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悲惨世界》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悲惨世界》的影评10篇

2017-12-06 22:56:4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悲惨世界》的影评10篇

  《悲惨世界》是一部由汤姆·霍珀执导,休·杰克曼 / 罗素·克劳 / 安妮·海瑟薇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音乐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悲惨世界》影评(一):唯有爱人者,得睹上帝颜。

  刚刚考完物理学的我,风雪中夜归,耳边放着电影原声。当听到沙威浑厚的独白“there,out in the darkness......fallen from grace..."时,心头不禁一颤,中午看到的一切,爱与宽容的力量霎时侵占了心灵。感慨道人性伟大,于是加快脚步赶回宿舍,抛开明天最后一堂管理学考试,记录下当下的感怀。

  很惭愧,原著尚未拜读,不知道电影将其诠释地如何。既然没有对比,那就主观地谈谈认识吧。第一次看音乐剧形式的电影,感觉果然唱的比说的好听。感情更充沛,代替了背景音乐营造气氛的作用,虽然旋律单一,但任然荡气回肠。雄浑的咏唱加上认真的表演,很容易把人带入场景。即使观影过后再听电影原声,仍然会被那几句"look down...look down...""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singing the song of angry man..."带来的强烈的画面感深深震撼。毫不夸张地说,这部电影让我爱上了音乐剧这样一种形式。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亲自现场体验,体验音乐与故事扑面而来

  电影的主题,无外乎爱、正义、革命、责任、宽容,这几个母话题,但《悲惨世界》之所以伟大,原因在于,最深的悲剧是善与善的冲突。冉阿让与沙威之间善意与正义、赎罪与不饶恕、宽恕与内疚、革命与守旧,重重矛盾通过吟咏的方式从内心或流淌、或迸发,或紧张或悠长,或轻抚心弦或撞击心磐,欲罢不能。冉阿让改过自新重新做人、遍布善心,自然是代表光明,然而沙威恪守他的职责,有点固执有点偏激地捍卫正义,自然也不是黑暗。而这两者之间发生了冲突,便成了悲剧。这是真正的悲剧,是高贵的冲突,想到了死守凉山的易先、不疯魔不成活的蝶衣,以及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我想这是人类人性深处的共通点吧,以至于超越时空界限,震撼世上人。

  先说说冉阿让。冉阿让无疑是文学的星空上最闪亮的一颗,其形象饱满、复杂,既来源于内心的斗争,亦在于社会的逼迫。一个被压迫的穷苦低层人,被逼地一步步滑向监狱的深底。在被奴役 的过程中,他似乎渐渐麻木,接受了自己“小偷”的身份。被神父宽恕后,冉阿让开始质疑自己,反思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who am i...who am i..."在上帝的指引下,他踏上了光明的道路。然而万恶的旧社会并没有就这样轻易放过他,他开始逃亡,逃避的是沙威,也是冉阿让。能够想象,在无数个无眠的夜晚,他辗转反侧,喃喃低语:"who am i..."即使痛苦万分,冉阿让依旧倾全力去爱,爱珂赛特,爱马吕斯,也爱沙威。最后得睹上帝真颜,得见美丽新世界。

  再说说沙威吧,另一个复杂的人物。我喜欢他的固执、对正义的偏执。那天晚上在屋顶对上帝起誓的时候,我看到的是审判天使的降临,庄严肃穆,对他的崇敬简直从胡子到皮靴。但他还是人,还是被冉阿让感动。他能饶恕冉阿让,但不能饶恕自己。他的自杀,代表了整个旧社会的陨落。

  马吕斯和珂赛特的爱情本是并无特色的一见钟情,但在革命的背景下,与革命发生冲突,让人动容。电影在此处着墨不多,而更着眼于爱波宁的爱恨。作为三角恋的第三者,爱波宁显然优于别的怨妇。她对马吕斯爱得如此深沉,以至于抛弃怨妒、舍弃生命。她伟大的宽容伟大的爱,在她挥舞三色旗的时候,在她把信递给马吕斯的时候,在她安眠于马吕斯怀里,带着微笑的时候,俘获了我。

  《悲惨世界》之所以为不朽之经典,不仅在于其描写人性之深,亦在于其格局之广。在革命的衬托下,一切的感情更加地动人。我一直认为,无论什么艺术形式,都应该关注当下。真正的艺术,都应该对当下的状况有所悲悯。电影最后的场景加的不错,热情洋溢,与沙威的自杀构成了很好的呼应,让人内心充满希望。

  一幕伟大的悲剧,最后还算是喜剧收尾,也算应了那句:唯有爱人者,得睹上帝颜。

  《悲惨世界》影评(二):狄德罗的微笑

  ——从《论戏剧诗》看音乐剧《悲惨世界》

  狄德罗是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的领袖,在戏剧理论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他之前,戏剧是遵照自亚里士多德开始的,悲、喜剧泾渭分明的方式来分类的,而狄德罗在启蒙运动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打破悲、喜剧界限的“正剧”概念。

  雨果是法国浪漫剧之父,在悲喜交织这方面,二者的思想一脉相承,雨果晚狄德罗半个多世纪,是狄德罗的杰出继承人之一,这种继承在雨果的巨著《悲惨世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2012年,《悲惨世界》音乐剧版被搬上了大银幕,我在欣赏这部电影的过程中发现,其情节的安排、人物的塑造、情境的渲染,处处打着狄德罗思想的烙印,故不得不感叹狄德罗作为戏剧理论家的“开一代风气”的伟大力量。下面就狄德罗戏剧思想中的几个要素与电影结合来稍作阐释。

  一、人物

  在狄德罗之前的新古典主义者认为:悲剧中的人物必须是帝王将相、王公贵族,描写其高雅和崇高;喜剧则是运用夸张、讽刺等手法来将底层民众描绘为可笑的角色。狄德罗打破了这种界限,提出“正剧”应悲喜交织、以市民的形象取代贵族,体现其道德理想

  《悲惨世界》的人物设置完全符合狄德罗的主张。主人公冉阿让既不是贵族,也不是丑角,而是一个平民;芳汀是一位工厂女工,后来沦落成为妓女;沙威是一位恪守原则的警察;马吕斯是革命青年。唯一的丑角是旅店老板夫妇,在剧中也不只是单纯起着娱乐的作用,而是有着提亮色调、调节气氛、连接情节、讽刺时弊的多重作用。

  二、真实

  面对当时戏剧中对头披假发、涂脂抹粉的上流社会人物过分雕琢的现象,狄德罗高呼“要真实!”他认为,真正的、质朴的自然不应到卢浮宫中去找,而要到教堂、小酒店、街道、市场中去找。在这个问题上,《悲惨世界》的内容与狄德罗的思想对应得严丝合缝——冉阿让出逃后在教堂中被主教所感化,酒店老板夫妇那一出欢快活泼的歌舞场景,贫民街的合唱At the End of the Day,大革命中的巷战,共同指向了狄德罗的观点——“真实即美”。

  三、对比

  “对比”是狄德罗戏剧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传统作品中的对比一般都是非常机械的两种性格的对比,如暴躁对温柔,高尚对低俗等等,狄德罗认为这样太过简单,他提出:“真正的对比是性格和情境间的对比,不同的利害之间的对比。”

