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文化苦旅(新版)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文化苦旅(新版)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13 21:4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文化苦旅(新版)经典读后感10篇

  《文化苦旅(新版)》是一本由余秋雨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8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化苦旅(新版)》读后感(一):文化与背后的“棍子”

  原以为这类散文我是看不进的,没想到看到第一章“牌坊”,发觉内容是挺有趣,通俗易懂的。新版文化苦旅分为三部分:中国世界之旅,人生之旅。

  在读中国之旅时,第一次感受到,将生态与为生态呕心沥血的历史匠人们,同文化联结在一起时,那份沉甸甸的厚重感,磅礴感。然而读着读着,作者毫不保留的倾诉赞美时,我才发觉,作者完全置身于主观情感之中,分外煽情地表达崇拜之情。历史的发展进程都在自己的推论下展开,仿佛在读文化野史,历史在作者的解释里变得简单煽情,特立独行。重点来了,作者讽刺了戕害了广大文人志士的封建制度和其中的小人。被文字狱迫害贬谪黄州的苏轼,被流放宁古塔的朝廷文人。作者从中国之旅就开始影射与文化作对的恶势力。“在我们中国,许多情绪化的社会评判规范,虽然堂而皇之地传之久远,却包含着极大的不公正。我们缺少人类普遍意义上的价值启蒙,因此这些情绪化的社会评判规范大多是从封建正统观念引申出来的,带有很大盲目性。”

  世界文明之旅中,作者承接了煽情的手法。抛下高职的工作,冒着风险,对世界各地的文明进行艰苦的考察,浓缩精要成几万字的世界之旅。并且结尾再一次影射讽刺背后的恶势力:“很多邪恶行为往往躲在“民族”和“国家”的旗幡后面。我们应该撩开这些旗幡,把那些反人类、反社会、反生命、反秩序、反理智的庞大暗流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并合力予以战胜。否则,人类将面临一系列共同的灾难。”

  人生之旅将对文化戕害的恶势力上升到了高潮。巴金以笔为茅,与“文革”的所谓平反正义者斗争,斥责他们是“棍子”。终是没有抵过棍子,成名前后无不遭人诋毁。谢晋用他的艺术作品拷问时代,即使世人揶揄他的作品只是在搞爱情。#(重点)最后是作者自己,被莫名卷入什么石一歌组织。控诉余秋雨发表众多批判文章,以笔杀人,整人。为什么这些文人志士通通遭受深恶诽谤?于是,作者在妈妈的葬礼上与天人对话。以所谓正义为遮掩,对文化进行攻击,是他们唯一可以搞出的名堂,也是嫉妒的使然。这一股恶势力像裹了糖一样,附和了大批追随者,使行为愈加猖狂,愈加有理。余秋雨说他不为别人对自己的诬陷做任何辩护,可是长篇下来似乎都在借古今的名人为自己正名,“寻石之路”一章最甚。这就略显矫情了吧。

  文化苦旅,这“苦”就苦在与文化对立的一面的“棍子”,总能一棒子阻隔文化的发展历程。尤其是作者亲身历经的文革,使这群恶势力愈加突出,我是这么理解的。

  《文化苦旅(新版)》读后感(二):一本让我纠结的书

  《文化苦旅》是最让我纠结的一本书。

  这本书我在它刚出版的时候就看过了,过了这么多年再版,看的时候感觉依然没变,依然让我纠结挣扎

  一方面,我很喜欢看它。

  我喜欢它的内容。新版的《文化苦旅》在内容上包含了三个方面: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时间上从古代到现代,空间上从中国的内地到边陲,从国内到国外,从陆地到海洋到极地,上下五千年,纵横捭阖;理论上从具体到抽象,从中国的莫高窟经卷到西域喀什的商品集散地到人生、历史、文化的拷问和自省,都浓缩在作者的笔下。看这本书仿佛跟随作者做了一趟免费的文化之旅,让人眼前一亮,心胸为之开阔,真是处处有文化,处处有知识,让人既惊叹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感慨文化的无处不在,同时也深深被作者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所折服。

