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赵氏孤儿案》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赵氏孤儿案》经典观后感集

2017-11-14 21:1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赵氏孤儿案》经典观后感集

  《赵氏孤儿案》是一部由阎建钢执导,吴秀波 / 孙淳 / 应采儿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 / 家庭 / 古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赵氏孤儿案》观后感(一):对人物的感想

  最近跟着爸爸看了"赵氏孤儿",在这部电视剧内每个人物都被刻画得十分生动。命运、程婴、公孙杵臼共同决定了孤儿赵武沉重的人生义务责任,如果婴儿时期的赵武知晓要用如此惨烈的代价换得生命的延续,他自己会不会愿意呢?活下来的他的一生的意义就是复仇啊!
    程婴,用自己孩子程大业的性命和妻子的癫狂成就了大义和解救了全城婴儿,他与公孙杵臼策划了换子计,一人窝藏一人告发,窝藏死告发生,生难死易!我同情程璎牺牲儿子时的痛不欲生、也敬佩他的自我牺牲成就大义,可、我不赞成他用家人换取忠义,这样置自己的家人于何地,作为他的家人,何其不幸?看看宋香,她的痛,谁来抚平?最后看到程婴为掩藏的秘密受尽委屈,多么伟大宽容独立的智者!结局时程婴与宋香相拥死去,结合他悲凉的一生看得人心里一片泛酸。
    屠岸贾,一个丧心病狂的人,除此之外我更多的是对于屠岸贾在爱人权利间的挣扎和最终的选择的思考毋庸置疑,屠岸贾是深爱其夫人孟姜的,可他在一次次的选择中将孟姜放在次要位置上,,最后孟姜难产,他也最终选择了屠岸家的香火!他爱孟姜,但在权力面前欲望之中,孟姜始终不能排在第一位,多么悲哀
    而这里我最想鄙视唾骂的,不是自私猜忌的皇帝,而是皇帝的姐姐、赵朔的夫人庄姬公主!一个自私而没有大局意识的愚钝母亲,在前半部分还好,自从赵氏灭门后她做的种种,实让人难以苟同,在程璎和公孙杵臼以及韩厥救了赵武后,明知如果她执意要见赵武必会为赵武他们引来杀机,竟然还执意要见,我理解爱子情切,可是是你的感情重要还是你儿子的性命重要?画面转换,当屠岸贾为了找出赵武而开始屠杀全城无辜的婴儿,作为一个母亲一国公主的你,竟然无动于衷一心只有赵武的安危!而引起这一切的不也是你执意的见面导致的么?这是一个多么自私的女人

  《赵氏孤儿案》观后感(二):忠义真小人和伪君子

我专门借了一本白国红的《春秋晋国赵氏研究》来看,赵氏孤儿传说演义的成分多,源头大概是司马迁的《史记》。司马迁为什么这样写,就是彰显程樱和公孙杵臼的忠义。那么全剧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故事的开头是程樱回国报信,这是“忠”,其实在那个乱哄哄的时代,作为一个在多国交界处谋生的医匠,和他半毛钱关系没有,但他忠于祖国,舍妻弃子回国报信。程樱被屠岸贾扣留作为交换卑南的人质时,他也一心想着“为国捐躯”。之后对赵朔、公孙杵臼是“义”,对全城婴儿是“义”。由此他选择了一条无比艰难之路,献子已然艰难,之后是否能把赵武养大、能否复仇都是极大未知数,但他义无反顾。壮哉程樱!纵观全剧,除了程樱,屠岸贾和到满是真小人,却有点可爱!国君是伪君子,让人厌恶,赵朔之死、屠岸贾之死都充分表现了国君的虚伪!宋香因程樱而悲剧,但她深爱他的丈夫,可爱!

