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舌尖上的新年》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10篇

2017-11-18 21:5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10篇

  《舌尖上的新年》是一部由陈磊 / 邓洁 / 李勇执导,李立宏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一):看的我流口水

作为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无疑继承了昔日《舌尖上的中国》的衣钵,而这一次电影更为突显的无疑在一个“年”上,跨越全国数十个地区的美食盛宴,在过年这个特有氛围的承托下,由显的更为诱人,从香港盆菜、广西酿菜、平乐松皮扣这些带有鲜明地域特征的美食中,电影凭借精致的镜头语境一再刺激着观众的味蕾,令人所见过年并非饺子的专属,目不暇接带着年文化特色的美食,呈现出中国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
电影中食物已经不再是饱腹的代名词,它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饮食美学,《舌尖上的新年》将每一个在生活中平淡无奇的人们都变成为了绘制这饮食美学的匠人,与此中这种对美食的呈现更以不仅是一种满足人们视觉的冲击,而更是一种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可以说这种在美食中对文化的提炼,在“舌尖”团队手中已然游刃有余,使过年这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佳节,在美食之名下得以了对中国文化的深攫。
《舌尖上的新年》对美食的诠释,不仅是寻找着新年餐桌上的味道,电影所聚焦的更是那一个个能烹饪出这年味的人们,当一幕幕归家团聚,爆竹迎春的画面随之美食的呈现而来,这些饮食背后包涵情感的故事,成为了这部记录电影中最为真挚的情感奠基,它告解出一份对家难掩的乡愁。也将中国人对过年特有的情怀淋漓尽致的呈现而出,这是电影在舌尖诱惑之下所寄予“年”真正的味道。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二):我的年夜饭,别人的新年(艺术总监陈晓卿谈自己的年味)

