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慕尼黑》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慕尼黑》观后感10篇

2017-11-11 21:5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慕尼黑》观后感10篇

  《慕尼黑》是一部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艾瑞克·巴纳 / 丹尼尔·克雷格 / 塞伦·希德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慕尼黑》观后感(一):若此,我死亦为斯粉

近日斯皮尔伯格的新片(间谍之桥)在北美上映,影片由冷战时期美苏间在柏林交换俘虏的真实事件改编,据说专业影评媒体评价很高。对于斯氏作品我一向是以少女之心盼之、以少妇之身待之,自(辛德勒的名单)横空出世后就是雨打芭蕉湿绫绡,恍惚的一片春愁了。可惜这种美式主旋律影片在我国上映的可能性小之又小,西方的普世价值在我天朝上国被权贵们视为豺狼虎豹,普罗大众们又如鸭生印随般不把自己当人(其实不进也罢,广电局的那帮官员审片如同我等看毛片,撸完了全是剪刀手),所幸有救世主互联网还在,虽不能先睹为快却也可聊蔚灼心。想起不久前与妻子重温斯氏旧作(慕尼黑),故事基于真实事件改编(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期间巴勒斯坦极端份子在奥运村劫持并最终杀害11名以色列代表团成员,以色列政府随即派出穆萨得特工展开复仇),影片保持了斯氏的一贯风格与品质,只是感觉斯氏似乎掉进了所谓深刻的陷阱,在人性的沉思里左右为难。其实这种毕德哥拉斯般的悲天悯人和弗洛伊德式的惶恐惊蛰总是让西方世界困惑纠葛于事件的本身之外。无论是美苏对抗还是以巴冲突或是彼处的爱欲情仇最终的根源就是个人的权利问题。有则朝阳若初前途无量,(巨变后的东欧,建国后的犹太民族)无则凄风冷雨朝不保夕(巴勒斯坦地区及腥风血雨日甚的阿拉伯民族)。没有人喜欢钢铁的冰冷,也没有人甘愿将黑色的炸药捆绑于血肉之躯,我们钟情于温暖笑容孩子熟睡时的鼻息声不是因为我们的好恶,这是与生俱来的天性。有人说斯氏已老,其实是他太无力在深沉的无解中来了倦意。不知道他的(间谍之桥)能否有所超出,我只是期望斯氏能在这部故事相对温和的影片中表现出哪怕是厚颜无耻的自信,在是与非中给出简单有力的单选。若此,我死亦为斯粉。

  《慕尼黑》观后感(二):斯

近日斯皮尔伯格的新片(间谍之桥)在北美上映,影片由冷战时期美苏间在柏林交换俘虏的真实事件改编,据说专业影评媒体评价很高。对于斯氏作品我一向是以少女之心盼之、以少妇之身待之,自(辛德勒的名单)横空出世后就是雨打芭蕉湿绫绡,恍惚的一片春愁了。可惜这种美式主旋律影片在我国上映的可能性小之又小,西方的普世价值在我天朝上国被权贵们视为豺狼虎豹,普罗大众们又如鸭生印随般不把自己当人(其实不进也罢,广电局的那帮官员审片如同我等看毛片,撸完了全是剪刀手),所幸有救世主互联网还在,虽不能先睹为快却也可聊蔚灼心。想起不久前与妻子重温斯氏旧作(慕尼黑),故事基于真实事件改编(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期间巴勒斯坦极端份子在奥运村劫持并最终杀害11名以色列代表团成员,以色列政府随即派出穆萨得特工展开复仇),影片保持了斯氏的一贯风格与品质,只是感觉斯氏似乎掉进了所谓深刻的陷阱,在人性的沉思里左右为难。其实这种毕德哥拉斯般的悲天悯人和弗洛伊德式的惶恐惊蛰总是让西方世界困惑纠葛于事件的本身之外。无论是美苏对抗还是以巴冲突或是彼处的爱欲情仇最终的根源就是个人的权利问题。有则朝阳若初前途无量,(巨变后的东欧,建国后的犹太民族)无则凄风冷雨朝不保夕(巴勒斯坦地区及腥风血雨日甚的阿拉伯民族)。没有人喜欢钢铁的冰冷,也没有人甘愿将黑色的炸药捆绑于血肉之躯,我们钟情于温暖,笑容,孩子熟睡时的鼻息声不是因为我们的好恶,这是与生俱来的天性。有人说斯氏已老,其实是他太无力在深沉的无解中来了倦意。不知道他的(间谍之桥)能否有所超出,我只是期望斯氏能在这部故事相对温和的影片中表现出哪怕是厚颜无耻的自信,在是与非中给出简单有力的单选。若此,我死亦为斯粉。

