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文化苦旅(新版)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文化苦旅(新版)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31 05:11: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文化苦旅(新版)经典读后感10篇

  《文化苦旅(新版)》是一本由余秋雨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8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文化苦旅(新版)》读后感(一):这个“苦”,不适合我的味蕾

  所谓“苦旅”,无非悲春伤秋,到一个地方,就把和这个地方相关的历史典故名人轶事、诗词歌赋罗列出来,中心思想是为了表达作者多么的缅怀故人心胸是何其宽广情操如何高尚知识如何丰富。这种行为无异于如今到了哪里玩一下都要在朋友圈一连数天恶意刷屏,配几张美图,还要特意说明只是随手一拍,以示人和景本来就这么美,并借机抒发情感,无非两种,在摩登都市就说“一辈子一定要来看一次的XX,真是太高大上了”;去田间乡下就说“拥抱大自然感觉情操被陶冶,心灵从未感觉如此纯净”。对第一种我讽为“对你来说一辈子一定要看一次的地方太多了,你看不完的,所以你注定一直是个low逼”;第二种讽为“正因为你心里一片荒草地才会常常需要陶冶情操”。估计晒张粪坑的照片都能说“于异国他乡,排泄之后,回身俯瞰,但觉粪坑之精奇,叹人生渺小”。

  《文化苦旅(新版)》读后感(二):《文化苦旅》(余秋雨)

  一部分对文化古地的追索,一部分人物传记,一部分随笔。 第一部分印象最深的是《牌坊》和《抱愧山西》,前者其实很小时候就读过,朦朦胧胧有一点印象,但又记得不太清,只记得女教师捧着杨梅小心翼翼的样子,现在再读又有一些不同感悟。后者,自己时候在山西住过一段时间,看过乔家大院在内的晋商故居,确实气派,跟南方的气派却又不是一种气质文章是否有过度赞美晋商之嫌不太清楚,单从文字讲,这篇让我读着最有感触。 后两部分合在一起说。之前读《千年一叹》说读书不讨论作者为人,但余秋雨实在是太喜欢喊冤,太喜欢自夸了…过去的事不清楚,文人相轻孰是孰非也不清楚,喊冤倒也罢了,可偏偏还要再三强调我为人大度一笑了之,是否功过自有人评说,就有点微妙意味了。不仅随笔喊冤,为他人写的传记里也在喊冤,同时借他人之口把自己大大地夸奖一遍,尤其是《天人对话》一文,着实看得人不太舒服。 还有一点是行文有些矫情了,写得有点浮夸,就可读性讲,不如之前那本《千年一叹》。

  《文化苦旅(新版)》读后感(三):无知致命的枪火

  最初知道这本书是大学的时候,读了一篇觉得心里特别难受,像是听一个老者讲述满目疮痍的过去,时隔多年再次拿起这本书,每读一篇还是不禁要感叹多灾兴国多难振邦,每读完一篇总是忍不住再往回看几眼那些悲情苦涩的文字。

  没有苦大仇深,不过是在叙述历史,只是历史给予这片神州大地的打击也是蛮多的,但是想想他也曾经赋予了我们无数的恩赐,只怪自己太无知,不识得那样的瑰宝是何等宝贵何等无价,才任由无知的人无知的风雨无知的铁蹄随意践踏而去。