作者:陈晓卿(《舌尖上的新年》艺术总监)
文摘自同名图书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6679036/
我参加工作25年,这25年里只有一两次的春节是在自己家过的。除了多几天假,过年那几天对我来说和工作时间无异。
○不过年是我的日常
从美食的角度,我吃过的最怪异的年夜饭是在日本NHK(日本放送协会)的食堂。那是1998年,我在日本参加培训,三十那天晚上开饭的时候,培训老师突然说:“我们有一位中国学员,今天是中国人的春节,在此让我们为他庆祝。”我很有点小感动。老师所说的庆祝,就是在那天的份饭里特别为我加了个小碗,碗里盛着一只饺子、一点汤。
那饺子就是日本超市里常见的广东产速冻大馅饺子,因为太难吃了,我没吃完,但这份心意感人
其他的年夜饭都乏善可陈。刚工作那几年的春节,我都在值班室值班接电话,订个盒饭就算了;后来轮到同事值班,我却在外地拍摄;再后来值班和拍摄都少了,却经常是同事加班没回家,我也不好意思走,就陪着他们,找个饭馆随便吃点。年夜饭的馆子每年换,一起吃饭的同事年年变。对过年这件事,我的个人感情是抽离的,难以切身感受。《舌尖上的新年》需要把中国各地的美食和过年情感传递给观众,我却恰恰是一个不与家人一起过年的人。
○那是童年,面目不清的甜
其实我很理解过年的味道。
小时候每到过年,我爸爸就做红薯糖。将红薯反反复复熬煮成糖浆,簸箕上撒一层炒面防止黏底儿,把浓稠的糖浆浇在簸箕上,晾凉。红薯糖即成,吃法多样。一种是把糖掰成块儿放碗里,隔水融化,待糖软下来后将筷子插进糖里不停地搅,卷出来像棒棒糖一样,还能拉出很长的丝。还有一种吃法是将花生、芝麻剥好、炒香,加桂花、青红丝一起铺在桌上,把熬化的糖稀浇在上面,等它冷却,切片。有的人家不用花生、芝麻,买一毛钱的米花或者玉米花来配糖稀,自制米花糖。不怕麻烦的还能用红薯糖做酥糖。将炒面薄薄地铺一层在板上,浇上红薯糖,待稍冷却卷起,一边卷一撒豆粉,最后切成花卷状。放凉后酥糖变脆,咬一口天崩地裂。这种简单的零食陪我度过很多个天寒地冻的新年。
红薯糖没有结晶和萃取物,颜色黑红,状似红糖,味道却非纯甜,而是一种面目不清的甜。现在这种糖非常少见,因为少有人做。有熬红薯的功夫,买一斤白糖化了做糖稀要快得多。
大学那年的寒假,有天在宿舍里看书的时候,我突然非常想吃红薯糖。北京有各种糖,但无论哪种都没有那个面目不清的味道。
借拍摄《舌尖上的新年》之机,我们走了全国很多地方,最后在河北大名县找到了这种糖。时间过去了几十年,居然还有人在做费力不讨好的红薯糖。带着惊喜和敬佩,品尝之下,我觉得味道不错。
○一抹亮色,主妇的细密心思
妈妈拿手的过年厨艺是两样:年糕和粑粑。
小时候的年糕特别香,细条状的年糕蒸出来,蘸上桂花红糖,一口咬下,食材最本质的滋味相互交融,美极了。做甜粑粑,要蒸好糯米团成团,里面加糖,表面油煎后直接吃。咸粑粑里放肉馅和菜馅,将切得细细的五花肉丝配着青菜团成团,加上干辣椒切出的辣椒丝一起放进方盘里,用擀面杖来回擀,最后用刀切成方块。
对我家来说,团成圆的代表甜,切成方的代表咸,无论方圆,粑粑都只有在过年才能吃到。
物资匮乏的年代,也不知道大家都是用的什么方法,总之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在过年前搞到足够的盐水瓶和西红柿。将盐水瓶用开水烧过杀菌,把秋天最后一波西红柿煮熟,加一点点盐,切成条塞进瓶里。我们称之为“西红柿酱”,但严格说起来它算不上酱,只是一种储存西红柿的方法。年前那个月你去看,每家背阴的地方都放着一溜红,它是春节的一种颜色。
这是主妇的细密心思——要在这新旧交接之际带给家人好意头。有了西红柿酱,年三十的餐桌上就能多一盘西红柿炒蛋,菜的颜色也更丰盛一些。
○一家之长的执着,烧鸡必须亲自做
我一直觉得我们家是很典型的南北中国,典型在我父母的家乡分别在淮河两岸。吃米还是吃面,一提起这个问题,南方人和北方人总能掐起来。这个问题在我家同样存在,却从没因此产生过矛盾。我爸爸是淮北人,吃面;妈妈是淮南人,吃米。我爸觉得吃米饭吃不饱,我妈觉得馒头只能吃着玩,他俩永远吃不到一起,但老两口结婚五十多年没红过脸。
我妈做米饭,换小火的时候总会给我爸放进两只馒头;我爸做馒头,蒸锅的中间总是空的,为的是给我妈热一碗米饭。就这样,遍及全国的米面之争在我家一直争不起来。过年时,他俩也按照各自的口味分工协作。我妈妈负责做糍粑,我爸爸负责做烧鸡和红薯糖、炸排叉、炸寸金,最后年夜饭的餐上也是南北荟萃。
烧鸡一定得有,别人家的烧鸡可以去买,我爸是符离人,亲手做烧鸡是他的执着。将自家养的鸡宰净,把糖在油里融化了,趁热往鸡身上挂糖稀,一遍一遍地淋,烫到鸡的皮肤微微泛红。糖稀挂满后把鸡放进油里炸,炸出漂亮的鲜红色,这时再卤,才好吃。说实话,我父亲教育是一把好手,但做烧鸡的手艺着实一般。烧鸡要有老卤才香,我们家不是开烧鸡店的,一年只做这一回,用的都是现熬的卤汤,论品相和味道当然比不上店里卖的烧鸡,但父亲亲手做的那个滋味让我难忘