  《赵氏孤儿案》观后感(三):感觉 为了通过 国电 假的地方 太多


1,赵氏 父子这么弱智的。。 从小的时候 不可能生存下去
   赵朔 为了医生 放弃 整天要搞倒他的屠岸贾,这个不科学。 弱智都知道 什么 重要 事,什么不重要 。 后边跟秦国联手进攻楚国 还为了挽救 民众 居然将自己的军粮 都捐出来。 这个智商 做小卒都生存不了。
  赵武 长大之后 。。知道 自己养父 然后就反目。。 这个智商 真的生存下来吗 ; 后边有杀父仇人 虽然养他们 这么多年。 但 灭族之仇 这么大。。你这么‘正义’居然 不想报复?这个智商。。
2,屠岸贾 这么奸,还有英雄梦。。 不科学
  做大事者 哪有这么公平 的玩法, 所谓的坏事已经搞到一半。。 临尾一脚 居然干 不出来?
早早干 悼程婴。。知道他不忠 ,可以早早干 悼。。 然后 后边 晋主 知道 身边 太监也被收买的时候 。。 整个大局没关紧要。。 屠 早就把握整个大权。
3,医生这么高智商感觉有太假, 他的智商 最多就是葛优版,最多有些演技, 但做到料事如神,
没什么 迫求 ,就屈当一个普通医生,如果他对学医有迫求至少可以达到神医水平。。 不太科学,

  《赵氏孤儿案》观后感(四):说说美术设计

       看古装片的一大乐趣是看它的人物造型、服装设计以及道具、布景、装饰等美术设计。《赵氏孤儿案》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制作相对考究的古装片,它的美术和服装自然也引起了我的兴趣。
       这部片子运用的是弱对比的明净色调。例如,夜景中背景灯光通常是黄色,而人物则穿戴蓝色或透着蓝光的白色等冷色系服装,有种舞台剧的感觉。
       服装设计的总体风格是古朴庄重,并在细节处突出装饰感。但作为发生在春秋时代的故事,整部片子的服装、布景略嫌精致了些。印象中那个时代不应该有那么平滑细腻的布料和闪着绸缎光泽的镶边,也不应该有那么华美繁复的刺绣和层叠精巧的家具,而诸如服装中的桃红、浅绿、鲜紫等颜色也不是彼时工艺所能达到的。
      
       室内景也局促了些。平民百姓家倒也罢了,但是像王公贵族的居所,按照周人的传统,似乎应以大而清爽的空间和少许古拙的礼器性质的装饰加以表现为当。片中最不和谐的当属晋景公朝堂的绿色大理石地面以及王座之后发着幽幽黄光的类似霓虹灯的球状物,前者即便放到现在也是奢华至极,后者更是令人想起魔幻片中的道具(如果是为了表现崇拜鬼神的商代,虽然设计过于夸张但也还可以理解,但放到东周未免欠妥),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故事的年代感。
       在表现春秋时期的年代感方面,《东周列国春秋篇》的美术、服装是迄今为止我感觉做的最好的。那真是能给人带来一种恰如其分的隔膜感,让人随着画面回到遥远的两千多年前。而且对齐、鲁等北方诸侯国和楚、吴、越等南方诸侯国的场景也依其气候、人文特点采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从中可见美术设计的用心。其他如《蔡文姬与曹操》,也恰当地传递出东汉末年的感觉。

  《赵氏孤儿案》观后感(五):《赵氏孤儿案》程婴独白

最近看过几篇关于中国戏曲的文章,中国曲艺文化真的博大精深,里面的念白细细品着实很有韵味。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影视作品《赵氏孤儿案》,这部剧算得上良心之作。片中的一些独白片段给我留了很好的印象,今天安利一段片中江湖郎中程婴的独白。
    《赵氏孤儿案》中吴秀波饰演的程婴有很多段台词都有借鉴京剧韵白,不拘于程式,又将韵白很好的生活口语化,台词上的处理值得推敲。
       上半段叙事,表面上节奏很平稳,听起来没有波动的情感,台词的安排十分巧妙,人物内心潜台词却非常丰富,话里有话。生活用语常常出音较快,收音不明显。程婴的语速刻意的延展慢进,与传统曲艺中的半说半唱有相通之处。吐字、归韵、收音历来是戏曲和曲艺吐字发音的重要环节,这一段的吐字发音远比生活中的考究细致。口型不大,声音收敛,在出字、收音方面下了工夫,力求吐字发音的清楚。吴秀波的台词处理做到了“缓”而不“飘”,“沉”而不“拙”。字头字腹字尾分配合理,尾音有所延长但收音恰到好处,末尾呈螺旋上升如吟咏般流畅婉转,同时通过恰当的共鸣和装饰音表现了内心的波澜起伏,平稳之中蕴藏着深厚的功力,简洁之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
      下半段痛骂,跌宕起伏行云流水荡气回肠,嗓音略带沙哑更显刚健苍劲一气呵成,字字掷地有声,句句铿锵有力,极富韵律感和节奏感,逻辑重音每一个着力点无一不是恰到好处。 “大人”和“奸贼”的吐字很特别,“大人”类似京剧中的叫板,“奸贼ze”是典型的“上口字”,正所谓咬字千钧重,听者自动容。

