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艺术家》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艺术家》的观后感10篇

2017-12-02 21:19: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艺术家》的观后感10篇

  《艺术家》是一部由米歇尔·阿扎纳维西于斯执导,让·杜雅尔丹 / 贝热尼丝·贝乔 / 约翰·古德曼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艺术家》观后感(一):女演员,管家,狗

一开始我很疑惑,为什么都到2011年了,还会有黑白默片电影出现,看了之后才知道,这部电影就是在吐槽这件事……
男主角是著名默片演员,随着有声电影的普及,男主角变得慢慢衰落,没有演出,拍的电影没人看,连张嘴都听不到声音了。股市大跌让他倾家荡产,变卖家产,连管家也付不起工资,然而他还那么善良。他已经脱离了时代,现在是该把舞台让给年轻人和有声电影了。
像南海十三郎,真是搞艺术的人反而落魄,疯狂,濒死。
让管家离开了他,在他醉酒出现幻觉的时候,是管家把他带回去的。
在发现影子也离开他,烧掉胶片的时候,是狗救了他。
被救出的男主角,还抱着那个和女主角一起演出的胶片,男主角被女演员带回去,发现自己拍卖的东西,还被她收藏着,他还是选择离开。
然而路上的人都在说话,他们张口闭口,却没有默片字幕出现,看样子时代真的过去了,默片已经死了……
男主角拿出枪,塞进口中,狗不停地咬着他的裤脚,女主角也开着车,两边不停地切换,让人心提到嗓子眼。此时BANG的一声(其实是默片字幕),我还真觉得男主和默片一起死亡了,然后THE END,结果被导演玩了(也算是默片的一种诱导玩法),撞的是女演员的车,她来到他前面。他们笑着相拥,再也没有死亡。
最后男主放下了一切,这个默片最后出现了声音。
男主没有死亡。
默片也没有死亡。
就像我们现在看的《艺术家》。
ps:上次哭得这么惨的还是《第六感》

