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莳花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莳花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9-06 04:10: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莳花读后感精选10篇

  《莳花》是一本由朱守谷 / 心岱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15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莳花》读后感(一):很有特色花卉

  绘画作者用签字笔、马克笔和复印纸画出来的花卉,风格独特个人感觉有较强的装饰感,大多可以装个画框、挂在墙壁上。我还是挺喜欢这些画的。

  文字内容较为简单,就是对每种花的介绍,包括类别、产地以及神话传说等等。

  《莳花》读后感(二):仿佛刀刀刻下的爱恋

  虽然我并不完全喜欢用签字笔画到这种程度的花卉

  它没有了花卉本身的真实鲜活美感

  但是它强烈的装饰效果

  以及他极度认真执着态度

  还有他2000多个日子攒成的100福花卉画作

  让人不得不钦佩

  每个人对实物喜爱都不尽相同

  如果到了这等地步

  那唯有简单纯洁的爱

  才能做到

  《莳花》读后感(三):因为欣赏 所以彼此绽放

  爱花 才去画花

  画花 于是更加爱花 作者如是说

  花开不过一刹那

  看她赏她 怜惜她散落一地 真的不如画一画

  很佩服作者的画风

  用笔细腻 甚至比植物本身的纹路详尽吧~

  只为了记录植物这一刻的美好~

  作品完成了 植物在纸上延续生命

  也如同一面镜子 照耀这作者的生命

  《莳花》读后感(四):有谁会不爱美好!

  早上上班 落座

  冲了咖啡回来 坐稳

  豆瓣着......

  看到了有画,有花的地儿

  一直以为

  画画的人就是画心情

  画花的人就是画美好的心情

  人们常说 常盯持着美的事物

  你的容貌就会变得美起来

  不知对错

  但

  难以想像

  有谁会不爱美好!

  如是美好!

  《莳花》读后感(五):莳花弄草,岁月静好

  犹记得小时候。住在北方沿海城市,由于家境不好,经常搬家,要丢掉很多东西,不得积累,唯有一样事物是不肯丢弃的,就是这一盆盆花花草草。母亲是爱花人,犹爱君子兰。每日哼着小曲儿莳花弄草,眉目含情。年幼无事,便蹲在阳台上,凑近这花草世界,看见一株植物,生叶抽枝,然后在某个清晨,突然就开出花朵赤裸裸的惊艳骨子沉静的一部分自然自这个时候养成,专注于某种事物,就如同在万花丛中静候那盛开的惊鸿一瞥。

  遇到这本书时,也不由想起这段时光

  当真是莳花弄草,岁月静好。

  朱守谷先生的画的确美丽,画具简单,却描绘姹紫嫣红的“花花世界”。一花一世界。每张画中皆凝聚的人对生活热情。书中的插画算不上专业,没有技巧可言,单纯描绘,缠绵悱恻线条,几笔色彩带过,也是这惬意闲适情缘

  心岱的文字,精简地介绍了画中花。学名,别名,分类花色,花期,话语典故,花的姿态趣味横生,阅读时画文相照,自有一番乐趣所在

  爱花之人皆有一颗善良的心,想来没错。对待花草情意绵绵,何况是对人,对生活呢?

  《莳花》读后感(六):世界上唯一的花

  书是一见之下便惊艳的。

  匆匆从书架上取下,不及细翻,不必细翻,便知道定是要完完整整看过一遍才好。

  此书的设计说简单也简单,但细节之处可见用心。翻到扉页便看到干净页面上有小块的图案,和极小的字号打出:整体设计 友雅。

  是一个偶然的机会知道友雅,那是一小段访谈视频,她很年轻,有些生涩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她大概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在做书籍设计而不只是书籍装帧的设计师之一了。——装帧是指书的外观设计,书籍设计是指书的整体设计。国内的书籍设计是缺少了一个探索过程的,一直都在接受,在模仿,甚至并没有形成过。

  再从书的图作者朱守谷、文作者心岱说起。并没有找到作者的更多信息,大概因为是台湾书籍的大陆版吧。封面直接用了书中收录的图画,大朵大朵的木棉鲜红灿烂,却因细腻的走笔,又有一份沉静。《莳花》的题目会引人进入幽浮之境,两个字间相似结构,疏密有序,古意恰到好处

  书里有作者的简介,说到图作者朱守谷从事美术教学三十余年,是广告界的资深前辈。他的序叫做《朝朝暮暮的2000个日子》,书中画遍了盛开,而这两千个日子必是花开花落,只愿开时满心欢喜落后亦能平静淡然。序中有一段文字读来感动:“……当时我相信我随时可以再涂鸦,可是,偏偏退休后,实力已经无法再承担纤细之笔的风格,于是,这百幅花卉成了我的田园梦,我翻阅一页一页的记忆,感觉很饱满。”

  图画完全是由0.2的签字笔和马克笔完成,简单的工具复杂纤细的线条相交汇,立体而生动,每朵花都像是有灵魂般盛开在书页间,而光线,大抵是晴朗的午后里那束斜斜投射的阳光吧,将花瓣形态、厚薄、质感全然都表现。忘了是在哪里看到,“如同铜版画”的形容。是很独特的,古典的美感。

  文字的部分算是不过不失。文作者心岱写过好几本关于猫的书,再加上对花儿们详尽的描写,想来也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吧。文字很控制,有条理的继续着这些花儿的身世故事,整本读下来只觉得有些千篇一律。也许也是本书的要求吧,这样文字画面对半的排布还是很好的。好的地方文笔简练,有始有终,能清楚的描绘每种花、花语与花本身的关系,具有不错的科普性。只是心中还是希望这样的画面能配更美的文字。

  想起在苏枕书小文中看到的句子,便又把它翻出来,做如下摘录:

  去岁冬月白山茶初开,黄昏散步于山道。见白发老妇垂首观花,默诵默吟,在纸上写着什么。我路过,她似乎很不好意思,拢了拢纸张道:“在写俳句呢……但作得不好。还是山茶花好啊。”

  再好的描绘,也不如目之所及,一念心动罢。

  让人想要拥有的一本书。比标本更多一份情感,某时某刻,世界唯一的花朵曾经盛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莳花读后感精选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