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走,回民国住两天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走,回民国住两天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20 21: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走,回民国住两天读后感精选10篇

  《走,回民国住两天》是一本由徐志摩 / 林徽因 / 胡适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回民国住两天》读后感(一):民国

  其实这是一篇很好写的书评,因为关于那个时代,有太多想说。

  却也难于下笔,因为读了此书以后,才发现那个时代如此多姿。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

  首先,这个书名就很吸引我。

  见到实物后,封面、内页、手感都颇为喜欢

  繁扰的工作之隙,众多未读书目之前,这本书是一定要看的!

  随身携了两天,在火车上读完。整个人一下子平静了。

  开篇便是《秋夜》,重读先生的两棵枣树,完全不同年少时的感觉先生的文章真真不是年少时能读出味道的。后文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就是少时所好,今时再品,更是别种滋味

  鲁迅•••胡适•••郁达夫••• 朱自清••韦素园•••林徽因•••陆蠡••• ……

  本都是别具一格的大家,写文也是各抒己见,却在编者的妙手编排下,妙趣横生,让人不忍释卷,一气读完,脑海中依然勾勒出民国的画卷。

  那个年代,我下不了定语。

  只能从大家的字里行间,一瞥那时的只鳞片甲。

  《走,回民国住两天》读后感(二):回民国

  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感官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铁纱窗以外,话可不就在这里了。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

  所有的活动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香;榆叶梅横出疯杈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廓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的!

  《走,回民国住两天》读后感(三):只想怀念——读《走,回民国住两天》

  仿佛是一场集体怀旧,最近谈民国的书籍忽然多了起来。这本书里面的民国,也如蒙上了一层晕,叫人即使看到的是日常的街头巷尾,窗门楼栏,也平添了几分模糊的留念。“是我因为见了花高兴,故觉得花也高兴呢?还是因为花见了我高兴,故我也高兴呢?”胡适因他院子里两朵玉兰花和三朵月季花,闲坐庭间,曾诉说着青春的小纠结。你我对于民国的忆念,大概也是出于对时代的纠结缠绕吧。

  假想穿越一趟民国,民国的恍惚意境会就此破碎吧?因为我们明知道世上也不可能尽是好的东西。比如我们这个时代,如果以窗为界,窗内是灯火通明,窗外则可能雾霾漫天。民国窗栏内外,里面有可能是文人学子迂阔其间,正如杨振声说书房是西窗的话,当夕阳西落,“压山的红日徘徊于西窗之际,照出书房里一种透明宁静”,人也又如“苍蝇的搓脚,微尘的轻游”,都带些悠闲的倦意了。可外面不尽是这么优哉游哉,“偶然你看到一两个被煤炭染成黝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肩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人群嘈杂,甚至还一大早“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窗子以外》)——这些窗子以外的话,是林微因的牢骚吧。回一次民国,原来也可以和她一起出气,“诅咒着城市生活,不自然的城市生活!”;也可以一起抱怨,“这沉闷的没有生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也不得不一起说:“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

  还是老老实实待在屋子里,原本回民国去的话,就是想止住某种漂泊感。在屋里“吃点精致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住所的话》),和郁达夫见一面,当时他在杭州旧宅中,也是这么过活的。实在觉得无趣,也可以跟他一起学画,买不起好房子,但也可以“画许多房子,挂在四壁”,给自己的想象以一顿饱醉。你别说,这样“画房充饥”,用到现在也是个不错的点子。

  关于民国,民国时代的人们批判的已经太多了。自己批判自己的时代,似乎显得比世人深刻几许。勒以评说他的邻居们——胡子先生、青年夫妇孩子们女人们、牧师、投机商人、甚至他自己,“在艰辛的生活的压迫之下,在苦痛的日子的煎熬中间,人们的情感多变得粗糙了。”(《邻居们》)这种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人的粗糙感,原来有自。民国的人们,“他们都过分地夸张着他们的喜悦悲伤,今天有喧嚣欢笑、明天又是无言的悲伤和不断的争吵,不断的眼泪。”回民国,遇到的就是这样的邻居吧。

  其实,民国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邻居,可此时我们,并不愿意再对它的总总丑态赖以一番冷嘲热讽。民国人批判的背后,蕴涵着一股深深的情愫。我们上一代的人们眼中的“旧社会”,则套上了生硬的批斗话语。当这些在此时烟消云散,民国的本来面目渐渐被拼凑清楚。即使回一趟民国,大体也只会发现他们的烦恼总和我们有些近似之处:生活、住所、邻里、人心······于是乎不过是和一批相似普通人谈论着时代的美与丑。静静地读这本书,民国的想象不仅不再模糊,对于自身所处的时代,也清醒了许多。或许,在遥远未来,我们对现在也只想怀念吧。

