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走,回民国住两天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走,回民国住两天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22 04:50: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走,回民国住两天读后感精选10篇

  《走,回民国住两天》是一本由徐志摩 / 林徽因 / 胡适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5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走,回民国住两天》读后感(一):民国二三言

  “走,回民国住两天”单单这个书名就吸引住了我,其中有一股说不出的洒脱

  集子以鲁迅的名篇秋叶”发轫。多年之后重读,才发现这篇措辞比我印象精致的多,有点周作人的风骨。至于以前语文说道的"《秋夜》以象征手法抒情,抒发了对黑暗暴虐统治势力的憎恶和愤怒",我只能“呵呵”而过。

  到了第二编“江南老宅”,依然是鲁迅领衔。“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当年背诵的那段如今依旧在耳畔回响。他放弃了《秋夜》中的斟酌,随意点画童年记忆

  到了“沪上弄堂”,一改描写北京时的深沉、江南时的恬淡,选文清一色市井气。一篇篇家长里短组成了一幅“生活什锦图“。

  “浮生逆旅”编者篇幅比选文的篇幅还大,随着编者的思绪,我的眼前宛若有一只隐形的马良神笔,山水南北各种图景纷繁而过。

  读罢,真有种想回到民国住上一旬半月。

  是着迷于郁达夫笔下“郊野里的芦苇黍稷”吗?是被朱自清笔下让人“忘我忘世”的清雅泉声所吸引?是想感受一下杨振声笔下“残夜水明楼”的清虚?

  ——好像不是。

  是想追忆沈兼士笔下“松影遮廊”、“一双白鸭”?是醉心于徐志摩笔下雨所激起的烟雾苍茫?是想凭吊朱自清笔下的幽幽荒寒?

  ——好像也不是

  是想摩挲陆蠡笔下的石桥清飔?是想聆听徐大风笔下弄堂中的喧闹繁杂?是去看看丰子恺笔下的焦墙破窗?

  ——好像更不是

  这是一个最差的时代

  ——墙头换旗如走马,刀兵战祸似梅雨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内作悠然南山客,外显怒目猛金刚

  《走,回民国住两天》读后感(二):在沙尘天,躲回民国

  看这本书时,正值沙尘君再次席卷帝都的日子。窗外是黄沙尘土遮天蔽日,手边是郁达夫先生对北平初春新绿无限向往。不觉替先生生出几分尴尬之情,倘若有人因他的文章,此时跑来北京,回家后是否会怒而撕书?

  当然这是不可能发生事情,在这个年代人们会因为一部电影炒热泰国游,会因为一个“偶像”千里追逐,甚至会因为一张照片消费自己承受不起的奢侈,只是很难,很难会因为一篇代远年湮的旧文章跑去异地品味抑或凭吊。眼下的这个年代,恰如此时的京城,城在轻浮中,人在浮躁中,浮在迷茫中,我们为种种无聊事物透支生命,再无复旧时的安然、恬静。所以故都庭院这一节,更多的是让我用故人笔墨思索自己的际遇比如说林徽因那篇《窗子以外》,谈出行、谈旅游,我原是喜欢到处走走看看的,也曾在阿克谢海尔“无知无畏”地尝试那加了奇怪香料蜂蜜酸奶,也曾在都柏林走走停停、寻寻觅觅的只为看一眼王尔德并不英俊雕像,却从没想过自己即使再努力却依然是在“窗子以内”,“接触认识实在谈不到,得天独厚闲暇生活先不容你”。心里不禁惭愧、赧然,也许林先生的这种观点会在我此后人生中每次旅行时浮现,可受生活所累我终也不会有勇气成为“飞特族”、享受间隔年。那么就继续我“窗子以内”的旅行吧,就算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眭澔平,起码我们都不该是蓝可儿。(ms跑题了,只不过我最近觉得网络上大肆宣传自助冒险游的说法真该收敛了!)

