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摩纳哥王妃》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摩纳哥王妃》经典影评10篇

2017-11-11 21:03: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摩纳哥王妃》经典影评10篇

  《摩纳哥王妃》是一部由奥利维埃·达昂执导,妮可·基德曼 / 帕斯·贝加 / 米洛·文堤米利亚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摩纳哥王妃》影评(一):传记电影不是模仿秀

很多人都在诟病妮可基德曼根本不像格蕾丝凯利这一点。确实妮可基德曼比格蕾丝凯利多了几分不安和戾气。我想如果她当了摩纳哥王妃的话就不会像格蕾丝凯利那样终身退出影坛了吧。当她发现老公是个窝囊废的时候就奋不顾身离开摩纳哥返回好莱坞继续自己的电影事业,或许度过了外交危机她从老公手里夺了权成为一代女王之类的。
可是传记电影并不是记录片或者是模仿秀。之前妮可被诟病很深的一部片子就是《皮毛》。个人却十分喜欢。大多数人讨厌它是因为那不是他们眼里的戴安阿巴斯,妮可演的是一个美艳风流的主妇,而摄影艺术家戴安阿巴斯不是那样的。可是那部电影并不是完全的传记片,最起码我更愿意把它看成一步剧情片而不是传记片。它只是借用了戴安阿巴斯的名字和背景身份,讲了一个中年妇女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故事。拍这部电影的目的并不是完全的重现戴安阿巴斯的生活,而更重要的是向大家展示一个,有点奇思怪想,想要在平淡生活中冒险的18世纪家庭妇女。摄影和畸形的朋友只是成了她寻找出口的一个跳板。也是电影想要讲这个故事的借口。它只是假借一部分戴安阿巴斯的皮囊而已。好吧,总之,我觉得那是一部被低估之作。
回到格蕾丝凯利,这次真的是一部传记电影,的确应该找个想点的人来演啊!一开始我也很疑惑导演的眼光,虽然我是妮可基德曼的脑残粉。我觉的就算一月姐的演技不行,选格温妮丝总比妮可要像吧。可是我看完电影似乎理解了导演的用途,虽然这是一部传记电影,可是这只是截取了格蕾丝凯利生活中很小的一个段落进行构架的故事情节。他主要发生在摩纳哥遭遇法国孤立身处困境的时候,而格雷斯凯利的婚姻也处于一个危机状态。所以是她生活中很unsettled的一段,她整个人都处在焦灼不安之中,而这个气质正是妮可基德曼所能表达的。就算是格温妮丝也略显平淡。好吧,电影的主题就是要表现一个女人面对婚姻和各种危机时的那种状态,她一开始迷惑,痛苦,然后焦灼,最后隐忍,做出抉择。我想导演的确需要一个有那么一点气场的女主角来完成这个故事和主题。
不管怎么说,电影确实是少了一点爆点,焦点完全在妮可基德曼的高级制定和大特写上,而故事好像很努力地营造一个高潮但却不尽人意。但我能看出导演的用心之处,灯光打得很美,开头结尾也拍得很棒,并且我不认为妮可基德曼是电影的黑点,虽然她演的全是她自己,可是她演的的确是一个面对生活困境的女人,那一段故事的menace还有人物决绝的气场还是有的。
电影不是模仿秀,并且传记电影也有各种各样的目的,有的就是为了还原一个人的一生所以要惟妙惟肖,而有的只是为了重现一次传奇,一个奇迹或者一个特殊的片段,或者是借此衍生一个新的东西,所以我们要的是最适合那个时刻和主题的电影。好吧,虽然说了这么多我真的不希望妮可再演传记片了,演一个被骂一次,再努力也是白搭,不如去演点女巫,神经病和绝望主妇来得顺手讨巧。