我父母都是教师,学校事情多,我和妹妹很小就自己做饭。只有过年的时候,父母才有时间和精力下厨,才能吃得这么精细、丰盛。更重要的,对父亲而言,年夜饭代表了他作为一家之主的尊严。餐桌既是年终总结,也是成果发布,七个盘子八个碗是必须的,家里有升学的就聊升学,没有升学就聊平安,总之结论一定是“今年的生活比去年又好了些”。
○远在全国的年夜饭
很多时候,过年那天我都在拍摄。1992年,在无为县妇联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二十二位第一次去北京做保姆的女孩,从过完春节她们离家起开始跟拍,一直拍到她们进入北京、在家政服务中心找到第一份工作,拍到一年后的春节,她们又回到农村的家里。这部纪录片题为《远在北京的家》。摄制组是临时组建的 “草台班子”,拍摄都在业余时间完成,经费很有限,出差只能坐火车,还常常自己往里贴钱,有时候还要把设备科的人灌醉了偷出摄像机去拍。
1993年的春节,我们在无为县农村女孩的家里拍摄。三十晚上,无为人要煮红豆饭,做肉烧豆腐棍子,很香。但我们拍摄时间紧,没时间吃饭,也不能占老百姓便宜。摄制组的人盯着机器拍别人家团圆,自己抽空啃点儿方便面。那滋味!
《舌尖上的新年》也是这么拍出来的,2015年春节期间,我们没有一次能正常吃饭。久了,再不自在也习惯了。
○一起吃卤味,就是活着
2 0 0 9 年春节, 我负责《生者》栏目,拍地震后灾区人民的过年故事,所有导演分布在四川的十一个县。作为总导演,我在指导拍摄的同时,还要给大家做后勤保障。年二十九,我从成都出发,开车给导演们送吃的。一路到达汶川、茂县、萝卜寨、北川、都江堰,送的无非是方便面、火腿肠。送完补给回成都的路上,天快黑了,我突然意识到要过年了。给导演们送去的那些东西,平时还能凑合,年三十可不行。
第二天早上,我跟成都电视台的导演梁碧波、杨毅一起,先去菜市场,又去双流县,打包了芋儿鸡、烧肥肠、兔头、麻辣兔丁、鸭脑壳等冷菜。一路紧赶慢赶,从崇州到什邡的红白镇,晚上到江油,最后终于到达平武县的南坝镇;另外一组在青川拍摄点工作的同事那天也赶到南坝,我们和拍摄的那户人家一起过了个年。
三十晚上,两桌,我们这桌有主人家做的菜,他们那桌也有我带去的各种卤味。摄制组的人一边吃,一边拍他们过年。将近十二点的时候,我去给那家主人敬酒,电视机里主持人突然开始声情并茂地朗诵,那是零点倒计时,离新的一年只有十几秒了。他们家人呼啦啦站起来,要出去放鞭炮。
我突然想到,哎哟,我敬什么酒呢,又不是我过年,还得拍摄呢。一回头,我们那一桌早就没有一个人,都各就各位干活去了——两个组、三台机器,最远的已经到山上准备拍全景了。外面的机器在拍摄,为了防止穿帮我只能在屋里待着,陪着两桌残羹冷炙,听着院子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看那家人过了他们这一生中第一个防震棚里的新年,心里百感交集
过了十二点,镇子渐渐安静下来,路上没人,灯也都关了。我们的人拍完回来,都两点了。我说,要不咱再喝点,今天过年。大家都摆摆手,说不行不行,要睡觉,太累了。其实那天吃了什么,我完全不记得。
○用一场盛宴,作别记忆中的年
拍这个片子,食物不是最主要的,我们是想找到中国人和食物的关系。正是食物和享受食物的流程与方法造就了我们,西方有句名言,叫“食物成人”(We are what we eat),进一步来说,是“食俗成人”(We are how we eat)。人的味觉其实很奇怪,什么东西最好吃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人类会有一个普世价值,但美食没有。健康?营养?这些都不能成为判定美食的标准。
我有个朋友,口袋里永远装着花生,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找到借口吃几颗花生。要喝酒了,“哎,稍等,我喝酒过敏,吃点花生”;胃有点不舒服,吃点花生;晚上睡不着觉,吃点花生……花生对他来说是食物还是药物?或者是他最无私信任对象?这很奇妙。他对花生的依赖,其实也发生在每个人身上,只是在你身上,花生就变成了红薯糖、油炸糕、爸爸做的猪肉炖粉条、奶奶包的饺子……现代人活得太累、太畸形了,你需要相信,总有一种味道,像子宫一样,会无条件地接纳你。
现代化生活已经不需要看天时,不需要春节来传承经验、指导耕作,春节已经失去了历史意义。过去的春节是收获之后到下次开春忙碌之前这段时间的重要的庆祝活动,是农耕社会秩序的衍生和集中展现;现在的春节主题则是民工返乡、春运高潮、高速公路免费。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社会发展阶段来看,春节已经无用。我们今天纪念、展示中国的春节,是在向记忆里的春节味道致意。
本文摘自同名图书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6679036/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三):致我们回不去也留不住的乡愁