  这个理论在《悲惨世界》中冉阿让与沙威的立场对比中体现得最为到位。冉阿让固然是个正面人物,但沙威就是个坏人吗?不是的。作为一名警察,沙威是非常忠于职守的,而且在他对冉阿让长期的追捕中也体现了他的坚持信仰,最后他被冉阿让放走后,无法忍受内心长期以来坚持的价值观与受“罪人”之恩形成的激烈冲突,选择了自杀,用生命完成自己对法不容情的捍卫,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个正面形象。然而,两个正面形象之间为何却会发生你死我活的争斗呢?这就是剧情发人深思的一点了,法律的不完善,阶级的差异,价值观的不同所体现的各种冲突,都在沙威那首慷慨激昂的Stars与沙威、冉阿让的二重唱The Confrontation中得以体现。值得一提的是二重唱中沙威的最后几句You know nothing of Javert, I was born inside a jail, I was born with scum like you, I am from the gutter too.说明沙威很可能是出于对自己生长环境憎恶而当了警察,由于看了太多的肮脏和混乱,造成了他现在的这种颇有“精神洁癖”的善恶观念,执着地对冉阿让说Men like you can never change,定要将其绳之以法。这在沙威与冉阿让的对比之中,又插入了沙威的出身与信仰之间的另一重对比。

  四、情境

  狄德罗认为,人物性格由情境决定,由情境体现,从这个角度看《悲惨世界》也可以发现很多闪光点,特别是电影画面与音乐剧演唱的结合,大大加强了电影的艺术感染力。

  这部电影中我喜欢的情境有很多,挑几个简述。

  ①片头——Look Down,Look Down

  天昏地暗风雨交加,大浪滔天,伴着雄浑庞大的交响乐,镜头由远及近,从一艘巨大的船开始慢慢拉近,观众看到衣衫褴褛的囚犯们正吃力地拉着纤绳,口中唱着No God above, and hell alone below...You're standing in your grave...囚犯们衣衫褴褛、面容肮脏,但在这庞大的布景下,却显出了一个个高贵的人格。这个场景令人想起《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但比前者的场面更宏大,冤屈、愤懑情绪也更为浓烈,可说奠定了整部电影的基调。

  ②旅店中——Master of the House

  这个情境的设置是非常有特色的,在它之前,冉阿让、芳汀、珂赛特的遭遇都是凄苦、严肃的,然而到了这一段,风格一转,节奏明快、诙谐幽默,在音乐和唱词上极尽滑稽讽刺的手段,既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一些人不择手段地追逐蝇头小利现实,也很好地点亮了情绪,使人在笑声中不失对正误的判断,知道旅店老板夫妇是反面人物,但适当地淡化了他们的可憎。

  ③结尾,生死同台——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在电影的结尾,主题音乐响起,生者与死者在堡垒上重聚,合唱——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Say, do you hear the distand drums? It is the future that we bring when tomorrow comes...人们的表情喜悦坚定,一扫电影的阴暗色调,以象征法兰西的红白蓝三色为主,比之前的悲壮激昂又多了一份庄严与希望,为电影画下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悲惨世界》这部电影,我前后看了五遍,现在重温却仍旧会在悲苦处潸然泪下,在豪迈处心潮澎湃。这是一部纵横交错的音乐剧,是一部反映法国流金岁月的宏大巨著,是一部关于爱、恩典与救赎的史诗。

  《悲惨世界》影评(三):快速剧情浏览器

  快速剧情浏览器

  算上小时候在小神龙俱乐部看的印象模糊的动画版,我看过的根据《悲惨世界》小说原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加起来有五个。这其实不算多,由于它被改编成音乐剧的关系,有人看了十来二十遍,可见我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而更小巫见大巫的是我在元宵节前一天才将原著从图书馆借了回来,尽管我对它已经感兴趣了十多年。

  但它们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问题:经由原著改编的作品,即使是长篇动画或电视剧,也很难取代原著、完全呈现原著的魅力——这也说明了文字因何不死。但是改编作品却可以将原著的精髓传达给大众,让大众产生兴趣,吸引更多的人去体验原著的魅力所在。

  只是,脱胎于原著的各类改编作品在经过不同的剧作家的改造后已不尽相同,理应视为一个独立的故事去欣赏,而不应不断将之与原著相比,这样将会严重影响对改编作品的正常判断。因为除非原著是一部奇烂无比的作品,不然一般都会完胜任何改编剧。这正是当初为何我看每部HP改编电影都不顺眼的原因。可惜我看了HP电影十年,直到它完结的第十一年才领悟这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扯远了,回正题。

  所以说,其实每一部改编作品都只能算作是原著的快速剧情浏览器,要体会原著人物的复杂性、结构庞杂及背景之宏大,几乎不可能。就以《悲惨世界》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为例,原著篇幅达1300多页,将其压缩在几个小时的电影里绝对是个体力活,聪明的都该拍电视剧或者改编动画,才能降低被原著粉喷的几率。但你说,是电影赚钱还是上述两者?

  好吧,正确答案其实是音乐剧。

  因此,我想以我看过的几个版本进行对比,证明其实2012年版的《悲惨世界》电影改编得相当不过不失(请勿与我讨论歌唱技巧等相关内容,这不是本文的重点,谢谢)。

  我看过的版本:1992年法国改编动画(简称动画版)、1958年的法国改编剧情电影(简称1958年版)、1995年《悲惨世界》音乐剧10周年纪念版(简称10周年版)、2010年25周年纪念版(简称25周年版)和2012年电影版音乐剧(简称2012年版)。

  人物太多砍点戏?

  女主躺着也中枪。

  虽然对于《悲惨世界》(简称原版)的最初印象及好感源自动画版,但那毕竟太遥远且模糊了,以至于可完整记忆的片段仅剩下一个:一名老头和另一名老头对话,前一个老头走了,留下的那一个决定扔下他的手册投河。然后这本手册被一个叫雨果的人捡了去,后来这个人采访了珂赛特他们,终于完成了一本名叫《悲惨世界》的小说。那时候我想,这真是一个莫名其妙的展开啊。

  但基本上我对于女主角珂赛特的评价是正面的:乐观,善良(和她“父亲”冉阿让一起扶助穷人),机智(给冉阿让出谋划策),而且很漂亮,真正的内外兼修啊。所以,她算得上是一位完美的大小姐。

  但十多年后在外国文学史课堂上看到的1958年版,珂赛特变成了一位很傻很天真,基本上没什么主见更无甚存在感的花瓶。那时我感到很遗憾也很疑惑,这就是我自打童年起一直憧憬的女性?

