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之盾》影评10篇
2017-11-18 21:1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稻草之盾》是一部由三池崇史执导,大泽隆夫 / 松岛菜菜子 / 藤原龙也主演的一部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稻草之盾》影评(一):我们是讲理,还是讲法
说实话,这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我真是一点看不小去了,漏洞太多,且故事没有基本合理性,什么坏人想出来就出来,好人想表现就表现了。缓了好一会,觉得没什么意思,秉着不能半途而废的心情看完了。我就操了,这导演真他妈就是脑残啊,没有生活真可怕,更可怕的是跟你吹牛逼咋咋地了,更更可怕的是他拍成了电影还他妈的卖票。前几天我一直以为看的最差的电影是流感,后来发现因为写差评,被豆瓣的屌逼们评没用而只能自己可见了,这样也好,说了你不信,等到这事真发生在你身上,你做出的选择和电影时间一样长,而不是电影所虚拟的时间,到时候只怕你恨自己没有那样的机会去做一次死神。这电影里到处都是我理解不了的存在,为什么现实社会本该有的再电影里却没有呢,好的电影应该建立在生活之上而凌驾于生活,不能篡改啊,警察需要出现的时候就该出现,不该有的时候你出来让人觉得不舒服,这个不舒服不是因为他闹,而是因为他不该出来,你将人现实的行为篡改了,这就造成了理解困难。
还有为什么一下子所有人都成了坏蛋,见钱眼开很正常,你要说地上撒钱了,会抢很正常,但是得有个度吧,终究有人是道德占领制高点的。要么好的不得了,女出租车死机,要不就是杀,给个过度行不行。
导演最后放出来他母亲死了就是要他杀了女警员,这不合乎情理啊,杀人的理由太牵强了,而其中更有多次他要逃跑,要逃跑当初就不要自首嘛,一会跑,再一会回来,真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导演想到什么就拍什么吗。
悬疑没看出来,惊悚也没有,其中的政治意味倒是挺浓,想必很多人看完都是恨不得杀了变态男,但也只是恨而已,导演用男主很好的诠释了这种感情,政治宣传太明显了,无论这个世界多邪恶,你要相信法律,相信国家,blablabla。可能是日本某审查局得到了天朝的建议,如果男主崩了变态男,这社会指定有人照葫芦画瓢,他们很害怕,他莫名其妙的就害怕了。
我也早就看透了男主不会开枪,要是开枪了,这影片就不会这么烂,我也不会中场休息,遗憾的是导演居然让变态男活了,这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了。
只想说一句,凌驾于法律而通情达理的死不能说对社会有什么好的影响,但绝对不是差的。
恐怖直播上映这么长时间了,我也没看谁直播过,我也没看哪家帝国倒台了。
写的有点莫名其妙了,其中槽点个人觉得太多,写写就理还乱。妈蛋的,和导演一样乱了。
《稻草之盾》影评(二):这到底是为什么
这片子注定要评价两极化,有股日本人的轴劲儿。技术上没问题,节奏紧凑,叙事流畅,有悬疑有反转。所以,打低分的我想主要是无法理解里面的思维。那么就来说说到底是什么支撑剧中警察的行为。如果是西方那种法治精神极强的国家,我大概会自然而然理解为维护法律尊严。即便是十恶不赦的罪犯,也要由法律来审判,而不能让个人vigilante来实施所谓的事实正义。
但这片似乎也不是要表达这个,那到底是什么?职业伦理、工作认真尽职么?在这么大的架势下,这理由显然太弱了,几乎违背人性。大泽最后说,不想同事白白牺牲。但这个理由也在后面警视厅下达格杀令后站不住脚了,如果当时就放弃大概还能保住松岛姐姐一条命。
也许到最后是因为想让悬赏的大爷明白,他这种牵扯无辜的报复行为也没好到哪里去(警察牺牲,变态狂的妈妈自杀,路人劫持小女孩)。
总之,这背后想表达的价值观并不明显,有点各方面都涉及到,但各方面都点到即止的感觉。
《稻草之盾》影评(三):人性还不够恶
为什么分数这么低?影片立意很深刻,前面3/4都拍得紧凑刺激,只是后面有点烂尾而已,但瑕不掩瑜。