文:赵猪
一个人,对一种食物或是一种味道有执念,最大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好吃,而是因为记忆。而每个人记忆中,执念最深的那道食物,往往都来自家乡,来自家庭,因为那是我们回不去也留不住的乡愁。《舌尖上的新年》正是唤醒味觉记忆,慰藉乡愁的那一道良药。
北漂多年,仍然没有成为那个曾经信誓旦旦母亲承诺过的人,但是却渐渐学会了自理,自立,最简单的表现,就是摸索着,凭着舌尖与脑海里的记忆,一一把当年吃过许多,如今或许再难吃到的家乡菜,给摸索了出来。比如,我学会了做扣肉,家庭版,不敢下太重的油,就用平底锅,一面一面,文火慢慢的煎。当然煎不出好看的虎皮,更是因此煎坏了好几口锅,但是配上淘来的梅干菜,居然也像模像样,能唬着点没吃过正宗“梅菜扣肉”的朋友们。当然,我肯定做不到象片子里,离我家乡只有几百公里的广西桂林老伯的“松皮扣”那么色香味俱全,最多也就是聊慰一下思乡情,解脱一下馋透了的味蕾。
《舌尖上的新年》摆正名号就是《舌尖上的中国》大电影,一脉相承,只是多了个新年的主题,自然需要更多些年味和团圆的意思。从这一点上来说,重庆的腊肉,香港的盆菜,广东的烧鹅,山西的糖瓜,显然都各具代表性。只是非要我说的话,重庆那碗腊肉的团圆,广东烧鹅与咏春功夫的那点通感,显然最具新年的代表性。
稍微可惜一点的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在《舌尖上的新年》大电影里,编导们兼顾到的是中国几个周边省份,广东一地就有三处特色美食,但是中部省份,比如湖南、湖北、河南、河北等地,都没有推出自己的代表菜色。对于我这个湖南人来说,难免有点遗憾,因为只要一想到新年,我脑海里自然而然就已经浮现出好几道魂萦梦牵的美食来。但是也能理解,毕竟在电视版《舌尖上的中国》里,这几个省份的菜系大概都已经介绍得七七八八了,实在也得给其他省份的同胞们,留点空间不是?
如今的中国,依旧地大物博,只是四处迁徙奔忙的人们,早就开始渐渐淡忘家的味道,只留下奔忙之后,嘴里淡出鸟来时,对家乡菜的回忆。当然,对于餐饮业者而言,这显然也是个好机会,因为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把各地的名产特色,推广到全国各地,推广到外乡人,甚至外国人那里去。只是于他们而言,美食就只是一道美食,永远也不可能承载本地人对于家乡的思念,那一抹回不去也留不住的乡愁!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四):《舌尖》大电影:请问走多远才到唐人节