  翻到沪上弄堂那一节,斯英真诚眷恋着亭子间的“生动有趣”,也不觉得它是造成他“无结果恋爱”的元凶,而假如他穿越到现在呢?是否也会甘之如饴的做个房奴?私以为这个章节,是最能凸显旧时普通文人真实心态的,他们或为自身贫穷境遇哀叹不公(《阁楼作家访问记》),或去窥视、揣测他人香艳隐秘生活(《阁楼十景》、《上海小房子沧桑》),或对普通人生白描似的展示,文末直抒胸臆谈一己感受(《弄堂特写》、《在公寓里》)。我虽不曾在那样的上海长住,却觉得这段读来最为亲切自然。便如那首老歌吧,平凡人生带给我的感动,才是最多。

  回到江南老宅,也回到了儿时的记忆里,忍不住哑然失笑。别误会,身为北京大妞,当然没尝试过乌篷船里游荡、采莲的童趣,只是为读书这一节。

  于我们这一代,鲁迅恐怕是大家怨念最深的一位作家!那时的我们看不到他针砭时弊的冷,也看不到他哀国人不幸的悲,只是心心念念的恨着他带来的一切作业是的,只一句“他大约一定是死了”,就能分析出本页纸的笔记,还有那戴银项圈少年捕鸟步骤的背诵,足以让我一见茴香豆就倒胃口、更提不起什么看月夜捉獾的兴趣。而今没有了课业的压力,重读周大先生的文章,看着那段“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我只觉得看到一个同样不喜欢学习淘气男孩,非常可爱,非常萌!再来徐志摩的那篇《“雨后虹”》,当年只把它作为《再别康桥》的一个注脚,忽略了“和雨赌耐心”那段激扬文字,“战阵是冒险,恋爱是更大的冒险,死是最大的冒险”,这话彼时读来只觉气势磅礴、隐隐还有些脸红害羞,而此刻我终于懂得这不是矫情、卖弄,而是徐先生一生信条

  全书以浮生逆旅结束,那样的生活是我所不了解的,文字带来的心头悸动,不是赖声川的那出戏,也不同于任贤齐的那首歌,合上书你会记得“天公猪”,也会祈祷“枯杨发芽”的那一天。甚至当你有一天真的到了延平郡王祠,你不仅会想着郑成功英雄伟业、郑克爽的“黄金囚笼”,也会想到祠堂边的蔗园里捉迷藏的少年、有一天会吃着花生写出那许多道理。(ps.这又是学生时代的一篇噩梦啊!)

  .其实民国名家辈出,美文繁多完全可以将这书做成一个系列嘛,下一本不如就叫《舌尖上的民国》?又或者《那些年在民国追过的女孩》?

  《走,回民国住两天》读后感(三):回民国

  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感官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铁纱窗以外,话可不就在这里了。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

  所有的活动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香;榆叶梅横出疯杈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廓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的!

  《走,回民国住两天》读后感(四):居心地

  首先为我的拖延症下跪。其次我可能会写成一篇不太像书评的东西。

  在我尚且更加年轻时候,曾一度对书籍完整性抱有近乎苛求的执着污渍褶皱、损毁甚至格式不够严密地读书笔记都会令自己浑身不舒服,是实实在在被细节所打败的人。

  直到某次远行,书脊因在晃动的车厢中不断与座位前的桌角碰撞结果变得坑坑洼洼。多年以来每每看到那本书残破的侧脸,我都能马上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列车行进的方向,四周坐着的陌生人,乃至老式车窗外吹来的夜风温度。我惊讶地发现,原来这就是回忆之门。

  自此之后,我对书本态度开始随意起来,犄角旮旯到处堆放不说,读到赏心悦目句子信手标记,更不吝惜带它们出游。那些伴随着时光被赋予的印记,是它和我之间,独一无二遇见

  想来,建筑也不例外吧。

  所以我一次次试图从那些古道青砖、阁楼旧影中寻得往昔的一些蛛丝马迹。千百年间谁在古寺庙前赏过红叶,谁曾试图拔出墙根底下的何首乌未遂使它依然蓬勃生长至今日,谁也曾登上过这残破的城墙感叹国破山河在,谁又曾在那里伏案书写出隽永篇章。站在历史的尽头的那一刻,心是静的。仿佛凝固在眼前的时间。却也是动的,沧海桑田历历在目,唯此情此景,暂得长留世间岁月长河浪淘尽,斑驳往事几许留,这样想着,便能豁然开朗。访古寻今,大抵求的就是这个姿态罢。

  书不在新,屋不如故。所谓心安

  如果有一天,人们代代相传的,不再是一本边缘稍卷微微泛黄并且布满标注的书卷,而只是通过不同的数据线和客户端共享着一成不变文本然后过目即删;人口膨胀到终于无法容纳一片占尽地利却人丁稀少的四合民居,推土机在整个城市呼啸而过焕然一新钢铁森林里闪过人们千篇一律的脸。