  《慕尼黑》观后感(三):四不像

来慕尼黑生活了快1年半,居然还没看过。
忽然想起来要看是看到《康熙来了》,里面的女嘉宾为了表示自己看电影有品位,说自己最爱的电影是《慕尼黑》,全场赞叹一片,正当女嘉宾洋洋自得的时候,有人问了句,既然你这么喜欢这部电影,那么慕尼黑是哪国的城市?
呃,法国吧?
作为犹太人的斯皮尔伯格,对拍摄犹太人的电影可能有种使命感,他拍出了旷世绝伦的《辛德勒的名单》,他哭着表示自己拍不了《钢琴师》,他再拍的这部《慕尼黑》,都和犹太人有关系。
《慕尼黑》讲的是1972年在德国慕尼黑举办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发生的巴勒斯坦恐怖分子绑架了以色列人质,最后人质和恐怖分子一起全都死亡的悲惨事件。在电影开头,斯皮尔伯格非常迅速地交代了这件事情,重点放在之后的两国复仇。
在交代事件的时候,斯皮尔伯格切换不同国家观看同一台电视节目不同的反应。以色列的观众大哭,巴勒斯坦的大笑,让人觉得可能会是一部冷峻的电影。
开篇不久,以色列的总理大光其火,表示要以暴制暴,因此决定发动恐怖袭击,刺杀巴勒斯坦的十二名恐怖组织的头子。为此她召集了一个小分队,注销他们的身份,给他们无限制的财力支持,让人觉得可能会是一部007一样的电影。
选主角做队长是因为他特别普通,没人听说过。给他配了四个队员各有所长,让人感觉会是一部《十一罗汉》一样的电影。
主角第一次杀人的时候战战兢兢,举枪举了好几次;杀第二个人的时候为了避免误杀她的女儿还火速跑到爆破员前面阻止他,但是越到后来越肆无忌惮,杀保镖,波及平民,还追去荷兰杀另一个杀手,让人觉得可能讲述的是一个人迷失自我的故事。
接着斯皮尔伯格讲到小分队的组员一个接着一个被谋杀,组员本身也开始质疑自己是不是正义,让人觉得他可能要开始讲战争的本质了。
但是其中又穿插了法国的线人可能是双面间谍,所以是《无间道》?和线人的“父亲”吃饭,对方说你为了自己家人,我原谅你骗了我,直到最后,主角回到以色列,面对高管质问都不愿意说出线人的信息,所以是在讲大家小家的关系,比如《英国病人》?主角杀到后来提出退出,但是又怀疑自己和家人被自己国家追杀,所以你是在模仿《谍影重重》?主角杀了人睡不好觉,房事的时候眼前出现恐怖分子杀人的画面,所以你在向《猎鹿人》致敬?
以及最后的结尾算什么?还有大量肆无忌惮设计完全不巧妙的暗杀?满大街的人证,满尸体的指纹,你是在开玩笑?
总结来说,这部电影大失水准,看了三个小时完全不知道斯皮尔伯格要讲什么?最精彩的变成了他在欧洲各国四处取景,颇有旅游片的味道,但是对待巴以这样严肃的问题,你这么不严肃真的好吗?