  我喜欢它的风格。《文化苦旅》是一本散文集,但看的时候,总有一种抒情小说或诗歌的感觉。这可能跟作者的叙述方式和风格有关系。比如《牌坊》和《寺庙》,你说它是悬疑小说也可以,因为不论是人物出场的方式还是描写都充满了冲突和悬念;再比如《宁古塔》中那些被流放的大臣们看到“渤海国”遗址的情境,生动的画面感简直让人觉得像看电影。我想,这是不是和作者对戏剧的研究有关系。而且,常常会不断地转换时间、空间,甚至人物,让散文变得愈加生动美丽

  我也喜欢它的语言。《文化苦旅》文辞优美,充满感情。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充分利用通感、比喻、拟人、排比,等等修辞手法,把一个个历史遗迹,一件件历史事件描述得让读者犹如身临其境,其中细腻的心理描写更是直抒胸臆痛快淋漓地写出了作者对文化、对人生的思考。不论是对景物的刻画,还是对人物的缅怀,文字都是典雅优美,饱蘸深情,字字若花绽放,别有一番韵致。

  我不喜欢它是因为读这本书太伤心、太费神、太痛苦了。

  虽然《文化苦旅》中也有让人自豪和骄傲的地方,比如大唐盛世,比如苏州繁华,比如海洋的美丽,极地的神奇,等等,但它的总体基调是“苦”。余秋雨先生在《巴金百年》一文中说,巴金是很忧郁的。其实,我觉得,余秋雨先生也是忧郁的。那深情款款的叙述中总能让人在盛世中感受到一种将要来临的、绝望无助的悲哀

  不喜欢看到中国文化的散失和落后。每次看到《莫高窟》心里都会被一种深沉到无望的愤怒悲伤击倒。那灿烂的中国文明啊,那价值连城的历史经卷啊,怎么能那么随随便便就让外国人带走了?只是看看那几行字,心里就已经出离愤怒,可是又能怎样呢?历史不能倒流,事情已然发生,一切都无可挽回,即使穿越回去,那时候的政治,那时候的环境,实在不是可以凭一己之力就可以改变的。此时,除了深深的悲哀和无奈,你还能怎样呢?在历史面前,你只会感到自身的渺小和卑微:我什么都做不了!

  我也不喜欢看到人性的泯灭。说实在的,中国的文人实在是一个很奇怪的存在,人性也是一个复杂和善变的东西。但这又是人生而为人的一个特点,无法规避。“乌台诗案”让一个伟大的诗人发配的缘由竟然是文人的妒忌,其始作俑者中竟然有我们在历史书中看到的“正面人物”沈括!历史的真相让我们寒心!巴金在百岁高龄依然受到舆论的攻击;“文化大革命”中的那一系列悲剧大多是人性黑暗面造成的!这种种悲剧让人真是伤心欲死却又无能为力

  这书中的种种一篇篇读来,总是给人带来一种压抑的沉重和憋闷,心中的不平汹涌激荡却又无处释放!可不读,你又放不下,因为你觉得有必要探究造成这种伤心和痛苦的根源,希望能在以后的岁月中不再让后代子孙有类似的痛苦。

  这是一本脱离了文本文化,走向生态文化、人生文化的书,这是一本让人喜欢又让人沉痛的书。我在纠结中读完,也在纠结中思索

  《文化苦旅(新版)》读后感(三):文化的苦行

  《文化苦旅》是作者的一部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获得首奖,全书的主题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这本书在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同时,告诉了我们更深一层的道理,就拿道士塔的第二节来说吧,文章是这样写的: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到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折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其时已是20世纪初年,欧美的艺术家正在酝酿着新世纪的突破。罗丹正在他的工作室里雕塑,雷诺阿、德加、塞尚已处于创作晚期,马奈早就展出过他的《草地上的午餐》。他们中有人已向东方艺术家投来羡慕的眼光,而敦煌艺术,正在王道士手上。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 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他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当几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雕塑就显得过分惹眼。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农舍里,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柔柔的浅笑有点尴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个道士,何不在这里搞上几个天师、灵官菩萨?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雕塑委曲一下。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听说邻村有几个泥匠,请了来,拌点泥,开始堆塑他的天师和灵官。泥匠说从没干过这种活计,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点意思就成。于是,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他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象样。道士吐了一口气,谢过几个泥匠,再作下一步筹划。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直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迷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