  《赵氏孤儿案》观后感(六):狠角色玩的血腥政治游戏:评《赵氏孤儿案》


  忠良赵朔忠君爱国,仁义为本。奸佞屠岸贾居心叵测祸国殃民,蒙蔽国君,陷害忠良,于是,赵朔满门抄斩。忠良含冤,程婴、公孙杵臼等忠义之士扼腕悲愤,誓死营救抚养赵氏孤儿,忍辱负重,终于揭穿屠岸贾的狼子野心,国君幡然醒悟,于是,忠良赵朔沉冤得雪,奸佞屠岸贾身败名裂,程婴、公孙杵臼等忠义之士流芳千古。这就是传统的忠奸善恶二元论语境中的赵氏孤儿案。
  清除忠奸善恶的道德色彩,赵氏孤儿案就是国君、强臣、近臣三方玩的血腥政治游戏:国君利用孤党无援的近臣剪除功高震主的强臣,再诛杀近臣安抚强臣党羽,同时平息民愤,收揽民心,从而达到政治平衡。
  二
  赵朔就是功高震主的强臣,赵氏家族因为追随辅佐晋文公建立霸业的赵衰而崛起,经过一代代的经营已经成为晋国的头号强臣,所谓晋国的中流砥柱,庄姬公主就直言没有赵家就没有国君。使节权奇奉国君之名,带国君之剑前往赵朔军营斩杀赵朔,结果临刑自尽,这不是因为权奇被赵朔的忠义感动,而是因为权奇知道当时的赵朔根本连国君都动不了,斩杀赵朔简直就是自己找死,所以,自尽换取忠义的名声。
  崛起的赵氏家族与国君之间的矛盾早就产生,在双方的较量中,国君搞得狼狈不堪,赵氏家族由此更加强盛,赵朔已经手握晋国军队主力。这样的矛盾不会因为流血事件的产生而缓和淡化。曾经的弑君惨剧加深了国君的恐惧,从而进一步坚定了剪除赵氏家族的决心。
  心知肚明的赵氏家族当然不会傻乎乎地坐以待毙,可行的对策就是将自己的势力加强加强再加强,对上是控制军权、政权,对下是收买民心,赵朔为什么不惜违约秦国也要用军粮赈济灾民,不是因为什么仁义,而是因为赵朔心里很明白违约的风险很小,秦国与晋国关系本来就不怎么样,违约也谈不上得罪秦国,而国君又不敢拿自己怎么样;收益却很大,可以一下子收买那么多的灾民和百姓之心。民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后来且骓冒死保护赵氏孤儿,虽然有些夸张,属于极端例子,但是,且骓应该不是个案,说明的是赵朔收买民心的回报。对外是在列国树立威信,石言为什么会在楚国与晋国交战前夕借粮给赵朔,不是因为程婴的巧舌如簧,而是因为赵朔在楚国有足够的分量,值得石言信任。后来石言的女儿草儿冒死帮助程婴,应该也不是因为程婴与石言之间的交情,草儿代表的是楚国的国家意志
  国君与赵氏家族的矛盾反而因为赵氏家族势力的加强而逐渐白热化,国君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助手,于是,屠岸贾粉墨登场,屠岸贾就是孤党无援的近臣。屠岸贾没有显赫的家族,而且曾经在楚国受辱,而且,屠岸贾政治手腕高超,这样的人适合当国君的近臣,因为没有势力就更加忠于国君,因为有高超的政治手腕就可以为国君办事。