  《摩纳哥王妃》影评(二):要做个王妃气质的女子

第67届戛纳电影节开幕影片《摩纳哥王妃》,由《玫瑰人生》导演奥利维埃•达昂执导、奥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与著名影星蒂姆•罗斯主演。电影讲述了好莱坞明星格蕾丝•凯利于1956年成为奥斯卡影后,并嫁给摩纳哥大公雷尼埃三世之后的故事。1962年,摩纳哥与法国发生了长达6个月的政治危机,身为摩纳哥王妃的格蕾丝•凯利在重回好莱坞和拯救国家两者之间徘徊。
这是一桩真实的事件,也是我偶然在校园网上看见的,却得到了独特的感触。
真正的爱情,意味着责任
•你创造了grace,但你现在是monaco王妃
•如果有人梦想嫁入皇室,要想着这意味着什么?It means you have to choose.And I chose house of Monaco 也许他太过奢华、太过讲究,我不懂得讲这门语言、也不懂规矩,但他是我的家,and these are my people.他们都是很好的人,在这个小小国家里做着正确的事
•我相信童话故事
•爱可以让一切走向正确的道路,这也是我晚上想要去庆祝的原因,我愿意用一切去守护它

  《摩纳哥王妃》影评(三):王子和公主生活在一起后,或许不那么幸福

格蕾丝•凯莉在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后便息影,嫁给了一位王子。这样颇具童话色彩的经历有完全有拍成电影的可能,这个颇具戏剧性的人生剧本乃是商业电影的标准配置,不过《摩纳哥王妃》并没有将格蕾丝•凯莉光彩的生涯搬上银幕,而是选取了其生活中相对跌宕的一段,也就是摩纳哥在上世纪60年代与法国的外交危机中,她扮演的那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一国之母,她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外交努力化解这一危机的经过。
从影片剧 情来说,虽然是微不足道的史实钩沉,却融合了国际政治阴谋、宫斗悬疑、个人成长与爱情多种元素,整部影片完全没有一般传记片沉闷的弊端,剧情非常抓人,人物刻画又有着爱情童话的梦幻感,非常符合一部有关童话电影,以及好莱坞电影的热血、励志感。当然,为了电影感,影片刻意把戴高乐矮化、丑化这一点,确实值得商榷,但是从电影本身而言,却是起到了点睛的作用。童话总是需要有强而有力的大反派才行,这样才能更好体现出女主角——格蕾丝王妃的勇敢与梦幻。
在摩哥外交的背景下,昔日的影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在自己钟爱的演艺事业与国家,梦想与家庭间选择了后者,这个选择是痛苦的,却也是必然的,就像片中所说的那样“王妃是她的人生最伟大的一个角色”。她牺牲了小我之后,精神升华为大我,“人生注定要扮演一个角色,始终于自我之上,这样我们就能克服恐惧。”有时候,有些事业是需要我们忘记自我的,不是因为自我不重要,而是因为自我的价值远小于大我或无我的价值,而牺牲恰是为了换取那更大的价值。
最让我为之难忘的是高潮戏的红十字会晚宴,在格蕾丝•凯利发表演讲之前曾有一段是数分钟的歌剧表演的戏,表演者是当时著名的美籍希腊女高音歌唱家玛利亚•卡拉斯(她曾被赞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歌剧女王),她在影片里唱的是意大利歌剧作家吉亚卡摩•普契尼的《贾尼•斯基基》中的名曲《我亲爱的爸爸》,这既是一首动人的咏叹调,歌词的大意在于女儿希望父亲同意她对爱情、婚姻的选择,并表示如果不肯应允将会以死明志。这首歌安排在这一幕带有着很多的意义,寄寓着摩洛哥王妃的决心,使得随后不久戴高乐的改变主意也就更为自然。她在瞩目中走上演讲台,以打动人心的演说使全场为之动然。
当你明白了你肩负的责任,恐惧将无处存在。
在所有希望实现的人生梦想中
找一个属于你的地方
毫不犹豫 没有功利
毫无条件的去爱和被爱
这就是我的童话故事

  《摩纳哥王妃》影评(四):~半文艺半热血的复古时装片~

首先看电影一直不怎么挑剔。整个片子下来没有大的起伏,情节冲突不是特别的强烈,我想导演大概是想平静的叙事,Grace绝对的主角,而Niki也把这个角色掌握的恰到好处心理描述以及动作神态都展现了十足的女人味以及气场,从一个影星到一个王妃的转变,从一个女人到一个母亲到一个国家命脉关键人物的蜕变,可以说都展现出来了。服装的每个细节都处理的很好,场景美的没话说。。。当然,大概是画面太美,有些情节的衔接就不是那么流畅,感觉整个影片有种一段一段的感觉,所以在最后也没有太强烈的赞好的欲望,然后我们看的中文配音,真心不推荐,很多感觉都没有出来。。我看到的大概就是这样~最后补充一句很喜欢的台词:幸福源于苦难

