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遗弃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遗弃读后感10篇

2018-09-13 03:56: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遗弃读后感10篇

  《遗弃》是一本由薛忆沩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1.00元,页数:34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遗弃》读后感(一):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去遗弃

  我们生与这个世界,依附于这个社会而生存,我们每天带着各种面具生活,隐藏了真正的自己。不是所有人都有遗弃的勇气,不是所有人都敢面对真正的自己。遗弃,是业余哲学家图林对体制,对这个社会最深的反抗,虽然这反抗在世人眼中是没有任何意义,甚至可笑的,但明白的人都懂得,他的选择是多少人曾想要做做却从来不敢去做的事,我们都是生活的胆小者,就像一首歌唱的“我把我的理想卖了”,换来了现实安稳。看完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多了点思考,或许有一天,我也会走出现实的困境,如果足够勇敢的话,但我知道直到那天来临前,我都不会忘记这件事。

  《遗弃》读后感(二):让人不能容忍的装印

  文字内容非常好,

  但纸张印刷质量之粗恶简直让人震惊。纸张那么薄,后头的字都能透过来,还让人感觉到纸张表面疙瘩瘩的。头几页字印的都是虚的,书里很多页子,左右两边文字印刷墨色深浅严重地不一样,瞅着触目惊心。这印的是啥玩艺儿啊,出版社你就算小众读物赚钱也不能印刷和纸张差到这个地步啊,定价31啊,按说实际上怎么也能折个5元钱到纸张和印刷装订的成本上去啊,这纸张装印可是连3元成本都不到的。出版社,太黑了吧。

  出版社很有名,堂堂上海文艺出版社,这回连封面都是单色印刷。你是抠门抠疯了?还是奴大欺主肆无忌惮了?

  以前湖南文艺版就算纸张不行,起码人家字口清楚。这回上海版,头几页字都是模糊的,感觉像是印刷机坏了,印刷时纸张挪动不稳导致的印刷废品。可这废品就这么堂而皇之装订了拿出来卖。你出版社当真觉得买书的人都是S13是吧?

  我诅咒你这贪污的、不得好死的出版社印务!!!!!

  《遗弃》读后感(三):《遗弃》的再发现

  如果时代需要文字来标记的话,薛忆沩和他的《遗弃》属于八十年代,就像王小波和他的作品属于六十七十年代一样。《遗弃》是一本重新被发现和消费的作品,但也许就像作者说的,它的读者数量“既使以二进制计也不会超过四位数”,当然,从销售情况看,读者数量显然不止如此,但作者所指的读者又怎么能是仅仅为这本书支付了一定价码的人呢?特别是自九十年代以来,当我们的的生活被彻彻底底的物质欲求支配以后,思想自由便成了似大熊猫一样的珍稀存在人们关注它仅仅是因为数量稀少、甚至是在潜意识中把它当做将来注定会灭绝的事物。说到这里,悲凉心底升起,这是多么让人绝望的现实,当人不在或者不会抱有对未来的希望,那现在的存在和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这种活着不如死去,或者就是死亡的另一种形式。作者笔下的图林为此找到了一种应对之道——遗弃,与逃离逃避相比,遗弃是主动积极的,是面对不可改变事实的主动调整。书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但历史总是巡回的重复,或者是因果锁链,对于书成后至今的二十多年,再读时依然那么激荡心灵,久久不能平覆。

  《遗弃》读后感(四):薛忆沩的《遗弃》到底有多少个版本

  2012年,薛忆沩的《遗弃》重版,成为年度最受瞩目的小说之一。这次重版,与一般重版不同。一般重版,只是把书重新出版(有些略有修订)。而《遗弃》的重版,却是一个新的版本——薛忆沩重新写作了该书。虽说内容主体是一样的,但一些细节被改写了,而文字表述的改动更是比比皆是

  前不久,我问薛忆沩,改写的动作有多大,他说非常大。事实上,他在新版的《遗弃》的《后记》中说得很清楚:“如果你以前从来没有读过《遗弃》,你正在翻开的当然是一本新书。如果你以前曾经读过《遗弃》,你正在翻开的仍然是一本新书。”

  重写,新书。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特意把1999版的《遗弃》借出来,翻阅了一下,发现改动真的蛮多的。1999版的“附录”中有一份特殊的“简历”——《遗弃》简历(1988.7—1999.6)。根据这份简历,我发现《遗弃》的版本并非只有我能够找到的这两个,还有更多的版本!