  后来我又看了两版音乐剧,她的形象依然没太大的改变,只出现在与马吕斯的爱情里,让人感觉她是个不知山高海深只知儿女情长的大小姐。虽然25周年版她的演出机会多了,加入了她对冉阿让过去的追问,但那位演员一脸的不耐烦……只能让我理解为爹亲大人真是把她惯坏了。

  这种情况一直到2012年版才有所改善。虽然也不过是加了点她陪冉阿让去看望穷人、从马吕斯那里听说冉阿让出远行的戏码,但演唱以外的表演,终于让人在冉阿让死去时感受到了她对他的依赖和不舍。

  可是,我依然无法理解珂赛特这个人物存在的意义,直至我看了一篇名为《那些年,我们撸过的〈悲惨世界〉》(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779236/)后,我才明白珂赛特这一形象本身是有着它的含义的:

  不仅是因为对辞退Fantine一事感到责任,也是在她遭遇中看到了自己命运的另一种可能性,Jean方才对“完成对Fantine的承诺”一事如此执着,从而使得Cosette成为全书中最完满最幸福的角色。

  她的美丽、聪颖、纯洁、善良,是这个“悲惨世界”的希望。Jean最初入狱的罪是为了“救姐姐孩子去偷面包”,而Fantine泥足深陷的动机也是为了“救我可怜的孩子”,他们的牺牲都是为了下一代。纵观全书中的亲世代,天真而悲苦的如Fantine,狡诈而无良的如酒馆夫妇,冷酷而坚韧的如Javert,心中都再没有“爱”的位置。即使Jean Valjean所有的,也是大爱,是怜悯与责任与赎罪与感恩交织的驱动力,直至他找到Cosette——虽然被遗弃被虐待,却年幼天真,只要妥善保护未来仍然可望幸福的Cosette——才生出久被遗忘,却是人类最天然的感情。

  原著是一部内容丰富人物众多的作品,所以在改编作品中难免要对他们进行取舍。而为了突出“悲惨世界”这一主题,苦难的人得到突出,美好的人物却被弱化,虽然可以理解,但也的确起到了很大的误导作用。作为一名没看过原著的人,只能深深感叹,女主躺着也中枪了。

  展现众生相?

  群唱可以有。

  原著所说的“悲惨世界”其实是一个社会范畴的东西,它所塑造的角色为的就是表现这一点。但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又该如何去展开呢?小说当然是用文字去补足,那么改编作品呢?

  1958年版的电影有街头巷战,也有群众演员,可是你就是没办法和“悲惨”二字联系起来——其实也很好理解,当时的电影拍摄手段怎能与今日相比呢?有时候,“悲惨”这种东西也是需要靠人多,用气势压出来的。所以音乐剧靠的就是群唱,丈的就是人多。

  但是光靠人多还不行。尤其是在电影里,只是一两个路人穿得衣衫褴褛在路旁躺着,那不过是极易被忽略的背景,因为通常情况下站在路中间的必须是悲悯人民的主角众。所以你懂的,你的重点会在主角上而不是在民众上。

  2012年版的电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它将音乐剧中表现人民愤怒的群唱歌结合了影视拍摄技巧,让展现民众苦况的场景即使不过是整个剧情进展中的短短一幕,你却无法忽视他们的存在。其中,我印象最深的还要数“At the end of day”出现的一幕。

  电影里以贾维走马上任路过贫民区作为线索,沿途的居民尽数进入镜头,他们衣不蔽体,头发看起来几年没洗,脸上还带着污泥。刚出生的婴儿死了,母亲含泪将它的遗体交出去,饿死的人被裹着,堆放在拖车上拉走……在贾维骑马离开后,将他们与市区隔开的铁栅随即关上,所有人一拥而上,脸上都是愤怒的表情。再配合“At the end of day”的歌词,你会明白,他们到底有多么愤怒,又有多么绝望:

  At the end of the day you're another day older,漫漫长日结束,你又苍老一点

  and that’s all you can say for the life of the poor.对于穷人只有这点区别

  It's a struggle, it's a war,这是挣扎,这是战争

  and there's nothing that anyones giving 没有人给予什么

  one more day standing about what is it for?又一天忙忙碌碌,到底为了什么?

  One day less to be living.不过是又少活了一天

  2012年版的整体色调偏向灰暗,这种压抑的色调,让人一直有种透不过气的感觉。再结合快节奏的音乐和群体演员的表演,终于是成功地向观众表达了活在“悲催世界”里的绝望。这也许也正是1958年版没能成功表达这一内容的原因——它的整体色调偏暖色。

  原本为舞台所打造突出气势和氛围的音乐,在2012年版里很好地补充了电影在群众演员上的表现力不足。群众演员因为人数众多不可能所有人都有台词,而分散到个人的对白也会分散人的注意力。但是当这些人发出同一个声音的时候,这一个声音就能直达你的心底。一如悲惨世界音乐剧里最经典的一个唱段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那样,它的经典,在于他们喊出了同一个渴望。这种渴望,通过音乐和歌声,让你感受到了无穷的力量。

  有些悲惨,

  唯有当众撕裂方显得哀伤。

  其实我最早看到的完整且印象深刻的改编版是10周年版,里面的芳婷在唱I dreamed a dream的时候自然是功力十足,让你感受到她的悲伤和愤怒。而在音乐剧里芳婷卖头发的片段也写进了歌词里(没有卖牙的),她堕入风尘变得破罐子破摔也有表现。但真的直到看了2012年版我才能感受到那种悲伤和无奈。好端端那么好看的一头长发,为了10法郎被剪了,几乎成了个秃头,而更让人觉得无语的是居然连牙齿都能卖个好价钱!这方刚把能卖的卖了,还来不及休息下,又被劝着卖了身。后来她病了,感冒咳嗽得快死了,还得在冰天雪地里穿得衣不蔽体,还有人觉得好玩从地上捞起一把雪塞进她的衣服里……

  也许,在他们看来穷人是没资格生病和休息的。

  以上所提到的剧情内容,除了芳婷卖头发和沦落风尘,以及后来被那人陷害差点被捕有唱段外,其他都被略过了。这也没办法,就像我一开始所说的那样,篇幅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都塞进去。但是电影为什么能做到?因为有镜头切换,在唱歌的同时可以通过不断变换场景实现内容的充实。加上我之前提到的灯光效果,以及服装、化妆等东西的搭配,在视觉效果上就必然更具冲击力了。

  所以,我真的只有看到了2012年版的电影后,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感受到芳婷的无奈与悲凉。

  并不是说这种震撼在音乐剧中不能获得,毕竟具实力的歌手在音乐舞台上比的就是唱功和感染力。但人毕竟是视觉动物,视觉的冲击总是比声音来得震撼。而将两者合二为一的2012年版,终于是将他们的冲击力实现了最大化。

  2012年版让演员直接担任歌唱的任务是卖点也是硬伤,有人发挥出色自然也有人差强人意,但是作为一个“快速剧情浏览器”,它已经很好地传达了原著所希望展现的“悲惨世界”以及生存在那个时代的人的面貌。我作为一名没有看过原著的普通人,真心推荐2012年版的电影,因为在原著剧情的展现上应该是目前所存在的影视版本里较完整也是较具感染力的一个了。

  .S.建议大家如果对音乐剧有兴趣,还是先看2012年版的电影,了解整体的剧情,再看25周年版感受一下它的气势和灯光效果,最后再看10周年版,听一听目前公网络上认为是最强卡司唱的《悲惨世界》。这么建议主要是因为25周年版某些人我个人是觉得甚至比电影版还遭……