  《摩纳哥王妃》影评(五):以傻白甜的眼光来看它,自然只能看到傻白甜

分数能说明一些问题。先讲结论:要我给分,此片也不过在三到四星之间。它确实不够好看。真实的历史大人物的传记片有几部特好看?只是,见评论中不少人指责它是肥皂剧、虚假童话、用爱与和平拯救国家的傻白甜,不禁想起,以前见某些人理直气壮地说《红楼梦》是卿卿我我腻歪歪的言情故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讲述少年与老虎结成友谊的儿童故事——当然,并非是说《摩纳哥王妃》和《红楼梦》《少年派》有任何值得相提并论之处,只是说这种评论都谬以千里
The idea of my life as a fairy tale is itself a fairy tale,电影频道的官方翻译大意是“人们说我的一生是童话,那是因为它确实就是童话”,评论中也有类似的错译,这显然把意思弄反了,进而直接篡改了整部影片的基调。如果换成“人说我的一生是个童话(传说),这种说法本身才是童话(传说)”,你们再体会下这语感?
影片看似平淡乏味,其实作为真人传记而言,信息量不小。
有人指责影片开头的摩纳哥王妃表现得太像绝望主妇,可抱歉,这有问题吗?她就是个绝望主妇。影片选择格蕾斯婚后六七年、国家内忧外患的时刻作为切入点,因为此时她的个人生活也内外交困:有所成就的演艺事业被牺牲了,在摩纳哥的“王妃事业”却不顺遂。身为背井离乡的王妃,她不会法语,演员身份放在王室也不算光彩;她被束手缚脚,格格不入,慈善工作受挫,既得不到宫廷(侍女、大臣乃至自己的丈夫)的认可,也不受民意待见。这种情况下,成为绝望主妇再合乎人性不过了。
格蕾斯不是傻白甜,影片开始不久时她和神父一场的对话,直白地揭示了她对这段婚姻一直拥有准确的心理定位:她知道王室婚姻生活不可能甜蜜,丈夫爱的只是她的美貌,她也不爱丈夫(这一点表现得有些隐晦,记得神父反问她爱不爱王子时,她没有回答,沉默几秒后,却问要是自己离婚会如何?)
那她为什么要在事业巅峰期离开好莱坞,嫁入王室?根据影片中格蕾斯自己的话来推断,恐怕还是“虚荣”的缘故。这里的“虚荣”不含贬义,而是说她最大的愿望是抬升自我价值、得到认可与仰望——她说,哪怕她扬名好莱坞、斩获奥斯卡,父亲还是认为她事事不如人。片中没露过面的这位父亲令她“获得的每一项成就都变得让人沮丧”。可想而知,她在颠峰时期抛弃事业,是因为这份事业已经不能给予她渴望的东西,王室身份却能。这点和格蕾斯的父母脱不了干系——她艰难无助时给母亲打电话,知道母亲明明收到了她的信却不回;想跟母亲谈心,母亲不但没有只言片语安慰,还生怕她放弃王妃职责、直言你这么做你父亲会怎么想……所以格蕾斯哭着挂断了电话。这方面,片中虽然只有只言片语,对于解读格蕾斯这一人物却有不小的意义。
重复一遍,格蕾斯不是傻白甜。她早就知道“嫁入王室,意味着选择”。后来,在神父的开导下,她再次选择,扮演起了“忠诚妻子、慈爱的母亲、富有同情心的领袖”这个角色。学习法语与国家管理的知识、赢取民心,都是她结婚六年后方才穷而变、变而通的结果。就结果而论,她成功把人生演绎成一场大型RPG童话。只不过,这本质上还是一场角色扮演,对此她本人心知肚明,一些观众却入戏太深,看了这电影都回不过神来。有些人还在指责妮可战战兢兢不够镇静、毫无格蕾斯的大气优雅,这只能说明格蕾斯呈现给大众的形象实在深入人心,令太多人忘记了她也只是个人。
至于饱受诟病的结尾演讲,其实并没有很多评论中说的那么糟糕。格蕾斯的确是围绕“爱与和平”这个调调展开讲话的,虽说这在现实中苍白无力,可首先,请注意场合——在红十字会的慈善晚会上,这个基调没有丝毫的不合时宜之处。另外,“爱与和平”看似是张烂牌,却是她手中唯一的一张牌,因为摩纳哥没有一兵一卒、没有船坚炮利、没有经济实力,连生活资源储备都没有,能仰赖的只有欧洲诸国的声援与支持——这种情况,她只能在达官贵人众目睽睽下,用一次煽情的演讲完成一场道德和舆论的绑架,这是个无奈但碰巧有效的举措。这方面,电影情节对真实历史也许有夸大,但它的逻辑能够自洽。
“爱”在这片子中是高频词,涉及它的关键情节有:格蕾斯认为王子只爱她的外表,并回避答复自己是否爱王子,这时神父开导她“责任”才是真正的爱;而后来格蕾斯告诉王子她爱他;还有影片结尾的金句——在人生最希望实现的愿望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无条件地去爱与被爱。其实,后半段的所有这些“爱”,只要统统替换成“责任”,影片的条理就通顺了。
全片最精彩也恰好点题的一处细节,在于片尾格蕾斯对着两张写有单词的牌子表演表情的那个片段。第一个单词是serenity,“宁静”,这时她露出的,就是大家熟悉的优雅、自信、镇静、高贵的姿态。而第二个单词是regret,“后悔、遗憾”,此时她用手抹平了眼周、脸颊的表情,并做了个给嘴巴上拉链的动作,颇有“天凉好个秋”的意味——她不会让你们看见她流露出“regret”的模样。这个细节,当真言有尽而意无尽,忽略了它,整部片子就白看了。