想想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如今戾气爆棚的中国又会是怎样?人们在未充分掌握事实全部的情况下就对坏人划分类别等级,就开始宣扬私刑与酷刑。但大家都忘记了,在未经法院审判之前,所有嫌疑人都是无罪的,只要有万分之一的无罪可能性,我们也应该充分保护嫌疑人的权利~
想想重庆摔童事件的网民反应,想想温州叔侄的冤案反应,只要当中一个案情细节有改变,就会推翻整个结论,但是网民就靠着不全面的信息要求私刑判决,这才是最恐怖的
说说影片本身,片中的日本人还不够恶啊,想杀藤原的就那么几个人吗?如果是中国会是怎样的群情汹涌,尤其是家里急需要钱而自己本身又愿意牺牲的,也就是等于用命来换这个钱,还落得下好名声
而用生命来捍卫职业的男主女主,正好的社会良心所在,但是怎么后半部越来越多人受到感动?包括征集杀人的也迟疑?与现实不符吧?像《熔炉》之类的才是现实,坚持的正义只会在人们闲余的时候作消费,但是真正在利益面前,根本毫不重要。这种世艰挣扎的现实反应不够啊~
最后吐槽一下那些所谓的高层阴谋,选两个最有可能杀死藤原的人去押解犯人就是所谓的阴谋?而且毫无Plan B与预备方案,实在无语~如果要刻画这个,应该在影片开始多呈现女主的生活艰难与男主的仇恨恶梦,对后面做铺垫,而不是后面才突然转折
《稻草之盾》影评(四):你能否忍受无意义——评稻草之盾
不得不承认我是龙也脑残粉,冲着三池崇史老爷爷的牌子才看了这部电影。然而,这部电影就像某些专业书籍,拆开了每个字都能看懂,连在一起到底说神马一头雾水。稻草之盾情节清晰,不玩弄意识流神马;目的明确,就是押送囚犯对抗各种袭击而已,但就是这种拆开看每个情节都很明确的电影,连起来看完一部,竟然连个“傻”或者“烂”都没法理直气壮地说出来,因为——完全的无意义。人都是有解释的倾向的,看一部电影,总要从各种角度找主题、找共鸣。找到一部电影“高明”或者“俗套”的主题后,也就能酣畅淋漓地评个“严重推荐”“烂”等等。有些电影拍得很难懂,例如《穆赫兰道》之类,但是即使看不懂这类电影,你也知道这样的电影是有个主题的,去网上搜一篇影评,也就看懂了。稻草之盾却是很奇葩的,你看完了,主线很明确,完全没有看不懂,但是就是不知道拍这么长的一个故事在干嘛,因为——完全的无主题。
当然,这部电影肯定是有个难以理解的拍摄目的,只是我等肉体凡胎不至于看懂。我看这部电影,既不感到愉悦,也不悲伤,甚至不愤怒、不无聊。不愤怒,因为觉得这部电影不是在说警察系统怎样怎样傻,sp怎样做无谓的坚持;不悲伤,虽然这部电影描写了人性的私欲、各种悲剧,但没有引起强烈的冲突,没有“美好被打碎了看”的刺痛;不愉悦,也许电影最终是国家和法律的尊严战胜了个人的感情,但这样的正义结局一点也不鼓舞人心,反而让人觉得“绕这么一个大圈,做了这么没用的一件事,搭进去几条人命,结果也没多好”;不无聊,都没弄清楚电影到底想表达什么怎么好意思说无聊。
刨除了这样的一切关于电影意义的探讨,也许,只能直面这么一个结论,电影只留下了“无意义”以供探讨。
看完了这么长一部电影,留在我个人印象里的,只剩下对无意义的印象。坏人不会悔悟,即使被sp警员舍命保护,依然坚持恶念到最后一刻,所有善意的举动对清丸国秀是无意义的;为了杀死清丸国秀孤注一掷的行为最终搭上了各人的人生或生命,无意义;牺牲了两名警员,冒死护送清丸国秀送检,对于犯人而言只是早死和晚死的区别,就结果而言无意义;所有的人都是输家,无论蜷川老人、护送警察、参与杀死清丸国秀的人甚至是国家,处于其中幸灾乐祸的反而是清丸国秀,好人和好人之间横亘这法律,为着一个人渣输的你死我活,是无意义。
所以我猜想,也许导演想要表达的,就是这种无意义吧。法律的契约、国家的尊严,当与人性背离,维护法律尊严的行为就是如此的可笑与无意义。导演就是这么赤果果的告诉你,现实如此,法律能做到什么呢?死去的人就是死去了,留给生者的痛不是法律所能补偿的,所有的意义、理由、借口都是生者为了能活下去给自己找的,然而现实就是,什么都没有留下。铭苅借着维护法律尊严和职业尊严的借口来给自己的行为赋予意义,对抗失去妻子的痛;蜷川老人借着复仇的行为,对抗失去孙女的痛。然而这些行为的背后,都笼罩着“失去的亲人就是失去了”的巨大阴影,以至他们的行为,也只是痛苦的生者的无意义挣扎而已。蜷川老人最终撤销了10亿元悬赏,不是被铭苅警官的正义所打动,而大概是看透了自己所做一切只是自己在痛苦之下的挣扎,最终放弃了这种无意义的挣扎。