上大学时看《舌尖》,我的胃就曾遭受到一万点暴击;现在在影院看这部《舌尖》大电影,不仅胃里翻江倒海,而且还勾起了我对家的思念。看完之后蹲在厕所刷12306,看到所有回家的车票再次售罄,不禁失声痛哭,今年的年夜饭,恐怕又要在北京过了。
当初听说《舌尖》要拍电影,其实并没有太在意,因为我最初的感觉就是这部纪录片不管怎样改编,都没办法写成故事搬上银幕。没想到,创作者们却直接用纪录片这种题材,在没有任何预期的情况下,着实收货了不少惊喜。
纪录片登上大银幕,其实并不新鲜。从著名的《深海挑战》、《海豚湾》,到《迈克尔·杰克逊:就是这样》,《5月天诺亚方舟》,其实都是纪录片。不过这些影片,要么题材限制,要么制作有限,总是没有票房表现特别好的作品。
既然是纪录片原汁原味地呈现,那么对于电影的内容和结构大家应该都有了解。所以就先说说电影的配乐,为什么要先说配乐呢?因为实在是太好听了!创作团队除了用美食画面刺激你的眼球,还用特别有节奏感的音乐让你的身体产生奇妙的共鸣,以至于自己的胃都不自觉地和音乐一起交相呼应。阿鲲老师现场分享了《舌尖》的配乐,他举了个例子,说他们用的管乐,发声时要用腮吹,所以你听到这个声音就会直流口水。
虽然还是纪录片,但电影并不是将之前的镜头重新剪辑。
全新的4K摄像让画面有了质的飞跃,大特写让食材们以最优雅的姿态在银幕上演绎了从材料到美食的过程。从北国边疆,到西南山村,再到沿海渔家,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也是颇有欣赏价值。
重新编排的叙事段落,也让纪录片从50分钟变成90分钟有了可能。但是,支撑起电影90分钟的是故事,美食虽然丰富,但在拉伸近一倍之后,也难免显得单薄。看到60分钟以后,肚子早就打起了退堂鼓。银幕上的美食再也没办法转移我对胃的注意,这是唯一一次在影院有如此强烈生理反应的观影。
虽然后半段略显拖沓,但广东佛山武林聚餐那段,武术与烧鹅的相互剪辑,加上配乐营造的氛围,还是带起了后半程的小高潮。加上前半段制作糖瓜那段,我认为是电影里最好看的两部分。
在电影里,新年被充分地拉长了,然而生活中的新年却越来越短,年味也越来越淡。记忆中的新年,从腊月到正月。持续一个月左右。从祭灶,到炸丸子、炸豆腐、蒸包子、蒸馒头、蒸枣糕。现在,过年只剩下了三十儿晚上的一顿饺子。而且,还不一定能赶得上。7天假期让本来就局促的新年变得像打仗一样,还没感受到团圆的幸福,就要匆匆买票离开。小时候围着锅台看妈妈做饭,盼着长大以后带着妻子和孩子能和父母一起做饭,一起过年,现在只能在银幕上看着老人们做好一桌年夜饭等待儿女归来。
电影的结尾,祖国各地的人们在镜头前送上了自己特有的祝福。这种典型的春晚结尾,还是不争气地看哭了。我也依稀记得小时候妈妈带我祭灶时,也说过银幕上人们的话,但最终还是没想起来。
其实,新年哪里只有吃吃吃呢?我们还有串亲戚、祭祖坟、逛庙会、放烟花。但对于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耕民族而言,“吃”无疑是所有节日的核心,象征着团聚、祈福、传承等一切美好。而现在,随着西洋节日的传入,网络节日的兴起,单身狗的节日成了买买买,情侣们的所有节日则成了情人节。那么,请问究竟要走多远,我们才能找回唐人节呢?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五):《美食不是万能的,记录片定义更不能亵渎》