  下面,是我根据“简历”整理的《遗弃》的版本史:

  版本一:1989.3,《遗弃》初版,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版本二:1994.3,《遗弃》修订本在长沙排印出来。修订本与第一版相比,删去了近百分之七的篇幅

  版本三:1999.6,《遗弃》修订本经作者再次修订后(删节约百分之三)交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版本四:2012.5,《遗弃》经作者“重写”后,交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也就是说,目前《遗弃》共有四个版本。谁若能收集齐四个版本,便是牛人

  《遗弃》读后感(五):碎片也叫断片或片断,如何组成整体

  在《讨论集》里看到,博尔赫斯说《古兰经》里没有出现骆驼,我在《尽头》里看见唐诺老师引用过,现在看到原文觉得陌生亲切。《尽头》里似乎只说了这么一句,博尔赫斯说了两大段,明白他的意思后,觉得博老头儿有点罗嗦啊。(当然我得说他大部分东西是我现在还看不懂的,有阅读储备等各种储备不足原因、也有心境不一样的原因)不过,才发现原文原来也不是原文,这话是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里说的。果然,所有的书都是在写同一本书。但是,因为每个书写者,自身不同的经历,带来不同的新鲜鲜的气息和阐释,让与每一代每一地书写者临近的(语言上、文化上、地理上、时间上等的临近)读者,能够无碍的接受到这同一本书。

  比如,博老头儿加上了自己的一个秘密,他曾经也写过满是骆驼的文章,想表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特色。幸好现在已经被遗忘了。而后来,在《死亡与指南针》里,他当然仍然想写布宜诺斯艾利斯,但是他写的是梦魇经过梦魇的恐怖而扭曲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事物,现实的东西通通换了名字。但是他的朋友们说“终于在我写的东西里找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特色”。真是一群好朋友啊。

  我最近写了开头,又不知道怎么推进了,搁了好几天。当然不知道怎么推进是另一个问题。但是,读到上面说的那些时,我突然想到我写下的两千字,充满了骆驼,充满了不加解释名词词汇。我早就知道《古兰经》里没有骆驼,但是我才发现自己一直在强调骆驼。这就是,虽然所有书都是同一本书,但是要去阅读不同的书的意义。

  再回到自己,怎么推进。我现在的感觉是,我不会“虚构情节,我写下的、促使我写作的都是一些片段。现在,都把片断视为不好的,叫他们“碎片”。但是在《遗弃》里,图林说“我始终认为片断或者断片是最美的表达形式。我对庞大哲学体系不感兴趣,哲学是”对智慧的爱”。而智慧和爱的关键都在细节,因为细节是激情支点,反复提炼而成的片断或断片正好就是细节的呈现。”但是,虽然这么说,薛忆沩还是写下了《遗弃》这个长篇,虽然这个长篇是由日记构成的,中间还插入了图林的很多习作作品,形式是片断或断片的,但是里头有很多情节、有很多人物,比如图林自己、韦之、韦之的艺术家朋友处长爸爸妈妈外婆弟弟表姐、Z、A等等。他是怎样把这些片断组成一个整体的?

  我最近越来越觉得写作,尤其是虚构,像生活中做很多事情一样,都是自己作为上帝创造一个世界。要想创造一个世界,首先得有一个关于这个世界轮廓的构想吧,我似乎就缺乏这种构想。总是一个点,推动我去写下点什么,写下后,就不知道如何再推进了。我知道心里还有很多话想说,但是不知道怎么让这些话自然地说出来。如何发明情节?如何发明生活?