如果想要把这一层意思推广一下,也许这部电影可以这样理解——我们所坚持的很多事情,本质都是无意义的,所谓的意义只是自我安慰罢了,这就是现实。
《稻草之盾》影评(五):You are what you see.你眼界所到之处即是你的内在。
刚看的时候感觉特别不舒服,一冲动还把硬盘里的片源给删了。日本人真是有够变态啊。不久回味过来,这个片子颇有种训戒意味。当警察的应该这么做,你们做到了吗。作者其实是做了个一厢情愿的梦,像男主这样的人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吧。对法律的信念,相信法律这个准绳,已经超越了罪犯本身存在的意义。想是要唤醒人们心中残存的那一点点对法律的尊重。电影之所以为电影,就是要把不完美的现实美化一下给人看,让人们得到希望,得到启发。
You are what you see.你眼界所到之处即是你的内在。
《稻草之盾》影评(六):守护人性底线最后的盾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赞同要凶手死而后快的做法,我也一样。但是我同意“南奈里”讲的要坚守道德的底线,看片时我联想到前几年的药家鑫杀人案,从民众到媒体都是一面倒的杀而后快,仿佛不需要审判,只想要结果,在大多数人看来不需要知道真正的过程,当人人都认为法律没有存在意义的时候,社会就会失去最底限的正义。片中老人的悬赏就如同一颗炸药将正确与人性中的原始欲望的边界炸的一干二净,所以才导致了一系列的悲剧。凶手杀人偿命,证据确凿,法律必然会给他应得的下场,这一点神箸知道,白岩知道,铭苅更知道。所以他们才会把自己的职责、国家的权利放到第一位,甚至会为此而牺牲!请不要说他们傻,他们何尝不是普通的人,听他们最终的言语,哪一个不是有决不能死的理由,但是他们知道自己首先是执法者,只有他们能够做到,不让个人凌驾于国家之上,这是他们的职责。
国家及法律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人人都能够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行,不受模糊的道德以及私欲的侵害。如果每一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标准去决定他人的生死,那他和片中的杀人犯有什么区别?影片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展现给观众,并让观众思考底线存在的意义,而执法者就是这条底线最后的守护者。至少,在这部影片中,SP们做到了。
《稻草之盾》影评(七):殉职的警察都是蠢死的……
首先,很喜欢这个背景设定!很佩服想出故事的作者~用巨额赏金去引诱群众杀人,然后警察要保护犯人转移。一、关于杀人和保护人的立场。
杀人群众的立场:
很多想要杀犯人的群众,口口声声都是说“怎能让这种人渣活着”之类的。但绝大多数都是为了钱(电影后期有交代各自的财政问题)
如果真的是因为不屑人渣,那就算没有赏金也会主动杀吖~但是呢,绝大多数都是为了解决自身金融问题而抢着杀犯人。
这种是我超级鄙视的,嘴上说得好听,心里面又是另外一套。为了钱就直接说啊,装什么为了维护世界和平。
警察的立场,
最容易想到的是身为警察对于工作的尽责。
而我觉得最终极的是对于法律系统和制度的信任。相信法律,相信犯人一定会受到公正的制裁。
而且保证犯人安全转移,对维护警察的形象非常重要,如果失败,警察就只能被人认为无能了。
所以就算是铁定会判死刑的犯人,也一定要保护。
二、讨论下转移方法。
在这个设定之下,如果要保证他审理前不死,有什么方法?
大概只有两个比较完美的解决方案:
1.就地关押,派人保护。然后就在该辖区进行审理。
2.派人给他化妆易容再转移。
不用以上两个方法,至少也用个笼子关着他来运送(当他熊猫就可以了),起码没人能用刀子伤到他~一般群众就完全攻击不到了~
看到豆瓣短评有人说“为啥不用直升飞机送罪犯?”