  《摩纳哥王妃》影评(六):童话里都是骗人的—我看《摩纳哥王妃》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我看《摩纳哥王妃》
       电影伊始,便打出了格蕾丝王妃的话:“The idea of my life as a fairy tale is itself a fairy tale.”字幕组将它翻译成了“我的人生之所以被描绘为童话,是因为它确实是童话。” 于是不由哂笑,因为想起了光良的那句:“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第一次和朋友有了分歧,因为我觉得这部电影,实在不值得推荐。剧情糟糕,拍摄手法一般,只有片尾的歌声在瞬间让我恍惚了一下。不是说妮可基德曼不是个好演员,她很棒,在片中表演也很出色。只是她棱角分明的脸、冷静犀利的眼神,让我怎么也无法和优雅、美丽、充满魅力的格蕾丝王妃划上等号。
       我不知道电影所表现的那个故事是正史还是野史,也不是很清楚那个故事所处的历史背景。我只是觉得导演太想突出格蕾丝,所以把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都寄托在一个女性身上。最后那段演讲,见微知著,的确感人,但是真是因为一篇演讲就能改变摩纳哥的命运吗?我看未必,因此那只能是也必须是童话,而童话都是骗人的。
一个女性,一个电影明星,在事业达到巅峰的时候,遇上了倾心喜欢的白马王子,何况这个男人真是个王子。于是她欣然嫁入王室,成为真正的王妃。我们都知道所有的童话,都是以“王子和公主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而告终,只是到了他们这里,不得不涉及婚后的乏味、政治的严峻、影圈的诱惑。枯燥、刻板、无趣的宫廷生活,把她的棱角都磨平了,也让她感觉喘不过气来。好在这个时候,希区柯克来访,带来了她喜欢的剧本,应邀她出演主角。那该是多大的诱惑?也是让她乘机浮出水面喘息的大好时机。于是她心动,蠢蠢欲动,迫不及待地想重返好莱坞。只是个人的动作再快,也斗不过国家的历史,政治的黑暗。
       她隐忍,她默默地学习,她用一切动作表现出了她爱丈夫、爱国家,爱得可以失去爱好,失去自我。因为在自我之上,还有责任。所以她放弃了重新踏入影坛的机会,她默默学习法语,她刻意表现,只是为了助丈夫一臂之力。最后的演讲,她潸然;然而翩然走至丈夫身边,她又是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
       我悄悄地和朋友说,她是不快乐的,从眼角眉梢都能看出是极不快乐的。而朋友冷静地回答:人生中只有选择一说,你怎么知道她是不快乐的?无言。只是突然想到,人生充斥了选择,我们每一天都在选择。就像格蕾丝最后放弃了出演,那也是她的选择。然而,就像《盗梦空间》里讲的那样,“谁说梦境不会成为现实,现实又不是梦境呢?”我只知道她和他在结婚后不久,都有了各自的情人。而她在52岁的时候,死于一场神秘的车祸。所有的知性、优雅都消散在岁月之中。
       他们的宫殿,据说有300多间房间,所以在婚后,王妃和国王是分房而居,电影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所以,所有的幸福传说都是童话;而有的时候,能跟某人躺在一起,也是一种幸福!