  《艺术家》观后感(二):致敬默片 ——关于《艺术家》

     记得初看《艺术家》是在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影片结束的时候正好日落,当时我只觉得自己的心突然变得很拥挤,男主角乔治在新旧交替中的自我挣扎、女主角佩比的青春活力、小狗的聪明可爱都让人难忘,但在我心里留下最为深重的印记的,却是一种强烈的失落感,尽管《艺术家》是以喜剧结尾的。今夜再看《艺术家》,虽然我的理性更多了些,但仍觉得这部伪默片信息量过大,失落感依旧的我一时不知从何写起。
     其实电影的剧情是略显俗套的——当红演员在时代交替中事业逐渐走下坡路同时人生也走向自我的挣扎和灭亡,年轻演员顺时代潮流而上,最后老演员在年轻演员的帮助下走出泥潭重获新生。但想到这是用默片的形式来表现的,我便也不难理解剧情简单的原因——默片自身的局限性不允许过于复杂的情节。
     情节的简单无法掩盖它自身的光芒,因为它,我好好体验了一番“良苦用心”的含义。
     情节设置上,不难看到向经典影片的致敬,比如金凯利边唱《雨中曲》边跳舞的《雨中曲》,同样是无声与有声的挣扎,《雨中曲》画面色彩鲜艳,站在有声的角度来思考,而《艺术家》则是站在无声的角度来思考;比如影片最后有众人嘲笑主角的镜头的《最卑贱的人》,在《艺术家》中,沉默的乔治被两张大嘴夹击,这与《最卑贱的人》中一张张嘲笑的面孔如出一辙,虽无声,却让我们感受到在一片嘲笑指责中的压力与痛苦;比如那只聪明伶俐的小狗和《丁丁历险记》中的白雪有得一比;还有在我看来最为经典的致敬,导演通过早餐时乔治和他妻子两人表情的不同穿插着女主角佩比在演员表上的位置不断上升来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乔治和他妻子的关系不断恶化,同时佩比的事业逐步走向辉煌。这一过程不过几分钟却非常有内容,这恰与《公民凯恩》中凯恩夫妇俩在早餐时谈话内容由表达爱意到互相看不顺眼最后无言以对的情节相仿。在这一段中,我还看到了《艺术家》导演的一点小心思,那就是乔治妻子后面有分别代表了乔治和他妻子的人物雕像,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挨在一起的两个雕像隔得越来越远最后只剩乔治妻子的雕像,这着实让我印象深刻。
     除了向经典的致敬,还有《艺术家》自己的亮点,难忘有声时代悄悄来临时乔治做的那个梦:生活中所有的声音都被清晰地听到了,唯独乔治自己开口也不能说话了,最后羽毛缓缓飘落在地上发出的那一声巨响堪称神来之笔。这一声巨响是砸在乔治和我们每一个人心里的,它残忍地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还有一个场景,那是春风得意的佩比站在楼梯上,落寞的乔治站在楼梯下,两人对话,乔治仿佛还是那个大明星而佩比好像也还是初涉影坛的新人,可是什么都变了。我想那是我失落的原因之一,我常觉得在人生中许多的悲哀中,壮士暮年、美人迟暮是最让人感到悲哀的。我想乔治就属于这样一种悲哀,不是他到了老年,而是他所热爱的默片事业似乎正在被时光淘汰,走向暮年。
     布景道具上,观众观影的有交响乐团的剧院显示了那个时代电影不如现在这般平民,《Variety》杂志、金融危机更是直接表明了那个时代离我们有多远,特别是对《variety》杂志的还原,使影片二三十年代的时代感很强。
     至于演员演技,喜剧演员出身的让•杜雅尔丹演技没话说,尤其在更加考验演技的无声片中,他的肢体语言和神态表情都发挥得很好,他站在楼梯下抬头看佩比时表情的微妙变化非常精妙(演员本身脸是比较大的,但黑白片很好地修饰了他的脸,这也是黑白片的魔力所在吧);但我认为女主角表演稍显夸张。
     影片以乔治的沉浮为主线,但乔治的感情线也同样可圈可点。在我看来,离开乔治的妻子可能爱他但未见得懂他,我看到她对乔治发火后又后悔地掩面,可是最后还是转身离开了,这两个动作里,前者是爱后者是不留恋。佩比则称得上是乔治的知音爱人,他们都是对演艺事业无比热爱的人,有很多关于他们的戏戳中我的泪点,特别是坐在车里的佩比看着乔治走过大街时,失神的乔治险被车撞,佩比在车里默默留下了眼泪,而此时,大街上的影院正在上映《lonely star》,我想这就是真爱
     还是继续说说我的失落感吧,在乔治和佩比背对背吃饭的那场戏中失落感发挥得淋漓尽致,佩比对着记者们说老人该为新人让道了,乔治坐着听了很久,此时画面中左边是沉默不语右边是谈笑风生,左边是近乎静止右边是摇曳生姿,接着乔治终于站起身来——“为新人让道”,然后衣着光鲜的佩比陷入无比尴尬的境地。当光彩不再,任何人恐怕都会被失落淹没,乔治自己拍摄的《爱之泪》中男主角陷入泥沙而亡,这恰如他的心境——陷入泥沙,不能自拔
     还有佩比在雨夜拜访乔治的时候,佩比想解释想鼓励,可乔治不想再多听她说,最后把她“撵”走了,坐在汽车里的佩比流下的那一滴滴眼泪我想就叫做“懂你”,最后《爱之泪》的海报在雨中被一次次踩踏,每一脚可能早就在乔治心里踏过无数次,揉碎了他所剩无几的骄傲。然而他始终是骄傲的,他典当了西服换钱,会与典当行老板讨价还价却不忘临走留下小费。
     可惜时代不会为任何人停留,乔治的骄傲属于默片的年代,当大火将胶片付之一炬,骄傲也只剩下残渣。当他和佩比重新站在一起跳起踢踏时,一切关于默片的回忆就真的只能是回忆了。当现在进行时变成一般过去时甚至是过去完成时,谁人不失落不心痛呢?
     致敬默片年代的人,“艺术家”这个名字高过“演员”或者“艺人”,通过乔治、佩比,我看到了真正把电影和生活融在一起的人,反观现在的演艺圈,可能《艺术家》更是向相比当今而更为纯洁的表演和艺术致敬;致敬默片年代,这是电影前进过程中培植的一朵安静的奇葩,可能它和有声片相比有着各种各样的不足,但毕竟它带给过无数人无数感动,但毕竟,此时无声胜有声。