  赵朔和屠岸贾分别有一颗南海梦枣珠,赵朔的梦枣珠是国君在他大婚之时所赐,可见梦枣珠的名贵,那么屠岸贾的梦枣珠应该也是国君所赐。有意思的是,赵朔的梦枣珠可以解毒,而屠岸贾的梦枣珠则可以下毒,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隐喻:屠岸贾是国君的一把刀,用来杀人,所以要赐可以下毒的梦枣珠;赵朔位极人臣,所以要赐可以解毒的梦枣珠保平安。执此而论,冉白与屠岸贾之间的勾结应该也是国君的意思,冉白扮演的也是近臣的角色,冉白是猥琐版的屠岸贾。引而申之,卑南叛晋也不是屠岸贾能够一手操控的,背后也应该有国君的影子,目的在于削弱赵朔的羽翼,果然,赵朔的亲兄弟赵克阵亡。赵朔愿意用卑南交换程婴,不是因为仁义,而是因为明白其中的水有多深,就算是卑南面见国君,也动不了屠岸贾,赵朔的犹豫在于赵克因为卑南而死,自己却难以手刃仇人。公主支持赵朔最坚定,因为身为宗室的公主也明白国君的心思。作为局外人的程婴最初还蒙在鼓里,当程婴看到卑南的人头一下子明白了国君、赵朔、屠岸贾之间的关系,不由得发出赵朔必败于屠岸贾的感慨。
  屠岸贾只能运筹帷幄,不断削弱赵朔的势力,国君能够将赵氏家族灭门真正靠的是郄氏、栾氏家族的支持,这两个家族同样掌握军队,联合起来可以抗衡赵氏家族。
  国君可以在一夜之间灭赵朔满门,却难以一下子剪除赵氏党羽,于是,屠岸贾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国君一方面利用屠岸贾进行政治清洗,另一方面则是要让屠岸贾的手沾上赵氏党羽、甚至更多无辜者的血,处于声名狼藉、血债累累的政治绝境,从而更加坚定地站在自己的阵营,同时也为以后诛杀屠岸贾平息民愤、收揽民心埋下伏笔。
  屠岸贾以后难逃一死,那么,赵氏家族获得平反也是势在必然,正因为如此,赵氏孤儿就有存在的价值,也就是说,赵氏孤儿是国君以后诛杀屠岸贾的一颗棋子,这是赵氏孤儿能够幸存下来的真正深层次原因。
  屠岸贾当然也知道国君的意图和自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对于屠岸贾来说,要避免被诛杀的结局,就要取代国君,所以,屠岸贾的狼子野心不是没有道理,但是,肯定不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而是为了自保。
  屠岸贾掌握政权,连结秦国,这和赵朔当年加强赵氏家族势力其实是一个道理,但是,屠岸贾要收买民心就比赵朔要困难,因为屠岸贾手上有赵氏党羽的血,而赵氏家族很得民心。缓和与赵氏党羽的矛盾,从而收买民心,为自己取代国君的道路扫清障碍,所以,屠岸贾能够长时间容忍程婴。从这个意义上说,赵氏孤儿是国君的棋子,也未尝不是屠岸贾的棋子。
  郄克一死,国君的一轮政治清洗暂告一个段落,新一轮政治清洗拉开帷幕,国君一反常态,不听屠岸贾之言,力主韩厥挂帅出征,就是扶植赵氏党羽诛杀屠岸贾的开始。
  韩厥凯旋而归,国君同意韩厥祭拜赵朔,这是一个再明白不过的政治信号。草儿可以公开影射政治,而屠岸贾却束手无策,因为草儿的背后不但有赵氏党羽的代表程婴,更有国君。政治清洗需要舆论的配合,程婴所谓三件大事中就有草儿要出头,就是这个意思。