  .S.我觉得电影版里唱得比较好的有anne的芳婷,eddie的马吕斯,至于艾潘妮和恩佐拉斯本来就是百老汇的演员,功力神马的就不必特意去强调啦~但有个小花絮必须和大家分享下,拯救冉阿让出水深火热的主教大人,其实就是悲惨世界音乐剧1985年伦敦首映的冉阿让,也是十周年版里这一角色的演员。我觉得他真是完全符合冉阿让的形象,他的愤怒和悲悯,都能通过歌声传达出来,这才是神一般的人物啊!于是推荐个我觉得最能体现他慈悲为怀感觉的唱段给大家听下,就是他混进学生军打算随时把马吕斯救出来时唱的Bring him home: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Ip0vCAMedgg/

  《悲惨世界》影评(四):看得我热血沸腾

  开始以为什么歌剧电影回很无聊,没想到出乎意料的好看好听。看过之后 ,心中很是震动,隔了两天脑子里想起电影的画面还很有感触,歌曲的旋律在脑子里回旋了几天还觉得很好听。

  大概是因为我没什么太多学识,没那么深文化积淀,没什么专业水准,没那么挑剔的眼光,所以看完这部片子基本没啥不满意的。我没看过音乐剧,就连原著也是三、四年前上初中时读的缩写本了,只记得了个大概内容和冉阿让的外号千斤顶,因为那时候还不知道有千斤顶这种工具。

  个人观点是,每个角色都很好,不管是演技还是唱功都可圈可点。导演难道会找五音不全的人来演这部电影吗?既然这是最后的选择,那他们就一定有过人之处是吧。而且听说所有演员都是拍摄时现场演唱而非后期棚内录音,能有这样的成果真的不错了,毕竟要兼顾演技和歌唱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完美的。而这部的电影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应该已经很难被超越了。

  除了好听恢宏的音乐,整部电影的视觉效果也非常好。每一个场景画面的处理都充满美感。当街道上每家每户的窗子里都插起一面红旗,那个画面顿时语脑海中高中历史书上介绍法国历史的插画重合,我觉得自己都被革命的气氛笼罩了。当最后所有死去的人们都重新站起来高唱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真是顿时觉得眼眶湿润、心情开阔,感慨就算时代再黑暗,胜利最终一定是属于人民的!!

  对电影印象最深的角色是小孩Gavroche,多好的孩子啊!虽然身手可以再灵敏点(姑且认为是穿了太多的缘故吧)前面几颗门牙长得也不好看,但丝毫不影响小演员动作的潇洒帅气,虽然歌声算不上非常好听,但重点是咱唱出了革命人那热血激昂的感觉啊!老师说听小孩的语音才最正宗果然没错,听他唱歌咬字发音真是觉得可爱的很~ 当Gavroche挨了两枪歌都没唱完就倒下了的时候,我真是觉得心都sei了,更气愤的是到最后都没个人出来给我们小Gavroche把眼睛合上,都想啥呢?!!真恨不得钻进电视把开枪那个畜生掐死,当然我要是钻进去了他就真见鬼了。还有小Cosette也不错,虽然没啥表情,但歌声幽漾轻盈,长得又可爱,我见犹怜啊。寻思寻思把这俩小孩凑一块。。。

  当然,再好的电影也是有槽可吐的。

  对于沙威探长走边边的行为我很无语。一边有点担心 他要是掉下去肿么办呀?一边又想抓着他的肩膀死命的边摇边吼 你为什么要走边边呢?不是告诉过你不要走边边吗?你为什么非要走边边呢?明知道走边边很危险你怎么还是要走边边呢 ?!不要再走边边了!!

  Marius长得挺帅,唱的也挺好,只是我每次看他唱尾音时那个嘴抖得啊抖得啊,抖得我直难受啊,帅哥,不要再抖了!

  可能要把那么厚的一本书的内容浓缩到两个半小时的电影里有些困难,在段与段的连接上好像有些突兀。不过这样也很好了,就算没看过书,也知道是怎么个剧情,很好。

  以上为完全外行人看电影的一点感受。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悲惨世界》影评(五):翻拍名著注定是个吃力难讨好的活

  一、电影本身不错,有油画般的史诗感,但翻拍名著注定是个吃力难讨好的活,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爱情、革命、信仰、忏悔、贪婪...结果就是每一点都不那么突出,因而显得有些冗长起来。

  二、雨果的书只读过他最后的一本#九三年#,本片的两位男主间的关系和情节推进有#九三年#中朗德纳克和郭万的感觉,当然后者对人性、人道的拷问要更加深刻的多,也许这也正是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变化过程吧。

  三、片尾时安妮海瑟薇的吟唱仿佛天籁,可惜她的戏份太少了。

  四、巴黎,浪漫和文明的代名词,可是一百多年前除了可以供人行走的下水道外几无是处,呃,其实我想说的是,在这个呈加速度发展的世界,文明开化离我们并不远,有信心,我们看得到!

  五、大光明的尾巴显得突兀,因为全片就没有交代出革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结束在修道院反而更能引起对冉阿让身世及这个社会的唏嘘和思考,当然,也许更多的人还是需要鼓舞吧。

  《悲惨世界》影评(六):Les Miz 新年的惊喜之作

  看电影之前没能忍住,先听了电影原声的highlight,心中有数,演员的演唱水准层次不齐,就也没抱太大期望。

  但看完电影后,更加深刻体会到音乐剧这样一个艺术形式,到底还是需要亲自去看去感受的,因为每一首歌曲的感情基调,来自于剧本,来自于导演怎么去讲故事,光靠听并不能体会出全部。所以,看电影的时候竟有了些惊喜,原本几首听来平淡无奇的歌,放在电影中却是让人眼前一亮。

  LM改编成电影对演员的挑战还挺大的,因为该剧几乎从头唱到尾,对白很少,在情节上导演剧本基本忠于原音乐剧,(哈,砍掉太多歌会被粉丝骂的)倒也没有太拘泥于音乐剧,结合了部分原著中的情节。但苦于本子太长,电影整体很仓促,很多情节的出现都有些突然,如果能多加些镜头给个背景就更好了。(不过这样看电影会出现尿点吧。。=.=||)尽管如此,电影在叙事上还是很占优势,它能体现舞台上不能表现的细节,比如冉阿让逃命时,一直带着主教那里拿来的烛台,还能表现舞台上不能表现的大场面,比如学生革命的场景。 但总觉得电影在扩展舞台这一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很多情节(尤其是独唱)还是限制在一个方寸之地,没有太跳出舞台的框架。。。嗯 其实我也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效果,就觉得电影可以再特别一些。