  《慕尼黑》观后感(四):挂羊头卖狗肉

影片制造的灰色而凌乱的镜头制造出恐怖而压抑的气氛,看完好一会还有点胸闷,但是只有三星,当然本来真真实历史事件就很难拍,但感觉导演还是没有拍出来我的期待,导演重点放在主角内心戏份上,可以说从一个很小的角度出发,而并没有从整体上历史事件的一个还原,历史感有点弱,岁人性拷问方面更强。 我不太喜欢的一点就是导演强加了一些自己的价值观还有虚构的情节进去,导致片子和史实相比有点变味,要么就戏剧化的商业片,要么就严肃认真的历史片,但这个片子总处在两者之间怪怪的。比如摩萨德在执行任务应该是训练有速的,经验丰富的,但是片中的一个个杀个人把自己吓个半死是什么鬼,就算导演想借此表达对生命的敬畏,那这改的也太离谱了吧,而且本身当时这次复仇行动就是抱着宁可错杀一千不放过一个的宗旨进行的,片中的特工很多次因为一个无辜的人甚至会放弃筹划很久的行动,这明显又是导演自己的处理,看评论说,如果完全还原史实会挑起阿拉伯人的愤怒,但这也太美化以色列人了吧,反而给他们的复仇行动加了点伸张正义的味道。 再者,作为历史题材,片子里设计的一些美式幽默真的很让人出戏好吗,虽然不知道以色列人应该什么样的,但导演客串的那个以色列情报官,交代关乎这么多人生命的严肃任务还有心情开着小玩笑,浓浓的好莱坞味好吗。 当然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其中主角和巴勒斯坦特工阿里在阳台抽烟谈话的讨论家国那个片段堪称经典,也只是抛出了问题,没有答案。 作为导演拍任何的片子肯定肯定都会渗入自己的理解和价值观,但对于历史题材,我感觉从大的方向一定要还原史实,导演就别干编剧的活了,只需要要考虑怎样去叙述,只需要从艺术角度用画面呈现给观众一个相对真实的事件,此片我感觉改的有点过头了,有点挂羊头卖狗肉之嫌,如果导演还原摩萨德的残暴反而才会引起观众反战的思考,而不是擅自做主告诉观众应该要怎样想,想擅自做主请不要碰历史事件。当然也不是说要拍成纪录片,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或通过抛给观众问题来引发思考,比如上段中提到的最经典的一幕。

本来震惊世界的历史事件被导演改来改去成了“看吧,无论什么原因杀人都会一辈子活在对自己的谴责当中”的教育片,有点无语。

  《慕尼黑》观后感(五):又臭又长的史诗

在新的电影风潮的推动下,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终于也露出了疲态,作品一水不如一水了。《世界大战》拍得好像B级恐怖片,《慕尼黑》拍得好像B级枪战片。虽然看起来像B级,电影长度却往A级上靠,一弄就是两个半小时。中间还有冗长的心理戏由呆若木鸡的巴纳同学去演。使得越看他越生气,等到最后他害怕到崩溃的时候,让观众一点怜悯也没有,恨不得他马上被人杀掉,好像在<特洛伊〉一样。
    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斯导竟然把巴纳同学和老婆嘿咻的高潮镜头和闪回的慕尼黑惨案的高潮段落剪辑在了一起。人质死了,巴纳同学也射了,倒在了老婆的怀里,脸上还带着见鬼似的恐惧表情。不知谁说过:性和谋杀是人类最热衷的事情,我想斯导非常同意吧!
    

  《慕尼黑》观后感(六):这部不受奥斯卡待见的R级片,却是我看过最震撼的谍战片

首发于[君君电影院]

微信公众号TVwanda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6年,《时代》杂志评选出了摄影诞生以来最具影响力的100张照片