  《走,回民国住两天》读后感(四):民国老宅里的最后坚守

  “走,回民国住两天”,好有穿越感的一个书名,这也是吸引我购买的原因。不过,拿到书之后,并没有穿越到民国之感,而是感觉穿越到了八九十年代,中小学时期的阅读时光

  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文章无疑是一代人的记忆了,因为这是学生时代的课本内容。然而当时不以为然,或许,文章本身的乐趣,被分解段落大意和重点课文连背三天的烦恼取代了。

  怪不得,老罗曾经说过,他一点都不羡慕那些上过大学高中同学,因为他们上大学的也是在读鲁迅,他没上大学也在读鲁迅,只不过他读得是鲁迅全集,同学读的是鲁迅全集中的某一篇,而且课后还不忘记提一个问题:鲁迅在第二自然段,为什么这样写?

  有点离题了,我们再说说民国。

  民国是穿越一族很钟情的一个时代。那是一个繁华与凋敝并存的时代,也是旗袍与西装大跳交际舞的时代。那古旧的礼仪,那些远去的文人才子,上海那绵软的靡靡之音,以及边陲隆隆的战火,都会让人无限的怀念。

  往事不可追,很多事情我们只能在影片和想象中描绘,但还有一样,就是民国老宅,有不少,至今还是可以碰触的真实存在。它们还在那里守望,如果说我们曾屈身于权宜之计,抛却了太多传统,那么这些老宅,或许是最后的坚守。

  《走,回民国住两天》有趣在于:民国的人说民国的家园。过去的眼睛看过去的事儿,欢然如迅哥儿的百草园,牢骚如湘雨的弄堂阁楼,碎碎念如郁达夫的风雨茅庐;小方寸玩转大宇宙的是林大美女的窗外;朴实淡然是朱自清笔下的南京。

  所谓相思古今同,家园永远是心灵所依。今天的我已不敢随意讨论“诗意的栖居”这么复杂哲学命题。但如果有人问起我家住哪儿?第一反应恐怕永远是儿时的大杂院。

  按照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来说,要追思家之所存,恐怕还要回到这字里行间的古老居所,那些是我们古老民族的集体回忆

  走,回民国住两天!

  《走,回民国住两天》读后感(五):在沙尘天,躲回民国

  看这本书时,正值沙尘君再次席卷帝都的日子。窗外是黄沙尘土遮天蔽日,手边是郁达夫先生对北平初春新绿无限向往。不觉替先生生出几分尴尬之情,倘若有人因他的文章,此时跑来北京,回家后是否会怒而撕书?

  当然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这个年代,人们会因为一部电影炒热泰国游,会因为一个“偶像”千里追逐,甚至会因为一张照片去消费自己承受不起的奢侈,只是很难,很难会因为一篇代远年湮的旧文章跑去异地品味抑或凭吊。眼下的这个年代,恰如此时的京城,城在轻浮中,人在浮躁中,浮在迷茫中,我们为种种无聊事物透支生命,再无复旧时的安然、恬静。所以故都庭院这一节,更多的是让我用故人的笔墨思索自己的际遇,比如说林徽因那篇《窗子以外》,谈出行、谈旅游,我原是喜欢到处走走看看的,也曾在阿克谢海尔“无知无畏”地尝试那加了奇怪香料的蜂蜜酸奶,也曾在都柏林走走停停、寻寻觅觅的只为看一眼王尔德并不英俊的雕像,却从没想过自己即使再努力却依然是在“窗子以内”,“接触和认识实在谈不到,得天独厚的闲暇生活先不容你”。心里不禁惭愧、赧然,也许林先生的这种观点会在我此后人生中每次旅行时浮现,可受生活所累我终也不会有勇气成为“飞特族”、享受间隔年。那么就继续我“窗子以内”的旅行吧,就算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眭澔平,起码我们都不该是蓝可儿。(ms跑题了,只不过我最近觉得网络上大肆宣传自助冒险游的说法真该收敛了!)

