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男人们的大和》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男人们的大和》观后感10篇

2017-11-12 21:5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男人们的大和》观后感10篇

  《男人们的大和》是一部由佐藤纯弥执导,反町隆史 / 中村狮童 / 铃木京香主演的一部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男人们的大和》观后感(一):军 国 主义

 我很纳闷很多人看了这部电影统统发出严厉的指责,仿佛有人对着他的 鸡 巴 狠狠的踢了一脚。
  
  很多人非要给这部片子按上“政治”的大头衔,这就很让我费解了,你看一电影管什么政治啊叔叔,那你是不是看《大话西游》都要很生气,的因为导演丑化我中华民族的优秀名著,而且还对剧情改了又改呢,看完《大话西游》你是不是都要着急的蹦到天上指着香港大骂资本主义腐败堕落对我古文化一点都不珍惜了?
         这部电影里没有了熟悉的国产抗战片的不怕死的英雄,没有“全民皆兵”的军民之情,没有壮烈的牺牲场景,没有“与舰共存亡”的壮举。这里只有无意义的一个个死难者,只有一个个不知道什么是死的新兵。神尾见到西哲母亲的时候还硬撑着说“他是光荣的”,但是最后他还是跪倒在西哲母亲的面前哭泣。我不知道什么是大家定义的军国主义片,只是看到这里时,真的感动了
  
  一个战争的战胜国,总喜欢拍着热血的片子。他们的战争里的牺牲总是高尚的,英雄的战死总是值得的,他们的电视剧里,连个小孩儿都喜欢上阵打仗。他们喜欢把战时的军歌翻来覆去哼唱,他们的电视剧里,军人总是英勇无畏,他们总是要复仇,他们总是说,为国尽忠。这和66年前的日本何其相似。
  
  另一个罪恶的战争发起国,也是战败国,他们也拍这场战争的影片。他们不喜欢谈起他们战争中犯的罪,但他们却也在渲染战争中他们的人民所受的苦。
  
  我不知道什么是军国主义。
  
     网上总有些人说,要是跟XXX开战,我捐一条命。也有人说,赶快武力收复XXX吧,又有人说,早打大打打核战争。这些人果真不知道战争是多么惨烈的一件事么?噢,电视剧电影里,战争从来都是光荣的。
  
  我真不知道什么是军 国主义了。
  
      肯定有人要跳出来说你应该看看咱们的经典也有血性的,那些老经典多好啊,不看经典好多年。电影就是电影,非要给政治服务。政治就是大爷,电影就是一婊 子。许多人是坐稳了婊 子的一代!

  《男人们的大和》观后感(二):什么样的大和?

       这部拍摄于200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日本二战战败60周年。同时也是大和舰被击沉60周年之际。60周年一个甲子,足矣反思和定论了。
   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今天恰恰是日本投降,抗战胜利日后一天。本着不带主观情绪看片的。但情绪随着看片,还是发生了波动和起伏。
   兄弟情谊、母子亲情、懵懂的爱、少年的憧憬坚韧,让我开始看的还是有一点感动
    但当画面体现出越来越多的战争的惨烈,烘托悲情色彩。没有了感动,而是想到的是抗日战争中苦难中国。对比起来片中激战的惨烈,这只是战争的残酷。只是强调自己是受害者。
    尤其煽情到接受最终特攻命令,士兵们最后与爱人相见、告别。战士们为国为家赴死,奔向冲绳。战士们的爱人在广岛在家等候...预示更大的苦难。感到极其不适。
    编排这些确实煽情,但为什么造就了这些?剧中没有任何的反思。而是用装饰的色调描绘那段历史。尽管笔法美妙。
    这是影片中对历史环境介绍的文字。
    “1941年6月,为反对日本进攻中国。美国 、英国、荷兰对日本采取石油禁运等经济制裁。 日本为脱离困境,与12月8日对珍珠港实施了偷袭进攻。
    同日,战舰大和号也完成了最后的试航。开战以后的半年里,日本相继占领了香港、马来半岛、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1942年6月。可是,日本联合舰队在中途岛战役中,遭受美军的重大打击。此后,居室急转直下
    1943年8月,美军在瓜纳加纳尔岛登陆。持续半年残酷激战之后。日本军队撤离了瓜纳加纳尔岛......”
    