这100张照片囊括了人类发展过程的转折点,包括第一次登上月球的喜悦,大屠杀后大量残肢给人们带来的冲击

也有奥运会历史上最血腥黑暗的一天

历史将他称为——慕尼黑惨案

  《慕尼黑》观后感(七):《慕尼黑》: 屠杀一块切开的面包

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中,《慕尼黑》并不是非常有名的一部,却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它没有《拯救大兵瑞恩》那样宏大,没有《外星人E.T.》那样童趣,没有《辛德勒名单》那样温暖,没有《大白鲨》那样惊悚,没有《侏罗纪公园》那样刺激……如果要形容《慕尼黑》,我会选择“沉郁”、“写实”、“黑暗”、“困惑”这样的字眼。
影片改编自George Jonas的书《复仇:一支以色列反恐小分队的真实故事》(Vengeance: The True Story of an Israeli Counter-Terrorist Team),故事背景是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11名以色列运动员被绑架最后遭杀害的真实事件。但斯皮尔伯格讲的,却是这个事件引发的以色列复仇行动。
这是一个恐怖袭击之后的复仇故事,充满了手枪、炸弹、追踪、暗杀,但斯皮尔伯格把影片处理得非常平实、冷峻。整个电影气质上更接近一些70年代的作品,例如科波拉的《教父》、《窃听大阴谋》,西德尼·波拉克的《秃鹰七十二小时》,威廉·弗里德金的《法国贩毒网》以及英国的《伊普克雷斯档案》等等。这既符合了故事发生年代的风格气质,同时又是营造真实感与历史感的出色手法。影片摄影师卡明斯基是斯皮尔伯格的老搭档,他很擅长利用手持摄影、粗糙颗粒效果来制造临场感和真实感。在漂亮的自然光欧洲外景之外,《慕尼黑》中有大量黑夜特别是雨夜的镜头,这些镜头犹如黑色电影一般迷离、阴郁,奠定了影片的基调。
看看他的《夺宝奇兵》系列就知道,斯皮尔伯格非常擅长惊险紧张的情节剧,特别是其中的动作场景设计。《慕尼黑》虽然是关于以色列情报机关暗杀恐怖组织的故事,但影片大部分时间并不惊险刺激,甚至有些平淡:没有特殊的武器,没有超能的特工,没有夸张的格斗或战斗场景……几个像大学教授、古董商、玩具匠人的家伙去实施这样一个茫无头绪的暗杀行动。临走时,总部财务交代的是不管你干什么,花多少钱,一定要留发票!一股约翰·勒卡雷小说中荒诞的真实感跃然而出。几场刺杀戏让斯皮尔伯格处理得各具特色:有的是从街头跟踪到家然后主角紧张地,有的是炸弹出意外变成了近身枪战场面混乱,有的是炸弹威力太大险些危及主角……但所有袭击的动作戏都不是靠华丽的爆炸、枪战吸引人,而是那种内在的紧张感。这一点上,《慕尼黑》复现的是斯皮尔伯格早期作品如《决斗》、《大白鲨》内敛风格。
《慕尼黑》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色:影片多处利用平行剪辑产生的对位设计。比如一边是电视上在列举遇难以色列运动员的名字,一边是摩萨德在收集袭击者的名字和照片,镜头互相穿插,把遇害者和袭击者剪辑到了一起——有意思的是,遇难者人数和以色列认定的复仇对象正好都是11位!还有一段,一边是男主角在神经质地紧张检查着自己的屋子,看看是否有隐藏的炸弹,另一边则是同伴炸弹专家在制作炸弹同时拆除屋中诡雷的场景,结果是男主角惊恐地躲进了衣橱不敢在床上入睡,而炸弹专家则在以为屋中安全之后被轰然炸死。这种对位设计虽然有些刻意,但确实起到了强烈的效果,它把两种气氛、两种感觉置于一起,让其中的矛盾、不和谐、混乱、无从选择显得更为突出。特别是结尾前一段,一方面是慕尼黑惨案中最后也是最可怕的部分:警方向机场的恐怖分子射击,恐怖分子开始屠杀被绑架的人质,一方面则是男主角带着回家也消除不掉的恐惧、负罪、茫然在跟妻子做爱。屠杀的惨状与男主角高潮的呐喊交织在一起,充满着对死亡的追问,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渴求。
导演斯皮尔伯格身为犹太人,似乎容易让影片偏向以色列一方。但我并不这样认为——现在回过头去看这部影片,最大的感受不是其偏袒以色列人/犹太人(尽管有人认为影片有失实之处),反而是斯氏一贯强调的人道主义。随着故事发展,男主角及有些队员一直在质疑行动的合理合法性,质疑复仇的意义,质疑巴以矛盾的根本,质疑人性在种族及宗教冲突中的位置……影片中有一处,男主角和其队员正在一处隐蔽所休息,不巧碰到了同样来此休息的巴解组织成员,双方开始剑拔弩张差点火拼。以色列特工们假称自己是某欧洲革命组织成员,结果双方坐在一起听起了音乐。男主角与其头目聊天,双方就犹太人和巴解组织进行了一番意味深长的对话,让观众感到这种世仇真的已经深入骨髓,难以化解。两人翌日在刺杀现场遭遇,以色列特工不得已打死了巴解头目。离开时,男主角看着倒地的对手,内心五味杂陈。
对一部电影来说,这个话题实在太大太沉重了,特别是在911之后的美国。斯皮尔伯格在《慕尼黑》中展现的人道主义态度,一方面确实深化了影片主题,让它没有沦为一部徒有动作复仇的惊险商业片,但另一方面则模糊了对种族冲突、宗教冲突的思考——有时候,仅仅用人性二字是很难探讨清楚问题的。由此,我想到了另一位大导演雷德利·斯科特的电影《天国王朝》,同样是因为难以明确、直接、深刻、大胆地把握这个问题而显得模糊和表面化。
《慕尼黑》还有一处不为人注意的对应颇有意味:影片一开始,就是一位以色列运动员在切面包,紧接着就遭到了恐怖袭击;到结尾,男主角邀请他的主管到自己家去吃饭(台词中的“break bread”原意是基督徒一起掰面包吃饭,后来引申为请人吃饭),主管因为男主角不愿回到以色列而拒绝了。镜头拉远,背景正是纽约的世贸双塔!各个宗教中几乎都有分饼而食的友爱教导,但这个世界并未因此更加和睦。有时候,空泛的人性、友爱并不能解决问题,不过对人性的追问始终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在这个角度上,我仍然觉得《慕尼黑》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慕尼黑》观后感(八):战争的诡辩,无尽的黑暗