  政治清洗还需要摆得上桌面的理由。当年灭赵朔满门的理由是赵朔主谋行刺国君,十九年后诛杀屠岸贾的理由是屠岸贾叛国。所以,位极人臣的屠岸贾会在那么短时间里就成为叛国罪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只有傻乎乎的韩厥高喊着为赵氏复仇诛杀屠岸贾,这怎么可以成为理由?当年灭赵朔满门是国君拍的板,如果为赵氏复仇,诛杀屠岸贾以后呢?国君怎么办?国君让赵武办理屠岸贾案件目的无非就是要让赵武代表赵氏家族表个态。
  三
  赵氏孤儿案是血腥的政治游戏,只有狠角色才能够玩得起。
  屠岸贾以全城婴儿要挟程婴交出赵氏孤儿,又逼迫程婴亲手摔死自己亲生骨肉,这通常被用来证明屠岸贾的心狠手辣。诚然,屠岸贾是个狠角色,但是,换个角度来看,为什么屠岸贾要以这样的方法来验证程婴手中的婴儿的真伪?因为在屠岸贾看来,人不可能亲手摔死自己的骨肉,也就是说,屠岸贾自己不可能亲手摔死自己的骨肉,换句话说,屠岸贾对别人可以无限度地狠,对自己特别是自己的至亲却狠不起来。
  反过来,程婴却可以。到满、石言都说程婴是个疯子,就是感觉到了程婴有着常人难以比拟的狠,程婴自己也知道,所以,早就放言自己可以战胜屠岸贾,因为比狠,屠岸贾根本不是程婴的对手。一个人可以亲手摔死自己的亲生骨肉,还可以保持十九年的从容镇定,这是什么样的狠角色!
  到满也狠,但是,到满是对明确的对手的狠,到满可以不惜受辱、坚持不懈地谋杀程婴,但是,当屠岸贾征调赈济灾民的粮食时,到满却狠不下心来。
  公孙杵臼也狠,和程婴一样,公孙杵臼为了达到目的也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妻子,而且,将婴儿掉包的办法公孙杵臼也想到了,所以,如果公孙杵臼站在程婴的位置,很可能就是另一个程婴。
  庄姬公主也狠,全城婴儿岌岌可危,公主无动于衷,庆幸的是赵氏孤儿还在人间。后来质问程婴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儿子献给屠岸贾。
  赵朔应该也是个狠角色,但是,在忠奸善恶二元论的语境中,赵朔是忠良,从头到脚满是道德色彩,所以,很难感受到狠。但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赵朔如果不狠怎么可能吸引到那么多狠角色,怎么可能镇得住那么多狠角色?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因为忠奸善恶二元论的语境,忠良意味着仁义,奸佞意味着权谋,所以,赵朔在与屠岸贾的较量中节节败退,因为权谋的缺失有助于忠良形象的树立。
  另外,国君、韩厥、草儿,等等,也都是狠绝色,否则怎么会在这场血腥的政治游戏中玩得那么起劲。
  不狠的是宋香。宋香是一个正常人,不同意程婴与卑南交换、想着程婴为国君治病飞黄腾达,想着和公主或者屠岸贾攀亲戚,坚决不同意牺牲自己的骨肉,甚至不同意赵武认祖归宗,等等,这些都是正常人的想法。正常人玩不起血腥的政治游戏,所以,宋香疯了十九年。
  赵氏孤儿案不是个案,凡是专制社会都会有赵氏孤儿案,都会有国君、赵朔、屠岸贾、程婴,等等。血腥的政治游戏遵循的是成王败寇的规则,所以,同样是狠角色,有的身败名裂,有的流芳千古。

