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纪事》读后感10篇
《甘南纪事》是一本由杨显惠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9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通过作者平实的叙述甘南藏民的日常生活与个性习惯让没有去过西藏且向往西藏的人对藏民有了很深刻的了解,他们是如何处理矛盾与事物,如何解决问题,对待结婚生子的观念以及社会发展对他们自身民族习俗与观念的冲击,全书通过寻找丢失的羊为主线进而展示出藏民淳朴浓烈的性格
《甘南纪事》读后感(二):一口气读完的书
讲的是故事,但故事里有巍峨的山,有如茵的碧草,有热血的民俗,有彪悍的基因……风景看得我有旅行的欲望,民俗看得我对藏族有了新的认识。但是甘南藏族和其他地方藏族还应该有差别,不能一概而论。绝知此事要躬行!
不知道这本被禁了没有,也许这个作者的书都被禁了吧。反正这本书只有孔夫子有了,而且两倍于原价拿下。
《甘南纪事》读后感(三):【书摘】甘南纪事
更堆群佩今天刚从临夏市回来,买了茶叶、桂圆和两大瓶鲜奶送过来。扎尕梁上的牧场因山高路远,住在村里的父母喝不上牛奶,更堆群佩每次出车就买些瓶装鲜奶或奶粉带回家。
更堆群佩今天刚从临夏市回来,买了茶叶、桂圆和两大瓶鲜奶送过来。扎尕梁上的牧场因山高路远,住在村里的父母喝不上牛奶,更堆群佩每次出车就买些瓶装鲜奶或奶粉带回家
《甘南纪事》读后感(四):字数超了要写长评~
个人不是很喜欢这种叙述口吻,虽然《夹边沟记事》风格类似,但夹边沟相比文笔而言,对那历史更加深刻痛苦。不过朴实无华的言语描述也正真切地体现了当地的生活。主要写了甘南藏区人民的生活的一些琐事,特地去搜了迭部县的知识,靠近四川若盖尔,希望以后可以去看看,文中很多的生活、处事方式都不是很理解,地区文化的差异吧,看后记是08年,不知现在汉化了木有。下一本就是《定西孤儿院纪事》了。
《甘南纪事》读后感(五):了解甘南藏族同胞生活非常好的一本书
吸引我看下去的是这本书的标题《甘南纪事》,对作者杨显惠并不熟悉。甘南美丽的风景、独特的民族风情一直像个巨大的漩涡吸引着我。我常常想有时间的时候一定要去甘南看一看。身未动心已远,在搜索甘南资料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这本奇怪的读物。一看之下,才发现里面是一个小故事串起来的甘南,藏民的淳朴,汉族同胞的冒险经历:比如找牛、追盗贼、兄弟反目与和解等等,很适合在零碎时间品读。文笔非常写实,很少修饰文字近于白描,我很喜欢。这是了解甘南藏族同胞生活非常好的一本书。
《甘南纪事》读后感(六):朴素如土
阅读《甘南纪事》是为了去甘南旅行而准备的。没有让我失望。“朴素如土”的文字把甘南藏族自治州同样简单质朴的风土人情一一呈现,放佛这是邻家的故事一般。踏上甘南的土地后,我也特意去求证了书中的情节,譬如一夫二妻、譬如木材生意等。但其实,08年以前的情境过了这些年也随着飞速发展的外部“文明社会”一起进步了。这种变化有好有坏,甚至也牵扯了民族争议问题,但终究物质条件是必然会改善的,精神文化也必然会受到影响的。除此之外,我不得不说,甘南,至今依然是一片净土。
《甘南纪事》读后感(七):甘南有个藏族州
第一次知道甘肃还有藏族聚居地,我不知道书中的情节是虚构的还是非虚构的纪实性小说,我的感觉是,这是本非虚构的小说,藏地是很多内地人向往的地方,那里有广袤的土地,魅力的风景,珍贵的虫草,有着不同于内地的文化习俗,这些作者都有涉及,但是着重讲述了藏地社会转型期情况,细致刻画了甘南藏人的生活,书写的很生活,读时让人不自觉的融入到那时那地里面去。这是我读到的杨显惠的第二本书,第一本读了定西孤儿院纪事,读的眼前全是饿的如枯柴的人,心情相当抑郁,隔断时间再读他的第三本夹边沟记事,适合自己的好书不多,这本算一本!
《甘南纪事》读后感(八):甘南纪事
没有什么对生活的感叹,对人性的总结,所有一切都是叙述,平平淡淡的,稀稀松松的,叙述的同时,引着你,把你带进思索之中。不觉得可怜可恨可悲,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民有一方人民的生活规则,那里人的规则我们是理解不了的,一族人的拥护,赔命价的谈判,四五年磕头的救赎,女人随男人的私奔。这是他们的规则,他们的生活方式,没有人可悲,在他们的生活里改变不了!突然想到每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都是一样的, 他们也是的。咱们闯入了他们的生活,替他们痛心,没有用
《甘南纪事》读后感(九):甘南纪事
这是关于甘肃的第三部小说,之前看过作者的《夹边沟记事》,至今还对那种苦记忆犹新,虽然至今本人还没有去过甘肃那边,没有亲眼目睹那美丽的景色,但那边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牧民过着他们自己的生活,男人放牧,女人在家种地,有着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例如杀人可以用钱或物偿命,有着一定权威老者会出头处理一些杂事。
虽然作者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和华丽的词澡,但给我们呈现出了最纯朴的生活。
《甘南纪事》读后感(十):甘南纪事
这是关于甘肃的第三部小说,之前看过作者的《夹边沟记事》,至今还对那种苦记忆犹新,虽然至今本人还没有去过甘肃那边,没有亲眼目睹那美丽的景色,但那边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牧民过着他们自己的生活,男人放牧,女人在家种地,有着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例如杀人可以用钱或物偿命,有着一定权威老者会出头处理一些杂事。
虽然作者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和华丽的词澡,但给我们呈现出了最纯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