  先说说印象深刻的比较好的地方吧。

  1. Anne Hathaway的I dreamed a dream. 说实话,当第一版trailer放出的时候,我对她的声音是很不喜欢的,觉得这么weak的嗓子怎么唱得好Fantine,但在电影中,却觉得这首歌演绎的特别感人。导演没有将这首歌放在Fantine被赶出工厂(at the end of day)之后,而是在她不得不变卖自己的牙齿头发,随即走投无路,只得出卖自己身体(lovely lady)之后。一个嫖客随意扔下几个硬币离开,而她犹如行尸走肉地唱出 'there was a time when men were kind'一直到when it all went wrong。这几句词是与现实的强烈对比,那是遥远的美好过去,遥远到好似根本没有力气再去回想。可是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Fantine继续如泣如诉地唱着曾经对爱,对人性的美好幻想,然后哭着控诉着那个‘took my childhood’的他,控诉着人们的‘unforgiving’,最后重新回到现实的绝望中。我以为这场戏很好发挥出电影优于舞台的地方,整首歌下来都以Anne的脸部表情特写为主,她的演出还是挺抓人心的,瘦弱的脸庞,狰狞地哭诉,我看着看着,也不觉得她声音weak了,反而觉得这样表演简直浑然天成。看到网上有人说,Anne的唱法基本一悲到底失却了音乐剧版中的“戏剧性”(也就是从回忆往昔的美好,到对现实的控诉的感情转变,参见十周年Ruthie Henshall版本)。但我觉得这首歌还挺复合电影情节发展的,at the end of the day之后的芳汀可能还对她曾经的世界抱有幻想,但电影里放在lovely lady之后,那时的她是走投无路的,已经失却了对生活任何希望,抛却了所有尊严卑微地残喘着,她只觉得自己的生命轻贱如尘土,那样活着也只是为了女儿。所以个人觉得Fantine在那样的人生变故后,用这样的唱法没有什么问题,唱出的是被人踩到脚底的卑微,是失却生命全部尊严的一具行尸走肉而已。

  2. 大合唱歌曲。LM的一大特点就是合唱多,气势逼人,这些大合唱在电影院里听简直是一种享受!一开场的look down有点寒酸,但接着的At the end of the day,还有影片中间的look down都让我“耳边一亮”,带着人民对社会制度的不满与愤怒,这些都为最为震撼人心的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做了铺垫。说来这首歌的处理,也让我很是满意,之前在highlight里没听到这首歌。导演没有把它放在red and black之后,而是加了一场葬礼的戏,让ABC学生们出现在葬礼上,由Enjolras带头,一字一句坚定地唱出,开始并没有太多群情激昂的渲染,有点法语概念版里演说的味道,但比其更多了一份坚毅的革命决心,慢慢地歌词中蕴含的力量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合唱中来,进而感染了所有民众,仿佛是这首歌将变革的决心传播开来,最后星星之火演变成让人热血沸腾的大合唱。跟25周年演唱会相比,电影导演的处理让人感受到学生们对革命并不是一味的狂热,而是日积月累的坚定信念。这场戏看得我既澎湃又感动,不能自已地跟着哼起来,(歌曲结束还要拼命压抑鼓掌的冲动。。。)那些群众为什么会被这样一首歌鼓舞起来也就可见一斑了。

  3. ABC学生的final battle。舞台版很难表现大场面的战斗,电影的取景优势在这里得到了体现。这场戏是个人以为电影中最催泪的地方,但我先小兴奋了一下,因为发现演将军的人神似Hadley Fraser回来一查果然是!哈哈~囧。。。先说说final battle之前的两首吧。drink with me砍了一半,但其实也能理解,导演没打算安排那么多时间给ABC的学生们(但我多么希望能多点啊。。),尽力表现了他们的英勇,没有太多其他心理的铺垫,那砍掉的部分的那几句词加上去反而会有些格格不入吧。Jackman的bring him home实在是。。。他自身的音域不太够唱这歌。就在我听得烦躁的时候final battle开始了。电影给了个长镜头,偌大的巴黎城,学生们坚守的barricade实在是太小太小,这对后面他们负隅顽抗的惨烈是一个很大的预示。他们被自己想要保护的民众抛弃,被自己的队友们出卖,只剩下自己,Hadley唱得那一句” you have no chance, no chance at all. Why throw your lives away”实在是真实的残酷。从小Gavroche阵亡Grantaire凄厉的大吼我就开始抹眼泪,一直到Grantaire跟Enjolras一起慷慨赴死,这些小细节都很尊重原著。而这一仗,打得很惨烈。

  3. Eddie Redmayne的Marius。这个演员在highlight专辑里给我的惊喜就很大。他是Enjolras身边的好战友(ABC café),是Cossette坚定的追随者( a heart full of love), final battle之后回到小酒馆,一曲empty chairs at the empty tables绝对是泪点!另外,本来应该奶油小生的Marius在电影里也挺男子气概,(主要是Enjolras这个演员的声音在很多时候都缺乏那种领袖气质),那一句my place is here. I fight with you让我很崇拜呀。

  4. 小朋友们,Gavroche &Cossette。我好喜欢这两个小孩子。导演给了小Gavroche很大的戏份(相对其他ABC来说),小半段的little people, 还有最后再次激发大家斗志的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最后连Javert也把勋章放在他身上,为后面警察的心里变化打下伏笔。小演员的表现也不负所望。小柯赛特其实特别可爱,全然没有电影海报上的恐怖气息(真的好像恐怖片海报好不好),声音也清澈纯粹,让人心生怜爱。难怪让叔见了她欣喜地唱出新歌suddenly。这歌在大背景下倒也不违和,但听来觉得很平淡,印象已经不是很深了。

  接下来说说其他演员吧。

  1. 两位男主Hugh Jackman和Russell Crowe实在让我喜爱不起来,前者还能勉强胜任几首歌曲,个人觉得what have I done还算凑合,但他音域很有限,基本靠吼,后者虽然演技不错,形象也符合警察,但实在是唱得让我频频走神,只盼他快快结束,恨不能快进到后面的情节。原本音乐剧中最精彩的confrontation,在电影里让我觉得不知所云,警察标示性的star竟然威严全无,还如此深情地唱出"Lord, let me find him, then I may see him"是要闹哪样?(好吧,我想歪了!)难为两位非专业歌唱演员了。只能说这两个角色,是非流行歌手能驾驭的(听说Crowe是唱摇滚的?)原本最应该在全剧里出彩的2个演员,因为歌唱水准有限,在电影里实在亮不起来。

  2. 德纳第夫妇也比较酱油,俩人出场好像理发师陶德,喜剧效果基本靠原剧本的词,两人都不够粗野。另外,我挺不待见老板娘唱歌那副爱理不理,冷漠的样子,有几个笑点都没能唱出来。不过最后在街头抱着婴儿行骗的几个眼神特别有意思。至于老板,之前听highlight觉得他有dictator里的口音!但是电影里没有太觉得,大约是没有画面的时候,耳朵会比较敏锐的缘故。不管怎么说,影院里有观众笑了,两人也算顺利完成任务吧。

  3. Colm wilkinson的 主教和Samantha Barks的Eponine。作为全剧主要演员中仅有的两个专业的音乐剧演员(Hadley Fraser虽然也星光闪闪,但鉴于只唱了一句话,姑且就不算了。。扮演妓女之一的Frances Ruffelle也几乎一晃而过,妆太浓差点没认出),两人的表现还是很让人满意的。以寇叔对LM驾轻就熟的程度,估计也不需要导演什么指导了。至于Samantha妹子,比25周年唱得更细致了。但导演把on my own移到了heart full of love之后,一口气把剧中小年轻们该谈的恋爱都谈完了,作为观众的我,有种情绪酝酿不出来的赶脚,觉得E对M的感情铺垫做的不太够,送信事件被简略,samantha显得真的是On her own:唱这首歌时,还没人可以理解她对Marius的付出。而她和小马哥的Little fall of rain又被砍了一半,可怜的Eponine。