  《艺术家》观后感(三):无声的电影才凸显了字幕的力量

在影片的最后听到了 Jean Dujardin 的声音 他属于神秘充满魅力的类型
女主角 Bérénice Bejo 很美 出生于阿根廷的法国女演员 原来是导演的妻子
娇俏 用来形容她再合适不过了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被片子后半部分的几幕感动到
尤其是 当Jean Dujardin 拿枪放进口中 眼中含泪激动绝望地抽搐着 小狗不断地跳蹭阻止他
镜头在狗和主人还有拼死驱车赶来的女主角间来回切换 瞬间屏幕换成了黑色字幕
硕大的“Bang!嘣!”让人相当揪心啊 眼泪都要喷出来了
结果结果结果! 竟然没有开枪 男女主角相见后 情绪很自然地变成了欣喜
这个地方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 但是 这里是片中字幕切换最频繁的地方
男女主角此处的每一句对白 都很耐人寻味 让人感动
我将这段反复地看了几遍 并将对白保存了下来
最后 George Valentin 和 Peppy 一起踢踏舞的那段 终于让剧情再次明朗欢快了
也让人想起两人最初碰面的两次 也是缘于轻松愉快的踢踏舞
还有在楼梯上碰面的场景 George Valentin 其实心情已经复杂凌乱
天使般的 Peppy 并未察觉 一小段欢快的踢踏舞 又让 George Valentin 开怀一笑了
影片用默片的形式讲述了发生在默片时代向有声电影时代转化过程的故事,所有细节用力求做
惟妙惟肖,借此向好莱坞电影致敬。很喜欢

  《艺术家》观后感(四):很惊艳的一部电影

    最近在看好莱坞获奖影片,就在网上从时间最近的一部搜着往前几年的看,搜到这部《艺术家》的时候,我刚开始是拒绝的...,首先他的海报像是一部黑白电影,另外看介绍居然是一部默片,说真的我真的不喜欢老旧的东西,即使是多么经典的爱情电影也会对它的兴趣大打折扣。
    再三纠结还是点开看了,刚开始我还是觉得这部片子或许是采用倒叙或者什么的手法,刚开始是默片,后面就会变为有声,没有想到就这么呆着疑问被角色带进了那个时代。
    我看到了在一个时代更换时刻,有些人被推到浪潮顶端的欣然,也看到了被淹没在浪花中的旧人的悲哀。我为男主流泪并感受着他的生活落差的落寞,也感受着女主的朝气与希望,他们的反差更让人感叹时间、空间和人生的规律。
   后面就已经习惯了没有声音的形式,觉得这样也很好,仿佛对白会破坏了这样的气氛。真的很神奇,虽没有声却体会着故事的曲折前行。
    情节ok,形式新颖,无声胜有声的一部影片。
    

  《艺术家》观后感(五):存在就有道理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许许多多的新事物应运而生应时代而生,对一些人来说那是机会是机遇,是一个可以走在时代前段的新大道,而对于某些人来说是打击是对他的否定,但是任何事物存在就有它的道理。
       电影的故事很简单,默片到有声的一个转变,曾经的人见人爱的明星,现在坠落凡尘,自己既不认可这种改变自己也不适应这种改变,渐渐的被这个时代这个行业所淘汰和遗忘,自己也再找不到人生的目的和乐趣,甚至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好在曾经他红极一时的时候,帮助过的一个小演员,现在在有声电影界冉冉升起,成为一个万千宠爱一身的明星主动帮助了他,期间两个人还有暧昧的感情。对于他们两个人的感情个人觉得很没有必要,好像男人女人之间只能通过这种暧昧来找关系了,如果处理成为一种艺术的传承或者更好一些,开始是男人对女人的鼓励提携和帮助,之后是女人的感激感恩,通过艺术的形式感化男人,重新让他找回自我。而本片只是因为两人之间的暧昧而已,让《艺术家》这个题目都有一点淡化了。
       其实电影就是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适应时代才能生存下去。我个人更多的想法是,不管新的变革怎么新鲜特殊,总是在以往的基础上面发展而来,没有上一辈人的努力和奉献,就没有新一辈人的崭露头角。所以即使我们赶不上时代,也没有必要妄自菲薄甚至自轻自贱。
      正如现在电影面临新的变革一样,有的导演还在追求胶片的质感和情怀,而有的导演已经在数字摄影上面取得新的突破和成就,给观影世界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新的尝试。这里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只是个人的一个选择而已。