  翻到沪上弄堂那一节,斯英真诚地眷恋着亭子间的“生动、有趣”,也不觉得它是造成他“无结果恋爱”的元凶,而假如他穿越到现在呢?是否也会甘之如饴的做个房奴?私以为这个章节,是最能凸显旧时普通文人真实心态的,他们或为自身贫穷境遇哀叹不公(《阁楼作家访问记》),或去窥视、揣测他人香艳隐秘生活(《阁楼十景》、《上海小房子沧桑》),或对普通人生白描似的展示,文末直抒胸臆谈一己感受(《弄堂特写》、《在公寓里》)。我虽不曾在那样的上海长住,却觉得这段读来最为亲切、自然。便如那首老歌吧,平凡人生带给我的感动,才是最多。

  回到江南老宅,也回到了儿时的记忆里,忍不住哑然失笑。别误会,身为北京大妞,当然没尝试过乌篷船里游荡、采莲的童趣,只是为读书这一节。

  于我们这一代,鲁迅恐怕是大家怨念最深的一位作家!那时的我们看不到他针砭时弊的冷,也看不到他哀国人不幸的悲,只是心心念念的恨着他带来的一切作业是的,只一句“他大约一定是死了”,就能分析出本页纸的笔记,还有那戴银项圈少年捕鸟步骤的背诵,足以让我一见茴香豆就倒胃口、更提不起什么看月夜捉獾的兴趣。而今没有了课业的压力,重读周大先生的文章,看着那段“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我只觉得看到一个同样不喜欢学习的淘气男孩,非常可爱,非常萌!再来徐志摩的那篇《“雨后虹”》,当年只把它作为《再别康桥》的一个注脚,忽略了“和雨赌耐心”那段激扬文字,“战阵是冒险,恋爱是更大的冒险,死是最大的冒险”,这话彼时读来只觉气势磅礴、隐隐还有些脸红害羞,而此刻我终于懂得这不是矫情、卖弄,而是徐先生一生的信条。

  全书以浮生逆旅结束,那样的生活是我所不了解的,文字带来的心头悸动,不是赖声川的那出戏,也不同于任贤齐的那首歌,合上书你会记得“天公猪”,也会祈祷“枯杨发芽”的那一天。甚至当你有一天真的到了延平郡王祠,你不仅会想着郑成功的英雄伟业、郑克爽的“黄金囚笼”,也会想到祠堂边的蔗园里捉迷藏的少年、有一天会吃着花生写出那许多道理。(ps.这又是学生时代的一篇噩梦啊!)

  .其实民国名家辈出,美文繁多,完全可以将这书做成一个系列嘛,下一本不如就叫《舌尖上的民国》?又或者《那些年在民国追过的女孩》?

  《走,回民国住两天》读后感(六):民国二三言

  “走,回民国住两天”单单这个书名就吸引住了我,其中有一股说不出的洒脱。

  集子以鲁迅的名篇“秋叶”发轫。多年之后重读,才发现这篇措辞比我印象中精致的多,有点周作人的风骨。至于以前语文中说道的"《秋夜》以象征手法抒情,抒发了对黑暗暴虐的统治势力的憎恶和愤怒",我只能“呵呵”而过。

  到了第二编“江南老宅”,依然是鲁迅领衔。“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当年背诵的那段如今依旧在耳畔回响。他放弃了《秋夜》中的斟酌,随意点画童年的记忆。

  到了“沪上弄堂”,一改描写北京时的深沉、江南时的恬淡,选文清一色的市井气。一篇篇家长里短组成了一幅“生活什锦图“。

  “浮生逆旅”编者篇幅比选文的篇幅还大,随着编者的思绪,我的眼前宛若有一只隐形的马良神笔,山水南北各种图景纷繁而过。

  读罢,真有种想回到民国住上一旬半月。

  是着迷于郁达夫笔下“郊野里的芦苇黍稷”吗?是被朱自清笔下让人“忘我忘世”的清雅泉声所吸引?是想感受一下杨振声笔下“残夜水明楼”的清虚?

  ——好像不是。

  是想追忆沈兼士笔下“松影遮廊”、“一双白鸭”?是醉心于徐志摩笔下雨所激起的烟雾苍茫?是想凭吊朱自清笔下的幽幽荒寒?

  ——好像也不是

  是想摩挲陆蠡笔下的石桥清飔?是想聆听徐大风笔下弄堂中的喧闹繁杂?是去看看丰子恺笔下的焦墙破窗?