  合上书之前我总忍不住读一读那首愤慨无休的诗,仿佛只有这一首方能对无知无能的践踏者发泄心中之愤恨

  我好恨

  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

  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

  阴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旷野

  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

  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

  远远离开这天的帅旗

  离开如云的战阵

  决胜负于城下

  《文化苦旅(新版)》读后感(四):生命之苦,苦在创造

  从小小的牌坊走向学校寺庙,文化和精神从来不是单纯愚昧过时。一场文化苦旅,苦在“高贵的生命要创造文化,必然经历坎坷。”“由创造之苦连接成了人生旅途,这便是文化的宿命。 ”零散断续里跟着作者从都江堰到莫高窟,从西域喀什到北方的渤海国,从杭州西湖到黄州赤壁。从银票往来的大同到书香传世的天一阁,文化相通却有不同,朝代更迭、岁月流逝,有些埋入历史的荒漠,有些屹立不倒迎朝阳追寻世界古老文明发展历程,愈加体会到华夏文明传承的不易。天堑深海,地大物博给了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以屏障,千百年来免于被其他文明洗刷和粉碎,且学会天地万物共存共生。所以华夏的文化从天地而来,亦归天地而去。这是民族的根基,需要我们时刻谨记。

  《文化苦旅(新版)》读后感(五):保护传统文化,永远在路上

  前几天,汪涵的“人生没有太晚的出发,40岁自费500万保护方言,现在请你帮个忙。”刷爆了各大网络平台,汪涵要大家帮忙干什么呢?原来他要保护传统文化,防止方言不断地消失,而这一切光靠汪涵一个人力量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想要保护方言,需要每一个人伸出自己的双手,所以现在汪涵请你帮个忙,帮忙保护传统文化。

  由此,我又想起了另一位大力主张保护传统文化的文学大家余秋雨。余秋雨是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曾被推举为当时中国内地最年轻高校校长

  白先勇评价他:“余秋雨先生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严又一次唤醒了。或者说,他重铸了唐宋八大家诗化地思索天下灵魂。”余光中则评价他:“中国散文,在朱自清和钱钟书之后,出了余秋雨。”

  《文化苦旅》一书是余秋雨先生19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如梦起点;第二部分是中国之旅;第三部分是世界之旅;第四部分是人生之旅,全书共收录25篇散文。

  作为迄今全球唯一完成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莱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重要的文化遗迹全部现场文化探索人文学者,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所写的作品,大力推动了保护传统文化,对当代世界文明作出了全新思考紧迫提醒。该书以文采飞扬、知识丰厚见解独到而备受万千读者喜爱,由此开创“历史大散文”一代文风,令世人重拾中华文化价值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条件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文化强国的历史支撑,因此,保护传统文化,时不待我,但非一日之功,亟待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觉责任担当。

  保护传统文化,永远在路上。

  《文化苦旅(新版)》读后感(六):相通的文化

  这篇书评时隔两个多月,姗姗来迟。整个阅读过程经历了母亲的生与母亲的死。这两个多月的时间,生命在我的心上刻画浓重的一笔,也着实体会到什么是“苦”,什么是“珍惜”。

  与其说是书评,不如说是一种记录,把不同时期所看到的书,所接收到的信息与感触记录下来。这样的记录成为自己成熟路上的一种见证,日后看看来时的路,原来也是一步一个脚印那么地不易。

  余秋雨,文坛重量级的人物,最早知道他是缘于凤凰卫视的鲁豫,在鲁豫的自传书中得知她与一位文化学者共同前往中东完成文化界里一次特别的“旅行”。接触到余秋雨的文字,这还只是第一本,但是足以体会他渊博的知识与丰富的经历了。

  这版《文化苦旅》是新版,所以增添了部分近期的散文,让人了解到作为文化人的余先生的一些周遭。从余先生的文字中,我读到了孤独,这里的孤独并非贬义词,文化人难觅知音的孤独。有时候心中的沉重苦楚难以言说又难遇知心人时,那些情绪就借着文字传达到千万人的眼中,而后在那些一个人静阅的时刻,在读者的心中起着化学反应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并非前半部那些经典的旅行文字,而是书末的《为妈妈悼词》一文。当时我妈妈还在,但是即将要面临手术,不知道是冥冥之中天意还是巧合,母亲真没撑过这最后一次的手术。我曾想学习余先生把母亲生平事迹作文字在告别会上向来得宾客致词,但是不争气的我仍然担心自己无法控制住情绪,长长的文就作罢了,让大家静默送她。余先生的文字有一种能力,就是能贯穿我的心,把忧伤化作平淡的文字,记录下来,变成永恒