  《艺术家》观后感(六):重温默片的伟大

作为第8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因为作为一部从默片转向有声的电影,能拿到最佳影片一定少不了老一代好莱坞的感情票,而且这一届有点球成金和午夜巴黎 ,都是我心目中的五星电影;即使是单论感情牌,也有雨果来兜底。但是看完该片后,不得不承认的确有夺冠实力。

所有主配角的演技都十分出彩到位,没有台词的时候特别需要演员的演技托衬。导演需要调动观影者情感时主要靠歌舞的编排和音乐,否则单靠演员无法创造戏剧冲突。从这个角度来看,默片时代和现在对所有从业者的技能要求有很大差别,即使用的是一样的工具。艺术家能够在这个年代将复古的技巧在整个团队展现出来,是很不容易的。

借由此片也可以缅怀一下默片时代,因为我们大多数人此生都不会再去多看默片了,勿论当年多么伟大。

  《艺术家》观后感(七):《艺术家》: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一个怀揣明星梦想的无名小卒女演员佩比经过当红男星乔治的提携在演艺圈如鱼得水片约不段,与此同时,有声时代与无声时代的交替过程让乔治呲之以鼻大加讽刺,而抓住机遇的佩比一夜成名瞬间腰缠万贯光彩夺目。与时代潮流渐行渐远的乔治也终于被世人遗弃,落得个孤苦度日和变卖家产维持生计的悲惨下场,由巅峰跌落谷底的巨大落差唯有自杀成为仅有的出路。当佩比再次出手相救,在挽救乔治生命的同时,也重新开启了乔治对演绎事业的崇高热情,从而谱写出一曲感人至深的表演艺术家重生脱变的完美过程。
影片最大特色在于以黑白默片的形式,在让观众重温故情的同时也重新认识到真情至感永远是不变灵药的真谛。无论是有声还是无声,细腻的情感永远是不变的真理。特别是当大家都处在水深火热艰难度日的国际形势当中,坐在一起追忆往昔怀念当年,此情此感尤其动人心弦倍受感动,得到一众热捧也就不足为奇。
向好莱坞致敬的法国投资并以国际阵容亮相的此片在奥斯卡大获全胜,甚至可以把此片称为是专为奥斯卡量身定做的状元。设想如果此片未曾获得奥斯卡,可能很多人根本不屑一顾,就算在当下获得大奖的情况之下,还会有众多观众群体不明就里,或者根本无法把影片完整的欣赏下来。为何要在3D大片纷飞的年代让一部毫无特色的文艺小片获此殊荣,实在是让整日陶醉在浮躁与喧闹的人群想破头颅也不得其解,而这偏偏正是此片的最大魅力所在。