  ——好像更不是

  这是一个最差的时代

  ——墙头换旗如走马,刀兵战祸似梅雨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内作悠然南山客,外显怒目猛金刚

  《走,回民国住两天》读后感(七):居心地

  首先为我的拖延症下跪。其次我可能会写成一篇不太像书评的东西。

  在我尚且更加年轻的时候,曾一度对书籍的完整性抱有近乎苛求的执着。污渍、褶皱、损毁甚至格式不够严密地读书笔记都会令自己浑身不舒服,是实实在在被细节所打败的人。

  直到某次远行,书脊因在晃动的车厢中不断与座位前的桌角碰撞结果变得坑坑洼洼。多年以来每每看到那本书残破的侧脸,我都能马上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列车行进的方向,四周坐着的陌生人,乃至老式车窗外吹来的夜风的温度。我惊讶地发现,原来这就是回忆之门。

  自此之后,我对书本的态度开始随意起来,犄角旮旯到处堆放不说,读到赏心悦目的句子信手标记,更不吝惜带它们出游。那些伴随着时光被赋予的印记,是它和我之间,独一无二的遇见。

  想来,建筑也不例外吧。

  所以我一次次试图从那些古道青砖、阁楼旧影中寻得往昔的一些蛛丝马迹。千百年间谁在古寺庙前赏过红叶,谁曾试图拔出墙根底下的何首乌未遂使它依然蓬勃生长至今日,谁也曾登上过这残破的城墙感叹国破山河在,谁又曾在那里伏案书写出隽永的篇章。站在历史的尽头的那一刻,心是静的。仿佛凝固在眼前的时间。却也是动的,沧海桑田历历在目,唯此情此景,暂得长留世间。岁月长河浪淘尽,斑驳往事几许留,这样想着,便能豁然开朗。访古寻今,大抵求的就是这个姿态罢。

  书不在新,屋不如故。所谓心安。

  如果有一天,人们代代相传的,不再是一本边缘稍卷微微泛黄并且布满标注的书卷,而只是通过不同的数据线和客户端共享着一成不变的文本然后过目即删;人口膨胀到终于无法容纳一片占尽地利却人丁稀少的四合民居,推土机在整个城市呼啸而过焕然一新的钢铁森林里闪过人们千篇一律的脸。

  那么,何处是乐园。

  《走,回民国住两天》读后感(八):故园旧梦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任何朝代时期都有两面性,民国亦如此。

  她繁华,自由,传统,前卫;她凋蔽,破旧,阴郁,焦灼。有歌舞升平,纸醉金迷,也有战火烽烟,饿殍遍野。抛去我们知与不知的种种细枝末节,单看那背影,那轮廓,十足是美的,如同一幅清淡艳绝的画,让人不知不觉便想深入其中,一探究竟。

  循此思路,《走,回民国住两天》十足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它如同一册“民国居住地图”,以当时人的笔触引读者穿越时光,寻梦故都庭院,追忆江南老宅,穿行沪上弄堂,感受浮生逆旅。选众家之文,漫漫洒洒,却不失主线,编者着实用心。当然,散文选本总难免见仁见智,读杨振声《书房的窗子》满纸飘香,看林徽因《窗子以外》又满目矫情,蜜糖砒霜,自行品味即可。

  在这些民国大家笔下,家园故居不是一个具象的所在,而是一种模糊的情感,在各式各样的居所宅院中,他们诗意地栖居,真实地生活。他们的家园梦究竟是什么呢?

  是杨振声北窗外古墙边疏竹掩映下书桌上的清辉,泛出一片青翠,几波纹痕;是张恨水绿荫四合院细雨滋润中缀雪如球的槐花,浸出淡淡清香,似有若无;是夏丏尊心心念念的白马湖畔荒凉而凛冽的寒风,是其拟诸山水画中人的苦中寻趣;是郁达夫记忆中如碧桃开谢春心未死的花坞,幽深清绝后也难捱世俗的痕迹;是朱自清比作古董铺子的南京,贩夫走卒,皆有六朝烟水气,新月如旧,处处时代侵蚀痕;是冰心家雕花隔扇上嵌着的一首诗,一幅画;是徐蔚南难忘的快阁园中的两架紫藤;是多九公娓娓道来的沪上亭子间,狭小逼仄透着时光的锈迹与世俗的味道,尘埃落定尽是人间烟火……

  隔着时光的帷幕看民国人的故园旧梦,比起如今的光怪陆离五光十色,那时的色调更沉静而明透,不似正午的艳阳,而是初阳未现时熹微的晨光,是苍然暮霭下那一抹黄昏色,疏影横斜,暗香浮动,隐约中有种华丽的苍凉。

