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不是来演讲的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书笔记 >

发表文章就可以赚钱!

我不是来演讲的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10-05 04:44: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785

我不是来演讲的读后感精选10篇

  《我不是来演讲的》是一本由[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4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不是来演讲的》读后感(一):中午刚看完《我不是来演讲的》

  书比较薄,才140页,还有些是大片空白

  最喜欢的两篇:《拉丁美洲的孤独》和《敞开心扉拥抱西语文学》。显然,这两篇都与《百年孤独》有关

  某篇演讲里提到了玻利瓦尔,那个自称为“解放者”的人。奥雷里亚诺上校也许是以他为原型的,他的一生经历了若干次的战争,取得过某些胜利。最终建立拉丁美洲联邦理想泡汤,肺结核病逝。

  《我不是来演讲的》读后感(二):演讲的魅力

  当一个人得到了一定的尊重

  说的每句话似乎都有了不同意义

  一部演讲的积累

  也成为了这一生作品的一部分

  在特定地点特定时空所做的演讲

  会对特定的人产生特定的影响

  这就是演讲的魅力

  如果你身在其中

  那会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时间过去如此之久

  即使是文字也有了特定的时空感

  这是文字的魅力

  《我不是来演讲的》读后感(三):我们的世纪

  马尔克斯说:“读这些讲稿,让我再一次发现,身为作家,我是如何一点点改变,一点点成长的。”洋洋洒洒的21篇演讲稿,时间跨度基本涵盖了他的一生 ,其中有对文学的讨论以及对自己祖国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人文关怀。21篇讲稿同时也迎来了21世纪,书中在“21世纪的遐想”中说:“记住,世界上的许多事,从心脏移植到贝多芬四重奏,在成为现实前,都装在创造者脑子里。不要对21世纪有所期待,是21世纪对你们有所期待。”在新千年的伊始,我们仍然需要创造力,按我们的喜好想象塑造和平的世纪,我们的世纪。

  《我不是来演讲的》读后感(四):有些单薄,我是说页码

  翻译不错,通篇看下来,大概1个小时多一点儿.不到150页的演讲,无论个人还是拉美的苦难处境,在作者笔下轻轻带过,所有的不堪回首也抵不过他对文学和拉美这片土地热爱.有几篇很是诙谐幽默.他不是来演讲的,确实,演讲对于他而言太容易了.

  一直喜欢并且崇拜作者,他在百年孤独中的叙事笔触巨细分明收放自如自然,诸多真伪文青奉此书为装B利器,现在看来确实也并不为过。

  这演讲稿是多年积累,而半截腰封广告语如是说:《百年孤独》作者最新作品。无疑是新瓶旧酒。最新篇章是2007年的演讲。

  《我不是来演讲的》读后感(五):有些单薄,我是说页码

  翻译的不错,通篇看下来,大概1个小时多一点儿.不到150页的演讲,无论个人还是拉美的苦难和处境,在作者笔下轻轻带过,所有的不堪回首也抵不过他对文学和拉美这片土地的热爱.有几篇很是诙谐幽默.他不是来演讲的,确实,演讲对于他而言太容易了.

  一直喜欢并且崇拜作者,他在百年孤独中的叙事笔触巨细分明收放自如。自然,诸多真伪文青奉此书为装B利器,现在看来确实也并不为过。

  这演讲稿是多年积累,而半截腰封广告语如是说:《百年孤独》作者最新作品。无疑是新瓶旧酒。最新篇章是2007年的演讲。

  《我不是来演讲的》读后感(六):有些单薄,我是说页码

  翻译的不错,通篇看下来,大概1个小时多一点儿.不到150页的演讲,无论个人还是拉美的苦难和处境,在作者笔下轻轻带过,所有的不堪回首也抵不过他对文学和拉美这片土地的热爱.有几篇很是诙谐幽默.他不是来演讲的,确实,演讲对于他而言太容易了.

  一直喜欢并且崇拜作者,他在百年孤独中的叙事笔触巨细分明收放自如。自然,诸多真伪文青奉此书为装B利器,现在看来确实也并不为过。

  这演讲稿是多年积累,而半截腰封广告语如是说:《百年孤独》作者最新作品。无疑是新瓶旧酒。最新篇章是2007年的演讲。

  《我不是来演讲的》读后感(七):有些单薄,我是说页码

  翻译的不错,通篇看下来,大概1个小时多一点儿.不到150页的演讲,无论个人还是拉美的苦难和处境,在作者笔下轻轻带过,所有的不堪回首也抵不过他对文学和拉美这片土地的热爱.有几篇很是诙谐幽默.他不是来演讲的,确实,演讲对于他而言太容易了.