  《文化苦旅(新版)》读后感(七):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探讨中国文化的传承与重塑

  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探讨中国文化的传承与重塑

  1992年东方出版社出版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之后,中国文化圈似乎掀起了一股寻访传统文化的热潮,这股热潮伴随着旅行的风气传扬起来,中国的当代文人变得更加有情调,也更加的以“文”自居。事实上,早在鲁迅时期,就已经开始对传统文化的东西进行重塑。

  首先是对经典的重造,例如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以及王小波的唐传奇变革(《万寿寺》、《红拂夜奔》等创作)等,展现出传统经典与现实社会结合。这些文化传承与改造可以说是新瓶装了旧酒,然后发酵成新的佳酿。此后,舒飞廉写的《绿林记》可以说是当代中国奇幻界的高峰。不过,我国的文学界总是矜持可爱,“正统”的评论家对舒飞廉的《绿林记》这种“非正统”的东西总是以轻蔑的眼神给与否定,不过《绿林记》中所展现出来的西方环形小说结构、中西方传统与现实的结合(如《柳毅传》、《嫦娥奔月》、《龙宫》等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与虚无主义相结合等)以及意义先行1等已经展现出中国奇幻的实例

  其次便是于丹、余秋雨等人的文章。我把这两个人的文章摆在一起是想说明这两个人的书籍都是抒发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于丹写的东西自不待说,把自己对孔子言语错误的理解强行灌输给读者。虽然,于丹极力说这种心得式的东西本来就是各家之言,但是作为一名学者,在没有弄明白义理和考据的前提下而把自己的心得对社会进行传播,本身便是极不道德的行为。而本人在研究于丹《论语心得》传为何成功的时候,偶然发现于丹跟中华书局的亲密关系,再联系中国当代出版社的窘境,便能稍稍理解书商和作者的“良苦用心”了。而余秋雨的文化随笔可以说把孟子的“以意逸志”观念发挥淋漓尽致,不过却是用自己的“意”发挥古人的“志”。也许《文化苦旅》虽然论据错误百出,但好歹还能说文笔优美,但是作为对文化的寻根,对古人的凭吊和对现实的阐述如果不能得到完美的结合,反倒会使民众再次陷入迷茫。

  第三是加工利用古代的文化以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这方面已经以丹布朗的小说《达芬奇密码》为典型有关耶稣与圣杯的传说、莫大拉的玛利亚等本身是基督教的异端理论,但是任何一种传说或者说法本身便有一定的现实基础,而空穴则肯定不会有风。当然,任何传说或者说法总是经过了数代人的加工和转化,人类也总是经历一个神——英雄——人的发展过程,所以很多说法还是靠不住的。不过,这种阐释文化的方法却逐渐影响到中国的出版业,从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到何马的《藏地密码》都采用了这种诉说方式。本人认为,这种方式在短期内仍然可以在市场上获得巨大的成功。不过,猎奇始终是猎奇,满足了读者一时的心理,但仍然没有强大的思想文化沉淀作为靠山,这只会造成读书的饮鸩止渴。

  那么,我们对经典的文化究竟该如何重塑,继而推而广之普通人都了解呢?事实上,这个问题非常难以解释。首先,我们所认为的文化究竟是什么?“文化”难道是文化的原貌吗?这些问题恐怕任何学者都难以回答清晰。中国的文化总是口号先行,说道孔子的思想,大家都知道“因材施教”、“仁义”等,而说道墨家的思想,也总是知道“非攻、尚贤”等口号而已。但是,在这些符号化的概念背后,对于个人或者这个学派系统完整的理论,我们又知道多少?比如圣西门,我们都知道他是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但是仅仅是“空想社会主义”这个口号这么简单吗?圣西门是欧洲最大的贵族查理大帝的后裔,也是一位伯爵,本身可以享受贵族的一切待遇,但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投身运动,并随后否定了资本主义无产阶级的压榨,开始帮助劳动群众。穷其一生,他变卖了全部家产,一直试验新的理想社会。这样一个人,放在现代社会中也是一位热血青年,最不济我们也应该对他的实验精神表示肯定,但是以“空想社会主义”以一概全,不是断章取义或者口号的行为又是什么?!因此,中国经典文化的阐释究竟是什么的确需要商榷。