作为一部以“过年美食”为主题的纪录影片,片中出现的团圆情节和家族传承观念在大量的美食特写镜头堆砌下,变得索然无味。
如果从创作者角度分析,似乎影片自始至终都透露着一种对于“美食寄托情感”的含蓄表达。但是在整片89分钟时间里,天南海北的24道美食几乎占据了影片中所有的时段,上百个微观特写镜头加上快速的叠加剪切,难免使人有些眼花缭乱,更难谈对于影片“情怀”层面的理解和感受。
摄影的技术问题比较明显:
动态镜头的使用,景别过紧,
静态镜头的使用,焦点过薄,
大屏幕下过紧的动态特写加上过薄的焦点游移,很难形容是一种视觉享受,更多的想必是让人眼花缭乱。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六):传承千年的饮食文化

依然是纪录片的形式,不过这次是作为电影出现。老少咸宜的片子,充斥着浓浓的年味儿,在小年的前一天看特别有感觉。中国对节日的重视似乎都体现在食物上,而全国各地的饮食文化都各有千秋,北方的简单大气,南方的细腻精致。从制作过程到成果,都如艺术一般,私以为只有全家老少都聚集在一起,充满仪式感地完成一桌年夜饭,才像是过年的样子。过年的氛围逐渐淡化,但年夜饭的习俗仍然保留着。影片概括了各地不同的美食,但我深知这只是中华饮食文化的冰山一角。虽然对饮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却从未尝试过做菜,那么就从今年的年夜饭开始学习吧(*^ω^*) 片尾还播放了影片的拍摄过程,也算是略微科普了美食纪录片的制作流程。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七):最难摆脱的,是家乡的味道

他们都说我生活成了一个法国人。整天吃的很法式。因为我懒,法式简单,面包沙拉奶酪。我好像真的已经习惯这种饮食,天天在不断靠近,还乐此不疲。而且不喜欢火锅烧烤的我,似乎并不想念天朝的食物。
舌尖上的新年,在这马上过年,进入腊八后的现在,在短短一个多小时内,把我的身心,完全拉回了故土。我开始想念我的新年,想念我味蕾喜欢的那些食物。而我,在这里,却,束手无策。
我想起了大姨他们,传统手艺了得,却是没怎么走出那个方正的地方。而我,虽然走了更大的圆圈,却不能满足自己最基础的食欲。
想想,谁都在自己的领域专业着。烹饪是最神奇的反应,要控制好各种量,才能达到最完美的口味。我们做各行各业也是一样,都在熟悉自己领域最细小又很重要的分子。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学会这些,凝聚家人和温暖的,手艺。让自己能做的,比想念,更多一点。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八):《舌尖上的新年》: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


 
 文/田金双
 
佛法有云:“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追逐五欲六尘,体会“色声香味触法”。借用民间的老话说就是:食色生香!
由陈晓卿担任艺术总监,陈磊、邓洁、李勇执导的纪录电影《舌尖上的新年》很有情调地调情,不经意间触及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情绪,或者说思乡情怀。
过年的时候,别人在吃什么?现在,这个问题有答案了。由《舌尖上的中国》原班人马,中国国家地理团队原创的《舌尖上的新年》历时两年,历经30多个省份拍摄。可以说,该片是一部与中国传统文化、美食文化和“年”文化有关的美食地图,让你在“年味儿”中恶狠狠地在心尖上体验一把酸甜苦辣。
相比《舌尖上的中国》,这部《舌尖上的新年》是一部关于“重回时间”、“寻找年味儿”的纪录片,该片透过中国广袤大地上奇绝的年货食物,串接一个个新年故事,展示东方的文化习俗,用鲜活的镜头语言保存一部民族生活史和文化档案,带观众重寻旧日的习俗和年味儿。
往大了说,纪录电影《舌尖上的新年》 说的是美食,讲的是文化,说的是民俗,讲的是怀旧。往小了说,该片声色香味俱佳,真的很有年味儿。
 
我不知道,一个午夜静静地蜗居在陋室中爬格子大口大口吞食馒头的瘦男人,和一介酒意微醉莽汉武夫究竟有什么分别?如你所知,中国人历来看人下菜碟,过分强调“分别心”。但就《舌尖上的新年》这个纪录电影名字背后的中国美学精神和诗意语境来看,可以说,未及出招,输赢已成定局。换言之,这部电影成功之道显然是不失时机地借助“年味儿”成功地打动了所有中国人的五欲六尘。
 
不是吗?舌尖辅以新年佐料,几个感性或严肃词汇的性感叠加,创作团队用自己的光影世界和民间美食文化不经意地让我们体验到一次声香色味文化之旅。这种性感的镜头和精神表达,就像看资深食客翻看沈宏非的食美专栏,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委实一个“爽”了得!
 