  一直喜欢并且崇拜作者,他在百年孤独中的叙事笔触巨细分明收放自如。自然,诸多真伪文青奉此书为装B利器,现在看来确实也并不为过。

  这演讲稿是多年积累,而半截腰封广告语如是说:《百年孤独》作者最新作品。无疑是新瓶旧酒。最新篇章是2007年的演讲。

  《我不是来演讲的》读后感(八):拉丁美洲的孤独

  读过别的版本的演讲词,[拉丁美洲的孤独],但李静老师翻译的这个版本,或许能够更忠实地再现加博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的演讲时所带来的那份不妥协,不放弃自豪感和面对拉丁美洲未来勇气.

  我甚至可以想象,当时列席的诸位,纵使是长期处于文化优越感的欧洲人,听到这样的演讲,心中的拷问感会是何等的激荡.

  这样一篇拉丁美洲的孤独,在一个中国人的眼里,似乎在隐隐约约地暗示相似的孤独,正在我们的身边蔓延,虽然演讲其时的中国,正处在巨变的初期.然而在巨变三十余载后的今日,初尝繁华的我,已经用了年轻短暂生命的前二十七年,充分体验喧闹浮华的中国,迎接着愈来愈强烈开放中的孤独感.这就仿佛在欢庆的人群中,所有的人似乎在视线中悄悄地隐去.

  不知李静老师是否曾经翻译过格瓦拉在联合大会上的演讲,倘若有幸拜读,相信定会受益匪浅.

  《我不是来演讲的》读后感(九):加西亚马尔克斯——笨拙的演讲者

  马尔克斯曾发誓绝不会做两件事:领奖和演讲。可他出席了多次领奖也做了多次演讲,并声称‘我不是来演讲的’。如果说马尔克斯的小说是隐喻,那么他的演讲就是赤裸裸的告白。让一切小说里的孤独忧郁以一种揭伤疤方式,自然呈现,红肿而疼痛

  这本书中有两篇演讲让我印象深刻,之一也是全书最值得一读的,1982年马尔克斯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拉丁美洲的孤独》。这篇演讲是这本无趣之书中最精彩的了!

  之二,马尔克斯在1986年六国集团(阿根廷、墨西哥、坦桑尼亚、希腊、印度和瑞典)第二届峰会上做了名为达摩克利斯之剑的演讲,听来像极了仇富的牢骚,很是讽刺。此外,一名作家出席为应对威胁而召开的和平与裁军而召开的会议,并做大会开幕发言人,在我看来,这本身就是一件类似搞笑的事情。不是说作家不能关系国家国际动态,不能在重要场合发出自己的声音,而是马尔克斯算的这笔账听起来就是小学生的生拼乱凑,开启了一场注定不会有成效的国际对话

  总之,还是小说有趣的多,深刻的多。尊敬大师

  《我不是来演讲的》读后感(十):他只是讲述

  他说自己最惧怕的事就是演讲,但这本书收录的21篇讲稿却篇篇精彩。

  他的确不是来演讲的,因为这些讲稿都没有明确的致谢对象,亦没有慷慨激昂鼓舞,煽动的语言。但是,作为读者,你无法忽视他想传达的激情愿景。看了这本“思想传记”似的书,似乎更能理解马尔克斯的孤独了。

  身处乱世,流离他国,马尔克斯的境遇并不比中国古代那些客居他乡的诗人强,但他没有吟哦,或者悲叹,他只是给我们讲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讲他的朋友,讲他的人物,幽默而又针针见血。他不会直呼民众反抗,不会激动地向政府质问与指责,他只是将历史层层剥出,告诉大家事实真相

  如果一个读者无法懂得马尔克斯的孤独,那么读一读这本书,便知道他为自己的国家做出了多少抗争,却徒劳无功;如果不能理解他何以成为魔幻现实主义大师,那么读一读这本书,便知道他的现实何以需要想象、夸张而又能如此土壤夯实。

  他从来没有演讲,只是一个诚实的故事讲述者。

发文赚钱-发表文章就有现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还没有用户发表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