  是的,在这篇文章中写了作者对于那位道士做法的不满,在文章中,他喊了“住手!”有写道:“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是阿,为什么作者会这样?他不忍心,不忍心那位道士毁掉那一个个婀娜多姿的雕像,那是历史,历史!历史为什么会被一个道士的手中毁掉?就那样,一下子得毁掉了,不忍心,不忍心那般美丽的雕像不见了,在道士的手下,一下子变得灰飞烟灭,不给我们现在的世人观看的余地,一个道士,在金钱和权力的促使之下,变得如此的残忍,做得如此得发狂,我相信,不只我和余秋雨先生感到无比的惋惜,相信,在读《文化苦旅》的每一位读者也会感到深深的叹息和心痛吧。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文化苦旅》这本书的“苦”字意义的所在了吧!

  “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这,也就是我想说的了吧,不仅是对于文化遗迹的赏析与破败的还原,还有的是对于文化人格与良知,以及文人的艰辛

  《文化苦旅(新版)》读后感(四):托体同山阿

  《文化苦旅》这本书是高三时候买的,买的时候只是听闻余秋雨先生被称为高考作文宝典,但买回来之后翻了两章也没怎么看,倒是今年寒假才真正把这本书看完。

  不管余秋雨本人和这部作品有多少来势汹汹的负面评价。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至少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值得拍手称道的好作品。前两章《牌坊》和《寺庙》并没有引起我多大感触,但真正读到第三章《我的山河》以及后面的作品,才感受到余秋雨先生磅礴冷峻的视野和端肃板正的文风。也是从第三章起,作者揭开了全书宏大构图中贯穿全文的主旨:生态文化。其实这个主题过于浩大,让我觉得看完全书也只能体悟其中的嶙峋一角。但真正让我为之悲伤为之触动的是作者笔下所刻画的文人之悲,以及历代文人守卫文化的强大与决绝。

  作者在以一方风景为题的同时,总是会附带上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文人故事。当峨冠博带零落成泥,崇楼华堂沦为草泽之后,真正让这一隅景色历经千年沧桑后仍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的,还是文化的力量。在读到《山庄背影》一文时,我曾深有感于作者引用陈寅恪先生对王国维之死的评价: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为文化至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死于文化,我想这也是对这位国学大家而言最体面的解释了。其实读到这我会有些漠然,让我觉得这些巨擘们接触的领域就是一个巨大的文化黑洞,连王国维这样的大师都跳脱不出自己的心障。在我看来已经在文化上有登峰造极成就的大师们,却常常有着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真正被文化所化之人仿佛注定是引向了一个悲剧性的结局。正如陶渊明所说:“托体同山阿”。人类本应该把一切都放下,或许抱着一种田园农夫的心态生存,才能在深秋黄昏的山道间,真正找到人生和价值的终点

  还有一篇《黄州突围》,讲乌台诗案前前后后的起因经过。读到这篇的时候下意识想到的是写这篇文章的作者。众所周知余秋雨一直是风口浪尖上的人物,之前也因为媒体上的种种言论对他的人品有所质疑。但真正读完他的书后,觉得一个文痞是不可能写出这么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文字的。“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余秋雨也是,因为文化苦旅取得的现象级大热,便有自卑而狡黠的觊觎眼光落在他身上。虽不知二十余年后余秋雨在重编此文时是如何欷歔的一番心情,但至少我认为,余秋雨的文字对得起他的笔。这样的文字和他的主人不应该捆押在被告席上,接受一群挤眉弄眼的小人的控诉与审判。

  《文化苦旅》这本书,浅尝容易,若要真正看懂,还要再翻上几遍。零碎的人物故事穿插在历史文化的缝隙中,最后归于自然。

  《文化苦旅(新版)》读后感(五):苦人苦语

  北至东三省的宁古塔,西至丝绸之路要冲喀什的阳春雪,南至杭州西子湖畔,东至宁波天一阁古塔。域外放迹地中海、中东、南亚各国,遍历欧洲96座城市。一路走来一路问,问询中华文明的特质,问询域外文明的长短;边思量来边得道,得道中华文明的来之不易,得道中华文明的无以伦比!