  《摩纳哥王妃》影评(七):“你就是童话”

搜索摩纳哥,这个世界第二小的国家(仅次于梵蒂冈),词条说明的显眼处会看到这么一句话:“1956年,第27届奥斯卡影后格蕾丝•凯利嫁给国家元首雷尼尔三世亲王殿下,使得这个小小的亲王国名动天下”“格蕾丝王妃是摩纳哥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国家名片,也是欧洲王室一抹最浓重的童话”
这正应和了片尾处神父的画外音对格蕾丝的定语:很久以后,我已不在人世,格里马尔迪家族或也消失之时,你的名字仍会被世人铭记,王妃殿下,你就是童话。
既然如此,影片何不拍成一部童话呢。略去前因后果,不去讲述格蕾丝的好莱坞生活和人生的结局,前因太浮夸,后果太悲凉;而是选取了1962年,摩纳哥与法国发生严重政治危机之时,身为摩纳哥王妃的格蕾丝•凯利面对重回好莱坞和拯救国家等多重考验,最终明确了自己的归属,放弃了演艺梦想,全心全意承担起 “深情的母亲、忠贞的妻子以及富有同情心的领导者”的责任。
这是一部励志童话作品,无论片中格蕾丝力挽狂澜拯救了摩纳哥被法国侵占的描述与历史上是否属实,人们向往被鼓舞,向往格蕾丝王妃这样的传奇人物被认同和传颂。因此影片顺应这一节奏步步前行时,是迎合观众心理和喜好的,蛮好。
虽说是童话,但在格蕾丝落寞之时也不得不暗暗体会到身为一个王妃所要做出的牺牲,所需承担的责任,所放弃的自我。
“1982年,王妃在一场车祸中香消玉殒,国葬中王妃唯一戴着的,就是亲王26年前亲自为她戴上的结婚戒指,亲王此后未再续弦,直到05年去世——欧洲王室最后的爱情悲歌划上了句号。”我们也熟知结局,但影片没有表达,就如一朵鲜花的调零,美好事物的消逝太让人心痛,还是让它定格在娇艳盛开的瞬间,其他就随风成为一段永不褪色的传奇吧。