  那,才叫清居。

  人生总是在寻求归宿感,古人如此,今人亦是。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在我们的旧梦中,故园也很美。

  《走,回民国住两天》读后感(九):走得回民国,走不回家园

  这是一本编著非常好的书,编者的功底非常深厚,很非常有情怀。情怀这个东西,说不清道不明抓不住,可能是你小时候住过的房子,读过的书,抓过的蜻蜓,扯过的小姑娘的小辫儿,放学路上的夕阳,挥之不去的野花青草香……

  现在的楼太高,脚步太匆忙,彼此太陌生,表情太僵硬,田园与邻里,家族与亲戚,至亲与好友之间都太生疏太冷漠。于是我们开始怀念过去,怀念小时候,甚至之前更漫长深邃的岁月,直至民国。正如此书前言开篇第一句话:“民国”是带着淡淡的忧伤而渐行渐远的时代背影。

  “回到民国”,走过不同的季节。春雨淋湿老屋鱼鳞黑瓦,房檐上的蜘蛛在海棠树上缀网,游丝在微风里轻漾,点滴细雨打湿了海棠漂浮的清香。夏季的晴空下,独门独院的补树书屋外,槐树绿阴正满一院,槐树虫从树上吐丝挂在空中,庭院静谧,可以听到书屋主客的交谈。风拂过屋檐上的秋草,在这样的旧时时光里,可以陪周大先生在他家的后园里张望墙外的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而郊外的秋色,正如郁达夫的生花妙笔写到的,“秋高气爽,风日晴和的早晨,你且骑着一匹驴子,上西山八大处或玉泉山碧云寺去走走看;山上的红柿,远处的烟树人家,郊野里的芦苇黍稷,以及在驴背上驮着生果进城来卖的农户佃家,包管你看一个月也不会看厌”。“北方的冬天,南窗放进满屋的晴日,你随便拿一本书坐在窗下取暖”“腊梅在阳光的照耀下荡漾着芬芳,把几枝疏脱的影子漫画在新洒扫的蓝砖地上,如漆墨画。”杨振声写出冬日清居之乐。

  “回到民国”让你结识到不同的人,看到他们别样的生活状态,阅读到旧时不同人物的生活史。让你体会到浮生寄居的甘苦,读来如啜苦茶,于世俗的艰难浮世中自得清趣。

  《走,回民国住两天》读后感(十):带上书,重新走走那些路

  金陵一行是民国情结的开始。偶然一次美龄宫的闲走,让我改变了原来的计划,挤时间早起晚归,从旧址建筑到湖林展馆,在这个历史长河一样的城市待了三天,走了三天,对历史点滴的记忆在这里穿成珠连成线,把我紧紧地与这个悠久的历史沉淀文明的城市缠绕流连。

  如今,恰好与这样一本书偶遇。

  我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何不带上它,再重新走走那些巷口的旧址,在名人故居里慢慢踱步,心里默念两句主人在这屋里写下的字句。在文字中再细看看这些老建筑外的瓦片,还有旧房屋内的窗棱。

  正是:故居,故人,故事。

  仍是那篇文章。曾经在课本里看过、背过,那时专注于字里行间的意义,揣摩每一个句子甚至标点,好似要榨出其中的墨汁才算读过,才考得了好的成绩。而现在,真正透过这扇破旧的窗棱,才终于戚戚的猜出当时作者的喜怒哀乐和无奈。

  仍是那条弄堂。比如步高里,这条来来回回走遍也看过的石库门群宅,对着书里的照片再走到中国式牌楼下,竟然激动地就像与故友重逢。真想拉过旁边的路人,聊一聊那个年代的故事。

  仍是那些人。他们是令人敬佩的作家、诗人、评论家、思想家、革命家,但当我读到他们也曾经“蚁族”式的生活在这大上海,突然觉得亲切和同情。中国人对家总保留着最深深地那份情愫,若不是不得以,谁愿意背井离乡,过流离失所的不安生活。

  乱世出英雄,朝末涌才子。

  走出城市,来到小镇,在巷口外潺潺溪水旁的青石阶坐上一坐,如果又有幸能碰上一个细雨润万物的季节,你会不由得感慨,正是那个动荡的年代培育了那么多文人志士,定是这样的景致和生活才让细腻的江南才子气质得以生发。就像角落里苔藓,微微的点缀,悄悄地生长,却无处不在。

  带着书故居漫游,想起鲁迅写的那句话:“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应景的句子不需要华丽丽,喜欢的书也是最朴实的一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