只能说,这已经不能算是不用脑看电影,简直是没带眼睛去看。因为剧情有说。
民航机不能用,因为被修理员做了手脚。
为什么不能用直升机?在运送车上面就有提到,奥村说了句“至少也该用直升机吧”,铭苅就说了,那也是不可能的,比起平民,最大的威胁是经过训练的持枪警察。虽然铭苅答非所问,但大概也说明了为什么不能用。
其实简单想一下都知道直升机不能用,如果飞行员要杀犯人,你能阻止吗?杀了飞行员还是绑住飞行员?
三、犯人最容易被杀掉的地方
毫无疑问,当然是目的地……
简直不用推测你移送的路线,直接蹲点就可以,无论警察,黑社会都很方便。
在移交到目的地的时候,总觉得应该犯人一下车就有全体警察拿枪指着他,然后扫射成马蜂窝……
就算安全送到检察院、法庭,那法官、陪审团、庭警都有可能争相要杀掉他……有人的地方就不安全……
四、讨论下谁最容易拿到10亿
那最有可能性杀他的人呢?首位当然是警察,其次应该就是黑社会了。
警察最容易接近犯人,赏金也足够吸引(日本警察算比较低福利的公务员了),
但仅限普通警察啦,有声望有地位的警察才不会毁掉自己一世英名呢。
而黑社会则有火力对付警察~
犯人受伤的话,还有医护人员最容易下手。
不过我没想到,群众也可以通过挟持人质的方式叫警察交出犯人……不错。
五、死掉的警察值不值得
用那么多人的命去换一个人的命值不值得?(《雷霆救兵》也有这样的思考讨论)
而且牺牲的都是警方的精英,而保护的还是个人渣。
如果最后是安全送到,我认为死多少都是值得。只有看明白上面第一点讨论的立场,站在宏观的高度看,才能理解这个“值得”。
六、吐槽点
1.保护过程殉职的警察,都是蠢死的。
我就不懂了,避弹衣很贵么?为什么只有一个人穿了。其他人中枪就直接身亡……
最后,由于一个警察没看牢犯人,而且另一个在认真接电话完全不照看犯人那边,这样又死一个……如此缺乏警惕性跟没接受过训练的平民一样……警察这样死实在是白痴吖……
2.老爷子那么虚弱,拐杖藏剑也刺不中啊,为啥不改装成枪呢,你有的是钱啊……
七、犯人的立场
犯人被逼到走投无路,去警局自首,这个很合理。
这样的大环境之下,犯人是怎样都要死了,区别就是存活时间(能否活久一点)、死亡方式(被人杀还是判死刑)。
所以,比较合理的思考方式有两个
1.反正是要死,那死之前再蹂躏一些女孩子。
2.比起有可能被群众抓起来折磨,当然是要速死——抢枪或者求警察枪杀自己。
中途逃走是合理的,但乱杀警察就有点不合理了,那样就算能被枪杀,也免不了受一顿皮肉之苦。何必呢……
《稻草之盾》影评(八):瑕不掩瑜
昨晚看的...太晚就睡觉去了今天来说说...主要是吐槽和猜想
第一,所谓的教唆犯罪的罪名...为何不在第一个男人想杀龙也之后就加上呢...非要等到最后押送到东京了再实施逮捕...为何逮捕了,就要解除10亿的通缉令?...匪夷所思...(导演:你这不是来捣乱么这还拍个毛...)
第二,第一个想杀龙也的男人...我想说你弄把枪不行么...人家在大陆都能搞到土枪...你占尽优势(龙也似乎就是寄住在他那)到头来拿了把铁棍...还没搞死龙也...这是闹哪样...
第三,那个想杀他的护士,既然想要注射毒药,毒死了的话人家肯定会化验注射器...肯定是逃不过法律制裁的...把药瓶再放回口袋里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二逼做法又是闹哪样...若无其事一点不行么...?当然也可能人家是个老实的妇人...太紧张了而已...
