发挥好三个功能。首先,他们必须要挑选可以出版的好书;其次,必须有能力进行文稿编辑;第三,必须在作者与出版社之间做好协调工作。《我们真的需要编辑吗?》则探究了新背景下,编辑的存在价值。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出版的每个层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书籍的形态改变了,经纪人的影响力远胜从前,平装书的出版为图书的营销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电脑等文字处理工具日新月异,连锁书店在市场上异军突起,印刷技术更是精益求精。今天的出版,无论图书内容,还是购买版权、编辑、排版、印刷,还是发行都和二十世纪初大相径庭。新时代的编辑则既要精通图书的制作、营销、谈判、促销、广告、新闻发布,又得了解会计、销售、心理学、政治、外交等领域的知识,还必须有过硬的编辑技巧。现代出版业的复杂度与快节奏使编辑不愿,也不可能再整天坐在桌前阅读文稿或与作者讨论作品,他们必须更加老到,更加强硬地捍卫自己的出版计划,迎接财务、技术、政治及其他种种风险和挑战。当然,编辑必须牢记本职工作“编辑”,编辑的特质需要个人品味、鉴别能力、决断力和投入的热情等,不能丢弃编辑的责任感,更不能忽视与作者的关系。《破灭的信念》这个寓言小故事让我感到苦闷,也侧面反映了出版界的无奈现实——“目前的出版界节奏更快、规模更大,但也更粗糙、更愚蠢。”另外一篇《典型在夙昔——帕金斯精神死了吗?》则基于新时代出版环境下,出版价值观的改变,推断假如美国编辑界的典范帕金斯仍然活着会如何应对。得出的结论是,帕金斯也未必快乐,未必成功。该文撰写于1988年,彼时的出版业尚且如此浮躁,何况是2015年的今天。编辑和出版社都不得不对商业发展做出妥协。

  本书不愧是“美国编辑出版业最权威的职业‘圣经’”。最近读的几本书经常让我反思自己作为“编辑”的工作是否合格,也时常感慨“编辑越来越难做”。以书中《什么是编辑?》这一章节的作者威廉斯的一句话自勉:“无论如何,编辑人仍将继续沉浸在编辑工作所带来的欢乐与悲哀、满足与挫折之中,但愿他们在幕后所下的默默的苦功,会为即将出版的书籍带来并非默默的结果。”

  《编辑人的世界》读后感(四):他们是编辑

  差不多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读完,大概能从书中各位编辑的叙述中了解美国出版圈的一些大致情况,与国内有很大差异但在编辑的工作中,也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总的来说,有收获但多是零碎的,之后还是要重读作系统的整理。

  启发:

  编辑的三个角色:

  编辑的的首要角色--搜猎者,是他能否建立声誉获得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不断找茬的治疗师,真正客观的读者,提供修改意见(书评家、读者和市场)。

  双面人。

  给有志于编辑工作者的一封信中的建议:

  有意识地练习把整本书的主题和重要性提炼为一两句话。

  铂金斯精神已死这篇文完成于1988年,而其中描述出版界商业丛林法则发展且盛行的残酷现实,却与当今天朝的发展趋势有很多相似之处。历史总是如此循环往复,似乎通过作者的视角,就能看到未来国内出版业的发展,如此想来真是令人忧郁,但内心深处还会存着一丝侥幸,也许会有什么转折,也说不定呢。

  编辑思维:编辑必须不断审视和质疑他所读到的内容。

  阅读手稿提出意见时,以读者的角度来建言更容易让人接受。

  金句:

  对每一本书而言,最重要的是有关主题的信息能充实内容,叙述能推动情节发展,除此之外,无论信息多么新奇、文句多么动人,都不那么重要。

  跑题很破坏悬疑气氛。 犯罪小说比其他小说更需一鼓作气,你不能随便以无法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或营造有气氛的段落为由来中断情节发展。

  悬疑的氛围形成于可能发生的伤害。小说的主角预感有事要发生,必须尽快解开谜团,以抵挡隐隐迫近的危险。

  因为很多人的生活平淡无奇,逃避到另外一个世界是他们从这类书中得到的最大阅读乐趣。

  《编辑人的世界》读后感(五):书摘

  一个优秀编辑可以就任何话题和你谈上五分钟,但再多一分钟,他们就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编辑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是能否清楚而有说服力地表述一本书的优点。解释出版理由,确定图书基调,编辑报告、书目、封面勒口文案直到新闻稿,都要靠编辑最初的表述。

  出版天才的考验……在于能走在时代的最前端,并且具备必要时能在一夕之间颠覆整套标准的能力。

  出版社的优势,便在于提供创意人所需的专业经验、资金和接触不同媒体的渠道。

  编辑负责挑选文稿。而发行人负责挑选编辑。(不是很赞同)

  不要盲从时尚和流行,尤其不要对时下的畅销书亦步亦趋而出版和它差异不大的图书。你应该创造趋势,而不是盲目跟随。

  所有的衡量标准都要回归两个基本原则:你舍不舍得掏钱买下这本书?更重要的是,你想不想把这本书列为藏书——多年后,还很高兴能在书架上找到它,对它抱有期待,甚至享受一读再读的乐趣?