  《艺术家》观后感(八):《艺术家》:无言的邂逅和重逢

爱上《艺术家》,纯属一场无言的邂逅,我相信你也会和我一样,在去影院前对这部电影充满了不屑和怀疑,黑白片?默片?在3D/IMAX视效都无法再满足观众口味的年代,一部黑白默片又将如何圈住影迷们的钱包和心呢?
然而恰好是怀着这样的心态,我在大银幕前看它看到流泪欢笑,大声鼓掌。
《艺术家》是一部纯粹的银幕电影,并非炫耀,可只有在影院里看到银幕上的这段光影,才能细品它的每一分美丽,才能在怀着一份怀疑和忐忑的心情去观影之后,深深地被这样纯粹的一个故事打动。它就像一位久违了的挚友,穿过时间带来问候,轻易击中我的心房。
这是一部聪明的电影,它拿起了“黑白”“默片”的噱头,却也拿起了票房失利的风险。在法国本土,正是因为电影宣传的失利,加上“黑白”“默片”字样给人留下的复古印象,票房未达预期,片方只好决定凭借奥斯卡提名的风头,在奥斯卡颁奖后再入影院重映,试图收回一些散落的票房。而在其他国家,它也很难叩响影院的大门,譬如笔者所在的荷兰,艺术院线的上映也不过寥寥数周,普通院线也仅因为奥斯卡该片的提名,才迟迟跟上了上映的脚步。而在美国,《艺术家》摘得金球奖,虽是目前奥斯卡的第一大热门,但目前美国人似乎尚未买法国人的账,影片在近七百家影院扩大展映,票房却低得让人匪夷所思,根据北美票房统计机构分析,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还是因为它是一部默片。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苛责电影玩弄噱头的评论人,是否也看到这部电影为此付出的代价呢?现今电影业的利益驱动如此之大,又有多少导演还有再兴默片的魄力?能保证黑白默片会讨喜观众呢?而实际上,若不是这位法国商业电影奇材曾经在2006年的时候凭借着杂糅拼贴讽刺复古版007的《OSS117:开罗谍影》创造了当年的票房奇迹,他或许也没这样的胆量再把时间推前数十年,叫板黑白默片。
而即便是这样,电影又恰好落入了人们诟病的另外一个议题:如果电影要还原默片,却为何没了默片的神韵?
我想是观者的心态不同吧,《艺术家》的立足点很讨巧,可正是因为太讨巧,观者的解读也会不尽相同。许多人把《艺术家》看做一场默片的复兴,认为《艺术家》是要对默片进行一次礼赞,并还原曾经的默片时代的遗风。然而事实上,《艺术家》的初衷其实并不尽然如此。人们过分解读了《艺术家》作为电影所应承载的艺术价值,却忽视了电影的娱乐价值。《艺术家》从一开始就并未打算百分之百地还原默片时代的元素,更多地,却是通过暗喻和明喻,对曾经的默片和有声片的交接时代,轻松地回顾和揶揄。从开场便设定的“说话”一词的双关运用,到后来有声电影的介入和兴盛,甚至是电影中那滑稽的“砰”的一声,电影都可谓无时不刻在轻松伶俐地提醒着观众:默片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默片的艺术的价值却永远存在着,正如电影中乔治•瓦伦丁这位大艺术家一样,历经时间洗礼才华依然不减。灵巧的构思和智慧的“对白”,《艺术家》也用本身烙上的“黑白默片”字样,和电影中的剧情如出一辙地证明:艺术并不存在过时一说,这恐怕才是《艺术家》内里的本真。
若是研究《艺术家》是否百分之百还原了默片时代,去死抠技术的瑕疵,争议女主的眉目,慨叹复制的粗劣,观者恐怕真正落入了电影里那位大艺术家的境地:过分执着于那个年代,执着于“默片”二字的分量,却忽视了电影作为艺术载体的发展历程,二十一世纪的电影技术和当年的默片技术岂可同日而语,电影也不过是艺术的载体,从曾经的黑白映画,到现在的真人捕捉,电影仍旧是电影,仍旧是我们在银幕前放下忧愁,随之神往的时光机。
与其说《艺术家》是对默片艺术的讴歌礼赞,不如说它是一场我们和默片的邂逅和重逢。它说的是爱情,是乔治为佩皮点上的一颗痣,是佩皮在车里看到孤独的乔治流下的一滴泪,是乔治在大火中死死抱着不松手的,那么一段美丽的邂逅光影。