  4. 其他。 Amanda Seyfried的Cossette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吧,她在剧中唱得算不错的了,只是高音有点飘,气有点短,但是人够美,担得起Cossette这个花瓶角色,最后的epilogue演得很不错。ABC学生集体酱油,Enjolras声音不够亮,也不够稳, ABC café里的the time is near一段完全没有气势嘛。。。

  不知不觉写那么多了。。。paper能写那么快就好了。。。

  总而言之,我觉得电影给我的惊喜很多,虽然有些演员唱歌很吃力,但是好在LM主题宏大,人物众多,可以多点开花(不像Phantom电影版,几个人就可以毁了整部戏)。还记得LM25周年纪念音乐会在影院放映的时候,我还是只身前去,坐在一群爷爷奶奶还有中年大妈中间。电影就显然成功多了,某周日下午场几乎满座。听说电影的成功让麦叔有了新打算,LM有望2014年重返百老汇舞台,也实在是个好消息呢。

  《悲惨世界》影评(七):《悲惨世界》:音乐是你最好的形式!

  1.看电影的过程中一直在想,如果这部电影用正常的形式去拍会不会更经典,因为那么多好演员,即使不是太知名的演员都是那么投入的在表现各自的角色,如果变成一部普通形式的电影会不会是一篇伟大的鸿篇巨制呢,但直到最后一个镜头的出现,我彻底否定了自己的想法,音乐剧绝对是表现这种旷世巨著的最好的形式,片头和片尾那样的歌声实在是太震撼了,用现在的流行词,这种正能量绝对能让你热血沸腾。而且这种名著思想性太丰富,所以音乐剧可以让人物用独白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果用一般电影的方式,也许还真不好弄,呵呵

  2.拉塞尔克劳的歌声没有预想的那么惨,可能自己不懂歌剧的缘故吧,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歌声真的没有他说话时来的那么性感,哈哈。很喜欢电影中几个童声的演唱,纯净极了,会让你想到天使的样子。

  3.海瑟薇的戏份太少了,大概只占到前半部分的二分之一吧,凭此获奥斯卡女配角,可见她的表现多么的惊艳,我真希望后半段她的女儿也让她来演,不过那样估计就太抢戏,而由此失去女配角,哈哈。

  4.好的电影就是专心讲故事,而不搞乱七八糟的特效啊,3d啊什么的,其实从这部电影的很多镜头来看,拍成3d绝对非常震撼,但人家就是不拍,不像很多国产电影那样坑爹,故事讲不好,只能3d凑。而且个人感觉导演就是很轴的想用普通的拍摄镜头拍出让你震撼的3d效果,这才是真的艺术。

  5.随便吐槽一句,电影的结尾每个死去的人都光鲜亮丽的复活了,唱着激昂的歌,只有我们的“角斗士”还一个人呛在冰冷的水里,哎,惨啊,哈哈。

  《悲惨世界》影评(八):悲惨的世界并不真正悲惨

  非常好!演技和唱功都是一流的,对原著精神的传达也很到位、很棒!让我也开始慢慢欣赏歌剧这种形式了。影片的开头很惨烈、让人都有点目不忍睹了,但过程和结局处理的很好,越来越吸引人,整体感觉很给力的!让人看到那种人性的希望、也给人内心注入力量。看过这部片子,我们似乎需要重新认识“悲惨”这个词了……可以说,悲惨的世界并不真正悲惨——因为里面有人性、未泯灭的同情和爱、以及信仰和忏悔的力量。相反,在那些貌似充斥着各种明智和正确、幸福和快乐的世界和人生状态中,又有多少不敢正视的悲剧、拼命营造或者造作出的喜剧感呢?快乐的世界也未必就真的那么幸福和快乐吧。。。人生,必然要承受某些苦难和罪孽,为了真正的幸福和解脱……

  《悲惨世界》影评(九):唯独本恶不能被饶恕

  “只要因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发生社会的毒害,换句话说,同时也是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

  当雨果写下这段话的时候,如果他可以正确估量自己的才能,那么他就该知道这本书注定会流传于世间,书中故事人物的幸福与苦痛会在人群中引起共鸣,贫穷与苦难的钟声将会久久地在每个读者心中回响。因为,法律和世俗总是死板无情的条条框框,无视了所有它们决定惩罚的人与物其中的无奈和困苦。

  每一本著作,用书本做载体就会有比较多的留白,读者会停顿,加以思考。而电影更多的则是短暂直接的视觉听觉刺激,即使是三小时片长的电影比起一百多万字的小说也只能算是快餐。

  1958年让-保罗•李塞诺导演的《悲惨世界》场景简陋,人物形象的塑造也较为直接。值得一提是该版本有大量的旁白,导演有意减少了视觉效果。低沉男声,或心理独白,或事件叙述,都达到让观众暂且思考的效果,促进观众与电影角色产生共鸣。2012年汤姆•霍伯导演的《悲惨世界》由 “X战警 ”休.杰克曼、《角斗士》的主演罗素•克劳、美国当红女星安妮.海瑟薇、甜美新星阿曼达•塞弗里德和英国演技派疯女王海伦娜•伯翰•卡特组成。强大的演出阵容,精湛的演技和略带舞台效果的化妆技术和场景布置,再加上所有演员都采取现场录音,所以这部史诗音乐剧电影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也是实至名归。

  音乐,放大了作品所要表达的幸福与悲苦,主角的情感更为直接地流入观众内心。所以,接下来就姑且用2012年这个版本的《悲惨世界》来探究这部著作中永恒的话题。

  开场,暴风雨中。在冉阿让刑期已满出狱的这天,沙威让他扛起水流中的大旗。冉阿让以为他从此自由,可是沙威却让他记住时时都要出示的耻辱徽记,记住他是永远的24601号。所有劳役犯合声唱的“低头看,低头看,你将永世为奴。低头看,低头看,你将踏入坟墓。”他们是绝望的人们,正如书中所写“心情沮丧的人,总是不朝后面看的。他们只觉得厄运正追着他们。” 无穷无尽的苦难,即使自由,仍戴着无形的枷锁,没有工作,不被尊重。

  米里哀主教温暖的歌声和款待没有阻止满腔仇恨的冉阿让偷了银器,是主教的再次宽容感动了他:“请记住,我的兄弟。上帝自有伟大的安排,你要好好利用这些银器,去做一个诚实的人。众殉道者见证之下,以基督受难流血之名,主救你出一片黑暗,我已经替主赎了你的灵魂。”冉阿让躲闪着主教的眼睛,在离开后扣问自己:“以眼还眼,心如铁石,这是我一直坚信的信条啊!……我怎么让那个人触动我的灵魂,教我仁爱。他将我和别人一视同仁,他信任我,他叫我兄弟,他替天主赎下了我的人生。”他决定“逃离冉阿让的世界,冉阿让已经不复存在,另一种人生就要展开。”