  反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固然是解释和重塑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而且这种方式也是其一家之言,但是不管如何,至少让大家了解到这个地方还有这段历史,这段文化。我想,这就是这本书最大的意义了吧。

  注释1:说道意义先行,让我举个例子吧:很久以前,一个家庭儿子说要学习屠龙之术,父母很高兴,认为世界上最可怕动物就是龙,儿子学成后一定很有出息,便到处给人炫耀。而有一个邻居嗤之以鼻,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龙,学成了又有什么用呢,根本是无用之学。这家父母听了之后深表同意,回去给儿子说不要学习了。儿子却说,世界上本来就没有龙,但是可以创造龙。父母觉得这样也对,不过儿子却犯难了,龙该怎么创造呢?这个时候一个江湖人听说了这件事,对这个儿子说,我们自己都是龙,因为我们是龙的子孙。——而这个故事的意象化便十分突出。

  《文化苦旅(新版)》读后感(八):历史不只是过往,自然不只是沉默。

  不知怎的,闲暇之际,思绪顿飞,想到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仍记得,以前班主任给我们班人手配了一本文化苦旅,在那时,谈不上什么文学体会,有的只是应试的决绝。所以这本书的性质也就变了,变成了作文的优秀素材。这篇抄一点那篇抄一点,一篇作文也就成了,若技术够硬,让老师找不到依据,这篇作文还有机会得到表演。

  当时只觉得文章写的很好,文笔厚重,颇有韵味,难以理解其中的真正内涵。如今再次拜读之后,顿感羞愧,这本书写只有经过仔细的研读,才能发现文章的魂与骨。秋雨先生千里漂泊,亲身涉猎,将文化活生生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一个地名,当它与一个文人或诗篇联系在一起的时候,那它代表的就是一种文化。文化依赖生态而存在,生态又凭借文化而丰满。该书的第一部分每一篇都是字字珠玑,让读者跟随作家的脚步一起去探索那穿越千年的历史,杭州宣言,黄州突围,阳关雪...无不让我震撼动容,甚至留下点点泪花。

  从翻来这本书第一章开始,我就有感觉,这将会是一趟长途跋涉,是目光和灵魂在书中的跋涉,是思想和视野的一次开拓,它并不是快消文学,它的每一章每一节都带给人厚重感,带给人思考的空间,要读懂,还得放慢速度,细细品味。

  文化之苦,在于创造,而问寻文化创造之路,必是苦旅。问极苍穹,文化的宿命在于此。

  我想象着,为了写这本书,余老先生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河流山川,一遍遍叩寻着中华文明的历前世今生。用脚步度量脚下这块大地,抚摸着前人留下的文字,观察着前人留下的足印,在一个个深夜久久思考,执笔把这些观察感悟写下来。

  除此外,他还要走一条世界古文明探寻之路,把目光投向世界,以世界的眼光,以多种文明相比较的角度,来反思中华文明。穿过战火纷争不断的国家地带,在海上承受暴风雨的打击,在沙漠里不畏艰苦地行走。文学的考察,不再只局限于前人的书,而化作了一步一脚印的实地考察。中华文化缺乏的实证精神,从这里开始践行。

  古人有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不是说,书就不必读了,就去像个苦行僧一样去人间游历体验就好。书对于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而言,永远都是滞后的,有些内容可能写下来就已经过时了,早已经有更新的内容取代了它。但是,书的价值在于,使文明得以延续,使过去的事变成故事。这就是沉淀,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沉淀。只有记得来时的路,他日我们才知道应该走向何方。所以,学者不仅要读万卷书,但是更要行万万里路,所谓知行合一,该是如此。余老先生之大学问在乎行,更在乎笔端,所以他在遇到危险时,其他的东西可以不要,但是笔和纸,一定随身携带。他让我感觉到大学者风范就在这些小细节中,而非印象中的高谈阔论,指点江山。