看完电影,慕尼黑惨案,有话想说。
故事很长,但还是比战争短。这不仅仅在说巴以,而是在谈人类战争的起源与终结,关于战争,我们只在其中,从未超脱其外。
导演放注了许多思考,以局外人的身份,可谁又真的能算得上真的局外人呢,在如此多秘密黑暗肮脏无比的历史中,没有人能截然独立。
我们还是如此虚弱,我们依然常常弄不清原故,仍然忘记所在,最终得来一生的梦魇。那些主动放弃被拯救的人类,或许永得到灵魂的安慰,但什么又是真什么又是假,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我们付诸一切所相信的,所完成的,又能决定什么改变什么么?如果不能,为什么继续相信呢?
因为人的存在,世间的一切都开始慢慢腐坏,不是吗?

  《慕尼黑》观后感(九):一本正经拍烂片,在杀手中找思想家。刻意的剧情,糟糕的主演。

此片拍得一本正经,主题是暗杀,但是导演显然觉得不够。
于是,这里咱们来点感情戏,这里咱们来点思考人生,这里咱们来点惊悚,这里咱们安排和平有爱的美帝出场。本来,以上都没问题,但是你可能需要10小时的电影时间,导演贪多缺没有嚼烂,让人感觉一脸懵逼。
导演觉得,我要引导观众让观众思考。殊不知观众都是人,岂有你引导的道理,这种自大,只有某些大牌导演才会做,普通导演反而不轻易会这么蠢。
担心观众承受能力,于是取中一下,造成片子无法进一步精细,来了个各方面圆滑。你可以纯粹表现杀手们的行为,你也可以纯粹展示事件影响,你还可以侧面描写各方情况。如果单纯的拍电影,而不是刻意的说教引导,学问高的,自然会研究和思考,不爱太费神的,自然会没有包袱不感疲惫。
但是你啥都要,最终唯一的结果就是把影片拍到快3小时。刻意的安排剧情发展,刻意的转换表现,而主角不符合片子形象,更是傻傻的安排一些刻意的场景,还把巴以两方都批一顿,同时宣扬美帝爱好和平,最终拍了个不伦不类。

  《慕尼黑》观后感(十):谁的正义?