  他成功地开起了工厂,没有人认识冉阿让,这里只有马德兰。他善待每个人,因为贡献巨大还成为了市长。即使他仁爱,但是顾不了每个悲惨的下层人物。芳汀,这个在他工厂工作的女人,因为未婚先孕被赶出工厂。她卖掉了头发卖掉了牙齿,最后卖掉了自己的身体,为了她唯一的女儿。芳汀的故事说明什么呢?说明社会收买了一个奴隶。向谁收买?向贫苦收买。向饥寒、孤独、遗弃、贫困收买。令人痛心的买卖。一个人的灵魂交换一块面包。贫苦卖出,社会买进。

  流氓们调戏芳汀,可沙威却要她坐牢,马德兰出面调解,了解一切后决定帮助她和她女儿。

  沙威,这个只会顽固执行自己所奉行的正义感的人。他严苛守责,却迂腐无比。他从不用自己的心去看待犯错的人,只跟随死板的法律条框。芳汀被流氓欺辱,他却要她坐牢;他举报了马德兰,却传来罪犯抓到了,所以他请求处分;而无论冉阿让做了多少好事,他都要追逐这个逃犯。我们枉费心机,想凿通人生旅途中的障碍,可是命中的厄运始终是要出现的。 冉阿让陷入了痛苦中,是否就让那个陌生人顶替,是否让他成为自己的救星。他不停问自己“我是谁!我是谁!我是冉阿让。”良心迫使他跑到法庭,说出真相。

  这时芳汀死去,冉阿让答应帮她照顾珂赛特。所以他逃走了,去到珂赛特所在的客栈。原著中那对卑鄙、贪婪、自私、无耻的酒店主人德纳第夫妇在这里成了两个滑稽的小丑形象。与之相应的音乐诙谐、俏皮、滑稽,而且乐队里还用了一支萨克斯管来做“形象代言”,这种特有的音色正好符合他们圆滑事故、油腔滑调的小人嘴脸。 不得不说萨莎•拜伦•科恩和海伦娜•伯翰•卡特为影片填色不少,夸张的舞台剧演出效果,把这两个可恶的小人物演得栩栩如生,显得荒诞可恨。在敲诈了冉阿让一大笔钱后,珂赛特终于脱离了这个苦海。

  雨果说过:“人生至高的幸福,便是感到自己有人爱。”

  冉阿让在在马车上看着珂赛特,他唱道:“忽然间你出现,有种东西绽放。两个不安的心,竟能紧紧相连。昨天孤单的我,今天有你在身边。前路迷茫,措手不及间,它已经开始。忽然间,世界展开新篇。满被圣宠,光芒耀眼。我怎能知道,我心中有那么多希望。走出过去,穿越黑夜,我们一路向前。我怎能知道,幸福来得这么突然?你全然的信任,我真怕会辜负。一个孩子,哪能想到,危险与我形影不离,四周阴影环伺,往事不堪提起。再也不孤单,再也不分开。你像阳光温暖我的心,你赠与我一生的礼物,带给我久违的爱。曾经视而不见,忽然都在眼前。有种东西,忽然开始。”这是个感人的情节,冉阿让充满父爱的眼光,他的人生不再是一个人,两个孤苦的人从此彼此相依。正因如此,冉阿让才会再次逃亡,为了珂赛特。

  1832年,拉马克将军逝世,起义开始,主要由巴黎支持共和制的贵族青年学生领导。马吕斯,这个怀着理想主义的青年为自由而战。而沙威又出现了,开始了对冉阿让的追逐。儿时的珂赛特和爱潘妮仿似调换了身份,他们爱上了同一个男人——马吕斯。爱潘妮是一个比她的爸爸德纳第有良知的人,她成全了马吕斯和珂赛特的爱情,并在战争中为了保护马吕斯而向枪口扑去。年轻的生命无所畏惧地唱着歌:“ 听啊人们在歌唱,群情激奋,歌声嘹亮。那是一个民族的呼声,砸断锁链得解放。当你心跳激昂回荡,和着那战鼓声声响 。我们会浴火重生,迎来天明曙光。你要加入我们的远征吗,坚定携手并立? 跨过硝烟,越过街垒,新世界就在前方。快来并肩作战,实现自由理想。”这段旋律在电影中不断出现,鼓舞着所有的人。冉阿让看到了马吕斯给珂赛特的信,他要去保护马吕斯,即使他担心自己失去珂赛特。沙威潜伏在起义军中间被道破身份,冉阿让有机会杀死他,可是他放走了沙威:“我对你并无怨恨你只是在履行责任,如此而已。”

  战争使很多人死去,革命领袖恩佐拉死了,爱潘妮死了,小孩子伽弗洛什死了,几乎所有革命人士都死了。马吕斯被冉阿让通过下水道救了出去。电影中有一个画面,是沙威把身上的勋章别在了伽弗洛什的胸口上,这个为自由而战的无所畏惧的小孩。沙威此时的心情也是沉重的,正如1958年版本的一句台词:“开枪的时候,感觉都是同胞。”

  冉阿让在出了下水道后,遇到了沙威。沙威放走了冉阿让,开始质疑自己:“我代表法律,法律不能被嘲笑。他的施舍我弃如粪土!他是他,我是我,霄壤之别。沙威与冉阿让不共戴天。我思维一片混乱,这个人能不能相信,他的罪难道该被饶恕,他的刑罪难道该缓刑?难道一定要我开始怀疑,多年来坚定的自己。我本心如铁石,却不由颤抖。我所知的世界,迷失在阴影中。他究竟来自天堂还是地狱?他是否知道,这个人今天给我生路,同样死取我生命。”他选择跳河自杀,这个他再也无法掌控的世界,这个有着冉阿让的世界。沙威不再坚定自己的信念,那些身带罪行的人们是否可以被饶恕?他无法平衡履行法律的本心与冉阿让身上的本善。这晚沙威摧毁了自己的人生观,他妥协于冉阿让的本善。沙威自杀前的自我质疑跟冉阿让被主教感染后的自我质疑惊人的相似,他们最后都妥协于人的本善。

  冉阿让向珂赛特隐瞒了过去,独身去了英国。马吕斯和珂赛特结婚,在婚礼上马吕斯知道了冉阿让是他的救命恩人。冉阿让已经年老并奄奄一息,他看到死去的芳汀,她感谢冉阿让让珂赛特这么多年一直很幸福。冉阿让对珂赛特说:“故事里的人摆脱了仇恨,照顾你成人时又学会了爱。”然后,他摆脱了所有的苦难,跟着芳汀到没有枷锁的地方。主教的烛台在桌上闪着明亮的光,圣洁美丽的光。

  电影最后,所有死去的人团聚。冉阿让、芳汀、恩佐拉、爱潘妮、伽弗洛什和所有的志愿军,他们在船上唱着鼓舞人心的歌:“听啊人们在歌唱,群情激奋,歌声嘹亮……”