    “ 进攻中国” 、“为脱离困境,偷袭进攻珍珠港”、“占领了香港、马来半岛....”
     这些遣词没有任何反思的含义,充满了掩盖和推脱。
     
    电影确实拍的有水准,自曝了军队对士兵体罚、肉刑的陋习。这样的阴暗面恰当的演绎和宣泄。不但让电影更饱满,还烘托出那时代的“海军精神”。
     因质疑无谓的“特攻”,军官们发生了殴斗。上尉一段“日本太轻进步重精神,可是没进步就没胜利。战败才能觉醒,日本无其他出路。现在觉悟,早晚就会得救。为了日本重新获得新生,你们要做赴死的先驱。难道这不是你们的宿愿么?”不但使众人平息,慨然赴死。更是把这无谓、灭绝人性的自杀式攻击赋予悲情的使命感。
    60年前,军国主义的象征,屠杀工具的那艘大和舰被击沉。光阴荏苒,世界变化了很多。但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充满了怀疑和不安。
    技术的进步,增长的国力。掌握在没有责任感的人手中,没有人相信这是用来保卫和平的。新生的“其它和”舰,将与沉入海底的那艘一样沾满无辜的鲜血。
    
      
    
     

  《男人们的大和》观后感(三):战争还没说清楚呢,怎么就忆苦思甜

请原谅,本影评是伪影评,只是为了给那些看了个电影就为战争贩子洗地的无知少年,普及本片背景知识的。
二战后,无论是日本国内还是中国、美国,都对日本帝国海军比较宽容,进而认为日本发动战争完全是日本帝国陆军的过错,日军在二战中进行的屠杀平民、无差别轰炸等都是陆军的问题。海军成了日本二战中的反战力量,海军都是迫于无奈而进行的作战。
因为这种为日本海军开脱的思潮,战后日本一系列的反应二战的电影,都是讲海军的。也难怪,陆军那些勾当实在太脏,实在是洗不干净了么。而海军似乎只是作为职业军人而去作战,只是守了做军人的本分而已。像《啊,海军》《山本五十六》,还有这个电影,另外还有更近的《永远的0》。
海军真的那么清白啊?不是那么回事吧。首先日本自明治以来海军就跟陆军争宠,日俄战争时打旅顺,海军建议陆军攻取203高地,只需要在203高地上架炮轰港口内的俄国太平洋舰队就能达到战役目的了,但是陆军倔啊,填了上几万条人命,最后才被迫听了海军的建议。二战前海军为了维持他们在日本政局中的地位,不断的要求造军舰扩充海军,而且为了找扩军理由吹了大牛,说是只要开战,海军就能维护日本的海上交通,正因为日本海军点了头,日本才敢于对华全面开战。
我们国家的人,真是宅心仁厚,对于日本自己的那些宣传,都当成了真理,竟然有很多人为日本帝国海军做辩护,不惜对反对者骂脏话。很多人认为中华民国那个海军跟没有差不多的,怎么配做日本联合舰队的敌人呢?既然中国那时候没什么像样的海军,自然也就跟日本的海军没什么交集了。