  《赵氏孤儿案》观后感(七):看《赵氏孤儿案》 感悟生命的强度和残酷

  赵氏孤儿的故事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原型之一,既是中国历史叙述中的事件,也是一个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既是中国传统戏曲的名剧,历来盛演不衰,又是最近影视改编的重要题材。对于这个故事,中国人都有所了解。这个故事里面所蕴含的伦理关系、生活哲学、价值选择和让人感到震撼的生死亲情的抉择都是让人难忘的。这个故事里有一种在残酷面前艰难的选择所导致的强烈冲突,这种冲突既是一种来自暴力的凶悍所导致的外在冲突,也来自于血缘亲情和忠义伦理上的残酷矛盾所导致的内在心灵上的冲突。这个故事被其复杂的矛盾性所笼罩,其中所涉及的主人公程婴的境遇和选择,正是一出悲剧的典型状况。
    《赵氏孤儿案》是对于这个故事的最新表现,正由于是电视剧,有充分的篇幅可以展开这个故事的复杂性,这里既有情节上的复杂性,也有伦理上的复杂性,也有文化深处的人性的复杂性。这部电视剧一方面是大众文化的产品,另一方面却也接触到了中国文化深处最为难以言说的复杂之处。它在让人们看到一波三折的剧情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世界和人性的微妙之处。这是对于这个“大悲剧”的一次再度诠释,也是一次让人揪心的故事的再度讲述。
     在这部电视剧中,时间的跨度极长,前因后果都非常清晰,让人们既看到了春秋时代混乱的社会中人们的生存艰难和暴力的弥漫,又让我们看到了人间的至性真情,在程婴周围弥漫的那种忠诚和坚韧所具有的是抗拒暴力的真实和感情的力量。电视剧对于这个故事的丰富可信的交代,使其具有深刻的逻辑性。
     程婴的选择当然是对于赵家的感情,但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忠义,而是面对着一个社会存亡的被迫选择。骨肉亲情,是人间至情,但程婴所顾及的还有千万百姓。电视剧的这种叙述其实是对于这个传统故事的丰富。这里的“忠义”其实已经被赋予了当代人足以理解的新的高度。人谁会无情,谁能面对自己儿子的死而无动于衷,谁能坚持这么多年来把忠义的价值不断传递给包括仇人在内的其他人。但这部剧给了主人公真实的理由,让他的选择变得格外的有其可信性。程婴的不得已选择无疑是为了一个更大的价值所付出的牺牲。虽然对于程婴可能有许多路,但从他的性格和生活哲学看却只有这样一条路。这是绝望中的选择,也是必然的选择。吴秀波的表演在表面的平淡中所潜伏的内心的巨大激情得到了充分的传达。程婴和屠岸贾之间不仅仅是性格的冲突,也是智力的冲突。不仅仅是生活哲学和价值观的冲突,更是人格力量的冲突。这个故事里卑贱的程婴卷入了复杂的政治之中,他已经被自己的情境逼到了这个状态,但他却做出了最为高尚的选择。这部剧的最具特色之处就是它把程婴的痛苦和坚韧表现得格外深沉。这里的孩子们是无辜的,但他们却在出生的一刻就负载了历史,程婴付出儿子,赵家留下儿子,屠岸贾的儿子最后醒悟,这些下一代已经被铭刻了他们上一代的命运,这些都是让这部戏有深度的地方。
     这个故事对于当下的人们来说已经是遥远的过往了。消费社会不会有这样的残酷,也缺少这样强烈的深度,人们常常浮在生活的表面,而生活中的悲欢也不过是小小的忧患,似乎难以有这样的严峻。但这其中所蕴含的让人震撼的一切,既让我们看到了人世间的残酷和复杂,也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命运本身。20世纪中国人曾经的苦难中何尝没有这样的悲情故事。今天,我们在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也有深沉的感慨和缅怀,我们仍可以体验到生命的强度和残酷。
 该影视评论来源于:才子城网(www.caizicheng.com)的文学作品展示区。

  《赵氏孤儿案》观后感(八):远比想象的要复杂

  看赵氏孤儿 有点假 历史要复杂的多,背景:
  公室:诸侯公子及公孙 直系血脉
  公族:诸侯五代以内的近亲
  宗族:诸侯五代以外的远亲
  卿族:诸侯士大夫的宗族
  赵氏在这样的背景下:下宫之乱 是国君的宗族和赵氏宗族的矛盾 ,是卿族之间的矛盾的集中体现。在如夏天的烈日般的权臣赵盾去世以后,赵朔的病死,赵氏实力的削弱,反赵实力的增强,赵氏的失败也可见端倪。看了那段时间的历史,当权利在赵盾手里,在赵氏盟友手里时,赵氏都风光无限,当栾书(历史上没看见有屠岸贾)上台后,赵氏只能家破人亡了。权利的交接出现的问题, 想起了阎锡山的一句话 柄不在手 转不由己。

