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工厂男孩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工厂男孩读后感10篇

2018-08-16 04:07: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工厂男孩读后感10篇

  《工厂男孩》是一本由丁燕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35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工厂男孩》读后感(一):回望打工岁月

  很佩服作者勇气耐心,一个女诗人花两年的时间走访考察木头的工厂打工者们的工作生活讲述了一个个触动人心真实故事。本人也曾在工厂车间里做过一段时间工,确实如书中所说只要一个人进过工厂,无论时间长短,估计一辈子都很难忘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生命体,但是到了车间流水线,所有人都要像机器一样工作,个体之间的特性差别被抹杀的干干净净,他们的生活过于单调简陋可能永远都难于被编剧导演们拍成青春剧,但这是当代中国社会中真实存在的一个庞大群体啊,是他们贡献自己的青春才换回了当今中国的强盛。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打工者们一代代之间的价值观差别,第一代打工者是我们的父母辈,他们大多肩负着养家的重任,在异乡维持着非常低的物质生活水平常年累月一点点积累财富,等到某一天回到老家给家里盖房子,供子女读书,娶妻。他们绝大多数没有多少改变命运宏大理想之类的心思,踏踏实实的工作,人在城市情感维系,信息人脉资源都来自于农村,只有当他们真正回到老家,恢复那个阶层意识淡薄人身自由的原生社会、家庭中的角色,他们的日子或许才真正称得上生活。第二代打工者大概应该算是我们这一代80后吧,就我所亲身感受到的,我们这一代人人生有太多的希望和悲愤,记得当年在深圳龙岗平湖打工,周围有很多培训班、书摊,书摊上最常见的书是成功学,被标注上汉字或拼音的日语、英语、白话的小册子,计算机模具等类,很多人都不安于现状,周末的大街上总是透露者混乱危险生机勃勃气息,我们这代人在校园时有很多人有文学梦想喜欢写点文字,在初中我们班上就有同学开始小说流行交笔友,往杂志社投稿,当他们中很多人离开学校进入工厂,工厂也多了一份文艺色彩,文学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它们能给被迫过着乏味单调重复无望生活的人带来很大的心灵慰藉,从这点上来看,中学学校似乎和工厂也有了很多相似之处。不过大部分人还是很现实的,如何赚更多钱,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是大家更关心的,但是最终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回归老家结婚生子安稳度日。曾有个高中同学也是我的同村年轻雄心万丈,比我提前一年辍学,我去深圳没多久他就辞工了,之后没有再联系,多年以后,他抱着他的小闺女我家,讲他这些年的经历,倒腾货,开饭店,几次创业,最终都因为周围环境剧烈的改变以失败告终,他说了一句话一直让我记忆尤新:这几年在社会上混,双脚就像踩在一块浮萍上,无论自己多努力,总是站不稳。第三代打工者对他们的整体印象是喜欢追求潮流,花钱大手大脚,活在当下,当我大学毕业后几年再去曾经打工过的地方,即便是周末在大街上也是冷冷清清,工厂宿舍里多了很多老年人。90后、00后给我的感觉是他们普遍很早熟,没有太多不切实际幻想,没有那么多纠结迷茫,许巍的歌对他们没有像对我们那么大的吸引力,要么老早退学跟着家人学做生意,要么自觉珍惜光阴学习做题考学,要么出来打工及时行乐,要么有些流浪、放逐的想法就牵条狗或带着帐篷去流浪了,比我们勇敢多了,没有太多心理负担,或许我看到的只是表面,每代人有每代人的烦恼吧,我不够理解。这本书把我的思绪带回了当年的打工岁月,闲扯太多,很多人觉得作者书中大段大段的矫情比喻主观意淫,我倒觉得这也没什么,喜欢看故事可以直接略过就好了,作者是一个情感丰富敏感细腻女性,或许作者是看了很多茨威格之类的作家作品了吧,纪实文学也并不一定要写的那么严肃,这也可以给读者一个感性引导,没必要评价苛刻

  《工厂男孩》读后感(二):似是而非

  作者特矫情。

  总是在用一种自以为华丽高贵遣词造句,彰显她和她笔下这些劳动人民的“差距”。字里行间透着一股难以完全掩藏的莫名奚落。大概是出于对自己作家身份高高在上优越感

  很多内容都是作者自己放大了的无病呻吟和无用描写,空空落落的,没什么实质感。

  另外,巨多巨多的括号穿插在正文内容里,可能有人喜欢这种,但是就我而言真的很受不了,罗里吧嗦的,况且很多括号里的内容不加括号直接放在正文里完全没问题,非加个括号,烦不烦烦不烦?