  《摩纳哥王妃》影评(八):欧版一代贤后

还不错,看了自己很想让自己也优雅起来的感觉。
Grace,忽然觉得女孩起这名字很不错。
欧洲版的宫心计也是争权夺位,勾心斗角。
有时候觉得现代有个皇室也不错,因为人民大众心里貌似都期盼一种仰望和俯首。满清就算了,那根本就不是大汉文化,总觉得是一群蛮夷小丑,那光头大辫子就更不用说了,每次我看到就羞得恨不得扶手掩面。那拗口的满文名字就更不用提了。
有时候觉得退步也是一中蓄势待发,中国的奴隶时期不发达,所以封建王朝昌盛,欧洲奴隶制度太强压制了封建王朝,而脆弱的封建王朝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于是近代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封建的中国就节节败退了。不过历史是一个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也许中国不够发达的资本主义也会促进下一个时代的生长。当然那应该是成百上千年的历史演进了。
我们总觉得历史是一个传奇,花木兰,孝庄,摩纳哥王妃,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爱德华八世……他们就像你印象中优秀的邻家大哥哥大姐姐或者你初入学时的学长学姐,永远优秀优雅无法超越。其实都是凡人吧,他们经历的时候估计也是一片狼藉,身心俱疲。
世界上从没有免费午餐,长大就是意味着要为别人负责吧。亲情爱情父母爱人孩子都让人疲惫不堪身不由己心不由己,电影里的妮可对神父说自己的每次成功都是父亲内心的愤怒时的自讽的上翘嘴角里的冷笑,祈求母亲安慰最后却在母亲唱高调的夸赞中挂断电话时的无声流泪,看着年幼儿女时的患得患失,我忽然觉得生而为人每个人估计都好累。甲之饴糖,乙之砒霜,你只看到别人的S面没看到B面。。
格雷斯凯莉嫁给摩纳哥国王时27岁,婀娜多姿,貌美如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明年我就27岁了,我总觉得自己还是25感觉过了25就没再长过了。总觉得好累,觉得做什么都不对,我觉得一无所成的自己看着时间飞逝无比心慌焦虑。还没遇见爱人就开始老去,还没挥霍青春青春就已所剩无几,还没规划未来未来就已无可规划。电影里的Grace还是幸福的,她有一个精神支柱神父,我呢,,,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是有时候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有时候觉得自己就是一座孤岛,人生有太多的有时候,让人无法把握,开心和失落骄傲和遗憾那变来变去的脸让人自己都渐渐疑惑。
修养是一门课程,需要money,每件东西都是有价码的。
多年以后你举手投足之间的或是幸福的小鸟依人,或是骄傲的飞扬跋扈,或是沉默或是谄媚,都是你可为而又无奈的,那是生活一分一秒,一刀一刻慢慢划在你的骨子里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看起来多么无可奈何。。。也许有时候我们需要牺牲一些代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转弯,让该走的不留痕迹,让该留的光辉灿烂。
时光是怎样划过你皮肤,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亲爱的朋友,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妆师。

  《摩纳哥王妃》影评(九):责任与爱,一直都是幸福前行的守护

有人说,电影剧情拍得太狗血,充满了美式的“拯救世界的自以为是”,也有人说,歪曲历史,太过童话,政治斗争从来都是血腥、对抗、侵犯。是的,毋需否认,剧情太过童话,一个用善良化解政治斗争太过乏力。但是,每个人看影片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我想,电影对于欣赏者来说,有的看到了快乐,有人得到了放松,而有人从故事里看到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力量。而我,从这里,得到了这样的坚信:带着责任与爱,会守护自己前行。
格蕾丝,离开自己熟悉的美式环境和影星生活,而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去做王妃,每个人都看到了王妃头上闪亮的、漂亮的、代表尊贵的王冠,而没想到那顶灿烂的王冠承担的责任。宫廷,从来都是遵从礼仪、需要各种综合素质才能生息的地方。
她要遵从管家教导的各种礼仪,要抚养子女,而那个王子,并不是那么像童话里天天和公主过着幸福日子的闲人,他要处理国事,他有数不完的工作要忙,“我已经很久没见过他了,他很忙”格蕾丝王妃对来探望她的导演如是说。缺乏沟通和交流的夫妻,尤其是王室的夫妻,我们想想维系感情有多难。
当她看到导演拿来的剧本时,她动摇了,在家庭与事业之间。尤其是当和王子吵得撕破脸皮之后,她想要自我,找回属于曾经有自我的日子。但是,国家处于危机之中了,在神父的引导下,她终于做出决定:要放弃事业,选择家庭,因为这是责任,是作为一个妻子的责任,作为母亲的责任,更是作为王妃的责任。那一刻,责任二字瞬间击穿了我的心:不要裹足不前,不要彷徨与犹豫,无论心心上的有多美好,但是作为一个拥有多个社会关系的人要懂得责任:恪守每个角色应该做的事情。
之后的剧情,就是格蕾丝王妃全身心的投入家庭,学语言,学礼仪,平易近人,搞各种亲民外交。最后宴请了欧洲各国政要,甚至是想要侵犯的法国戴高乐总统也来参加晚宴,当然也有美国。在宴会上,格蕾丝简单平实的演讲感动了众人,当然,那平实的充满童话故事的演讲不会让政要们感动,但足以感动我们每个凡人,感动每个称之为人的最真实的感情:努力做好自己的分内,维护和平,通过一己之力改变这个世界的不公正,为世界的美好贡献力量。世界的前行,我从来懂得,都是在无数次的斗争与杀戮中前行,人类的历史都是充满血腥味的前行。但是,我们的内心,都保留着一份真,这真,是柔软的、纯净的、善良的。就如我,或者说我们这代人,受着教育,在学生时代受的教育都是为国家的美好和时代的进步而不懈努力。但是,对于社会的种种陋习,我们痛心惋惜,面对倒地的老人,依旧犹豫不绝,对于各种潜规则,默认忍受,但是我们的内心也保持着一份真:依旧追求美好,追求善良,追求爱与希望,通过一己之力干好自己的本职,能给与援手的也不吝伸出。
爱与责任,是我们应该坚守的,而在这部影片中,请允许我在童话重温这种本真的感受。