第四,一个大叔为了杀龙也劫持了个小女孩,万分危机下光头警察开枪打死了他,这不是应该是正常的击毙么?为何他要被警察带走...还是因为龙也对他比了个赞所以他精神受不了,自己主动要走的...?不明白
第五,另一个大叔警察...我想说你gps芯片不能植入在身体躯干部分或者大腿上么...非要弄在手腕上,那么明显的地方不是更容易被看到?(导演:够了...出去)
第六,分明之前栏民用车的时候又是搜身又是怎么样的,后来搭了个阿姨的taxi极其信任的样子...好奇怪,而且...主角君拿了那个男人的蓝色翻盖手机说要用一下...也没看后来用过,大概纯粹是为了怕他通风报信吧...
第七,菜菜子到底是老了,但还是风韵犹存的,不管是法令纹还是眼袋神马的就别纠结了...但作为一个SP...抽链条的声音都听不到?前面已经让龙也跑了一次了...居然还那么掉以轻心...
第八,诡异的一点就是主角君回头看见龙也把菜菜子杀了...那个镜头,我怎么看他怎么是笑了好吗!!!尼玛日本男星老了都有面瘫的毛病么笑和怒分不清楚(木村拓哉也有自己习惯的表情...虽然我看不怎么惯)
第九,龙也拿起拐杖刀冲过去的时候...这时候击毙他又能拿10亿,理由又充分...一群2b警察只会冲上去...都是视金钱如粪土的男人啊...哎
第十,十亿日元=6000W+的人民币...这样稍微有点参考...这赏金居然招不来职业杀手雇佣兵什么的...整部片子看到过的最先进的武器居然是在新干线上和不明身份的人的枪战的手枪...最大规模的爆炸只是一辆平民开的油罐车?狙击手呢狙击手,火箭筒呢火箭筒...最后那场景,那么开阔个地上...居然一个狙击手都没有,一枪直接送他上西天了好吗(导演:你不知道龙也享受总统待遇么...他过来了两边楼都清空的好吧!!)
第十一,要杀他为何不卸铁轨或者改一下让新干线脱轨,而是放障碍物呢?那就算新干线公司能监测到有障碍物那你还放来干嘛,让列车停,停了你又不出现...这是哪门子想杀他的赶脚...好吧可能又是平民只是想碰运气让列车撞上去...
总之...剧情上的瑕疵是有的,整部电影也是想反应一些社会和人性的问题...日本人拍电影总是很现实,残酷的现实,该是坏人就是坏人,该死的就得死...看起来还是比较过瘾的
《稻草之盾》影评(九):不是愚蠢的遵循,而是人类社会的选择
上周看的,但是没有时间写剧评,这周过来写。看到豆瓣上恶评如潮,本来准备放弃看了,但同时看到了不少的好评,于是决定看一下这部片子到底怎样。有趣的是虽然三池崇史的前作《恶之教典》是我今年看到的最烂的影片,但这部却是我今年所看到的最棒的影片。
很多人说里面的警察蠢,为了一个人渣一个个赴死。其实何止是观众,就连影片里面的人物都一直在问铭苅“这个人渣值得去保护么?”从警察同行到想要杀掉清丸的人们,从受害女孩的家人到铭苅自己……但为什么他还要选择保护清丸?并不是因为他蠢,并不是因为他顽固不化地坚守着他的任务,更不是因为他去世的妻子让他去工作。真正的原因反而应从我们的生活的世界中寻找。
世界有两个底线:法律的底线和道德的底线。用不太恰当的说法,道德的底线是在法律的底线之上的。换句话说,就是法律底线是最后的底线。我们人类为什么要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选择法律而不是单纯的依靠情感?清丸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人渣,人人都恨不得他去死,但这就是任何人都可以杀他的理由吗?清丸他必须死,但杀死他的只能是法律。如果没有法律,而凭借情感去处决一个人,世界会怎样?一个人杀了人所有人都可以杀死他,一个人偷了东西所有人都可以再偷回去,一个人做了错事所有人都可以以错事去回敬他。情感有时是不受控制的,不小心便会造成混乱,于是人类社会选择了法律,一个可以为人类社会提供最基础的秩序的东西。
其实片中丧生的警察们,在我看来何不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为了法律的确立而牺牲的人们呢?所有伟大的构想都要有人牺牲,他们并不是蠢,他们只是比普通人清醒,比普通人勇敢而已。