  那么,何处是乐园

  《走,回民国住两天》读后感(五):走得回民国,走不回家园

  这是一本编著非常好的书,编者的功底非常深厚,很非常有情怀。情怀这个东西,说不清道不明抓不住,可能是你小时候住过的房子,读过的书,抓过的蜻蜓,扯过的小姑娘的小辫儿,放学路上的夕阳挥之不去野花青草香……

  现在的楼太高,脚步匆忙,彼此太陌生表情僵硬田园邻里家族亲戚,至亲与好友之间都太生疏冷漠。于是我们开始怀念过去,怀念小时候,甚至之前更漫长深邃的岁月,直至民国。正如此书前言开篇一句话:“民国”是带着淡淡的忧伤渐行渐远的时代背影。

  “回到民国”,走过不同的季节春雨淋湿老屋鱼鳞黑瓦,房檐上的蜘蛛在海棠树上缀网,游丝在微风里轻漾,点滴细雨打湿了海棠漂浮的清香。夏季的晴空下,独门独院的补树书屋外,槐树绿阴正满一院,槐树虫从树上吐丝挂在空中,庭院静谧,可以听到书屋主客的交谈。风拂过屋檐上的秋草,在这样的旧时时光里,可以陪周大先生在他家的后园里张望墙外的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而郊外的秋色,正如郁达夫的生花妙笔写到的,“秋高气爽,风日晴和的早晨,你且骑着一匹驴子,上西山八大处或玉泉山碧云寺去走走看;山上的红柿,远处的烟树人家,郊野里的芦苇黍稷,以及在驴背上驮着生果进城来卖的农户佃家,包管你看一个月也不会看厌”。“北方的冬天,南窗放进满屋的晴日,你随便拿一本书坐在窗下取暖”“腊梅在阳光的照耀下荡漾着芬芳,把几枝疏脱的影子漫画在新洒扫的蓝砖地上,如漆墨画。”杨振声写出冬日清居之乐。

  “回到民国”让你结识到不同的人,看到他们别样生活状态阅读到旧时不同人物的生活史。让你体会到浮生寄居的甘苦,读来如啜苦茶,于世俗的艰难浮世自得清趣。

  《走,回民国住两天》读后感(六):故园旧梦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任何朝代时期都有两面性,民国亦如此。

  她繁华自由传统前卫;她凋蔽,破旧阴郁焦灼。有歌舞升平纸醉金迷,也有战火烽烟,饿殍遍野。抛去我们知与不知的种种细枝末节,单看那背影,那轮廓,十足是美的,如同一幅清淡艳绝的画,让人不知不觉便想深入其中,一探究竟

  循此思路,《走,回民国住两天》十足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它如同一册“民国居住地图”,以当时人的笔触引读者穿越时光,寻梦故都庭院,追忆江南老宅,穿行沪上弄堂,感受浮生逆旅。选众家之文,漫漫洒洒,却不失主线,编者着实用心。当然,散文选本总难免见仁见智,读杨振声《书房的窗子》满纸飘香,看林徽因《窗子以外》又满目矫情,蜜糖砒霜,自行品味即可。

  在这些民国大家笔下,家园故居不是一个具象的所在,而是一种模糊的情感,在各式各样的居所宅院中,他们诗意地栖居,真实地生活。他们的家园梦究竟是什么呢?

  是杨振声北窗外古墙边疏竹掩映下书桌上的清辉,泛出一片青翠,几波纹痕;是张恨水绿荫四合院细雨滋润中缀雪如球的槐花,浸出淡淡清香,似有若无;是夏丏尊心心念念的白马湖畔荒凉而凛冽的寒风,是其拟诸山水画中人的苦中寻趣;是郁达夫记忆中如碧桃开谢春心未死的花坞,幽深清绝后也难捱世俗的痕迹;是朱自清比作古董铺子的南京,贩夫走卒,皆有六朝烟水气,新月如旧,处处时代侵蚀痕;是冰心家雕花隔扇上嵌着的一首诗,一幅画;是徐蔚南难忘的快阁园中的两架紫藤;是多九公娓娓道来的沪上亭子间,狭小逼仄透着时光的锈迹与世俗的味道,尘埃落定尽是人间烟火……

  隔着时光的帷幕看民国人的故园旧梦,比起如今的光怪陆离五光十色,那时的色调更沉静而明透,不似正午的艳阳,而是初阳未现时熹微的晨光,是苍然暮霭下那一抹黄昏色,疏影横斜,暗香浮动,隐约中有种华丽的苍凉。