  《艺术家》观后感(九):寂静无声的艺术品

在色彩绚丽、声音多样甚至已经恨不得拉到观众眼球前表演的大银幕上来一段无声的黑白影像,如果没有足够吸引人的故事和完美的表演是任何疯狂电影人都无法设想出来的事情。法国人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很冷静的通过向默片时代的好莱坞致敬的方式创造出了这样一件艺术品。在外界不断的鉴赏和把玩后,这件艺术品愈加的显示其传世经典的地位。
这段黑白故事不例外的讲述了一段爱情故事,就像剧中佩皮•米勒参演的那些有声电影不外乎都是男女主角拥抱在一起的爱情故事却依然能让现场观众每每叫好一样,爱情故事一直是大银幕上发育最早成长最成功的影片类型。就是这样一个简单到只用环境落差做为戏剧冲突、只依靠双方长久以来的心有所属就能终成眷侣的爱情故事,在导演巧妙致敬电影发展的故事安排下,跌宕起伏略加感动的展现了出来。这样简单纯粹的、从头到尾听不到男女主人公山盟海誓的甜言蜜语的爱情故事,还原了爱情电影最初的本质。乔治•瓦伦丁和佩皮•米勒用不着太多表白,眉宇眼神之间,爱意就已浓厚。一卷他舍不得烧的她演的胶片带,一颗她舍不得擦的他点的朱砂痣,足以表明所有。
当影片放弃了语言表达,演员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就承担了所有重任。在这样一个出色的默片中,对演员的要求也颇高,上到男女主角,下到周围龙套角色,甚至连小狗的表演都得是堪称一绝的。让•杜雅尔丹和贝热尼丝•贝乔和狗狗们自然都达到了这个要求,让•杜雅尔丹的外形和大笑时大开大合的嘴角天生切合默片时代演员明星范;贝乔在自己手套在瓦伦丁的大衣袖里抚摸自己佯装和瓦伦丁拥抱时的表现简直神了;而狗狗不论是真的热爱演戏还是受香肠诱惑都无法撼动它超出狗众的演技。
这些强大演技派的演员的支撑下让抛开台词叙事成为可能,在这样的影片中出现台词都觉得是多余的。影片只将少量的能够引起剧情冲突的关键台词出单独一帧画面,这样既在形式上模仿了默片影片模式也为导演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导演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充分利用字幕台词的效果,在剧中有一段出色的设计:当瓦伦丁口含左轮准备饮弹自杀的时候米勒正不熟练的开车赶来,突然一帧“BANG!”的字幕出现,惯性以为是瓦伦丁开枪自杀了而实际却是米勒车撞树上了。这种双关的效果,声音是无法表达的。而且影片也并不会因为台词的缺失而简化剧情的复杂度,瓦伦丁由默片巨星不断的衰败,经历了家产拍卖、纵火焚烧自己的影片、发现米勒一直暗中相助的真相,一系列的故事转折都很成功。在基本的故事叙述上影片就已经很完美了。
导演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的艺术化的表现手法也在影片出色不少,比如瓦伦丁无法接受老板有声电影的提议决定离开,下楼时遇上了公司新捧的米勒,米勒站在瓦伦丁的上一个台阶上,这是很有象征意味的场景,两个人的发展前进也在预示中。而瓦伦丁单干拍摄了一部丛林历险默片上映档期遇上了米勒主演的有声电影,为了表现瓦伦丁的影院冷落的惨败,导演恰好设计了瓦伦丁拍摄的影片以瓦伦丁饰演的角色被流沙吞噬并打上“THE END”,这正好是瓦伦丁现实失败的写照。而此类手法在向电影致敬上更是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默片时代声音的缺失是条件的限制,立体时代声音的缺失则是致敬的怀旧。如果影片只是简单的借用黑白默片的形式来怀旧和致敬的话未免显得矫情,影片讲述的这段跌宕感人的爱情故事在形式上确实适合用默片来表现,而散落在剧情中的那些暗示电影发展的桥段,则让全片致敬的效果诚意十足。影片借用坚持拍默片的老演员和尝试有声电影的新演员的交替展示了电影的发展历程,瓦伦丁的巨星没落和米勒的新星升起暗示了黑白默片的没落和有声电影的崛起。有声电影在表述上更为丰富,它的出现是电影历史的进步,这进步无法逆转。瓦伦丁坚守作为艺术家的所谓情操,坚持拍摄默片。即使影片的很多段落都在强迫瓦伦丁开口说话,甚至影片开篇时上映的瓦伦丁主演默片中坏人也在逼迫他说话。万物皆有声音,羽毛落地声也轰然。瓦伦丁坚持拍默片似乎让人无法理解,其实这种坚守就像老一代导演们无法适应数字拍摄还在坚持使用柯达胶圈进行胶片拍摄一样,没有必然的无法接受的原因,只是那是他们进行了大半辈子的艺术创作形式,无法简单丢弃。
导演虽然带着怀旧的心态拍摄了这样一部出色的默片,但他的态度却很明确,在影片的结尾加上了声音。也许瓦伦丁没有向有声电影妥协,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已经接受了辉煌的有声时代的到来。

  《艺术家》观后感(十):艺术家:因为在流行之后,所以标榜怀旧

如果这是部默片的话,搁在默片时代该是多么平庸的一部戏啊。但是,他却在84届奥斯卡上获得了5项大奖,想起了韩寒说的,时尚之前的人时尚,时尚之后的人时尚,时尚的人最不时尚。
我觉得这就是艺术家获奖的最大原因。评委们都忙不迭的想标榜自己的品味与怀旧吗?
剧情很狗血,结局更狗血,如果“彭”的一声之后,George真的挂了,这部影片也许会多点意义,比如,长江后浪推前浪,把前浪拍在沙滩上的才是真的史实。
演员的功力不可谓不好,但是,貌似随便拉出一部默片时代的电影,演员都有着这样的演技。
最感人的反倒是Georg点燃交卷失火后,小狗救他的情节。就像警官说的,要我说啊,他欠他的狗一条命。
PS:女主爱上男主真的是有些莫名其妙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