影片中,导演不断地施压在铭苅这个角色身上,促使他一步步走向崩溃。从神箸的死,到地铁站挟持小女孩的男人的死(此处我并不明白铭苅为什么迟迟不开枪,还是一副很惊恐的表情,如果要表达“必须”由法律处置哪怕牺牲一个小女孩的性命的话,原谅我不敢苟同这种过犹不及的思路),到前一个受害小女孩的父亲的痛苦,到最后白岩的死,他从一开始的克制仇恨,到了最终狠狠地打了清丸并且拿枪对准了他,他已经彻底被压垮,感性即将战胜理性。但他选择了把清丸带回警视厅,就像人类社会最终在痛苦中选择了法律一般。
稻草之盾,不仅仅是指影片中五个警察组成的脆弱防线,更是指法律,它历经艰难才建立,并且始终摇摇欲坠着,但脆弱的它却维护了人类社会的延续。
关于有些豆瓣网友天真地说:为什么不用直升机?为什么不在当地审判?只有拉长路线,只有让更多的人加入,才能让铭苅渐渐地处于崩溃状态,才能最终凸显”法律“这个最低的底线。
关于导演,三池这个怪咖拍过一些好片子也拍过一些极品烂片,而且极其高产……啧啧,不好评价……但作为一个比较有名的导演,功力还是有的,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个镜头是神箸牺牲的时候,脸部特写其实可以正着来,但三池选择了倒位,虽然我无法表达是怎样的感觉,但这种处理却令我更加震撼。还有对周围人群的刻画,所有人笑着看这个人渣就像看戏一样,所有人不约而同地拿出了手机拍照,这就是现代社会人性的缺失。
演员技术都很棒,人物不同的性格也十分明确。最令我欣喜的是永山绚斗的表现,把一个性格急躁却又正义感十足且勇敢智慧的警察完全地表现了出来,加上他比他哥要好一些的颜,看好他的发展,B太一生推!!大泽叔演出很有张力,并没有”演“的感觉,我再也不说他长的像韩国人了= =唯一可惜的是菜菜子女神,这个角色除了母爱从头莫名其妙到尾,可惜了一把好戏骨。
另外……我再也无法直视饼饼了怎么办!!!!(但是饼饼的鼻子从侧面看真的好好看!)
======================以上===========================
《稻草之盾》影评(十):极端的恶和平庸的恶
“工作是不是最重要的?上级的命令应不应该无条件的坚决执行?”作为典型社会栋梁的男主角给出的答案是——对,工作比一切都重要,服从命令是天职。
所以,面对清丸所代表的“极端的恶”,男主角可以说好听点是收起情感好恶,说难听就是泯灭天良人性的站在“恶”的一边,以“这是工作”为理由,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恶”。
工作比被劫持的女孩重要,比有可能再被伤害的无辜者重要,比自己的丧妻之痛重要,比同事的生命重要,比是非善恶的判断重要……总之,工作是比一切都重要的东西。跟工作比起来,个人意志是不值一提的东西。
在一个自然环境极端恶劣的弹丸之地生存发展,如今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日本人的民族性——对规则的绝对遵守,对命令的完全服从,强烈的等级和集体观念等等,可以说功不可没。但是,凡事兴一利必生一弊,这种民族性在二战时也险些将日本引入万劫不复。
二战后期,德国有部分国防军军官拒绝执行希特勒的命令,甚至有“七月阴谋”这种经过独立思考以后做出的“反叛”行为。而在日本,面对即将到来的战败,日本人计划并部分实施的是一系列“玉碎计划”。
我不想假装只做事实判断不做价值判断,不想一分为二辨证的看待这种国民性,我赞同汉娜阿伦特说的:平庸的恶可以毁掉整个世界。
平庸的恶是指极权主义下的个体放弃判断善恶是非的能力,变成了官僚行政体系驱动的一只顺从、麻木、不负责任的齿轮。
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推脱。所以无论如何,我无法接受男主角的行为。
有人说男主角拼命维护的不是“恶”而是法律的尊严。
并不是。男主角可从没一句台词提到过法律的尊严,他只是不断说这是工作。何况法律也是人所写就的,如果是没人性的恶法呢?是不是也要拼了命去维护它的尊严呢?
还有人说男主角是不愿为钱杀人。好吧,就算怕落下“为钱杀人”的污名,开始完全可以不接受任务,后来也可以让第一个受害女孩的父亲下手或自己下手不接受那笔钱啊。是榆木脑袋还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就是失业?
结尾,男主角轻松愉快的继续生活,也许偶尔会想到那些枉死的冤魂,但只要转念一想,这毕竟是工作嘛,有什么办法呢,也就又可以安心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