  《摩纳哥王妃》影评(十):不老的唯有故事和风景

  很多人都分不清“摩纳哥Monaco”与“摩洛哥Morocco”,但只要去过一次,前者鲜明的特质绝对让人难忘。摩纳哥曾经是我生活里熟悉的一部分,蔚蓝海岸上那么小小的一个角落,熟的甚至厌倦了;然而离开之后,那里的一切——海景,花园,楼宇,豪车,游艇,甚至那充满了金钱味道的空气——都因太美而不真实,就像一个“童话故事”。只是那是属于巨富的童话故事,我只是个来了又走的画幅背景上的小人。
  我常常想,这个国家的存在,真是神奇。为何法国和意大利会容许这样一个“避税天堂”的存在?对这个没有军队的弹丸之地,收为领土不是分分钟的事情吗?历史上法国也的确兼并过摩纳哥,但之后又恢复了它的主权。历史上的政治博弈可能不像影片里给的答案那么简单,但摩纳哥确确实实是一个传奇,Grimaldi家族的统治从1297年延续至今,期间世间多少沧海桑田啊。而且,今日的摩纳哥,真的发展得贵气十足,像个穿着华服、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有钱人家的孩子。
  如果你对摩纳哥有兴趣,这部影片讲了个还算有意思的花边轶事;反之,它就是一个发生在还不如纽约中央公园大的国家上的琐事。我对Grace Kelly谈不上多有兴趣,她的电影我一部也没看过;明知Cannes那边的恶评还跑去看完全是因为摩纳哥和Nicole Kidman。
  但就像片子里Grace说的,“我,就是摩纳哥。”她的确已经成为摩纳哥这个传奇的一个代表。或者,更准确的说,摩纳哥成就了她的传奇,她也融入了摩纳哥的传奇之中。她的嫁妆缓解了王室的经济危机,她的个人魅力增加了这个小国的影响力,或多或少帮助它度过政治危机。在摩纳哥,处处可见Grace的影子:以她命名的玫瑰园、台阶、街道,按她遗愿建起的日本花园,以及无数路边的牌子,写着Princess Grace,某年某年某日,在此XXXXXX,配着她的照片。最重要的是,她让人们,依然相信世界上真的有王子和公主终成眷属的童话。
  片尾旁白说,“人们会一直轻声念出您的名字,Princess Grace”。看到这里因脑中浮现起摩纳哥的种种而感动,因为她真的做到了。我这才彻底明白海报上the greatest role of her life不是指Nicole Kidman演的Grace Kelly,而是Grace Kelly演的Princess Grace of Monaco。世界上留名影史的演员有很多,但Grace of Monaco式的传奇,真的就这么一个。
  常说好莱坞这同辈的四人皆成传奇,梦露因她的死,泰勒因她的八次婚姻和作天作地,小赫本,我也不知道为什么,Kelly,因为她的"童话人生"。
  最晚死的泰勒死了以后,每每想起她们其中一个就想起其他几个,想到最后总是一个词,红颜易逝。连Nicole Kidman也开始老了,不过还是很美。这并不矛盾。就像玫瑰花开得极盛后,最外面的花瓣开始失水、暗淡、显现出几条不易察觉的皱纹。
  不老的唯有摩纳哥所处的那片蔚蓝海岸如画的风景,还有,只要人们还记得,你的传奇。在故事里,你永远年轻,永远那么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