  记得白岩松曾经也发出类似的感慨:在校期间,对外国文学喜爱有佳。参加工作以后,随着阅读量的增加,随着个人思路的拓展,最终发现个人、家、国、社稷等各种问题的终极思考,诸子百家处已有答案,中华文明史里已有实例。白岩松、余秋雨殊途同归!

  中华大地西部高原、沙漠就是最好的屏障,为打造中华文明的独立性创作了良好相对闭塞的外部环境。内部以长江、黄河、长城(与400毫米等降雨量线基本吻合)为界,华夏发源于黄河流域,两晋时期,逐步迁移至长江流域,南北朝时期,外族入侵,加速民族融合。长城外的游牧民族历来被看作威胁,相对独立演进,两汉、隋唐时期被压制,两晋、两宋、明末则越发猖獗,元、清时期为盛。三条界线不断的推演,造就了璀璨的中华文明。

  为何唯独伟大的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呢?是思维的惯性,是游牧民族洗刷的不彻底性,是当权者的选无可选,是中华文明广域的包容性。一句话,无论谁主政,不造方抓药,就没得混。即使在满清,存在满汉之分的芥蒂,无论再如何打压汉臣,无论如何大兴文字狱,不尊儒术、不尊法术,就没有康乾盛世,就没有二百年大清帝国。

  除上述大命题外,小而言之,余秋雨自始自终,就对自身的处境,自身所受的社会舆论攻击,久久难以释怀,尽个己之所能,尽情挥洒,尽情宣泄,尽情控诉。以无需辩解为幌子,质疑南方周末等媒体报道的失实,质疑个别个人的动机,质疑国家监管部门的不作为、不主持公道,质疑当前的世风日下。同时,对文革夜有微词,却又一笔带过。无意间,显现出其区域的狭隘性,自恋海派独树一帜,以谢晋、陈逸飞、巴金褒奖为表,实则抬升自我,肯定自我,宣扬自我。这种自恋,着实令人无法忍受,有些小人得志般的炫耀,这获取是余大师不合群,被孤立、被攻击的主要原因吧。

  余大师,只所以被大众所推崇,并不是其学问的一骑绝尘,或许是其文字比较接地气,相对读者比较易懂。因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大师,孤芳自赏的居多,乐于传道解惑的少之甚少!这也获取与余大师上海戏剧学院老师的出身有关系,接近学生,接近大众。

  :谢晋导演致死未完成的桃花扇,有空研究研究,其生前的电影代表作,抽时间品位品味

  《文化苦旅(新版)》读后感(六):《文化苦旅》中的传统文人形象

  《文化苦旅》 传统文人形象解析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重点指向中国文化人的文化灵魂。中国传统文人受儒、道、释三家影响,既有儒家“积极入世”的执着,也有道家“无为而治”的飘逸,更有佛教“超然物外”的洒脱,形成了他们复杂的人生观,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别具特色。因此,余秋雨关注的并不是各处的风景名胜,而是风景之中蕴藏的文人精神。正是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切关注,才使得他在寻找着散落在各地历史山水间的文化精髓的同时,也勾画出一系列带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传统文化人形象。

  一、忧国忧民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古代文人自小就被培养了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民族忧患意识。中国的文人学士,是历朝历代所有阶层中最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身体羸弱,手无缚鸡之力,却有钢铁般的意志,一身的傲骨,不管是面对外族的侵逼,还是权奸的挤迫,始终坚守着一种特定的文化精神,保持着对国家的忧患意识以及对百姓的关怀之情。翻开中国历史画卷,我们可以看到,自中国第一朝夏朝开始,就出现了许多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民族脊梁”,远有商纣时期的比干丞相,剖心求谏;近有清朝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他们在灾难、痛苦乃至死亡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大勇大智,无不是出于自觉承担的神圣使命感。这可以是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鲜明的印记,也是每一个浸染于传统文化中的文人学士抹不去的烙痕。《文化苦旅》中《道士塔》、《莫高窟》等作品正是此类精神的代表作。