  尊重过去,但也要对那些反传统、新鲜有趣且有价值的新事物保持敏锐关注,并敢于出版这类题材;不要迷信某个人或某个题材的作品一定大卖,或是自信满满地说“我的判断一定不会错”;要忠于年轻时的那个无可救药地爱上文学的你,做个货真价实的好编辑。编书就像从政,能够考验一个人真正的人格,这也是为什么编辑是份值得尝试的职业。

  编辑最重要的责任是忠于你手中的书。假如做不到这点,那你既不是作者的朋友,也未能忠于职守。

  记住,不管书畅销与否,你都必须一直关注它,直到它绝版或是你另谋他就为止。

  个人品味与专业品味有很大差别,即使休息时你不见得会阅读通俗商业读物,但身为编辑,你仍然必须培养对这类书的感觉。

  编辑应该扬长避短,选择自己了解的题材,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和热情,而读者终会受到吸引,甘愿为你编的书掏钱。

  尽管编辑的工作常常超负荷,但他们永远都在寻找新书的题材。对一位编辑而言,最兴奋的事莫过于发现一位有原创力、能鼓舞人,而且完全专业的作者。你精心准备的询问信、出版提案或手稿或许可令他确信,你就是他所期待的那位作者。

  与作者谈判:1达成双方最终都会满意的交易;2在交易中为自己的老板——出版商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3对出版社而言,达成的交易必须在整体运作和财务上都可行,同时又能维持和作者及经纪人的长远关系。

  编辑要谦恭有礼,坚定地支持作者,相信他们的才华和能力,并提供专业的指引,这些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无论你如何规划自己的出版生涯,无论你的头衔是什么,只要你真诚地欣赏好作品,鼓励优秀人才施展才华,关心他人的福祉,你的事业发展必定会长远而成功。

  编辑的创造力来源于批判力,而作家的创造力则源于想象力,一个人不见得同时具备这两种特质。(相较于想象力我更具备批判力)

  大批我们过去称之为“雅皮士”的读者现已年纪越长,成为我们如今所谓的“婴儿潮一代”。我把他们定义为“文化的一代”。这代人变得更沉静、内省,更注重家庭生活。这些读者寻找的是优秀的严肃小说,人文气息浓厚的非虚构类图书,以及内容不太艰涩或学术意味不太浓厚的通俗作品。

  偶尔,我会碰到一本将在论战中扮演关键角色的作品,因为它的立场相当极端。不管这本书的主题是什么,其论点都远远超出了我个人的接受范围。但只要我坚信,让这个极端论点有表达机会将有助于真理越辩越明,那么出版这本书就是负责任的行为。

  纯学术性著作的编辑:把作者从学术论文的写作模式中解放出来,避免冗长的前言、文献资料的罗列、多余的批注、研究目标的重复论述等;把作者从过度的“旁征博引”中解放出来;把作者从害怕遭受攻击的恐惧中解放出来。

  成败的关键还是在于作品的原创性和实用价值。

  大部分有兴趣阅读严肃书籍的读者想要得到的是能激发他们思考,又可以和别人讨论的新观念。他们很愿意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只要作者不把他们弄糊涂了就好。观点前卫、表述清晰、文笔优雅的作品在出版市场上更有可能成功。

  在自行车店卖与骑行有关的书;在旅馆卖掉的旅馆类图书几乎和在书店卖掉的一样多。

  跟大出版社合作的弊端:跟我合作的编辑怎么了?人都跑到哪里去了?书到哪里去了?寻求小出版社合作才是绝佳的选择,因为他们采用的是传统的出版方式。

  我不是那种要对是否出版一本书纠结很久的编辑。我可以很轻易地对大部分书稿下判断,或许这是我能在出版界存活的唯一办法。

  和大多数编辑一样,我认为工作应该充满乐趣,很多时候也的确如此。

  我们会被那种难以捉摸的所谓“存在感”或“真实性”的特质吸引,若作品缺乏这种特质,你花再多的精力去编辑它也无济于事。

  《编辑人的世界》读后感(六):《编辑人的世界》书摘

  现实的生活就像是一家医院,每个人都疲于更换自己的病床。有人喜欢靠近暖气片的病床,有人喜欢靠窗。 旅行的一个危险是,我们还没有积累和具备所需要的接受能力就迫不及待地去观光,而造成时机的错误。如缺乏一条链子将珠子串成项链一样,我们所接纳的新讯息会变得毫无价值,并且散乱无章。 如果我们在加油站。还在汽车旅馆等地方发现了生活的诗意,如果我们为机场和火车车厢所吸引,其原因或许是我们明确地感觉到这些偏僻孤立的地方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实实在在的场景,能使我们暂时拜托因循僵滞的难以改易的种种自私的安逸、种种陋习和拘囿,不管它们在设计上是如何的不完美、不舒适、在色彩上是如何的不含蓄,在灯光上是如何的不柔和。 艺术不可能完全凭借自身力量创造热情,也不可能从凡人所缺乏的情感中产生,它只是推波助澜,诱发出更深刻的感受,使我们不至于因匆忙和随意而变得麻木。 世界之大,远超过我们眼界可以容纳的范围不管人们走得多慢,他们也不会看得更多。真正珍贵的东西是所思和所见,不是速度。子弹飞得太快并不是好事。一个人,如果他的确是个人,走慢点也并无害处,因为他的辉煌根本不在于行走,而在于亲身体验。——罗斯金 那么,什么是旅行的心境?感受力或许是它最主要的特征。我们怀着谦卑的态度接近新的地方,对于什么是有趣的东西,我们不带任何成见。 有人知道如何利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平淡无奇的经验,使自己成为沃土,在这片沃土上每年能接出三次果实,而为数众多的其他一些人则只会逐命运之流,逐时代和国家变幻之流,就像一个软木塞一样在上面漂来漂去。当我们观察到这一切后,我们会把人分成两类:一类人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而另外一种人则是化神奇为腐朽,绝大部分是后者,前者则为数寥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