事实上,日本海军在跟国军作战中交手不可谓不多,而且在历次交手中,中国军人的各项素质都不算差的太离谱。淞沪会战之初,就是源于国军欲全歼在上海驻扎的3000海军陆战队,并封锁在中国长江内的日本舰艇。当时中国的中央海军就是在淞沪会战中全军覆没的。而中国空军与日军的较量中,造成了日军20架左右飞机的损失,日本出云号航母受到重创,迫使日联队长石井义剖腹自杀,空军出战日8月14日成为国军的空军节。也是在这次战争中,当时的日本海相米内光政拍板建议攻取南京,日本海军将与陆军协同作战。
日军对中国内地的空袭,基本都是日本帝国海军航空兵的杰作。因为当时的陆军航空兵只能用地面坐标导航进行轰炸,而海军航空兵由于在海上作战的需要,可以不凭借地面坐标进行轰炸。而林徽因的弟弟,就是跟这样的日本飞机作战式被击落身亡的。日本海军航空兵进行的是针对平民的无差别轰炸,这虽然不是日本首创的战法,但也是彻头彻尾的战争犯罪。
轰炸重庆的战机中,就有著名的0式战机。0式战机是在中国战场上,靠炸中国人积累了经验后,才去炸的美国。而日本联合舰队的军舰你们就觉得跟中国没关系吗?日本海军当时为了不依靠陆军控制下的满洲等地提供的铁矿,占领了海南岛作为铁矿石来源,大和号上就有从中国抢来的铁矿石炼的铁。
说这么多大家肯定又要骂我了:看电影就看电影,干嘛说政治?干嘛说政治?一个战争片拍的就是战争,主题思想就是非常与政治相关的,怎么可能不谈政治?政治是什么?不是几个当官的在电视上斗嘴,政治跟我们生活方方面面都有关联,政治也决定了我们还能不能在这个豆瓣上继续装有文化懂艺术的小青年,更决定了未来我们会不会也与这个电影里的人一样家破人亡
另外看电影连与该电影直接相关的历史背景都不关心的人,怎么好意思说自己受过教育?更牛逼的是,这么一部电影,有些人看了竟然歌颂起愚忠的所谓武士精神了,你咋不去唱《君之代》啊。
还有,日本近来几部拍二战的片子,都是以现代幸福生活的人们的回忆视角拍的,最后都要给死去的炮灰们敬个礼啊握握手,你是我的好前辈。而且最后还搬出来了“没有侵略军就没有没有新日本”的奇怪观点。正是那些军人把日本国家差点鼓捣没了,怎么这些动不动就押上全国人性命赌国运的战争贩子们还成英雄了呢?
战争中的人当然可怜,被时代夹裹着的命运当然值得慨叹,但是在这部电影里,这种以刻画人性为主旨的手法显得格外的浅薄。至于电影末尾小船上敬军礼什么的这种段落,让人十分费解,感到荒谬。
——————————

  《男人们的大和》观后感(四):羞愧

看了此片之后,我决定,再也不用去思考,为何汉斯会反思而霓虹绝不反思?
人家从没想过战争对受害者有多残酷。
即使是战争对施暴者的伤害,也仅限于母亲不希望儿子“死”,但是,但是,但是!都是希望能活着回来……
看看这些恋人,更是要“共同为国效力”,毅然参加军需建设。
而且说得一点都不洗脑,人家都是自发的!
最后到了上前线送死的军人,直接就是保家卫国。送死都是为国了,虽然还讨论过几次送死有何意义?但最后把送死提升到了“不死不涅槃”的高度!
最后,听到结尾曲,看着纪念碑前送花的镜头,再来一遍全体敬礼的镜头……得了,拍得太好了,我都被霓虹的爱国精神打动了,自己更是羞愧不已。
人家从没思考过原来还曾经伤害过你啊,
你还天天怨妇一样恨他不认错。
哈哈。
男儿需自强。