  现代文明的足迹从哪里开始?他从本身出发开始探寻,然后从本国国土国情开始探寻,再放眼世界,最后回到本国近代文明的创造者身上,如此高屋建瓴的气魄,令人眼界顿开。

  在他走出来的小山村里,有一群女教师承担起了文明开化的责任,而她们本身是封建礼教的被迫害者,正是她们把更多的学子送出了大山,而余老先生正是其中一个。一位老师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不要太黏着故土,只有来来去去,人活了,地方才会活了。所以他迈出了小山村,迈向了更广大的世界。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其中的交替跟跌更是数不胜数,但是文化始终连接着我们的丝丝血脉,让我们有着相同的生死荣辱,而余秋雨则让我们加深了这种羁绊,促进了文化的传承。

  心疼余秋雨先生遭受到接连不断的诽谤,我只能引用文中黄州突围中,苏轼的弟弟苏辙所说的一局“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

  敬仰他高尚的人格,感谢他坚守文学的传播,为普世大众留下珍贵的资料。我相信,即使再过二十年,经典依旧经典,而快消文化早已随着时代变迁而落后过时。

  观人文山水,向山河问路。

  《文化苦旅(新版)》读后感(九):最后的沉默者

  “感受着痛,虽无消痛之方,却也不要否认痛的存在。那就带痛而行,并把它交付给下一代。以痛握脉,以痛传代。”

  文化的旅途岂止是痛苦和漫长的。也不是仅凭只言片语就能说清的。越是受苦最深的人越是最后的沉默者。

  我跟着余秋雨老先生走马观花地领略了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很喜欢信客的巧合,那是梦的起点,也是文化追寻的开始。而后对苏东坡的缅怀,对西域的崇敬,对都江堰的伤痛等等,都是一位旅者作为文人去看每一处的高度。

  文中涉及了文明与野蛮和世界文明与中华文明的概念,我特意翻出易中天先生对中华文明的理解。他说了中华文明的三个唯一:

  1、第一代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

  2、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唯一没有信仰的;

  3、没有信仰的文明中唯一具有世界性的。

  的确,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和湮灭,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但我们的文化却遭受着危机,并逐渐被污染和侵蚀。从“敢说”到“不敢说”,从“不敢说”到“无话可说”,很难切身体悟那种环境下的“仪式化造假”、“运动化的整人仪式”、“设计互窥情节”和“滋养歹戏拖棚”。文化的断层与封锁,永远是一个难题。

  《文化苦旅(新版)》读后感(十):你愿沉淀,我愿前行

  从莫高窟到菩提树下,从都江堰到新加披,思绪跟着跟着,就飘到了自己身上,以前对旅游的定义,是以后有谈资,胡侃的时候多说两句,沉淀自己当然是随着旅行多了就有了。现在觉得自己这种想法很浅显,胸腔上油然升起一种穿上双舒服的旅游鞋独自游走去审视中华沧桑历史的念头。旅行的意义啊,大概会因为你,增加厚度与重量吧。

  觉得是本让我从良的书肿么破23333开个玩笑

  不过正经来说,作为一名文科生,忽然对历史上的那些东西的感情不再单是让我提分的感激了,多了一种反省与仔细,想真正了解过去的事,想回忆与现在串成一个线,想把线编成故事,想用脚去探索,想用眼去感受,想用手去记录,想用脑袋去思考。

  若真的做到这样,那么,真的是沉淀,真的是成长了。

  由衷的感谢《文化苦旅》,感谢余秋雨。

  感谢静下心来读完厚厚一本书的自己,感谢深度思考的自己,

  也祝福未来的自己,你会更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