  那,才叫清居。

  人生总是在寻求归宿感,古人如此,今人亦是。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在我们的旧梦中,故园也很美。

  《走,回民国住两天》读后感(七):未曾识得这砖这瓦这城

  印象中的民国就像一颗酒心巧克力,细品下的滋味总和想象中大相径庭。以往历史课本中的描述总少不了内忧外患下重重矛盾难以觅得出路,还携有战乱,动荡苦难总不见得比得上当今的安稳盛世,一如书中黑白的老照片里旧损而久未翻新过的楼阁,目光呆滞不见生气的路人透出许久难以消散的腐朽气味。

  但同样也是在那样一个年代,枭雄辈出大师云集,亦正亦邪的价值观层出不穷,旁观者雾里看花,也为那个年代平添不少神秘感。这本《走,回民国住两天》让我读到了中国传统中的对于家园的普世理念和哲学认知,特别是在郁达夫,徐志摩等大师的笔下所描摹的家园格外的鲜活,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那个充满人文情怀的年代。

  曾经不止一次到过北京,对于北京的印象也无非是皇家建筑的气势和气派,摩天大楼之间高度和压迫感的攀比,众口相传的高薪压力大堵车空气差。刚好每次去都时逢北京的冬季,强劲的风力也让我倍感北京冬日的冷酷,实在无法体会这座城市的美感。但是在郁达夫的笔下,正是这冬日分外的寒才能让人体会到屋中炉火的暖,这辛苦劳作一年年末难得偷闲的幸福指数也足以爆表了,且不论在屋内围坐炉边品酒吃羊肉的爽快,下雪后还有分外清冽的阳光和花样繁多的雪地取乐,最难得冬宵或读书或小叙,也会因为夜色绵长而格外深刻了。读着读着,觉得他所说的北京越发的熟悉和陌生,让人困惑究竟有没有来过这座城。也许是因为爱才更加可爱,北京对与郁达夫来说不仅仅是需要好好保存的旧都城,更是院里遮阴的葡萄架,西山的一抹新绿,郊外一个月也看不厌的烟树人家。正如书中所讲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园的概念绝不仅仅是几间厢房和廊子,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菜园枣树自不能少,海棠腊梅也是多多益善,还要留足鸡鸭猫狗跑跳的空地,院落外小巷间和睦的邻里吆喝的小贩不一而足,对生活如此细致全面的要求必然是出自对生活的的极度热爱,生活品质的高低其实也取决于此。

  再看魔都上海,弄堂里如此细分亭子间也可以评判出上中下三等来,昔日感叹房租太贵,生活压力大成本高,难以成家立业和如今人们在网络上对生活的各种吐槽竟也没有太大的分别。但对那时的种种窘境也并不完全是哀叹抱怨之声,楼上楼下浮生百态也让人有幸得知当时上海究竟有着怎样的社会风貌,混乱也好靡杂也罢,也许与传统文化的不同之处或许就在是否接地气吧。

  回头细品书中摘选文章,各文豪的风格虽有不同,但字里行间始终平实如一,不仅没有当代文章浮夸的空虚感,且朴实的像故友一般娓娓道来,文采横溢,文字功底深厚涉及知识庞杂着实令人钦佩。所见所闻不过是家长里短也能写得妙趣横生,意味深长,现在读起来还是颇为生动。书中还穿插有主编沈伟东对选文主题的集中摘选,点评,也更加全面的还原的民国时期真实的风貌,让人不禁愿意沿着书中提供的线索继续一探究竟,再配上丰富的历史图片,算得上是本书点睛之笔。

  《走,回民国住两天》读后感(八):民国老宅里的最后坚守

  “走,回民国住两天”,好有穿越感的一个书名,这也是吸引我购买的原因。不过,拿到书之后,并没有穿越到民国之感,而是感觉穿越到了八九十年代,中小学时期的阅读时光。

  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文章无疑是一代人的记忆了,因为这是学生时代的课本内容。然而当时不以为然,或许,文章本身的乐趣,被分解段落大意和重点课文连背三天的烦恼取代了。

  怪不得,老罗曾经说过,他一点都不羡慕那些上过大学的高中同学,因为他们上大学的也是在读鲁迅,他没上大学也在读鲁迅,只不过他读得是鲁迅全集,同学读的是鲁迅全集中的某一篇,而且课后还不忘记提一个问题:鲁迅在第二自然段,为什么这样写?