  《男人们的大和》观后感(五):《男人们的大和》:和平的挽歌

作为一个战舰世界的大和玩家,对这艘船是再熟悉不过了,不过,其实这部电影是我六年级的时候看的,到了今天反而特别想把它记录下来。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光是演员就让人眼前一亮,男神反町隆史,《死亡笔记》中的L——松山研一,还有大家熟悉的苍井优,这几个演员我都有一定的了解,按照这样的CASE,这部电影应该是OK的。
再看故事,里面有许许多多的人物与大和号相关,比如我们的男主角神尾克己,他很小就参军,结果战火在二战末烧到家门口,哥哥、婆婆相继在战争中死去,再加上抛弃不了的战友情,他最终留在大和号上。
他一上军舰,先卷入了“自愿当替罪羊”这件事,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他有时做事情会冲动,也反衬出日本军队的严格军纪,在战争开始时怪不得日本军队会势如破竹。
回家探亲时,他和隔壁的女生妙子——也是他的恋人,说过一句话:“美国是个人主义国家,一盘散沙很好打”,这点又反衬出当时日本人的一个通病——过于自信,这样会使得自己认不清形式,怪不得后期会出现指挥失误。
再后来,就是知道婆婆死后,他对妙子说,冲绳算什么,就是地狱也要去,为了不让日本人再死也要去。没办法,他是一个真正的军人,军人本身就是以保家卫国作为职责,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要去,和自己个人真实的意愿其实关系不大。
最惨的是大和号沉没后,他失去了一切,失去了最亲的战友、家人、连妙子都因原子弹爆炸的辐射死去,他就这样迷茫地又活了60年,知道得到自己的原来战友内田收养孤儿的善举,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生存下来。很明显,他是一个矛盾的角色,一边想和战友为国家而死,一方面又想活下来和妙子在一起。说到这,他和内田到底为什么而活?为了记得他们曾经的模样,因为自己一旦死了,这下留在脑海里的模样和记忆就会消失。
之前,他还向一些军官请教什么是武士道,什么是士道,说白了武士道就是抱死的决心,而士道是抱生的希望。在大和号上,他实践武士道,而在平时,他实践士道。
其实我发现,这部影片为什么会被有些人叫做反战片,因为他在讲士兵生离死别时,着重于生,这就是否定了死。
总体来说,神尾是一个矛盾的人物,而他的矛盾,给我们 解释了生之重要。
另外还有一个小人物,西哲、常田、唐木、森肋等等几乎几乎全部与大和号共沉海底。当然之前也有让人感动的地方,西哲把自己的钱寄给母亲,并希望她把自己忘了;常田最后分别时和妈妈抱在一起,妈妈说“你不能死,不能死啊!”唐木则是临走前不断挥帽向年幼的儿子和妻子告别,直到他们在自己的视线中彻底消失;而森肋则在大和号沉没后救了神尾,但还是忍受不了失去大多战友的悲痛,最终自杀身亡。
还有更多的普通士兵在大和号出征前一天对着自己的故土哭着做最后的告别,最后同以上几位一样都葬身于茫茫大海。其实这都是一群可怜的小人物在战争期间命运的写照,他们无能为力,只能服从命运的安排,任凭自己和战友们客死他乡,让人唏嘘不已。
再讲一讲战争片段,日本在2005年用最好的技术给我们展现了一场激烈的海空大战,死尸遍地血肉横飞的情景让人触目惊心,战争就是这么残酷,希望以后不会再有战争,不会再有什么残酷血腥,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事情发生。
最后扯一下网友的非议,有人说这是军国主义大片,我认为不是,他已经否定了过去日本那种轻生重死的神道,连最核心的精神都否定了,那自然没有军国主义什么事了。
还有人说,这电影太过于煽情,不过假如连感情戏都没有了,这电影就是一个垃圾,是大和号上士兵的惨烈的死亡才让日本人警醒,如果没有他们,也许二战还不会这么快停止,还要死更多的人。
至于战争,说小日本死得好的,我想说,民族仇恨自然不会那么容易消失,其实,在战争中,普通士兵也是有血有肉的,他们不过是军国主义的陪葬品,其实也十分可悲可怜,怎么可以说死得好呢?
结尾少年掌舵将船驶向远方的大海,意味着未来的世界已经在现在的少年手中。作为一个少年,我希望世界永远和平,不知道这个希望何时能真正全球实现呢?