纵深分析,《舌尖上的新年》吸晴是一种必然。毕竟,中国是一个“民以食为天”的文化大国,不管从李白等文人墨客酒意诗性的美食篇,还是刘备曹操青梅煮酒背后的莫测风云,不管是鱼肉乡里横行天下的“霸王餐”,还是饥鸿遍野的草根和观音土,抑或江南水乡温文尔雅的美食……大都离不开一个“吃货”,大都脱不过一个“吃”字!
 
也许只有吃,才能将中国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而就《舌尖上的新年》这部纪录电影的风格来看,现代独白和不动声色的叙述中不乏古典美学的味道,自然景观、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皆有猎涉。只不过,相比《活着》等民生影片,这部纪录片拍得显然有些过于唯美,过于理想化,给我们构建了一个乌托邦式、陶渊明田园式的美好中国。其实从远古洪荒到唐宋元明清再到当下,在中国,美食文化永远是一场可怕的战争,从官场上的大吃二喝到小弄堂里平民式的油条,从毒大米到地沟油,目光过后,触目惊心。不过,也正因为这种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之大,也让《舌尖上的新年》看起来很美,看上去更美,很思乡很怀旧,不经意地打动每个中国人的内心世界。
 
俗话有云,革命就是请客吃饭,相比此语,我觉得《舌尖上的新年》其实描绘的是古典的中国,田园的中国,哀民生之多艰,美食也便成了一个美丽的信仰和精神传说。之所谓,六根追逐五欲六尘,“眼耳鼻舌身意”皆有影射。
 
由是,如果说展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美食文化和“年味儿”的《舌尖上的新年》这部影片成功的话,成功的关键则是借助“年味儿”和美食“富有情调的调情”,让每个“中国吃货”或“不是吃货的吃货”都性感地从中看到自己或经历。
 
这就是整个中国美食的真相。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饕殄盛宴,食欲大开。你所不知道的过年味道,立刻揭晓!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九):凡尘众生与天地神灵沟通的最朴素的通道

“食物,永远是凡尘众生与天地神灵沟通的最朴素最直接的通道。”看《舌尖上的新年》看到这一句的时候泪流满面。

这些制作工艺复杂的食物承载着劳动人民智慧和祈愿,也带着中国人对时光流转的感知,从农耕文明一路走来,也终将在我们的视野里越走越远。

我们觉得年味越来越淡,因为科技可以把那些繁复的,遥远的,寄托在时间里期盼和思念用简单高效的方式完成。我们这一代不再愿意祭祀,觉得那些仪式是封建落后。可是这些祭祀从本质上是人类人们对自然对祖先对神明的敬畏与对往后岁月的祈福。

人心中,如果没有敬畏,只有对钱权名利的欲念,我们的文明会驶向何方。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十):食物的故事

看过前两季,所以知道有电影时,也特别期待,不得不说每次看除了让人流口水之外,还有新感受。
       饮食,表面上是一道道食材组合成的菜,供你裹腹,免受饥饿之苦,其次才是满足味蕾的愉悦,可是它另一方面代表的是一种文化,饮食的这种文化代表着人内心深处的记忆,它们像烙印一样跟随你一辈子
食物的记忆能让颠沛流离的人落地生根,不只《世说新语》中有张季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的莼鲈之思,就连匈奴人退走漠北,也是悲叹“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一食一色,草原民族都看到如此透彻。
       苏东坡算是吃货的鼻祖,除去东坡肉之外,还有许多诗词更是不吝对美食的描写。《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赋》。陆游在《老学庵笔记》里用一包栗子而引故国之思山河之恨,而至于悲慨挥泪。可是,更多的时候食材是普通的,食材背后的故事,更是普通的。而《舌尖上的》这一系列就是抓住了这种普通的美,抓住了普通的食材,抓住了一个个食材背后真实的中国人的故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