  二、敢于突破自我,成就非凡一生中国文人历来追求“学而优则仕”。当官,是体现其自身价值的最终途径,而中国文人的自我价值并不只有这单一的路可以走。《柳侯祠》中主角柳宗元,作为一位贬官,而且是已在永州呆了10年的贬官,“日子孤寂而荒凉”,他的人生价值何以体现?正是在这些荒凉的日子里,他作为官员的一面隐退了,露出他最朴质的文人这一面,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并在再次贬到柳州后,为当地挖井、办学、种树、修庙、放奴婢,按照一个正直文人的心意,实践着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算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的贬官文化。柳宗元或许可以说是他无奈之余的对策,而《都江堰》中的李冰则是另外一种境况,但他们追求的是同样一种精神。秦始皇筑长城,半是壮胆半是排场,而都江堰只是个纯粹的水利工程,却在几千年后仍然“水淋淋的流动着”。

  三、笑面挫折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百炼成钢先秦儒家强调道德人格的培养,以及人格尊严的不可侵犯,他们提倡松柏气节,主张“当仁不让”,“舍生取义”,中国传统文人在接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接受了这种传统道德教育。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也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势单力孤,被社会不公正的礼俗压抑着,却不甘这压抑,他们坚持着自己的信仰,自己的志向,用生命发出自己弱小却坚定的声音。《牌坊》中住在小乡间的庙宇里几个外地女教师,在她们读诗的声音中,在占了整个尼姑庵的四分之一的大花圃里,在屋梁上藏着的一叠绣品中,传出的振聋发聩呐喊。如果说《牌坊》里的抗争只是一圈小小的涟漪,那么《西湖梦》中白娘子的抗争,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了。白娘娘只有一个平凡而灿烂的理想:只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法海逼白娘娘回归于妖,天庭劝白娘娘上升为仙,而她却拼着生命大声呼喊:人!人!人!

  余秋雨的散文《文化苦旅》中刻画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形象,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继承以及对中华大地文化内涵的挖掘,使得他的散文带有一种深厚的历史沧桑感,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同时,他深具思辩色彩的语言,感性而丰富的联想,别具一格的见解,常常让读者在被他的睿智激活的同时,对中国文化产生一种深沉的焦灼感,感受到他所说的“呼唤着远离商业文化的另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属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的文化回归”。翻开他的散文,人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位智者在低首沉吟,在吟叹长歌。

  《文化苦旅(新版)》读后感(七):get到了作者的思想,却对作者和该书爱不起来

  《文化苦旅》是一本很著名的书,这是真的。

  原来一直没看,因为不怎么喜欢散文这种题材。

  读了这本书,我可以get到作者的文笔和作者“所描述的他自己的情操”,但是这本书我看不下去。原因2点。

  1.本书不如改名《余秋雨游记》。游记=旅游过程的记录+感想。难道不等于这本《文化苦旅》?想想现在的一些包含游记的旅游网站,如马蜂窝什么的。集合起来也能出一本这样的书好么?当然因为余秋雨是名人,所以显得这本书高端了一些。

  2.作者的态度有些狂妄,并不谦虚。不用举例,字里行间吧,应该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受。我喜欢谦虚的学者。真正谦虚的学者,字里行间都会流露出对未知的敬畏,对于自己不确定的句子不会说死。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作者在大山大河里寻找本源,感到自己很牛逼。我不知道这种自信来自于哪里。

  《文化苦旅(新版)》读后感(八):最后的沉默者

  “感受着痛,虽无消痛之方,却也不要否认痛的存在。那就带痛而行,并把它交付给下一代。以痛握脉,以痛传代。”

  文化的旅途岂止是痛苦和漫长的。也不是仅凭只言片语就能说清的。越是受苦最深的人越是最后的沉默者。

  我跟着余秋雨老先生走马观花地领略了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很喜欢信客的巧合,那是梦的起点,也是文化追寻的开始。而后对苏东坡的缅怀,对西域的崇敬,对都江堰的伤痛等等,都是一位旅者作为文人去看每一处的高度。

  文中涉及了文明与野蛮和世界文明与中华文明的概念,我特意翻出易中天先生对中华文明的理解。他说了中华文明的三个唯一:

  1、第一代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

  2、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唯一没有信仰的;

  3、没有信仰的文明中唯一具有世界性的。

  的确,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和湮灭,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但我们的文化却遭受着危机,并逐渐被污染和侵蚀。从“敢说”到“不敢说”,从“不敢说”到“无话可说”,很难切身体悟那种环境下的“仪式化造假”、“运动化的整人仪式”、“设计互窥情节”和“滋养歹戏拖棚”。文化的断层与封锁,永远是一个难题。