  《男人们的大和》观后感(六):日本二战电影

《太平洋奇迹》,《男人们的大和丸》两部日本二战电影,都说到战败投降的问题,日本军国主义对世界和平的伤害不容置疑,但是战败的日本军人是有气节的,令美国占领军尊重的,日本应该庆幸是被美国而不是苏联占领,日军投降的场面和我看过的几本战争当事人回忆录里国军在台湾接受日军投降描写一致,作为战胜国的军威国威与战败国比较起来很让人感慨呀,脑补一下国军将士破衣烂衫神情麻木如败军,而日军如电影中一般军容整齐神情肃穆奉刀投降,台湾人民目睹此情此景心中是何滋味……在军国主义统治下的士兵,犹如滚滚洪流之中的沙砾般身不由己,应该批判产生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的思想,批判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而其中闪耀的人性光辉是任何意识形态所无法泯灭的,战争是统治阶层的少数人携星火燎原之势胁迫其中的任何人互相伤害,越是底层越是残酷,愿世人都有独立的思考,以爱化解仇恨,世界和平不易,愿世界永无战乱。

  《男人们的大和》观后感(七):影评 男人们的大和

  我是个很少写影评的人,更不是个什么专业的影评家,但是今天,在这里,我想为这个电影写一个影评,这个在日本广受赞誉,在国内很多人说是为军国主义招魂的电影,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一些看法。
      我是个军迷,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关注和了解军事,尤其喜欢海军,也是在军人的家庭里长大,可以说我是见证者中国的军队,尤其是海军一步步的强大起来,我爱我的国家,我一直以来有一件事情非常的苦恼,那就是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过哪怕一部让我觉得符合历史,尊重历史的二战影片,为什么现在的电影尽是一些打日本人像砍瓜切菜一样的电影,美国有拯救大兵瑞恩,是对于人性的思考,兄弟连,太平洋战争是对于战争残酷的反思,德国有反应集中营的反思电影,俄罗斯人也是有着不少反应战争残酷和普通士兵的凄惨境遇的电影。现在这部电影,男人们的大和号,也许让我找到了一些答案。
     大和号,对于日本这样一个岛国来说,世界上历史上可能也是以后最大的一艘战列舰,确实有理由让日本人骄傲,让他们觉得这是他们国家和民族的象征。抛开军国主义和历史时期,这本身也确实是一个建造史的里程碑,满载72800吨的排水量,即使现在我国的辽宁号航空母舰都要 比他小一些。而通篇电影没有一处在渲染所谓的武士道是伟大的,是应该的,所谓的玉碎是理所应当的,当大和号最后的航行开始后,被准许在甲板上向家乡告别的船员们撕心裂肺的喊着家人的名字的时候,当船上的军官们在争论为什么进行这个送死的任务时,可能恰恰体现了所谓的武士道的悲哀,士兵包括低级军官都只是殉葬品,他们被强迫的做明知道是没有意义的事,却还被冠以英雄的称号,最终得到的只有亲人的悲痛和活下来人良心上的谴责。
       但是,我想请所有人明白一件事情,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是坏的,他们也是有家人,有母亲,有妹妹,有女儿,当最终他们得知自己只有单趟的油料 ,没有飞机掩护,没有航母,只有几艘可怜的驱逐舰和巡洋舰护航的时候,却还忠实的执行了命令并且战斗到了最后,不抛弃战友,不辜负国家,那么从个人的角度上看,我认为这确实是个可敬的人,这也是电影最让我和观众触动的一点,而这我恰恰也是认为是这些士兵最悲哀的一点,因为他们并不是为了对的事情在战斗,从这点来看,军国主义必须被推翻,而现如今的日本右翼势力抬头也必须被遏制,否则会有更多这样的人白白的死去。
       中国没有这样的人吗?恰恰相反!抗战期间,光是国军就牺牲了超过320万,我曾看过一些老兵的访谈录 ,他们真的是像现在电影里面说的什么都不怕吗,不,他们也怕,日本人的坦克来了,像川军这样的杂牌军就要抓阄了,干什么,去拿炸药包炸坦克!他们后悔过吗,没有!不提陆军,只是海军,中国抗战也打过惨烈的江阴保卫战,国民党海军以全体战沉为代价死死拖住比自己强大百倍的日本联合舰队3个月,是多么的可歌可泣,那么为什么明知是死但是他们依旧义无反顾冲出战壕,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身后就是自己的土地,就是自己的家人,就是自己要保护的人,那么如果必须牺牲,他们愿意做先牺牲的那个。这种精神和意念才是我觉得中国影视作品真正该体现的东西,承认敌人的强大和我们曾经的惨重而伟大的牺牲才是真正的尊重历史,尊重那些为我们现在生活而牺牲的先烈,才能让我们反思过去,让自己的未来变得更为强大。最近的电视剧三八线我觉得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可能从制作上还打不到大片的效果,但是起码他已经有意识的让观众知道我们的战士是为了什么而牺牲的!
       这样一部没有爱情,没有胜利,只有牺牲的电影,却可以如此的触动人心,尽管他的场面不够好莱坞,结局不够圆满,题材太过于敏感,但是我觉得这是一部成功电影,尤其是应该引起中国电影业反思的电影,这是一部2005年的电影,11年过去了,我仍旧没有在中国找到一部可以与之相媲美的电影,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哀,而我也不希望这个悲哀继续下去!