慕尼黑,除了举世闻名的啤酒节,还有种族撕裂的“黑九月事件”。当年,奥运会现场,成为巴基斯坦极端组织泄恨的血海,11名以色列选手不幸全部遇难。
几十年后,和平的路,望不到终点,加沙的炮火仍然发烫。
如何解决?
 
谁都没有答案?巴以冲突太复杂,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无头公案。
 
电影试图揭开一面面纱:杀戮,会永远没完没了。为什么杀戮?
 
声音是微弱的,一出现即被贴上“叛徒”的标签。
沾满鲜血的艾瑞克·巴纳,在布鲁克林的桥上踟蹰的背景写满了犹疑。
母亲告诉他,我以你的事业(间谍)为荣
长官告诉他,为了你父母建立的国家,为了未来的和平。
丹尼尔·克雷格告诉他,我只在乎犹太人的存亡。
 
…………
1972年,美苏冷战(对立)时期,许多小人物被迫卷入时代的泥淖,在家国(团体)之爱和人性之爱之间痛苦挣扎。
 
出租车司机、猎鹿人以及电影中的艾瑞克·巴纳。
 
他原是以色列中情局的一员,英俊,沉稳。因为“慕尼黑事件”,临危受命,杀死11名巴基斯坦极端分子。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辗转一个又一个地方,听一声又一声爆炸,人头数字在攀升,离目标越来越近。
 
可是,假如一名间谍有了感情,有了怀疑,有了牵挂……
他的内疚感与恐惧感也成倍增加,它们是安宁的天敌。
他开始张开眼睛睡觉,得了洁癖似的检查床单,电话,电视机,怕被人装炸弹,警觉如一头随时战斗的狼。
 
当伙伴一个又一个死去,他只能在镜子前握紧拳头,
当自己的妻子女儿被人盯上,他抓狂似的打电话求证,这是否是错觉?
他开始反思,也开始怀疑。
他的怀疑,来自于复仇之路上,历经的种种。
 
所谓的安全基地,他听到一名铁铮铮的巴勒斯坦人含着泪说,你永远不知道无家可归的感觉。我们可以等上一百年,只要建立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家园。
第二天,双方交火时,他开枪打死了他,逃跑时,他下意识的回过头去,看了他一眼。他,再也等不到巴基斯坦建国了。
还有一个巴基斯坦老人说,我们迫不得己才这样作(恐怖袭击)。有多少巴基斯坦儿童流离失所?有多少难民营遭到以色列攻击?
整部电影,调出了当年的影像,逼真的还原了1972年,慕尼黑,以色列人被屠杀的全过程。枪林弹雨,鲜血淋漓。
 
却看不到,听不到,巴基斯坦人的苦难。
 
以色列,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到处都有以色列写给中国人心灵鸡汤,成功秘笈,财富宝典。
以色列是强者,看它如何打赢五次中东战争便知。
强者,不等于正义。强者,不等于真理。
很多人以正义的名义,发动多次战争?复仇?还是另有企图?
当以色列人付出代价的同时,巴基坦斯人也在流血。
同样,巴基斯坦的恐怖袭击,造成多少以色列人的家破人亡。
世界和平的口号喊了很多年,似乎,没什么大的效果。
不如一部拷问良知的电影,一部充满血泪的史诗,斯皮尔伯格的镜头让我们直面心灵深处:
我如何杀死敌人?当我发现,他也是个有血有泪,值得我爱的“人”的时候?
 
“人”可以定义。
 
敌人,该怎么定义?
 
就算“敌人”可以定义?
为何要"杀"?
 
杀人,是人类智慧最不幸的缺憾。
看完电影,我很难过。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