  在这个悲惨世界里谁是不可饶恕的?冉阿让、沙威、芳汀还是流氓、德纳第夫妇、起义的志愿军?都是可以被饶恕的。

  本恶才是应该被无情鞭打的毒虫,遗憾的是我们找不到方式来看清眼前的一切。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傻蛋瓜一般的走路连昆虫都会避开、出门只会骑驴的主教、偷了面包的窃贼和出卖身体的贱女人。也许你会说,我有一颗同情的心,我同情那个正在挑水的瘦弱的小女孩。那你可知道,那个挑水的小女孩的妈妈就是那个出卖身体的女人,你看不起她,觉得她脏。但是是女儿的病情让她无路可走,不,是贫穷。她卖掉了一头金色的头发,卖掉了如同扇贝般洁白的牙齿,最后又心如死灰地出卖了自己的身体,失去了灵魂。最终人生的困苦又让她失去了生命,在死去前也没能再看女儿一眼。因为未婚先孕所以世俗迫使她离开了工厂,失去了稳定的工资,她原本把恨记在了厂长身上,后来才知道他是个善良的人。而就是这个善良的人养大了那个挑水的小女孩,并用一生去爱护着她。而谁又能看到他是当初那个偷面包的窃贼,谁又能知道这块面包让他坐了十九年的牢,谁又能知道那个面包能救起他侄子的生命?没有人知道,所以他带着恨重新回到社会,他不再信仰道德,带着一颗仿佛不再会感到羞耻的心偷东西。他被抓了,那个被偷的人救了他,并跟他说了这一段话:“别忘了,您曾经答应过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您现在已经是一个善人了,我救赎的是你的灵魂。”而说这段话的人,就是那个被人视作傻瓜般的一贫如洗的主教。

  其实主教永远也不会知道放走了他之后,这个窃贼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也许他内心在暗自嘲笑主教没原则的善良,也许他卖掉了主教的银器后继续以偷为生,也许他一辈子都是个坏人。但是主教选择了用爱去感化恶,他不愿意放弃任何机会去过滤一个人暂时的恶念。如果他没有成功,那么他只是失去了一套银器,如果他成功了,这世间将多了一个好人。在雨果这个故事里,他成功了,冉阿让一生都在尽自己所能去行善。

  在这个故事里,悲惨弥漫了我们的心,但是善的传递是不变的主线。米里哀主教把善传递给了苦役犯冉阿让,冉阿让用善哺养了不幸的芳汀留下的孩子珂赛特,珂赛特用善使爱潘妮抛却自己对马吕斯的情感而成全了他们,而警探沙威,这个一生都在顽固执行自己信奉的正义的人最终把对善与恶的疑惑留在了河里,其实他也被冉阿让的善震撼,只是他难以理解这存在于有罪行的人身上。

  法律的条文是死板的。在我们的文明里,有许多令人寒心的时刻,那就是刑法令人陷入绝境的时刻。一个有思想的生物被迫远离社会,遭到了无可挽救的遗弃,那是何等悲惨的日子!我们也知道,判定一个人是否是本恶实在难。但是没有人情的审判交给机器来做就行了,最高的法律是良心。

  :爱潘妮的选角略逊。

  《悲惨世界》影评(十):其实挺感人的!画面很充实,推荐!

  没有看完原著,也不打算评价影片中演员唱功何如【虽然貌似很多人吐槽】,只因我没有那个功底;就从对人物感情角度,我很矫情的说我是含着眼泪看完电影的。

  芳汀那段,自己看书的时候就哭得稀里哗啦。电影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还是骨感一些;大概是因为篇幅有限,没办法体现芳汀由一个纯美的对爱情对生活充满向往的女人沦落到走投无路的绝境。但是影片中由于社会偏见和人性懦弱而导致的对妇女的欺迫被一群纺织大娘和邪恶的嫖客刻画出来。She had a dream, but the people crushed it to hell. 她怀着对女儿的无限的爱意中走了。

  冉阿让,雨果的浪漫主义情怀拯救了这个遭受19年牢狱的苦刑犯。电影还是太单薄,几次冉阿让自我灵魂升华的思想斗争都没有办法深刻体现出来,这其中包括他如何放弃市长职位奔赴法庭自我揭发,对珂赛特那种保护主义的父爱和珍爱。他真的太伟大了,能够从世人对他的不公平中升华出对世人的普世的爱,即便是对他穷追不舍的沙威,他也毫不记恨,只认为对方是do his duty. Bring Him Home,之前不知道这是Les Mis里曲目的时候就听过几次,这次看电影他唱到I can die的时候,真的被深深感动了。这样伟大的人,在人生的最后,仍深深的含着对自己当年为了救姐姐家快饿死的孩子而偷一口面包的行为感到羞耻,选择默默离开默默死去。

  电影中的珂赛特对比潘尼真的太显单薄了,好像她的出现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让马吕斯fall in love with her. 小说没看完,不知道她和马吕斯相遇后都发生了什么,但绝不仅仅像电影中那么花瓶的脚色。对比珂赛特和潘尼,我对社会对妇女的压榨和改变深深不满深深不满。

  珂赛特是被冉阿让小心呵护的百合花,潘尼是坚强的野玫瑰。潘尼对自己的家庭做出了抗争,她在父亲去找冉阿让麻烦时尖叫提醒冉阿让,她深深的爱着马吕斯,尽管钱对她很重要,她仍拒绝要马吕斯的钱并帮助马吕斯找到珂赛特,仅仅是为了看到马吕斯高兴起来的样子。她看着自己的爱人得到幸福,伤心,幻想,在大雨中无奈。她参加革命,用自己的身躯挡住子弹,最后在马吕斯怀中,幸福的死去,仅仅因为她能和他靠在一起了。唉。

  巴黎的野孩子,你用你童稚的声音唱响Do you hear the ppl sing时,我心都碎了。穷苦的孩子早当家,你穿搜于人群中,当市井小民放弃革命者的时候,你仍然饱含希望。你是扰乱沙威心中对法理那支天平的小小稻草。

  沙威,你不是坏人,你是不公正的法律的代言人。你坚持你的坚持,在一辈子的信念被打到后选择自杀,但是你没有做错事情。错的是不公正的法律,错的是人心。你为野孩子带上勋章那一刻,就被谅解了。再固执的思想,在对自由的追求面前,都会低下头颅。

  马吕斯,电影里依然太单薄,而在电影设置的场景下,他对珂赛特的毫不动摇和对潘尼的毫不动心,都让我觉得非常失望。人都有人性,他如果能怀着对潘尼的热爱而明媚的忧伤一下,还是可以被理解的。

  史诗就是史诗,对人民革命运动的刻画,我还是很满意的。拿破仑时代的巨象中,走出众人;而当众人汇集起来从低声浅唱Do you hear the ppl sing到慷慨激昂的挥舞旗帜时,我再次被感动。那时的热泪盈眶,是为了这些先辈们!他们的理想,他们的对自由对公正的追求,才是真正意义上对人性进化的推动。而人性仍然有待进化,就好像书的序言中写到的那样:

  quot;只要因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发生谁会的毒害,换句话说,同时也是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的困苦,那么"

  我想另外说,对自由和公正的追求便仍旧是永恒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