  《男人们的大和》观后感(八):比起此片中被胡乱美化的大和,为它护航的雪风号的人性光辉才值得大书特书

大和号,在海战史上是“没卵用“的最高象征,造其一舰耗光全国相当大比例的财力,全无出场机会,最后就来个自杀式行动,被群欧玩弄至死(美军甚至现场玩起了投弹训练)。
大和号在菊水特攻没打下一架飞机,此片中男主角却打了N架,因而此片被嘲笑为《男人的高射炮》(男たちの高角机铳):
“导演!把击伤都改成击落!”
而此片中,大和沉没时,来救人的雪风号露了一下脸。
雪风号,可是网络上最著名的军舰。
响彻军史界。也响彻了军史界以外的整个网络。
(然而是因为祥瑞梗。祥瑞梗是来源于马亲王梗和日本网友近几十年“雪风死神梗”的结合换句话说日本宅男也吃这梗,但在日本主流眼里雪风是幸运舰,是武运长久的象征。然而这并不是我要说的重点。雪风打完二战日军几乎所有海战从头打到尾,却毫发无伤,人都没死几个,而日本海军全军覆没,然而这也不是我要说的重点。)
 想具体了解雪风可以查看这个百科词条 https://zh.moegirl.org/战舰少女:雪风
我要说的重点在这:
让大和沉没的” 菊水特攻作战“,即让日本联合舰队剩余力量去送一波死。“一亿总特攻的时候到来了,要你们作为模范光荣地去死”。
在作战会议上,小小的雪风号驱逐舰舰长寺内正道中佐,对着联合舰队参谋长草鹿龙之介少将,站起来直接表达到了对自杀特攻作战的不满:“口口声声联合舰队最后的作战,既然是这样,为什么参谋长您呆在日吉台的防空壕里呢?难道不应该从防空壕里出来,亲自指挥我们出击吗?”
此后,雪风的乘员并没有像其他水兵一样写遗书和收集遗发,船身上也没有跟随同行舰艇的脚步悬挂特攻的象征——菊水纹章。最终出征队伍只有4艘驱逐舰生还:其中冬月、凉月重伤无法修复,初霜轻伤,雪风无伤。寺内舰长后来回忆这次海上特攻时遗憾怨恨地说道:“简直是佛灭之日。因为愚蠢的政治决断,那么多的热血青年就这样白白牺牲了。”
雪风这条奇舰上有一个重要特点:氛围极其人性化。几乎像一家人,等级观念异常淡薄,而且不像日本海军其他舰上老兵常常以各种理由“教育”殴打新兵(这种虐待在等级观念森严的大舰上最为严重。大舰和炮灰小舰几乎是2个世界);雪风甚至还在救助敌兵生命上也极为积极,比如在泗水海战带头救助英军落水士兵。当时“雪风”与“初风”为一组,救助了“伊莱克特拉”(HMS Electra H27)号驱逐舰的一些英军船员(和似乎还有一些荷兰舰的船员,由荷兰人和爪哇人组成),并送至停泊于马辰(Banjarmasin)的盟军国的医院船上。(被日军救起,要是没被送回盟军的话,那就绝对不是幸运的事。日军存在极端严重的虐待战俘现象,例如美国总统老布什同队的4名战友被俘后被残杀[被日本军官做成人肉宴吃掉了],仅老布什一人幸存。)