  或许作者这样的文风散文诗歌、小资情调的小说比较适合。但是这本书这样的内容,算了吧。

  《工厂男孩》读后感(三):“工厂”系列难为继

  2013年丁燕出版了《工厂女孩》,那部作品没有今年出版的《工厂男孩》厚重,薄薄的一本小册子,但是却是纪实文学中很精彩的一部作品。究其原因,最重要的就是丁燕作为一名旁观者,不仅仅是事不关己的旁观,她和当年暑期做拉长的谢欣然(应该还有人记得育秀那本《花季雨季》吧)一样,真实的进入了女工队伍。与后者不同的是,丁燕体验的时间更长,更具体,当然是真实的,而后者只是作家为了小说的艺术创作角色而已。

  同吃、同住、同做工,近距离观察、体验,让丁燕写出了那部虽然轻薄但是厚重的纪实文学。暌违三年,丁燕又写出了这本姊妹篇《工厂男孩》,依旧是体验式的纪实采访,选择的地点是东莞樟木头镇,最集中的地点是工厂路,时间是2014年到2015年。

  凭良心说,丁燕是一名很努力的作家。《工厂女孩》的成功,让她有了更大的创作冲动体会南下打工者的心理历程,她也很想通过《工厂男孩》完成一些《工厂女孩》没有完成的思索,写出更好、神深入、更具有参考价值,更具有时代意义的纪实作品,但是,但是!

  我认为她选择失误了一个方向,那就是《工厂女孩》还有继续深入的可能,但是《工厂男孩》注定流于浮表,因为,丁燕是个女的。

  传统上来说,男孩在面对着女性,更能敞开心扉,但是,丁燕是个作家,是名诗人,还是名记者,她去樟木头,不是去散心,去当知心大姐去了,她是带着目的去的。人是敏感的动物,也许她在樟木头的一年多时间里,能遇到一两个对她敞开心扉的男孩,可是通过阅读,我发现连这个数字也没有达到,但是大多数人都能天然的感受到她的来意,就算不完全明白,但是也能感觉到。另外,工人们很忙,没有时间和你交心,除非你是他们想要找的“马子”,丁燕的气质性别、身份、目的,都让她在樟木头想要采访这些打工的男孩,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彻底的失败了。另外,工厂有着种种的禁忌,丁燕作为一名女性,有很多不便。不能生活在男孩中,对男孩又没有特殊的吸引力,采访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于是纪实文学的纪实性就失去了一半。通过打边鼓,走走逛逛,乱抓采访对象道听途说或者是粗浅故事记录,丁燕不得不(又或者她本身想要加入更多自己的感触进行大段的心理独白,旁观式的评论,让这本书失去了《工厂女孩》的精髓气质。

  但是,并非不可取经过几年时光的酝酿,丁燕对“工厂”系列可以说有了更深入的思索。再说,时代飞速发展,以前女工的天下,现在女工难求,这也是《工厂男孩》的意义。当数量上升为绝对数字时,本来就意味着这个社会,“工厂”有所变。其实,我感觉,让一名男性去辅助深入采访,效果可能更好。性别这事,真是无奈的障碍。丁燕前期做了很多准备,但是也有力所不逮的时候,这让《工厂男孩》大打折扣

  看书的时候,想起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丁燕采访的樟木头,也如实的记录了河南帮的生存。梁鸿写“梁庄”,是因为她本身是“梁庄人”,也是走出梁庄的高级知识分子。写纪实文学,没有代入,没有根血脉相连,真的难写出震撼人心感情来。丁燕也写到了三代人,第一代打工者完全灯尽油枯的牺牲,第二代有着沉重责任,第三代迷惘,虽然她的观察是“在品格和气质上,他们将和大多数孩子并无二致。他们将不再为漂泊无根所困扰,为迁徙衍生的痛苦纠缠,被累聚的粘稠情感弄得精疲力尽,不在是忧伤小孩。”但是我却并不这么认为,我想打工者的第三代还是和原生的第三代有根本的不同,漂泊无根的困扰应该是几代人潜意识里共同的苦痛,只是他们现在还小,可能没有那么清醒的意识,但是至少,他们不再是“留守儿童”,或许,这也算某种心酸的进步吧。

  不知道丁燕的采访还会不会继续下去,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工厂”系列的书,给她造就了多少发放的便利,就带来多少采访的麻烦。很多人会因为她的书开绿灯,当然了,绿灯也不是免费开的,你怎么知道这里面有没有表演成分,并且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给别人做了免费广告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工厂男孩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