  《文化苦旅(新版)》读后感(九):诱你入红尘

  有人说,阅读一本书就是在了解一个世界,而有的书却徒给你一个空壳。

  没错,有的书籍就是把你带入一个活色生香的世界里,这个世界是你喜欢的却触碰不了的,又或者是你未曾感受过,让你惊奇不已的。它是充实的,饱满的,你沿着它的街道行走,看着这个世界发生的事情,就像触摸着自己的脉络那般真实,好像这个世界的生命在你手心跳动。

  而有的书籍,只给了你一个华丽神秘的外壳。你被它表象吸引,满怀期待地走进,却发现里面空无一物。

  后者总是饱受诟病的,但我认为,好的书,并不一定都要给你一个世界。阅读的本身,就是要你自己去感受文字里散发出的魅力。给你一个空壳,是要你自己步步深入去丰富这个世界。

  倘若这个壳能让你愿意,走入这个世界,那么它也不枉费是一个壳了。

  没有人能确保自己建造出的世界是最完美的。诱发读者的思考,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入这道门,这个世界才可能是丰富多彩,各具魅力的。

  所以,不必担心这一腔的感叹无从发泄。

  能从壳里引出自己的思考,你就能看到专属于你的世界了。

  《文化苦旅(新版)》读后感(十):文化,真不是现在的流行文化随随便便就那么”乐“

  很不好意思得说,中学时代并没有什么老师向我们推荐余秋雨的书,反而对余秋雨最初的印象还是来自于中学时代课本上摘抄的那些作文必备余秋雨语录。

  比如下面:

  1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2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冷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圆却又并不陡峭的高度。

  真正开始读余秋雨的书是在高中。记得是有一天在书店随手翻到他的《文化苦旅》,还是老版本的,当时心里还是 觉得这些关于中国各个景点的游记文章好读又有文化韵味,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读完了很多余秋雨的书。

  当我知道外界对余秋雨的争议如此之大时,其实心里很讶异,只是在我看来个人觉得他很有才,只是人红是非多,各种平常人都能忍受的缺点却被放大一万倍被无数人教唆批斗。其实咱们一般人没必要站在那些学者的高度去指责批评什么,喜欢就看不喜欢就不看,如果真的有意见说说也没关系,只是看到很多短评动不动就是一个星的评论没有一句解释还是觉得很无语。

  还是觉得老版本的《文化苦旅》涉及的地方更多文章更广泛,对我们这些旅行得不多的人来说,看余秋雨的文章能够提前感知一下,但是切记不要盲从!

  历史书上的文章,删简得让人感觉就是为了考试而准备的文字。读来甚是无趣。读余秋雨一些写的好的不夹带个人私人情感的文章,真的可以说跟着他游览了一番,还能收获很多的文化知识。

  不过让我失望的是新增的几篇文章还是没有《都江堰》《道士塔》那么读来经典,也许可能是人的成长对不同的表述有了不同的感觉吧。我一直是很钦佩余秋雨环球旅行探寻中国文化的精神,不管外界怎么评判怎么批斗,总之我觉得起码比现在的很多成天坐在家里写鸡汤再加上点颜值就能火得不行的写书的人好得多。

  其实文化自古以来就是难以争辩的东西,没必要去争个好坏。虽然文章中还是夹带着很多余秋雨个人的被外界质疑过于矫情的情感,虽然有时候我自己也很难弄懂,但没事啊,把自己这个年纪喜欢的能看懂的打包带走,几十年后在回味这些,相信又是一番感受!

  所谓的苦字,相信不仅仅是行走的苦,写文字的苦,更多苦是要将这些富于民族情感的文字更全面公正得交代给世人的不容易,如今成年之后行走了更多的地方,才开始真正感悟作者文笔的大气和面对江山的坦然。

  同样很喜欢的三毛,撒哈拉的三毛。不过世人对三毛应该没有很多的争议吧,除了她的死因。三毛更多的是自由,心里天生的自由,随世界浪,不畏世俗,她笔下洒脱悠闲的文字,是最好的证明!

  希望将来能做一个勇于行走的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