又例如萨马海海战那次,美国驱逐舰为了保护护航航母,对庞大的栗田舰队发动几乎必定有去无回的英勇冲锋。雪风号等驱逐舰跑得快,在眼看就要追上并击破美帝护航航母(他们以为是正航),结果栗跑跑怕美军飞机援军来,宣布撤退,气得雪风舰长几乎要抗命追击,但被强令叫回来。然后撤回来时却放过了美军落水士兵:
漂浮在海里的水兵看到一艘日本驱逐舰(雪风号驱逐舰)缓缓地从正在下沉的英勇的“约翰斯顿”号旁边驶过。身负重伤的埃文斯舰长和他的舰员们等待死神的降临:这并不奇怪,特别是在节节败退的时候,击杀美国俘虏几乎是日军必然的泄愤行为。突然舰长身边的水兵比尔·默瑟轻声把他唤醒,埃文斯抬头只见其舰长(寺内正道)身穿草绿色的军服,站在舰桥上,严肃而庄严地向“约翰斯顿”号行着军礼。尽管浑身乏力,埃文斯舰长仍缓缓举起右手,向对方致以回礼。
……但是,日本战舰没有扫射,也没有投掷深水炸弹。相反,一些船员抛下来一些食物给这些漂浮在海上的敌人。许多“约翰斯顿”号的幸存者目睹了这一幕让他们终生难忘的事。在这艘日本驱逐舰的舰桥侧翼上,站着一名军官,他看着“约翰斯顿”号这个致命的敌人沉入波涛之下。在这艘高贵的战舰下沉过程中,这位军官举起了手到帽舌的高度,一动不动地站着……他在向敌人致敬。————《莱特湾大海战》,【美】托马斯·J.卡特勒 著
(此时其它几艘美军舰的落水者就正在遭到日舰枪炮射杀。)
之前瓜岛最后一次陆军大撤退的时候,为了救瓜岛上丛林里已经饿得全身长蛆的陆军,雪风舰长菅间中佐主动在会议上打破僵局说“我们驱逐舰们去救”(已经救几次了),几个驱逐舰长们也表示赞同,带头冲锋最终整场K号作战冒死在夜间从美军眼皮底下救回了上万名已经饿成几乎骨架、全身伤口长蛆化脓的士兵。这次撤退战却是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战术最漂亮、最团结默契的一次作战,连美军都夸这是一次奇迹的魔术,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坦言:“真是一场让人佩服的出色表演!”
雪风号的存在,从任何方面都是一个奇迹,还有操作技术、战斗技巧等等方面,不再赘述。