  有点离题了,我们再说说民国。

  民国是穿越一族很钟情的一个时代。那是一个繁华与凋敝并存的时代,也是旗袍与西装大跳交际舞的时代。那古旧的礼仪,那些远去的文人才子,上海那绵软的靡靡之音,以及边陲隆隆的战火,都会让人无限的怀念。

  往事不可追,很多事情我们只能在影片和想象中描绘,但还有一样,就是民国老宅,有不少,至今还是可以碰触的真实存在。它们还在那里守望,如果说我们曾屈身于权宜之计,抛却了太多传统,那么这些老宅,或许是最后的坚守。

  《走,回民国住两天》有趣在于:民国的人说民国的家园。过去的眼睛看过去的事儿,欢然如迅哥儿的百草园,牢骚如湘雨的弄堂阁楼,碎碎念如郁达夫的风雨茅庐;小方寸玩转大宇宙的是林大美女的窗外;朴实淡然是朱自清笔下的南京。

  所谓相思古今同,家园永远是心灵所依。今天的我已不敢随意讨论“诗意的栖居”这么复杂的哲学命题。但如果有人问起我家住哪儿?第一反应恐怕永远是儿时的大杂院。

  按照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来说,要追思家之所存,恐怕还要回到这字里行间的古老居所,那些是我们古老民族的集体回忆。

  走,回民国住两天!

  《走,回民国住两天》读后感(九):并未远去的呓语

  今年春节的时候自作主张地给自己放了个假,决定不再阅读任何有关杂文、社科、历史、推理、国学或技术的内容。于是,最终挑了一本看名字便能猜到其格调肯定是很轻松的一本散文集《走,回民国住两天》。

  关于读书,我一直赞同一个观点:眼下的只是文字,而无谓何种的载体。于是,我这一年以来一直是只买 Kindle 版的书籍,而不是纸书。不过,这个规则并不是绝对的,我也并不否认阅读环境的这个因素——就《走,回民国住两天》这本书而言,确实只有纸书才谙合读这本书时应具备的意境。

  http://blog.titilima.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20140202_224811_977.jpg

  http://blog.titilima.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20140202_224816_865.jpg

  看看罢,这文、这纸、这图合而融成的这意境,电子书可是无论如何也复制不来的。虽然在这个数字时代,先辈大师的文字早已是唾手即得,但是,人脑毕竟不仅仅是个文字流数据的解析器。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堪与这等文字相配的,必然应是一种轻松、闲适的惬意感觉。

  这本《走,回民国住两天》确乎是做到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当心境离那考试的背诵与默写而远去时,即便是如周公迅哥儿那般的拗口文段也重新焕发了不一样的魅力。此时此刻,我,与那些相距已近百年的文人骚客们在不知不觉之间便拉近了距离;恍惚之中,仿佛已然一同围坐于庭院桌前,一盏青灯,若干小菜,手把觥筹,酣酌闲谈,耳聆草虫之声于月下。

  什么文档视图,什么封装继承,什么重构优化,都由它们一并去罢。

  《走,回民国住两天》读后感(十):第一时间打动我心的,是书名及封面设计

  一眼看到书名和封面设计,顿时有种回到过去的感觉,去那想象中的颠簸、旖旎、激情的民国年代。其实,牵动人心的,更是回想自己那过去年少时候的美好。五月的清晨,初晴,前一晚雨骤风疾带来的浅浅水洼,背着大书包的小小自己,走在那上学路上,弯弯绕绕的石板小巷,高高的瓦墙里,探出撑着大树冠的泡桐树,落着一地淡紫色的泡桐花,存在记忆里的,是一种淡淡奇特的香气。

  从书的内容上来说,其实是前人们的散文、随笔集。前半部分的名人文章收录较多,后半部分的作者,不知名(我的个人认知)。个人感觉上,前半部分,文章中的感觉多一些,后半部分的写实多些,似乎没有那么多缠绵悱恻的情怀。或者,这也许是文人们所居住的故都庭院、江南老宅,悠悠闲闲的,融入了,文化情怀;而沪上弄堂,逼仄、捉襟见肘的窘迫,似乎,更带有种现实的讽刺,写实居多,悲春伤秋没那么动人罢了。

  总体而言,闲时,随便读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