  《遗弃》读后感(六):混乱世界中的思想实验

  我读的《遗弃》的全称是《遗弃或者关于生活的证词》,是薛忆沩对20多年前被“遗弃”的《遗弃》的“再修”和“重现”。用作者自己的话说,第一版《遗弃》的读者数量不超过两位数。读完这本小说,我理解《遗弃》当年的际遇,在没有“个人”或者“个人”不要紧的时代,极少人会关注这样一部作品,它注定是“微众”的,因为它走在了前端,或者说是作者“用力过度”,把这部小说投向未来即我们的现在,结果迎接它的是一大群的人。

  世界遗弃了我,我试图遗弃世界。这是小说的第一句话,也是主人公离开体制甚者“遗弃世界”的开端。从此,图林成为“自愿失业者”、“业余哲学家”,双脚离地,站在一个既不太高又不太低的位置观察,思考世界,目光所到之处都能引发他的哲学思考。

  作者用了“试图遗弃”这样的表达,可见主人公的这种遗弃不是简单一刀两断,不是下决心就能够完成的,各种惯性力量依然在背后拉扯着他——单位领导对他的“自愿辞职”不予理睬,反复劝阻;家人更是无法理解。随着日记的展开,我们会发现图林并不是“愤青”,他对朋友韦之的艺术家朋友纷纷出国追求“自由”表示怀疑;对哲学教授ISEE的观念行动并不十分赞同。在他眼里,哪里都不存在绝对的“自由”和绝对的“好”;他不狂热也不厌世,他的遗弃是带有某种实验性质的——自动离开体制是实验的第一步。但实际上他无法和这个“混乱”的世界脱离干系,他没有收入,没有办法离开家庭而独立生存,他靠观察,写作,感觉,思想来度日。其实他进行的是思想的实验。

  图林如此冷静冷漠。逃避对卧病床榻的外公关心;想方设法找理由女友大学时期的女友分手——女朋友z因大学毕业分配而与图林分隔;对外婆的关心也是爱理不理。。。。。。图林这种“遗弃式”的冷漠是他实验的途径手段,他抗拒一切干扰或者说是干涉,包括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他就像一个处在叛逆期的小孩,开着一辆与时代逆行的车辆,只为更好地看清历史前行车辆的“面目”。他看到,我们也看到,“面目”终究不是很好看。例如,图林正打算和女友z说分手的时候,z前一步告诉他,她怀上了“别人的孩子”,因为他们相隔太远,她很“寂寞”,一向冷静的图林“战栗”了,但他同意Z的“毕业分配的那天就判了我们死刑”;弟弟在战场牺牲了,什么也没有留下,似乎和壮烈伟大之类的没有任何关系,他的生命就这样融化在“形势”当中;文中的许多人物都是无能为力的,无可奈何的,个人的情感和生命拗不过时代的逻辑。图林的冷漠就是图林的柔弱,他如同手术医生,不带感情只带理性尖锐刀子剖开了社会的躯体

  开启小说之时,我曾希冀图林的实验能有一个结论性的东西——他的“出路”在何处?因为这是图林的“或者关于生活的证词”,也许或者关于我们每个人的处境期待他的“出路”,也就是寻找自己的“出路”。图林说他和父亲都是被体制抛弃的孤儿,只不过他是自动的,父亲是被动的,图林的“出路”是写作,虽然他发现世界还是混乱;而他给我们展示的他父亲的“出路”则是颓丧甚者是消失,从这点看,图林的人生态度很积极。但在小说结束的时候,我发现我寻找结论的想法懒惰功利的,他人的发现和思考或许可以给自己的发现和思考提供一些便利,但人生探索和前行终究要靠自己