  《男人们的大和》观后感(九):大和号的沉没与大日本帝国的灭亡

与同时期的清国不同,日本主动学习西方文明,主动地参加帝国主义的竞争,赢得了与清国与俄国的两场大战,终于跻身于列强,避免了被分割欺凌的命运。然而,两场大战的胜利却逐渐将日本引上歧途,走上了扩张的不归路。胜利之后,日本逐渐开始以为自己是世界的霸主,能够统治世界。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终于把日本这辆疯狂的战车驱动起来,日本陷入举国疯狂的状态,竟叫嚣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口号,然而接下来的事实是中国把日本牢牢地拖在了腹地,国力根本吞不下中国,自己的石油与钢铁被美国切断,于是又像打了鸡血一般,不顾后果地向美国开战。自以为无所不能的日本人节节败退,终于为自己的骄狂付出代价。
《男人们的大和》讲述的正是这个帝国在自大与骄狂中灭亡的故事。电影的主人公们已经预料到日本必败的结局,深知这场战争持续下去只会让日本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却仍然决定献出自己的生命,因为只有自己的死才能换来日本的新生,才能让这个民族脱离癫狂的状态,早日成熟。大和号面对美军飞机密集的火力打击无还手之力,无奈沉没,大日本帝国也终于灭亡,而大和民族却走向新生。大和号的沉没终于让沉醉的日本国民醒来,这个曾经自大的民族终于重新认识自己的地位,自强不息,不断发展自己,建立起了强大的新日本。大和号的悲剧正是一个民族成熟的必经之痛,一个民族只有经过灾难,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真正走向成熟。

  《男人们的大和》观后感(十):海上日落

时间是1945年4月。
战争已经接近尾声,即便是最叫嚣玉碎的,习惯“下克上”的本部参谋,也很明白,这场战争,已不可能逆转了。
冲绳海战,人类历史上空前恐怕也是绝后的海军集结规模,“帝国”最后的壁垒,正在凋零。实际上,在还没有凋落之前,轰炸机早已光顾“帝国首都”不知多少回了。
参谋们也很清楚,炸弹迟早落在他们这里,落在伊势神宫上。
但是他们不服输,因为毕竟太残酷了。
1869年,江田岛海军兵学校。
日本在极度危机,极度渴求的情况下,举国之力,建造了江田岛海军兵学校,连宿舍用的红砖都是从英国本土运来,每块砖的价格相当于当时一个普通工人的月薪。
于是,日本举国之力,建设海军与陆军
此后,日本举国之力,打败了清朝。
继续建设海军与陆军
后来,日本举国之力,驱逐了沙俄。
继续建设海军与陆军
然后,日本举国之力,入侵了中国。
继续建设海军与陆军
不久,日本举国之力,击溃了英国远东舰队,袭击珍珠港
海军与陆军达到了顶峰。
可是,已经举国之力了整整70年,该有个极限了。
电影我们看到,日本中下层已经困苦不堪,与军队高层的西餐,普通士兵的饭团相比,一个士兵的家里就只能吃腌萝卜与米饭,而当时军队的补贴要远远高于普通民众收入。
所谓战果呢?所谓掠夺的资源呢?投入到建设海军与陆军了。
电影渲染的,正是这样悲哀的气氛。
有人说这部电影在复活军国,有人说这部电影在美化日军,这些我们都可以讨论,但没有人能够否认,这部影片,反战。
“天字一号,出击”,出发前,指挥官说:“冲着家乡方向说什么吧”,于是哀鸿遍野。
可是这些高层是看不到的,他们想:
要抗争,那怕给他们一点伤害也罢。
可是手中还有什么可以一战的武器么?
再到5月6月,燃油耗竭,连船都开不出去,难道“帝国的面子”连发一炮的机会也没有?难道没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躲过飞机吗?击沉他几艘军舰也说不定吧?那就现在出击。
只剩下孤零零的一艘,和几艘同样命运的小船,那艘被骂“昭和三大马鹿”的,曾经是绝对王牌,现在面对飞机不堪一击的武器,毕竟连美国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毕竟它是最后决战的武器,毕竟船上都是精英培养的士兵和军官。。。。。。
于是
玉碎吧。
--------后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