  《赵氏孤儿案》观后感(九):值得吗

赵氏孤儿一案,一开篇,程婴就把怀了孕的宋香扔在晋楚边界,就为了给皇上送信;再后来,屠岸贾亲手养大的孩子把父亲都卖了;当然,这千古的案子引人费解的地方,当然还是那个梗:程婴摔死了自己的亲生儿,这,是人干的事吗?
二十年,就为了报个仇?就为了说明天道循环善恶有报?可能有人说这样太没人性了,那么——乖乖交出赵氏孤儿?各自保得平安,换一个太平。总不至于摔死自己的儿子,还要寄托一个另一个孩子去报自己的孩子的仇,哥,你也赌得太大了点!
值得吗?
可能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用现代人的眼光去思考,用所谓的人性去思考,但这部剧就是用人性去思考的,这是它有收视率的其中一点。包括屠岸贾一直挂在嘴边的:天底下有哪个做父亲的,会摔死自己的儿子?!这话放在今天也合理!
其实,说起来不是我们高估了古人的爱子之情,而是低估了忠义二字对古人的分量。
骂程婴愚忠,太简单!骂古人价值观迂腐到杀自己孩子实为没人性,过嘴瘾!过完嘴瘾,有的人还要为自己作为一个现代人的人性感到满意,却不为那些街上的暴行与自己的无为而愧疚,恐怕这才是人性吧!
这《赵氏孤儿案》最大的问题,也许就是程婴如此机敏,不像个愚忠之人,倒像个谋士。吴秀波演得太好,没话说。现在能让我眼前一亮的,不是孙淳这种老戏骨,而是吴秀波这种对表演方式特别熟,但演得非常出格的演员。
每次看程婴,我都没办法觉得他不是主角,倒不是他聪明,而是他那股子大智若愚的沉稳,以及突然的歇斯底里,这两者居然扣得那么巧妙!吴秀波没耍帅,也没过分老实(葛优版就很老实,好像非得老实才会干出摔死自己孩子的事似的)。所以,后来的二十年虽然一掠而过,我们没看见他的撕心裂肺,只有他在最后对着屠岸贾一顿骂,倒像是在骂一个恶人。
屠岸贾是恶人吗?但他就是反派人物而已,称不上大恶,因为他所做的一切你都能理解。不就是野心导致残忍吗?!
其实,程婴也是恶人。他老婆能不恨他?一个古代乡间女子哪顾得上忠义啊!对屠岸贾而言,程婴也是恶人,但那不是因为他处心积虑扳倒他,而是因为他居然对自己的孩子都下的去手,而相反,屠岸贾自己到临死前都没料到自己的孩子会灭了自己。你要真这么看,屠岸贾还比程婴多了几分“人性”。
也可以说,这程婴就是屠岸贾,一个为了怕寻仇,弄死了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个为了寻仇,摔死了自己的儿子。如果有人说为了主子杀儿子实在不是人,那为了位子杀孩子怎么就是人了呢?
古人心,不可测,但至于为什么要流传这则故事,撰史书者的那点小心思,则大约可测。其实恶不恶,值不值得,在最后那一集的那场雪里,都不重要了。人生大约只是选择,有人选择杀了自己的儿子求个忠义,若他当年交出赵氏孤儿,自己也可以养大自己的孩子,但恐怕要遭良心一辈子谴责。
历史是没有值不值得的!劝政治正确者一句,不放善恶观,历史这出戏会好看很多。
最后我想起一个相似的故事,史书说,齐国的厨师易牙听说皇上没吃过人肉有点遗憾,就煮了自己的儿子给皇上吃。当然,后来他参与发动政变。敢问这又值得吗?
人渣!畜生!狗都不如!我想,那些符合人性主义科学发展观的观众们,是肯定会这么说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