  《遗弃》读后感(七):这被遗弃的珍宝——勇敢到让人窒息

  在我的意识里对小说的分类有很多种,但最重要的一种分为两类,一个是为了讲道理而讲故事的小说,另一种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的小说。而这一本,本应该属于前者。可是我又觉得它好似后者,因为书中的故事总是与我意识中的故事重合,可很快让我从中脱离,这样的阅读狠狠的刺激着我,让我在读它的这一天里有些不知所措。这也许是我觉得无法评价它最大的原因。或者说无法让我简单的评价它,做为一本小说它着实非常的不简单。这不明所以的震撼充斥在我读这本小说的每时每刻

  从来没有一本文学小说像这本一样的吸引我。像是在读着一个离我很近的人的日记一般,有些偷窥的快感,可是里面的那些事件又好似都发生在自己的身上,那种快感又突然被打击进了心里的某个角落,让我觉得很是为之难过,因为我发觉,我正偷窥的那个“我”好像真的是我。这是我在读这本书时的意识流,像这本书里的意识流一样,我觉得这些感觉异常珍贵

  我有着和书中的“我”一样的困惑不安。“我”不愿意属于这种体制,更不愿意受制于这种体制。“我”必须离去。“我”是一个战战兢兢地在没有意义的混乱世界里寻找意义的人。而我又何尝不是,只是习惯性的逃避让我在寻找意义的时候偏离了轨道开始把意义强加在一些事情上,比如梦想,比如金钱,比如自由,比如幸福,比如爱情,但这些终究都不是意义,意义的虚无感就如爱情的短暂般让人绝望,不,比爱情的短暂还要更加让人绝望一万倍。

  我很清楚的知道梦想、金钱、自由、幸福、爱情,甚至是主义都不是意义,只不过是在无能为力的虚无之中找到的替代品。所以我恐惧着这一切达成的那一天。虚无本身就是人生,而现实却什么都不是,这本书就这么无情的把这样的一个像秘密一样被隐藏着的真理剖开展露在你的面前,退无可退,直到看完的那一刻才能从窒息中缓过神来。我注定不是书中的那个叫做图林的“我”,因为我根本没有勇气逃离,我的逃离只能局限在地域上而已,那种精神上勇敢的背离是我不敢也根本没有能力去做的。

  书中的“我”的希望中,有一条说,我也想要像卡尔维诺的小说《分成两半的子爵》那样被分成两半,只是他会让一半去忍受无聊的体制,而另一半来欣赏迷人的自由,而他无法把自己分成两半,相对于无聊的体制,对于“我”来说,迷人的自由更加重要,逃离体制成为了“我”生命中必须要做的事情之一。这一段让我觉得安慰,因为书中的“我”也有想过分一半去迎合这个社会 ,虽然他最终成为了勇敢的社会叛离者,但这样的表述让我觉得安慰,他最终没有办法从根本上做好一个叛离者,或者说没有人真正的能够做好。不是我一个人,这样龌龊的自我安慰,让我觉得轻松不少。也让我感谢作者没有咄咄逼人么让人无地自容。

  我们向往的那“迷人的自由”真的迷人么?在书的后半段我一直这么问着书中的那个“我”。因为那从体制内逃离的“迷人的自由”最终被埋葬在人生的琐碎里,就像我们身边大部分的梦想、爱情和激情一样,被这丑恶的锁碎吞噬的连渣都不剩。而更可悲的是,如今体制可能已经改变了,但它仍然是体制,仍然起到束缚部分自由的作用,而这逃离的剩余的其它的自由则被锁碎这样的恶魔所吞噬。哲学也好、艺术也好,还有那些被称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切,也许最终都将被生活所吞噬,就像吞掉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一样。在仆人眼里没有英雄,因为仆人照顾着英雄的起居,在仆人的眼里只有英雄的残渣。这才是真正的现实和现实的丑恶。

  这是一本勇敢的书,勇敢到像我这样懦弱的人每看一百页都要停下来深深的呼吸,不然我很怕自己就此窒息。很多地方让我觉得悲哀,我深深的知道这些悲哀并不是图林的悲哀,而是我自己的悲哀,我家人的悲哀,这个社会的悲哀。做为人的悲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遗弃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